恐惧与焦虑的区别在于、惧怕,区别是什么?

您的位置:
>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
摘要: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与症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但是都属于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具有神经官能症一般的特点,如常常伴有不良的心理暗示的出现、发作时会头晕呕吐等现象。恐惧症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引发强迫症、抑郁症等多种并发症的出现。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概念区别: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当事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处境,恐惧反应与引起恐惧的对象极不相称,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的或不合理的,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病因区别:
  强迫症产生的病因:强迫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许多研究者分别从神经生化、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途径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以下列举几种主要的假说及影响因素。1、心理动力学假说2、观察学习假设3、精神分析学说4、条件反射。
  恐惧症产生的病因:恐惧症的病因不是单一性的。一般认为有生物学上的因素,即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一因素是无能解决自身承受的精神压力。1.家庭因素:恐惧症多发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碍者身上,这种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2.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症状区别:
  强迫症的症状:症状多种多样,既可为某一症状单独出现,也可为数种症状同时存在。在一段时间内症状内容可相对的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内容可不断改变。1、强迫观念2、强迫动作3、强迫意向4、强迫情绪5、强迫恐惧6、强迫行为。
  恐惧症的症状: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伴有回避行为。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的对象可能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患者明知其反应不合理,却难以控制而反复出现。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
(实习编辑:潘炽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暴力伤医频繁发生,掌握要点尊重精神科医师
相关标签&: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强迫症与恐怖症有什么区别_强迫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7,834贴子:
强迫症与恐怖症有什么区别收藏
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强迫症来访者由于强迫观念或强迫动作(行为)的关系,会出现回避行为和恐怖症状。比如,强迫症来访者因为害怕出现强迫性冲动意向或对立性思维而回避某些对象、某些人物、社交场合,此时应该与恐惧症鉴别。区别的要点是:1,目的不一样:强迫症回避的目的是避免强迫动作和行为的出现,从而避免焦虑、恐惧;而恐惧症回避的目的是避免面对恐惧的对象、客体、场景而出现的焦虑、恐惧。两者都有回避行为,但目的不一样,恐惧、焦虑的原因也不一样。2,对象不一样:恐惧症来访者的恐惧对象来源于客观现实,常有回避行为,而有洁癖的强迫症病人也有回避行为,但这些强迫观念和行为常起源于病人的主观体验,其回避行为与其强迫观念有关。我们网站有更多相关文章,楼主可以看看。
是不是只要有强迫症的人就会有恐怖症
我也差不多啊好想知道
嗯嗯,问一下他们吧
登录百度帐号→ 总是感到恐惧,怕黑,怕自己一个人待着。
总是感到恐惧,怕黑,怕自己一个人待着。
健康咨询描述:
前几天和男朋友晚上七八点吵架,他的错,挺伤心的,现在每天晚上到了七八点心里就难受,感觉很孤单,也很害怕,却不知道害怕什么,夜里还睡不好,总做梦,醒来却不知道到底做的什么梦
其他类似问题
医生回复区
擅长: 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如前列腺炎,胃炎,尿路感染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通过你叙述的症状,是由于生气引起的心理害怕,不排除吵架后担心男朋友和你分手的原因。&&&&&&指导意见:&&&&&&建议:你可以和你男朋友好好交流勾通一下,他有错你要慢慢劝说他,而不是激烈的批评他,男生总是爱面子的。如果交流后他不关心你,也不纠错,可以考虑分手。你可以喝点安神补脑液休息。
潍坊市人民医院&& 护师
擅长: 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脑瘤,脑栓塞,脑出血等,为您介绍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而言。主要是关于情感方面的咨询。&&&&&&指导意见:&&&&&&感情方面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交流和沟通。我觉得你们之间缺乏的就是一种沟通。
擅长: 肺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哮喘、营养缺乏、小儿腹泻、反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病情分析:&&&&&&你心理是有一点问题,你患有恐惧症,可能你见过一些令你心里觉得害怕。&&&&&&指导意见:&&&&&&心理压力过大所致,建议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可以多与人交流的,也可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改善的。&&&&&&以上是对“总是感到恐惧,怕黑,怕自己一个人待着。”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参考价格:8
参考价格:18.5
参考价格:8.6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也用于紧张、恐惧及抗癫...
参考价格:¥6.6
本品主要用于抗焦虑、失眠。也用于紧张、恐惧及抗癫...
参考价格:¥6.6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老张谈心理之三:&&&&&&害怕、恐惧和畏惧的区别
&&&&害怕,一般是当下的,有具体明确的目标。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害怕的时候,主体、客体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界限。也就是害怕的人和所害怕的那个对象,有着较明显的界限感。
比如,害怕狗,害怕一条毛毛虫,害怕摔倒,等等。<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ail.qq.com/cgi-bin/viewdownfile?f=C754AC85D59EF6A76BF4C041ACCD6CEA5108FBD48BBEDBA72E4A14E18F582C4D49982AFDB0F92AE10E9B014AC126F4B9546ECE6BA48C65F07AD2C1CF087A014DE3B348D805E3AD2AD2EFA4AA85928AB9BDDD9F3F718DC&sid=Mx7eH_DY_06-KRRC" WIDTH="32.0" HEIGHT="32.0"
ALT="老张谈心理之三:&&&&&&害怕、恐惧和畏惧的区别"
TITLE="老张谈心理之三:&&&&&&害怕、恐惧和畏惧的区别" />&
当一个人害怕一条毛毛虫的时候,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是自己,毛毛虫是毛毛虫,在害怕的时候,他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指向那个毛毛虫的。由于害怕的主体和被害怕的客体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界限感,所以此时这个害怕的当事人,有着较明晰的应对措施,比如赶紧和那条毛毛虫拉开距离,或者怎样清扫掉那些毛毛虫。
恐惧,包含了害怕的内涵,当恐惧发生的时刻,这个人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指向了自己的身心感受(回忆一下您恐惧的时刻,是不是如此?)。比如,头皮发紧,后背发凉,毛骨悚然的感觉等。在那样一个时刻,被恐惧的对象,更多、更深刻的进入了恐惧者的身心之中,主客体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清晰了。
而由于主客体之间的界限的模糊,人是一种被恐惧“进入”的感觉,而不是面对的感觉,此时一般的僵硬在那里,一瞬间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而很少有像害怕一件东西时,所产生的叫清晰的应对措施了。
畏惧,包含了害怕和恐惧的内涵,但是有自己的特点。
畏惧已经离开了当下,即使那个曾经令其害怕和恐惧的东西,不在眼前,这个人也会深深畏惧;
畏惧存在着某种泛化。比如整个社会对于权力和官本位的畏惧;
畏惧是一种发生了内化的东西,深入了人的潜意识,成为人的习性。比如一个孩子对于脾气不好的父亲的畏惧。当这个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虽然父亲已经对他没有任何强制力了,但是他还是深深的畏惧着,不敢反抗。
畏惧充斥着绝望和无力,而不是富于改变的策略。比如人在害怕一条毛毛虫的时候,会伴生出保持距离,或者清扫掉的行动欲望,但是畏惧则不会,畏惧是一种彻底投降和无助的状态;
畏惧会产生变形和欺骗。比如畏惧会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让人们感觉到所畏惧的东西好像是对的。比如在电视小品中,经常有成年人调侃的喊“警察叔叔”,这是对于警察强权畏惧之后的一种文化变形。如果是在一个法治良好的国家,是不会有人这样调侃的。
还有,对于强势父母的畏惧,可能会变形成为一种“孝道”的心态,而且整个社会可能由于一种整体的恐惧而对此推波助澜。父母为孩子洗脚是因为孩子太幼小,而孩子为父母洗脚呢?<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s://mail.qq.com/cgi-bin/viewdownfile?f=C754AC85D59EF6A76BF4C041ACCD6CEA5108FBD48BBEDBA72E4A14E18F582C4D49982AFDB0F92AE10E9B014AC126F4B9546ECE6BA48C65F07AD2C1CF087A014DE3B348D805E3AD2AD2EFA4A4DF3F718DC&sid=Mx7eH_DY_06-KRRC" WIDTH="32.0" HEIGHT="32.0"
ALT="老张谈心理之三:&&&&&&害怕、恐惧和畏惧的区别"
TITLE="老张谈心理之三:&&&&&&害怕、恐惧和畏惧的区别" />有人说是感恩,但一旦感恩成为了一种要求,对失去了感恩的本质。老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是一种欺骗,只是隐藏的比较深罢了。其作用是让当事人好受些,仿佛自己不是因为害怕而如此,仿佛自己并没有绝望和无助,而是因为在遵循着某种“美德”。
从害怕,到恐惧,再到畏惧,是一个把恐惧的客体逐渐内化的过程,最终,到了畏惧的阶段,那个畏惧的东西已经进入了我们身心的最深处,成了我们的习性,甚至是自我的一部分了。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和那可怕的东西拉开距离,没有办法去实施改变了。
而最糟糕的是,随着那些怕的东西的不断内化,我们又发展出了一些扭曲和欺骗,这样就模糊了事情的本质,让我们一直痛苦但麻木着,永远沉沦在其中了。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深深畏惧着什么,请查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把经久的害怕,经由扭曲,变形,自我欺骗,和社会文化的推波助澜,最终演变为一种习性的、内化在潜意识中的畏惧了呢?
禅心源--风雨安详
说明一下,这些文章都是我个人的原创文章,在未经的我同意的前提下,转载请注明出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九养生堂温馨提示:404 - 页面不存在
404: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您可以逛逛其他地方:
您可以点击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害怕与惧怕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