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四川考生本科线的考生我高考506本科线是458,因为对志愿填报不了解,落榜了,征集也没过,我该怎么办哦

  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的眼里,都知道报志愿要参照院校和专业往年的录取数据,但这些数据到底如何使用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却并不清楚。2014年,一位四川理科考生想在的A志愿报考(,),并非常想就读该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他拿着自己填好的志愿草稿来咨询笔者。笔者一看,立刻告诉他,以他的分数报考东南大学恐怕有些难度。他的高考分数只有607分,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报考这所院校没有问题,因为该校在四川录取的理科考生最低分2012年是603分,2011年是601分,虽然2013年的录取分数比较高,但他的分数高于东南大学曾经的录取分数,报考该校还是有希望。

  新浪教育温馨提示高考之后的事更重要哦:

  笔者为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我们在中可以查到东南大学近三年来(2011年~2013年)在四川理科的录取线分别是601分、603分、628分。而四川省近三年来(2011年~2013年)一本理科省控线分别是519分、518分、562分。东南大学近三年来(2011年~2013年)在四川的高考录取分差(学校录取线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差值)分别是82/85/66。而这名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成绩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差值即607-540=67)是67分。考生的高考分差低于东南大学近年在四川的录取分差。

  因此,以该考生的分数要报考东南大学,难度不小,更别提去报考该校专业实力比较雄厚的土木工程专业了。后来,这位考生在笔者的建议下,报考了另外一所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并顺利被录取。新浪高考志愿通,,咨询电话010-。

  因此,考生和家长在拿到相关志愿填报资料时,尤其是相关院校的往年录取数据时,一定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整理,以增加自己报考相关院校或者专业的录取几率。考生在分析、整理院校或者专业以往录取数据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一年数据不如多年数据有效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可能犯上述案例中考生的错误。以为自己的高考分数只要高出院校或者专业某年的录取分数线,就可以大胆报考了。这是一种认识误区,很多高校或者专业在录取时,往往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例如试卷难易度、考生整体素质、考生对院校或者专业的认知度等,而导致院校或者专业在某年的录取分数线会比较高,某年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因此,考生和家长在参考院校或者专业往年录取分数线时,一定要参考院校或者专业以往几年(至少是以往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只有认真分析、总结院校和专业以往连续几年的录取数据,才能发现院校或者专业的录取规律,从而科学填报志愿。

  二、绝对分数没有相对分数重要

  考生肯定会问,什么是绝对分数,什么是相对分数?绝对分数就是我们在参考院校或者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时,仅仅从分数本身去看,而没有把这些分数与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而相对分数是用院校或者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录取分差。我们判断一所院校或者某个专业录取分数线高还是低,一般看其录取分差高还是低。在分析了院校或者专业的录取分差以后,考生就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高考分差即用高考成绩减去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差值。如果自己的高考分差高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的录取分差的话,那么报考该校或者专业,则比较有希望。反之,则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如果考生希望自己报考某所院校或者某个专业,把握性更大的话,则最好参照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差。院校录取平均分差=院校录取平均分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的省控线的差值。专业录取平均分差=专业录取平均分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的差值。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高于某所院校连续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差的话,那么报考该校的把握性则比较大。如果考生的高考分差高于某个专业连续几年的录取平均分差的话,那么报考该专业的把握性则比较大。

  三、平行志愿:位次比分数更重要

  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方式的省(区、市),院校每年录取考生的分数波动不会太大,原来容易出现的“大小年”现象在高校录取中也基本不会出现。由于平行志愿是严格按照“位次优先,一次投档”的原则对考生进行录取。因此,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模式地方的考生,最好将自己的高考分数转换成自己在所在省(区、市)相应科内(文科还是理科)对应的位次。一般来说,实行平行志愿的地区,省级招办在公布考生分数的同时,也会同时公布考生的位次。如果没有公布考生的位次,那么考生可以根据省级招办公布的每个分数段的人数大致计算出自己所处的位次。同时,在参考院校或者专业往年的录取数据时,也要去查找自己所在省(区、市)往年公布的各分数段人数,从而将院校或者专业往年的录取数据转换成往年录取考生的位次信息。如果考生的位次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当或者就在录取考生位次范围以内,则报考这些院校或者专业把握性较大。

  综上所述,对院校和专业往年的录取数据的参考,并不是很多考生和家长想象得那么简单。我们要想志愿填报更加科学、合理,学会有效地分析分数、利用分数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果自己对往年分数的分析感到吃力,还可以借助志愿填报专家的力量。

  新浪搜罗志愿填报经验丰富的专家,经过严格审核,组成新浪,是考生和家长的强大助力。

  (本文选自,点击。)

  新浪教育特别邀请到志愿填报专家为大家进行免费的线上直播公益讲座

  咨询电话:010--

  为限制预约人数,保证专家服务质量,新浪高考志愿通找专家报志愿从6月9日起上调价格。同时,推出专家服务优惠码,100抵300,200抵500,500抵1000,可加工作人员小圈微信(sinaxiaoq)进行购买。

2018年四川省本科志愿第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大部分考生估计都已经被心仪的高校录取,而少数的考生由于各种原因落榜了,但也不要灰心,就在7月20日晚,四川教育考试院公布了百余所在四川未招满名额的本科高校名单,招生名额还有不少,落榜的考生们可以来捡漏了。

本次四川省征集志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定向西藏就业招生和民族班招生的志愿,可以下调放宽至对应学校投档线的40分以内都可以填报,但前者要前期需要签署西藏就业协议书,将来就业有限定西藏,考生们需要慎重考虑。其二就是普通的文理科考生,还是按照正常投档分填报志愿(状态需为“自由可投”)。

因为四川省是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报6个学校及6个专业,由于征集数量相对有限,所以填报时,要比前期正常填报志愿时还要慎重,最好把服从调剂也勾选上,不然这次征集志愿再次落榜,那就彻底与本科无缘了,要么复读,继续悲催的高中生涯,要么转入专科批次,大学三年唉声叹气,慎重再慎重;下面随小编来看下征集志愿的本科高校名单吧(下面图标只是高校名称和征集人数,具体的征集专业和专业要求,还请考生到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以免误报)。

2018年四川省文科类本科征集志愿的高校数量其实不多,也就32所,其中不乏一些名校,比如华东政法大学、江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从名单上可以看到,省外高校征集人数数量不多,都是个位数以内;省内的高校人数相对较多,比如西华师范大学征集47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征集17人、成都学院征集19人等;僧多粥少,文科生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从表二表三来看,2018年四川省理科类本科征集志愿的高校数量还挺多,累计将近120所(有部分高校区分定向和非定向,数据有重复计算);985/211高校在名单中出现的还不少,比如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估计看到这些名单,估计当初少数分数足够而求保险的考生,有些许的悔意,当然也要恭喜那些运气好的考生。表二60所高校基本上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学,每个高校征集人数不多,考生填报时注意交叉填报,特别是高分的落榜考生!

表三的后半部分,基本都是四川省内的高校,其中征集志愿人数过百的就有三所:西华大学277人(含高级技能型)、西华师范大学145人、成都东软学院109人(民办本科),位于这一批次的考生只要分数略高于投档线,基本在征集志愿时,都有很大的希望。

本次四川省志愿征集,都需要考生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和分值,希望这些落榜的考生们,能在征集阶段获得喜报。

本文由学生范原创,欢迎关注,每天与你分享高考志愿小知识!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我与财政学结下不解之缘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我来说,前十年遇到了求学的好机会,后三十年遇到了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得机遇。

1978年当代中国历史上“改革开放”的元年。四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对我来说,1978年也是命运发生重要转变的一年。那一年,我初中毕业,恰好遇到第一次县高中重点班招生的机会。通过考试,我和其他三位同学被录取了。

我们这个重点班是理科班,配备了全校最好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的老师。班级同学来自附近几个乡镇的初中。

那时候,高中和初中的学制都是两年,因此,我在高中毕业那年,也就是1980年,参加了第一次高考。由于我的成绩不是很好,班主任建议我报考中专。但上大学是我的目标,我坚定地报考了大学。

考试那几天,天气异常炎热,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但考场里放有大冰块。考完回想,发现了很多不该答错的题目,很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结果成绩出来,我考了369分。没几天,体检分数线公布了,365分。我欣喜若狂,去参加了高考体检,又填写了高考志愿。由于我的分数较低,所以能选择的学校不多,记得当时的第一志愿是景德镇陶瓷学院。

遗憾的是,1980年江苏省的理科高考录取分数是370分,我以一分之差落榜。

第二年,我复读了一年,但又以几分之差落榜。两次高考落榜,对我的打击不小。但我还是不死心。虽然父母并未责备我,也没阻止我继续报考,但万一第三年也考不上,该怎么办?我内心有一个声音,最多考5次,如果不行,就彻底放弃。

那年暑假,一位在复旦大学读法律专业的远亲长辈来我家玩,了解到我的情况后,建议我改考文科。他举例说,高考就像攀爬珠穆朗玛峰,无论从北坡还是从南坡,只要登顶都是成功。我听从了他的建议,作为插班生与应届高中文科班一起参加了1982年的高考。那一年,我填报了家乡的江苏师范学院,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事实上,我是苏州大学的首届学生,因为苏州大学就是在1982年更名的。

在填写高考志愿时,我自己选择了“财政”作为我的专业,从此,我与财政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初,我对财政完全没有概念,只知道应该是需要计算的,而我的数学一直不错。我把这个决定告诉了老师和父亲,他们都没反对。在经历了两次落榜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地上了大学。

虽然大学生活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但同时也让我感觉到知识的无边无际。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水平不能满足我的求知欲,在大二时,我就萌生了考研究生的想法。那时候,大学生就被喻为天之骄子,研究生更是少而又少。在大三、大四时,学校请来了几位上海财经大学的教授来讲授专业课程,我有机会了解到该校的一些情况。再通过一位同时在上财读书的中学同学,我了解了上财研究生的招收情况,决定报考上财的研究生。

这次很幸运,1986年,我顺利地被上海财经大学录取为财政学硕士研究生。两年半后顺利毕业,并留校任教,开启了财政税收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今,我已经在上海财经大学从教近30年,不知不觉已步入老教师的行列。

改革开放四十年,对我来说,前十年遇到了求学的好机会,后三十年遇到了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难得机遇。

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名高校的专业教授,从偏僻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国际大都市,过上了小时候根本无法想象的生活。这一切的变化,固然有个人的努力和家人、朋友、老师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改革开放的大政策和大环境。

没有这个大政策和大环境,再努力的个人也不能有这么好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不仅是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

□朱为群(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税收系主任)

高中生家长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高考官方微信公众号高考家长圈(Id:sinagkjzq)。免费获取往届优秀家长经验、志愿填报技巧、考生心理辅导方法、考前营养搭配等第一手高考信息!陪孩子走好高考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考生本科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