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疱疹疱疹型咽峡炎痊愈过程会复发

“孩子高烧,得了手足口病,焦急的妈妈带孩子来看病,说自己也喉咙痛,我一查,发现大人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最近,浙大市一医院儿科副主任蒋春明坐诊,接连遇到了两对这样的母子。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蒋春明说,“最多的一天,一晚上100多个急诊患儿中,20%的孩子喉咙里长了小泡泡。”

高烧后喉咙里长泡拒绝进食

“发烧38.7℃,不肯进食,一直哭喊着嘴巴痛。”蒋春明说,上周五的这个2岁小女孩给他印象很深。

听妈妈张女士说,上周五,女儿突然发烧,吃饭也没有胃口,起先家人以为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不久,孩子突然哭闹,水也不肯喝了,张女士发现孩子嘴巴里长了几个疱疹,担心得了手足口病,心急火燎带着孩子赶到浙大市一医院检查。

为了确诊,蒋春明摊开孩子的手脚,没有看到疹子,倒是咽喉充血,扁桃体两侧长了两排疱疹,已经化脓。进一步检查发现,孩子得的是疱疹性咽峡炎。

蒋春明说,这种病起病很急,一开始像感冒,快则两三个小时后,喉咙里就会长出疱疹。他曾遇到过一位特别严重的3岁患儿,当时没能救回来。“许多人知道手足口病,不太了解疱疹性咽峡炎,其实它们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过程。”

今年出现大人和孩子共患病

以往,夏季是这两种疾病的高发季节,但在临床医生看起来,今年似乎又有新变化:以往进入8月,发病数应该减少,但今年7月初和8月初都有两个小高峰,最多时患者占了门诊量的20%;以往只传孩子不传大人,今年大人和孩子同时发病的也很多。

“我已经遇到两对母子,同时患上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其中一个是二孩家庭,6岁的大宝和3岁的二宝反复得手足口病,妈妈带到医院挂了急诊,告诉我自己也喉咙痛,一看,她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蒋春明说,两种疾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以柯萨奇A组病毒、埃可病毒较多见;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多见。

这些病毒很狡猾,每年都在快速变异,很多孩子好了又得,而且突破了季节性,一年四季都会出现发病小高峰。

“以往,我们通过孩子长皮疹的部位来初步判断病种,随着病毒变异,病情表现也在变化,有的浑身长皮疹,有的皮疹很少,需要仔细辨别。”蒋春明说,

5岁内孩子建议接种疫苗

“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大概一周左右能自愈,虽然它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概率,远小于手足口病。”浙大市一医院儿科主任黄先玫提醒,如果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并经常仔细检查孩子的手脚,有没有新发的小的红色斑丘疹或水泡,如有新情况出现,也要及时就诊。

黄先玫主任支招,预防两种疾病有个口诀:勤洗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太阳。6月龄到5岁的宝宝,建议接种EV71疫苗(俗称手足口病疫苗),任何时候接种都不晚,一般接种2周后起效。

尤其是二孩家庭,要注意交叉传染,患儿要多休息,房间定期开窗通风;皮疹处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若疱疹破溃,可以用碘伏消毒。

“口腔疱疹破溃后疼痛难忍,孩子会流口水、不想吃饭,家长可以用开喉剑、锡类散、口腔溃疡涂剂一类的药喷涂口腔。让孩子喝温水,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蒋春明说,一般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最容易得病,平时一起吃饭或说话,都会通过飞沫感染。玩过公用的滑滑梯,回来一定要用流动的水洗手,且最好用肥皂。一旦患病,要在家隔离休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疱疹性咽峡炎会反复发烧吗?孩子可能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口腔出现了疱疹,同时也出现了反复发烧的状况,这时许多不了解的家长朋友可能会有些混乱,究竟疱疹性咽峡炎会反复发烧吗?如果您也不了解,就必须看看下面由小编准备的文章。

疱疹性咽峡炎会反复发烧吗

孩子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可能会反复发烧的。

1、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腹痛或肌痛。

2、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护理

1、尽量给孩子喝水,还有让孩子适当休息,将体内的温度降下去。

2、若孩子因口腔疼痛拒食也要注意补充营养食物,以清淡、低脂肪、低热量、低为主,忌油腻、霉变的食物。

3、注意患儿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以用淡盐水给患儿漱口,缓解患儿的咽部和口腔不适。

疱疹性咽峡炎反复发烧怎么治疗

1、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可以使用抗病毒的药物,也可以使用双黄连、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药物,这些药物也是具有一定的抗病毒的疗效的。

还没有人评论哦,赶紧抢一个沙发吧!

离我家悟空宝宝17号发病住院到现在治愈出院已经有好几天了,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那天我带着宝宝去外婆家玩,一路欢歌笑语,乐趣不断。宝宝状态也一直特别好,中午他不想睡,外婆带着他玩,我就去睡了一个午觉,哪知道我起来以后去抱他,就发现他额头有点热,外婆说没关系,小孩有点身长热很正常,我看我之前也喜欢乱怀疑他发烧结果却没事,再加上天气炎热,我就没放在心上。玩了一会我们就带宝宝回自己家了,到自己家把他从安全座椅上抱出来,刚接触他的皮肤我就一惊,一身滚烫!这才赶紧抱着他三步并两步的回到家,拿出了耳温枪一测:39.7°!当时我就有些懊悔与内疚,责怪自己该注意的时候没有注意好,不该注意的时候却老疑神疑鬼。想起家里还备有一瓶美林退烧药,马上翻出来给小悟空喂了下去,当然他喝药还是照例经过了一番连哄带骗的挣扎,当时我们还在犹豫着怎么给他降温,洗个温水澡是好还是不好。真正让人后怕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美林刚喂下肚,宝宝就开始抽搐起来,一边抖一边翻白眼还口吐白沫,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从没有经历过这些,吓得手足无措,还是爸爸反应快,一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一边打了120急救电话。我们抱着还在抽搐的孩子飞奔下楼,在电梯里碰到了陌生的好心邻居,边安慰我们边说要开车送我们去医院,路上碰到了救护车,我们还是坐上救护车来到了医院,一路上我眼泪不断,从未想到第一次坐救护车竟然是陪自己的孩子,那种无能为力,好像要失去他的感觉让我心如刀割,还好,进救护车没多久他就停止了抽搐,虽然从怀孕的时候开始就看了各种各样的育儿书,可是还是没想到这件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向身体都特别好的悟空宝宝会烧的这样严重。

到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以后,因为床位紧张,我们一家三口从最初的抢救室到病房走廊再到最后的三人病房经历了许多,宝宝第一次打吊针,第一次住院等等全留在了这里,我们也积累了很多育儿的实际经验,了解了很多儿科的病理知识。知道了抽搐是因为热性惊厥,是6岁以前小孩常见的疾病,因为大脑神经还没有发育完善,遇到高热就会产生惊厥反应,到5、6岁以后就不会再抽搐了。知道了疱疹性咽峡炎在夏初最容易爆发,通过呼吸道、接触传染,是一种肠道病毒,可以自愈。

因为宝宝身体底子好,到医院只反复发烧了一天多就没再发烧,精神状态也马上恢复如初,我们就想着让宝宝回家治疗,主治医生却告知我们宝宝感染比较严重,有流感病毒,细菌感染还有最关键的疱疹性咽峡炎,得要治的比较彻底了才能出院,不然容易反复,如果复发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们一听吓得赶紧打消了回去的念头,还是乖乖在医院治病吧!到第七天本来还要打最后一针,宝宝的手乌肿的不轻,我们就想着反正出院之前要查个血常规,查个血给医生看看要是没事了就不打了,验了血果然没事就出院了,期间还经历了很多扎留置针,做雾化等等各种辛苦就不表了。

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打无准备之仗,在宝宝没生病之前就一定得要多了解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心里有主见,手里有底气,不会被医生随随便便一句话给吓到,也不会慌慌张张、手足无措。同一时间悟空宝宝的一个小伙伴也反复高烧得了这个疱疹性咽峡炎,可是他的妈妈就不慌不乱、有理有条,也去医院看了病,可是问医生验血的检查结果医生不说就直接说打吊针,问打什么药医生也不说,她觉得很不靠谱,又想着这个病是自愈性的疾病就自己回家照顾了,现在也治愈了。当然我不是说去医院各种不好什么的,也有可能本身她宝宝的病就没有我宝宝的这么严重,只是觉得心中有底,有自己的判断才是王道。

附:怎么预防和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在流行期间,注意家庭环境和各成员的卫生。门把手、玩具、餐桌、餐椅等等小孩常接触的物品定时清洁、消毒。个人卫生要勤洗手这是预防疾病的重中之重,进门换衣服,勤洗澡,勤洗晾衣服被褥。

。勤通风透气,门窗每天定时打开不少于30分钟。

。流行期间,温度不温度期间,少于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

。口欲期的小孩(一般两岁半之前),要时刻注意不要让小孩乱捡地上的东西吃,不要什么都放口中尝试。

。得病的宝宝要少跟没有生病的宝宝接触,尽量少外出,隔离两周的时间。家长也尽量少串门,大人也会携带这种病毒。

。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定时量体温和口中疱疹情况。

。在饮食上最好给宝宝食用清淡、软烂的流质食物,如米粥、烂饭等。因为疱疹在嘴里是很痛的,尽量理解宝宝不愿意吃东西的行为举动,一定要避免过烫、过咸、过酸、过辣的刺激性食物。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通风。

。彻彻底底给家里做次大扫除,随时对各种物品,特别是宝宝用品进行消毒。

。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是肠道病毒,所以家长给宝宝更换尿布或者接触宝宝分泌物等都要对手进行消毒,可以考虑戴手套或者拿棉签进行隔离。

。疱疹性咽峡炎是自愈性疾病,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治愈,目前还没有什么特效药可以治疗,我们只要尽力让宝宝舒服即可。当然发烧还是得服用退烧药。

希望宝宝们都健健康康,疾病的大老虎都离得远远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疱疹型咽峡炎痊愈过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