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是绝症吗是什么样的?

,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

、大脑以及视神经。“硬化”的意思是结疤,“多发”是指

的多个部位受到累及,会因神经损伤导致疤痕形成。根据损害发生的位置不同,多发性硬化的症状可能包括肌肉控制或平衡感的下降、视觉障碍或言语问题。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病情早期的时候主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的身体协调能力出现问题、视力减退等症状表现。 世界多发性硬化日(World MS Day)由国际多发性硬化联盟于2009年5月27日建立,以唤起全世界对多发性硬化症的关注,推动相关研究和医疗进展,并约定每年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为世界多发性硬化日。

世界范围内约有250万多发性硬化患者。2013年5月29日为第五个世界多发性硬化日,在2013年5月至6月,全国多个城市的神经内科专家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关爱月的活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多发性硬化诊治专家张锦华副主任医师作为本市的代表,参与了本次活动。

世界多发性硬化日疾病介绍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神经系统进展性疾病,易发于15岁-40岁青壮年人群。令人欣慰的是,患者如能获得正确诊断,多发性硬化是可以治疗的。” “然而,大多数人因对多发性硬化缺乏认识贻误了治疗良机。”多发性硬化患者常见的症状有视力模糊、身体麻木、四肢异常疲劳等,如不治疗,严重时会造成突然失明、瘫痪。已确诊患者3万左右,还有很多患者并不清楚自己患的是多发性硬化。

  • 1. .浙江新闻[引用日期]

多发性硬化要做什么检查?

  1.脑脊液常规 约1/3的MS患者,特别是急性发病、恶化型的病例,脑脊液常有轻度到中度的单核细胞增多(通常少于50×106/L)。在进展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和某些脑干脱髓鞘疾患,细胞总数可达100×106/L。在急性高峰病情下,细胞比例可以多核白细胞为主。细胞数增减反映疾病的活动性。

  约40%的患者,CSF中的总蛋白含量升高。蛋白增多是轻度的,蛋白的浓度超过100mg/dl在MS很少见。更为重要的是在2/3的患者γ-球蛋白(主要为IgG)的比例增加(超过总蛋白的12%)。

  2.另一种诊断是通过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白蛋白和γ-球蛋白的比值监测IgG指数。IgG指数由以下公式得到:CSFIg÷血清Ig/CSF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比值大于1.7为可能性MS。已经证明MS患者CSF中γ-球蛋白是在CNS合成的,在琼脂电泳中被分离有异常泳带,称为寡克隆带(IgG)。这种寡克隆带也可见于梅毒和亚急性硬化全脑炎患者的CSF。

  CSF出现的寡克隆带不会在血液中出现,这对早期诊断非典型MS具有特殊的意义。具有寡克隆带的首次发作的MS可预测为慢性复发性MS。很多患者在急性期CSF中含有高浓度的髓鞘碱性蛋白(MBP);在慢性进展期MBP含量较低或正常;在疾病的缓解期MBP含量正常。其他破坏髓鞘的病损(如梗死)也可增加MBP的水平。因此,这一测定指标对诊断无特异性。

  将细胞数、总蛋白、γ-球蛋白和寡克隆带都考虑在内,大多数患者会发现脑脊液异常。目前,测定CSF中作为总蛋白一个组分的γ-球蛋白和寡克隆带是MS最可靠得化学检测方法。

当临床资料提示CNS仅有一个病灶时,数种生理性和放射性检查可能显示无性病灶的存在,这种情况常见于疾病的早期或脊髓型MS。这些检查包括视、听和躯体感觉诱发反应;电眼图;瞬目反射改变;视成像的闪光融合变化。据报道MS患者中50%~90%的患者有一项或多项以上检查异常。视诱发的异常率在确诊的MS患者中为80%,在可能或可疑MS中占60%;躯体诱发的异常率在两组病例中分别为69%和51%;脑干听诱发异常率(一般波间潜伏期延长或波5峰值降低)分别为47%和20%。

  4.影像学检查 MRI比CT更为敏感地显示大脑、脑干、视神经和脊髓的无症状性多发性硬化斑。80% MS病例有多发性病灶。应该指出脑室周围信号增强可见于多种病理过程,甚至见于正常人,特别是老龄人。在后者,脑室周围的改变较MS时程度较轻、边界较平滑。散在的大脑多发性硬化病灶并无特异的MRI表现。在T2加权像可见数个非对称性、边界清楚、紧靠脑室表面的病灶,通常提示Ms。于纤维走行相应、放射状分布的脱髓鞘性改变特别支持诊断。有些病灶在急性期可通过双倍或三倍正常量的钆(gadolinium)显示强化。连续的MRI检查可显示疾病的发展。

节目简介:来自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的权威专家任志宏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的诊疗,老年疾病及内科常见疾病诊疗等,本次客座有来微视,为大家带来关于“神经疾病”的健康科普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发性硬化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