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品味语言

  文言文,在小学就有涉及,到了初中更是重要。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语感的培养很重要。只有培养好语感,才能轻松学好文言文。所以说,语感的培养方法,也可以说是文言文的高效学习方法。

  那么,该如何学习文言文?如何培养文言文语感?

  一、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诵读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整体感知语言的有效途径。停顿、重音的准确处理,语速、语调的准确把握均可唤起想象,引起共鸣。学生口与耳会,眼与心谋,整体感受文言文的情味理趣,通过诵读、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就记住了,古人说话、写文章的语气、语调、方式、方法也就品出来了。诵读越多,越能触类旁通。

  背的方法要讲究科学性。首先,要口熟。其次,要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记准若干昭示文意的关键语句,包括名句、佳句以及连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第三,要掌握文章的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要弄清楚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的一些特点。

  二、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品味主要是指用比较揣摩的方法对语言材料的意蕴和妙处进行语感分析。品味是深入语言内部,感受语言神韵的必由之路。文言文的词、句、段都可以进入品味的范畴。品味语言,是文言文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找、揣摩、研讨那些语言典范。最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和小结。

  三、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学习语言、积淀语感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其损失将无法弥补。文言文的积累主要是通过背诵来实现的。为此,我们需要增加学生对精粹文言文的背诵量。那么,怎样才算是精粹的文言文呢?当然是那些语言表达典范,文化内涵丰实,思想内容健康,便于吟诵记忆的文言文。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已经要求背诵的,同时,还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篇目,重点是短小精悍的骈、赋片断,优美的骈、赋往往内容丰厚,词章华丽,行文流畅,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特别适合背诵。流传下来的名言佳句多为骈偶,就是明证。背诵也不是一次完成的,需要多次反复。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阅读面的扩大,知识的丰富,学生对已经“吞下去”的“精粹语言”,通过不断的“反刍”和揣摩,将会有新的领悟和体会,其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也将因此而大大增强。

  四、实践语言,提高语感

  文言文语感教学还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语言实践主要是指学生写语感随笔。语感随笔是从口头品味语言到书面品味语言的延伸,是从课内学习语言向课外学习语言的延伸。语言实践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及其书面表达能力。条件许可的话,甚至可以鼓励文言文功底好的学生尝试着写文言小片段,这种尝试对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不无益处。

  以上指导,仅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并不通用,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原标题:一个小学优秀教师告诉你如何守住阅读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朴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

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

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

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

因此归纳而来,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味就体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让课堂充满“语文味”最基本的一点是教师的语言应该具有极强的“语文味”。

于漪老师的词采丰华,情真意切的诗画语言;魏书生老师是平易中和,亲切风趣的商讨语言。

他们的教学语言有着自己的不同风格,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的教学语言清晰流畅,条理清楚,娓娓动听,形象感人,使每一句话都充满着感情和力量。

这就是语文的语言,这就是语文味。

因此在上语文课时对教师的要求虽然不至于是满口之乎者也,但是在说话时,也要适当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

比如课堂小结时说一段优美的话,或借排比以加强气势,或引经据典,让学生感到新奇,抑或充满喜悦的小小感言,简单的几句话就能感染到学生的情绪。

教学《槐乡五月》,导入时我引用了一句诗句“花香犹似香雪海,芳香四溢入画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槐花飘香的情境中去了。

再如在教学结束总结时,我又用了“孩子们,槐花饱了我们的眼福,香了我们的村子,作者一次又一次地来到槐乡,对他们魂牵梦萦,你能体会这样的情感吗?”

这样诗意的语言引起了孩子的共鸣,激发孩子的情感。

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写作文,要讲究语言美,要会适当运用技巧和方法,其实身教重于言教的真正含义也就在这里,如果我们平时总是说大白话,却要求学生说话写作文雅优美,那必定是有难度的。

如果在每节语文课中我们都能在合适的地方运用恰当的语言,潜移默化中,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充分的时间,加强读的指导与训练,让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采用浏览、默读、自由读、轻声读、个别读、互相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全班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读出画面,读出感情,读出见解,读出方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与知识、期待与思考主动走进文本,潜心读书,接受熏陶,享受乐趣,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在这堂课上,我在不同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读得津津有味,身心投入。

比如:理解字词句时用个别读,想象画面时用男女生对着读,理解“诗句”语言时用范读,引导学生读出感情时用齐读,区别槐香不同时用对比读,最后引起学生共鸣时用配乐读。

各种形式的朗读不仅仅切切实实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更有助于学生体会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给孩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将规范的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结构加以运用。这样的学习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子所言,点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重要的基础。

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当然,“充分地读”并不是一味地傻读,那种低水平的朗读既窒息了学生的灵性又败坏了朗读的名声,我们提倡的“以读为本”是有理解的、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者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

“品”就是品味、体悟、学习、鉴赏。

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在阅读教学的“语文味”就蕴藏在文本之中,因此语文课堂要组织学生品味文字、品味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作者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尤其要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看看语言是怎样的丰富、优美、生动、形象,是如何有特点、有魅力、有活力。

在品味语言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槐乡五月》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很有表达特色,具有文学性。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自己要有一双慧眼,抓住课文中的精华句段,即很有“文味儿”的句段,拨云去雾,引导学生品读赏析,体会作者巧妙含蓄的文字表达,凸显对文本的品味、感悟的指导,让“语文味”变得纯正浓郁而又深入人心。

比如:一开始在研读教材时我就抓住了以下几点让学生品读体会:

1、课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体会槐花的美和多;

2、抓住槐花不同的形态,利用去掉课文中“玉雕”、“维吾尔族姑娘”等词句的方法体会槐花的姿态美;

3、把文中语言变成小诗,然后想象理解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从而理解槐乡孩子的心情;

4、找到“清香、醇香、浓香”,朗读品味这三个词的浓淡程度,引出“浸”这个字,让孩子们理解自己就是置身在如此香的环境中,如此等等,需要品的地方还有很多。

毋庸置疑,“咬文嚼字”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因此反复推敲斟酌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做的功课。

但是,千万别以为语文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都是机械僵化、缺乏人文主义色彩的。其实,语文知识本来就是和人文情怀血肉相连、彼此难分的,问题在于教师如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适度的小练笔,或是仿写句子段落,或是想象补空,或是拓展延伸,既能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原”了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原貌,还能对学生进行想象、表达、体悟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这个过程,从形式到目标,都紧扣“语文味”这一中心,彰显浓厚的语文特质。

比如:在理解槐花姿态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想象补白来思考槐花还有哪些姿态,丰富孩子的语言,提升孩子的表达。

课后,我还让学生模仿文中的小诗进行再创造,想一想还有什么来了,还会出现怎么的画面。这样的小练笔让孩子乐在其中。

语文课,就是通过这一系列语文训练的铺垫,学生的情感才能一步步提升,才能触摸到文本所表达的情感。

同时教师也凭借课堂这个主阵地让学生收获点点滴滴“财富”并把他们存贮在自己的记忆宝库中日后提起笔来,才能做到文思如泉妙笔生花才能最大限度地彰显语言的韵味。

但是,在教学一篇课文时,训练点药少而精,避免到处播“点”,蜻蜓点水华而不实。要么不练,练就要练到位,练得有效果,如此才能练出浓浓“语文味”。

诚然,“语文味”现已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而语文课是否具有“语文味”的关键则是一个具有涵养的教师能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积累去体味、感悟作品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层面去鉴赏作品产生对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认同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和文化品味势必会得以滋长,得以提升。

那么作为一名奋战在一线语文教师我们理应通过多种途径修炼自身涵养,不断摸索实践,让我们的课堂散发出越来越纯的“语文味”。

江苏无锡人,本科学历,小学语文老师,一级教师,无锡市惠山区语文学科“教学新秀”,多篇论文案例在无锡市获奖,各类教研课展示课获得专家。

⊙ 为什么说高中语文的朗读十分重要?(清华大学/崔宗保)

梦想是那待耕的泥巴(四川/段祥兴)

盗墓杂谈(镇江/瞿伟)

⊙ 守住阅读教学的“语文味”(无锡/徐丹)

扬正求实(徐州/华德阳)

⊙ 有树可依(澳洲/陈志祥)

有心,比有条件更接近成功!(盐城/肖虹)

投本平台的稿件谢绝在其他微信平台发表。两周之内没有接到拟采用通知的可他投;

投稿前请加关注认真阅读本平台的投稿指南,按要求式样发稿;

读者七天内打赏金的一半做作者稿费,文章发布后,十天内没有领到稿费的请主动与总编联系。

点击量较高或留言评论较多的作者稿件优先采用。

  汉语是世界上最深邃、最伟大的一种语言,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细心品味。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一推敲就两三年,让人佩服。

  叶圣陶先生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词不离文,文不离词。毫无疑问,这里的文就是文本,这里的词就是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一、换词比较,品悟真情

  古人云:语不惊人死不休。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语感。语感是在读写实践中,在对语言不断地比较、揣摩、欣赏中逐渐积累的。教学时,我们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或看似平常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比较、揣摩,细细品味,掌握其内在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通过比较品味,品味词语,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意识。

  如《开国大典》一文中:“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不难发现,这四句话反复出现了五次“一齐”,教师反问学生:“这五个‘一齐’可否改为‘一起’?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到“一齐”是表示动作一致,整齐划一,而“一起”则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人们的动作是如此整齐划一?”教师继续追问学生。进行比较,品悟到原来是人们对毛主席的敬仰才会有这样的统一动作;宣告表明中国从此站起来了,人们对此无比激动、兴奋、欢喜的心情是一致的;人们面对中国升起的第一面国旗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连脱帽、肃立的动作都一致。我们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对比推敲,学生就能加深对“一齐”的体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得到逐步提高,从而品悟到“一起”与“一齐”的情感差异。

  《开国大典》是一片新闻通讯稿。讲的是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三十万人参加开国大典的事件。新闻通讯稿比一般文体讲究用词。细读文本可见作者笔端处处流露出那种激昂、兴奋溢于言表的情感。当然就要斟词酌句了,是需要细细考究的,用“一齐”而不用“一起”就可管中窥豹了。通过比较品悟,不仅深入体会到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也能体会到作者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自豪的内心,这种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就达成情感共鸣了。

  二、同词辨析,体会差异

  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情感之美,往往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对于一些相同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对比揣摩,品出关键之处,悟出深邃之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番茄太阳”》一文中,“温暖”一词出现了两次,但两处的含义是否一样,就值得师生仔细推敲了。一处是“每当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这一处的“温暖”是作者看到小女孩一家人之间的和睦关爱而产生的感受,那这里的“温暖”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呢?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就能知道作者是一位身患残疾,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流浪的作家,看到这一幕,作者心中当然会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而另一处中的“温暖”,是作者听了盲童明明的话,感受到了明明美好的心灵,明明的话让流浪在外、独自飘零的作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从而激发起对生活的信心。这两个“温暖”经过推敲辨析,学生就能品味到遣词用语的精妙,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重复出现的相同词语加以辨别品味,更能准确理解、感受不同的内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