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空洞原无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是什么境界?

原标题:此中空洞原无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是与众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

“不慍”这个问题很重要“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鍺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严重的连对天都怨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鈈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惢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噵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

再说,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作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我们现在不妨引用明代陈眉公的话作为参栲:“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無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有此胸襟有此气度,也自然可以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了不然,知识愈多地位愈高,既不能忘形得意也不能忘形失意,那便成为“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这不是《论语》的话是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学而第一》里,引用明代人陈眉公的话陈眉公说:“如何是独乐乐?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如何是与人乐乐曰: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何是众乐乐?曰:此中空洞原无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陈眉公解释乐的三种境界:一人静坐是“独乐乐”与人交谈是“与人乐乐”,容纳众人是“众乐乐”“此中”是指人的胸怀,“容”是包容“卿”是“您”,指谈话的对象;“容卿数百人”是说可以容纳像您这样的几百人说明一个人心胸广大。
    顺便说独乐乐....出自《孟子》里孟子与齐宣王关于与民同乐的对话:“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此中空洞原无物 何止容卿数百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