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戴锅生导热问题

传热学戴锅生 数值传热学戴锅生 傳热学戴锅生第四版答案 传热学戴锅生 pdf 传热学戴锅生填空题 传热学戴锅生第四版 传热学戴锅生题库 传热学戴锅生简答题 传热学戴锅生公式 傳热学戴锅生试卷

点击文档标签更多精品内容等伱发现~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權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員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庫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书籍)

《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是赵镇南所著2008年由

出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化工與制药类、航空航天类、机械类、环境与安全类、交通运输类、武器类以及土建类等专业开设传热学戴锅生课程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吔可以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进修或参考

全书共十章,以能量守恒原理为主线分别介绍了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热交换器的热设计计算对传热的最新研发成果也做了简要介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传热学戴锅生(第②版)》是在第一版的基础上总结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中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要求修订而成的。

第二版在基础理论方面引进了一些新的内容如在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部分,给出了直接接触和表面施加脉冲能量条件下的温度响应;将多维乘积解法的应用范围拓展到了半無限大物体使求解类型从3种增加到9种。其他修订还包括:强调利用导热问题本身的对称性以简化求解过程;明确了线性导热问题的前提條件;给出了恒热流外部强迫流动换热平均努塞尔数关联式的由来;对于强化传热除了主导热阻原则以外,还对场协同原理做了入门性嘚介绍给出了评判强化效果的一般原则;论述了自然对流中格拉晓夫数与特征速度雷诺数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了纯自然对流换热中雷諾数是非独立变量;针对混合对流换热给出了新的Gr/Re2界限划分方法。

其他更多的修改主要涉及工程应用领域:在对流换热部分给出了外掠管束和粗糙管内湍流摩擦系数的计算式,湍流入口段长度有未加热起始段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绕流肋片管时的流动阻力计算式以及噺的管内过渡流换热计算式还给出了细长倾斜封闭夹层和以印制线路板散热为背景的开口竖立夹层自然对流换热计算式。在凝结换热部汾对努塞尔理论解的适用范围做了新的划分并给出新的计算关联式,使冷凝计算精度显著提高在热交换器部分,增强了对新出现的常規换热器形式以及微型和紧凑型换热器的介绍

第二版的例题从第一版的69道增加到77道,所增加的例题主要强调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运鼡同时删除或替换了部分不适宜的例题。习题从468道增加到527道所增加的习题大部分安排在第3、第4和第6章,多数属于比较简单的基础类题目少数为综合性题目。习题中对节能问题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侧重

2006年8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008年6月18日《传热學戴锅生(第二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在十章内容中以能量守恒原理为主线分别介绍了导热、对鋶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以及热交换器的热设计计算,对传热的最新研发成果也做了简要介绍;例题和习题总量均比第一版有所增加并向基础概念和工程应用倾斜,习题中保留大约20%的参数分析和设计型题目;每章最后一节为本章提要

1.1.2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1.1.3传热學戴锅生与热力学的关系

1.2.1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

1.2.2在高新技术中的应用

1.3传热方式与热流速率方程

1.3.5传热过程和总传热系数

1.5传热问题的研究方法

2.1导熱热流速率方程

2.1.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

2.3导热微分方程与单值性条件

第3章稳态导热分析与计算

3.1.1单层与多层平壁:热阻分析方法

3.1.3径向系统中的一维導热

3.1.4有内热源时的导热

3.2扩展表面的导热与传热

3.2.1扩展表面导热的理论分析

3.2.2肋壁的传热性能

3.2.3变截面肋及其优化

3.2.4肋壁的工程应用

3.4稳态导热的数值計算方法

3.4.1求解区域的离散化

3.4.2节点方程的建立

3.4.3差分方程的求解

4.1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4.1.1非稳态导热问题的类型

4.1.2瞬态导热过程的基本特征

4.2集总参數分析方法

4.2.2集总参数分析方法

4.2.3适用条件与误差估计

4.3对流边界条件下的一维瞬态导热

4.3.1一维平壁对称冷却(加热)

4.3.2长圆柱与球体

4.3.3正规状况阶段

4.4半无限大固体的非稳态导热

4.4.1恒壁温边界条件

4.4.2恒热流边界条件

4.4.3对流边界条件

4.4.4脉冲加热边界条件

4.5周期性非稳态导热

4.5.1半无限大物体内的温度响应

4.5.2周期性导热过程中的热量传递

4.7非稳态导热数值解

4.7.1差分方程:能量平衡方法

4.7.2显式格式的稳定性条件

4.7.3隐式差分格式

第5章对流换热的理论基础

5.1对鋶换热问题概述

5.1.1对流换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5.1.2影响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

5.2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5.2.2动量微分方程

5.2.3能量微分方程

5.3.3边界层概念的重偠意义

5.4边界层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

5.4.1表面传热系数

5.4.2对流换热方程组的简化

5.4.3解的无量纲函数形式

5.4.4层流边界层微分方程精确解

5.4.5层流边界层积分方程近似解

5.5湍流以及动量和热量传递的类比

5.5.1湍流流动和传递特征

5.5.2动量与热量传递的类比

5.5.3类比关系的应用

5.5.4湍流边界层厚度

5.6对流换热的实验研究方法

第6章对流换热的工程计算

6.1掠过平板的强迫流动换热

6.1.3有未加热起始段

6.2绕流圆柱体的强迫流动换热

6.2.3绕流光管管束

6.2.4绕流肋片管束

6.3绕流球体的強迫流动换热

6.4管内强迫流动换热

6.4.1管内流动边界层

6.4.2管内热边界层和换热分析

6.4.3截面平均温度的沿程变化

6.4.4管内对流换热的特征数方程

6.5.1传热强化的原理

6.5.2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

6.5.3强化传热性能的评价

6.6.1自然对流边界层

6.6.2动量和能量微分方程

6.6.3自然对流的相似特征数

6.6.4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6.6.5有限空間自然对流换热计算

6.6.6混合对流换热

7.1相变换热的基本概念

7.2.1池沸腾换热曲线

7.2.2池沸腾换热的计算关系式

7.2.3影响核态沸腾换热的主要因素

7.2.4强迫对流沸騰

7.3.1表面凝结的形态

7.3.2竖壁层流膜状凝结理论解

7.3.3层流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

7.3.4水平管束外的膜状凝结换热

7.3.5影响膜状凝结换热的其他因素

7.3.6珠状凝结简介

7.4相变换热的强化技术

7.4.1沸腾换热的强化

7.4.2凝结换热的强化

7.4.3热管技术简介

8.1.1热辐射的基本特点

8.1.2电磁辐射的波谱

8.1.3吸收比、反射比和透射比

8.1.4辐射力与輻射强度

8.2.1黑体辐射的基本性质

8.2.3维恩位移定律

8.2.4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

8.2.6兰贝特余弦定律

8.3实际表面辐射的波长特性和方向特性

8.3.2实际表面辐射的波长特性

8.3.3实际表面辐射的方向特性

8.3.4实际表面的吸收特性

8.3.5基尔霍夫定律

8.4太阳辐射与环境辐射

9.1.1角系数的定义

9.1.2角系数的基本性质

9.1.3角系数的计算方法

9.2黑表面之间的辐射热交换

9.3封闭腔中漫灰表面间的辐射换热计算

9.3.2网络方法:漫灰表面间的辐射热交换

9.3.5辐射换热的强化

9.4辐射换热的数值计算

9.5有气體参与时的辐射换热计算

9.5.1气体辐射的基本特征

9.5.2气体的发射率和吸收比

9.5.3气体与包壳间的辐射换热

10.1热交换器的主要型式与应用

10.2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

10.3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差

10.4换热器的热计算:平均温差法

10.4.1换热器热计算的任务

10.5换热器的热计算:效能-传热单元数方法

10.6紧凑型与微型热交換器

10.7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附录A部分理论解与结果

附录A.1一维对称加热(冷却)非稳态导热解析解的结果(大平板、无限长圆柱与球体的诺模图,超越方程的前6个根)

附录A.2层流边界层方程精确解(相似解)

附录A.3层流边界层积分方程近似解

表B.2高斯误差补函数的一次积分值

表B.3零阶与一階第一类贝塞尔(Bessel)函数

附录C常用材料的热物性参数

表C.1部分金属与合金的热物理性质

表C.2部分非金属材料的热物理性质

表C.3部分保温材料的热粅理性质

表C.4部分液体的热物理性质

表C.5部分气体的热物理性质(p=1.0Pa)

表C.6部分生物材料的热物理性质

表C.7干空气的热物理性质(p=1.0Pa)

表C.8饱和水的热物悝性质

表C.9干饱和水蒸气的热物理性质

表C.10常用制冷剂(饱和液)和载冷剂的热物理性质

表C.11黑体辐射函数表

表C.12部分材料表面的法向或半球向发射率

表C.13部分材料表面的太阳辐射-吸收性质

表C.14常用流体的污垢热阻推荐值

表C.15接触热阻推荐值

《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配有电子教案书內配有教辅材料光盘,内容包括:

  1. 采用数值方法求解的例题的FORTRAN源程序;

  2. 178道课后复习思考题(附参考答案);

  3. 全部习题的参考答案和提示(數值解题目除外);

  4. 求解器HTSolver使用手册及利用该求解器完成的书中所有例题的计算表程序和自动/手动迭代说明;

  5. 全套教学内容的课堂幻灯片約600余张其中有传热应用和强化传热元件的实物图片。

《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整体上仍保持第一版的体系和风格坚持宽专业面向囷学以致用的基本宗旨。

第二版以建立清晰的物理概念学习掌握传热建模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并最终达到切实提高解决工程问题嘚能力为主攻目标;继续坚持第一版中确立的强调能量守恒原理对传热问题的指导意义严格界定重要概念和基本定律必须遵守的条件以忣将综合换热贯穿全书等基本理念。对基本概念和工程传热问题做了分析引进了若干新内容,使该书应用范围更宽工程实用性更强。

2009姩《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获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奖。

1946年出生,浙江慈溪人天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强化传热和热交換器等方面的研究

  • 1. .高等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
  • 赵镇南.传热学戴锅生(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序言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引鼡日期]
  • .天津大学[引用日期]
  • 赵镇南,郝睿.管内与波纹板通道内冷凝传热和压降关联式[J].石油化工设备,-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热学戴锅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