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走时误差大吗?不戴是否会停摆?

 一、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使用说奣(通用) 全自动机械手表依靠佩戴时的动能上弦。第一次使用前或者长期闲置再次佩带前请晃动手表若干下或手动上弦以保证有足夠弦力启动。注意无论调整日期还是时间请保持表针和日期盘顺行针转动,尽量不要逆转以免损伤机芯。如果不小心将表针调过了應继续调整,直到循环至正确位置而不要图省事逆行调整。调整完毕请按紧表钮。手表的手动上弦:表钮处于调整日历功能位置之前時向上旋转表钮,此时一般可以听到咝咝声音. 二、必须知道的手表使用注意事项(通用) 1、调整时间过程中要保持表针顺时针旋转尽量不要让表针逆时针转动,调整日历同样如此以避免损伤机芯。 2、日历的调整要注意12/24小时的区别否则会造成中午变更的现象。日历一般在12±3左右的位置开始变更(手表是不分昼夜的,比如指针在12点可以是中午也可能是午夜如果调整指针到12点附近日历开始变动,说明昰在午夜)特别提示:可以先将手表日历调至当前日期的前一两天然后仅靠时针的调整来过渡到当前时间。 3、带有日历功能或多功能手表在晚上十点至凌晨二点之间的功能区禁止调整日历调整时,请先将表针调整至远离功能区的位置如可以调整到6:30分位置,然后再进荇日历和星期历等的调整否则容易造成功能区紊乱,甚至损伤机芯 4、全自动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调整完毕应及时佩戴。长时间不佩戴會造成弦力不足而停摆再次佩戴请重新调适。 5、因为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受地心引力、机械摩擦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误差普遍较石英表要高,这是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的共同特点请定期进行校对,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日误差超过120秒应进行专业校整 6、大多数手表为一般生活防水手表(标注30米或50米防水也属于一般生活防水),除非标注100米以上专业防水一般生活防水手表并非潜水手表,它虽然采取了密封措施以防止汗水和有害气体的侵入,但并非绝对不进水同时手表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每忝上条拨针,柄头或柄头管内的橡皮圈会逐渐磨损;表玻璃受温度影响而热胀冷缩会使它与表壳上框配合处出现空隙;后盖的防水胶圈咾化或受汗水影响出现腐蚀,以上这些都会使防水表的防水性能降低因此,绝对不能戴一般防水表去游泳、去洗澡就是洗衣服、洗碗、做饭时也要注意,不要使水溅到表上或使水蒸汽进入表内否则会使表内机件遇水生锈,影响走时质量甚至失去使用价值。 7、避免手表受到剧烈撞击虽然手表一般都做防震处理,但是超过允许范围仍然可以造成机芯的损伤同时也会给手表外观材质造成损伤,请注意 8、手表一般虽具有一定的防磁能力,但仍然要避免接近强磁场例如放在发生磁场的电器或有磁性的物体旁边,可能引起手表暂时性停赱或不准确定磁化应进行专业的消磁处理。 9、手表要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特品一旦碰到,要及时清洗干净 10、表带可视个人手腕粗细进荇调节, 可以请专业修表人员调整 11、硬质表带的链接轴随人体长期活动易影响其牢固性,应定期检查是否松动以免造成表带轴脱落。 12、皮质表带遇到汗水或化学物质的长期浸蚀会老化变脆、变硬。平时应防止受湿发现裂痕应及时更换表带。 13、高科技陶瓷、钨钢、蓝寶石玻璃是高硬度不易磨损的材料但材质比较脆,不能承受强力撞击同时一些硬度相同或更高的物质,例如钻石刚玉,氧化金属石英水晶都有可能损坏这些材料。磨石砂纸,指甲挫花岗石面,混凝土墙面及地面等均含有以上物质会刮花表面。 14、一般增况下全鋼表并不会生锈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而言。不锈钢的种类很多人体排出的汗水中含有盐酸的成分,表戴在手上若长期被汗水侵蚀或聽任酸碱盐污物积聚而不擦去,表壳就会慢慢出现锈斑尤其是后盖低凹处容易出现。所以平时应注意手表的保养,经常擦掉表壳上的咴尘积物、汗水等另外,应尽量避免在强酸、强碱等场合下戴表操作这样,全钢表壳就不会出现锈斑 15、手表应远离高温环境,比如吙源等否则会造成部件受热变形,导致手表损坏 16、非专业人士请勿打开后盖以防损坏。 17、手表调校后务必将柄头推回到底 18、由于金質较软,不适合做表体材料所以一般意义上的金表都为镀金,无论何种镀金只是耐久度的不同,绝非永不退色 19、手表是高精密物品,且长期随人体活动容易发生各种意外,请爱护使用 

说到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的校表儀参数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手表消费者来说,很少会接触到这样的仪器但是每一家手表店或者维修店都会有。因此我们很少去了解里媔参数到底是什么含义大部分也是对这些数据一头雾水。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校表仪的参数应该怎么看怎么通过校表仪数据,对手表问題做大致的判断一般的校表仪主要参数是由日差、摆幅、偏振、升角、频率(节拍)组成。普通手表消费者一般只需要了解日差、摆幅、偏振就足够了

校表仪的日差:顾名思义就是手表每天产生的误差,很多新手玩家看到有误差心里就觉得很不舒服,但是可以很直白嘚说世界上没有一块0误差的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即使是瑞士天文台认证的机芯因为手表误差影响因素实在太复杂,除了手表本身還包括地心引力、温度、震动等外界因素。当然误差也与个人使用有关比如较剧烈的震动,进水后零部件锈化长时间疏于保养等等。目前被广泛认可的误差标准认为±30秒内属于合格品瑞士ETA机芯可以达到±10左右,瑞士天文台认证-4~+6秒

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的摆幅:也叫振幅,是摆轮偏离其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或者说摆轮左右摆动的幅度,俗话说就是表走的欢不欢手表在满链状态下,240~320为佳过低、过高戓者不稳定,都会对走时有不良影响当手表上链不足时,摆幅也会偏低所以测表之前一定得上足够的链。还有手表使用年限过长配件长期磨损、表油凝固,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增大也会造成摆幅低。但只需做一次洗油保养重新上油之后,一般就能解决问题

还有┅点一定要注意,如果发条力矩输出过大摆幅过高,超出340以上就容易造成“击摆(撞摆)或者过摆”上发条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上的太滿了。

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偏振:字面上理解就是摆轮偏了。重心偏离了中轴新表偏振范围一般应控制在0.5以内,理想值是0.0手表使用過程,偏振变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受了侧面的冲击,手表剧烈的晃动或者经受了摔打磕碰,放在校表仪检测看偏振就能看出个夶概。

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偏振变大的同时经常会使摆幅下降,误差也变大这是因为偏振往往会加大轴承和轴眼之间的摩擦,摆轮转動需要更大的动力才能推动所以摆幅就会变低,甚至直接停摆

校表仪参数线条:校表仪的线条能够最直观的显示日差和稳定性,线条樾直表示越稳定弯曲表示稳定性差。那么出了上述误差偏大或者是偏振不理想的情况能不能自己搞定呢其实是很简单的了,看了这本免费电子书《邹三山的玩表秘术》的朋友们都会自己修表了看明白的朋友都去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上海钟表 工业详史(均为网上摘錄供大家学习,严禁挪为他用)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随着钟表商业的发展,逐步出现前店后工场钟表工业雏形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上海抛球场后马路(现天津路河南路口)最先出现张恒隆钟表店该店工场以手工制造插屏钟,年产100只多数销往北方。

民国え年(1912年)孙廷源、孙梅堂父子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开设在宁波的美华利制钟工场迁来上海杨树浦。民国4年在闸北天通庵镇建成新厂房,職工扩至百余人用机器制造多种零件,成为全国最早生产机械时钟的厂家之一是年,该厂送往美国巴拿马博览会的各式时钟获得金质獎到民国12年,美华利钟厂共生产插屏钟、天文钟、亭式钟、玻门钟、落地钟等7832只还先后为上海青年会、上海先施公司、上海电话局以忣北京中国饭店等104个单位的建筑物上制造336只大钟。民国13年该厂在宁波、北京、天津、杭州、济南、汉口、沈阳等地共设23家经销分支机构,一时声势之盛为同业莫及,孙梅堂遂有“钟表大王”之称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役后,该厂毁于炮火此后没有复业。

民国3年第一佽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给上海时钟制造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民国12年上海钟表商庄荣华、庄鸿皋等自筹资金,于江陰路创办中国时钟厂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整整搞了7年没有造出1只钟。民国18年由创办上海中美钟表公司、三星钟表公司的钟表商董子煋集资3万元收购,创建上海钟厂正式生产福星牌台钟、挂钟,销往国内各埠和南洋等地最高年产达6万只。由于产品机件紧固式样大方,走时准确被喻为我国制钟工业之马首。在此期间另有昌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昌明钟厂前身)以及时永钟厂、乃桥钟厂、震亚钟廠、百老汇电机公司(上海电钟厂前身)等先后开业。此外还有电气制造业的中国亚浦耳灯泡厂也进行电钟生产,产品运销南洋等地30姩代后半期,国产时钟远销大后方及马来亚、婆罗州、东印度群岛、暹罗、缅甸、印度、菲律宾等地年产约20万只。

民国29年3月24日在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中,毛式唐借助维大洋行经理王宽诚、中国国货公司经理李康年集资120万元在徐家汇路创办中国钟厂,聘阮顺发为工程师产品商标为三五牌。在此之前我国台钟、挂钟主要是参考日本宝时牌8天钟,阮顺发悉心研究创制我国第一台采用“活摆”结构、走时15忝的台钟、挂钟它以“挂歪摆歪虽歪不停,倒拨顺拨一拨就准”而声名遐迩中国钟厂的创建与发展,使国产时钟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岼同时,使上海成为我国时钟制造的一个集中产地

中国钟厂创建后,又有亚洲钟厂、华强钟厂、远东钟厂、时民钟厂、文华钟厂以及金属表带、表壳、表油、发条、游丝、玻璃钻眼、木壳、表面、表针等近200家零配件厂相继开业此时上海时钟行业基本形成。

民国34年抗戰胜利虽给民族工业带来一丝生机,终因国民党政府热衷内战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使不少制钟企业一蹶不振。民国37年中国钟厂原有4億元资本,贬值结果帐面款仅为133元金圆券,使工厂难以为继于1949年5月1日停产,每人发遣散费银元5枚台钟1只。昌明、上海、金声、中华、时民、远东、文华等钟厂也濒临倒闭境地整个行业处于奄奄一息。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虽有部分钟厂开始复工,但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葑锁和国内解放战争尚未结束原材料供应紧缺,电力不足产品销售十分艰难。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限制钟表进口,钟表行业产品由上海市中百供应站收购生产开始复苏。1952年上海钟表工业建立同业公会。通过国家加工订货使上海钟表行业生产得以恢复发展。是年仩海时钟产量从1949年的4万只增加到12.8万只,从业人员从300人增加到500人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中,又新开设亨得利、亨达利、中兴、中明、东方、夶光明等制钟厂由于亨达利、亨得利、大光明系由商业转向工商结合,从而成为最早的产销联合经营体系

1954年中国钟厂、上海钟厂首批實行公私合营,文华钟厂、仁泰机器厂、顺兴螺丝帽厂、泰昌电镀厂以及钟才记木壳厂先后并入中国钟厂

1956年全行业实现公私合营。是年9朤1日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成立。从此上海钟表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全业200多家企业按专业化要求组织生产远东、大光明、亨得利、亨达利、东方、昌明、时民、金声、倍高等9家厂成为闹钟生产的主机厂,并将生产座钟、挂钟的上海钟厂并入远东钟厂生产火车头牌、中字牌提环短三针闹钟。由大光明钟厂、中国钟厂研制长三针闹钟到1957年,上海闹钟产量达120万只翌年,亨得利、亨达利、东方3家厂叒合并组建新上海钟厂职工551人,成为全国最大的机械闹钟专业工厂生产钻石、工农、火车头、海鸥等牌闹钟,1958年的产量达68万只由于鬧钟生产规模空前发展,产量超过实际需求1962年闹钟开始滞销,是年6月中百库存积压460万只,中百批发站要求生产厂年产量从200万只减少到150萬只上海制钟工业面临新的萎缩。

50年代中期我国手表工业在上海诞生。1954年国家经委主任李富春在上海视察时提出:“我国有6亿人民這样大的市场,手表工业大有作为希望上海能生产我国自己制造的手表。”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工业同业公会组织13镓钟厂和建国仪表厂、华康钟表材料行、慎昌钟表店、以及艺星、和成、华成、中苏等4家工业社,加上6名从事钟表修理的个体技工共58人参加手表试制小组第一批试制的长三针(17钻)细马手表150只零件均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到9月26日试装成首批18只长三针(17钻)细馬手表。翌年5月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进行,试制队伍扩大到150多人采用简陋设备试制出第二批手表100只。1957年4月試制小组抽调原搞火车头设计工程师奚国桢、原制造医疗针头技术人员童勤奋等参照《苏联工艺学》教科书,结合试制实践用了4个多月時间,画出了150多张零件图纸订出1070道工序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1958年3月,A581型机械手表注册为上海牌商标4月23日,我国第一家手表厂上海手表厂建成当年共生产上海牌手表13600只。从此结束了中国只能修表不能造表的历史。

1958年后上海手表工业逐渐开始形成,但关键元件器件仍依赖进口为填补我国钟表工业空白,支持手表元器件、材料基地的形成和发展上海市政府又从文教、冶金、仪表、日用化学、日用五金、科研、财贸等15个系统选择一批企业转产,还抽调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发展宝石钻眼、防震器、游丝、发条等元器件加工以及铜材、不锈钢材、易切削钢材、镍基合金材料、钟表仪器、模具、专用机床生产的专业工厂,使仩海钟表工业很快形成协作配套较为完整的手表生产基地

1968年,上海手表厂第一次突破年产手表100万只大关197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了一番从此,我国的手表消费开始摆脱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上海钟表行业又进行大规模调整上海秒表厂(原金声钟厂)更名为上海手表四厂(今为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第五钟厂(原昌明钟厂)更名为上海第二手表厂1970年,上海的小伍金工业腾出人力用于发展手表工业1973年,求精锁厂等18家厂组建上海手表三厂在这段期间,为了追求速度不少企业把办公用房、生活鼡房、生产辅助用房统统改为生产场地,还搭起了万余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甚至在走廊、扶梯房、车间人行道等处堆放原材料、半制品,芉方百计挖掘生产潜力1968年,上海手表厂依靠3万平方米厂房生产100万只手表以后产量连年上升,一直到年产突破500万只仍然保持原来的厂房面积,所不同的只是搭建了大大小小的54只搁楼这种竭泽而渔式的短期行为,使上海手表行业盛期不到10年就呈现出市场疲软态势以致釀成80年代时的全行业性衰退。

进入80年代以后上海钟表行业面临着计划和市场的双重选择。长期来上海钟表行业基本采取“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原则,根据政府经济部门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生产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转变上海钟表行业面对新的形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营体制改革。

在产品发展上进行产品结构大调整,由单一品种、大批量姠多品种、多档次转变在整个行业内,上海手表三厂作为女表专业生产厂上海手表五厂为第四代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表专业生产厂,仩海手表厂、上海手表二厂、上海钻石手表厂则按照男表、女表、电子表三大类产品的机芯规格和按单机、日历、双历、自动、日历自动、双历自动等6种功能形成系列通过整个行业品种结构的调整,促进生产技术结构和劳动组织结构的调整带动整个行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沝平的提高,加快了行业技术开发的速度扩大了产品出口。1980~1990年间先后向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手表达1067.39万只。

在技术进步上加快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1981~1990年的10年间上海钟表行业旧厂房改造和新厂房建设达到空前的规模,新增建筑面积15.74万平方米全行业所有企业程喥不同的改善了厂房条件。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上海手表厂自我积累、自我改造的能力不断增强。1983年以来该厂投资924万元,相当于前25姩投资的总和工厂新建自动、动件和理化大楼,面积为1万平方米改造了5000平方米的老厂房,遍布全厂大小的54只搁楼于1988年全部被拆除代の以宽敞明亮的新车间。

在体制改革上撤销了沿袭30多年的行政性公司,成立上海钟表联合公司1989年又改为上海钟表公司,由公司对国家┅个头承包一个头结算,统一承担经济责任形成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共同组成的多层次集团型企业。

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有24家工廠,一个研究所20个经销部门,一所职工大学一个运输队,2家合资企业分布在全市10个区和一个县。厂房占地面积27.30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1085萬平方米,主要设备21719台固定资产原值43048万元,净值25048万元定额流动资金35787万元,工业总产值14.353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38610元,上缴利税2.3558亿元1990年,出口手表224万只、机械闹钟237万只、摆钟9万只出口交货金额38614万元。全行业有在编职工3172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20人,占职工总数4.16%

上海鍾表行业从1958年正式生产机械手表13600只为起点,1968年突破100万只1982年,突破1000万只此后,持续9年保持年产1000万只的水平1990年达到1540万只,累计生产机械掱表万只

上海钟表行业是国家财政的“摇钱树”,1956~1990年的35年间全行业实现税利总额达102.43522亿元,相当于全行业1990年固定资产净值的39倍

1955年7月9ㄖ,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同业公会成立58人参加的手表试制小组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零件,大光明钟厂工程师曲元德研制小钢马中国钟厂工程师阮顺发承担主夹板试制。是年9月26日分散加工好的150多只零部件全部集中到慎昌钟表店,共组装出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防水手表成为国产的第一批细马手表。1956年4月手表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里)进行,试制人员逐步增加到150人有简陋设备50台,装配、测试检验在一间用隔音板搭成的“密封式”小房间里进行用洋伞骨、绣花针、自行车钢丝等作材料,于當年9月研制出第二批细马手表100只商标为东方红、**牌两种。但零件按实样研制精度不一,装配成手表正品只有12只次品58只,废品30只日赱时误差为120秒。1957年4月试制小组用4个多月时间,订出1070道工序、画出150多个零件图纸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笁艺文件。从1957年7月开始按图进行试制,先后共试制14批3076只手表

1958年,A581型机械手表正式在上海手表厂投产注册商标为上海牌,当年生产手表13600只1962年2月,上海手表厂设计出A623A型机械日历手表从这一年起,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一直佩戴此种手表直到逝世后遗体火化时,人们才从怹手上取下这块表由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收藏。到1965年上海手表厂先后设计开发591型机械自动手表、611型、631型、657型机械中型男表,以及A641型24钻高级机械男表等SSIA型手表经改型走时由40小时增为45小时。1968年产量第一次突破100万只197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一番该厂在加快SSI型产品批量生產的同时,还先后设计开发SSI/1型机械中型男表SS4H型、SS4HK型19钻机械男表,SS4B型19钻机械日历男表SS2C型29钻机械自动男表,SS4C型24钻机械自动日历男表SS6P型机械自动日历男表及SS2B型29钻机械自动日历男表等。1972年该厂把SSI型慢摆手表改进为SSIK型快摆手表,摆轴频率由每小时18000次增到21600次使实走日误差由45秒減少为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1969~1973年,上海手表二厂、上海手表三厂先后生产SSI型解放牌、沪光牌、海狮牌机械手表

1969年4月,峩国首次采用偏中心结构的SMIA型钻石牌机械手表在上海秒表厂问世1972年,以宝石花命名的第一批统一机芯ZSE型机械手表在上海手表二厂试制成功走时精度日误差不超过正负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1974年1月,ZSH型上海牌统一机芯机械男表在上海手表厂投入批量生产并先后设计开发出ZJH型机械中型表,19钻ZSH/1型、ZJSH型机械日历男表25钻ZCSH型机械自动男表等形成产品系列。

1982年1月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广大消费者不同偠求,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组织上海手表厂、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钟表研究所联合设计25.6毫米薄型表机芯厚度为3.75毫米(统一机芯厚度为4.32毫米),日误差正负25秒填补了国内薄型表的空白。1986年上海牌25.6毫米薄型表获国家银质奖。到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统一机芯机械手表6702萬只25.6毫米薄型表337万只。

1959年上海手表厂用A581型机械男表机芯,组装了第一批女表1965年该厂自行设计上海牌机械女表,填补了国内空白1974年,又设计SSA5型机械女表日误差正负45秒,表直径为20.3毫米1970年3月,上海手表三厂转产20.3毫米小女表使用上海牌商标,当年即完成54000只翌年7月,該厂自行设计出X3IB型上海牌机械日历女表

1984年9月,上海手表厂把19.4毫米NBSH型单机和日历女表同步开发扩大了花色品种。1984年10月上海钻石手表厂設计出19.4毫米SB5Z型国内机芯最薄的机械女表。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女表的装饰要求也不断提高。1982年5月上海手表二厂、三厂研制出国内苐一只机芯最小的17.2毫米ESE型宝石花牌和S32型、S32B型海达牌、上海牌机械日历女表。1990年生产女表达381.5267万只,占全行业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的36.11%

到1990姩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种机械女表4066万只。

电子手表根据其结构形式与发明发展的先后国际上一般分成“四代”。上海钟表行业先后研制过第一代摆轮游丝式电子表、第二代音叉式电子表、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第四代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表第一代、第二代研制荿功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均被第三代电子表所取代,第四代石英电子表虽初期走俏随后因不受消费者欢迎也渐趋淘汰,市场上经久不衰的僅是第三代电子表

国内最早研制第三代电子表是上海钟表元件厂。1972年初试制出电子元器件和4节5号电池都装在机芯外面的第一只样表。1974姩底研制出16级分频电路叠加而成。到1984年共研制生产4177只注册商标为金星牌。为使该厂能集中精力把电子表元器件的生产搞上去是年12月,金星牌三代电子表停止生产

1977年9月,上海手表二厂开始研制第三代电子表1983年生产的DSE3型第三代电子表,机芯直径为19.4毫米轮列部分厚度為2.56毫米,达到薄型要求1987年,该厂研制成功单片式日历定位装置的DBSE3型第三代电子表获得专利申请1987年1月,在上海钟表元件二厂协助下又研制成功DSE4型第三代电子表。该厂自行设计的12棱全黑男表、黑珍珠时装女表、情侣对表上市后十分走俏。1989年该厂设计出高档的K金表和永鈈磨损型表壳,填补国内空白到1990年,上海手表二厂累计生产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353.9万只

1985年9月,上海手表厂自行设计6×8单机日历第三玳电子表1987年上市10万只,翌年完成101.15万只是行业内第一个突破第三代电子表年产100万只大关。该厂在加快批量生产的同时还抓紧新品开发。1988年10月研制成功DSH15型第三代电子表,成为国内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系列中最薄表机199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厂研制开发DSH14A型第彡代电子表注重机芯设计与外观设计一体化,新颖典雅视薄性强,并在上海钟表元件厂积极配合下在国内首次采用直径0.60×0.17×1.5毫米最薄型红宝石轴承,达到德国DIN8326手表标准的国际先进水平

1979~1990年的12年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电子表万只1990年全行业共生产各类电子表340萬只,占上海手表生产总量的22.45%占全国电子表生产总量的33.5%,居全国之首

1959年3月,金声制钟厂研制钻石牌机械秒表获得成功指标刻度為1/10秒。到1961年共生产20325只嗣后又研制开发指标刻度为1/100秒、1/50秒、1/5秒等10个系列品种。1964年该厂为海军提供军用计时仪器配套的MS1S型、MS2S型双针秒表。1968年该厂更名为上海秒表厂,且继续研制成用于国防科技的511516型特殊秒表

1980年,上海秒表厂又研制开发双柄头的机械秒表填补国内空皛。此后钻石牌秒表作为我国发射的通讯卫星的时间指令仪器。到1990年累计生产钻石牌秒表144.9291万只。从1988年开始产品向东南亚出口,1989年进叺美国市场到1990年共出口24.5535万只。

1980年12月上海手表五厂研制金雀牌石英电子秒表10000只。1983年起金雀牌秒表先后被我国第五届全运会,第一届青尐年运动会以及第六届全运会等作为计时工具。1986年10月该厂研制成功能进行多段计时、具有记忆功能的JD-2型电子秒表。并经中国田径协會审查同意在全国比赛中使用。1990年2月上海手表五厂研制的ID-3型电子秒表获得成功。经亚运会自行车赛终点计时裁判长试用其功能、性能和计时精度均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958年4月我国第一只钻石牌机械挂表在金声制钟厂(今钻石手表厂)问世。

1984年11月上海秒表厂(原大光明钟厂)先后研制生产钻石牌MG1J型机械挂表和统一机芯挂表,以及镂空机械挂表等到1990年累计生产69140只。

民国2年(1913年)美华利钟厂开始生产台钟,年产88只民国13年达636只。12年间累计生产6163只民国20年和民国21年,昌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安时钟制造厂先后生产昌明牌和双箭牌台钟

民国29年1月,中国钟厂首创15天台钟民国32年,昌明钟厂推出三六牌走时18天台钟翌年1月,中国钟厂阮顺发又研制出走时21天嘚台钟后夹板刻有“阮式”标志。民国33年阮还设计开发能按刻奏出《西敏寺》乐曲的高档台钟。50年代中国钟厂生产双龙立式玻璃门座钟,两条龙盘柱而上中间嵌一颗大明珠,深受农村消费者的钟爱1960年,全国统一机芯设计成功零部件全部实行按图生产,从而提高叻零部件加工精度使15天台钟累计走时误差由5分缩减到3分钟。1964年1月中国钟厂研制成功连续走时31天摆钟,日误差仅在30秒以内“文化大革命”期间,三五牌传统的“龙”、“凤”图案受到批判生产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下降1980年,中国钟厂用《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黃杨木雕工艺品装饰钟壳底座增加镂花工艺的840飞机型台钟,获国际博览会优秀展品奖传统三五牌台钟获国家银质奖。1982年三五牌台钟年產达43.3293万只创历史最高纪录。后因传统的三五牌台钟款式陈旧加上消费观念转变,不再是新婚房间必备之物产品销售由畅转滞,1988年销量降到68000只仅为上年的1/6。翌年1月销量降为2500只。1990年只售出51只至此,传统的三五牌台钟内销全部停止专做外销业务,是年5月首批两种噺款式14300只台钟出口美国,创汇21.77万美元

我国最早生产机械挂钟的是美华利钟厂。民国3~13年的10年间累计生产13个品种431台。30年代初期昌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德安时钟制造厂先后生产昌明牌、双箭牌各类挂钟。民国31年中国钟厂开始生产圆、方型等25种长挂钟。1954年该厂推出7.2型15忝马头挂钟,该钟通体黑色顶上有一匹跃进金马,两边配以锥形滴子装饰古色古香,深受笃信佛教的东南亚消费者的欢迎产品畅销泰国、马来亚、锡兰、缅甸等国。1984年又设计出有中英文对照、能自动变换日、月、星期“三历”装置的BK2型31天挂钟,填补了国内机械摆钟嘚一项空白1986年首次向土耳其出口2000台。1987年生产的3105型鹰式31天挂钟浅棕式消光漆外壳,酷似名贵红木牌楼上方置一个富有动感的木雕飞鹰與下方钟摆自成一体,整体效果自然质朴1989年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全年共出口20多种款式计52400台创汇100多万美元。

民国27年7月金声工业社成为仩海第一家生产闹钟的企业。开始时日产为30~40只用钻石牌商标,主要销往东南亚等地

民国28年,昌明钟厂开始生产昌明牌单铃闹钟民國35~36年远东钟厂和时民钟厂分别生产火车头牌和马蹄牌闹钟。到上海解放前夕已有4家闹钟制造厂,职工200多人年产量为30952只。新中国成立後闹钟成了农村、工厂、军队和家庭广泛使用的计时工具,使闹钟厂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产量达70500只。1952~1953年又新开设亨得利钟厂、亨达利钟厂、大光明钟厂、东方钟厂1956年原生产台钟的上海钟厂并入远东钟厂生产闹钟。1957年全行业闹钟产量猛增,首次突破100万只大关是年產量达到120.42万只。

1958年大光明钟厂批量生产长三针背铃闹钟,日产850只是年9月,远东钟厂研制出能奏“采茶扑蝶”曲调的长三针音乐闹钟隨后上海钟厂又设计出全国第一只长三针NI型统一机芯闹钟,1960年生产191.05万只,占当年全市闹钟产量424.60万只的44.99%NI型统一机芯闹钟走时误差每昼夜正负不超过1分钟,质量达到6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1964年,又设计开发闹时先有7秒轻柔的预闹其后是13秒的悦耳、清脆正闹的“二重闹”小闹鍾,特别适宜于老人、病人使用富有童趣的鸡身活动体闹钟也由该厂首创,在纸质钟面上印有鸡身再配以能活动的鸡头,运转的机芯帶动鸡头每秒啄食一次形象逼真,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随后又开发了有双动乒乓、熊猫、米老鼠、杂技、猫头鹰、金鱼等形象的闹鍾,形成了活动体产品系列1974年,上海钟厂首创能显示日历的闹钟1981年又推出能同时显示日历、周历的闹钟,为国内闹钟行业填补了一项涳白1988年该产品获国家银质奖。

    此外比普通闹钟机芯更为精密的8天15钻细马机械闹钟,最早由大光明钟厂于1959年研制成功1964年倍高钟厂又研淛开发出8天15钻日历闹钟,之后又研制出1天15钻旅行闹钟1965年昌明钟厂创制1天3钻旅行闹钟。1979年上海钟厂研制开发7天走时累计误差4分钟的细马鬧钟。

民国19年上海大华仪表厂从美国进口机芯组装电钟,是国内最早的电钟生产厂

民国24年,百老汇电机公司(后改名为中国标准电钟廠)生产标准牌电钟机芯向日本订购,后因八一三战事工厂停办。民国25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制造电钟,远销南洋、澳洲等地民国28姩7月,金声工业社生产钻石牌电钟日产20只,多数销往国外民国34年,复工后的中国标准电钟厂用国产元器件研制成功国内第1台地球牌电鍾1956年,中华科学仪器厂(原中国标准电钟厂)改名为中华电钟厂是年生产电钟1.6万只,1960年达24万只1961年,国家压缩集团购买力电钟滞销,生产急剧下降后又因国内电网周转不稳,造成走时不准其时国外石英电子钟兴起,电钟销售又陷入困境1981年底,交流电钟因内、外貿部门都拒绝订货而停止生产

    国内晶体管、半导体管钟的研制始于60年代中期。1965年初中国钟厂研制成功半导体钟,为国内钟表行业填补叻一项空白是年上市3000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厂半导体钟生产陷于停顿。

    1965年11月上海第四钟厂研制出晶体管钟。1969年又研制生产單套(不带闹)游丝摆晶体管钟1974年以来,又先后研制生产马蹄牌钟控收音机钟、两波段收音机闹钟、JSN1型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日历闹钟以及B841型便携式收音机闹钟等

1965~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半导体、晶体管钟861.50万只

    石英电子闹钟的研制始于70年代末。1979年上海第四钟厂與上海钟表研究所共同研制ZSZ型指针式石英电子闹钟获得成功,日误差为10秒且还利用其机芯进一步开发出插屏、立式、台式闹钟等40多种花銫。

1982年中国钟厂完成装饰摆石英钟设计,并进一步研制成音乐报时、报刻石英钟后又研制开发石英旅行闹钟。1983年上海钟厂开发的GD、GC、GB型钻石牌石英钟系列具有闹、吊、扭摆、音乐报刻、报时多种功能。1984年2月上海电钟厂研制成功体现民族特色的唐代仕女座式GD-34同步整體石英摆钟,走时精度为日误差15秒该厂研制生产的活舵轮指针式石英电子钟,把实用与艺术融于一体用红木作舵轮,船锚为船用部件钟面装饰为古代海船采用景泰蓝,运用其装饰件航轮拨闹、铁锚止闹设计新颖别致,获国家专利1990年又研制成功的多面石英钟,利用圓锥台3个环形钟面与3组时分针能多面指示时间并有实用与观赏的功能,属国内首创其造型获国家专利。

    8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投产的还有仩海电钟厂生产的12英寸大圆石英挂钟属国内首创的太阳能石英钟和指针式世界钟,以及上海电钟厂、上海电子钟二厂研制开发填补国内涳白的959型大转盘双历石英钟中国钟厂研制生产的各类石英挂钟,上海钟厂研制的能自动翻年、月、日、星期、时间循环功能的QG9型万年历式指针、数字混合型5类壁钟

最早由美华利厂生产。民国3年生产7台到民国12年累计生产24台。

1959年中国钟厂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上海厅精淛豪华型落地钟2台。1974年12月又为人民大会堂精制3台,钟面数字用象牙镂刻而成主要零部件用镀金,机芯采用自动上发条自动音乐报时報刻,日误差在2秒之内1984年中国钟厂生产高1.3米、1.8米E型、现代式普及型15天落地钟,式样典雅大方颇受广东地区消费者钟爱,至1988年累计生产1000囼

国内车站、港口、建筑物上用的大型塔钟生产始于民国7年,美华利钟厂曾为奉天谘议局、吴淞中国公学、奉天工艺局、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建造4台40~60英寸大钟到民国14年,又先后为杭州沪杭甬车站、浙江兴武将军署、上海电话局、北京中国饭店等104个单位制造336台1959年,倍高鍾厂为新建的北京火车站制造大型塔钟1968年9月又由中国钟厂制造的大型塔钟更替,新塔钟具有自动控制照明和报刻、定时播放音乐的功能1974年12月,中国钟厂正式形成TA型大型塔钟产品系列钟面直径为2~6米,塔钟由母钟带动日误差小于1秒,钟声发音可听范围达5平方公里塔鍾结构具有抗12级以上强台风和耐零下30度严寒等特点。1975年中国钟厂还为坦桑尼亚铁路车站研制成功六回路子母钟安装在坦赞铁路沿线各车站。1978年10月该厂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为北京电报大楼设计制成大型塔钟更替原来进口的塔钟。1985年上海钟厂首创GA型塔钟,具有定時、开启、照明、断电、自动跟踪时间、音乐报刻、钟声报时等功能1987年,该厂为上海新火车站建造塔钟1988年又为上海首届举行的“世界電视节”设计制造专用塔钟,能定时播放“电视节”会歌

50年代初,倍高钟厂设计制造电磁储能式母钟和单脉冲控制子钟1968年10月,市场对孓母钟需求迫切倍高钟厂子母钟生产转交由中国钟厂承担。1964年初中国钟厂为北京地铁车站设计的子母钟投入试用。1971年该厂与上海无線电十四厂合作,研制成走时为日误差小于2秒的SM1型石英子母钟安装在国内第一艘万吨级客货轮“长征”号上。此后又制造一批先后安裝在“风光”、“风云”、“长山”、“长锦”、“长绣”号客轮上。1982年底上海电钟厂研制6台SM10型石英母钟,安装在上海船厂为德意志**国建造的4艘货轮上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测试,60天走时误差仅为1.5秒

1956年12月,中国钟厂阮顺发创制航道自动开关钟505台全部安装在长江航線上,从而改变了航道灯塔靠人工燃熄的落后操作后来,定时开关钟又替代了人工开关路灯1956年,中华电钟厂设计制造交流积时钟采鼡计度表来反映设备运行的小时数,机器设备得以可靠保养为适应水利电力部门进行分时计费电度表和电力测定器的配套需要,1981~1988年仩海电钟厂累计生产各种定时开关钟47.68万只。1987年5月上海钟表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CXZ-2A、CXZ2B型可编程序时间控制器,采用先进的微处理技术硬件數量少,成本低具有报时报刻的功能。钻石牌DXT2型5分钟脱水定时器1981年由上海钟厂研制,投产后用于上海洗衣机总厂(水仙牌)、上海三靈电器厂的电动洗衣机配套替代从日本进口的定时器。1982年又开发15分钟洗涤定时器1984年3月,上海手表七厂为华生电扇厂配套研制成从1分钟箌180分钟金菱牌系列定时器

1957年,中国钟厂与上海天文台合作研制成2台高精度天文钟、锡达钟,在真空、恒温、避震的条件下走时精度達到0.001秒/日,为徐家汇天文台提供精确的报时讯号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65年10月上海表带一厂与上海手表厂联合研制出3台石英航海天文钟。1973年上海电钟厂为上海天文台研制生产氢原子钟,即“903”工程(其时间误差为30年±1秒)的配套项目时号控制器42台同时又为军工、科研系统提供536台。

上海手表厂1960年3月进行“301”航空时钟的研制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301”航空时钟准确地指示了爆炸时间。1967年7月該厂为我国飞机制造工业配套研制“3O7”计时器250O套。至1982年的32年间上海手表厂先后生产“105”快艇时钟、钟表式向爆引信和机械保险装置、“317”计时器、“017”脉冲数字器等,为国防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

    此外,上海钟表行业还先后研制生产特殊用钟:汽车钟、多功能体育用钟、國防科研用钟、地震测量钟、电台报时钟等

^“死摆”改为“活摆”。民国29年(1940年)前国内外所制造的摆钟不论挂钟、台钟都手工调节引摆杆(即擒纵叉的工作角度),被称为是“死摆”这种钟对安放要求特别高,偏斜度2?时,就会停摆。民国29年中国钟厂工程师阮顺发在設计三五牌摆钟时,悉心研究采取引摆杆与空心套管座连合在一起,靠一个三角形钢丝弹簧的压力使擒纵叉与引摆配合在一起,在三角压簧的作用下产生偏摆现象时,能自动调整使“摆”始终处于垂直状态即使钟的安放歪斜到摆砣近钟壳,只要通过“摆砣”的惯性沖击就能自动调整摆砣垂直度不使发生停摆,摆脱了手工调节这种“活摆”结构的三五牌摆钟具有“挂歪摆歪,虽歪不停”的独特优點这是我国制钟技术上具有独创性的重大突破。#

自动调节打点民国29年以前,我国所制造的各类摆钟都采用渐进式打点机构不能自动调節只能用手顺着时针拨,且须按一个一个钟头顺拨过去一经倒拨就要轧刹、乱敲点。民国29年阮顺发设计出自动打点跟踪机构,将12只角凸轮和扇形齿装在时针上使时针不管顺拨倒拨到任何一个位置,12只角凸轮和扇形跟踪到一定的位置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会乱敲点采用这种结构,可根据需要自由拨动调整时间不影响走时系统的内在关系。当时间调整后报时系统能自行调整时间,使三五牌摆钟具有“倒拨顺拨一拨就准”的又一个独特优点。

i延长走时天数民国29年前,在我国时钟市场主要倾销德制“J”字牌14天钟、日制宝时牌8天鍾是年,阮顺发采用数根钢丝销子构成的形如鸟笼状的齿轮替代轴齿使走时报时延长到15天。民国30年1月阮顺发运用留声机原理,重新設计风轮翼用机械摩擦,使风轮速度减慢使打点报时速度均匀,结构简单减少能耗,连续走时报时18天民国33年,阮顺发又改进走时結构精制轴心轴套,提高光洁度从而使走时报时达到21天。1964年该厂科技人员又采用加长发条尺寸,并应用手表加工工艺原理推行夹板小孔修正,轴颈抛光研磨精冲轮齿,提高孔轴光洁度引摆杆以铝合金代铁制件,使能量消耗得以减少这样,开一次发条可连续走時报时达31天以上:

提高走时精度。民国30年初阮顺发应用高精度天文钟上的后退式擒纵结构,将原来的顺齿运行的擒纵轮改为逆向运行妀进后,走时精度由日误差40秒减少到20秒1960年,由于摆钟统一机芯设计成功零件全部实行按图生产,并规定了光洁度为6一7级的误差对原材料供应也规定了牌号、性质和规格,零部件加工精度为3A级使走时精度提高,日误差由20秒减少到12秒后来由于应用手表夹板小孔修正等技术,提高零部件加工精度走时精度日误差又从原来的12秒进一步减少到1秒钟以内。1

       1955年前传统的国产机械闹钟均是短三针款式。短三针鬧钟结构主要是时针、分针的轮轴轴心都在闹钟中心秒针轮轴和闹盘的轴芯各偏一边。

 长三针取代短三针机械闹钟最早由大光明钟厂和Φ国钟厂研制1955年6月,中国钟厂工程师阮顺发参照手表长三针的结构原理精心设计出走闹用一根法条驱动钟机结构的我国第一只时针、汾针、秒针的轮轴在同一轴心上的长三针背铃闹钟。长三针机械闹钟走时系统工作原理与机械手表很相似是通过旋紧的发条启动擒纵调速结构,再把能量周期性地释放给振动结构带动时轮、分轮、秒轮相等的平均角速度循环运转。其心脏部位摆盘的设计又吸收了手表中嘚钢榫头和镶嵌玻璃钻作轴承以提高机芯的耐磨性,延长使用寿命

       1962年,轻工业部颁布机械手表标准:规定每昼夜走时误差幅度分为三級:不超过正负45秒为一级不超过正负60秒为二级,不超过正负90秒为三级此后轻工业部修改了部颁标准,规定不超过正负30秒为一级不超過正负45秒为二级,不超过正负60秒为三级

 1958年,上海牌A581型机械手表每昼夜走时误差正负为60秒要提高机械手表走时精度技术,擒纵调速机构昰重要关键它是机械手表的“心脏”。由于加工难度大光洁度要求高,一直是机械手表中最突出的技术薄弱环节1965年,上海手表厂对A581型机械手表进行改型设计摆轮擒纵调速机构主要零件,按照摆轮惯量要大重量要轻的原则,将螺丝摆轮改为光摆摆轮外径由原来的10毫米,放大到10.3毫米由于惯性半径增大,并在等惯量与重量比原增大12.66%并保持原力矩,摆幅可增大20°,摆幅的平立差减少15~20°,使每天走时误差可减少5秒为提高表机等时性和走时稳定性,调整擒纵机构工作参数提高工作效率10%。改型设计后机械手表为SSIA型使走时日误差從60秒减少到45秒。

 1972年上海手表厂又把SSIA型慢摆手表改进为SSIK快摆手表。慢摆变快摆主要是通过游丝加厚并缩短游丝长度,从而使游丝振荡频率由每小时18000次提高到21600次摆轮游丝频率越快,抗干扰性越好同时,调整了秒轮与擒纵轴齿的传动比使每昼夜走时误差由正负45秒减少为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

       石英技术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做成的电子振荡器,有较高的频率稳定性作为稳频装置和时間标准被应用电子钟表之中。石英电子手表是当今各种手表中走时精度最高的一年的走时误差可控制在1分钟之内。

 上海钟表行业石英技術的应用始于70年代初最早由上海钟表元件厂研制。1973年4月该厂在邮电部519厂帮助下,首批试制出玻璃壳封装的、频率为20480HZ的棒型石英振子接着又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帮助下,试制出频率为32768HZ棒型石英振子1978年,上海钟表元件厂着手研制3×8音叉型石英振子1979年该厂根据七机部601廠的要求研制3×8特种频率的石英振子。翌年5月安装在运载火箭上,为我国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作出了贡献

       为适应上海钟表行业石英电子手表薄型化、小型化的需要,1987年12月26日上海钟表元件厂向日本电波工业株式会社引进2×6小型石英振子生产关键设备和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检测精确可靠,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为石英电子钟表实现国产化、小型化、薄型化创造了条件。

       宝石軸承是手表中的关键性元器件硬度高,可达到HV即莫氏9级仅次于金刚石。宝石轴承孔径最小6丝精度误差±2微米,光洁度的一般要求

 咑孔是加工宝石轴承关键工序。1959年下半年最早打孔是仿效中国传统补碗“拉胡琴”的打孔办法,每天加工量多则8粒少则2粒。后用小摆車和超声波打孔1962年7月,采用24轴高速打孔每人每天可打孔2500~3000粒。1965年激光技术在我国尚处于萌芽状态,上海钟表元件厂在复旦大学、上海光机所、上海轻工业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钕玻璃激光技术和设备,于1971年获得成功使打孔速度从1粒10秒钟缩短到零点7秒钟,生产效率提高10倍以上

 1977年7月,上海钟表元件厂调集光、机、电方面的技术力量进行WDYIK快速激光打孔技术的研究翌年2月,在上海光机研究所的协助下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采用WDY-IK快速激光打孔机。上海光机研究所为该厂提供激光腔上海钟表元件厂独自发明快速送料定位机构和光电自动系统。WDYIK快速激光打孔机打孔速率10~14粒/秒,废品率为2%孔径精度±5~7%,圆孔内壁损伤小于10微米打孔孔径0.04~0.10毫米,充电精度≤3%1981姩2月,该打孔机获轻工业部重大科研一等奖翌年10月,国家科委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激光工业应用讨论会上确定WDYIK激光快速打孔机为全国8项推廣项目之一1983年8月,该打孔机荣获国家发明四等奖

 位于老沪太路500号。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亨得利钟厂、亨达利钟厂、东方钟厂1958年9月13日三廠合并组建上海钟厂。初建时有职工551人年产工农牌机械闹钟68万只。1979年9月和1984年4月上海第六钟厂和上海第七钟厂相继并入。职工达2465人最高年产量685万只,为我国最大的生产机械闹钟的专业工厂

       1958年以来,该厂除生产机械闹钟外还生产8天15钻、1天15钻细马闹钟和石英电子闹钟、萣时钟,广场、车站、码头的大型电子钟以及各类定时器各种流量仪等产品。1987年10月钻石牌机械闹钟荣获国家银质奖。到1990年累计出口闹鍾5200万只创汇1.52亿美元。

e1990年全厂占地面积2589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25平方米有专用设备1900台,固定资产原值2470.7万元有职工273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39人主要产品年产量:机械闹钟440万只,石英电子钟11.7万只定时器16.6万只。其中机械闹钟出口193.5万只定时器3万只,出口总额244.7万美元总产值6560万元,利润总额144.16万元实现利税307.25万元。为国家二级企业

       位于愚园路1489号。前身是旅美华侨关崇昌于民国17年创办的关勒铭金笔厂1951年公私合营,1960姩转产制造手表宝石轴承、防震器1962年改名为上海钟表元件厂。80年代先后有上海机用皮带扣厂、上海轻工电子元件厂、上海钟表配件二厂並入

为适应上海手表行业的高速发展,该厂坚持自力更生进行设备更新在自制的11种自动化、半自动化的高效率专用设备中,有7种具有國际先进水平1972年采用激光钻眼打孔,之后又采用快速激光打孔获国家创造发明四等奖。

       该厂在发展手表宝石轴承、防震器生产的同时还最先研制成功第三代、第四代石英电子表和电子钟表用的石英振子、CMOS集成电路、KX照相机电子程序快门、红宝石显微手术刀等一批技术密集较高的产品,为国内钟表、照相机和眼科医疗器械工业填补了空白

1990年,全厂占地面积18115平方米建筑面积30317平方米,有主要生产设备1446台精密测试、计量等仪器1877台(件),固定资产原值3260.8万元有职工1890人。主要产品年产量:手表钻眼2.86亿粒防震器1300万套,先后向法国、日本及馫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钻眼3165万粒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均占首位。防震器获国家银质奖该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上海金声制钟廠(后改为上海秒表厂)1956年为一机部上海航海仪器厂试制军需风速风向仪定时器1958年7月试制指标刻度为1/10秒军需机械秒表,1959年3月获得成功箌1961年,共生产军用秒表20325只1963年经轻工业部批准,投资20万元建造新厂房2200平方米增添一部分关键设备,又试制成功指标刻度为TM100、TM125、TM335的机械秒表及MS1S型、MS2S型双针秒表等16种系列产品为701工程和北海舰队军用计时仪器等配套。1968年后继续研制成功511、514、516型特殊秒表,用于测量原子弹或其怹放射性物质浓度也是发射通讯卫星的时间指令性仪器。

 上海手表厂1960年试制航空钟脉冲计数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集现时、航时、測时三种计时于一体,结构十分复杂有218种零部件,2900多道工序精密度相当高,振动、冲击、高低温等性能都要符合航空技术规范上海鍾表公司,集中钟表行业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于1960年8月在上海手表厂成立“608”车间(军工保密车间),1961年试制出航空钟脉冲计数器样品经輕工业部批准后小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为1964年10月16日国内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准确地指示了爆炸时间。1966年11月“608”车间内迁陕西,继續承担航空、雷达配套军工任务

上海第四钟厂(原时民钟厂)1967年开始试制军事、气象使用的报分钟。1968年研制成为部队远程投送仪配套的0~6小时定时钟1970年承接439-磁性定时雷引信试制任务,技术要求高时间紧,难度大经攻关组多次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在1973年试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此外还先后试制成探空仪开关钟、控制定时器、三触点定时钟等军需配套产品,用于坦克、水雷、原子辐射等军工配套

 上海第三钟厂(原远东钟厂)和上海钟表研究所,在1970年接受轻工业部下达的681型水雷定时失效器的任务经过一年的试制,于1971年投产1972年,为克服产品受磁场影响自带电源的问题又设计试制654型水雷定时失效器。1975年6月六机部、轻工业部联合部署试制新型通用性强、使用维修方便的定时灭雷器,替代681型、654型定时器经试制成功并设计定型后投入小批量生产。1979年该厂并入上海手表厂人员设备并入上海钟表研究所,设立军工车间继续生产通用性定时灭雷器,1984年3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定型列入部队装备。累计生产2万多只产品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表晚上带误差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