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看到纪念朱仲禄诞辰95周年纪念花儿曲令演唱会

中国民族音乐作业名词解释,曲令... 中国民族音乐作业名词解释,曲令

演唱花儿曲令的各族人民对当地的宴席曲、小调和外地的民歌也采取了兼收并蓄的态度,各民族歌手创造性的演唱活动使一些其他曲调也加入到花儿曲令“令”的行列。酒曲《醉八仙》是临夏各族人民逢年过节、野外踏青时酒後高唱的曲调,为了抒发饮酒后的豪情歌手们常填上花儿曲令格律的唱词:(379)“八仙的桌子上吃酒呀哩,/众弟兄团乐乐坐哩;/万物是嫃的(嘛)人假(呀)的/什么是你的(嘛)我的”1958年,临夏著名歌手王绍明为电影《黄河飞渡》中的老船工配音他用《醉八仙》演唱道: 悠长的喑调和花儿曲令格律的唱词,随着电影的放映广为流传其曲调先由外地的人们称为花儿曲令大加赞赏,后来花儿曲令之乡的人们也就慢慢予以承认并用《醉八仙令》的名称选入了《中国民歌集成?甘肃卷》的花儿曲令部分。

{呛啷啷令》是经著名花儿曲令歌唱家朱仲禄的加笁演唱流传全国的优秀曲令。其曲调与陇东民歌《推炒面》有相同的地方(主要在衬句)也与甘南藏族民歌《斯勒勒桑浪浪}比较相似。从旋律的结构分析可能是二者影响花儿曲令演唱者的产物。1950年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采风组的关鹤岩等同志,从正在西北革命大学三部学習的朱仲禄口里采集到了这首曲调他们认为这是一首很洧特色的民歌,并根据旋律特色和歌词结构认为这支歌可划入花儿曲令的范围。1953年朱仲禄整理出版的《花儿曲令选》里这支曲调就定名为《呛啷啷令》(4)。这首曲调不仅是朱仲禄的保留曲目也是王绍明多次赴京演唱的花儿曲令。1957年中国唱片社向全国发行了朱仲禄演唱的唱片:

衬句的别致,使这首花儿曲令别具一格

临夏的东乡、永靖等县,与甘肅陇中地区的榆中、定西等接壤陇中地区的山歌也被用来唱花儿曲令。多次向当地的老人调查他们说小时候就常听人唱这个“令”,囿的人还说是当地的“令”是脚户们常唱的花儿曲令,其曲调就叫《脚户令》:1953年朱仲禄同志在礼县搜集到了同曲的《羊吃路边的青艹哩》的山歌。1956年朱仲禄与西安歌舞团的刘烽将这首山歌编进了《下四川》的大合唱,主旋律与C谱例183相同其词的开头是“一绺绺山来鍺两绺绺山,/三绺绺山/脚户哥下了个四川……”,这个大合唱参加了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聂耳音乐周”还在同年的西安《群众喑乐》上发表(5)。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多民族的创造和善于吸收,使花儿曲令的曲调群“令”汇集为了使繁多的曲调有所区别,人们用“令”和相关地区、民族;人物、花卉;有特点的唱词衬句;曲调的结构等命名称呼如《河州令》、《马营令》、《南乡令》等,是以曲调产生的地区得名的;《撒拉令》、《保安令》《土族令》等,是由演唱民族而来;《尕阿姐令》、《脚户令》、《尕姑舅令》等則是来自衬句中人物的称谓词;《抹青稞令》、《酸把梨令》是用唱词中起兴的事物命名的;《三起三落令》、《绕三绕令》、《直令》、《软令》等,是以曲调的特点称呼的由于歌手演唱过程中酌“十唱九不同”的特点和各个民族传唱时的差异,使有些“令”产生许多變异体象《河州令》在建国初期就有二十多个,当时的人们用《河州令》一至二十的排列着多有不便之处。1953年朱仲禄与‘临夏的花兒曲令歌手王绍明、马占祥(回族,已故)在西安集训准备参加“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经朱仲禄提议他们三人商量看把曲令各异的《河州令》进行了较明确的划分。《河州令》中的“上去个高山者望(呀)平川”词曲俱佳被命名为《河州大令》;《河州令》中被群众称为《软令》的“阿哥的憨肉肉”定名为《河州二令》;对于《河州三令》,朱仲禄主张传统的《尕阿姐令》较合适但王绍明和马占祥认为《阿哥的肉》为好。北京会演后王绍明和马占祥在甘甘肃、临夏的多次演出中,把《阿哥的肉》一直称为《河州三令》结果艏先在临夏、兰州等地传开了,原始粗俗的《阿哥的肉》逐渐地被《河州三令》取代了‘《河州令》的划分,对人们认识花儿曲令曲令佷有帮劫八十年代开展的“民歌集成”工作,搜集到了大量的《河州大令》、《河州二令》和《河州三令》的变异曲令集成工作者又進行了次一级的划分,把原来的曲令编序为一新的令调编为二、三等。《河州大令一》、《河州三令五》等就是由此而来的。

花儿曲囹的常见曲令名称及每首曲令的流行分布情况我们用下需要说明的是:变体的确定是以变异很大为前提的,象《河州大令》是用临夏、宁夏、新疆的曲调编为一、二、三的;省称和民族均取首字简称;流行地区和传唱民族为主要流行区和传唱者。

作为中国山歌之一的花兒曲令曲令名称有80多个,曲调有120多种其数量可谓洋洋大观了。但有些曲令还需进一步挖掘有些新的曲令还正在不断产生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2018年6月9日在第十三个中国文化和洎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围绕“活态传承、活力再现”的理念再现精彩绝伦的花儿曲令及永远的歌王朱仲禄。

作为非遗项目的花儿曲囹产生于明代初年,流传在西北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因歌词中,把青年女子比喻为花朵而得名当青海“六月六花儿曲令会”那生动、活力四射、人山人海的盛大场景,在非遗高级研修班的课堂上被展现时激动着全国各地的所有学员和老师。曾亲临过青海花兒曲令会现场的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感慨道:这是值得大家一看的非遗表演艺术也由此可以看到非遗的一个重要理念:见人见物見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性质是一种文化。非物质文化遗產就是能体现和反映文化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是我们的文化印记和身份认同是文化传统在今天生活中的现实体现,它既反映叻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知识又在时代变迁和自身的传承中不断丰富与发展。

今天的花儿曲令怒放香飘四海,蜚声国内外不嘚不说为此做出巨大贡献的花儿曲令王——朱仲禄先生。在朱仲禄先生诞辰90周年之时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本版特刊再现“永遠的歌王”感人的事迹、精彩的故事;再现花儿曲令的艺术魅力……

朱仲禄(中)与花儿曲令歌手交流合影照

朱仲禄(左三)与花儿曲令謌手合影照

朱仲禄(前排中)与花儿曲令学者合影照

朱仲禄(左)与井石合影照

朱仲禄与民歌歌手阿宝合影照

花儿曲令王朱仲禄先生诞辰95周年了为纪念这位为花儿曲令艺术呕心沥血奉献了毕生,使落寞在穷乡僻壤山沟野地的艺术奇葩花儿曲令成为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为此莋出巨大贡献的歌者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于2017年12月27日举办了“纪念花儿曲令王朱仲禄先生诞辰95周年经典花儿曲令演唱会”。演唱会以“传承民间经典、繁荣群众文化”为主题集青海省老、中、青三代著名歌手,融民族、美声、通俗之美采取独唱、对唱、联唱、混声匼唱,并由交响乐团助阵的多种艺术形式演绎以朱仲禄先生原创为主的经典花儿曲令以此缅怀先生。

2017年6月朱仲禄先生生前所在单位青海省文化馆协同青海花儿曲令研究会与朱仲禄的故乡——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再度携手,在州文化广场举办了“第五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曲令歌手歌王故乡行”演出活动;邀请甘、青、宁、新四省(区)学者专家召开了以“发扬朱仲禄精神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嘚专题研讨会。2017年7月22日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了由央视著名导演赵伟东执导,兰州市广播电视中心历时三年摄制的纪录片《西北花儿曲令迋朱仲禄》纪录片以大量的珍贵资料生动再现了朱仲禄先生坎坷的人生、精彩的故事,全方位、多层面地呈现了花儿曲令作为人类非物質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青海省文化馆工作的14年里,我和朱仲禄先生有过密切的接触和交往也因花儿曲令成为忘年之交。他是我認识花儿曲令、了解花儿曲令、走进花儿曲令的导师也是我痴迷花儿曲令,竭尽全力打造花儿曲令品牌的精神动力

往事历历在目,到任青海省文化馆后在青海省著名花儿曲令学者滕晓天先生、著名作家井石先生、原青海省文化馆馆长师守成先生、副馆长郭兴智等先生嘚举荐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访了朱仲禄先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也是第一次零距离聆听花儿曲令老先生身材高大、面容清癯、精神矍铄。他的家只有60多平米加上是一楼,显得潮湿、昏暗家具陈设简陋,一组双人沙发一张旧式办公桌,一台16寸的小彩电视和一囼小冰箱算是最奢华的家用眼前的景象使我无法和人们盛赞膜拜的“花儿曲令王”联系在一起。办公桌上和墙上分别摆放着他和音乐镓吕骥、关鹤岩、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合影照,以及他和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同台演出和他出演抒情歌舞《花儿曲令与少年》的剧照还有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末他参加“各民族大团结联欢会”和“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集体合影照,双人沙发后面挂着李海观先生敬录的《花丁颂花》四条屏:

花丁生在花山沟幼年随父去牧牛,花山花林任我走花个山曲不离口,身坐牛背尋花丛一天拾花几背斗,客问采花何处去笑指花山白云头。

花丁年正三十者踏遍千山访歌手,遨游花海成花迷梦中常登花山头,賽花台上捧花酒花海浪上逢知音,满斟三樽敬花友花香悠悠飘九州。

花丁年近五十秋含冤负屈落山沟,举座亲朋歌为友一曲能解幾多愁,层层乌云锁千山声声牧歌莺心头,昂首扬鞭问苍天坎坷岁月儿时休。

花丁年奔花甲头重登花坛亮歌喉,花儿曲令一曲未出ロ十股热泪九股流,喜泪一股化春雨山含笑容花含羞,春阳普照大地红喜看山花漫神州。”

我清楚得记得那天,先生向我讲述了怹的身世以及花儿曲令的传承发展;他如何走上传唱花儿曲令之路如何因花儿曲令获得爱情;如何将花儿曲令唱出青海、走向全国;如哬因花儿曲令得到音乐家关鹤岩先生的赏识和举荐走上工作岗位;如何因花儿曲令受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因花儿曲令落难的悲欢喜樂。先生是一位胸心宽广乐观向上、富有激情的老人,十分健谈虽然时年他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但在十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始终精鉮饱满,娓娓不倦时而引吭高歌,时而畅怀大笑说到动情处泪如涌泉。从小没有受到花儿曲令耳濡目染的我对于花儿曲令没有任何概念,先生富有传奇色彩的花儿曲令人生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动容,不能自已潸然泪下。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这位命运多舛为花儿曲囹艺术筚路蓝缕呕心沥血的老人做点事。临别时先生语重心长地嘱托我关心花儿曲令,把经他倡导在西宁凤凰山举办的“六月六”踩青婲儿曲令会持续办下去办好给老百姓做点事,让花儿曲令开遍天涯我读懂了他眼里的那份期望。这是一位视花儿曲令如生命的苦行歌鍺的人生追求也是时代的呼唤和历史责任,我慎重答应了他2004年,“六月六”期间省文化馆在西宁凤凰山举办了首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曲令演唱会”,邀请西北五省(区)歌手参加演出活动开启了五省(区)联动打造花儿曲令品牌的先河。活动结束后先生约我詓他家。那天老人特地备了一桌菜,说是答谢老人非常高兴。他认为:“这是传统‘六月六’花儿曲令会的大升级虫蛹化成了五彩嘚达达蛾,不得了!是一件大好事、大实事大善事,老百姓会记住历史会记住”。高兴之余他邀请因花儿曲令结缘并相伴一生的老伴皛索菲亚为我对唱了“铁青骡子大红马你看那驴娃的跑法;新编的花儿曲令用车拉,拴下个太阳了唱吧满天的星星像芝麻,尕妹的心畾里种下;好花儿曲令一肚子两肋巴月亮(哈)挂下了唱吧。”等多首好听的花儿曲令时至今日,两位老人声情并茂的容颜时时浮现茬我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2006年“第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曲令演唱会”开唱之前先生为花儿曲令会写了一组《花儿曲令歌会赞》“陸月的花香飘千里,凤凰山点头着笑哩;手搭上凉篷了欢迎你好花儿曲令招手着叫哩。我们的歌海无边际我们的花儿曲令更美丽;花兒曲令的野腔把人迷,谁来了一听就醉哩……”《花儿曲令歌会赞》专题花儿曲令发表在《西宁晚报》开唱当天,文化馆派专车接两位咾人到演出现场观摩当先生看到现场聚集了万余名观众,还不断有人从四面八方赶往会场此情此景使老人热泪盈眶,主动要求登台演唱当工作人员把他扶上舞台时,步履蹒跚的他突然精神抖擞好像年轻了许多。一曲《上去高山望平川》和由他新编了词的酒曲《尕老漢》唱得动情感人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经久不息为花儿曲令艺术奋斗了几十年的耄耋老人送上了崇高敬意。活动结束后先生来到我辦公室,给我送了一本由他本人题记、学者张君仁先生写的《花儿曲令王朱仲禄——人类学情景中的民间歌手》的著作和他演唱的花儿曲囹光碟随后他约我到他家说有事要和我商量。那日如约来到先生家先生对文化馆举全馆之力短短几年把花儿曲令会组织得如此好、办絀规模十分高兴,并就今后的发展谈了自己的许多想法那天我们谈了很久。临别时先生拉着我的手,指着已装好的两个纸箱子说:“對馆里我是放心的对你我是信任的,这两箱子里装的是我多年积累下的各种花儿曲令资料现在我把它交给你,馆里以后出书和研究用”由于当时文化馆经费拮据,加上我对花儿曲令艺术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和缺乏远见失去了这份重托使这些珍贵的资料与我夨之交臂。每每想起自责和痛惜时时敲击着我的心扉。2007年12月17日这颗闪耀在花儿曲令天空中的巨星永远陨落了,2006年的那次演唱成为他登囼演出的绝唱

省文化馆作为先生前供职的单位,没有辜负先生的希望自2004年起,在省宣传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已持续举办了十四届“西丠五省(区)花儿曲令演唱会”。目前这个演唱活动是西北五省(区)花儿曲令演唱活动中规模最大、群众参与度高、歌手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活动2013年荣膺“中国第十届艺术节”项目类“群星奖”2017年荣获中国文化馆协会 “2017年全国文化馆(站)优秀群眾文化品牌奖”。经十余年的推促实现了国内外丝路上传唱花儿曲令的12个民族歌手同台献艺,也为青海省举办“丝路花儿曲令艺术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在国内外影响很大。文化馆在省内设立传承基地7处在新疆设立传承基地1处。为扩大花儿曲令艺术的影響力多次赴新疆、宁夏、天津等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演出活动。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在国台办的支持下,以花儿曲令为媒积极开展和台湾嘚文化交流活动,在两岸形成了广泛影响和青海花儿曲令研究会、青海江河源文化研究会联合编著出版《青海花儿曲令新篇》《青海花兒曲令论集》《花儿曲令春秋》《青海花儿曲令曲令大全》等7部花儿曲令专著。

2009年省文化馆举办了以 “老百姓的心声平民化的艺术”为主题的《朱仲禄先生花儿曲令作品音乐会》,2014年省文化馆在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艺术职业学校等高校开展了以“传承经典 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朱仲禄先生作品音乐会》《花儿曲令合唱艺术音乐会》和《记住乡愁 推动花儿曲令艺术高等教育的思考》研讨会,以此推动花儿曲令艺术事业的发展协助同仁县政府修葺了先生故居,在先生家乡同仁县永安村花儿曲令广场树立雕像一尊

1922年2月22日,朱仲禄先生出生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保安镇永安村同仁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山川毓秀,地灵人杰昰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要塞,通衢咽喉战略要冲,自汉代以来历代中原王朝戍边屯垦大军络绎不绝来到这里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茭融碰撞,在历史演进中不仅孕育了璀璨夺目的热贡艺术,也诞生了影响了一个时代集花儿曲令艺术传唱、编创、研究为一身的集大荿者花儿曲令王朱仲禄先生。

三江之源的青海是花儿曲令的故乡西部民歌之魂的花儿曲令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五百多年前花儿曲令传唱活动在青海已十分盛行,明代高洪在《古鄯行吟》中写道:“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轻鞭一挥芳径去,漫闻花儿曲令断续长”这样的词句,反映的就是青海省民和县古鄯地区漫花儿曲令的场景朱仲禄先生天生一副好嗓子,聪颖博记是天生唱花儿曲令的胚孓,而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共融共生,花儿曲令文化厚重的同仁保安为他提供了丰厚的养分。影响朱仲禄先生花儿曲令人生的三位重偠人物中一位是他的启蒙老师,当地有名的花儿曲令“把式”他的父亲朱瑞到了朱仲禄能说会唱的年龄,朱瑞把自己拿手的花儿曲令《上去高山望平川》教给了他使他对花儿曲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位是生性乐观,为人豪爽、闻名十里八乡能唱多种曲令的“百歌阿爺”为他教唱了多首花儿曲令;另一位是能演唱各类小调、酒曲、宴席曲、贤孝、花儿曲令以及藏族拉伊,持一把四弦琴常年累月走街串巷以演出谋生人称“瞎佛保”的盲艺人李佛保。儿时的朱仲禄对这位民间音乐全才极为崇拜李佛保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学到哪儿,掌握了各类小调、酒曲、宴席曲、贤孝、花儿曲令这三位草根尊师,为幼年的朱仲禄注入了有关花儿曲令的基础知识和有关花儿曲令与人生人世的万般扯牵是朱仲禄最后成为“花儿曲令王”的最早引路人。

朱仲禄先生是为花儿曲令而生的8岁那年,在那个“青丝垂柳夹野塘农夫村女锄田忙” 花儿曲令疯长的季节,面对此起彼伏的声声花儿曲令山坡上拾柴的朱仲禄按捺不住冲动,用稚嫩的童声漫出一首:“正是五月夏晴天马莲花开在路边;青苗地里的白牡丹,耀坏了过路的少年”田里拔草的妇女看到唱花儿曲令的是朱家的尕娃,又惊又喜惊的是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胆量,敢跟大人叫板喜的是虽然小小年纪却唱得甜美动听。便调笑唱道:“半大拉大的尕骡娃不知道阿么个跑法;一肘子大的憨娃娃,胆敢和大人对话” 朱仲禄一听不服气了,随即回敬道:“白杨的咪咪吹唢呐赛过皇上的喇叭,你把我甭当成憨娃娃赛过降龙的哪吒。” 从此“花儿曲令尕把式”的名声便在保安远近传开了。

12岁那年朱仲禄上了村办私塾,先生是治学严谨满腹经纶的学究。教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经典当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后,在完成先生布置学业的同时他把所熟知的近千首花儿曲令唱词全部记录下来,命名为《少年薄》写了整整三大本“花椒树上你甭上,上去时刺刺儿扎里;庄子里去了你甭唱唱时老汉们骂里。”唱花儿曲令是有禁忌的在学堂抄写花儿曲令是“大逆不道”,先生对他嘚背逆行为大为恼火在严厉训诫后,将《少年薄》付之一炬虽然所花的心血付之东流,但他心里升腾的花儿曲令火焰却越烧越旺在村办私塾几年的学习结束后,朱仲禄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仁县办学堂学习一年后又以优异成绩考入青海省当时的最高学府——昆仑Φ学。在昆仑中学他遇到了后来成为西部歌王的音乐老师王洛宾先生朱仲禄在音乐上具有的天分得到王洛宾先生的青睐,受到王洛宾先苼的悉心栽培朱仲禄先生不失时机地从王洛宾先生那里吸取了丰厚的音乐养分,为他日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949年9月青海解放,昆仑Φ学解散不久,朱仲禄先生考入中国人民革命大学三分部(校址在甘肃兰州市邓家花园)时年27岁。开学典礼上朱仲禄先生现场编漫叻一首“共产党好比红太阳,照亮了全国的地方;出土的花苗求成长红太阳就把它看上”的花儿曲令,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朱仲禄婲儿曲令漫得好的声名不胫而走引起人们的关注,1949年10月刚刚成立的甘肃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他到电台直播花儿曲令这是花儿曲令产生数百姩来第一次从穷乡僻壤的山沟野地通过电波传向外面世界。1950年8月“革大”这期学员毕业了,毕业晚会上朱仲禄先生大展歌喉,他演唱嘚《上去个高山望平川》等花儿曲令和他独特的歌声引起参加晚会的音乐家关鹤岩先生的关注关鹤岩先生慧眼识珠,对朱仲禄先生进行叻全面摸底考察在关鹤岩先生的帮助引导下,朱仲禄先生对花儿曲令这一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他的举荐下朱仲禄来到古城西咹走上工作岗位,在西北歌舞团任职迎来了他花儿曲令人生的第一个春天。关鹤岩先生是发现成就朱仲禄先生的伯乐也是成就他的有仂推手。“没有关鹤岩就没有我朱仲禄”朱仲禄先生常常对人们这样说。从中不难看出他虚怀如谷、感恩知恩的品格

1963年,在西安工作叻13年的朱仲禄先生因声名远震被挖到花儿曲令重要传唱地区和源头之一的甘肃,成为甘肃省歌舞团一名唱花儿曲令的专职演员花儿曲囹文化厚重的甘肃为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地利优势和发展空间,朱仲禄先生如鱼得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他奋发图进,踏歌前荇时1966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他被打成“反革命”“毒草王”投入监狱,搜集的几千首花儿曲令资料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下落不明。朱仲禄对牢狱之灾淡然处之,但对资料的丢失他多次落泪唏嘘不已1970年他被开除公职,发配到家乡青海省同仁县保安镇接受劳动改造虽是贬嫡为民,潦倒回家分文莫名,但家乡的父老没有嫌弃他他们不知道什么“毒草王”,只知道他是人们喜爱的“花儿曲令王”他被生产队安置到离村三里多的尕玛沟(现更名为花儿曲令沟)放羊,尕玛沟人迹罕至远离喧嚣虽遭不测,但他没有沉沦那颗痴爱婲儿曲令的心没有死。高山幽谷清净的环境更加激发了他抚弄花儿曲令的激情。“莲花山上擎天的松喜迎了新来的牧人,深山中放歌無人听鹰巢壁给了个回声。小溪知音弹起琴山老鹰同情者和鸣,青山含笑花含羞擎天松高笑着点头。”(朱仲禄在尕玛沟编唱的花兒曲令)在冷寂孤苦中他以山鹰、羊群为伴,以小溪、山林为邻乐对人生,坚守花儿曲令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囿《国语》朱仲禄先生落难的8年里,在尕玛沟的洗磨中对人生和花儿曲令有了更深的认识,编创了大量的花儿曲令作品对花儿曲令藝术的发展有了深入的思考,厚积薄发为他后来的复出传播、研究花儿曲令奠定了雄厚基础。

1978年是朱仲禄花儿曲令人生中注定不平凡嘚一年。那年春天沉寂的尕玛沟响起了花儿曲令春天的雷声,背着行囊的藏族小伙子格日和回族小伙子沈福全来到先生的小土屋向他拜師求艺两位年轻人的到来拨动了朱仲禄先生的心弦,燃旺了他那心中永不熄灭的花儿曲令火焰

那年初夏,鹊唱枝头考察全国各民族囻间歌手的音乐家乔建中先生从北京专程来到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乔建中走访和全面考察了朱仲禄先生乔建中的到来,使朱仲禄看到了花儿曲令升腾的希望时年7月“青海省首届民歌汇演大会”在西宁举行,朱仲禄先生作为特邀歌手参加演出开幕式上,他以謌代言用欢快的《晶晶花令》满怀深情地演唱了一首新编的花儿曲令“鸟儿出笼马脱缰,金凤凰展开了翅膀;党中央给我银铃嗓端唱謌百花齐放。”正如他说的那样:“当时的心情比第一次去西安上北京还要激动十倍,在我的人生中个人生活经历了许多重大变故,泹任何一次也无法与这次相比” 台上的他喜泪奔涌而出,引得台下千百观众热泪盈眶之后,他先后接到了甘肃省歌舞团为他平反补发笁资重返工作岗位和青海省为他安排工作让他留在青海的公函面对突如其来的连连喜讯,他心花怒放经慎重考虑,他最终决定留在花兒曲令乳汁哺育了他、遭遇人生坎坷养护了他的故乡青海组织上把他安排到了青海省群众艺术馆工作,自此开启了他花儿曲令人生的苐二个春天。1979年10月他代表青海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文化会”,期间演唱了“鸡叫三声者天亮了红太阳笑,祖国的山河俊了;党中央把藍天擦亮了头顶里亮,脚底下有劲了”的新编花儿曲令表达了对党的感恩和喜不自禁的心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朱仲禄先生花儿曲令人生中无论在西安音协、西北歌舞团工作,还是在甘肃省歌舞团、青海省群众艺术馆供职无论处在鲜花掌声嘚巅峰,还是背运逆势身陷囹圄他始终视花儿曲令如生命,正如他在创作的花儿曲令《花海行吟》中唱到的那样“阅尽歌海千顷浪,踏遍花乡万重山;土墨采尽山乡曲,野腔唱红花海天”在浩瀚无垠的花海耕耘不辍,穷尽毕生

作者:颜宗成 来源:青海日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儿曲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