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大才疏 治国无能的人不成功的事例,快点我要写作文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电话:

版权所有?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教信息(2013)2号

本网站大部分作品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组织编撰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原标题:【作文辅导】审题勿停留在表面,挖掘要深入以及一个核心话题,两个立论方向,抓住了就有好作文

审题勿停留在表面,挖掘要深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6年7月12日,英国教育部决定,未来四年,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5400万美元。据介绍,这项改革涉及全英的一半小学。不仅如此,英国还建立了35所专业数学教学中心,作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

关于“中式教育”,争议由来已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为上的考核体系等,都动辄得咎。很多国人觉得问题一大筐,英国教育部官员却来取经,并大范围推广“中式教育”模式,颇堪寻思,也激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方式的关注和热议。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中式教育”在国内“动辄得咎”,而英国近一半的小学将采用其数学教学方法,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要有回答问题的意识,考生的回答就是自己的观点。

2.“英国教育部决定”、“拨款5400万美元”、“涉及全英的一半小学”、“普及‘中式教育’”,可见英国教育部和命题人是认可中国小学的数学教法的,如否定英国政府的做法或否定中国小学数学的教法均为偏跑;若抛开“中式教育”,一味推崇英国来华取经的眼界胸襟也是偏跑。

3.英国学习“中式教育”,并非全盘照搬,而是取其精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在小学阶段推广中式数学教法。不可因此对“中式教育”盲目自信自大。

4.“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扣着“英国小学将采用“‘中式数学教学’方法”这个事件来展开对“中式教育”的思考,如抛开材料,只抓住“中式教育”来议论视为偏跑,对“中式教育”大加赞美或过度否定都不是正确的认识。

5.“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文体指令偏向议论文。

1.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

从国人角度展开议论。关于“中式教育”,很多国人觉得问题一大筐,英国教育部官员却来取经,结合此事可针对国人对“中式教育”无理无知的批评展开议论。

从“中式教育”角度展开议论。既不能妄自菲薄,又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至上的考核体系、高强度的练习等,要有学习的态度,不断改进。

从“英式教育”与“中式教育”对比角度展开议论,每一种教育方式都各有优缺,要能在比较中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

2.考生可以就现象展开分析,提出问题;也可以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三者综合。

时事类任务指令性材料作文。真实的情景是2016年7月12日,英国教育部决定,未来四年,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普及“中式教育”。对立的矛盾是很多国人觉得“中式教育”问题一大筐,英国教育部官员却来取经,并大范围推广“中式教育”模式。此题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思维。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生综合立意可能把握不住核心问题;审题停留在表面,挖掘不深入。

1.“中式教育”也应像“英式教育”一样取长补短。

2.“英式教育“拿来”,中式教育不妨也“拿来”。

3.习人所长,去己糟粕。

4.正视自我,互相学习。

关于“中式教育”,很多国人觉得问题一大筐,英国教育部官员却来取经,并大范围推广“中式教育”模式,激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方式的关注和热议。我们该怎么看待“中式教育”?

英国人看到了我们的优势,我们却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势。

请注意,英国学习“中式教育”,并非全盘照搬,只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在小学阶段推广中式数学教学法,不可因此对“中式教育”从妄自菲薄走向盲目自信。我们不妨从反面思考,除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法外,我们小学阶段的其他课程人家学吗?小学阶段之外,幼儿园、中学、大学的教学法人家学吗?这样的话,“中式教育”是优势大于劣势呢,还是劣势大于优势呢?这样想一想,马上就能发现问题。

发现了问题怎么解决——拿来主义。

英国英国人用“拿来主义”来取经,取我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不妨用“拿来主义”来正视自己的长处和和不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直面缺陷,努力改进。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为上的考核体系等问题确实存在,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把“中式教育”看得一无是处。可喜的是,中国的教育改革已在浙江开始,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而全国性的教育改革,也将从2019年开始逐渐全面铺开。

我们也可以像英国人那样“拿来”别人的精华,择善而从。

比如,英国只向中国学习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法,那就意味着,其他方面人家或者比我们强,或者不认可我们,要学其他国家。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应该考虑除了小学数学,我们其他的学科、学段存在什么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向英国、德国、美国学习点?英国作为教育强国都有放眼世界的胸襟和眼光,就此一点就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不能仅仅陶醉于小学数学这一点点的成功而不思进取。

中国教育史上不乏被人学习的例子,也不乏学习别人的例子,日本的文字就是向中国学的,中国的班级授课制是向苏联学的。大家就是在这样的学习中进步的。英国人来学习中国小学数学教学法,中国也不妨学学英国的快乐教育,“拿来主义”在任何时候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主义。

总之,“英式教育”来取经,没必要简单化比较两种教育模式孰优孰劣,而是要认识到各自的优缺,以互相学习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才是我们应持的态度。

一个核心话题,两个立论方向,抓住了就有好作文

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

读了这句话,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

要求: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向后看才懂得生活:要对过往的经历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或情感上的体悟);向前看才能生活:要对未来有所展望,有憧憬、追求、行动奋斗的决心,要努力拼搏。

2.不可只谈“懂得生活”或“生活”,也不可只谈“向前看”、“向后看”,材料关键词是“向前看”、“向后看”、“生活”,材料着重阐释要素间的关系。

3.“懂得生活”与“生活”在优质的人生中缺一不可,因此论点应将“向前看”和“向后看”结合起来,辩证分析二者关系。当然,并非要对二者平均用力,可有所侧重,只要不是只提一方面,完全忽略另一方面就好。

1.考生可以“自选角度”,如侧重“向后看”,议论反思人生与奋勇前行的关系;如侧重“向前看”,议论行动力的重要;更可兼论两者,如且行且思、知行合一等等。这三个角度又能辐射出许多立意,这就给考生审题立意提供了一定的自由。

2.考生可以在联想的基础上,写自己的人生感悟;也可以客观冷静,分析人生路上前行与反思的关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的思考;还可以反弹琵琶,论及不做反思或过分犹豫、瞻前顾后的危害。思路还是比较开阔的。

3.考生可以进一步思考“向前看”看什么?如何看才有生活?“向后看”看什么,如何看才算懂得生活?将思维向纵深发展,而不仅仅浮于认识的层面。

材料的核心只有两句话:“向后看才懂得生活,向前看才能生活”。而冠以“有位哲人说过”,意在强调其中的哲理性。哲人的话看似并列,实则相反相成,体现辩证。则立意构思可以在“辩证性”上下功夫。

这则作文题属于材料作文,立意本身不难,首先要抓材料的核心话题——生活;其次注意立论的两个方面——“向后看”与“向前看”与 “生活”的关系,分析其中寓意并加以阐述即可。

1.行走人生,勿忘回望。

2.不要被过度回顾束缚住前行的脚步。

3.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4.回顾是知,奋进是行;知行合一,方能进步。

5.从过往汲取智慧,用拼搏实现憧憬。

6.生活需要反思,反思是为了更好地进取。

世上行走,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些“生活道理”。有人把“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写进朋友圈,颇有种“活在当下”的现实主义精神;也有人强调“经验至上”,从过往经历的深井里打捞对未来的一切主张;还有人满心宏图大志,只向前看,根本不屑于低头回望。其实,人生在途,既要坚定目标追求,也需及时回望反思。两相辩证,才能在现实路上稳健前行。(首段通过先述世人对待生活的常见偏颇引出论点,同时明确了说理对象,即上述认识偏颇的人们。)

意大利谚语说“经验为才智之父”,莎士比亚也曾言“经验是一颗宝石”,从过往经历中汲取智慧,是大多数人的增智途径。老马识途,靠的是行走多年的记忆和对记忆的整合;长者备受尊重,常常是因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及时“向后看”,自己走过的弯路、跨过的险滩会在回望中越发清晰;知道事所缘起,明白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分量,人才会越来越懂得生活。莽夫往往不屑反思总结,志大才疏的空想家两眼只顾望向前方,因此鲁莽的人一路摔跤却不明就里,虚浮的人无法将理想变作现实却总是怨天尤人。不懂得反思生活、总结经验教训的人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生活。(第二段针对不懂“向后看”的说理对象进行论证,运用对比论证、因果论证阐述“向后看”、汲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意义。)

“向后看”当然不是解决所有生活问题的万能钥匙。世界在发展,新情况、新方向不断涌现,人生目标的确立、理想的实现还需要“向前看”。如果一味眼睛向后,以为“老祖宗的办法足以应对一切”,变革就不可能发生,因循守旧导致的固步自封、畏首畏尾就会成为常态;只从经历里拿经验、取教训,甚至用旧日所得衡量来日目标,理想之花就难以灿烂绽放,希望与憧憬的大路就会被提前铺上老旧的轨道,前行也未必如预料般踏实。前路每走一步都是新的,看到希望,拥有憧憬和追求、勇气与远见,才能好好地生活。(第三段针对不懂“向前看”的说理对象进行论证,运用假设论证阐述“向前看”、拥有希望与远见的重要意义。)

“向后看”可“厚积”,“向前看”为“薄发”,“厚积薄发”才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古今中外的杰出人士,无一不既善于反思总结,又具有坚定远大的目标追求;既不拘泥守旧以至于不知变通,也不好高骛远以至于不切实际。苏秦坚定“谋臣之极”的理想,从游说大败中反思,终于在继续攻读后取得成功;匹夫却往往憧憬繁多、目标屡变,“向后看”思考浅显,“向前看”目光如豆。人生路自然走得磕磕绊绊、步履维艰。反思过往是为了更好前行,前行需辅以回顾自省,如能这样生活,人生长途何愁不稳健顺畅?(第四段进行总结,运用对比论证强调“向前看”、“向后看”需集于一身。扣题。)

小学分类作文全攻略之怎样写人

一、选择人物身上最能体现其思想品质和特点的具体事例。

1. 通过一件事写人。

(1)要根据写人的需要来选择具体事件。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2)要具体、生动的写清楚一件事能表现人物思想的主要情节。 例文: 我的同学

我有一个前桌,她叫付洁琼,是一个简单再简单不过的女孩。但她却有一颗无法代替的热心,她的学习好,在我眼里,她好像永远不会骄傲。如果你有问题可以去问她,她会认认真真的给你讲,直到你会 了为止 。

付洁琼是我的?二代老师?,她是我的? 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品德老师?,?外语老师?等各科老师。她是1.60米, 一个圆圆的脸蛋 ,乌黑的眉毛下面,点缀 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头上戴着一个红红的发卡, 背着一个灰色的背包,爱用黑色的笔, 写字特别好看,总之,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发现她的缺点,而且,她还特别的善良 。

有一次我胃里不舒服, 一吃东西就想吐, 吃药药效还没到就吐了,连续几天也不好。 某天某时的一次数学课,我们正在自习 ,我突然胃里不舒服 ,我心里想:忍一下 ,就一下,一会就下课了, 上完这节课!我就一直这样想着 ,可是, 胃好像一个顽皮的小孩,我说什么 ,他也不听, 我们一直僵持了很久, 最后我忍不住了,就走到老师面前去说:?老师,我胃里不舒服,想吐。可以去厕所吗??老师说:?快去?我叫上付洁琼,让她陪我去,她和我一起走了 , 快到厕所的时候 。我遮住嘴,似乎快要涌出来的时候,我做出一副严肃而痛苦的表情, 她看出了我的痛苦对我说:?要不我们跑吧!?我说:?不行,越跑越难受 ,? 于是,我们就走到了厕所,我到那就吐了 ,他递给我几张卫生纸,我擦了擦嘴, 我们就进班了。 付洁琼,就是一个这样有热心的人,也就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

2. 通过几件事来写人的作文

(1)所写的几件事必须有代表性,

(2)不仅要使所写的是受一定的主题统帅,从不同的侧面去反映主题。

(3)要注意这几件事的排列顺序,注意事与事之间的衔接。这顺序,即可以按时间推移安排,又可以按地点转换来安排,也可以两相对比来安排,还可以层层递进式安排。

(4)需注意事与事之间不能平分秋色,而要详略分明,重点突出。只有事情参差不齐,逐

次有别,所表现的形象才能具有立体感。

我的幽默老师姓林,全名叫做林小勤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他性格幽默,喜欢做一些搞笑的事来逗同学们开心。每次上课都把同学们逗得开怀大笑。就连让同学们打起精神来上课的方法也很搞笑呢!

记得有一次,林老师上课时,看见陆俊正在望着窗外发呆,便笑着问陆俊:?陆俊哥啊,你是不是该该名叫做‘呆哥啊’??听了这话,全班同学顿时哈哈大笑起来。?呆哥?从同学们爽朗的笑声中惊醒过来,也在下面害羞的笑。还有一次,在数学科上天才般的我,因一时疏忽而写错了最简单的一题,林老师看见了,便问:?黄若龙啊,你到底是天才还是癫仔啊??这下,同学们更是笑得合不上嘴了,这时我也不由自主地笑啦。这就是林老师的逗人方法之一——取外号。 除了取外号,林老师还有一种方法既能让同学们打起精神来上课,又能让同学们开心呢!记得那时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因为同学们都没有午睡,所以都无精打采的。林老师想了想,问?你们是不是没兴趣听我这个痴婆的课啊?用不用找个乌鸦嘴上来帮我讲啊??听啦这话,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笑了,笑完后,就有精神啦,就可以继续上课了。怎么样,这个方法管用吧?我的幽默老师

林老师的可真是太有趣啦,真希望她能把我教到毕业啊!

二、通过对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的描写,使它构成整个情节的最典型的部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格,展示人物性格,是文章显得生动真实,从而达到写作的目的。

1. 人物外貌的描写。

每个人的外貌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描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突出中心,表现人物特点,所以描写人物外貌不可面面俱到,只需抓住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进行重点、具体描写。描写外貌也要井井有条。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如在《我的小表妹》一文中,对小表妹的外貌是这样描写的:她胖乎乎的,凸额头,塌鼻梁 ,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上,扎着一枚粉红色的蝴蝶结。红红的小脸蛋,想朵要开的杏花,加上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机灵鬼文章对小表妹外貌的描写,突出了人物的个性。)( 又如一篇题为《娘》的习作中写道:我娘今年30多岁,长得并不美:一张普通的脸,一双纯朴的眼睛,中等的个儿 ,平凡的没有能引起人们注意的地方。 小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的描写妈妈的外貌。在小作者简单的描述中让读者知道他的妈妈是一位地道的农家妇女。亦能反映妈妈纯朴的性格。)

2. 人物语言的描写。

描写人物语言可以表现人物思想,品格,性格,和作风,更重要的是可以突

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及年龄特征,且要与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相结合,要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写好人物在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把人物写活了。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例文:我六岁的时候,到农村外公家去住。一天傍晚,我坐在院子里玩,忽然发现一只小兔在篱笆门外,我连忙走上前去一看,他红红的眼睛,仿佛是小兔的项链。旁边蹲着个年龄跟我们差不多的小女孩儿。她长得可精神了。秀气的脸上一双宝石般的眼睛,闪着快乐、朴实的光,两只齐刷刷的小辪子不时在肩膀上磨来擦去。我走到近前,蹲下身一边抚摸着小兔,一边问他:“这是你的小兔吗?”“是俺的。它叫?鲜鲜?,非常淘气,你看,它又跑到这儿来了。”“咱们一块玩吧!”“好的。”说着说着,我们就熟悉了。这时我才知道他叫“石榴”,以后我们就成为了好朋友。简单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也反映了农村小女孩的纯朴特点。)

3. 人物行动的描写。

写出人物的行动,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如一个个小手冻麻了,冻红了,可谁也不叫冷,只是互相笑一笑,搓搓手,再呵呵热气,又喊着笑着,热火朝天地玩起自己的游戏来。写出了小朋友们贪玩可爱的特点。)

4. 人物神态的描写。

神态即人的神情状态与脸部的反应,指人脸部的动作和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任务神态的细微变化。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动或语言叙述中。(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又如《水浒传》里的片段:两个猎户听得痴呆了,说道:“怕没这话!”武松道:?你不信时,只看我身上兀自有血迹。?)

5. 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心理,指人物内心的活动。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一种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他直接写出人物内心产生的种种反映,展示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品质。人物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的感情要真切,表现的思想活动要真实。心理描写应穿插在叙事中,不要太集中,也不要写的过多。(如:我的心里忐忑不安,生怕老师公布出我的分数,我把头轻轻地了下去,

目光躲闪着,脑袋像过电影一样过着妈妈知道分数后那生气和失望的表情,可是,我还是让她失望了,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妈妈,你不要生气.... )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掌握了写人方法的基础上,还要多读书,多积累,这样才能灵活的运用写作方法,更好的写好作文。

附例文 评析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董开旋长得可真有趣,扁扁的脑袋,一双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小小的塌鼻子下面,那个大嘴巴紧紧闭着,还有那一绺乌黑的头发,令人发笑地翘在前额。我第一天和他坐在一起就喜欢上他了。(开头介绍记叙的对象 。写人物的外貌抓住长得“有趣”这个特征 。开头的外貌描写是与下文描述“同桌”的三方面性格有关系的。学写作文开始时就要注意不要为写外貌而写外貌。)

我的同桌好胜心可强了。(本文采用分类记叙方法,从三个侧面写同桌。本段写第一点:好胜心强 。“好胜心”,是从人物的神态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先写不高兴的、怀着妒忌心理的神态:嘟嘴、瞪眼 。)前些天语文测验,我得了98分,他呢?97分。就这么一分之差,他就不高兴了,嘟着嘴把我的考卷拿过去,瞪大眼睛,仔细地看着??我正纳闷,他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地大笑起来,对我一眨眼睛,跑到中队长那儿,连拖带拉地把中队长?请?来,用手点着考卷上的一个字,得意洋洋(再写获得战胜对手希望的神态:大笑、眨眼、得意洋洋 。)地对中队长说:?看,这‘白玉很珍贵’的‘玉’字,顾宇写成‘王’了!?中队长细细一看,就指着董开旋的脑袋说:?瞎嚷嚷什么?哪儿有错误??董开旋瞪了中队长一眼,自以为是地拿过考卷,读了起来:?‘白玉很珍贵’??咦?刚才‘玉’字不对,现在怎么又对了??他直摸脑袋,刚才那股高兴劲儿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见他那可怜的样子,马上拉住他的手说:?不要紧,下次考好点。要考得好,不是靠找别人的差错,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呀!?他看着我,心悦诚服地直点头。(最后写败下阵来的神态:直摸脑袋、直点头 。写语言,要切合身分、场合等,“要考得好??靠自己的努力呀!”可删去 。)(“心悦诚服地”和前面的逗号也要相应删去。)

我的这位同桌还有点糊涂——乱赶时髦。(本段写第二点:糊涂 。写“糊涂”,也是通过神态描写来反映的。先写他自我欣赏的神态:神气活现、得意洋洋、挺胸、抬头、快步走、大声说 。)这天早上,他脸上擦了香水,吹过风的头发上还擦了油,神气活现地来到教室。站在讲台边上的王老师闻到了他身上的香味,就叫他过去。董开旋一挺胸,自以为很美,得意洋洋地快步走到老师面前。王老师故意问他:?董开旋,你身上怎么这么香啊??他以为老师要表扬他,更加神气活现地把头一抬,大声说:?我嘛,擦了点香水,抹了点发油!(人物的语言,从语气、语调到句式的选择 都跟人物的神态描写保持一致,集中表现董开旋的自我欣赏。)?老师看着他,又好气又好笑,对他说:?董开旋,擦香水抹发油可不是真正的美呀!想想,怎样才算美,明天我们一块儿讨论讨论。?董开旋像才睡醒的小猫似地揉了揉鼻子,一下子溜到了座位上,直抓自己的头发,好像这样能把发油、香水抓掉似的。(再写他尴尬、羞愧的神态:揉鼻子、抓头发 。)

我的这位同桌还挺爱打人玩。我才和他坐了两星期,就被他打了十来次。王老师知道了,就把我俩找去,严肃地问他:?董开旋,你再打顾宇怎么办??董开旋眨了眨眼睛,脱口而出:?那好办,就叫他打还我三下呗!?话是这么说,可不出三天,他又犯老毛病了。自修课上,他很快做完了作业,闲着没事干,就学着电视《武松》中的武松,大喝一声,用手使劲儿朝我腿上?捶?了一下,我痛得哇哇直叫。他慌了,一吐舌头,忙说:?对不起呀,我尊敬的好顾宇。?还一个劲地给我揉腿。看着他这副样子,我的气消了,立刻说:?不要紧,不要紧。”(人物的憨直性格,也用神态描写来表现。例如用“一吐舌头”表现他知道又犯错误后的

慌张神情,用“傻乎乎”形容他愿意改正错误的心理 。)可董开旋还是很过意不去,傻乎乎地说:(道歉的神情、语言 以及道歉后的动作 都表现出董开旋憨直的知错就改的性格。)?你打还我吧!?我才不打呢!他趁我不注意,猛然抓住我的手,用我的手狠狠打了一个他自己的腿。(人物语言和动作跟上文王老师找“我俩”谈话一节内容相照应 ,所以详写“打还”的过程是合理的 。)?哎哟!?他叫了一声,马上又笑了,他大概认为已经?惩罚?过自己了。看着他那知错就改的傻样子,我也忍不住想笑。

我的同桌董开旋,既调皮又可爱,还挺傻。他傻得有趣,谁见了都会喜欢他,真的!(在上文三方面记叙的基础上总括人物性格特征,并抒发友爱的感情 。)

三、小学阶段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写一个人、写两个人、写几个人。其中应以写一个人为主。

记一个人的写人记叙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通过写一件事写一个人。有的文章写人只写了一件事,写这一类的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画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事例是很多的,通过一件事写人就要选取最有代表性的生动事例来写。 ② 要写出事情的发展过程,使人物的形象逐步完整。

③ 要把事情写具体。用一个典型事例记叙一个人,应该把这一事例写具体,这样人物形象才能丰满。

④ 为了使读者对人物了解得更全面,使重点记叙的这件事有充分的依据和坚实的思想基础,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文章的开头可以对人物作简要的介绍。

(2)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

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使用一件事来反映一个人就显得比较单簿,不足以充分反映人物的特点及其品质,因此,必须用两三件事才可能说的明白,再现得充分。通过几件事写一个人,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几件事不能相互矛盾,,人物的性格在几件事中要和谐、统一。

②概括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在一篇简短的作文中要用几件事写一个人,不可能将每一件事详细叙述,因此一般可以交代和具体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即先概括交代一些事例,再具体记叙一两件事。

(3)通过对比的方法写一个人。

通过对比方法写一个人,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同一个人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变化;第二种是对一个人的认识前后相比,说明这个人的品质;第三种是一

个人同另一个人比,突出歌颂其中一个人。

通过对比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要注意几点:

运用对比描写,不应该勉强凑合,主要看作文的材料是否适合采用对比的写法。如果材料本身需要用对比的写法,那么作者才可以通过对比来写人,完成自己的写作意图。如果材料的本身不适合采用对比的手段,那么也不要人为的牵强附会,为对比而对比。

两个人进行对比,不能割裂开来先写一个,后写一个,互不相干,而是围绕中心事件叙述,刻画两个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写人,如果从一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往往单薄。如果从多个侧面去描写,人物形象就容易丰满。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这个“侧面”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整理出各具代表性的若干侧面,分工而又合作地表现人物形象。通过多侧面描写来丰满人物形象,我们可以称它是“众星拱月”。“月”就是人物,“星”就是侧面,“拱”就是多侧面展示人物形象的过程。不过应该看到,“众星拱月”的“众星”也不是平分秋色的,它们之间也有主次、详略的区别。所以在写“众星”的时候,是没有必要平均使用力量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大才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