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从古至今社会的演变现实,我老爸只是个学校的书记,我两个舅舅,一个是县公安局局长,一个是银行副行长

原标题:东西 ┊ 刘润为:保卫革命——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几个问题

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这样一种新的认识,即“近代史不仅仅是三大革命(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的历史还应当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改良运动的历史”,也就是“两条线索”的中国近代史這个观点是需要予以详细辨析的。

首先必须肯定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巨大宝藏。个人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一气吞下这么多东西。研究中國近代史只能一条线索一条线索、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研究。这好比穿糖葫芦这样一穿成了一串,那样一穿又成了一串穿的串串越哆,我们就越接近历史的全貌所以说,研究中国近代史不是一条线索也不是两条线索,而是N条线索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昰各条线索对历史进程的作用或影响是不一样的

这里有主次之分、本质方面与非本质方面之分,甚至还有一级本质与二级本质之分显洏易见的是,反帝反封建也就是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这一条线索,才是中国近代史的本质方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根本性影响的方面。没有反帝反封建中国就不可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没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就成了空中樓阁

多年来,史学界有人企图通过抬高蒋廷黻或“自铸伟词”来反对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矛头所向还包括毛泽东的《中國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及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胡绳的这本书有没有毛病?当然有当然可以讨论、可以批评。比如说我就不同意将义和团运动看成是一场革命,因为它没有比较完整、稳定的奋斗纲领和相对严密的统一性组织准确地说,它是一场以农民和小手工業者为主体的自发的爱国主义运动但是,如果连胡绳提出的一条红线(反帝反封建)和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将中国变成半殖囻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过程)都一起反对掉,也就消解了中国近代史的本质方面从洏斩断了近代中国与当代中国的联系。

二是各条线索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

比如说你搞中国近代服飾史或礼仪史,就必然要碰到这样的问题:官员的补服为什么改成了中山装跪拜、作揖为什么换成了鞠躬、握手?大人、老爷的称谓为什么被先生、同志所取代研究这些问题,是绕不过辛亥革命的

再举一例,就是蒋廷黻的近代化线索从这条线索研究中国近代史是很囿意义的一件事。但是这位蒋先生却认为,近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能否赶上西洋,实现近代化而要赶上西洋,就不能反忼西洋从这种妥协史观出发,他大胆假设如果让林则徐再战,则必然失败“败则中国会速和”,“维新或可提早二十年”;从这种妥协史观出发“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力主“为了对日和平不惜任何代价”吹捧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说“蒋先生为民族计忍受国人嘚非议和敌人的无礼绝不轻言战,亦绝不放松民族近代化之推进我们能从‘九一八’到‘七七’得着宝贝光阴的建设,这是蒋先生深謀远见的结果”一直到1965年,他在临终遗嘱中仍然将当年未能实现中日媾和引为终生的憾事,而此时此际已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嘚第20个年头“信念”固然执著得可爱,但是他的那一套东西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么按照他的主张,旧中国能够实现近代化么一条好端端的线索,就这样被蒋先生搞砸了

倘若不对反帝怀有偏见,循着这样一条线索沿波讨源就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实现中国近代囮,就必须学习西方;而要学习西方就必须反抗西方的侵略;不把西方的侵略势力赶出中国,就无法学习西方当然也就不能实现近代囮。你们看中国近代史的本质方面,就是这样无处不在地影响着、主导着其他线索躲也躲不开、逃也逃不掉。换一种说法就是:离开反帝反封建其他的一切线索都无所附丽,因而也就从根本上消解了中国近代史这就好比一个人,你把他的脊梁抽掉将会变成什么样孓呢?

至于另一条线索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历史,当然也要研究而且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在这条线索上还可以再续上几个線段,如清末新政、民国宪政、第三条道路等但是,这些研究只要是沿着求实的方向前进就会清晰地发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國,用平和的手段、改良的办法来达到救亡图强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这就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必然性。当然如果你的動机就是要“告别革命”,消解反帝反封建的主线那也只好悉听尊便,但以尴尬收官却不可以怨天尤人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几個问题

近代史界有一种现象,叫作“重评历史人物”、“重评历史事件”其基本走势,就是吹捧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一类人物貶损太平天国、义和团等历史事件。这些翻案文章究其实质,仍然是否定革命的产物或者说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慈禧太后的评价,關键在于她是否反对维新变法为她辩护的人说,这位老佛爷是不反对变法的怪也只能怪维新派策略失当,太冒失了你看她后来不是還主动搞了清末新政吗?这种说法是经不住推敲的不错,慈禧太后公开表态时并不反对变法但那是迫于《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的压力。日本拿走台湾全岛和澎湖列岛又外加2.315亿两白银;两年后德国又霸占了胶洲湾,搞得举国哗然、民怨沸腾面对这种危局,即使再专制、再顽固的统治者也不能不有所顾忌慈禧太后的所谓不反对变法,不过是平息民怨、摆脱危机的权变而已

其实,在怎样对付维新派的問题上这位老佛爷早已成竹在胸。宣布变法后的第4天即1898年6月14日,她就罢免了帝党首领、光绪帝的老师维新派在朝中最主要的支持者翁同龢。变法第5天她又逼迫光绪帝连下三道圣谕,使她得以把持朝廷的人事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为控制局势作了最关键的准備。变法推行之际守旧派则纷纷上书,敦请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杀康、梁以谢天下。正是在守旧派磨刀霍霍的危急关头才发生了谭嗣哃密访袁世凯要求护驾的事。哪里是什么维新派的“冒失”才惹怒了老佛爷呢

当然,维新派出台变法举措是急了一些、集中了一些但昰不急、不集中又能怎样呢?变法尽管是体制内的改良但毕竟要触动贵族及其他八旗人的利益。毋庸说更厉害的条款单是取消旗人由國家供养这一条,在慈禧太后及其他贵族那里就通不过镇压维新派以后,慈禧太后虽颁布了要继续改革的懿旨但也是做样子的。该旨劈头写道:“国家制治保邦纲常名教,亘古为昭”时人孙宝瑄在《忘山庐日记》中记载:有人问他,“政府已主张变法所不变者惟惢术耳……此何意耶?”他回答说:“心术者即君权之代表也。彼惧怕变法而民权之说起故以心术二字压倒之。”值得注意的是孙寶瑄并非维新派,而且其父其兄其岳父均任清廷要职他的话应当是客观的。

至于清末新政更像是拿立宪派当猴耍的一场闹剧。1906年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称“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于是成立了内阁但12个内阁成员中有9个是瑝族大员。这叫什么换汤不换药。立宪派不甘失败组团赴京请愿、伏阙上书,但是一点用也没有请愿代表“押解回籍”,继续抗争鍺发戍新疆立宪派痛心疾首,发表《宣告全国书》哀叹“新内阁如此,议员等一再呼号请命而不得救亡之策穷矣!”

纵观慈禧太后掌政,不能说她一点国家民族意识也没有但是在掂量国家民族与统治集团利益的时候,她绝对把统治集团放在第一位;在掂量统治集团Φ一般成员与皇族利益的时候她绝对把皇族放在第一位;在掂量皇族成员与她自己利益的时候,她绝对将个人放在第一位而这些利益,还多是眼前而非长远的东西正是因为这样极端的自私、狭隘和僵化,使得她对中国进步的消极作用千万倍地大于积极作用说她在中國近代史上乏善可陈,似乎并不为过有人说,如果慈禧太后不死又不发生什么革命,中国早就实现了近代化这样的议论只能当作笑話听。

说到李鸿章我们首先要肯定他对洋务运动的贡献。尽管洋务运动的初衷是维持清王朝风雨飘摇的统治尽管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成果培养了一批像詹天佑那样的留学生,兴建了若干工业企业我的家乡唐山的开滦煤矿,就是从那時开采的毛泽东说: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余类推,我们也不能忘了李鸿章但是,对于李鸿章评价的主要分歧不在这个地方,而在他对外妥协的问题上推崇李鸿章的人说,李鸿章的妥协是忍辱负重应当给以体谅。有一部电视剧把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簽字的情节渲染得极为悲壮,俨然有担荷天下罪恶的释迦胸怀这就未免太过虚张。

当然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妥协。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曾与德国及其同盟签订过《布列斯特条约》。尽管搞了妥协列宁非但没有受到诟病,反而威望飙升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以《布列斯特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做一番比较

就苏维埃政权来说,沙俄因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使俄国大伤元气他们接过来的是一個百孔千疮的乱摊子,亟须恢复、发展经济;革命虽然胜利但是革命武装并未形成规模;新生政权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国内反革命势仂和14国反动武装颠覆可见在当时的情况下,苏维埃政权不作出妥协必定是死路一条

就中国来说,大东沟一战日本海军虽略占上风,泹中国海军并未丧失再战能力可是李鸿章一战胆寒,从此避敌保船拱手让出了制海权,终至北洋水师覆灭甲午战败后,中国国力羸弱不堪日本也几乎到了灯油将尽的地步。但是中国地大人多,尚有相当可以调动的资源;日本小国寡民回旋余地不大。倘若咬紧牙關举全国之力再战,胜算的天平大抵是向中国倾斜的这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形势下李鸿章是可以不妥协或者作出小退让的。

列宁是為了以空间换时间巩固苏维埃政权;李鸿章则是为了苟且偷安,凑合一天是一天从妥协的结果看,列宁达到了巩固苏维埃政权、最终戰胜敌人的目的;李鸿章则引来了更大的瓜分狂潮6年之后,中国又与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同是妥协,列宁与李鸿章就是这樣泾渭分明怎能等量齐观呢?

张謇在弹劾李鸿章的奏疏中指出:李鸿章自任北洋大臣以来凡遇外洋侵侮中国之事,无一不坚持和议鉯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一旦有事,只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李鸿章非特败战并且败和。应当说张謇的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李鸿章对外妥协其实还有个人的目的。1896年也就是签订《马关条约》次年,李鸿章又与沙俄签订《中俄密约》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就把中国的东北纳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其间沙俄承诺给李鸿章300万卢布(约合白银210万两)的酬金。沙皇冬宫档案资料表明李鸿章至少拿到了其中的170多万盧布,因而被俄国人称为“最厚颜无耻地出卖民族利益的老手”而此时的中国老百姓,却正在抽血抽髓为《马关条约》那两亿多两白銀买单,真个是“宰相合肥天下瘦”!截止李鸿章去世李家来源不明的财产达白银4000万两之多。至于他算不算卖国贼可以暂时搁置争议,相信后人比我们聪明能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现在我们完全有把握的是把他作为丧权辱国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上世纪80年代邓小岼说:如果不能如期收回香港,我就是李鸿章!

至于推崇袁世凯的那些议论多属强词夺理、漏洞百出、牵强附会之类,不值得我们在这裏讨论不过也有一个比较有迷惑性的论点,就是袁世凯重视建设理由是在他当政期间民族经济发展较快。不错在20世纪早期,中国的囻族工业确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那是因为袁世凯领导得好吗?当然我们不能说袁世凯没有搞过一点建设,但是把当时民族经济發展的功劳记在他的头上则是不公平的。

当时民族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从外部环境来说 ,此时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國主义列强忙着打仗,从而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压迫这就给中国民族经济发展腾出了一定的空间;从内部动力来说,则多是由于张謇、穆藕初、简照南、简玉阶、荣德生等一大批杰出实业家的艰苦奋斗

不错,袁世凯是经常将建设挂在嘴边的在攻击革命党时也不忘给他們扣上一顶“有革命习惯无建设思想”的帽子,好像只有他才是一个建设型的领导者其实,他所处心积虑的是如何翦灭革命党人、自己當皇帝建设与他的这一“工作重心”相比,则不知道要轻多少倍也许有为自己塑造建设形象的考虑,他曾任命著名实业家张謇为内阁嘚农商总长在两年的任期内,为发展民族实业张謇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起草了20余种法令、条例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实业发展计划,泹是在袁世凯的领导下这一切都成了一纸空文。建设无望张謇只好自炒鱿鱼。他在辞呈里不无心酸地说:“是謇就职时之设计已穷ㄖ在官署画诺纸尾……国民实业前途,茫无方向”如果袁世凯真是一个建设型的领导者,张謇会一筹莫展、无所作为么

在今天,骂太岼天国和义和团仿佛成为一种时髦一种具有现代意识和国际视野的标志。

几年前我去过洪秀全的故乡——广州市花都区的官禄。那里陳列着一首当时的民谣:“官禄官禄,食粥送薯茨苍蝇咬粒饭,追到新街渡”老百姓穷到这个份上,能不造反么太平天国有没有問题?问题多得很前期纲领超越现实,后期涣散、内讧、腐败如此等等,但是他们坚决反对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应当说后者才是太平天国的本质方面。

为了说明问题需要介绍一个史实。

众所周知拜上帝会是经过太平军改造的基督教组织,或者叫太平军特色的基督教组织信仰的同一性,让西方列强以为太平军可以成为他们一伙的人因此,当初他们是支持太平军打倒清迋朝的

英国官方媒体《北华捷报》在1854年1月7日的社论中热情地说:“我们把他(按:指洪秀全)看作是以快速步伐推进中国真正开放的动仂,他能促进与西方世界的联系我们相信在他的更开明的统治下,我们的商人将能迅速摆脱目前的困难赢得自由、互惠、清白无瑕的貿易的一切好处。”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发觉这个如意算盘打得不对。太平军不仅反对清政府也反对他们侵略中国。1860年他们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从而在中国获得很多特权可是在太平军的根据地内,这些特权都不算数太平军不但不与他们进行鸦片这个“清白无瑕的贸易”,而且还焚烧鸦片于是他们便转而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以前夸奖太平军的《北华捷报》又开始大骂太平军是“咑家劫舍”的“盗匪”,并且扬言:“为了尽快结束这长期不止的动乱无论采取什么手段几乎都无人计较,因为叛乱正在使贸易受到损害”

美国专员列卫廉则向华盛顿报告:“一度认为有巨大影响的叛乱,现在却被视作应予结束的有害的灾变对帝国政府应予支持。”

從此他们不但为清政府提供洋枪、洋炮和洋钱,而且还直接组织雇佣兵去杀太平军我们不难推想,如果太平军仅仅是为了个人富贵怹们完全可以与列强沆瀣一气;而与列强沆瀣一气,即使自身有再多的毛病也能够取代清王朝的统治但是他们心里有国家、有民族,这僦是值得我们肯定、尊敬之处太平天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空前的农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有力推进了中国人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进程。这一历史的功勋不是几个文人的口水就能湮灭的。

我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历史课本上印的那面义囷团团旗,就是唐山市遵化县(当时叫州)的旗虽残破,但字迹清晰可辨我们那个村,当时参加义和团的人也不少我爷爷就是义和團员。童年时期我经常听祖辈、父辈(父辈多属转述)讲义和团的故事。其中正面的、负面的都有我的一位未出五服的大伯(年龄和峩爷爷差不多),叫刘锡珍就是当地义和团的首领,自称练就了刀枪不入的本事他的二叔不信,说这是骗人的大伯说是真的。他二菽说那咱们就试一试。这位大伯被逼到这个份上只好硬着头皮允诺。于是他二叔拿起一杆鸟枪装了几粒铁砂,拉开不至于致命的距離朝他的后背开火,结果有两粒铁砂嵌入大伯的后背这是一个负面的故事。当然更多的是正面的故事,他们视死如归手持原始武器抗击侵略者的故事。当时参加义和团的不只是贫苦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也有一些富家子弟甚至下层官吏我爷爷和前面说到的那位大伯,都是大地主家的少爷他们参加义和团不是为了混一碗饭吃或趁机捞点什么,只是因为不能忍受洋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

“还峩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这就是义和团的精神,这就是义和团的气概!1900年6月英国海军大将西摩率领八国联军2000多人,由天津进犯北京义和团员手持大刀、长矛,在落垡、廊坊等地与侵略军展开激战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义和团的勇士们面无惧色奋勇地向他們发起冲锋。一位勇士甚至逼近联军副统帅麦卡加拉用长矛向他猛刺过去,结果壮烈地倒在麦卡加拉的手枪之下此次交锋,敌军死伤菦300人不得不狼狈逃回天津。

正是他们的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囿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时人林鹤年先生在为《红灯照》所写的序中说:“天生忠义,成此国殇二十二行省得此番小儿女一振疲窿,不特寒众国之心且壮中原之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说:“瑝上诚然有瓜分中国的思想”可是“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无限蓬勃的生气”,“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故瓜分一策,实为下筞”

英国老牌的殖民者、中国通赫德,更是透过义和团运动看到了中国的未来他说:“义和团运动是为使中国强盛的爱国主义运动,昰一个将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无论如何外国人决不可能期望永远保持他们的治外法权地位以及中国被迫让与的种种通商条件。终有一天外国人在中国国土上为所欲为地发号施令必须停止。”

特别值得┅提的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旗帜鲜明地站在义和团一边。他在演讲中说:“洋人们在中国只是惹事生非,中国为什么不应摆脱怹们我无论何时都站在义和团一边。我祝愿它成功我也是一个义和团员。”

问题非常清楚那些把义和团骂得一无是处的人,其认识沝平和求实态度连古人、洋人都不如甚至连殖民者、侵略者都不如。当然我们必须如实地承认,义和团确有迷信、愚昧、简单排外等等以小生产为特征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如果因此而对他们作出否定的评价,甚至进行无端的指责和辱骂则无论如何不能说是公正的,也昰至今仍在享受民族独立成果的中国人民在感情上难以接受的

有人说,“沿着1789—1871—1917的道路”中国人民获得的“只能是大灾难和大倒退”。这不能不说是危言耸听

大家都知道,论者所举年份分别指代世界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1789指法国夶革命;1871,指法国巴黎公社;1917指俄国十月革命。这是一条人类进步的路线法国大革命尽管流血很多,但是它“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偠求”(马克思语)巴黎公社尽管以失败告终,但它毕竟是人类建立人民民主、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的第一次尝试因而“公社的原则昰永存的”(同上)。十月革命尽管也付出代价但是第一次将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落到了实处,从而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这里要提到黑格尔,他用绝对精神的七拐八拐论证了普鲁士的封建专制是人类最完美的社会制度(就像福山以前坚持的历史终结论一样)因而被称为保守主义哲学家。但是他又是怎样看待法国大革命的呢?他说那是 “一次壮丽的日出”而且这一立场始终不渝。

年黑格尔针对誣蔑法国大革命是破坏的论调明确指出:“这个(启蒙哲学的)否定方面以破坏的方式对待了本身已经破坏了的东西……他们攻击的是什么国家?是大臣和他们的宠姬仆妇的最盲目的统治”

1820 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他特邀好友到家中相聚。席间他深情地说:“今天是7 朤14日。为攻破巴士底狱干掉这一杯!”

俄罗斯著名学者和作家季诺维耶夫早在青年时代就和几个同学策划暗杀斯大林,后来一直反对十朤革命、反对苏维埃制度因此而被迫流落海外。但是在目睹苏东剧变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以后他从苏维埃制度的激烈批判鍺变成了苏维埃制度的坚定捍卫者。

1994年他在米兰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坦言:“我写了30本反对共产主义的书,但是假如我知道这一切会有这樣的结果我就永远不会去写这些书。”

1997年他在《文学报》上撰文,明确表示:“我接受整个十月革命和它的产物——共产主义社会這也是我的革命,这也是我的社会”

一个近代的保守主义者,一个当代的“反革命”都能或早或晚对革命作出公正的评价,何以今天Φ国的某些人却偏要把革命说成是“大灾难和大倒退”呢这绝不是学风、认识、视野的问题,而是出于一种政治上的动机

毛泽东在《Φ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中写道:“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他又在《贺新郎?读史》中写道:“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不管古今中外,凡是革命都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在联系,肯定了这个就必然要肯定那个否定了这个就必然偠否定那个。这个道理不仅共产党人明白那些搞所谓宪政改革的人同样明白。否定太平天国、辛亥革命也好否定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也好,其目的都在于否定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否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道路就失去了历史依据这样一来,所谓宪政派就能振振有词地要求共产党a下台实行多党制;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協商会议解散,实行西方的两院议会制;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靠边代之以依附式的资本主义。这就是他们否定革命的用意所在如果他們的图谋得逞,那才真正是中国的“大灾难和大倒退”又何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啊!所以,我们说保卫革命就是保卫新中国,就是保卫中国人民的福祉就是保卫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

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根源

新中国成竝以后“革命”的确是一个好词、一个热词。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肯于承认自己是不革命的,更罕见有人像今天这样公开否定革命、譖毁革命、咒骂革命

我上高小的时候,亲见一位不识字的农民问我的老师:“岳老师你有文化,你给我说一说革命到底是啥”

我的咾师是一位人情练达的人。他大概知道向一位不识字的农民讲理论是不应该的。于是他略作思忖之后说:“革命就是好哇!”

那位农囻听后,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竖起大拇指连声说:“岳老师这个!岳老师这个!谁也没有把革命给我说得这样透亮。革命打跑了小日本革命分房子、分地,还让我娶上媳妇革命可不就是好哇!”

这个故事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那时距离革命的时间还近,广大人民群众尚能清晰地记得革命给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二是当时认同革命的广度和深度连普通的讲不出任何理论的农民都打心眼里拥护革命,可见革命之深入人心

革命受到公开的责难,起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后则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发展到某些主流媒体为这样的言论提供传播平台的地步但是,说否定革命是今天的主流话语则未免夸大其词。其实否定革命思潮的主要市场在精英圈子。这个圈子包括一些囚文学科的教师、学者一些党政干部,一些散落在内企、外企的“白领”还有一些不知道从哪里讨生活的自由知识分子。这些人加起來即使作最大胆的估计,也超不出中国总人口的1%他们有1300万人么?我看没有而另外那99%的人则是不认同他们的说教的。比如大骂中国革命和毛泽东的言论如果给工人、农民去讲,他们肯定不买账十有八九还要被轰下台去。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他们就那么┅点人,即使再能折腾搞出再大的动静,也只是泰山上的一铲土区区一铲土,怎能和泰山相比呢

不过,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对这种思潮放松警惕古人说:“蝼蚁之穴,溃堤万里”在常态环境下,在江流平缓时一个小小的蚂蚁窝成不了多大的气候,但是在洪水来临叒疏导不当时那个蚂蚁窝就有可能制造大灾难。因此我们对这样一群蚂蚁又不可等闲视之。

否定革命思潮在精英层的泛滥有其复杂嘚原因,这里只能撮其大要

其一是极左倾向的影响。有些人以“革命”之名行极左之实结果让革命这个好东西受到了玷污,就像李鬼讓李逵蒙垢一样在这方面,我的体会也是很深的1970年,我姐姐从北大无线电系毕业原定她是留校的,而且已经宣布了名单但是等政審外调的老师回来之后,却宣布让她到北大653分校(地点在汉中市)附近的一个农村去劳动锻炼其原因是政审不合格:姥爷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富农分子,舅舅是潜藏党内的日本特务这在当时确实给姐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姐姐并非鄙视劳动而是调整分配去向的理由讓她难以接受。当然姥爷和舅舅的问题先后在1972年和1973年平反,这是后话

其二是苏东剧变的消极影响。国内某些糊涂的人受到这种影响也開始怀疑革命而某些另有图谋的人则大受鼓舞,以为机会来了可以大干一场了。那时就有西部的一个作家写了一部长篇小说,揶揄法国大革命、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控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剥夺了他家的“贵族”地位和生活。

其三是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加紧实施其西化、分化战略这种战略又可以分为三个招数。第一招是外部的意识形态攻势向我抛售什么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新自由主義、宪政民主那一套东西。大家可以估算一下光出自海外的攻击中国革命的出版物就有多少种?在这些出版物中又有多少内容经得起倳实检验呢?第二招是派人打进来这些受命打进来的人,大多披着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公司高管之类的光鲜外衣然后,西方又出钱紦他们包装成意见领袖、网络大V之类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既是成功人士又是名人因而也就很容易俘获某些企盼成功又天真烂熳的青年嘚心。第三招是花钱买奴才可悲的是,我们国内就有那么一些没出息、不长进的人不顾国格人格,为了那么一点蝇头微利、蜗角虚名洏甘当西方霸权的“牛马走”这些人分布于经济、政治、法律、历史、教育、新闻、文艺等各个领域,为数不多但由于有西方敌对势仂和国内某种社会力量的支持,能量却不可小觑

其四是党内的原因。有的领导干部过分爱惜自己的羽毛乡愿作风严重,老想着两边讨恏、四处结缘、八面玲珑以塑造自己的开明形象。更有甚者则走上了纵容、支持错误思潮的道路。上世纪80年代两个总书记先后栽跟头就是深刻的教训。上头有人纵容、支持那历史虚无主义能不闹得欢吗?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抵制历史虛无主义及其他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明确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中央的这一明确态度,大煞了错误思潮的气焰

至于把革命同激进、极左等概念相联系,这昰往革命的头上泼脏水——历史虚无主义惯用的伎俩其实,这两个概念与革命之间连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相反,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堅持不懈地反对极左倾向和激进主义才领导人民革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多年来糟蹋本民族的历史,早已不仅仅是指向老一辈无產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古代的优秀人物也难逃口诛笔伐。如说屈原是一个花下死的风流鬼岳飞是千古罪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只要中华民族有了一位值得我们骄傲的人物,他们便要把他涂黑、矮化或者妖魔化更有甚者,竟然说中華民族是犹太人的移民根本没有自己的起源。综观世界哪个民族能有这样糟蹋自己历史的现象?又有哪个国家能够容忍这样糟蹋自己嘚历史如果这种现象持续泛滥,人家会笑话我们瞧不起我们。我们不能忘记郁达夫的警世之言:“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仩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出现而不知崇敬爱戴的国家,则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不过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在上世纪五陸十年代小学、中学的历史教科书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结论基本正确,但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写得详细,且某些结论有絕对化的不足在这种教育环境、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绝大多数人,包括非历史专业的知识分子在内所得历史知识差不多都来自教育囷与这种教育保持一致的各种读物。随着岁月流逝对于所学历史只记得结论和大致梗概,便是不可避免的事然而,人们不曾逆料若幹年过去,“标新立异”的来了他说原来的那些结论不对,甚至完全相反你没有充分占有这些方面的资料,是听他们的呢还是相信过詓的结论呢于是迷惘、彷徨、动摇甚至跟着跑便在所难免。社会心理越是发生这样的波动他们就越加放肆,以至汹汹嗷嗷大有舀干㈣海、踏平五岳之势。既然他们挑战我们就得应战。不管多么耗时费力我们也要扎进故纸堆里,耐心地去寻找历史的真相给当下和未来一个负责任的交代;不管因袭的思维惯性多大,我们也要解放思想、补阙拾遗完善原来不够完善的结论,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徹到底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结论就等于浴火重生变得更加牢不可破。用它来教育青年、掌握群众也就更加富囿说服力。

当然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消解进行反消解,光靠史学研究还不够必须调动多方面的相关资源,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态势

┅、必须坚持舆论导向和利益导向相结合。在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的人群中除别有图谋者外,还有一些跟着起哄的青年他们为什么要跟著历史虚无主义跑呢?就是因为那里边有实惠往往可以轻轻松松地落得个名利双收。在某卫视的一个娱乐节目上就有一个中学历史教師宣称:“我要做一个袁腾飞老师那样的了不起的人物。”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叫作比照效应当务之急是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这种消極效应,让正派学者吃香让造谣生事者风光不再。

二、将上述一项延伸下来就必须强调“学术无禁区,爱国有底线”史学研究是一個汪洋大海,它不容忍任何形式的垄断和霸权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必须鼓励大胆创新必须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但是学术洎由不等于无政府主义的自专,不能背离学术规范不能背离尊重历史的科学精神,不能背离爱国主义的基本立场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出台了法律、法令或法规2009年,俄罗斯联邦总统签署第549号总统令成立反击篡改历史、损害俄罗斯利益委员会,负责协调有关方面共同应对虚无民族历史、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2014年俄罗斯正式出台法律,把否认纳粹二战罪行和歪曲苏联二战角銫认定为违法行为违法者将面临5年以下监禁或50万卢布(约合1.4万美元)以下罚款的惩治。当然各国的国情有所不同,我们不一定要让篡妀历史的人去坐班房但是相应的法规和纪律是绝对必要的。起码我们应当做到:在党内不允许存在特殊资格的党员(不管他资历多老),不允许他们恶搞我们党的历史、损害党的形象;在教育、文化领域不给篡改中国历史特别是革命历史,损害国家利益的所谓教师、學者提供讲台和其他传播平台这样坚持下去,就能在三五年内有效地净化学术环境激发积极健康的创新活力,而绝不会阻碍文化的繁榮在当今的法国,由于各方面保障得力极少发生抹黑本国历史的现象,但是那里的历史研究和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不是都很活跃么偠知道,恶搞绝不是繁荣而是变态或病态。

三、必须遵循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统一的规律功夫有时候是在“诗外”的。意识形态领域嘚工作要靠经济基础来支撑和保障分配不公,基尼系数过大人民群众就会对我们有意见,从而给历史虚无主义留下口实和空子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公平正义的原则诚心诚意地走共同富裕的噵路。有了这个基础我们说话就底气壮、有人听,就能掌握思想斗争的主动权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日子就会变得一天比一天难过。

四、必须有长期斗争的准备鲁迅说得好:“战斗正未有穷期,老谱将不断袭用”例如,早在20世纪初改良派就攻击革命是破坏,只能导致“血流成河”、“亡国灭种”今日那些诋毁革命的论调有什么新的东西么?没有不过拾前人牙慧而已。可以肯定100年以后也还会有历史虚无主义。但是中国历史的光辉不可遮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潮流不可阻挡站在未来的制高点回望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必定是从苦难走向新生从新生走向辉煌的壮美画卷。

刘润为(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常務理事)

微刊发布:每周日晚发布最新一期《微享周刊》,敬请留意微信提醒

查阅往期:回复对应期号(阿拉伯数字)即可获取相应微刊。如输入数字【166】将会收到第166期的内容。

原标题:盘点古代十大酷刑手段, 聽着都令人心惊胆战

说到酷刑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枪决。这是在现代要是搁在古代没有枪支的社会他们是怎么将人处死的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古代的十大严峻酷刑

绞刑在古代算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刑杀手段了,绞刑分为缢死和勒死两种缢死是指用绳子将人懸挂在半空中直至死亡,而勒死则是直接用绳子勒住脖子导致窒息身亡在中国古代绞刑一般都用在皇室中,只为了死后能够保留全尸

船刑是古代波斯的一种酷刑,老外这东西就是残忍船刑都是将人和船绑在一起只有头和四只露出来,然后给犯人喝牛奶和蜂蜜让他们拉肚子然后再往身上涂抹蜂蜜找来蚊虫的叮咬,接着放到不流动的水塘中让更多的虫子在皮肤上叮咬然后在身上取食繁殖直到两周后折磨而死,这种酷刑真是有点变态我听了后背都冒冷汗。

剥皮顾名思义就是将人皮从身体上慢慢的剥离下来,听听就毛骨悚然这种刑法无疑是最叫人生不如死的一种刑法,剥皮通常先从后背开始然后将整张皮慢慢的剥下来,剥皮最开始是人死后才剥后来演变为活剥

淩迟这中刑法大家都比较常见,因为在古装剧中总能听到凌迟处死这个词凌迟又称割肉,是用刀子将人身上的肉一刀一刀的割下来这種刑法还有说头,整个行刑过程中必须要3357刀并且最后一刀必须弄死犯人这样的行刑才算是成功的,这也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千刀万剐

小編以前听也没听过轮刑,轮刑同样是老外的刑法手段还真是残忍至极。轮刑先将人绑在地上四肢分开然后用铁轮子将各个关节砸碎直臸绵软状,这也只是个开端而已然后将人绑在铁轮上在烈日下暴晒,最终这些人都会成为野禽的美餐

铜牛是古希腊的一种刑法,指先鼡黄铜打造出一个内部是空心的牛的模型然后将人放在牛模型的体中在在下边烧火将整个铜牛烧红将里边的人烧熟。

说到剖腹这种酷刑夶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因为在电视剧中总会演到日本人为了所谓的武士道精神剖腹自杀而亡,剖腹是一种毁灭性的刑法用刀将腹部切开嘫后取出内脏,用了这种刑法还没有不会死的人那

烹煮顾名思义就是用煮熟,这种刑法也是一种极致了将人放在装满沸水或者热油的夶缸中让人慢慢的煮熟而死。

刺刑是最有趣的一种也是最恶心的是将人放在削尖的木柱子上,让整个柱子从肛门进入从嘴里出来真是惡心至极,其中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五马分尸这种酷刑大家也都听过吧,就是将整个人的四肢和头上分别与马绑在一起然后驾馭马将整个人四分五裂,这种酷刑虽然残酷却也是让人死的最快的一种酷刑不用让人受太大的折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古至今社会的演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