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厂ITIT运维工程师师主要做什么

原标题:我在服装厂3天的真实故事:如何把员工效率提升40%以上?

创嘉说:2017年下半年,我来到一家服装厂任 IE 经理。上任之际,我做了一个决定:每天记录一个故事,来自一名 I E 每日真实工作的故事,希望给工厂朋友带来更多关于工作和人生的思考。

IE工作 的三个重点:

①现场巡查,发现问题。

②制定标准工时、SOP手册。

③现场改善,提高产量和品质。

第一天现场观察,找到问题关键点

早上和部门同事做了一些简短的沟通,心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车间看看,受大野耐一先生“现场就是一切”思想的熏陶,我在办公室是坐不住的(恨不得就立马和领导提一提,能不能把我的办公位就安排在现场)。

我在车间逛了三圈,记录了几十个问题点。尼玛,我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没有来错地方,对面就能看到一个和我一起入职的同事,现场堆积如山的在制品、线上作业人员忙闲不均、员工岗位间拥挤,通道堵塞,SOP不全,流程不合理,没有管理看板(或者数据不更新),裁片、周围箱乱放......

作为 I E出身,我的老毛病一直改不了, 我的眼光一直很敏感、敏锐,一天到晚就知道挑刺:)

任何企业、工厂都存在问题,但是解决问题就能改善效率吗?不解决瓶颈问题,其实都是在浪费资源。高德拉特告诉我们只有解决瓶颈问题,才能带来收益,找到要命的问题,做起事来就能事半功倍,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径。

一次,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台巨型发电机出现了故障, 很多人都修不好,只得请来了德国的电机专家来修理。

这位德国专家来了以后,用了2天2夜的时间 呆在发电机旁,这儿看看那儿听听,最后,他在发电机的顶上划了一条线。

告诉修理工,将顶盖打开, 将划线处的线圈减少16圈。故障果然被排除了。这位德国专家向福特公司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

很多人认为不值,因为故障很简单,排除也很容易。专家说:”划一条线只值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划线,价值9999美元。“

福特的老总也认为值:因为他发现了问题,而不在于排除故障的复杂与简单。为什么其他人没发现出来呢?

I E在车间里巡查,找出瓶颈,我们一般叫”作业分析“。

①什么该做,什么先做?如何做到最好,如何做最快?

②有价值劳动(厂家买单的动作)。

③无价值劳动(生产中可能必要的动作,但厂家不买单,缝制工厂最典型就是计算工资用的绑飞)。

第二天制定标准工时、建立SOP手册

做为一名 I E,要随时与一线管理者和员工沟通,对话。我在与车间事的简单对话后,作为一个职场老鸟,几乎能在几分钟的对话后了解将要面临的环境与挑战。

做过 I E 的人,估计都因为SOP问题没少背黑锅,聊到SOP,那就避免不了标准化的问题,因为SOP是标准化主要的组成部分,让标准化落实执行到位以实现预期的效率和品质目标,恰恰是企业管理标准化的重点,我们更多地关注于方法本身,而忽略了方法以外的东西!而这些“以外的东西,恰恰可能是制约方法的重要条件。

标准化的功夫一定是在标准化之外,而不在标准化本身!

就拿我上面的例子来说,没有SOP员工无法执行标准化作业,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的是,品质人员有没有执行首件确认流程?流程也是标准的一部分,我们在检讨一个标准化问题时,往往会忽略另一个标准化问题。

【第三天】提出改善方案,员工效率提高40%以上

一天十几种新款工序的编排,就是我们 I E部三人组 (三个臭皮匠 ) 面临的现状。速度与激情就在我们身上不停的上演,最强灭火队长就是我真实写照。

通过第一天寻找现场问题,工序瓶颈,第二天我们建立了SOP手册,制定了标准工时和流水线的节拍时间,从第三天开始,我们通过测时分析,找出了车间以下2个瓶颈工序,并提出了改善建议。组上的员工经过IE培训后,日产量比改善前提高了15%以上。

改善前:(1)挖袋前大身裁片先要点袋位( 2 ) 将袋条先落于里层袋布(3)再进行挖袋,挖好袋后袋两头有高低,回修率较高,完成此道工序需51秒每件。

改善后:平车挖袋用模板,不用先点位,袋条与袋布直接摆放好,模板夹好直接即可车缝,袋两头也没高低,质量也有了保障,完成此道工序只需35秒每件。

改善后比改善前时间节约了16秒每件,效率相对提高了45%

改善前:平车拼门襟时,门襟缝位有宽窄、两头大小不一,车缝时有多次对齐多余动作的浪费,完成此道工序需28秒每件。

改善后:用模板拼领,将两块领裁片对齐摆放于模板,直接车缝,缝位一至,没有大小不一现象,质量有了保障,完成此道工序只需20秒每件。

改善后比改善前时间节约了8秒每件,效率相对提高了40%

测定工人的操作时间,包括提取——操作——放下的总时间。

进行侧时工作时需要一个手表,一个秒表或2个秒表。当工人提取才片时,看手表记下开始的时间,到完成放下时记录完成的时间,就得到该工序的作业时间,在工人操作过程,用秒表测定做有价值作业的时间。

当工人做有价值作业时,按动秒表完成有价值作业时,按停秒表,连续至作业完成,秒表累计总时间,就是该作业的有价值时间。

测时分为:明测和暗测。明测------明确告诉工人,开始测定他的操作时间。

暗测------在离工人较远位置不须让工人知道正在测定他的操作时间。

【附:服装工厂 IE 工作手册】

1、根据管理板排单进行产前工作准备。

2、追新开款的工序表、衫办进行编排工作,并同组长沟通进行人员安排。

3、在每次测试前工作的时间是否有相对的进步(做板时间,编排时间, 开款时间),以及产量。

4、提前1-2天做工序编排表。(以时间为依据,做好每个细节的作业分析。分别把工序、设备、人员科学的组合成一条均衡的生产线。在组合工序的时候要注意,上下工序、同步工序的搭配,要充分考虑员工的技术能力、是否是多能工、和存案时间。)。

5、实际产量和生产管理板吻合。

6、配合组长,按排产计划做好大货的产前工作准备。

7、提前2天做好电脑 IE工序编排表、排车图(人机排位图)。

8、新款工序的电脑输入和更新。

9、开款时同组长一起组织员工排车,跟踪开款完成。

10、开款后进行测时,进行调整达到最高日产量。

11、I E负责跟进传递摆放以及员工操作手势的改善。

12、I E(编排员)随时在生产线上巡查。注意员工的不良操作手势、无用工、和无价值工序、传递摆放,加以正确的引导改善。

13、当生产线开通货2-4小时以后,进行测时。根据测时数据,进行作业分析,再进行调整;

14、随时跟进编排预算产量,未达到目标时,再进行测时分析、调整;

15、测时调整:是当生产线出现产量低、流程不清晰、积压篮超过手持量的时候就要进行测时,然后进行分析做出新的安排使流水线达至平衡的一种工作。

(文章来源:创嘉精益、工业工程师联盟 )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女孩在制衣厂上班,最愁的不是赚不到钱,而是找不到对象...

年轻人都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打工,都想找个好的工作,不过对于一些没学历、没技术的农村姑娘来说,只能是进工厂做普工而已,运气好的还可以在大公司当一个班组长,工作稳定,但更多的女孩还是在一些小工厂打工。

而这些女孩由于没有文凭与学历,进不了大公司,便是在一些小公司打工,找个不会拖欠工资的工厂也可以,可是在一些小玩具厂、制衣厂的女话,那里看上去更像是血汗工场,进过这些工场的人可能都会有所感想。

这些女孩也还不错,进的不是一些小的制衣厂,而是一些比较正规的女性制衣厂,里面的衣服都是女性朋友的贴身衣物,所以厂里大都是招聘一些年轻的姑娘在工作。

这些姑娘的工资也相对不错,老员工都是按计件来算工资,因为这样他们可以拿到更多的钱。而新员工的话手脚不太熟练不仅工资低,还是计时的。

一到晚上,都不需要上司去催,这些姑娘都会主动去加班,多做一件出来就多一分的工资。

工资还可以,发愁的是找不到对象

工资虽然说不错,一个月也可以挣钱四五千块,但是这些姑娘最发愁的还是找不到对象,毕竟这些女性制衣厂的男工实在太少了,有的还都是一些大叔,适合这些姑娘的男孩太少。

而且这些女性制衣厂都建在郊区,想进城一趟都难,不管是约会什么都比较麻烦,所以说这些姑娘很发愁找不到对象。男人是进不来,她们也出不去,她们也舍不得辞职,毕竟辞职后又能去哪里工作呢。

服装厂真实生活的写照:举头是灯光,低头是服装;抬头日光灯,低头九号针;有人把青春献给了床,有人把青春献给了党,她们 把青春献给了制衣厂......

作为一名纺织女...~找个好工作和找个好老公,你们认为哪个更重要?

请在下面的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来源:于都美生活、纺友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T工程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