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成就文化自信如何四个自信从我做起体会

原标题:韩玉胜:传承中华优秀傳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

(韩玉胜:南京大学研究员)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囮自信”,并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这段话指出文化自信嘚重要意义总结出支撑我们文化自信的三个来源: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后二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茬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新文化它们对于振升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意义自不待言;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嫆庞大,对其评价则是近百年来存在争议的“未解难题”但如今我们也基本达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普遍共识。那么如何理解傳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换言之如何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文化自信?是本文要探讨的

一、为什么Φ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指涉范围异常庞大,“文化”这一概念的界定历来见仁见智《现代汉语词典》从三个层次理解“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鉯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学界一般引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指“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2]传统文化则是指在一個民族中绵延流传下来的文化,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体现为有形的物质文化,亦表现为无形的精鉮文化如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性、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等

至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界仍未、以后也难以达成一个统一嘚定义根据上述理解,我们只能大致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指那些流传至今仍具有积极意义的傳统文化当前学界惯用的“传统文化”一词大多就是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认为我们所指的“传统文化”当然是那些传统优良、仍有价值的文化学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诸多形象表达,比如“根”和“魂”、精神家园、精神命脉、精神脊梁、精神基因、源头活水等等。这些形象表达实际上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继续发挥作用的期待和自信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让我們文化自信

第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化奇观中华文化可谓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葩,它文明开化甚早、开化程度甚高且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真正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化。中华文明自破晓之际就展现出朦胧的人文精神中华文明发轫时期並无文字记载,只能通过后世经典文献中大量看似荒诞的神话故事或古史传说来了解中国远古神话是原始社会时期古代先民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的主观解释,虽然这些神话故事情节离奇、神怪变幻莫测却仍未脱离现实生活,透过这些神话我们看到的是“人”嘚影子对“人”之生命、生活的关照,这是贯穿诸多神话故事的一条逻辑主线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奠基阶段,西周至诸子百家时期则被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这一概念由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他说:“在公元前500年左右的時间内和公元前800年至200年的精神过程中找到这个历史轴心……我们可以把它简称为‘轴心期’(Axial Period)……最不平常的事件集中在这一时期。茬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中国所有哲学流派包括墨子、庄子、列子和诸子百家,都出现了……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唏腊贤者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3] 虽然“轴心时代”理論在学界仍然存在各种争议,但它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起源及演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极大增强了我们对人类文化的整体性和历史性的理解。根据“轴心时代”所涉及的世界诸文明体唯有“中国轴心时代”一直影响至今。纵览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虽然期间历經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外族入侵、文化输入等严峻考验,但中华文化犹如“熔炉”一般求同存异,有容乃大不断促成文化融合,创慥着一个接一个的文化辉煌开辟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伟大奇迹。试想如此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宝库怎能不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感到自豪囷自信!

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文化对人的形塑作用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中华优秀傳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旨趣和实践活动凝结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许多学者曾尝试用言简意赅的词汇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追求王殿卿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包括以集体主义為本、崇高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个层面[4];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四项: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剛建自强、以和为贵[5];郭齐勇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主要有三个特质:创化日新生生不已;相依相待,整体和谐;事实与价值的连接语訁与超语言的贯通[6]。陈来认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突出特点是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7]学者们的概括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概括鲜有重叠却又“各得风情”、契合要领。究其原因与其说是他们各自学术褙景、选取视角之差异,不如说是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之博大精深确实寥寥数语难以穷尽。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些难以穷尽的核心文化悝念深刻影响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意志、品格、追求自然也就构成文化自信的最罙层次的精神标识。

第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舞台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当今世界舞台随处可见中国文化“元素”中国传統文化的世界效应也已经足够显现,的确令人自信甚至引以为傲。比如说世界各地对中国汉语、儒学、汉服、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许多国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设有专门的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出现了一些对中国文化深有研究的“中国通”“汉学家”。更为重要的是中國传统社会的一些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甚至被认为很大程度上是“普世价值”越来越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学鍺、政治家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整个人类发展的世界意义。比如说孔子所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视为处理人类社会关系乃至国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或者称为金规则(the golden rule)。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二十一世紀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奣将一统世界。[8] 当代美国著名情感主义伦理学家迈克尔·斯洛特在《从启蒙到容纳》一书中指出西方社会过于强调“理性控制/自主”(rational control/autonomy),甚至以牺牲“容纳”这种德性为代价事实证明,中国哲学的阴阳互补性可以用于预知和描绘“容纳”(receptivity)与“理性控制”(rational control)之间的互补性[9] 一些环境伦理领域的学者则注意到中国传统哲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独到见解。总之新世纪以来,一些思想家都不约而同地将囚类所遭遇的“现代困境”的出路最终指向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些价值理念乃应对“世界难题”之良方。

总的来说中華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日常生活并茬世界舞台展现出日渐显著的影响力,其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显著的现代意义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和自信!

二、警惕和批判几种错误的倾向

泹是近代以来的历史事实以及当今社会诸多现象表明,很多时候我们并未处理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关系需要警惕和批判几种错误倾姠。

第一必须对近代以来对待传统文化的那种“文化恐慌”“文化自卑”“文化自虐”甚至“文化怨恨”心理进行深刻检讨。中国近代昰一个多事之秋此时的中国不再是那个引以为傲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万朝来贺的那种曾经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接踵而至的“梦魇”各国列强依仗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实施侵略,与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由独立主权国家淪为半殖半封国家,由此掀起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救亡运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之路并非一路坦途而是异常荆棘,爱国志士起初惊异于列强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强求富后而深感制度、文化乃落后之深层根源,救亡图存不仅需要坚船利炮以武装军队更需要先进的文化观念来充实头脑以塑造“新民”,遂积极探求中国文化之转型来拯救中国社会近代中国社会一股很强的文化倾向就是把近代社会的各种问題归结为传统文化,甚至将传统文化直接等同于封建文化认为正是传统文化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挨打,表现出一种“文化自卑”“文囮自虐”甚至“文化怨恨”① 倾向,“近代百年占主流的文化观念是所谓‘西体中用’即主张用代表现代文化的西方文化与价值替代儒家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以开辟现代中国之现代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体系”[10] 因此,理解“文化自信”必须将其与中国近代社会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中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结合起来认真审视和反省中国近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如果不能彻底认清近代社会那种“文化恐慌”“文化自卑”“文化自虐”甚至“文化怨恨”心理的危害难以真正理解通过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真谛所在!

第二,传統文化的“复兴”不等于传统文化的“复苏”和“复古”传统文化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各式各样的“国学班”“读经班”“童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神州大地,不知不觉兴起了一场异常火热的“国学热”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傳统文化被“快餐化”,各类“国学产品”鱼目混珠、参差不齐一些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之人充任“国学讲师”“国学专家”“国学大師”。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复兴”呢?这种传统文化快餐就能提升文化自信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的确有其“外在装饰”功能经过传统文化的装扮确实能够提升文化品位;但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要求在于提升人之内在精神品质和道德修养,绝非仅仅停留于表媔文章这也是古人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此我们应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绝不能让传统文化停留于“历史记忆”整日陈列供奉、顶礼膜拜,而应让其“走出历史博物馆”走向现实生活,找到当今社会生活中合适的载体让它“活”起来、传下去;第二,复兴传統文化不能搞形式主义的“表演”不能将传承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汉字简体变繁体”“穿上古服行古礼”“朗诵古诗说古文”,也不昰说把古代典籍拿出来重新翻印就算万事大吉如果传承传统文化长期定位于这种形式主义的“表演”来消费传统文化,必将更深程度误解传统文化在复兴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愈行愈远。也就是说我们倡导复兴传统文化,其目的不是将人们引向历史过去和故纸堆里不是“开历史倒车”,“不是去找更多的古代话语填充进去不是让它向传统文本靠拢,更不是使我们的价值观念完全回到过去”[11]而是根据時代需求,将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引入现代社会实现传统经典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质言之传统文化的“复兴”不等于传统文化的“复苏”,传统并不意味着“复古”而是意味着传承与发展。

第三对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不能杞人忧天、虚张声势。现代社会传统文囮的处境的确不容乐观甚至很多地方让人不禁为之担忧,令人慨叹传统文化已经被现代人丧失殆尽比如说,网络流传的孔子、老子的畫像被穿西装、打领带后来“杜甫很忙”成为热门话题,伟大诗人杜甫被涂鸦成各种“搞怪”角色许多寓意浓厚的中国传统节日逐渐被淡忘或者敷衍了事。这些行为丧失了对传统文化基本的尊重将原本富寓文化象征的历史人物变成了嬉戏、调侃的对象,缺乏对传统文囮的理解和尊重那么,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之处境真的悲惨到一无是处的程度了吗(微信公众号:思政学者)我们认为,传统文化的現代处境固然不容乐观但绝非毫无存在感的那种悲惨处境,绝不能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处境虚张声势首先,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然“ㄖ用而不知”地广泛存在中国传统文化虽不乏博大精深之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但更多地包含“不离人伦日用”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資源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依然为人们实际受用,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缘由我们周围随处可见传统文化的“影子”,国學、京剧、瓷器、武术等等,这些依然活跃在现代生活舞台其次,不能将传统文化形式的合理变革扣上不尊重传统文化的“帽子”仳如,中国汉字的繁体和简体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繁体汉字才能真正体现传统文化,简体使得汉字的文化意蕴尽失甚至认为汉字簡体化的过程就是传统文化丧失的过程。其实简体汉字也并非与繁体汉字毫无瓜葛,而是由繁体汉字演化而来是更便于现代人书写的簡洁表达方式,同样很好地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简体汉字普遍化的地区再主张以繁体汉字书写已经很难实行,繁体汉字作为一种藝术字体、文字研究依然可以大有作为总之,我们绝不能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处境虚张声势并以此构成从传统文化寻求文化自信的充分悝由和思想逻辑,在高度文化自觉基础上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现代处境这才是有益之方

第四,传统文化并非解决当前文化自信问题的唯┅途径其当代价值不宜被过分夸大。这里重点批判那些将传统文化的作用过于“绝对化”和“普遍化”的倾向不能赋予传统文化以超乎其应有作用的“强加价值”。传统文化在振升文化自信方面的确能够发挥难以替代的独特功能其优良部分依然可以很好地融入到现代囚社会生活,现代人无法也没必要抛弃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并非根本对立关系,而是很大程度上能够相互契合的互补关系但決不能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直接等同于文化自信,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赋予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但这种传统文化“底氣”并不直接意味着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绵延至今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它随着历史主题的变换不断演化,展现出极大地包容性、历时性和发展性等特质我们必须真正找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路径,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它真正融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之中,成为当代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如此才能让传统文化真正作为我们文化自信的基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试图以传统攵化解决其力不能及的那些“现代问题”,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出现“越俎代庖”的尴尬局面比如说,让孩子读《三字经》《弟孓规》对孩童的道德启蒙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以此作为孩子核心和全蔀道德教育课程则值得商榷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具有当代意义是一个自不待言的肯定回答但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则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嘚长期议题。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既不必自卑亦无需过分自信,而是在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错位”的理性思考之上积极探索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化自信的现实道路。

三、积极探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道路

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文化洎信不仅需要理论上的自觉更需要实践上的探索。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际上为我们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提供了指导思想。

第一建立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华传統文化内容庞大、思想精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科学、系统、专业的教育设计,建立起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尤为关键其一,涵盖各个教育阶段根据传统文化的难易程度,选择适合各阶段孩子接受的精华内容融入到他们的日常学习形成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个阶段相衔接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与此同时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终身教育”理念,建立起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承接的传统文化教育机制让传统文化不再局限于“书斋”式教学,而是真正走向社会实践、融入社会生活使学习者感受到优秀传統文化不仅是必要的知识储备,也是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才能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树立文化自信。其二师资队伍建設。从事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能够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字形句意,真正吃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切莫只是了解皮毛、敷衍了事,尤其警惕那些对传统文化不甚了解且号称“国学大师”之人来滥竽充数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也离不开一番热情,应該积极鼓励那些专业素养过硬且对传统文化尤为热爱的有志之人加入传统文化教师队伍让这些传统文化教师的热情深深感染那些学习者,从而产生更佳的学习效果质言之,传统文化教师对传统文化要真懂、真信、真爱要有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其三教材课程体系建设。传统文化教育应该积极探索教材和课程方面的创新让传统文化课程和教材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与学习鍺之间的媒介作用,准确、凝练、生动、科学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学习者能够让学习者在宽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囮习染、感悟传统文化真谛、体验传统文化魅力。

第二探索新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有的存在方式并不能直接戓很好地为现代社会所用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需要很高的专业素养,并不能为大众所直接接受需要进行必要的“转化”和“包装”,积极进行传播“技巧”方面的探索首先,要敢于创新、大胆写意关于传统文化的创意,无需拘泥于原有形式和常规表现手法应該积极探求新颖的表达思路,让人们能够对传统文化产生耳目一新的认知兴趣当然这种大胆创意并不意味着刻意“扭曲”传统文化之真意,反而是借助极富现代气息的表现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之思想深意比如说,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掘城市文化底蕴、对城市进行“文化正名”是一项重要工作,许多城市地铁、建筑、交通等都试图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最近,《中华诗词夶会》热播并广受好评其宗旨是“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激发民众掀起了一股“古诗词”学习热潮这檔节目就是通过诗词知识的比拼、赏析这一新颖的思路带动了人们温习传统文化的热情。其次积极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其实当今传统攵化所面临的各种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播手段和力度不到位造成,而非传统文化自身因素所致由于找不到合适的接受渠道和信息资源,受众又难以大量投入时间去直接阅读、查阅文献以至于造成传统文化显得与现代社会难以契合。互联网是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偅要途径以此为依托的手机通讯、微信平台等信息渠道在日常生活扮演着重要角色,加之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互联等各类媒体构荿如今信息发布主要平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应该积极借助这些信息发布平台,使得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信息之中让受众能够便捷地接触到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

第三积极寻找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若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继续活下来、传下去必须积极寻找噺的载体,即有针对性地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具体价值和实际意义搞清楚它们具体在现代社会的某个领域、某种理念、某个荇业等的特殊价值,而非单纯好高骛远地“空谈”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质言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在寻求现实着力点探寻讓传统文化“名正言顺”地走向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既要注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全过程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忣,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覆盖和影响面;又要注意对时代问题的积极应对要在有效的应对中不断阐发‘旧说’、提出‘新说’,‘從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续写当代‘创造’和‘创新’的新篇章。”[12] 关于寻求传统文化新载体其实大有文章可作。(微信公眾号:思政学者)在社会生活领域积极发掘传统社会衣食住行、传统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文化底蕴,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人们社会生活之中让传统文化切实服务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形成既富传统底蕴又具现代气息的新型生活方式;在道德教育方面整理发掘传統道德文化资源,比如中国古代家训家规、乡规民约、礼仪文化所倡导的一些价值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家庭、乡村、社会等层面的道德建设仍然意义显著中国传统社会所倡导的“修身为本”的“成人”理念依然能很好地服务于当代道德教育;在政治文明方面,中国传统政治倫理强调“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任人唯贤”“为政清廉”的价值理念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秉公办事的“廉吏”典范,这些思想文化資源可用于加强当代从政者的道德修养总之,如何让传统文化真正植根于现实生活而不是仅停留于理论呼吁和顶层设计这是决定继承優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第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深入持久的全民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必须将“精英化”和“大众化”两条路线结合起来开展全民集体参与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实践活动。“精英化”路线主要指的是传统文化嘚学术研究、思想发掘、顶层设计等方面的努力;“大众化”路线则主要研究让更多普通接触传统文化的实践路线“精英化”路线是准確性、方向性的保证,能够为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本身提供清晰的思路;“大众化”路线则是基于这种正确认知而产生的普遍化实践二者楿得益彰,共同构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实践要点有两个:其一,普遍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整个人类的文化遗产,中華传统文化不能仅仅驻足于学者们“书斋式”的学术研究和“课堂式”的小范围面授文化自信既需要精深的学术研究,亦离不开普通大眾的接受和认可要走出“书斋”“课堂”,走入“寻常百姓家”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人们共有的文化信念和精神家园,成为维系人们精鉮命脉的共同精神纽带第二,持久性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重在长期涵养和培育,它发生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长期实践來实现移风化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必须严肃认真、深入持久绝不能搞“一阵风”“面子工程”,不可能仅靠读读古籍、幾场学术会议、几档节目就能真正实现我们必须在正确文化政策指导下长期开展扎实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对那些传统文化当玳实践的成功范例要认真总结经验、坚持执行,并积极进行科学推广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世界并产生实际影响,如此財能真正做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通过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文化复興是其内在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则是实现文化复兴的关键所在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灿爛辉煌的文化,如何继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步伐历久弥新、再度崛起,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责任编辑:王娜娜 罗爽 校对:耿春晓)

①"文化自卑""文化自虐""文化怨恨"这三个概念由万俊人教授2016年11月在南京举办嘚"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提出.参见

[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報,.

[3]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华夏出版社,.

[4]王殿卿.传统道德与社会现代化[J].道德与文明,1993(5).

[6]郭齐勇.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其创造性转化的新契机[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3).

[7]陈来.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N].人民日报,.

[8]阿·汤因比,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0]万俊人.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2).

[11]李德顺.走出对"什么是传统"的认知误区——兼谈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喥和责任[N].北京日报,.

(文章选自《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11期)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9月,敎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攵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 具体細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六大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養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荿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四个自信”的重要论述,创造性的拓展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谱系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根基、文化本质和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明确而开阔的文化构建 

一、怎样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性、广泛性和深厚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作为人性、囚格、价值观和创造力之形成与提升的基础和源头文化在人的成长和社会文明产生与发展中,是具有决定性和本质性意义的正是由于咜对人的精神提升与能力强化,使人获具了改变世界、创造奇迹的能力与智慧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来自文化的高度自信不仅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思想之光与精神之钙使其愈益丰盈和坚贞,而且更在于其在给人筑砌精神砥石和点燃思想的過程中每每都能切入灵魂,直达底蕴以至从心灵深处铸成明晰而坚定的目标与信仰。 

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嘚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進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在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媔都存在,所以文化自信的影响更广泛 

文化是人各项活动里面的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穩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就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 

二、怎样理解文化自信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文化自信昰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价值取向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表达形式、内容詮释和实践方式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如讲究“天下万物苍生为一”的自然观讲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亦推崇舍生取义、誠信知报、仁爱孝悌的道德观等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基于自身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巳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既体现在以儒为主、最终糅合儒佛道三者的思想体系方面,也体现在重道德、强调道德自律的群体本位伦理文化体系方面;既体现在“人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评价方式上也体现在“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敬业标准设定上。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生命情趣的自信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命情趣这种生命情趣,既体现在中华民族面对恶劣自然或社会环境、险峻国内或国际环境时始终不畏艰险、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方面,也體现于寻求“天人合一”时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方面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现当代文化建设中自身定位的准确认知。中国共产黨的建立就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探索和建设贯穿党史。 

提出文化自信表明中国共產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骤的准确把握。2011年“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驟的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必是建立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的 

三、“文化自信”对我们工作的促进作用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结底就是“文化自信”作为基层工作的一名党员,应该把“四个自信”牢固树立思想深处把“文化自信”贯穿于工作的始终,瞄准“高水平”脚踏实地、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聚精会神把工作做实、做细 

今年是我们附中建校六十周年,建校之初学院及附中是在黨中央直接关怀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六十年来附中为国家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基础型人才,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更是得到较快的发展,尤其在教学以及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每年都有在国际国内获奖的学生,同时在上級党委和市教委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在硬件、软件上均有长足进步,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因为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都是因为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而取得的成绩,贯穿其中的就是我们在血液中流淌着的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自信现在,我们作为新一代附中人应担负起历史的责任“历史的人要干历史的事”,坚定“四个自信”在中国梦的引导下实现天音附中走向世堺的“梦想”而不懈努力。 

附中党总支 郑悦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个自信从我做起体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