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金丝草。 蚊子各种形态的名称:草本,高8-40cm。根茎短,密生红棕色边的亮黑色鳞片。叶五角形,长宽各5-

    (接前) 五、全草类 205)见172)芫花条 206)谷芽 科别:禾本科 别名:谷子芽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芽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直立。 药物用途:消食,健脾胃, 药物加工:种子浸泡水中至芽长寸许,蒸后晒干。 207)麦芽 别名:大麦芽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芽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消食化积,退奶。 药物加工:浸水中至芽生出后,蒸后晒干。 208)韭菜 科别:百合科葱属植物韭菜的全草,种子入药。 产地:全县各地 性状:多年生草本,有类葱蒜香味, 药物用途:味辛甘性温,全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治噎膈反胃,自汗盗汗,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种子:补肾固精。治阳萎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用量1-3钱。 药物加工:全草四季可用。秋季果熟时采下果实晒干,搓下种子,簸去杂质。 妙方: 1肾虚遗精,腰膝无力:韭菜籽,兔丝籽,沙苑籽,枸杞子各三钱补骨脂二钱水煎服。 2阴虚盗汗:韭菜根二两,水煎服。 209)秃疮花 别名:秃孤抓苗 科别:罂粟科 产地:全县各地,丘陵草坡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花瓣四个,黄花。 药物用途:治风火牙疼,喉痛。 药物加工:春季采集,洗净切碎阴干。 210)咽喉草 别名:黄花茵陈 科别:罂粟科 产地:西南及西北部山区荒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花冠如帽, 药物用途:清热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小满至芒种时间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211)虎耳草 别名:石毛女、石荷叶 科别:虎耳草科 产地:县西北山岭区,山沟水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枝丝状,红紫色。叶常丛生基部,肉质,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齿,密生长柔毛,沿脉处常有白色斑纹。顶生园锥花序,密生绒毛;花瓣白色,其中两瓣较大。蒴果卵形。开花4——7月果熟6——8月。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小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镇静止咳。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风疹:虎耳草、苍耳子、紫草根、芦根各五钱,煎水二碗一天分三次服。 2 中耳炎;钱本品叶适量,捣烂取汁滴耳内每日数次。 3 百日咳:本品三钱、冰糖三钱,水煎服。 212)扁蓄 别名:猪牙菜 药用部分:全草 科别:蓼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沟边荒地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绿色,平卧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狭长椭圆形;托叶膜质。花小,簇生叶腋,白绿色,略带红色。瘦果三角状卵形,黑色。开花5-7月果6月开始渐次熟。 性味:性平,味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尿,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季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 1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缠绕或匍匐地面。叶互生,戟形或长圆形,基生叶全缘,上部叶常三裂。花单生叶腋;花如碗口,粉红色。蒴果球形。开花4-6月果熟5-8月。 性味:性寒,味甘。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滋阴,降压、利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 5         高血压:本品根一两煎服,日两次。 6         小便不利:本品全草(连根)一两五钱,糠康谷老二至三个,水煎服。 214)大力草 别名:牵叭叭草(啄木鸟草) 科别:牦牛儿苗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沟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状,花兰紫色, 药物用途:祛风活血,通经络,壮筋骨,益气血。 药物加工: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215)地稍瓜 别名:面角角,羊奶角草, 科别:萝摩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沟边山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及果实。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枝叶折断有白色汁液。叶对生,线形,全缘,两面均有短毛。聚伞花序,黄白花。果实如“棱”,两端尖。开花期4-7月果熟6-9月。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全草及果实,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气血亏虚:本品一两,土黄芪二两水煎服。 2         脑神经衰弱:本品一斤水煎取汁,鸡蛋二个,用药汁打鸡蛋茶喝。日服二次。 3         咽喉痛:本品一两水煎服,或鲜果嚼服。 216)蒲公英 别名:黄花苗 科别: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蒲公英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草本,叶根生,平铺地面,叶片倒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或羽状分裂,有时全缘。含白色乳汁。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状,舌状花黄色。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散结,通乳。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药物加工:三至九月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腮腺炎:本品一两,鸡蛋清两个调匀敷患部。(鲜者捣烂,干品研细粉) 4         小儿小便红肿:用公英乳汁液涂患处。 217)瓦松 科别:景玉科 产地:全县各地瓦房顶上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塔形肉质草本,全身披白粉及棕红色小点。基生叶成莲座状,向外反卷;茎生叶密聚四周,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齿。花多,淡红色或白色。开花7-9月,果熟8-10月。 性味:性平,味酸,有大毒 药物用途:解热、止渴,止血、活血,敛疮。 用量:五分至一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份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腮腺炎:鲜本品(去根)适量,捣烂如泥,敷患处。 2 高血压:鲜本品二钱  白糖一两   水煎服 3 痔疮:本品、马齿苋各四两  芒硝二钱煎水熏洗。 4 痈疽:鲜本品二两,白矾二钱,冰片二分共捣烂,敷患处。 218)狗芽根 别名:疙疤皮、草皮子、疙疤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河边、河堤、田埂。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密结“疤”故称“疙疤皮”。 茎匍匐地面,开花时上部数节直立。叶线形。花顶生,常有三至六个分枝。果实细小。开花4-8月,果熟5-9月。 性味:性平,味甘。 药物用途:解热,发汗,利尿,活血,止血。 用量:1-4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四季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 ①伤风感冒、发热:狗牙根二两水煎服。 ②小便经常红黄久治不愈:本品四两水煎、白糖半两冲服,连服月余有效。 ③臁疮腿(下肢溃疡):本品鲜嫩尖、嫩白茅根尖各适量共捣如泥、敷患处。 219)茵陈 别名:白白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幼苗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管状,黄绿色。 药物用途:清热,利尿。 药物加工:春天二、三月份(有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采来当柴烧之说,指阴历。)采全草晒干, 220)铁扫帚 别名:铁杆蒿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田野路旁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草本、半灌木。直立茎,小枝有白色细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披针形或线状楔形,先端钝或截形,背面有白色细毛,全缘。花单生或簇生,蝶形花冠黄白色。荚果斜卵形。花开5-7月,果熟7-9月。 性味:根性温味甘。茎叶性平味微苦。 药物用途:根:补气血,强筋骨。茎叶:舒络解表,生津润燥。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加工:五至七月采全草切段晒干。 妙方:1气血亏虚:本品根二两  水煎服 2阴虚发热:本品、地骨皮、青蒿各一两水煎服。 221)小蓟 别名:刺脚芽,刺脚菜,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淡白色。直立茎。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浅裂,具齿,两面均有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花冠筒状,淡紫色。 性状:性凉,味甘、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行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药物加工:(开花时)连根挖出。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吐血、鼻衄、尿血、便血,崩漏及各种出血:本品六钱水煎服,或鲜本品二两连根捣烂取汁加白糖少许开水冲服。 2         黄疸型或非黄疸型肝炎,肝肿大:鲜本品根二两,水煎服。 222)马齿苋 别名:马齿菜, 科别:马齿苋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地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肉质多浆。茎平卧或斜上,浅绿色或肉红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倒卵形或匙形。花单生,淡黄色。蒴果盖裂。种子黑色。开花4-6月果熟五至九月。 性味:味酸,性寒。 用量:五钱到一两。 药物用途:消炎治痢,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滑肠。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开水烫透晒干。 妙方: 痔疮:鲜品四两,鲜瓦松四两,白矾二钱,芒硝五钱,煎水熏洗。 223)见174)辣蓼条 224)律草 别名:大涩拉秧, 科别:桑科 产地:王良等地沟边路边荒地 药用部分:根及全草 性状:多年蔓生草本,茎多分枝,绿色,有倒细刺,密生短细毛。叶对生,近圆形,三至七裂或全缘。花单生,雌雄异体;雄花序圆锥状;雌花序穗状,具大形苞片。瘦果黄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石淋:本品茎四两捣烂拧汁加糖服。 3         肺结核潮热,盗汗:本品鲜果穗三两(干品一两)水煎服,连用七至十天。71 225)鬼针草 别名:鬼疙针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山坡路边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四棱形,深紫色。叶对生,1-2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花黄色,花冠舌状。瘦果长扁形帷条棱,顶端具二刺状冠毛,每个冠毛上具数对倒钩刺。开花7-8月果熟9月。 性味:性平,味苦。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利尿。 药物加工:秋季采全草,洗切晒干 妙方: 咽喉痛:本品三稞水前服。 226)地锦 别名:小虫卧蛋,铺地红。 科别: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地锦的全草。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荒地田间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小草本,植树株含白色汁液。茎匍匐地面;由根茎处分多枝,细弱,淡红色。叶对生,长圆形。花序杯状,生于枝顶叶腋内;总苞淡红色;腺体四个,淡红色。果卵形。种子卵状三角形,黑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味苦、辛,性平。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活血,止血,崔乳利尿,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用于治:急性菌痢,肠炎,黄疸,小儿疳积,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肿疼痛,疗肿毒,下肢溃疡,皮肤湿疹,烧烫伤,毒蛇咬伤。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晒干。 妙方: 1         奶汁不足:本品七钱,用猪蹄一个煮汤,用汤煎药,去渣,兑黄酒二两温服。 4         外伤出血:鲜本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227)旱莲草 别名:烂脚草,胖婆娘腿,野葵花。 科别:菊科。 产地:我县东部河边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茎圆柱形,平铺地面或斜立,绿色或暗紫色。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两面具白色粗毛。头状花序,花白色。瘦果黑色。开花6-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止血通淋,收敛止血,排脓消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晒干 妙方: 1         痢疾:本品二两,红糖一两,水煎冲糖服。 2         淋浊:本品二两,车前草二两水煎服。 228)铁苋菜 别名:牛眼睛珠 科别:大戟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田埂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有疏生绒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稍带紫红色,边缘有疏生锯齿。穗状花序腋生,花单生雌雄同序。果实包含于半圆形苞片内。开花6-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凉,味苦、辛。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湿,治痢止泻,收敛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切段晒干 妙方:1  痢疾:本品一两,凤尾草一两,红辣蓼五钱,水煎服。 2  小儿积滞泄泻:本品五钱水煎服。 3         外伤出血:鲜本品叶捣烂敷患处。 229)浮萍 别名:紫背浮萍、浮萍草、水萍 科别:浮萍科 产地:全县各地水池沟渠河水面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扁平呈叶状,近圆形或倒卵状圆形,1-5个集生,表面绿色,背面紫色,垂生5-11条须根,花小,果圆形,开花4-6月;果熟5-7月。生于水面上。 药物用途:发汗、行水,祛风、利湿。 药物加工:夏秋采后去杂质洗晒干藏。 妙方: ①汗斑:本品适量,煎水洗患处。并用药渣擦患处。 ②血淋:本品四钱水煎加红糖冲服。 ③半身不遂:本品一两水煎服,日两次,连用半月。 230)黄蒿 别名:臭黄蒿、黄花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荒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枝叶有臭味。基生叶平铺地面;茎生叶互生,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直立茎,头状花序多数,花球形,下垂,花小、黄色。开花期6-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表。骨蒸痨热,截疟杀虫。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加工:每年六至八月采全草去根、切段、阴干。 妙方:感冒:鲜黄蒿叶一把、葱白一节,共捣如泥,擦手心、足心、前胸(心)、后背(心),取微汗。 231)星星草 别名:画眉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丛生,直立茎杆细弱。叶互生;叶鞘包茎,边缘有毛;叶片线形,边缘有腺点。园锥花序,小穗扁,花绿白色或紫白色;开花5-8月,果熟6-9月。 性味:味甘、淡,性凉。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治膀胱结石,肾结石,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结膜炎。 性味:味淡,性平。解毒止痒,治黄水疮。 药物加工:夏秋采全草洗切段晒干。花期采花序。 妙方: 1膀胱结石:星星草四两,食盐一钱水煎,白糖二两冲服。 2黄水疮:花序一把炒黑存性研细香油调糊敷患处,每日一次连服3-5日。78 232)芦草 别名:野苇子、山芦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河边水湿沼泽地 药用部分:根、全草(苇子只用根)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3-9尺。地下有横生地下根状茎,乳白色,节间中空,每节生芽及须根。叶鞘圆筒形,包茎;叶互生,带状线形。直立茎。园锥花序,稠密花细小。花开4-5月果熟7-8月。(芦苇系栽培品,称苇子,药用其根做用相同) 性味:性寒,味甘。 药物用途:全草发汗,解表,清热。苇尖解表透疹。根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尿。 用量:一至二两。 感冒发高热、干呕、舌苔黄:芦根、白茅根、青蒿各一两、柳须根五钱、白糖一两水煎冲白糖服。 5         小便肿痛:鲜芦根一两,绿豆一两,水煎当茶饮。 233)泽漆 别名:猫猫眼、狮子头 科别:大戟科 产地:全县田野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草含白色乳汁,茎下部呈淡紫色,上部淡绿色,茎生叶互生,顶生叶轮生,倒卵形或匙形,全缘。聚伞花序,黄绿色花。花开3-4月果熟5-6月。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大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利尿杀虫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四、五月采全草,切段,阴干 妙方:1 无名肿毒:本鲜品一把捣烂敷患处。 2  喉咙痛:鲜品一把,水煎服。 234)苦叶苗 别名:苦苦草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植株有乳汁。基生叶成莲座状,线状披针形或蓖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羽状齿裂或全缘,基部狭窄成柄,茎生叶无柄抱茎。头状花序,花黄白。开花3-7月,果4月开始渐次成熟。 性味:性寒,味苦、甘。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春夏秋采集洗切段晒干。 妙方:1 咽喉肿痛:本品一两水煎服。 2 黄水疮:本品适量焙干研细粉,香油调敷患处。 235)苣卖菜 别名:曲曲菜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伞房花序,花黄白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去泥土,晒干。 236)藿香 别名:土藿香。 科别: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 产地:全县均有生长。野生,栽培均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冠唇形,紫或淡紫色花。 药物用途:味辛性微温。祛暑化湿,行气和胃。治疗: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外用治手足癣,用量2-4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七月间花序已抽出割取全株,切段晒干。 237)芫荽 别名:香菜 科别:伞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辛性温,发表透汗,健胃醒胃,透疹。治疗: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割全草,切、阴干。 妙方:1麻疹不透:芫荽全草5钱,浮萍三钱水煎服。 2胸膈满闷:芫荽籽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冲服。 238)荆芥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可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穗状花序,花冠唇形,淡红紫色花。 药物用途:发表,祛风,利咽,止血 药物加工:秋季割收,晒八成干,捆成小把,晾到干。 239)猪毛菜 别名:柞蓬棵 科别:藜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茎多分枝,绿色,常有红色条纹。叶互生,线状圆柱形,肉质。花甚小,绿色。果近球形。开花5-9月果熟6月后渐次成熟。 性味:性凉,味淡、微咸。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祛风,凉血,降血压。 药物加工:夏秋开花时。切段晒干 妙方:高血压病:猪毛菜2两,益母草、黄精各一两,丹参五钱水煎服。 240)泥湖菜 别名:石灰菜。 科别:菊科 产地:我县山区平原均有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头状花序,紫红色花。 药物用途:消肿散瘀,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 241)蛇莓 科别:蔷薇科 产地:王良乡有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花黄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生肌。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后洗净切段晒干。 242)见5)红草条 243)含羞草 科别:豆科 产地:王良送庄等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紫绒花 药物用途:安神镇静,止血收敛,散瘀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季收采切段晒干 244)灯笼草 别名:地灯笼,鬼灯笼 科别:茄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果实 性状:一年生草本。通常横卧或斜生,多分枝。叶卵圆形或长圆形,全缘或有浅锯齿。花单生叶腋,萼在果期增大,形如灯笼,绿色。花浅黄色。浆果球形,黄绿色。开花5-8月果熟6月渐次。 性味:全草性寒,味苦。果性平,味酸。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镇咳、利尿,行气、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1  肠伤寒:本品全草二两,红糖二两,水煎服。 2      年久痰喘咳嗽:灯笼皮七个,白糖五钱,陈皮五钱,开水浸泡,当茶饮,一日喝完。 3       黄水疮:灯笼皮适量,焙干研细粉,撒患部。 245)见11)茜草 246)酸酱草 别名:酢酱草、酸酸草、 科别:酢酱草科 产地:全县各地山坡、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或斜立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心形。花瓣五个,黄色,同向反曲。果圆柱形,有毛。开花3-7月果5月渐次成熟。 性味:性寒,味酸。 用量:三至六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行气,祛湿、散瘀、利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乳痈:本品、马兰各一两,水煎服。 2 丹毒:鲜本品、鲜青蒿、鲜野薄荷各一两,共捣烂加香油调敷患处。 3 妇女经漏、淋漓不断:鲜本品二两捣烂取汁加红糖炖服。 247)水蜈蚣 别名:水莎草 科别:莎草科 产地:我县黄河沿岸水田塘边河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地下具横生根茎。叶鞘包茎,叶互生,线形,长1-3寸,全缘。头状花序单生顶端;小花、多数,绿色。开花6-7月果熟7-8月。 药物用途:止咳化痰,解热利尿,去瘀止痛,活血通经,截疟杀虫。 性味:性微温,味辛、甘。 作量:五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百日咳,咳嗽,咯血:本品根一两煮水炖冰糖服。 2         疟疾:本品三两,水煎,于发疟前两小时内服,日三次小儿减半。 3         急性黄疸型肝炎:本品,白茅根各一两,水煎冲冰糖水服。 248)角蒿 别名:独角龙,羊角草,野芝麻。 科别:紫葳科 产地:全县丘陵山区沟边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有条棱。叶互生,二回羽状全裂。顶生总状花序;花冠红色,喇叭状。蒴果羊角状,具6-7条棱,成熟后一边裂开。种子扁平,具白色膜翅。开花5-6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祛风除湿,止泻。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腹泻:本品一把,煎水洗小腿和脚(勿过膝盖)。 249)荠菜 别名:荠荠菜、麦地菜。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王良田间地头井边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基部叶丛生,平铺地面,有柄,羽状分裂;茎生叶无柄,披针形,边缘有齿或近全缘。小花白色。短角果扁平,三角形。开花1-4月果熟4-6月。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药物加工:早春开花时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高血压头晕:鲜本品三至四两,鸡蛋三个,水煎,打鸡蛋茶喝。 2   感冒发热,肾炎水肿,肠炎腹泻,痢疾:本品二两,水煎服。 250)节节草 别名:对骨草 科别:木贼科 产地:全县山区沟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横走。茎基多分枝,灰绿色,中空,表面粗糙,有纵沟;节明显,有退化的叶鞘,膜质,棕褐色。孢子囊穗顶生,长椭圆形,黄褐色。 烫烧伤:本品适量研面,伤面流水者撒天伤面,伤面结痂者麻油调敷伤处。 251)青蒿 别名:香蒿、草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河边荒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高1-3尺,全体无毛,有香味。直立茎,具纵条纹,下部木质化。叶二回羽状分裂、裂片中轴上部呈栉齿状。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排列成园锥状;花绿黄色。瘦果椭圆形。开花5-7月。果熟8-9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解表清热,骨蒸痨热,截疟杀虫。 用量:三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采集,去根切段阴干。 妙方:小儿发热、口渴,腹泻:青蒿五钱、车前草三钱水煎服。 252)鸡眼草 别名:掐不齐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荒地,田野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匍匐茎向四周平平卧或斜立,状如斑鸠窝。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全缘。花腋生,花冠蝶形,紫色,似“鸡眼”。荚果短小。开花5-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平,味淡。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利水通淋,解热止痢 药物加工:夏秋集采,切段晒干 妙方: 1         性状:一年生草本,高1-2尺,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波状或全缘。花冠五裂,白色。浆果圆形,成熟时黑紫色。 性味: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止痛。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疔毒、痈肿、癣癞:鲜龙葵二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如泥,敷患处。 2 痢疾:龙葵八钱至一两水煎,白糖冲服。 3 鼻衄及各种出血:龙葵一两水煎服。 4 肾虚腰痛:龙葵一两水煎汁,取汁打鸡蛋茶喝,每天早晚各一个。 254)蜀羊泉 别名:死骨都草 科别:茄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五裂紫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切段晒干。 255)猪秧秧 别名:麦筛子、锯儿齿 科别:莆草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蔓延或攀援的线弱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有倒生短刺。叶6-8个轮生;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面脉上有短刺。小花白色。双悬果有刺状突起。开花期2-4月果熟期4月渐次成熟。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消肿。 用量:一至二两。 药物加工:春夏季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淋浊、水肿、痈疽:本品二两水煎服。 2 阑尾炎:鲜品三至四两,水煎,饭前服。 3 牙龈出血:鲜本品二至三两水煎服。 256)败酱 别名:苦麻菜、曲屈菜 科别:败酱科 产地:全县山区山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1-3尺。根粗状,横生或斜生,黄褐色,有臭味。叶对生,根生叶平铺地面,卵形或长椭圆形,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疏生粗毛。小花黄色。瘦果椭圆形。开花4-6月果熟6-8月。 性味:性平,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兰尾炎:败酱、薏苡仁各一两,制附子二钱水煎服。 产地:王良等地山沟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铺匍匐地面,多分枝,节上常生根。叶互生,披针形,长1-2寸,基部下延成鞘包茎,全缘。蝶形花深兰色。蒴果扁椭圆形。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 用量:一至二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晒干 妙方:1 肠炎,痢疾,疟疾,急性咽喉炎:本品二两(重者五至七两)水煎服。 2 肺热咳嗽,吐血:本品二两,白茅根二两,藕节七个水煎服。 3 热淋、尿道灼痛:本品二两,鱼腥草、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 4 缠腰蛇(带状泡疹):本品鲜嫩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258)凤尾草 别名:井口边草 科别:凤尾蕨科 产地:多生于阴湿山坡、井边或石缝中,我县王良产。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赤褐色,密生细小鳞片。叶从生,羽状分裂,先端细长,缘有细锯齿或全缘。孢子囊群生于全缘叶片的边缘,褐色。 性味:性寒,味 甘淡微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止血。 用量:三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春秋三季均可采,切段,晒干 妙方:1 乳痈:鲜本品二两水煎,酌加酒调服 2 暑热腹泻、热痢:本品一至一两半水煎服。 3 烫火伤:本品适量,焙干研细粉加香油调糊状涂患处。 4 刀伤出血:本品加紫花地丁各一两共捣烂敷患处。 259)马鞭草 科别:马鞭草科 产地:王良等地田边草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叶对生,长椭圆或倒卵形,羽状深裂,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生有硬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唇形,紫兰色。蒴果四裂。开花期5-7月果熟6-9月。 性味:味苦,性微寒。 作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破血通经,消肿,清热解毒。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切,晒。 妙方:1  经闭:本品一两 益母草五钱,艾叶二钱水煎服。 2         痛经:本品二两,黑山楂一两,水煎兑黄酒、红糖服用。 3         腿痛,胳膊痛:本品一把,益母草五钱,狗牙草根一把水煎服。 260)勒马回 别名: 科别:玄参科 产地:全县山区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穗状花序,紫兰色花 药物用途:肺化脓症,咳嗽吐脓血。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晒。 261)薄荷 别名: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冠唇形,淡紫色或淡红色。 药物用途: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痛,牙疼,皮肤瘙痒。用量1-3钱。 药物加工:每年七月和九月采割两次,晒半干,捆小把,晾干 262)苍耳草 别名:杈棵、毛苍子,苍刺头。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和果(苍耳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高1-2尺,叶互生,有长柄,三角状卵形,边缘有缺刻及不规则粗锯齿。头状花序,瘦果椭圆形外有钩状刺。开花6-7月。果熟期9月。 分布:全县各地都有野生。 药性味:茎、叶微寒,味苦、辛;果:味甘、苦,性温。有小毒。 药物用途:发汗解表,通窍,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籽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风温关节炎。全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病,皮肤湿疹。 药物加工:全草夏收,切碎晒干。籽成熟在秋季采晒干备用。 妙方:1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苍耳子、白芷、辛夷各三钱,薄荷钱半葱白三根,茶叶一撮水煎服。2顽固性湿疹:鲜全草三两,白矾六分,加水1-1。5升煎浓汁至500毫,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同时用上药液涂患处每日三次。 263)地柏枝 别名:地柏,中华卷柏 科别:卷柏科 产地:王良山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多分支,匍匐地面,节处生根;小枝稍扁,象侧柏枝,故有“地柏枝”之称。叶鳞片形,复瓦状排列,紧抱于枝上,边缘白色,有短毛。 性味:性凉,味淡,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湿,止血,消炎。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1 下肢湿疹:地柏枝炭一两,枯矾五钱,冰片一钱共研细面,香油调涂患处。 2 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痢疾:地柏枝一至二两水煎服。 3 外伤出血:地柏枝适量研细粉撒伤处。 264)见181)凤仙花条 265)见49)二色补血草条 266)见183)旋复花条 267)见50)乌蔹莓条 268)面条菜 别名:胡炳菜, 科别:石竹科 产地:全县各地麦田荒野。 药用部分:全草,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株具软毛,幼苗可食。茎节明显而膨大。叶对生,披针形,全缘。花红色。蒴果如瓶,种子多数。开花3-4月果熟4-5月。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消炎,止血,补气养血。 药物加工:二至三月采全草切段晒干,五六月采种子,晒干备用。 妙方: 1鼻衄:本品五钱炒炭研面,温开水冲服。 2小便下血:本品三钱,茵陈四钱,矍麦三钱水煎服。 269)车前草 别名:车轮草、猪耳朵叶 科别:车前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种子 性状:多年生草本。叶基出丛生,叶片广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呈不规则波状浅齿。根状茎短。有多数须根。穗状花序,小花绿色。果实成熟开裂,种子细小,黑色。开花5-7月果熟6月渐次。 性味:性寒,味甘。 用量:全草五钱至一两,籽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祛湿,利尿通淋,止血,止咳。 3         腹泻(水泻):本品籽三钱,葶苈子二钱,共研细面开水冲服。 肺热咳嗽,喘息:钱品二两,水煎后加蜂蜜五钱或冰糖一两冲服。 270)益母草 别名:风轱轮草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全身有倒生细毛。茎四棱。叶对生,根生叶圆形,5-9个浅裂;茎生叶3裂或羽状3深裂。花丛生叶腋,花冠唇形,紫色或淡红色。小坚果三棱形,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用量:二至四钱。 药物用途:全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种子(充尉子),清肝明目。 药物加工:夏开花时采全草洗净晒干切段。秋果熟时采种子去杂质晒干。 妙方: 3         急性肾炎:本品一至二两,白茅根一至二两水煎服。若合并高血压加夏苦草一两。 271)大戟 别名: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花管状紫色 药物用途:破血行瘀,凉血,活血,解毒,消痈肿。 药物加工:春夏季开花前采集晒干。 272)分经草 别名:小孩拳,金丝草 科别:铁角厥科 产地:北部山区山坡、沟边石缝间。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密生黑褐色鳞片。叶丛生,叶柄细长,棕褐色,如金丝;叶掌状分裂,背面银白色,边缘反卷,冬季干枯如拳。孢子囊群生于裂片边缘,褐色。 性味:性平,味淡,叶微苦。 用量:3-5钱 药物用途:活血,调经,祛湿散寒,止痛。 药物加工:秋冬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月经不调:本品一两水煎服。 2赤白带下:本品一两水煎服。 273)狼把草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河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花管状黄色。 药物用途:健脾益肺,利湿,解毒,活血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274)瘌肚皮棵 别名:烂砂锅片,蛤蟆草 科别:唇形科 产地:王良河岸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高1-2尽 尺。茎四棱,多分枝,有短毛,直立茎。叶对生,或基部叶集生,平铺地面,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锯齿,表面皱缩如“瘌蛤蟆皮”,花小,花冠辰形,淡兰紫色,小坚果倒卵形,褐色,开花4-5月,果熟5-6月。 性味:性凉,味苦、辛。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三至六月采集除杂质切段晒干。 妙方:1  扁桃腺炎:本品适量,捣烂拧汁,少许涂患难与共处。日二次。 2  咳嗽:本品一两,水煎服。或研末掺镆内吃。 275)黑子草 别名:无 科别:新草药 产地:柿林村。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寻麻疹,用量鲜品一两,水煎服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276)烟管头草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山坡水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花绿白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八、九月间采集工切段晒干。 277)瞿麦 别名:石柱子花 科别:石竹科 产地:煤窑乡山坡,野地。 药用部分:地上部分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花二到三朵聚生,红或淡紫色。 药物用途:膀胱炎,尿血,尿道炎。妇科闭经。湿疹,搔痒,疮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晒切段。0。5厘米 278)刺针草 别名:一包针。 科别:菊科 产地:煤窑乡山坡,田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顶生黄色。 药物用途:1。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2。肠炎兰尾炎,腹泻。3。毒蛇咬伤。 药物加工:开花前采集晒干。 279)见68)寻骨风条 280)鱼腥草 别名:狗腥草,狗蝇子草。 科别:三白草科 产地:煤窑乡的水边,田梗,阴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叶折断有鱼腥气。地下根茎黄白色,有节,着生多数须根。叶互生,心脏形,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常为紫色。穗状花序,顶生;总苞四片,白色,花瓣状。蒴果顶端开裂。开花期6-7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有小毒。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肺痈,肺炎,热淋,暑热泻痢,中暑,上火眼红肿。疮节红肿。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 产地:煤窑,群生于山顶岩石上。 药用部分:地上部分 性状:多年生常绿。 药物用途:经闭,痛经,肠出血,脱肛。 药物加工:采取地上部分,晒干备用。 282)石苇 别名:刀尖药,石茶叶 科别:水龙骨科 产地:长华山野石缝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根茎细长匍匐,密生褐色鳞片。叶集生于根茎,具长柄;叶片卵圆形,全缘,背面密生锈色鳞毛。叶背面散生点状孢子囊群,黄褐色。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利尿通淋,清肺泄热,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采,去毛切段,晒干。 妙方: 1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本匍匐茎,黄花。 性味:性寒,味苦、涩。 用量:五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炎止痢。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晒干。 284)木贼 别名:节(接)骨草 科别:木贼科 产地:会盟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散风退翳 药物加工: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 285)透骨草 产地:麻屯 药用部分:全草 药物用途:强心安神,止咳,化痰,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开窍,散寒。 药物加工:四、五月采集,切段晒干。 286)马耳朵草 产地:麻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茎, 药物用途:平喘止咳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切段晒干。 287)仙人掌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株 性状:多年生常绿,掌状,有刺。 药物用途:消肿解毒,止泻。 药物加工:全年可采,鲜用也可烘干。 288)木防已 别名:小青藤 科别:防已科 产地:北马屯小浪底村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园锥花序,小花黄白色。 药物用途: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解蛇毒。 药物加工:夏秋采全草晒干切段。 289)马兰花 科别:菊科 产地:平乐上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小黄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利水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晒干切段。 290)野黄芩 别名:绞圪蒌蛋秧 产地:马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治气落底。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阴干备用 291)野牡丹 产地:马屯李岭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紫色花。 药物用途:外用治癣 药物加工:春夏秋鲜草捣泥或叶柔出汁外用。 292)元宝草 科别:金丝桃科 产地:朝阳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7=2尺。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两叶片基部联合为一体,茎穿其中,形似元宝,,背面灰绿色或紫色,有黑色小点。聚伞花序,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开花4-6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通经活络,止血止疼。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晒干切段。 妙方:1  跌打损伤肿疼:本品五钱,木瓜四钱,黄酒一两,水煎服。 药物用途:通经活血,祛瘀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采收晒干 294)希前草 别名:热粘泥 科别:菊科 产地:朝阳各地河边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关状花序,花黄色。 药物用途:有小毒,祛风除湿,利关节,疗疖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295)吊兰 科别:百合科 产地:全县均有栽培 性状:多年生常绿草本,茎横生,花白色,。 药用部分:全草 药作用:味甘、微辛、性平。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采集:四季可采,通常鲜用0。5到1两。 296)细辛 科别:马斗铃科。 产地:平乐张张凹凤凰山山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 药物用途:散寒祛风,止咳止痛。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晒干 297)大蓟 别名:山刺儿菜 科别:菊科,蓟属。 药用:全草及根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30CM到100CM或更高,茎、叶幼时密生有白色细毛。叶互生,长椭圆形,羽状浅裂,边缘具刺齿,裂片5至6对。根细长园锥形,丛生如须。头状花序,花冠管状,紫色,总苞钟型。瘦果细长。开花5-6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凉,味甘,苦。 作量:三钱至一两 性味功能: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产地:我县城关有 采集加工: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备用 形态:常绿灌木,叶状枝扁平肉质,夏季开花,鲜黄色, 产地:我县都可栽培。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镇咳。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痢,咳嗽;外用流行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妙方:流行性腮腺炎:鲜仙人掌适量绞汁涂患处,每日三次。 299)酸酸草 别名:酢浆草,酸三叶 来源:酢浆草科属植物酢浆草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小枝幼时密生绒毛;髓心片状,褐色。全草味酸。卧地面匍匐状分枝多,成丛状,上部稍直立,掌状复叶互生,被毛。小叶三片无柄,春开黄色小花,蒴果近园柱形有5纵棱,具毛。 分布:全县各地路边田园住宅及沟边较湿润的土地上。 采集:四季可采,夏秋为佳,除泥砂晒干备用。 作用:主要含草酸盐。味酸性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感冒发热,肠炎,肝炎,尿路感染,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水火烫伤 300)仙人球 别名:仙人拳,天鹅蛋 来源: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全草入药。 形态: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茎球形或椭圆形绿色肉质有棱12-14条,棱上有丛生的刺每丛10枚。花则生,淡红色或粉红色喇叭状。 分布:我县各地都以花类种植。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鲜用干用均可。 性味功能:甘味性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痔疮;外用治蛇虫咬伤,烫伤。用量0。5-1两。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用。 301)烟草 别名:烟叶 来源:茄科烟草属烟的全草入药 分布:我县境均可种植。 采集:秋季采集,阴干。 作途:味辛性温,有毒,消肿解毒,杀虫。治疔疮肿毒,头癣,白癣,秃疮,毒蛇咬伤,灭钉螺,蚊蝇,老鼠。多作外用。 妙方:1癣:全草煎水洗患部每日2-3次,或烟管中烟油渍涂之。2项疽背痈:烟丝一钱,樟脑5分,蜂蜜调糊状贴于患部。4除四害:制成5%浸出液喷洒。 302)野燕麦 别名:燕麦,燕麦草 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全草入药。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20CM,杆数枝丛生,叶互生,夏开花圆锥花序, 用途:味甘性平;收敛止血,固表止汗,治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用量0。5-1两。 303)垂盆草 别名:狗牙齿,石指甲 科别: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垂盆草, 药用:全草 分布:我县都可栽培,多做观赏用。 性状: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平卧或上部直立,接近地面部分的节上易生不定根。三叶轮生,全缘。夏季开黄色花。 性味;性凉,味甘,微酸。 用量:鲜品1-4两,捣汁服;干品半两至一两,水煎服。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肝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痈肿疮疡、带状泡疹,毒蛇咬伤。 采集: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妙方: 1  肝炎:本品一两,当归三钱,红枣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2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鲜品捣烂,挤汁一杯,含嗽五至十分钟,每日三至四次。 3 蜂窝织炎,乳腺炎,阑尾炎,肺脓疡,痈肿,蛇、虫咬伤:鲜品捣烂加面粉调糊状,外敷患处(或干品研细粉加凡士林调糊状用)。或鲜品取汁冲服。 304)歪头菜 别名:野豌豆,两叶豆苗。 分布:我县山沟坡地,或林下草丛中。 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歪头菜的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块茎,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先端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蝶形花冠蓝紫色。荚果矩状条形,棕黄色,内有种子5-6粒。种子圆形,棕色。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 作用: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治头晕,体虚浮肿,胃痛,外用治疮疖。 采集加工:夏秋季收采,切段晒干,备用。 六、果籽类 305)黑芝麻 别名:胡麻、脂麻 科别:胡麻科脂麻属植物的种子药用。 形态:一年物草本,高1。5米,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基生叶常三裂。夏秋开白色带淡红色花,单生腋下近元梗,萼五裂,花冠上唇再三裂,雄蕊二对。子房卵圆形,花柱细长柱头两叉。蒴果长圆状筒形,有细毛。种子多黑褐色。 分布:全县各地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平。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 主治功能: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贫血,便秘,乳法缺乏。用量1-3钱。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 成熟种子,去杂质,晒干。   306)绿豆皮 别名:绿豆衣, 科别:豆科 性状:一年生草本。 产地:全县各地都有栽培。 药用部分:豆皮 药物用途:清热止喝,利悄解毒 药物加工:加工绿豆(生豆芽、磨面)时收集豆皮。 307)  冬瓜(瓜皮,冬瓜籽) 科别:葫芦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一年生草本。 药用部分:瓜皮、种子 采集时间:秋季冬瓜成熟时。 药物用途:冬瓜皮:清热利尿,消肿。冬瓜籽:清肺化痰,排脓利湿。 药物加工:冬瓜皮:去外绿皮,晒干。冬瓜籽洗净晒干。 308)  西瓜(西瓜翠衣、) 别名:西瓜中皮、西瓜硝。 科别:葫芦科西瓜属植物。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种植。 药用部分:瓜二层皮、外皮霜。 性状:一年生草本,葡匐状。 采药时间:夏季西瓜成熟时 药物用途:西瓜翠衣:味甘淡性寒,清热、解渴、利尿;治暑热烦渴,浮肿、小便不利。用量3钱到一两。西瓜霜:清热凉血,治热性咽喉肿痛,口疮;虚寒患者忌用。 药物加工:西瓜翠衣:用刀削去外绿皮和瓜瓤曝日           晒干备用。西瓜霜:将未成熟的西瓜去一块皮开一小口,挖去少部分瓜瓤,放入芒硝,原皮封口,将此瓜吊在阴凉通风处,待瓜外皮出现白霜时收集白霜备用。 妙方: 1暑热烦渴:瓜翠一两,滑石六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2糖尿病:A翠衣、杞果各一两党参三钱水煎服;B翠衣、冬瓜皮各五钱,天花粉四钱水煎服。 3高血压:翠衣3-4钱,决明籽3钱煎汤当茶饮。 309)西瓜霜见311西瓜 310)石榴皮 别名:安石榴、 来源:安石榴科属石榴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皮、根、茎皮、叶入药。 植物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略带四棱。叶多对生,有柄,叶长方窄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全缘。夏开红色花,单生枝顶叶腋间,两性,管状钟形,顶5-7裂;雄蕊多数,生萼筒上半部;子房下位。浆果近球形,果皮厚革质,。种子多数,有肉质外种皮。 采药时间:夏秋季采花、叶及果皮,根、茎皮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功能:味酸、涩性温;收敛止泻,杀虫。 药物用途:果皮、根皮:虚寒久泻,肠炎,痢疾,便血,脱肛,衄血,外用治中耳炎。叶:急性肠炎。用量:根皮果皮1-3钱,花1-3钱,外用研粉吹耳内,叶1-2两。 妙方: 1.     细菌性痢疾:石榴皮五钱,水煎加红糖服分两次。连用3-5天。 2.     脱肛:石榴皮、红枣树皮(炒)各三钱,白矾一钱。共研细粉,每次便后洗肛门周围,后敷患部。 3.     蛲虫病:石榴皮一钱,槟榔1。5钱,水煎服;或石榴皮三钱煎100毫升水睡前灌肠。 311)地夫籽 别名:棉扫帚籽 科别: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种子及全草。 产地:全县各地,野生种植均可。 药用部分:种子、全草 花特征:穗状花序,花小,黄绿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甘、苦,性寒。清湿热利小便,除风治寻麻疹。 药物加工:秋季成熟时收集全草,甩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叶梗晒干备用。全草切段。 妙方:皮肤湿疹:地肤子、白藓皮各5钱,白矾3钱水煎,熏洗。22 312)王不溜行 别名:麦莲子籽 科别:玉竹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生长。 花物点:花顶生,淡红色小花。 采集时间:夏季种子成熟时(与小麦同熟) 药物用途:通经行血,消痈肿,通乳下奶。 药物加工:全草晒干,果壳裂开籽自出,收集种子去杂质收藏备用。23 313)桃仁 别名:桃核仁。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仁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乔木 采集时间:秋季果成熟时,收集食果后弃的核, 药物用途:有小毒,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药物加工:去核壳取仁,沸水中浸泡,去仁皮后晒干 314)火麻仁 别名:线麻籽 科别:桑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子仁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生长。 花特征:花单性,雌雄异株。 采集时间:夏末成熟时。 药物用途:滑肠润燥,滋养肝肾,通便。 药物加工:收集种子,晒干,去壳备用。 315)见173)白扁豆花 316)大枣 别名:红枣、马铃枣。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子 植物性状:落叶,乔木,直立生长。 采集时间:九、十月份果子变红成熟时 药物用途: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缓急止疼,调和诸药。 药物加工:摘果子日光曝干收藏备用。 317)吴茱芋 别名:辣子酱树。 科别:芸香科 产地:县北部山区有栽培 花特征:花顶生,白色。 药用部分:种子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灌木 采集时间:秋季种子成茶绿色时。 药物用途:有小毒,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药物加工:种子晒干备用。 318)榆钱 科别:榆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乔木, 花态征:萼片四裂,紫褐色无花瓣。 采集时间:春季花末时,果未成熟时的翅果。 药物用途:安神止带,助消化。 药物加工:去叶梗杂质,晒干备用。 319)薏苡仁 别名:药玉米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仁 花物征:总状花序。 采集时间:秋末果熟时。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 药物用途:健脾祛湿。 药物加工:去壳,去黄褐色外衣,去杂质晒干备用。 320)蒺莉 别名:白蒺芨 科别:蒺莉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 花物征:小形,黄色六瓣花。 采时集时间:秋季果变黄的色坚硬时 药物用途:平肝开郁,散风明目。行血。 药物加工:果晒干,碾掉尖刺 321)鹤虱 别名:野红罗卜籽 科别: 产地:县北部山区较多 采集时间:秋季果成熟时 药用部分:种子 药物用途:有小毒,杀虫。 药物加工:种子除杂质晒干备用。 322)  青葙子 别名:野鸡冠花种子, 科别:苋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特征:穗状花序,淡红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苦性微寒。清热、明目、清肝火,祛风热,降血压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成熟时集,去杂质晒干。 好效处方: 1。高血压:青箱子、决明子,菊花、夏枯草各10g石决明12g水煎服。 2。急性结膜炎:青相了、黄芩、龙胆草各10G菊花12G生地15G水煎服。 323)决明籽 别名:假绿豆、草决明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特征:花梗短,五瓣,深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甘、苦、咸,微寒。清肝明目,通便。 药物加工:九至十一月果熟时采集,晒干,除杂质。 妙方:高血压:决明子炒黄捣成粗粉,加糖冲开水一次服3G,每日三次 324)葶苈子 别名:米米蒿籽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有野生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物征:总状花序,团扇形状。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祛痰定喘,泻肺利水 药物加工:夏季果熟时(麦熟前)晒后将种子甩打落下,去杂质,晒干。 325)冬葵子 别名:草麻籽 科别:锦葵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花单性,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利小便,下奶。 药物加工:秋季果成熟时,集果子甩打出种子,晒干,除杂质保存。 326)望江南 别名: 科别:豆科 产地:王良乡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五瓣花,黄色 性状:灌木 药物用途:清肝明目,健胃润肠。 药物加工:秋季果成熟时,脱粒后晒干去杂质 327)牛子 别名:牛蒡籽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栽培 药用部分:果实 花状:头状花序,花淡紫红色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散风,解毒,利咽,透疹。 药物加工:收集种子晒干。 328)赤小豆 别名:红小豆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各地都可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紫红色花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味甘酸性平。清热去湿,利水。排脓消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疮疡肿毒,用量0。3-2两。 药物加工:秋季成熟时晒,种子蹦出,去杂质,晒干备用。 妙方:慢性肾炎:赤小豆,带红皮花生仁各三两,红糖二两,红枣20枚,共煮熟,每天吃一次每次最好早饭前服。连用3-5个月。 329)白介子 别名:芥菜籽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有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总状花序,顶生黄花。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豁痰平喘,消肿毒,开胃散寒。 药物加工:夏末秋初初果成熟是时,晒打种子,除杂质,晒干。 330)茴香 别名:小茴香 科别:伞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复伞形花序,顶生黄色或白色花。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健脾开胃,理气,去风,散寒。 药物加工:秋季果熟时收集种子晒干用。 331)南瓜子 别名:倭瓜(窝瓜) 科别: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钟形花,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 药物用途:驱虫,下奶。 药物加工:秋季长老的瓜食用后收集饱满种子洗净晒干备用。 332)莱服子 别名:萝卜籽 产地:全县各地,东半县多产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消食,化痰,下气,消胀,平喘。下痢后重。 药物加工:夏季果子发黄成熟时晒打,除杂质,晒干备用。 妙方:食积气滞:莱服子、炒山楂、炒六曲、炒谷芽炒麦芽各10G水煎服。 333)丝瓜络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种植 药用部分:瓜内丝络 性状:一年生草本缠绕茎 药物用途:通经活络, 药物加工:瓜成黄绿色成熟时,摘下晒干,去皮籽用丝络。 334)牵牛子(二丑) 别名:江良籽,牵牛子 科别:旋花科 335)蓖麻子 336)浮小麦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退虚热,止盗汗。 337)见211韭菜条 338)辣椒 别名:秦椒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果油。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温中健胃,祛风湿散寒气。活血促循环。 药物加工:秋果呈红色成熟时采果晒干。辣椒油:辣椒加入热大油内,文火炸至辣成深褐色取出辣椒,冷后成红色油膏搽冻疮。 339)菟丝子 科别:旋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缠绕茎寄生于其它植物(如豆类)上。花珠形,黄白色。 药物用途:补肝肾,坚筋骨。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熟时打下种子去杂质, 340)见218)地稍瓜条 341)见247)灯笼草条 342)苦杏仁 别名:杏仁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仁 性状:乔木,直立 药物用途:去痰止咳,定喘,润肠。 药物加工:初夏果熟时收集,去壳取仁,沸水烫去皮,晒干,炒黄备用。 343)见40)山葡萄条 344)见42)黄荆条 345)甜瓜 别名:香瓜 科别:葫芦科 产地:全县 药用部分:果柄(蒂),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花钟形黄色。 药物用途:蒂:即苦丁香,有小毒,催吐,除湿热,退黄疸。籽:清肺润肠。 药物加工:夏秋果熟时,取药用部分晒干。148 346)柿(蒂、霜) 科别:柿科 产地:全县有栽培 药用部分:柿蒂、柿霜 性状: 药物用途:柿蒂降气,止呃。柿霜:生津止渴化痰。 药物加工:果熟时取蒂晒干备用。果熟去皮,曝晒半干时收起密闭,数天后。再晒,重复数次直至生霜,取白色霜药用。 360)苦楝籽见57条 361)车前籽见272条 362)益母草籽见273条 363)无花果 科别:桑科 产地:全县可栽培 药用部分:果 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质厚,倒卵形或近圆形,3-5深裂,边缘有波状齿,表面粗糙,背面叶脉突出而有毛,茎、叶折断有白色乳质。隐头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托梨形,成熟后黄绿色,肥厚,肉质,可食,通称无花果。4-5月花托渐次生出,8-9月果熟。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一至二两。 药物用途:补精益肾,生津润燥,补血,止血,开胃,消肿止痛,祛风除湿。 药物加工:果熟时采,晒干。 妙方: 1         阳萎:本品十个,猪瘦肉半斤,共煮,吃肉喝汤,常服有效。 久泻不止,痔疮出血:本品七至十五个水煎服。 364)侧柏籽见146条 365)花椒 别名:大花椒 科别:芸香科花椒属种皮及种子(椒目)入药。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皮及种子 性状:落叶直立灌木, 药物用途:味辛性温,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治胃腹冷疼,呕吐泻泄,血吸虫、蛔虫、丝虫病,外用治牙痛,脂溢性皮炎。花椒(果皮)有小毒,温中止痛,驱虫。椒目(籽)消水肿。 药物加工:秋果子发红成熟时剪去果子,晒干,籽出,籽壳分离即可。各自晒干保存。 妙方:1胃腹冷痛:花椒、干姜各二钱,党参四钱,煎后去渣加糖少许温服。2脂溢性皮炎:炒花椒二两,轻粉(微炒)、枯矾(煅)、铜绿(炒)各一两,共研细粉,香油调后擦患处,每日二次。 366)核桃仁见174条 367)核桃青果皮见174条 368)分心木见174条 369)野蔷薇果见148条 370)枸杞籽见55条 371)瓜蒌见2)天花粉条 372)瓜蒌仁见2)天花粉条 373)铁篱寨 别名:陈刺蛋 科别:芳香科 产地:煤窑有栽培 药用部分:果实 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绿色,扁,有刺。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波状或全缘。花腋生,黄白色。果实圆形,橙黄色,有臭味。开花三月果熟8-9月。 性味:性温,味辛、苦。 用量:二至三钱。 药物用途:疏肝,理气,行滞,化痰,止痛。治:疝气,梅核气,牙痛,少腹痛,跌打损伤。 3         牙痛:本品二钱,小茴香三钱水煎服。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本品四钱,小茴香杆一两,香附子四钱,藿香杆三钱水煎服。 374)郁李仁 别名:欧李 科别: 产地:横水山坡,水湿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落叶灌木,花白色,粉红色,五瓣。 药物用途: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去壳取仁,生用或炒用。 375)黑豆 科别:豆科 产地: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 药物用途:黑豆:豆豉:解热除烦,下气治满。止哎吐。 药物加工:秋种子熟时收获。豉黑豆发酵。 376)樱桃仁见153条 377)故纸 科别:豆科 产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籽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落叶。 药物用途:补肾壮阳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熟时采集,收后晒干 378)鸭蛋子 科别:芸香科 产地:平乐张湾 药用部分:籽 性状: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抗疟疾止痢。 药物加工:十月成熟时采,去壳。 379)黑芝麻 类别:胡麻科 产地:全县各地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白色淡红色花。单花腋生。 药用部分:籽 药用途:味甘性平。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治疗肝肾不足,贫血便秘,乳汁缺乏,头晕目眩。 380)木瓜 科别:蔷微科木瓜属 别名:铁脚梨 产地:全县有部分人种植 性状:洛叶灌木,高2至3米。单叶互生,春季花先叶开放,3-5朵簇生,萼筒钟状,花五瓣。梨果卵球形木质,种子扁平三角形。 采集加工:秋果发黄时采收,纵剖二或四瓣,晒干。用时润透切片。 性味功能:酸、涩、温。舒筋活络,和胃化温。 主治:腰腿酸疼,麻木,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抽搐。 381)陈皮 别名:橘皮 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的果皮入药 形态:常绿小乔木,小枝有刺,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革质,春季开黄白色花,芳香花五瓣,柑果扁园或园形,橙黄色或淡红色, 分布:我县有栽培,食用较广,到处有弃。 作用: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胃,燥湿化痰。治胃腹胀满,呕吐呃逆,咳嗽痰多。 采集:采果剥皮晒干。 妙方:呕吐、呃逆:陈皮、竹茹各三钱,生姜、甘草各二钱,大枣五枚水煎服。 382)青皮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本品为鲜橘未成熟的果皮,或未成熟的果实。 383)橘红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性状:系橘皮刮去内白皮的红色橘外皮。 性味:性较温燥。 性能:祛痰化湿,散寒理气。适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气促等症。 384)橘白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性状:橘皮去掉橘红后的白皮。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能化湿和胃而无燥热之弊。主治湿浊引起的脾胃不和。 385)橘核 别名:橘子籽 其它:同陈皮 作用:味苦性平,理气止痛。治疗乳腺炎、疝气、睾丸肿痛。 妙方:睾丸肿痛:橘核、海藻、川楝子各三钱,桃仁、木通各二钱水煎服。 386)橘络 来源:同上 采集:从橘皮内撕下晒干 作用:味苦性平,通络化痰。治咳嗽多痰,胸胁用痛。 387)铁树籽见157条 388)桃奴 别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 来源:为桃树自落的幼果。 作用:味苦性平。止痛,止汗,治胃痛,疝痛,盗汗。用量3-5钱。 389)猪牙皂 土名:小皂角 来源:豆科属皂荚植物皂荚树结的畸形小荚果。性状:如眉状长5-12CM宽0.5-1.5CM厚0.3-1CM. 作用:味辛、咸性温。有小毒,祛痰开窍。治咳痰气喘,卒然昏迷,癫痫痰盛,中风牙关紧闭。用量3-5分。散剂也可入丸。 采集:秋末采果晒干。 注:此药性急锐利,非痰结实症、虚弱者、孕妇、有咯血倾向者忌用。 妙方:中风卒迷,癫痫痰盛:猪牙皂、细辛各二钱,天南星、薄荷、半夏、雄黄各五钱共研细粉,吹鼻取嚏。 390)银杏见159条 391)蓖麻籽见160条 392)向日葵籽见200条 393)花生衣 别名:花生籽皮,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花生的种子内红皮入药。 形态:一年生草本, 分布:全县均有种植 采集:在加工油料的作坊内可收集。 作用:味甘、微苦、涩性平。止血、散瘀、消肿。治疗: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出血。用量1-2钱。 394)花生壳 来源:落花生的果实荚壳。 用途:味淡、涩性平。敛肺止咳治疗久咳气喘,咳痰带血。用量0。3-1两。 另外:花生叶治失眠,花生秧扩血管降血压。此两种均可药用。

      了解该症状的其他饮食宜忌:

      风寒喉痒 专家答疑(已有0个问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

    (接前) 五、全草类 205)见172)芫花条 206)谷芽 科别:禾本科 别名:谷子芽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芽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直立。 药物用途:消食,健脾胃, 药物加工:种子浸泡水中至芽长寸许,蒸后晒干。 207)麦芽 别名:大麦芽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芽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消食化积,退奶。 药物加工:浸水中至芽生出后,蒸后晒干。 208)韭菜 科别:百合科葱属植物韭菜的全草,种子入药。 产地:全县各地 性状:多年生草本,有类葱蒜香味, 药物用途:味辛甘性温,全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治噎膈反胃,自汗盗汗,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种子:补肾固精。治阳萎遗精,遗尿尿频,白带过多,用量1-3钱。 药物加工:全草四季可用。秋季果熟时采下果实晒干,搓下种子,簸去杂质。 妙方: 1肾虚遗精,腰膝无力:韭菜籽,兔丝籽,沙苑籽,枸杞子各三钱补骨脂二钱水煎服。 2阴虚盗汗:韭菜根二两,水煎服。 209)秃疮花 别名:秃孤抓苗 科别:罂粟科 产地:全县各地,丘陵草坡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花瓣四个,黄花。 药物用途:治风火牙疼,喉痛。 药物加工:春季采集,洗净切碎阴干。 210)咽喉草 别名:黄花茵陈 科别:罂粟科 产地:西南及西北部山区荒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花冠如帽, 药物用途:清热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小满至芒种时间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211)虎耳草 别名:石毛女、石荷叶 科别:虎耳草科 产地:县西北山岭区,山沟水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枝丝状,红紫色。叶常丛生基部,肉质,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齿,密生长柔毛,沿脉处常有白色斑纹。顶生园锥花序,密生绒毛;花瓣白色,其中两瓣较大。蒴果卵形。开花4——7月果熟6——8月。 性味:性寒,味苦、辛。有小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镇静止咳。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风疹:虎耳草、苍耳子、紫草根、芦根各五钱,煎水二碗一天分三次服。 2 中耳炎;钱本品叶适量,捣烂取汁滴耳内每日数次。 3 百日咳:本品三钱、冰糖三钱,水煎服。 212)扁蓄 别名:猪牙菜 药用部分:全草 科别:蓼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沟边荒地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绿色,平卧或斜升,多分枝。叶互生,狭长椭圆形;托叶膜质。花小,簇生叶腋,白绿色,略带红色。瘦果三角状卵形,黑色。开花5-7月果6月开始渐次熟。 性味:性平,味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尿,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季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 1         4         妇女阴痒:本品二两,白矾五钱煎水熏洗。 213)狗狗秧 别名:打碗花 科别:旋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路旁山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及根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缠绕或匍匐地面。叶互生,戟形或长圆形,基生叶全缘,上部叶常三裂。花单生叶腋;花如碗口,粉红色。蒴果球形。开花4-6月果熟5-8月。 小便不利:本品全草(连根)一两五钱,糠康谷老二至三个,水煎服。 214)大力草 别名:牵叭叭草(啄木鸟草) 科别:牦牛儿苗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沟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状,花兰紫色, 药物用途:祛风活血,通经络,壮筋骨,益气血。 药物加工:秋季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215)地稍瓜 别名:面角角,羊奶角草, 科别:萝摩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沟边山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及果实。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枝叶折断有白色汁液。叶对生,线形,全缘,两面均有短毛。聚伞花序,黄白花。果实如“棱”,两端尖。开花期4-7月果熟6-9月。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全草及果实,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气血亏虚:本品一两,土黄芪二两水煎服。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草本,叶根生,平铺地面,叶片倒披针形,边缘有不规则的缺刻或羽状分裂,有时全缘。含白色乳汁。头状花序单一,顶生总苞钟状,舌状花黄色。 性味:味甘、苦;性微寒。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散结,通乳。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流行腮腺炎,急性乳腺炎,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药物加工:三至九月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腮腺炎:本品一两,鸡蛋清两个调匀敷患部。(鲜者捣烂,干品研细粉) 4         小儿小便红肿:用公英乳汁液涂患处。 217)瓦松 科别:景玉科 产地:全县各地瓦房顶上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塔形肉质草本,全身披白粉及棕红色小点。基生叶成莲座状,向外反卷;茎生叶密聚四周,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细齿。花多,淡红色或白色。开花7-9月,果熟8-10月。 性味:性平,味酸,有大毒 药物用途:解热、止渴,止血、活血,敛疮。 用量:五分至一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份采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腮腺炎:鲜本品(去根)适量,捣烂如泥,敷患处。 2 高血压:鲜本品二钱  白糖一两   水煎服 3 痔疮:本品、马齿苋各四两  芒硝二钱煎水熏洗。 4 痈疽:鲜本品二两,白矾二钱,冰片二分共捣烂,敷患处。 218)狗芽根 别名:疙疤皮、草皮子、疙疤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河边、河堤、田埂。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密结“疤”故称“疙疤皮”。 茎匍匐地面,开花时上部数节直立。叶线形。花顶生,常有三至六个分枝。果实细小。开花4-8月,果熟5-9月。 性味:性平,味甘。 药物用途:解热,发汗,利尿,活血,止血。 用量:1-4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四季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 ①伤风感冒、发热:狗牙根二两水煎服。 ②小便经常红黄久治不愈:本品四两水煎、白糖半两冲服,连服月余有效。 ③臁疮腿(下肢溃疡):本品鲜嫩尖、嫩白茅根尖各适量共捣如泥、敷患处。 219)茵陈 别名:白白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幼苗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管状,黄绿色。 药物用途:清热,利尿。 药物加工:春天二、三月份(有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采来当柴烧之说,指阴历。)采全草晒干, 220)铁扫帚 别名:铁杆蒿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田野路旁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入药 性状:草本、半灌木。直立茎,小枝有白色细毛。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披针形或线状楔形,先端钝或截形,背面有白色细毛,全缘。花单生或簇生,蝶形花冠黄白色。荚果斜卵形。花开5-7月,果熟7-9月。 性味:根性温味甘。茎叶性平味微苦。 药物用途:根:补气血,强筋骨。茎叶:舒络解表,生津润燥。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加工:五至七月采全草切段晒干。 妙方:1气血亏虚:本品根二两  水煎服 2阴虚发热:本品、地骨皮、青蒿各一两水煎服。 221)小蓟 别名:刺脚芽,刺脚菜,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具匍匐根淡白色。直立茎。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浅裂,具齿,两面均有白色丝状毛。头状花序,花冠筒状,淡紫色。 性状:性凉,味甘、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行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 药物加工:(开花时)连根挖出。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吐血、鼻衄、尿血、便血,崩漏及各种出血:本品六钱水煎服,或鲜本品二两连根捣烂取汁加白糖少许开水冲服。 222)马齿苋 别名:马齿菜, 科别:马齿苋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地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肉质多浆。茎平卧或斜上,浅绿色或肉红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倒卵形或匙形。花单生,淡黄色。蒴果盖裂。种子黑色。开花4-6月果熟五至九月。 性味:味酸,性寒。 用量:五钱到一两。 药物用途:消炎治痢,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滑肠。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开水烫透晒干。 妙方: 痔疮:鲜品四两,鲜瓦松四两,白矾二钱,芒硝五钱,煎水熏洗。 223)见174)辣蓼条 224)律草 别名:大涩拉秧, 科别:桑科 产地:王良等地沟边路边荒地 药用部分:根及全草 性状:多年蔓生草本,茎多分枝,绿色,有倒细刺,密生短细毛。叶对生,近圆形,三至七裂或全缘。花单生,雌雄异体;雄花序圆锥状;雌花序穗状,具大形苞片。瘦果黄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寒,味甘、苦。 3         肺结核潮热,盗汗:本品鲜果穗三两(干品一两)水煎服,连用七至十天。71 225)鬼针草 别名:鬼疙针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山坡路边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四棱形,深紫色。叶对生,1-2回羽状全裂,小裂片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花黄色,花冠舌状。瘦果长扁形帷条棱,顶端具二刺状冠毛,每个冠毛上具数对倒钩刺。开花7-8月果熟9月。 性味:性平,味苦。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利尿。 药物加工:秋季采全草,洗切晒干 妙方: 咽喉痛:本品三稞水前服。 226)地锦 别名:小虫卧蛋,铺地红。 科别: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地锦的全草。 产地:全县各地,路旁荒地田间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小草本,植树株含白色汁液。茎匍匐地面;由根茎处分多枝,细弱,淡红色。叶对生,长圆形。花序杯状,生于枝顶叶腋内;总苞淡红色;腺体四个,淡红色。果卵形。种子卵状三角形,黑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味苦、辛,性平。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活血,止血,崔乳利尿,解毒消肿,清热利湿。用于治:急性菌痢,肠炎,黄疸,小儿疳积,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子宫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跌打肿疼痛,疗肿毒,下肢溃疡,皮肤湿疹,烧烫伤,毒蛇咬伤。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晒干。 妙方: 1         奶汁不足:本品七钱,用猪蹄一个煮汤,用汤煎药,去渣,兑黄酒二两温服。 4         外伤出血:鲜本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227)旱莲草 别名:烂脚草,胖婆娘腿,野葵花。 科别:菊科。 产地:我县东部河边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茎圆柱形,平铺地面或斜立,绿色或暗紫色。叶对生,长圆状披针形,两面具白色粗毛。头状花序,花白色。瘦果黑色。开花6-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止血通淋,收敛止血,排脓消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净晒干 妙方: 1         痢疾:本品二两,红糖一两,水煎冲糖服。 2         淋浊:本品二两,车前草二两水煎服。 228)铁苋菜 别名:牛眼睛珠 科别:大戟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田埂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有疏生绒毛。叶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稍带紫红色,边缘有疏生锯齿。穗状花序腋生,花单生雌雄同序。果实包含于半圆形苞片内。开花6-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凉,味苦、辛。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湿,治痢止泻,收敛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切段晒干 妙方:1  痢疾:本品一两,凤尾草一两,红辣蓼五钱,水煎服。 2  小儿积滞泄泻:本品五钱水煎服。 3         外伤出血:鲜本品叶捣烂敷患处。 229)浮萍 别名:紫背浮萍、浮萍草、水萍 科别:浮萍科 产地:全县各地水池沟渠河水面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扁平呈叶状,近圆形或倒卵状圆形,1-5个集生,表面绿色,背面紫色,垂生5-11条须根,花小,果圆形,开花4-6月;果熟5-7月。生于水面上。 药物用途:发汗、行水,祛风、利湿。 药物加工:夏秋采后去杂质洗晒干藏。 妙方: ①汗斑:本品适量,煎水洗患处。并用药渣擦患处。 ②血淋:本品四钱水煎加红糖冲服。 ③半身不遂:本品一两水煎服,日两次,连用半月。 230)黄蒿 别名:臭黄蒿、黄花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路边荒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枝叶有臭味。基生叶平铺地面;茎生叶互生,三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直立茎,头状花序多数,花球形,下垂,花小、黄色。开花期6-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表。骨蒸痨热,截疟杀虫。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加工:每年六至八月采全草去根、切段、阴干。 妙方:感冒:鲜黄蒿叶一把、葱白一节,共捣如泥,擦手心、足心、前胸(心)、后背(心),取微汗。 231)星星草 别名:画眉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丛生,直立茎杆细弱。叶互生;叶鞘包茎,边缘有毛;叶片线形,边缘有腺点。园锥花序,小穗扁,花绿白色或紫白色;开花5-8月,果熟6-9月。 性味:味甘、淡,性凉。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治膀胱结石,肾结石,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结膜炎。 性味:味淡,性平。解毒止痒,治黄水疮。 药物加工:夏秋采全草洗切段晒干。花期采花序。 妙方: 1膀胱结石:星星草四两,食盐一钱水煎,白糖二两冲服。 2黄水疮:花序一把炒黑存性研细香油调糊敷患处,每日一次连服3-5日。78 232)芦草 别名:野苇子、山芦草 科别:禾本科 产地:河边水湿沼泽地 药用部分:根、全草(苇子只用根)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3-9尺。地下有横生地下根状茎,乳白色,节间中空,每节生芽及须根。叶鞘圆筒形,包茎;叶互生,带状线形。直立茎。园锥花序,稠密花细小。花开4-5月果熟7-8月。(芦苇系栽培品,称苇子,药用其根做用相同) 性味:性寒,味甘。 药物用途:全草发汗,解表,清热。苇尖解表透疹。根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利尿。 用量:一至二两。 感冒发高热、干呕、舌苔黄:芦根、白茅根、青蒿各一两、柳须根五钱、白糖一两水煎冲白糖服。 5         小便肿痛:鲜芦根一两,绿豆一两,水煎当茶饮。 233)泽漆 别名:猫猫眼、狮子头 科别:大戟科 产地:全县田野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草含白色乳汁,茎下部呈淡紫色,上部淡绿色,茎生叶互生,顶生叶轮生,倒卵形或匙形,全缘。聚伞花序,黄绿色花。花开3-4月果熟5-6月。 性味:性微寒,味苦。有大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利尿杀虫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四、五月采全草,切段,阴干 妙方:1 无名肿毒:本鲜品一把捣烂敷患处。 2  喉咙痛:鲜品一把,水煎服。 234)苦叶苗 别名:苦苦草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植株有乳汁。基生叶成莲座状,线状披针形或蓖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或羽状齿裂或全缘,基部狭窄成柄,茎生叶无柄抱茎。头状花序,花黄白。开花3-7月,果4月开始渐次成熟。 性味:性寒,味苦、甘。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药物加工:春夏秋采集洗切段晒干。 妙方:1 咽喉肿痛:本品一两水煎服。 2 黄水疮:本品适量焙干研细粉,香油调敷患处。 235)苣卖菜 别名:曲曲菜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伞房花序,花黄白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去泥土,晒干。 236)藿香 别名:土藿香。 科别: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 产地:全县均有生长。野生,栽培均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冠唇形,紫或淡紫色花。 药物用途:味辛性微温。祛暑化湿,行气和胃。治疗:中暑发热,头痛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泄泻。外用治手足癣,用量2-4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七月间花序已抽出割取全株,切段晒干。 237)芫荽 别名:香菜 科别:伞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辛性温,发表透汗,健胃醒胃,透疹。治疗:全草麻疹不透,感冒无汗;果: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割全草,切、阴干。 妙方:1麻疹不透:芫荽全草5钱,浮萍三钱水煎服。 2胸膈满闷:芫荽籽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冲服。 238)荆芥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可栽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穗状花序,花冠唇形,淡红紫色花。 药物用途:发表,祛风,利咽,止血 药物加工:秋季割收,晒八成干,捆成小把,晾到干。 239)猪毛菜 别名:柞蓬棵 科别:藜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茎多分枝,绿色,常有红色条纹。叶互生,线状圆柱形,肉质。花甚小,绿色。果近球形。开花5-9月果熟6月后渐次成熟。 性味:性凉,味淡、微咸。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祛风,凉血,降血压。 药物加工:夏秋开花时。切段晒干 妙方:高血压病:猪毛菜2两,益母草、黄精各一两,丹参五钱水煎服。 240)泥湖菜 别名:石灰菜。 科别:菊科 产地:我县山区平原均有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头状花序,紫红色花。 药物用途:消肿散瘀,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 241)蛇莓 科别:蔷薇科 产地:王良乡有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茎,花黄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止血,生肌。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后洗净切段晒干。 242)见5)红草条 243)含羞草 科别:豆科 产地:王良送庄等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紫绒花 药物用途:安神镇静,止血收敛,散瘀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季收采切段晒干 244)灯笼草 别名:地灯笼,鬼灯笼 科别:茄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果实 性状:一年生草本。通常横卧或斜生,多分枝。叶卵圆形或长圆形,全缘或有浅锯齿。花单生叶腋,萼在果期增大,形如灯笼,绿色。花浅黄色。浆果球形,黄绿色。开花5-8月果熟6月渐次。 性味:全草性寒,味苦。果性平,味酸。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镇咳、利尿,行气、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1  肠伤寒:本品全草二两,红糖二两,水煎服。 2      年久痰喘咳嗽:灯笼皮七个,白糖五钱,陈皮五钱,开水浸泡,当茶饮,一日喝完。 3       黄水疮:灯笼皮适量,焙干研细粉,撒患部。 245)见11)茜草 246)酸酱草 别名:酢酱草、酸酸草、 科别:酢酱草科 产地:全县各地山坡、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或斜立茎。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心形。花瓣五个,黄色,同向反曲。果圆柱形,有毛。开花3-7月果5月渐次成熟。 性味:性寒,味酸。 用量:三至六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行气,祛湿、散瘀、利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乳痈:本品、马兰各一两,水煎服。 2 丹毒:鲜本品、鲜青蒿、鲜野薄荷各一两,共捣烂加香油调敷患处。 3 妇女经漏、淋漓不断:鲜本品二两捣烂取汁加红糖炖服。 247)水蜈蚣 别名:水莎草 科别:莎草科 产地:我县黄河沿岸水田塘边河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地下具横生根茎。叶鞘包茎,叶互生,线形,长1-3寸,全缘。头状花序单生顶端;小花、多数,绿色。开花6-7月果熟7-8月。 药物用途:止咳化痰,解热利尿,去瘀止痛,活血通经,截疟杀虫。 性味:性微温,味辛、甘。 作量:五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百日咳,咳嗽,咯血:本品根一两煮水炖冰糖服。 2         疟疾:本品三两,水煎,于发疟前两小时内服,日三次小儿减半。 3         急性黄疸型肝炎:本品,白茅根各一两,水煎冲冰糖水服。 248)角蒿 别名:独角龙,羊角草,野芝麻。 科别:紫葳科 产地:全县丘陵山区沟边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有条棱。叶互生,二回羽状全裂。顶生总状花序;花冠红色,喇叭状。蒴果羊角状,具6-7条棱,成熟后一边裂开。种子扁平,具白色膜翅。开花5-6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微温,味辛、苦。有小毒。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祛风除湿,止泻。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腹泻:本品一把,煎水洗小腿和脚(勿过膝盖)。 249)荠菜 别名:荠荠菜、麦地菜。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王良田间地头井边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基部叶丛生,平铺地面,有柄,羽状分裂;茎生叶无柄,披针形,边缘有齿或近全缘。小花白色。短角果扁平,三角形。开花1-4月果熟4-6月。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药物加工:早春开花时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高血压头晕:鲜本品三至四两,鸡蛋三个,水煎,打鸡蛋茶喝。 2   感冒发热,肾炎水肿,肠炎腹泻,痢疾:本品二两,水煎服。 250)节节草 别名:对骨草 科别:木贼科 产地:全县山区沟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黑褐色,横走。茎基多分枝,灰绿色,中空,表面粗糙,有纵沟;节明显,有退化的叶鞘,膜质,棕褐色。孢子囊穗顶生,长椭圆形,黄褐色。 烫烧伤:本品适量研面,伤面流水者撒天伤面,伤面结痂者麻油调敷伤处。 251)青蒿 别名:香蒿、草蒿。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河边荒地,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二年生草本,高1-3尺,全体无毛,有香味。直立茎,具纵条纹,下部木质化。叶二回羽状分裂、裂片中轴上部呈栉齿状。头状花序半球形,多数,排列成园锥状;花绿黄色。瘦果椭圆形。开花5-7月。果熟8-9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解表清热,骨蒸痨热,截疟杀虫。 用量:三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六至八月采集,去根切段阴干。 妙方:小儿发热、口渴,腹泻:青蒿五钱、车前草三钱水煎服。 252)鸡眼草 别名:掐不齐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荒地,田野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匍匐茎向四周平平卧或斜立,状如斑鸠窝。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倒卵形,全缘。花腋生,花冠蝶形,紫色,似“鸡眼”。荚果短小。开花5-8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平,味淡。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利水通淋,解热止痢 药物加工:夏秋集采,切段晒干 妙方: 1         性状:一年生草本,高1-2尺,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波状或全缘。花冠五裂,白色。浆果圆形,成熟时黑紫色。 性味:性寒,味苦、微甘,有小毒。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肿止血止痛。 用量:三至五钱,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疔毒、痈肿、癣癞:鲜龙葵二两水煎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如泥,敷患处。 2 痢疾:龙葵八钱至一两水煎,白糖冲服。 3 鼻衄及各种出血:龙葵一两水煎服。 4 肾虚腰痛:龙葵一两水煎汁,取汁打鸡蛋茶喝,每天早晚各一个。 254)蜀羊泉 别名:死骨都草 科别:茄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五裂紫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切段晒干。 255)猪秧秧 别名:麦筛子、锯儿齿 科别:莆草科 产地:全县各地田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蔓延或攀援的线弱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有倒生短刺。叶6-8个轮生;叶片线状披针形,边缘及背面脉上有短刺。小花白色。双悬果有刺状突起。开花期2-4月果熟期4月渐次成熟。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消肿。 用量:一至二两。 药物加工:春夏季采集,切段晒干。 妙方:1 淋浊、水肿、痈疽:本品二两水煎服。 2 阑尾炎:鲜品三至四两,水煎,饭前服。 3 牙龈出血:鲜本品二至三两水煎服。 256)败酱 别名:苦麻菜、曲屈菜 科别:败酱科 产地:全县山区山坡上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1-3尺。根粗状,横生或斜生,黄褐色,有臭味。叶对生,根生叶平铺地面,卵形或长椭圆形,羽状分裂,边缘有锯齿,两面有疏生粗毛。小花黄色。瘦果椭圆形。开花4-6月果熟6-8月。 性味:性平,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用量:三钱至一两。 别名:鸭跖草、竹节菜、翠蝴蝶、兰兰花 科别:鸭跖草科 产地:王良等地山沟路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茎铺匍匐地面,多分枝,节上常生根。叶互生,披针形,长1-2寸,基部下延成鞘包茎,全缘。蝶形花深兰色。蒴果扁椭圆形。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寒,味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 用量:一至二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晒干 妙方:1 肠炎,痢疾,疟疾,急性咽喉炎:本品二两(重者五至七两)水煎服。 2 肺热咳嗽,吐血:本品二两,白茅根二两,藕节七个水煎服。 3 热淋、尿道灼痛:本品二两,鱼腥草、车前草各一两水煎服。 4 缠腰蛇(带状泡疹):本品鲜嫩叶适量,捣烂敷患处。 258)凤尾草 别名:井口边草 科别:凤尾蕨科 产地:多生于阴湿山坡、井边或石缝中,我县王良产。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赤褐色,密生细小鳞片。叶从生,羽状分裂,先端细长,缘有细锯齿或全缘。孢子囊群生于全缘叶片的边缘,褐色。 性味:性寒,味 甘淡微苦。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凉血利尿,止血。 用量:三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加工:夏春秋三季均可采,切段,晒干 妙方:1 乳痈:鲜本品二两水煎,酌加酒调服 2 暑热腹泻、热痢:本品一至一两半水煎服。 3 烫火伤:本品适量,焙干研细粉加香油调糊状涂患处。 4 刀伤出血:本品加紫花地丁各一两共捣烂敷患处。 259)马鞭草 科别:马鞭草科 产地:王良等地田边草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四棱。叶对生,长椭圆或倒卵形,羽状深裂,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生有硬毛。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冠唇形,紫兰色。蒴果四裂。开花期5-7月果熟6-9月。 性味:味苦,性微寒。 作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破血通经,消肿,清热解毒。杀虫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切,晒。 妙方:1  经闭:本品一两 益母草五钱,艾叶二钱水煎服。 2         痛经:本品二两,黑山楂一两,水煎兑黄酒、红糖服用。 3         腿痛,胳膊痛:本品一把,益母草五钱,狗牙草根一把水煎服。 260)勒马回 别名: 科别:玄参科 产地:全县山区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穗状花序,紫兰色花 药物用途:肺化脓症,咳嗽吐脓血。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晒。 261)薄荷 别名: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花冠唇形,淡紫色或淡红色。 药物用途:味辛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治疗:感冒风热,头痛目赤,咽喉痛,牙疼,皮肤瘙痒。用量1-3钱。 药物加工:每年七月和九月采割两次,晒半干,捆小把,晾干 262)苍耳草 别名:杈棵、毛苍子,苍刺头。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和果(苍耳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高1-2尺,叶互生,有长柄,三角状卵形,边缘有缺刻及不规则粗锯齿。头状花序,瘦果椭圆形外有钩状刺。开花6-7月。果熟期9月。 分布:全县各地都有野生。 药性味:茎、叶微寒,味苦、辛;果:味甘、苦,性温。有小毒。 药物用途:发汗解表,通窍,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籽感冒头痛,慢性鼻窦炎,风温关节炎。全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病,皮肤湿疹。 药物加工:全草夏收,切碎晒干。籽成熟在秋季采晒干备用。 妙方:1慢性鼻炎副鼻窦炎:苍耳子、白芷、辛夷各三钱,薄荷钱半葱白三根,茶叶一撮水煎服。2顽固性湿疹:鲜全草三两,白矾六分,加水1-1。5升煎浓汁至500毫,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同时用上药液涂患处每日三次。 263)地柏枝 别名:地柏,中华卷柏 科别:卷柏科 产地:王良山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细弱,多分支,匍匐地面,节处生根;小枝稍扁,象侧柏枝,故有“地柏枝”之称。叶鳞片形,复瓦状排列,紧抱于枝上,边缘白色,有短毛。 性味:性凉,味淡,微苦。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利湿,止血,消炎。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1 下肢湿疹:地柏枝炭一两,枯矾五钱,冰片一钱共研细面,香油调涂患处。 2 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痢疾:地柏枝一至二两水煎服。 3 外伤出血:地柏枝适量研细粉撒伤处。 264)见181)凤仙花条 265)见49)二色补血草条 266)见183)旋复花条 267)见50)乌蔹莓条 268)面条菜 别名:胡炳菜, 科别:石竹科 产地:全县各地麦田荒野。 药用部分:全草,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全株具软毛,幼苗可食。茎节明显而膨大。叶对生,披针形,全缘。花红色。蒴果如瓶,种子多数。开花3-4月果熟4-5月。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五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消炎,止血,补气养血。 药物加工:二至三月采全草切段晒干,五六月采种子,晒干备用。 妙方: 1鼻衄:本品五钱炒炭研面,温开水冲服。 2小便下血:本品三钱,茵陈四钱,矍麦三钱水煎服。 269)车前草 别名:车轮草、猪耳朵叶 科别:车前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种子 性状:多年生草本。叶基出丛生,叶片广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呈不规则波状浅齿。根状茎短。有多数须根。穗状花序,小花绿色。果实成熟开裂,种子细小,黑色。开花5-7月果熟6月渐次。 性味:性寒,味甘。 用量:全草五钱至一两,籽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祛湿,利尿通淋,止血,止咳。 3         腹泻(水泻):本品籽三钱,葶苈子二钱,共研细面开水冲服。 肺热咳嗽,喘息:钱品二两,水煎后加蜂蜜五钱或冰糖一两冲服。 270)益母草 别名:风轱轮草 科别:唇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及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全身有倒生细毛。茎四棱。叶对生,根生叶圆形,5-9个浅裂;茎生叶3裂或羽状3深裂。花丛生叶腋,花冠唇形,紫色或淡红色。小坚果三棱形,褐色。开花5-7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用量:二至四钱。 药物用途:全草,活血调经,祛瘀生新。种子(充尉子),清肝明目。 药物加工:夏开花时采全草洗净晒干切段。秋果熟时采种子去杂质晒干。 妙方: 3         急性肾炎:本品一至二两,白茅根一至二两水煎服。若合并高血压加夏苦草一两。 271)大戟 别名: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花管状紫色 药物用途:破血行瘀,凉血,活血,解毒,消痈肿。 药物加工:春夏季开花前采集晒干。 272)分经草 别名:小孩拳,金丝草 科别:铁角厥科 产地:北部山区山坡、沟边石缝间。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茎短,密生黑褐色鳞片。叶丛生,叶柄细长,棕褐色,如金丝;叶掌状分裂,背面银白色,边缘反卷,冬季干枯如拳。孢子囊群生于裂片边缘,褐色。 性味:性平,味淡,叶微苦。 用量:3-5钱 药物用途:活血,调经,祛湿散寒,止痛。 药物加工:秋冬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妙方:1  月经不调:本品一两水煎服。 2赤白带下:本品一两水煎服。 273)狼把草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河沟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花管状黄色。 药物用途:健脾益肺,利湿,解毒,活血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切段晒干。 274)瘌肚皮棵 别名:烂砂锅片,蛤蟆草 科别:唇形科 产地:王良河岸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高1-2尽 尺。茎四棱,多分枝,有短毛,直立茎。叶对生,或基部叶集生,平铺地面,长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圆锯齿,表面皱缩如“瘌蛤蟆皮”,花小,花冠辰形,淡兰紫色,小坚果倒卵形,褐色,开花4-5月,果熟5-6月。 性味:性凉,味苦、辛。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三至六月采集除杂质切段晒干。 妙方:1  扁桃腺炎:本品适量,捣烂拧汁,少许涂患难与共处。日二次。 2  咳嗽:本品一两,水煎服。或研末掺镆内吃。 275)黑子草 别名:无 科别:新草药 产地:柿林村。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寻麻疹,用量鲜品一两,水煎服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洗净切段晒干。 276)烟管头草 科别:菊科 产地:北部山区山坡水边。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花绿白色。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 药物加工:八、九月间采集工切段晒干。 277)瞿麦 别名:石柱子花 科别:石竹科 产地:煤窑乡山坡,野地。 药用部分:地上部分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花二到三朵聚生,红或淡紫色。 药物用途:膀胱炎,尿血,尿道炎。妇科闭经。湿疹,搔痒,疮毒。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晒切段。0。5厘米 278)刺针草 别名:一包针。 科别:菊科 产地:煤窑乡山坡,田间,路旁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头状花序。顶生黄色。 药物用途:1。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2。肠炎兰尾炎,腹泻。3。毒蛇咬伤。 药物加工:开花前采集晒干。 279)见68)寻骨风条 280)鱼腥草 别名:狗腥草,狗蝇子草。 科别:三白草科 产地:煤窑乡的水边,田梗,阴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茎叶折断有鱼腥气。地下根茎黄白色,有节,着生多数须根。叶互生,心脏形,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常为紫色。穗状花序,顶生;总苞四片,白色,花瓣状。蒴果顶端开裂。开花期6-7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有小毒。 用量:三钱至一两。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肺痈,肺炎,热淋,暑热泻痢,中暑,上火眼红肿。疮节红肿。 药物加工:夏秋采,晒干。 妙方: 产地:煤窑,群生于山顶岩石上。 药用部分:地上部分 性状:多年生常绿。 药物用途:经闭,痛经,肠出血,脱肛。 药物加工:采取地上部分,晒干备用。 282)石苇 别名:刀尖药,石茶叶 科别:水龙骨科 产地:长华山野石缝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根须状;根茎细长匍匐,密生褐色鳞片。叶集生于根茎,具长柄;叶片卵圆形,全缘,背面密生锈色鳞毛。叶背面散生点状孢子囊群,黄褐色。 尿道涩痛,尿血:本品,当归,蒲黄各三钱,赤勺二钱共研细面,每服二钱,开水冲服日三次。 3         咽喉痛:本品一两水煎服。 283)萎陵菜 别名:毛鸡腿子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本匍匐茎,黄花。 性味:性寒,味苦、涩。 用量:五钱至一两。外用适量。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消炎止痢。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晒干。 284)木贼 别名:节(接)骨草 科别:木贼科 产地:会盟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散风退翳 药物加工:夏秋季收割地上部分,晒干。 285)透骨草 产地:麻屯 药用部分:全草 药物用途:强心安神,止咳,化痰,活血散瘀,止痛,止血,开窍,散寒。 药物加工:四、五月采集,切段晒干。 286)马耳朵草 产地:麻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匍匐茎, 药物用途:平喘止咳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切段晒干。 287)仙人掌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全株 性状:多年生常绿,掌状,有刺。 药物用途:消肿解毒,止泻。 药物加工:全年可采,鲜用也可烘干。 288)木防已 别名:小青藤 科别:防已科 产地:北马屯小浪底村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园锥花序,小花黄白色。 药物用途:祛风除湿,通经活络,利尿,解蛇毒。 药物加工:夏秋采全草晒干切段。 289)马兰花 科别:菊科 产地:平乐上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小黄花。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利水止血。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集晒干切段。 290)野黄芩 别名:绞圪蒌蛋秧 产地:马屯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治气落底。 药物加工:夏秋采集阴干备用 291)野牡丹 产地:马屯李岭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紫色花。 药物用途:外用治癣 药物加工:春夏秋鲜草捣泥或叶柔出汁外用。 292)元宝草 科别:金丝桃科 产地:朝阳各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直立草本。高0。7=2尺。叶对生,长椭圆状披针形,两叶片基部联合为一体,茎穿其中,形似元宝,,背面灰绿色或紫色,有黑色小点。聚伞花序,花黄色。蒴果椭圆形。开花4-6月果熟7=9月 性味:性微寒,味辛、苦。 用量:三至五钱。 药物用途:通经活络,止血止疼。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晒干切段。 妙方:1  跌打损伤肿疼:本品五钱,木瓜四钱,黄酒一两,水煎服。 2         上吐下泻腹疼:本品七钱,水煎服。 3         月经不调,痛经:本品七钱,红糖为引,水煎服。 293)刘寄奴 别名:吹风草 科别:玄参科 产地:朝阳 药用部分:地上部分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通经活血,祛瘀止痛。 药物加工:夏秋采收晒干 294)希前草 别名:热粘泥 科别:菊科 产地:朝阳各地河边湿地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关状花序,花黄色。 药物用途:有小毒,祛风除湿,利关节,疗疖肿。 药物加工: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295)吊兰 科别:百合科 产地:全县均有栽培 性状:多年生常绿草本,茎横生,花白色,。 药用部分:全草 药作用:味甘、微辛、性平。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采集:四季可采,通常鲜用0。5到1两。 296)细辛 科别:马斗铃科。 产地:平乐张张凹凤凰山山坡。 药用部分:全草, 性状:多年生 药物用途:散寒祛风,止咳止痛。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晒干 297)大蓟 别名:山刺儿菜 科别:菊科,蓟属。 药用:全草及根 性状:多年生草本,高30CM到100CM或更高,茎、叶幼时密生有白色细毛。叶互生,长椭圆形,羽状浅裂,边缘具刺齿,裂片5至6对。根细长园锥形,丛生如须。头状花序,花冠管状,紫色,总苞钟型。瘦果细长。开花5-6月果熟7-8月。 性味:性凉,味甘,苦。 作量:三钱至一两 性味功能:味甘性凉,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产地:我县城关有 采集加工:春、夏开花前连根挖出洗净晒干备用 妙方:  1    吐血,咳血,鼻衄,血崩:本品根一两水煎服。 2         热淋,尿血:鲜本品根三两,捣汁,开水冲服。 298)仙人掌 来源: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 形态:常绿灌木,叶状枝扁平肉质,夏季开花,鲜黄色, 产地:我县都可栽培。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鲜用或切片晒干备用。 性味功能:苦、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镇咳。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痢,咳嗽;外用流行腮腺炎,乳腺炎痈疖肿毒,蛇咬伤,烧烫伤。 妙方:流行性腮腺炎:鲜仙人掌适量绞汁涂患处,每日三次。 299)酸酸草 别名:酢浆草,酸三叶 来源:酢浆草科属植物酢浆草全草入药。 性状: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小枝幼时密生绒毛;髓心片状,褐色。全草味酸。卧地面匍匐状分枝多,成丛状,上部稍直立,掌状复叶互生,被毛。小叶三片无柄,春开黄色小花,蒴果近园柱形有5纵棱,具毛。 分布:全县各地路边田园住宅及沟边较湿润的土地上。 采集:四季可采,夏秋为佳,除泥砂晒干备用。 作用:主要含草酸盐。味酸性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感冒发热,肠炎,肝炎,尿路感染,结石,神经衰弱;外用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疖,脚癣,湿疹,水火烫伤 300)仙人球 别名:仙人拳,天鹅蛋 来源: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全草入药。 形态: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茎球形或椭圆形绿色肉质有棱12-14条,棱上有丛生的刺每丛10枚。花则生,淡红色或粉红色喇叭状。 分布:我县各地都以花类种植。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鲜用干用均可。 性味功能:甘味性平。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肺热咳嗽,痔疮;外用治蛇虫咬伤,烫伤。用量0。5-1两。鲜品适量捣烂取汁外用。 301)烟草 别名:烟叶 来源:茄科烟草属烟的全草入药 分布:我县境均可种植。 采集:秋季采集,阴干。 作途:味辛性温,有毒,消肿解毒,杀虫。治疔疮肿毒,头癣,白癣,秃疮,毒蛇咬伤,灭钉螺,蚊蝇,老鼠。多作外用。 妙方:1癣:全草煎水洗患部每日2-3次,或烟管中烟油渍涂之。2项疽背痈:烟丝一钱,樟脑5分,蜂蜜调糊状贴于患部。4除四害:制成5%浸出液喷洒。 302)野燕麦 别名:燕麦,燕麦草 来源:禾本科燕麦属植物野燕麦全草入药。 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120CM,杆数枝丛生,叶互生,夏开花圆锥花序, 用途:味甘性平;收敛止血,固表止汗,治吐血,血崩,白带,便血,自汗,盗汗。用量0。5-1两。 303)垂盆草 别名:狗牙齿,石指甲 科别: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垂盆草, 药用:全草 分布:我县都可栽培,多做观赏用。 性状:多年生肉质草本,茎平卧或上部直立,接近地面部分的节上易生不定根。三叶轮生,全缘。夏季开黄色花。 性味;性凉,味甘,微酸。 用量:鲜品1-4两,捣汁服;干品半两至一两,水煎服。 作用: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肝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痈肿疮疡、带状泡疹,毒蛇咬伤。 采集: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 妙方: 1  肝炎:本品一两,当归三钱,红枣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2咽喉肿痛,口腔溃疡:鲜品捣烂,挤汁一杯,含嗽五至十分钟,每日三至四次。 3 蜂窝织炎,乳腺炎,阑尾炎,肺脓疡,痈肿,蛇、虫咬伤:鲜品捣烂加面粉调糊状,外敷患处(或干品研细粉加凡士林调糊状用)。或鲜品取汁冲服。 304)歪头菜 别名:野豌豆,两叶豆苗。 分布:我县山沟坡地,或林下草丛中。 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歪头菜的全草。 性状:多年生草本。基部木质块茎,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有短柄,先端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蝶形花冠蓝紫色。荚果矩状条形,棕黄色,内有种子5-6粒。种子圆形,棕色。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3-5钱,水煎服。外用适量。 作用:补虚调肝,理气止痛,清热利尿。治头晕,体虚浮肿,胃痛,外用治疮疖。 采集加工:夏秋季收采,切段晒干,备用。 六、果籽类 305)黑芝麻 别名:胡麻、脂麻 科别:胡麻科脂麻属植物的种子药用。 形态:一年物草本,高1。5米,茎方形,全株被毛。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至披针形,基生叶常三裂。夏秋开白色带淡红色花,单生腋下近元梗,萼五裂,花冠上唇再三裂,雄蕊二对。子房卵圆形,花柱细长柱头两叉。蒴果长圆状筒形,有细毛。种子多黑褐色。 分布:全县各地有栽培。 性味:味甘性平。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 主治功能: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贫血,便秘,乳法缺乏。用量1-3钱。 采集加工:秋季采收 成熟种子,去杂质,晒干。   306)绿豆皮 别名:绿豆衣, 科别:豆科 性状:一年生草本。 产地:全县各地都有栽培。 药用部分:豆皮 药物用途:清热止喝,利悄解毒 药物加工:加工绿豆(生豆芽、磨面)时收集豆皮。 307)  冬瓜(瓜皮,冬瓜籽) 科别:葫芦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一年生草本。 药用部分:瓜皮、种子 采集时间:秋季冬瓜成熟时。 药物用途:冬瓜皮:清热利尿,消肿。冬瓜籽:清肺化痰,排脓利湿。 药物加工:冬瓜皮:去外绿皮,晒干。冬瓜籽洗净晒干。 308)  西瓜(西瓜翠衣、) 别名:西瓜中皮、西瓜硝。 科别:葫芦科西瓜属植物。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种植。 药用部分:瓜二层皮、外皮霜。 性状:一年生草本,葡匐状。 采药时间:夏季西瓜成熟时 药物用途:西瓜翠衣:味甘淡性寒,清热、解渴、利尿;治暑热烦渴,浮肿、小便不利。用量3钱到一两。西瓜霜:清热凉血,治热性咽喉肿痛,口疮;虚寒患者忌用。 药物加工:西瓜翠衣:用刀削去外绿皮和瓜瓤曝日           晒干备用。西瓜霜:将未成熟的西瓜去一块皮开一小口,挖去少部分瓜瓤,放入芒硝,原皮封口,将此瓜吊在阴凉通风处,待瓜外皮出现白霜时收集白霜备用。 妙方: 1暑热烦渴:瓜翠一两,滑石六钱,甘草一钱水煎服。 2糖尿病:A翠衣、杞果各一两党参三钱水煎服;B翠衣、冬瓜皮各五钱,天花粉四钱水煎服。 3高血压:翠衣3-4钱,决明籽3钱煎汤当茶饮。 309)西瓜霜见311西瓜 310)石榴皮 别名:安石榴、 来源:安石榴科属石榴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皮、根、茎皮、叶入药。 植物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略带四棱。叶多对生,有柄,叶长方窄椭圆形或近倒卵形,全缘。夏开红色花,单生枝顶叶腋间,两性,管状钟形,顶5-7裂;雄蕊多数,生萼筒上半部;子房下位。浆果近球形,果皮厚革质,。种子多数,有肉质外种皮。 采药时间:夏秋季采花、叶及果皮,根、茎皮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功能:味酸、涩性温;收敛止泻,杀虫。 药物用途:果皮、根皮:虚寒久泻,肠炎,痢疾,便血,脱肛,衄血,外用治中耳炎。叶:急性肠炎。用量:根皮果皮1-3钱,花1-3钱,外用研粉吹耳内,叶1-2两。 妙方: 1.     细菌性痢疾:石榴皮五钱,水煎加红糖服分两次。连用3-5天。 2.     脱肛:石榴皮、红枣树皮(炒)各三钱,白矾一钱。共研细粉,每次便后洗肛门周围,后敷患部。 3.     蛲虫病:石榴皮一钱,槟榔1。5钱,水煎服;或石榴皮三钱煎100毫升水睡前灌肠。 311)地夫籽 别名:棉扫帚籽 科别:藜科地肤属植物地肤种子及全草。 产地:全县各地,野生种植均可。 药用部分:种子、全草 花特征:穗状花序,花小,黄绿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甘、苦,性寒。清湿热利小便,除风治寻麻疹。 药物加工:秋季成熟时收集全草,甩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叶梗晒干备用。全草切段。 妙方:皮肤湿疹:地肤子、白藓皮各5钱,白矾3钱水煎,熏洗。22 312)王不溜行 别名:麦莲子籽 科别:玉竹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生长。 花物点:花顶生,淡红色小花。 采集时间:夏季种子成熟时(与小麦同熟) 药物用途:通经行血,消痈肿,通乳下奶。 药物加工:全草晒干,果壳裂开籽自出,收集种子去杂质收藏备用。23 313)桃仁 别名:桃核仁。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仁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乔木 采集时间:秋季果成熟时,收集食果后弃的核, 药物用途:有小毒,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药物加工:去核壳取仁,沸水中浸泡,去仁皮后晒干 314)火麻仁 别名:线麻籽 科别:桑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子仁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生长。 花特征:花单性,雌雄异株。 采集时间:夏末成熟时。 药物用途:滑肠润燥,滋养肝肾,通便。 药物加工:收集种子,晒干,去壳备用。 315)见173)白扁豆花 316)大枣 别名:红枣、马铃枣。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子 植物性状:落叶,乔木,直立生长。 采集时间:九、十月份果子变红成熟时 药物用途: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缓急止疼,调和诸药。 药物加工:摘果子日光曝干收藏备用。 317)吴茱芋 别名:辣子酱树。 科别:芸香科 产地:县北部山区有栽培 花特征:花顶生,白色。 药用部分:种子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灌木 采集时间:秋季种子成茶绿色时。 药物用途:有小毒,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药物加工:种子晒干备用。 318)榆钱 科别:榆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 植物性状:落叶,直立乔木, 花态征:萼片四裂,紫褐色无花瓣。 采集时间:春季花末时,果未成熟时的翅果。 药物用途:安神止带,助消化。 药物加工:去叶梗杂质,晒干备用。 319)薏苡仁 别名:药玉米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种仁 花物征:总状花序。 采集时间:秋末果熟时。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 药物用途:健脾祛湿。 药物加工:去壳,去黄褐色外衣,去杂质晒干备用。 320)蒺莉 别名:白蒺芨 科别:蒺莉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 花物征:小形,黄色六瓣花。 采时集时间:秋季果变黄的色坚硬时 药物用途:平肝开郁,散风明目。行血。 药物加工:果晒干,碾掉尖刺 321)鹤虱 别名:野红罗卜籽 科别: 产地:县北部山区较多 采集时间:秋季果成熟时 药用部分:种子 药物用途:有小毒,杀虫。 药物加工:种子除杂质晒干备用。 322)  青葙子 别名:野鸡冠花种子, 科别:苋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特征:穗状花序,淡红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 药物用途:味苦性微寒。清热、明目、清肝火,祛风热,降血压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成熟时集,去杂质晒干。 好效处方: 1。高血压:青箱子、决明子,菊花、夏枯草各10g石决明12g水煎服。 2。急性结膜炎:青相了、黄芩、龙胆草各10G菊花12G生地15G水煎服。 323)决明籽 别名:假绿豆、草决明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特征:花梗短,五瓣,深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甘、苦、咸,微寒。清肝明目,通便。 药物加工:九至十一月果熟时采集,晒干,除杂质。 妙方:高血压:决明子炒黄捣成粗粉,加糖冲开水一次服3G,每日三次 324)葶苈子 别名:米米蒿籽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有野生 药用部分:果实 花物征:总状花序,团扇形状。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祛痰定喘,泻肺利水 药物加工:夏季果熟时(麦熟前)晒后将种子甩打落下,去杂质,晒干。 325)冬葵子 别名:草麻籽 科别:锦葵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花单性,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利小便,下奶。 药物加工:秋季果成熟时,集果子甩打出种子,晒干,除杂质保存。 326)望江南 别名: 科别:豆科 产地:王良乡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五瓣花,黄色 性状:灌木 药物用途:清肝明目,健胃润肠。 药物加工:秋季果成熟时,脱粒后晒干去杂质 327)牛子 别名:牛蒡籽 科别:菊科 产地:全县各地可栽培 药用部分:果实 花状:头状花序,花淡紫红色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散风,解毒,利咽,透疹。 药物加工:收集种子晒干。 328)赤小豆 别名:红小豆 科别:豆科 产地:全县各地都可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特征:紫红色花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味甘酸性平。清热去湿,利水。排脓消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疮疡肿毒,用量0。3-2两。 药物加工:秋季成熟时晒,种子蹦出,去杂质,晒干备用。 妙方:慢性肾炎:赤小豆,带红皮花生仁各三两,红糖二两,红枣20枚,共煮熟,每天吃一次每次最好早饭前服。连用3-5个月。 329)白介子 别名:芥菜籽 科别:十字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有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总状花序,顶生黄花。 植物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豁痰平喘,消肿毒,开胃散寒。 药物加工:夏末秋初初果成熟是时,晒打种子,除杂质,晒干。 330)茴香 别名:小茴香 科别:伞形科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栽培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复伞形花序,顶生黄色或白色花。 性状:多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健脾开胃,理气,去风,散寒。 药物加工:秋季果熟时收集种子晒干用。 331)南瓜子 别名:倭瓜(窝瓜) 科别: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花状:钟形花,黄色 植物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 药物用途:驱虫,下奶。 药物加工:秋季长老的瓜食用后收集饱满种子洗净晒干备用。 332)莱服子 别名:萝卜籽 产地:全县各地,东半县多产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消食,化痰,下气,消胀,平喘。下痢后重。 药物加工:夏季果子发黄成熟时晒打,除杂质,晒干备用。 妙方:食积气滞:莱服子、炒山楂、炒六曲、炒谷芽炒麦芽各10G水煎服。 333)丝瓜络 产地:全县各地均可种植 药用部分:瓜内丝络 性状:一年生草本缠绕茎 药物用途:通经活络, 药物加工:瓜成黄绿色成熟时,摘下晒干,去皮籽用丝络。 334)牵牛子(二丑) 别名:江良籽,牵牛子 科别:旋花科 335)蓖麻子 336)浮小麦 科别:禾本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二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退虚热,止盗汗。 337)见211韭菜条 338)辣椒 别名:秦椒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果油。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物用途:温中健胃,祛风湿散寒气。活血促循环。 药物加工:秋果呈红色成熟时采果晒干。辣椒油:辣椒加入热大油内,文火炸至辣成深褐色取出辣椒,冷后成红色油膏搽冻疮。 339)菟丝子 科别:旋花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缠绕茎寄生于其它植物(如豆类)上。花珠形,黄白色。 药物用途:补肝肾,坚筋骨。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熟时打下种子去杂质, 340)见218)地稍瓜条 341)见247)灯笼草条 342)苦杏仁 别名:杏仁 科别:蔷薇科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种仁 性状:乔木,直立 药物用途:去痰止咳,定喘,润肠。 药物加工:初夏果熟时收集,去壳取仁,沸水烫去皮,晒干,炒黄备用。 343)见40)山葡萄条 344)见42)黄荆条 345)甜瓜 别名:香瓜 科别:葫芦科 产地:全县 药用部分:果柄(蒂),种子 性状:一年生草本,匍匐茎,花钟形黄色。 药物用途:蒂:即苦丁香,有小毒,催吐,除湿热,退黄疸。籽:清肺润肠。 药物加工:夏秋果熟时,取药用部分晒干。148 346)柿(蒂、霜) 科别:柿科 产地:全县有栽培 药用部分:柿蒂、柿霜 性状: 药物用途:柿蒂降气,止呃。柿霜:生津止渴化痰。 药物加工:果熟时取蒂晒干备用。果熟去皮,曝晒半干时收起密闭,数天后。再晒,重复数次直至生霜,取白色霜药用。 347)苍耳籽见265)苍耳草条 362)益母草籽见273条 363)无花果 科别:桑科 产地:全县可栽培 药用部分:果 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质厚,倒卵形或近圆形,3-5深裂,边缘有波状齿,表面粗糙,背面叶脉突出而有毛,茎、叶折断有白色乳质。隐头花序,腋生或近顶生;花托梨形,成熟后黄绿色,肥厚,肉质,可食,通称无花果。4-5月花托渐次生出,8-9月果熟。 性味:性平味甘。 用量:一至二两。 药物用途:补精益肾,生津润燥,补血,止血,开胃,消肿止痛,祛风除湿。 药物加工:果熟时采,晒干。 妙方: 1         阳萎:本品十个,猪瘦肉半斤,共煮,吃肉喝汤,常服有效。 久泻不止,痔疮出血:本品七至十五个水煎服。 364)侧柏籽见146条 365)花椒 别名:大花椒 科别:芸香科花椒属种皮及种子(椒目)入药。 产地:全县各地 药用部分:果皮及种子 性状:落叶直立灌木, 药物用途:味辛性温,温中散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治胃腹冷疼,呕吐泻泄,血吸虫、蛔虫、丝虫病,外用治牙痛,脂溢性皮炎。花椒(果皮)有小毒,温中止痛,驱虫。椒目(籽)消水肿。 药物加工:秋果子发红成熟时剪去果子,晒干,籽出,籽壳分离即可。各自晒干保存。 妙方:1胃腹冷痛:花椒、干姜各二钱,党参四钱,煎后去渣加糖少许温服。2脂溢性皮炎:炒花椒二两,轻粉(微炒)、枯矾(煅)、铜绿(炒)各一两,共研细粉,香油调后擦患处,每日二次。 366)核桃仁见174条 367)核桃青果皮见174条 368)分心木见174条 369)野蔷薇果见148条 370)枸杞籽见55条 371)瓜蒌见2)天花粉条 372)瓜蒌仁见2)天花粉条 373)铁篱寨 别名:陈刺蛋 科别:芳香科 产地:煤窑有栽培 药用部分:果实 性状: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小枝绿色,扁,有刺。叶互生,三出复叶;小叶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波状或全缘。花腋生,黄白色。果实圆形,橙黄色,有臭味。开花三月果熟8-9月。 性味:性温,味辛、苦。 用量:二至三钱。 药物用途:疏肝,理气,行滞,化痰,止痛。治:疝气,梅核气,牙痛,少腹痛,跌打损伤。 3         牙痛:本品二钱,小茴香三钱水煎服。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本品四钱,小茴香杆一两,香附子四钱,藿香杆三钱水煎服。 374)郁李仁 别名:欧李 科别: 产地:横水山坡,水湿地。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落叶灌木,花白色,粉红色,五瓣。 药物用途:润燥滑肠,下气利水。 药物加工;秋季采集,去壳取仁,生用或炒用。 375)黑豆 科别:豆科 产地:一年生草本直立茎, 药用部分:种子 性状: 药物用途:黑豆:豆豉:解热除烦,下气治满。止哎吐。 药物加工:秋种子熟时收获。豉黑豆发酵。 376)樱桃仁见153条 377)故纸 科别:豆科 产地:可种植 药用部分:籽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落叶。 药物用途:补肾壮阳 药物加工:秋季种子熟时采集,收后晒干 378)鸭蛋子 科别:芸香科 产地:平乐张湾 药用部分:籽 性状: 药物用途:清热解毒,抗疟疾止痢。 药物加工:十月成熟时采,去壳。 379)黑芝麻 类别:胡麻科 产地:全县各地 性状:一年生草本,直立茎,白色淡红色花。单花腋生。 药用部分:籽 药用途:味甘性平。滋补肝肾,养血润肠,通乳。治疗肝肾不足,贫血便秘,乳汁缺乏,头晕目眩。 380)木瓜 科别:蔷微科木瓜属 别名:铁脚梨 产地:全县有部分人种植 性状:洛叶灌木,高2至3米。单叶互生,春季花先叶开放,3-5朵簇生,萼筒钟状,花五瓣。梨果卵球形木质,种子扁平三角形。 采集加工:秋果发黄时采收,纵剖二或四瓣,晒干。用时润透切片。 性味功能:酸、涩、温。舒筋活络,和胃化温。 主治:腰腿酸疼,麻木,吐泻腹痛,腓肠肌痉挛抽搐。 381)陈皮 别名:橘皮 来源: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的果皮入药 形态:常绿小乔木,小枝有刺,叶互生,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革质,春季开黄白色花,芳香花五瓣,柑果扁园或园形,橙黄色或淡红色, 分布:我县有栽培,食用较广,到处有弃。 作用:味苦、辛性温。理气健胃,燥湿化痰。治胃腹胀满,呕吐呃逆,咳嗽痰多。 采集:采果剥皮晒干。 妙方:呕吐、呃逆:陈皮、竹茹各三钱,生姜、甘草各二钱,大枣五枚水煎服。 382)青皮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本品为鲜橘未成熟的果皮,或未成熟的果实。 383)橘红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性状:系橘皮刮去内白皮的红色橘外皮。 性味:性较温燥。 性能:祛痰化湿,散寒理气。适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气促等症。 384)橘白 (来源、形态、分布、作用同陈皮) 性状:橘皮去掉橘红后的白皮。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能化湿和胃而无燥热之弊。主治湿浊引起的脾胃不和。 385)橘核 别名:橘子籽 其它:同陈皮 作用:味苦性平,理气止痛。治疗乳腺炎、疝气、睾丸肿痛。 妙方:睾丸肿痛:橘核、海藻、川楝子各三钱,桃仁、木通各二钱水煎服。 386)橘络 来源:同上 采集:从橘皮内撕下晒干 作用:味苦性平,通络化痰。治咳嗽多痰,胸胁用痛。 387)铁树籽见157条 388)桃奴 别名:瘪桃干,阴桃子,气桃子。 来源:为桃树自落的幼果。 作用:味苦性平。止痛,止汗,治胃痛,疝痛,盗汗。用量3-5钱。 389)猪牙皂 土名:小皂角 来源:豆科属皂荚植物皂荚树结的畸形小荚果。性状:如眉状长5-12CM宽0.5-1.5CM厚0.3-1CM. 作用:味辛、咸性温。有小毒,祛痰开窍。治咳痰气喘,卒然昏迷,癫痫痰盛,中风牙关紧闭。用量3-5分。散剂也可入丸。 采集:秋末采果晒干。 注:此药性急锐利,非痰结实症、虚弱者、孕妇、有咯血倾向者忌用。 妙方:中风卒迷,癫痫痰盛:猪牙皂、细辛各二钱,天南星、薄荷、半夏、雄黄各五钱共研细粉,吹鼻取嚏。 390)银杏见159条 391)蓖麻籽见160条 392)向日葵籽见200条 393)花生衣 别名:花生籽皮, 来源:豆科落花生属植物花生的种子内红皮入药。 形态:一年生草本, 分布:全县均有种植 采集:在加工油料的作坊内可收集。 作用:味甘、微苦、涩性平。止血、散瘀、消肿。治疗: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出血。用量1-2钱。 394)花生壳 来源:落花生的果实荚壳。 用途:味淡、涩性平。敛肺止咳治疗久咳气喘,咳痰带血。用量0。3-1两。 另外:花生叶治失眠,花生秧扩血管降血压。此两种均可药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蚊子各种形态的名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