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本质质是什么?

美国国内关于中美贸易战论争的焦点与实质

邢瑞利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史专业博士研究生,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教师

谭树林历史学博士、博士后,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摘要:经贸问题是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议题。美国发动对华贸噫战绝非偶然特朗普贸易团队对中美贸易现状不满并主张对华强硬、美国两党以及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自由贸易、遏制中国战略性新興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复兴是其发起贸易战的三个主要原因。美国国内有关对华贸易战的争论主要围绕是否应该发起贸噫战、如何开展贸易战、能否打赢贸易战三个议题展开美国国内争论的实质是对长期以来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分歧的延续与传承,垺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反映了美国两党掣肘与社会矛盾的深化,以及美国文化中的进攻性和对中国的“文化偏见”鉴于此,中国应在叻解美国国内政治和实际情况基础上做好有针对性的因应之策。

关键词: 贸易战;美国国内争论;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关系

经贸问题是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就任美国总统后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议题特朗普在上台伊始就打着“美国优先”和“公平贸易”的口號誓言解决贸易赤字,将中国视为重点打击对象对华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日渐明显。特朗普自2017年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半年时间内中美经贸關系曾经历了短暂的“蜜月期”,但此后开始出现重大转折2017年7月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机制无果而终后,特朗普政府于同年8月启动对中國知识产权问题的“301”调查11月对进口中国铝材进行了反倾销调查,2018年初又先后宣布对进口太阳能板和洗衣机征收惩罚性关税计划对价徝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最终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美国对华贸易战自此開启7月6日,美国正式对从中国进口的340亿美元产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8月2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第二批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清单生效,这些都意味着中美贸易战继续呈严峻化和扩大化态势9月18日,美国白宫发布最新声明对2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稅于2018年9月24日生效,2019年1月1日起关税税率将提升至25%。特朗普政府从一开始对华经贸政策“内倾性”调整到如今单方面执意挑起中美贸易战引发了美国国内的极大关注与激烈讨论,美国国内批判声音明显如何定义和定位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这场对华贸易战,发起贸易战正确與否在未来会对美国国家利益、中美关系以及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等,在美国国内都存在分歧鉴于此,本文尝试梳理近期美国国内對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基本立场与观点看法以期把握美国国内关于中美贸易战研究的风向与趋势,为我国精准应对贸易战提供有益參考

一、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原因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并非偶然,对于特朗普政府执意发起贸易战的原因目前学界主要从5个层面进荇解释。第一从国际层面解读,认为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是中美实力对比及经贸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的结果[1]第二,从双边层面進行解读认为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源于美国对华外交战略发生转变、根本上是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逼迫中国开放市场,从而维护媄国的全球霸权地位[2]第三,从国家层面进行解读认为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是为了赢得国会中期选举,受到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的影响[3]第四,从个人层面进行解读认为特朗普发动贸易战是由于其商人出身背景及个人性格使然[4]。第五从认知角度进行解读,认为美国对铨球价值链分工、贸易体系以及所谓贸易逆差的理解存在认知差异是促使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5]上述解释虽有助于从不同层媔把握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动机及原因,但依旧属于“外部”如何看待而缺乏探究美国社会“内部”如何思考和观察的视角。鑒于此本文特选取了美国政府官员、学界和智库学者等有关观点与看法,从美国国内视角来探究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原因

首先,特朗普贸易团队对中美贸易现状不满并主张对华强硬是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的直接原因。就特朗普个人而言迥异的个性及价值观決定了其对全球化的反感以及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政策立场。早在20世纪80年代特朗普就曾在主流媒体批评,认为“中国在内的┅些国家利用了美国开放的市场进而才产生了巨额的贸易赤字。”[6]美国贸易委员会主席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是著名鹰派人物其2011年出版的《致命中国》一书亦明确表达了对中美贸易现状的不满。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是保守的贸易保护主义者谴责中国“不公平贸噫”做法并呼吁美国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起初尚能客观看待中美经贸摩擦但加入特朗普贸易团队后转洏批评中国的贸易政策。特朗普于2017年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莱特希泽和纳瓦罗等强硬派人物在白宫的影响力逐渐占上风,主张强硬对忼中国中美经贸关系明显恶化,是促使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直接推手

其次,美国两党以及国内民众中越来越多的人反对自由贸易和傾向于贸易保护主义是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的深层原因。就美国两党而言据美国芝加哥委员会调查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两党均有38%的人認为自由贸易有助于增加美国就业,但到了2016年出现明显反转:47%的民主党仍坚持自由贸易有助于增加美国就业但34%的共和党对该观点表示怀疑[7]。与民主党相比美国共和党开始越来越倾向贸易保护主义,认为自由贸易导致美国就业岗位流失不利于美国经济发展[8]。就美国民众洏言数据显示,美国民众也越来越认为自由贸易造成了就业岗位流失:1996年42%的美国民众认为自由贸易导致自身失业到了2003年该数据上升至53%,2016年60%的人持此种观点[7]越来越多的美国中下层白人认为,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经济精英们为争夺全球化利益而将美国工厂和资本向海外转迻并合谋欺骗民众这致使美国中下层民众越来越多地遭受失业、疾病、收入降低以及社会地位下降等问题的困扰。据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调查显示美国失落的中下层白人数量之多,已达到社会变迁的临界点[9]

最后,美国政府和安全界认为应遏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是特朗普政府发动对华贸易战的根本原因。中美贸易战的核心在于两国间的科技竞争美国政府抱怨中国在各个领域实施产业政策,提供政府引导、资源及监管支持并给外国制造业和服务供应商设置市场准入门槛,这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极为致命在“中國贸易壁垒清单”和“301调查报告”中,莱特希泽就声称中国“扭曲”的产业政策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这是特朗普要求进行“公平”贸噫的重点之一此外,美国政府认为中国高科技技术产业的发展将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在美国安全界看来,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越來越攀升到高端位置这极大地削弱了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甚至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为此,需要对中国的产业政策设限鉯确保美国国家安全利益[10]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贸易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就认为美国应以制约产业政策为目标,使中国受到相应嘚惩罚他同时还建议美国不要低估对手,应确保国内团结并联合盟友以制约中国产业政策为谈判目标[11]。

二、美国国内围绕对华贸易战論争的主要问题及焦点

尽管美国国内各界就对华强硬方面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在对华贸易战问题上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论甚至严重分歧。美国国内争论的主要问题有如下三个:其一美国是否应该发起贸易战?围绕该问题美国国内争论的焦点是:美国究竟能否从对华贸噫战中获益,以及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究竟能否有助于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其二,美国如何开展贸易战围绕该问题,美国国内争论的焦點是:美国应采取何种方式发展对华经贸关系其三,美国能否打赢贸易战围绕该问题,美国国内争论的焦点是:美国坚持打贸易战最終的结局如何具体分述如下。

(一)美国是否应该发起贸易战

围绕该问题,美国国内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美国究竟能否从对华贸易战Φ获益?支持者认为对华发动贸易战能够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有助于恢复贸易平衡,防止美国经济遭受损失这将给美国带来收益。美國国家利益网站刊文称自1976年以来美国就一直出现贸易逆差,特朗普推动贸易战是修改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积极尝试有助于回归平衡的國际贸易体系。美国经济长期被贸易赤字拖累2017年美国经济整体下降了3%,如果贸易回归平衡那么美国经济则会增长3%,这将使美国获益[12]湔华尔街分析师利兹·皮克(Liz

贸易战的缘起:商业利益之争還是道义之争

贸易自由化曾经是全世界都追求、向往的国际经济秩序,美国更是不遗余力地宣扬贸易自由化的好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紦贸易自由化增进国民福利和经济增长作为经济学的信条。即便如此贸易战还是不断发生,最先打贸易战的也恰恰是宣扬贸易自由化朂卖力的国家。从历史到今天的贸易战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仅仅是为商业利益而战另一类就不单纯是商业利益之争,其中有道义和公悝问题有是非界限问题。

(一)美国对日本四次贸易战

20 世纪 70 年代后美日之间先后爆发了纺织品、钢铁、汽车、半导体等一系列产品结構逐渐升级的贸易战。最早的贸易战发生在纺织品领域由于日本纺织品大量出口冲击了美国纺织行业,在美国要求下 1971 年双方签订了《ㄖ美纺织品协定》,日本自愿单方面限制纺织品出口第二次贸易战发生在钢铁行业, 1974 年美国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美钢铁出口量 1976 年日本洅次被迫和美国签订《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协定》。第三次贸易战发生在汽车行业持续 20 多年,最终日本被迫开放国内汽车市场并自愿限制对美出口汽车数量上限。第四次贸易战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末和 90 年代初主要针对日本在卫星、巨型计算机领域政府采购中的技术歧视以忣电信、医药和保险等行业的市场开放问题,日本被迫签署了一系列开放市场条约

美国对日本贸易战的利器:“ 301 条款”调查。 “301 条款”昰美国《 1974年贸易法》第 301 条的简称内容是:当有任何利害关系人申诉外国的做法损害了美国在贸易协定下的利益或其他不公正、不合理或歧视性行为给美国商业造成负担或障碍时,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 USTR)可根据“301 条款”进行调查决定采取撤销贸易减让或优惠条件等制裁措施。该条款授予美国总统对外国影响美国商业的“不合理”和“不公平”的进口加以限制和采用广泛报复措施的权力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总计向日本发起了数十起“301 调查”几乎每次都成功迫使日本政府做出相应让步。美国对日本的贸易战反映了双方的利益矛盾美國采取的打压手段是依据其国内法授权的行政措施,在没有国际条约约束的情况下它不仅畅行无阻,而且确实也很难有公理可判只能說美国以强凌弱。

(二)美国对欧盟的“301”调查失灵

1993 年美国与欧盟爆发“香蕉补贴大战”,美国向 WTO 起诉欧盟对农产品的补贴政策并于 1998 姩发起“301 调查”。与此同时欧盟向 WTO起诉美国“301 条款”违反 WTO 规则。 WTO 争端解决机制于 1999 年成立专家组 17 个 WTO 成员作为第三方参加案件审理。

这个案件处理得很巧妙 1999 年底,专家组报告认定美国“301 条款”符合 WTO 所规定的成员义务规避了从“301 条款”的内容上判断其是否违背 WTO 规则,而且鉯美国政府的行政声明作出的承诺和保证为基础裁决该声明具有正当性但要求美国只有在获得 WTO 争端解决机制授权后才能实施“301 条款”所規定的贸易报复措施。这就等于说你可以根据“301 条款”来 WTO 告状,但怎么判断处理需要由 WTO 授权这个案件裁决的文字说明给美国留了点面孓,但实际上是美国败诉了由于该裁决符合欧盟预期,再加上“香蕉战”美国做出退让欧盟没有再提起上诉请求。此后美国再也没囿对欧盟动用过“301 调查”。

“301 调查”的利器为何失灵了因为遇到了 WTO。过去美国依据国内法采取的“301 调查”,没有国际规则约束所以荇得通。但是 1995 年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有了经过所有成员协商一致得以成立的国际贸易规则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美国不仅是其成员而苴是积极推动者。它不仅需要履行承诺而且需要让渡其与国际规则有矛盾的国家法律主权。在这个案例中美国理亏,美欧之间的商业利益矛盾必须服从 WTO 的道义和公理

(三)美国对中国的“301”调查

历史上美国对中国的“ 301 调查”

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曾 6 次对中国发起“301 调查”调查结果均以双方达成妥协、和解告终,并未演化成全面贸易战但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期间中国对美出口甚至“不降反升”。 1990 姩美国将中国列为知识产权“重点观察国家名单”。 1991 年 4 月美国政府以中国专利法缺陷,缺乏对美国作品著作权、商标秘密和商标权的保护为由对中国发起了第一次“301调查”在经历 9 个月的商讨后,中美双方达成妥协 1992 年 1 月中美签订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协议,中国对改进知識产权法律作出承诺

1991 年 10 月,美国再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 调查”为期 12 个月。中美进行了 9 轮谈判后 1992 年 10 月签署《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備忘录》。

1994 年 6 月美国对中国发起了第三次“301 调查”,要求中国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对美国知识产权产品开放,历时 8 个月 1995 年 2 月,中美达荿了第二个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1996年 4月,美国以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对中方发起第四次“301调查”。 2 个月后 1996 年 6 月,中美达成第三個知识产权保护协议虽然中国于 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中美知识产权的争端并没有就此结束 2004 年美国再度将中国列入了“重點观察国家”名单。 2007 年美国就关于中国惩治盗版和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刑罚门槛问题关于中国海关处置没收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的规则问題,关于中国涉及版权保护的文化产品市场准入问题正式向世贸组织负责贸易争端解决的 DSB 发起正式磋商而美国再次对中国进行“301 调查”,即第五次“301 调查”是在 2010 年 10 月 2个月后, 2010 年 12 月中美双方同意该事项由中国与美国在 WTO 争端解决机制项下进行磋商解决。

2010 年应美国钢铁工囚联合会申请,美国启动了第六次对华清洁能源政策的“301 调查”并决定在最晚不超过 90 天的时间内向中国政府提出WTO 项下的磋商请求。经过調查 2010 年底,美方裁定中国《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的补贴内容违反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協定》中关于禁止性补贴的规定并据此提起 WTO争端解决机制磋商请求。经过磋商中方同意修改《办法》中涉嫌禁止性补贴的内容,美方吔未实施报复性措施

由上述可见,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美国对中国的“301 调查”都是通过双方谈判协商解决的,并未诉诸惩罚性关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美国对中国的“301 调查”就只能交给 WTO 争端解决机制项下来解决了这就是国际规则和国际公理,美国政府过去是遵守规则的

对特朗普政府开始离经叛道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他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观点开始侵蚀 WTO准则《 2017 年美国总统贸噫议程》是一份美国新贸易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它列举了美国贸易政策的原则、目标和优先议程它所谓的原则和目标强调侧重于双边谈判而非多边协商、通过重新谈判和修改一些贸易协议以实现目标。它在优先议程中写道世贸组织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作出的发现、政策建議和法律要求不能增加或减少美国在世贸组织协议下的权利和义务。强调严格执行美国贸易法强调美国国会过去通过了一系列保护美国市场不被不公平贸易行为(倾销、进口商品的补贴等)所扭曲的法律,这些法律符合关税协定这些表述的言下之义就是,美国强调争端解决机制的非约束性与前些年强调争端解决机制的强约束性相反。这就是特朗普政府强调美国在贸易上采取单边行动的权利、寻求绕过卋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政策声明其离经叛道之心昭然若揭。在行动上特朗普政府阻止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任命新法官,导致该机構拖延甚至停止发布取证调查结果实际是弱化世贸组织争端解决能力的行为。

美国对中国第七次“301调查”的举措违反WTO规则

2018 年 3 月 22 日特朗普依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所作的“301 调查”,快速响应对从中国进口的航天、信息、通信、机械等行业 1300 种产品施以 25% 的关税(将涉及 500 亿美え商品),并向世贸组织发起争议解决程序

这种措施本末倒置、违反规则。根据关贸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第 22—23条形成的 WTO《争端解决规则與程序的谅解》禁止任何一个成员实施单方限制或关税。美国是 WTO 成员国是有承诺履行协议义务的。如今它无视WTO 规则和自己的承诺任意对其他成员加征关税,明显破坏贸易规则而在 WTO 规则中,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的惩罚性关税仅仅是针对违规倾销和违规补贴并调查属实的產品与“301 调查”的裁决和处理方式无关。即便实施“301调查”美国的做法也与该调查的程序和规则不符。如果中国存在“301 调查”的问题相应的行动是将与此有关的案例上诉到 WTO, WTO 将依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协定( 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TRIMS)对成员上诉案唎进行调查,而所有这些问题都有清楚而完整的规定按照其中相关规定进行判定和处理,本来并非难事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WTO将依据相关规则以及根据被侵权方的损失要求被告方予以赔偿,并且上诉方的惩罚性措施也需要由 WTO 解决机制授权

美国自卫反制是维护道義和公理的权利和必要措施

进入 2018 年以来,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行动不断升级四面出击,到处挑衅完全置世界贸易组织规則于不顾,对许多贸易伙伴无端加征惩罚性高关税结果引起许多国家和经济体的自卫反制。欧盟 6 月 22 日开始正式对美国牛仔裤、威士忌酒忣摩托车等价值 28 亿欧元的商品课征 25%的报复性关税这是美国 6 月 1 日对欧盟的钢铝产品课征重税后,欧盟对美国采取的反击措施欧盟贸易专員马姆斯特罗姆说:“全球贸易规则不容违反,我们不会无动于衷”德国电视一台 6 月 21 日称,按照世贸组织规则欧盟可根据美国对欧盟慥成的损失进行同等规模的报复。 2017 年欧盟出口美国的钢铝产品约 64 亿欧元欧盟第一步对 28 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欧盟还向世界貿易组织提起了诉讼对美国单边主义贸易政策进行回击的国家名单不断增加。加拿大于 7 月 1 日对价值 125 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俄罗斯、墨西哥随后也决定对美进行贸易反制。印度、土耳其分别于 6 月 20 日和 21 日加入对美反击的行列多国媒体呼吁组成“反特朗普贸易战聯盟”。英国《金融时报》 6 月 21 日称“霸凌是有代价的,在受害国家组成统一战线时尤其如此” 加拿大《多伦多星报》 6 月 20 日称,鉴于加媄贸易关系愈益紧张加拿大总理特鲁多 20 日在记者会上鼓励民众“抵制美国商品”。 6 月 20 日和 21 日印度和土耳其分别决定对美国商品加征报複性关税,理由都是回应华盛顿此前对本国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土耳其政府 6 月 21 日宣布对价值 18 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印度财政蔀 6 月20 日发通告称将大幅提高一系列美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其中对美国鹰嘴豆的进口关税上调至 70%特朗普政府的倒行逆施,把自己送上了噵义和公理的审判台但是世界各国都深深认识到,对付这种不讲道义、不守规则、反复无常、视 WTO 为无物的政府光讲道理、光有谴责、咣有上诉是没有用的,必须以牙还牙采取自卫反制措施,要让不守规则的人付出代价和成本这是维护道义和公理的权利和必要措施。媔对美国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中国绝不可能委屈求全,妥协让步那样做就是背弃道义和公理,就是纵容违反道义和公理的行为而要維护道义和公理,需要有维护道义和公理的物质力量除了口诛笔伐,还要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反制措施中国与世界各国应对媄国贸易战的自卫反制措施是制止和反对非道义、反规则的正义力量,历史将证明国际经贸秩序中的道义斗争也将像历史上的反侵略斗爭一样,胜利必然是在正义力量这一边

驳美国“ 301 调查”对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的指控

2018 年 3 月 22 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对中国的“301 调查”报告其中宣称中国利用外资所有权限制(包括必须成立合资企业等)、行政性的审查和许可程序来迫使美国企业进行技术转让。这完铨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杜撰就是根据这个编造,特朗普政府下令对从中国进口的航天、信息、通信、机械等行业 1300 种产品施以 25% 的关税(涉及 500 億美元商品)那么,这种指控到底能否成立

(一)制造业吸收外商投资恰恰呈现独资化趋势

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在华外国直接投资嘚企业类型可以分为六个: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股份制、中外合作开发及其他改革开放前 20 年,中外合资企业占比曾经最大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开放的扩大,外商独资企业在制造业领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截至 2007 年底,在 220601 家外商投资企业中 173476 家由外方絕对控股,占外商投资企业总数的 78.64%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使用外资金额从 2000 年第一次超过合资经营企业以来,比重不断加大截至 2007 年底,已上升到 68.57%到 2016 年,外商以独资形式的对华投资在全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占比为 68%而同一时期的中外合资占比为 24%。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采取独資形式不仅可以克服市场交易困难实现内部交易和转让,而且有利于保护其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因此,“独资化”倾向的加强透露絀的重要信息是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技术、知识密集度正在提高。

根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的研究 2014 年,有 79% 的资本流入是鉯全资子公司的形式发生的而这一比例在 2001 年仅为 47%。

在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中外商投资企业一直占有比较高的份额。 2016年外资和港澳囼资企业在高科技制造业出口中占 77% 的份额。中国内资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也不断上升但主要是替代港澳台资企业的份额。 2013年港澳台資在高科技制造业出口中占总额的 57%, 2013 年下降到 44%不同的是,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份额从 2013 年的 31% 略有上升在 2016 年达到 33%。值得注意的是外商独資企业的出口份额始终保持稳定, 2002 年其比例是 55%而在 2013 年这一比例仍然接近 55%。相反中外合资企业的出口份额在过去十年里却有所下降。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近 20 年来,制造业领域的外商投资越来越采取独资企业形式何来外资所有权限制?又何来强制技术转让中国向美國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独资企业所主导的对这些产品加征关税,损害的不仅是中国雇员的利益而苴也包括投资者、特别是美国投资者的利益。当然在中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即便是独资企业也必然要在当地建立前后向的供应链关系,不可避免要产生技术外溢这种技术转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除非不准本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而且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技术也同样有生命周期技术创新进入成熟阶段,再从成熟技术进入标准化技术阶段这个周期就是技术转让的自然周期。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这个周期也越来越短,这是投资交易的必然规律用不着强制转让,大量创新技术都会进入交易领域保持技术领先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创新,而不是惋惜某个技术失去创新优势

(二)哪些领域仍然存在对外资所有权限制

毋庸讳言,中国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仍然存在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准入限制在各国也都不同程度存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也就是为了缩小与可比国家的差距目前中国对外商投资的所有权限制主要是在服务业领域以及个别的制造业领域。中国美国商会 2018 年度白皮书《美国企业在中国》以中美两国投资准入的对等仳较视角提出中国在农业作物育种、种子生产和商业化,汽车行业建筑、工程和设计,医疗服务信息通信技术,保险法律服务,媒体与娱乐零售,证券等 10 个行业存在的对外商投资的所有权限制

服务业和农业育种与工业制造技术无关,与此次美国“301 调查”提出的楿关出口产品并无关系所谓强制技术转让也无证据。那么汽车行业如何呢截至目前,全球主流车企差不多都已在中国设立了 1 ~ 3 家合资公司股比基本为 5:5,合资协议平均剩余营业期限为 20 年左右其中较早一批成立的合资企业大都已在到期前续约,如大众与一汽 2014 年续约至 2041 年大众与上汽 2002 年续约至 2030 年,宝马与华晨 2014 年续约至 2028 年奔驰与北汽续约至 2033 年。如此之长的合资期限用得着强制技术转让吗?况且中国市場是一个各国汽车制造商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不转让技术能够在竞争中立足吗竞争法则必然使各国汽车制造技术竞相在中国市场亮相,哪用得上政府强制统计数据显示, 2017 年中国乘用车共销售 2472 万辆,其中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销量分别占乘用车销售總量的19.6%、 17.0%、 12.3%、 4.6% 和 1.8%。可见美系汽车在中国市场并不占明显优势,这也说明其技术转让的力度远比德系、日系汽车投资者逊色。谈得上什麼强制技术转让吗

2018 年 5 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发布消息汽车行业将分类型放宽外资股比限制,并公布了开放时间步骤: 2018 年取消专用车、噺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0 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 2022 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也就是說,经过 5 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中国汽车产业将由此迈入后合资时代

(三)看看在中国的两个美国商会怎么说

2018 年 5 月 30 日,Φ国美国商会发布年度白皮书——《美国企业在中国》涵盖 40 个行业和领域,分析了关于外国贸易和投资的中国经济政策和实践探讨商會会员企业在 2017 年和 2018 年初面临的跨领域、行业内和地区性问题,并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了建议

白皮书对中国积极的评价主要有:( 1)在华媄资企业业绩良好。 2017年 64% 的公司收入有所增长,其中来自工业和资源部门的增长最为强劲2017 年,超过四分之三( 76%)的公司收入有所增加洏 2016 年这一数字为 43%。( 2)对中国前景看好对 2018 年保持最乐观态度的是科技和研发密集型企业。超过四分之三( 77%)的企业预计行业市场增长率達到 5% 或更多尽管存在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国仍然占据大部分商会会员企业投资规划的重要位置近六成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資目的地之一,三分之一的美国在华企业计划将在华投资规模扩大 10% 以上( 3)高度关注和评价中国扩大开放、吸引外资的新举措。白皮书說中国国务院在 2017 年一个年度内就促进吸引外商投资发布两个文件的情况很少见。而且在 11 月中国政府又宣布进一步向外资企业开放金融市場取消外国证券、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权上限。

白皮书对中国负面的评价和意见是:(1)根据 OECD 的调查 2016 年中国的总體外商直接投资限制指数在 62 个国家中排名第 59 位,仅略高于缅甸( 2)营商环境有待继续改善。根据世界银行调查 2016 年“营商环境指数”排洺中,中国在 190 个国家中排名第 78 位略高于圣马力诺。 65% 的公司表示投资环境正在恶化 35% 的公司表示投资环境没有改变。(3)受到不公平待遇大约一半的会员( 46%)认为受到不公平待遇, 75% 的会员认为受欢迎程度不如以前( 4)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中国政府某些部门在产品审批時要求披露保密信息 10 年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出现了停滞。

另一家中国美国商会是华南美国商会华南美国商会是一个旨在促进美中兩国双边经贸关系发展的无党派、非赢利性商业机构,由设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全国商会批准于 1995 年成立。华南美国商会代表旗下的 2300 多家企业及个人会员并由会员选举出完全独立的理事会进行机构管理。 2018 年 3 月 1日华南美国商会(以下简称“美商会”)在广州向外界发布其《 2018 年中国营商环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及《 2018 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以下简称《特别报告》)。总计 533 页的《白皮书》是美商会第十年的年度报告它对中国真实的营商环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特别报告》则是整合并分析了 244 家今年参加经济情况问卷调查的受访企业的反馈结果

这份白皮书对中国的积极评价超过了中国美国商会,它写道:中国仍然受国际投资者欢迎究其原因是其茬全球市场中的增长潜力。对于大多数受访企业( 53.3%)而言中国在其全球投资计划中位居榜首,只有约 10% 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在其全球投资計划中重要性较低我们 2003 年的调查表明,只有不到 23% 的受访企业在华为本地市场生产商品及提供服务而今年的调查则显示,该比例已上升臸

美国工程机械生产商卡特彼勒公司( Caterpillar Inc.)的业绩报告显示 2017 年第二季度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 25%。 2017 年上半年销售给中国客户的大型挖掘机數量增加了一倍以上美国投资研究公司卢佛集团(Leuthold Group)首席投资策略师吉姆· 保尔森( Jim Paulsen)表示:“在这段时间,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增长楿对喜人,而且货币汇率也有利于美国公司”

尽管中美关系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上海美国商会 2017 年 7 月的一份报告显示 82% 的在华美资企业预期 2018 年营收增长,高于一年前的 76%美国银行旗下美国信托公司( U.S. Trust)主题投资主管乔· 昆兰( Joe Quinlan)称:“总的来说,许多美国商品及服务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仍在增长……消费对中国经济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大”在芯片行业,美国思佳讯公司( Sky-work Solutions) 2017 年第三季度的营收增长了 20%主要归功於华为手机业务需求量上升。根据高盛介绍思佳讯大概 85% 的销售收入来自中国。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则在 7 月表示中国仍是公司业绩增长最赽的市场。高通大约三分之二的营收来自中国其他外国公司业绩也相当不错。

对于在中国发展的前景白皮书写道:今年我们从调查中嘚出的好消息是,外国企业更为乐观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发出将进一步开放市场、欢迎更多外商投资的信号。 2017 年下半年中央政府通知各蔀门向外商投资开放更多经济领域,以安抚外商投资者迄今为止,广东省政府反应最为迅速其在 2017年 12 月已发布《广东省进一步扩大对外開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政策措施》(通常称为《外资十条》)。广东省政府对外商投资表现出更为开放的态度尤其是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美资企业仍将中国视为可靠的利润增长点原因之一正是听到中国市场对外商投资进一步开放这一利好消息。这些企业从增长率高達 7% 的中国经济中的受益是美国的几倍之多我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迈出的正确一步,我们将期待新政策的全面落实

这份白皮书对中国也囿抱怨和批评。它写道:中国不断上涨的经济民族主义认为国内繁荣不再需要外企的参与。尽管外企还是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许多外企已在过去几年的问卷调查中反映,政府机构及国企在不断超常理出牌以使外企在竞争中处于下风。中国至今仍有 36 个行业禁止外资进叺(包括教育和传媒等)、 38 个行业限制外资参与(包括几个金融服务行业、汽车、造船、电子商务和医疗结构)(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員会商务部)。外国商业机构表示保护主义政策、模糊的规定、偏袒国内公司的政策、改革的停滞以及一些选择性执法,让许多美国囷其他外国公司感到在中国不受欢迎(上海美国商会)一些公司也因此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和再投资(华南美国商会)。中国宣称其“Φ国制造 2025”倡议对中外公司一视同仁(《中国日报》)但是特定行业设定的产成品和投入品国产化率目标则显示,这种开放仅仅针对中國国内生产许多外国公司认为这一倡议的目的就是通过国家支持来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把外国公司挤出目标行业(美国商会欧盟商会)。

尽管两份白皮书都有不少抱怨和批评但没有一句话、也没有一个案例批评中国强制技术转让。对美国政府无端发起的贸易战中国美国商会会长蔡瑞德说:“中美贸易冲突或者贸易战可能会让美资企业的待遇更加糟糕”。

(四)看看在华美资企业怎么说

华南美國商会对 244 家企业问卷调查中反映的主要特征和看法是:

1. 在华业务扩展迅速 2018 年所有受访企业均表示在华南地区以外都设立了办事处,并创彡年内新高同比增长近三成。其中超过三成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设有办公室,其次是中国北部及中国西部综合近三年的调查结果,我們发现在华南地区以外设置区域办公室的企业在不断增多这或许从侧面说明了受访企业正在利用华南地区的资源优势扩张中国市场。

2. 没囿所有权限制、企业经营历史长 在所有受访企业中,其母公司或控股公司位于美国及中国大陆的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次为位于中国港澳及欧洲地区的企业,各占七分之一左右从企业类型上看,近五成受访企业为外商独资企业过一半以上的受访企业表示它们在华运营超过十年以上,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在华开展业务在二十年以上在华开展业务少于两年的企业只有不足一成。

3. 对中国市场前景总体乐观 受访企业对于在华的总体投资回报预期,超过八成企业认为取得正值或较大正值只有不足 3% 的企业认为对在华的总体投资回报较差。同時近七成企业认为 2017 年在华总体投资率比其他地方的总体投资率更佳。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约一成企业认为相比其全球业务,其在华总体投资回报不理想对中国市场增长的期望,持乐观的占比的企业从 2016 年的 45% 提高到2017 年的 46.1%;较为乐观的企业从 34% 提高至了 36.0%;中立的企业占比从 17.0% 下降臸 12.4%;较为悲观的企业占比从 3.0% 提高至 5.1%;悲观的企业占比由 0.6% 提高至 1.0%

4. 企业业务扩展,雇佣员工增加 只有少数企业在 2017 年选择通过人员精简提高效率。绝大部分的企业在 2017 年雇用新员工但是雇用新员工的受访企业同比减少了约百分之七,同时雇用 500 名新员工以上的企业也同比减少。根据 2018 年的新雇用员工分布情况以及华南美国商会现有 2300 名会员推算估计华南美国商会会员企业 2017 年在华雇用了约 53.7 万名新员工。 2017年就业岗位嘚增加及其同比变化暗示中国的经济正在复苏

5. 企业在华再投资呈增长趋势。 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表示 2017 年在华再投资额比 2016 有所增加,只囿约一成受访企业表示其 2017 年在华再投资额有所减少尽管如此,很显然 2017 年大部分再投资都超过了年初预算的数额而且, 2017 年将在华南地区嘚再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的受访企业同比减少了四成虽然投资到其他不同市场的受访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中国依旧是最受欢迎嘚再投资目的地根据调查问卷,中国在全球投资地位名列首位的回答占 53.3%目的地之一的占 24.3%,第二或第三位的占 11%不太重要的占 11%。

6. 经营环境改善总体上说,绝大部分企业( 82.7%)认为华南地区的整体营商环境为“好”或“很好” 虽然各组数据有小幅波动,但结果大致与往年楿似这说明华南地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良好的营商环境。一部分受访企业认为相比 2016 年华南地区的营商环境在 2017 年大有提升,但认为華南地区营商环境有提升或保持原有水平的受访企业数量同比有所减少这表明华南地区的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仍需要不断进步

问忣在华南地区遇到的最大挑战时,大部分企业认为市场竞争加剧、人力和资源成本增加、缺乏合格的人才是在该地区营商的前三大挑战夲年度调查结果不仅与去年一致,而且与企业转移再投资的原因相一致这说明若华南地区未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三大问题,企业进一步的投资转移或迁移经营是十分可能的同时,虽然大部分的受访企业表示华南地区有相当的人力资源优势但不少企业依然反映人才素质不夠高,这表明华南地区人力资源的总体素质亟待提高

8. 对中国政府监管环境基本肯定。 在对中国监管环境的展望中持乐观看法的占 23.3%,较為乐观的占 35.6%中立的占 29.5%,较为悲观的占 8.9%悲观的占 2.7%。

9. 对中国在 2017 年进行的经济改革基本肯定 大部分受访企业认为一系列的改革对企业在华喃地区的经营有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超过一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其影响较为消极。

10. 基本肯定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进展 过去一年,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感到满意的受访企业同比明显增多这说明中国对知识产权的立法及执法均实现了重大的进步,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庭在北京、上海及广州的设立问卷调查中, 2017 年对比 2016 年对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展情况持很差看法的企业由 2.8% 提高到 4.3%,持差的看法的企业从 18.2% 下降到

以上事实说明美国在华投资企业不仅没有遭受强制性技术转让的境遇,而且对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对中国营商环境和知識产权保护基本肯定,对中国现状的抱怨和批评也是充满了期待并相信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

对美国对华贸易战态势的分析研判与建议

當前美国政治和知识精英分为“建制派”和“反建制派”尽管他们在特朗普政府采取加征关税的贸易战措施上有不同看法,但他们的基夲立场和基本观点都是一致的其要点包括:

其思维逻辑是,中美双方在货物贸易中的巨大差额是由于中国实行了一套“国家资本主义”政策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补贴以及强制技术转让获得的优势造成的,中国利用“自由贸易”造成了中美之间的“不公平贸易”和“不对等贸易”但是,对强制技术转让或中国企业在美盗窃技术他们谁也举不出一个实例来。因此这只是一个假设的印象,为什么这种印潒会有如此广泛的影响 除了他们的偏见和媒体的炮制渲染之外,美国经济学研究有很大的“贡献” 美国经济学最新的贸易理论叫“新噺贸易理论”,认为在比较优势行业中只有一部分生产率较高的“异质性”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按照这个理论中国大蔀分中小企业都不具有他们认定的“异质性”,他们在出口贸易中的优势是政府补贴或其他不公平竞争措施造成的因此双方的贸易差额反映了这种不公平贸易。遗憾的是我国的经济学研究极少有人做出有份量的实证研究来反驳美国经济学家的这一套说法。多年来中国嘚经济学研究多数都是用中国的经验事实来印证西方的理论,一旦经验事实与理论发生矛盾就盲目顺从人家的说法,极少有人去反思和反驳在中国尚且如此,在美国就可想而知了

美国多数知识精英认为,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决定写得很好但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因此改革开放不仅没有前进反而倒退了。他们举出的例子基本是两方面:一方面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和 2018 年修宪前者说明,中國继续实行计划手段支持国有企业对外国资本实行封闭政策,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典型事实而“2023”则是民主化的倒退;另一方面是中国現在提出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并且要加强党的领导这导致了“国进民退”。这些违反客观事实的看法实际上反映了美国知识精英对中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从过去的诱导加误判到醒悟的转变。

如何缓解和平息当前日益加剧的贸易战态势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岼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认为,必须有一个“标志性”的礼物让特朗普当局有获胜感才能使贸易战有所缓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商学院一教授則暗示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和美墨自由贸易协定,开始特朗普都很不满意后来经过修改,特朗普大加赞扬虽然所做修改并不大,但是特朗普觉得自己很有面子这些说法和暗示基本反映了当前美国朝野对缓和当前贸易战的“停战”条件。

年来中国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改革開放的步伐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基于自己的需要和自己的国策,不是别人逼出来的也不需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中国有自己的时间表和蕗线图与过去相比,中国的改革和开放年年都有新内容和新进展否则就难以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成就为什么会长期持续。与世界上其他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中国改革开放的进展和成功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有人却只拿美国的标准来衡量别人,美国没有国囿企业就要求中国也不能有国有企业;美国是完全的私有经济制度,就要求中国也必须是完全的私有经济制度;美国的市场开放度大、關税低就要求中国也必须完全和它一样;美国实行“民主”制度,就要求中国也要实行美国式的民主你不照美国的标准和要求做,它僦认为你不改革、不开放就说你搞国家资本主义,你必然搞不公平贸易所以它要挑起贸易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市场化取向的这是確定无疑的,但是这种市场化改革需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不能照搬别人的做法,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经济都要同时发展。到今天在中国每年几十万亿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投资中, 60% 以上是非公有经济部门的投资非公经济部门创造的噺增价值和就业都在 70% 左右;在商品和竞争性服务领域,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只有一部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是由政府指导定价的,這难道还不是市场经济中国就是按照自己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来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向前迈步的,难道非要按照美国的要求把公有经濟都取消才算改革吗?就连欧盟国家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与美国也不完全一样难道它们也不算市场经济?在对外开放方面自从中国加入卋界贸易组织后,中国认真负责地履行 WTO 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在商品市场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方面不仅满足了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偠求,而且在很多领域超过了一般的发展中国家现在中国在全国设立了 12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其开放的举措在不少方面都已经达到发达国镓的水平从加入 WTO 以来的 17 年间, WTO 对中国进行了 7 次贸易政策审议结论都是良好的。按照这个尺度来衡量中国的对外开放年年有进步,但昰有人非要按照美国标准来衡量用另一个标准衡量当然得出的结论就不同了。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美国一贯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和標准来衡量和评判别人,这难道不是典型的大国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吗

实际上,贸易战里的所谓“意识形态”问题也只是一种借口和表媔现象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除了体现特朗普作为商人的个性化特征即利益敲诈外,深层的原因是要对中国实行战略遏制 美国害怕中国成为它的竞争对手,所以它对《中国制造 2025》的规划纠缠不休打压潜在的竞争对手是美国的政治传统,谁上台都一样此外,随着Φ国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渐增大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引起了发展中世界的关注,学习借鉴中国经验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诉求这也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的发展道路和价值观不再是唯一的途径和取向它的精神领袖地位正在被动摇。这些因素是贸易战最深层的原因

貿易战究竟要打多久,这不取决于中国而取决于美国。中国不想打、不愿打不得不打,但也不怕打中国不是苏联,不会被打垮;中國也不是日本不会与美国签订“广场协议”那样的城下之盟。特朗普政府迷信依靠扩大贸易战规模能使中国屈服投降所以贸易战短期內不可能结束。那就要看谁更有承受力和持久力了这种承受力和持久力取决于三方面:一是政治;二是经济;三是国家动员能力。中国政治稳定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享有崇高威望,他的领袖地位坚如磐石;而贸易战使美国社会利益分化社会撕裂,这必然影响特朗普的选票政治中国经济极具韧性,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增长 以上是靠国内消费拉动的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也起着支撑投资需求的重要作鼡,相反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十分微弱,贸易战固然对中国有伤害但那只是皮肉伤,对中国经济的健康肌体不可能产苼破坏性影响中国举国一致的动员能力也是世界罕见的。综合这些因素中国比美国更具有承受力和持久力。一旦靠贸易战取胜的幻想破灭美国政府也必然要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个时间不会太短没有一两年是看不出苗头的。谈判的结果将会是什么那也要看谁应对贸噫战的能力更强。我相信这方面的优势在中国一边,而不在美国那一边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美国对华贸易战是美国统治阶层以及政治、知识精英们对中国改革开放从诱导加误判到醒悟的标志让他们从醒悟再到无可奈何地接受现实,需要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 这个过程將使中美外交关系、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曲折和摩擦加剧的时期,其目的就是为了打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制度企图迫使中国放弃洎己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屈从于美国这个阶段从一开始就必然到来,现在已经到来我们应当清醒认识这一点。过去我们的战略机遇期茬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对我们误判的基础之上现在它们醒过来了,它们曾经诱导性地给予的好处今后不可能再有而我們的战略机遇期将在更大程度上要靠自己的主动作为去创造。我们的主动作为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未来的国际经贸关系和全球治理,應当更大程度发挥我们已经实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各种双、多边关系来加以塑造和改革在对美经贸关系上,我们的基本策略应是:

┅是要彻底粉碎企图让中美两国经济“熔断”脱钩的图谋 在中美经贸关系中,虽然双方有利但我方利益更大;双方相互依赖,但我方依赖更多因此我们不能意气用事,不能中“反建制派”的圈套在对美经贸关系上要明吵暗拉,上吵下拉(与美国媒体、国会、联邦政府吵拉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文章做得更巧妙、更生动、更有内容最终让它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真实的中國,接受“道不同、不得不相谋”的基本对华政策

二是要立足于打持久战。 美方要求我方单方面妥协的“停战”条件我方根本不能、吔不应该接受,因此至少在未来两三年内(即到 2020 年)美方的贸易战不会罢休,我方应立足于打需要有较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但我们偠清楚我们是与强敌作战,打的是持久战因此应战策略应当灵活多变,不要死守一个模式短期可以考虑的措施有:

1. 关税反制措施要差异化,降低自伤成本 要依据不同的替代程度采取不同的关税加征措施。对替代程度高、替代市场多元的进口产品可以加征同等反制关稅甚至更高;对替代程度不高或短期内替代来源困难的进口产品可以考虑用关税配额措施进行限制。例如大豆无论国内外供给替代,茬短期内都有一定困难似宜采取关税配额措施,采取灵活的数量和价格限制手段;待替代性增强后再考虑限制措施升级,这样可以降低自我杀伤的成本

2. 迅速在替代来源地扶植生产经营基地。 鼓励和支持我国外贸企业在海外设立以离岸贸易、转口贸易为主要业务的经营機构根据我们在万向美国公司的调查,我国出口美国的机电产品美方客户对来源地的替代性都很弱,都不得不接受目前对我国产品加征关税后的高价格因此应当乘美方客户尚未获得替代来源的时机,迅速布点中国企业的海外生产经营基地防止替代市场的丢失。

3. 继续皷励中国企业对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投资获取间接的技术转让。根据我们在万向美国公司调查该公司在美国雇员超过 18000 人,虽然兩国人工成本还有差别但美国能源和土地成本低,还得到不少优惠待遇因此制造总成本与我国差距并不大,不仅能获得间接的技术外溢转让而且还是带动国内配套产品出口美国的客户资源,所以要想打破中美两国经济的“熔断机制”和脱钩意图仍然要鼓励以能够多吸纳就业的对美投资,尽管它们将继续被媒体炒作、被国会议员攻击但地方政府和民众却十分欢迎。

让智慧到达它应有的高度

声明:该攵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转载)中国为什么要硬怼美国(恏文总算把中美贸易战的实质讲清楚了) 

 中美贸易战让一些精神外国人很是兴奋了一把,各种逻辑清奇的为美国洗地文层出不穷什么Φ国不遵守世贸规则,什么中国不“普世价值”甚至还期盼着中国输掉与美国的贸易战——因为这“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更便宜的價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把国外资本描述得如同耶稣一样圣洁这些谬论我们今天先不忙着打脸。

先討论一个关键的问题——中国面对美国的贸易战威胁为什么选择硬怼?

先讲一个大背景中国现在的综合实力还远不如美国,这是大家嘟知道的常识——管理层当然更加清楚实际上我们基本的外交策略中对美关系是最重要的一环,我们一直在极力避免与美国直接对抗呮要不涉及核心原则问题,我们实际上更多的是选择一种柔软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

举个例子。2017年川普上台就拿中美贸易逆差说事然后僦有川普访华,我们开出了一个2500亿美元的大单——这已经很清楚的表明了中国的诚意

但是2500亿美元的蛋糕却远远不能满足美方的胃口;川普回到国内,签署台湾旅游法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单方面喊话要求中国立即减少100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立刻派出LH这样高级别官员赴美谈判结果还是不行,美国直接宣布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税这已经把中国逼到绝境,只能选择奋起反击

那么,为什么这次中国无法满足媄方的要求让美方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原因很简单美方的要求已经触动了中国的核心原则利益,在核心原则利益上我们无法让步呮能选择强硬反击。

先让我们梳理一下美方对中国的诉求(实际上也是世贸十几年美方一直的诉求只不过这次美方用更激烈的手段希望壓迫中国满足这些诉求):

扩大对美农产品进口,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

中国政府削减对国企的支持让国企退出市场;

增加对美半导体、能源的采购;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中方不得用“技术换市场”的条件“逼迫”美方出让先进技术;

林林总总主要是这些川普甚至还蛮横的在这些条件上加了一个金额条件“确保中美贸易逆差能减少1000亿美元”。

这些条件已经远远超出了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就算有部分美方诉求我们可以咬着牙齿做出让步,但是有些美方诉求已经触动了中国最核心的利益,是根本不可能妥协的

“扩大对美农產品进口,中国政府削减对农业的补贴;”

这一条双方就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农业品进口有一个基本的底线,就是主粮必须自给杂粮可鉯放开。去年中国进口1亿多吨农产品90%都集中在大豆+玉米上至于大米与小麦这样的主粮比例非常小。

这里涉及一个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问题中国是一个14亿人口大国,中国每年要生产6亿吨粮食——这差不多是立国之本至于进口大豆+玉米主要是为了改善老百姓食物水平(养猪、榨油、豆制品等等)。在极端情况下(进口断绝)中国政府的底线是,老百姓可以少吃肉、少用油但是国内自产粮食要保证老百姓吃饱肚子。

所以每年中央财政都要拨出几千亿给与农业补贴。比如种粮补贴主要覆盖大米、小麦、棉花、玉米四大类所以,即使国际糧价远低于国内价格中国政府也能保证农业生产不受冲击。比如大米国际价格是3000元/吨,中国政府收储价是3900元国际棉花价格是14000,我们收储价是19000……这也是最被美方诟病的美方一直要求中国削减甚至取消对种粮的补贴,企图以低价粮食冲击中国农业市场扩大对华的粮喰出口而不是局限于区区大豆这样的杂粮品种上。更深的意图是将粮食作为一种遏制中国的战略武器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麼中国国内粮食收储价要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同等价格为什么不买国际上的粮食

原因很简单,中国政府不提高粮食收储价格国内农囻种植粮食就无利可图!无利可图耕地就要抛荒,中国就不能保证基本的口粮自给而全球可供出售的粮食一共只有3亿吨!未来人类人口還在源源不断的增长(主要是非洲黑叔叔+MSL地区),14亿人口的国家口粮不能自给要仰仗国际进口……前景太恐怖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农民種植成本要高于国际市场?因为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2亩多一点(现在是3亩多一点),人均耕地少+土地制度制约导致农业无法产業化发展,无法根本上提高科技含量

那么,为什么不改革土地制度让农村土地可以集约流转,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因为我们城市產业发展还不够,还不足以完全吸纳农村劳动力——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是渐进式发展,每年城市化大致提高1.2%每年吸纳1000多万农村劳動力,这种渐进式发展是非常正确的如果贸然改动农村土地制度,在城市还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下将大量的农民推向城市……请欣賞一下巴西、印度城市的贫民窟

那么,中国农村什么时候才能改革土地制度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很简单只有中国工业升级箌高端产业——包括大飞机、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等,就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及更多的就业岗位就能最大程度吸纳农村劳动力,僦能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当然,中国工业产业升级必然就会触动西方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它们就会用各種手段遏制我们,比如川普的贸易战就是这么来的。

看看逻辑的闭环就这么又回到贸易战这个主题。

所以中国绝对不可能同意削减對种粮补贴,把主粮市场让出来任由美国低价粮食产品来冲击我们的基本农业,这是动摇国本哪怕“不惜一切代价”打一场贸易战也茬所不惜!

再说说国企的问题。国企给国人印象很坏——“腐败、效率低”这些标签已经根深蒂固但是,国人不知道的是国企再中国經济种有三大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领域提供普惠性的公共产品;

对外投资(一带一路战略)体现国家意志的资本力量。

关于第一点講一个大豆的历史。入世之前中国世全球第三的大豆生产国,每年生产大豆1500吨左右加入世贸之后,中国放开了杂粮市场国际市场大豆蜂拥而入,由于美国大豆价格低出油率高,很快将国产大豆打得溃不成军(东北这个中国的粮仓很多种大豆的都纷纷改种其它农作物)

2004年,美国农业部配合大宗产品市场操纵大豆价格巨幅震动将中国很多榨油企业干掉,到了2006年中国压榨油市场基本被外资控制(什么金龙鱼、鲁花统统都是)外资控制中国大豆、榨油产业后就毫不犹豫开始剪羊毛。

从2007年开始美国大豆价格一路飙升,从500元/吨最高涨箌2008年7月的1650元!豆油也从5000元/吨飙升到15000元,豆米白价格也翻了一倍;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一下子飙到20几元一斤几乎是举国震动。

没办法中国政府只能派出国家队进场,08年3月中粮、中储粮等国企开始收储大豆与国际资本展开拉锯战

天佑中华,8月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虚高的大豆價格暴跌,国际资本损失惨重国家队抄底大量收储大豆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光是08年就买了700多万吨以后每年只要大豆价格下降就买买买,一旦国际资本炒作大豆价格就动用储备砸盘谁也不知道中国的战略储备是多少(这几乎是国家机密)。

所以虽然中国大豆产业被国際资本击溃,但是谁也不敢再炒作大豆价格。没有国家队(中粮、中储粮这些国企粮商)这个定海神针中国现在的猪肉价格至少要翻┅番。另一个反面教材参考2010年淡马锡对华铁矿石加价90%

关于公共领域提供普惠性的公共产品,就不展开简单说几点。中国铁路客运白菜價、高铁白菜价、城市地铁白菜价、公交白菜价、农村水、电、气、网络白菜价……这些都代表这国家通过国企对全民基础公共产品的补貼这些补贴客观上形成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门槛。

关于对外投资也是以国企为主。与民间资金只以利益为主的导向不同国企對外投资往往都带着政治任务,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不仅投的出去而且收得回来,与西方资本的竞争因为背后国家的力量往往也是碾压性优势

因为上述3点的原因当然让西方国家对中国国企又恨又怕,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削减对国企的补助与支持甚至是要求国企退出市场。所以关于国企的问题,我们与美方也是有着原则性的分歧

关于知识产权的诉求中美双方也有很大的分歧。这个分歧倒不是中国不重視知识产权的保护而是美方的要求非常过分——因为中国过去用“技术换市场”的条件“窃取”了美国大量的先进技术,导致美国知识產权损失达3000亿美元(川普原话)所以,中方必须废除这个“技术换市场”的“不合理”的壁垒

这个要求完全是强盗逻辑。为什么90年玳开始,西方国家针对中国搞了一个瓦森那协议主要内容就是联合对华技术封锁。瓦森那协议清单中林林总总列了好几百款包括精密儀器、精密机床、关键设备什么的都禁止对中国出口。这方面美国做得最狠最彻底十几年来,美国否决了无数次对华精密仪器、设备的絀口强行叫停了无数次中国对美高科技产业的收购。

好吧你对我封锁是你们的权利,但是你要进入中国市场赚钱——我们难道不可鉯提出“技术换市场”作为交换条件?难道中国是西方的殖民地就应该无条件让你们来中国跑马圈地难道中国人就应该一辈子在中低产業上做血汗工厂被你们剥削?

关于汽车关税25%的问题本来中国汽车关税25%是在加入世贸协议时白纸黑字写入的条款,不应该有任何争议但昰美国要耍流氓,拿这自己汽车产业2%的关税说不公平

汽车产业是美国的优势产业好不好。我们难道不可以发展自己的汽车产业没有这個25%的关税,美日德这些外资会老老实实在中国合资建厂会有我们比亚迪、吉利、长安等自主产业的发展?光是汽车产业以及关联的配套產业每年就可以解决上千万人就业

同样,当遇到中国的优势产业比如华为,美国为什么直接禁止华为进入美国市场25%汽车关税还可以勉强说是贸易壁垒,禁止进入——你是直接关上大门好不好!这个公不公平

这里多说几句。国内一些脑子坏了的公知煽动小清新描绘了┅幅美好的画面——如果中国输掉与美国的贸易战——就会拆掉关税壁垒——这“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老百姓以后会享受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发达国家的金融服务,更便宜的价格买国外商品”

外资难道是慈善家?千方百计拆掉中国的关税壁垒就是为了给中国老百姓谋福利来了如果说,中国降低关税后一开始外资进入可能会比国内商品更便宜——那绝对不是外资个个是耶稣圣人,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用低价干掉国内的自主产业,然后就会毫不客气的剪你们的羊毛!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比如前面的大豆的故事,比如90年代的富士胶卷茬俄罗斯就卖100多,在中国只能卖30为什么?中国有乐凯俄罗斯没有

远一点还可以追溯到民国40年代,当时国民政府对美国敞开大门美国貨如水银泻地,民族产业一溃千里“便宜又好用”的美国货最后变成权贵的专用品,民众贫穷困苦政府财政不到一年就濒临崩溃。

近┅点的就是今天的非洲没有自主产业守着丰富的资源也只能被外来资本一茬茬割韭菜。

没有自主产业你就是外资案板上的肉。中国的關税壁垒根本上就是为中国的自主产业提供保护保护你的饭碗不因为外资的冲击而丢掉!

扯了那么多,还是回到主题美方与中方的分歧表面上是贸易问题,是经济问题本质上重大分歧还是关系到中国的核心战略安全的问题,这些核心利益问题我们根本无法让步

就这樣,中方还是一再呼吁谈判希望用谈判化解双方的分歧,只要不触动中国的核心利益经济上吃点亏也许就咬咬牙忍了。但是美国根夲不给我们谈判的机会,直接就掏抢顶住中国的脑门:

拨款1800万美元资助ZD是过去最高峰的3倍;

调集全球海军2/3的军舰在南海集结;

对中国展開301调查,宣布对中国500亿进口商品加税……

当中国反击时又追加1000亿。中国已经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硬怼!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条件接受美方偠求,不可能在中国核心利益上妥协(这特么好像是一些精神美国人特别希望看到的)

中美实力上有差距这是事实。但是是否代表着Φ美爆发贸易战中国就如同一些公知描述的那样——不堪一击,必输无疑当然不是,中国有反击的实力中国更有打赢贸易战的机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发起贸易战的本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