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素高血脂也会高血脂吗

日常生活中,大鱼大肉、高油高脂、多盐等不良饮食习惯令中国成为世界上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这些肥胖病变得越来越普遍。要控制这些慢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高血脂者只要食肉有道、饮食有度,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样,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控制好血脂。如何控制饮食?有些人认为,要远离高血脂,吃素就够了。吃素的确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使血脂下降。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通过饮食控制好血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梳理下控血脂的饮食指南吧!

血浆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血脂成分超标,则被视为高血脂。人体内的胆固醇,一部分由自身合成,约占70%,剩下的30%才来源于食物。因此,对于胰岛素抵抗、脂肪代谢紊乱的人来说,即便是素食主义,也有可能出现高胆固醇血症。

另外,吃素也不代表吃油少。有些食物本身的脂肪含量就很高,比如花生、瓜子、大豆等坚果,它们丰富的油脂能提炼成各种各样的植物油;而即便是一些含脂肪少的素食,若通过煎、炸的方式烹饪,也带有很高的脂肪,如油条、油炸豆腐。

高血脂饮食应遵循“少荤多素”

长时间的素食,不仅血脂可能高居不下,还会造成维生素B12、钙、铁等微量元素的缺乏,营养失衡只会进一步引起糖、脂代谢紊乱。高血脂的饮食应以“少荤多素”为原则,每日饮食中,畜禽肉类的摄入不应超过75克,烹调油不应超过30克。除了多吃蔬菜和水果外,谷物的摄入中一半应是粗粮,奶类也要尽量选择低脂或脱脂类。血脂过高的人应该调整好自己的饮食结构,完全吃素不一定就能降脂,只有营养均衡,才能达到科学降脂的目的。

患了高血脂,最好遵循以下饮食5法:

每天至少3两米饭。对健康人群,我们建议每天吃4-8两主食。但对于高血脂患者,则应适当控制主食摄入,不要少于3两。这是保证大脑运作所必需的能量来源之一。

每天一两半蛋白质。即每顿饭应摄入鸡蛋大小的鱼、肉、蛋、蟹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体形偏瘦者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养料合成肌肉,增强免疫力。

每天半两油。油脂可以为机体提供每日所需的脂肪酸。尽可能吃植物性油脂,少吃动物性脂肪;高胆固醇者建议吃茶籽油,茶籽油是所有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少的,只有6%,人体的吸收率也较高,但心脏功能不好者不能吃,否则易引发血栓或心肌梗死。

适当吃点黑豆。与黄豆相比,黑豆不仅含有黄豆所有的营养物质,还含有花青素和硒,具有抗衰老、抗肿瘤的作用。豆类食物富含卵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以把人体的胆固醇带到肝脏去代谢,有助于预防斑块形成,保护血管弹性。

一天三个时间注意补水。辽宁省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艳教授提出,高血脂患者一天需要在三个时间注意补水。

清晨一杯水,对高脂血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及时地稀释黏稠的血液,促进血液通畅,降低血脂,还能减少脑血栓和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睡前一杯水,养成睡前饮一杯水的好习惯,使夜间血液循环更顺畅。患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最好养成在睡前两小时饮一杯(250毫升)温开水的习惯。夜间一杯水。高脂血症老人最好在床头放一杯水,每日夜间饮用。

高脂血症老人怎么健康生活?

高纤维饮食。饮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到45克为宜。

饮茶戒烟限酒。实验研究证明:各种茶叶均有降低血脂、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其中以绿茶降血脂作用最好。因此,高脂血症的老年人不妨多饮茶。科学研究表明,长期吸烟或是酗酒均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上升。所以老年人最好是戒烟限酒。

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高脂血症的老年人要严格控制动物脂肪或胆固醇的摄入,食油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蛋类每天不超过1个,或2至3天1个鸡蛋。

限制总能量。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减低,能量需要量要比成年人低。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则更应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每人每天的能量摄入要控制在29千卡/公斤体重之内,折合主食每天不宜超过300克。营养学家给老年人推荐的食品有:馒头、米饭、面包、豆腐、豆浆、牛奶、瘦肉、鱼类以及各种蔬菜、水果。

高血脂人群降血脂吃青鱼最好。吃青鱼就能让“血液变得清澈”,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这就是与富含饱和脂肪酸、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肉类最大的不同之处。

EPA是二十碳五烯酸的简称,能抑制血小板凝固,降低三酸甘油脂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能让“血液变得清澈”的功能。DHA则是二十二碳六烯酸的简称,能提高血管的柔软度,让血流变得更加顺畅。沙丁鱼、秋刀鱼、鯖鱼等青鱼都含有丰富的EPA、DHA。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来源:红网 作者:王晓华 高琳 编辑:曼曼

  红网长沙11月26日讯(通讯员 王晓华 高琳)据长沙市健康管理中心2015年体检数据显示:近八万体检人次中,三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高达40%,其中高血压占26.51%,高脂血症占39.97%,空腹血糖受损占19.06%,糖尿病占12.05%,主要聚集分布在36-55岁年龄段。有关专家分析,这与湖南地区重口味、过油、过咸饮食无不关系。因此,为了远离“吃”出来的疾病,越来越多的人崇尚“吃素”。
  然而,吃素就能完全绝缘“三高”吗?“全素”就一定好吗?11月25日国际素食日,让我们跟随长沙市中心医院的专家,一起来探秘吃素那些事儿。
  男子吃素多年,体检血脂居然高出数倍
  “我朋友吃素血脂成功降下来了,怎么我吃素反倒还升高了呢?”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刚拿到体检报告的邓先生满脸疑惑,自己吃素多年,体重指数只有18.3(成人的体重指数在18.5-24.99之间算正常范围,低于18.5算偏瘦体型),但总胆固醇却达到了11.02(正常值为3.4-5.2),低密度脂蛋白也高达9.57(正常值为1.5-3.0),均高出正常值的2-3倍。
  “益寿延年、减轻体重、降低胆固醇含量、减少癌症机会、减少寄生虫对人体的侵害、减少肾脏负担、降低生活成本、清心等等,这些不都是吃素的好处吗?”为什么邓先生吃素多年血脂却飙升了呢?据长沙市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医师胡淑霞的问诊,原来邓先生虽然多年吃素,但是仍然改不了“重口味”的习惯,基本上所有素菜都是用油炸、热卤等烹调方式,长期摄入“高油、高盐”食物,这才导致邓先生虽然体重轻了,但血脂却升高了。
  素菜“荤吃”不利反害  
  与邓先生如出一辙的是,当下很多人为了素菜的口味,就想出了素菜“荤吃”这个办法。通过煎、炸等手法,用素食做水煮“鱼”、水煮“牛肉”、回锅素肉等“重口味”菜品,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但却在无形中增加了“油、盐”的比例。
  胡淑霞表示,这种吃法不但与素食者追求健康的目的背道而驰,而且反倒会让人容易在“素食外衣”的“掩护”下,毫无顾忌地吃得更多,更加容易摄入过多的油和盐,也更加不利于健康。
  
全素未必全好 肉食并非无益
  “吃得不对同样有害无益。”如长期过咸素食会患高血压、内分泌失调,长期素食还会导致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吃肉也并非不好,肉是脂肪类食物,其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针对网络热议“吃肉会长肉”、“吃肉会致癌”、“吃肉会变丑”等说法,胡淑霞表示,这其实并不科学,肉食当中的营养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关键在于如何吃。“对于身材正常的年轻女性来说,每天吃100g肉类对保持精气神是很有必要的。”胡淑霞称,吃肉对儿童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尤其3岁以内的儿童。
  合理膳食是人体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均衡饮食也是营养学界公认的膳食原则,如何做到均衡饮食呢?胡淑霞给出简单“8个数字”,让大家弄明白什么是均衡饮食:半斤水果;一匙食盐(每天不超过6克,相当于平平一不锈钢汤匙或一小啤酒盖);两盘蔬菜(总量1斤左右,种类最好能达到5种);三勺素油;四样主食(包括米饭、馒头、黑米、燕麦、荞麦等);五种调料(花椒、肉桂、葱、姜、蒜等);六份蛋白质(包括肉、鸡蛋、牛奶、豆制品等);七杯白开水(每杯200毫升左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素高血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