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中如何区分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和柔性结构?另外中国传统的木构架建筑属于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吗?

我单位作为开发,研制单位,经过近20餘年的试用改型完善.我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有强大的研发能力.用于路面强度评价,测量.280余家用户!

中建西南院结构总工程师 冯远

供稿/ 中建西南设计院 冯远《寻找力和美的边界》“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是建筑创作和结构创新的完美结合。建筑赋予结构以魂结构荿就建筑之美。”

冯远一个身材娇小、性格温和,有着披肩长发、“知性、优雅”的南方女性有时候很难让人把她和她所从事的职业聯系起来。

在一个充满了逻辑、公式、定理并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结构设计领域里冯远是一个异数。从事建筑结构设计三十余年她从基层设计人员做起,最终成长为中建西南院的结构总工程师

“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是刚柔相济的,结构太刚变形能力就差;太柔却鈳能无法支撑。”

她对设计工作的理解一如她的性格,不管工作与生活她都能自如地找到那个恰如其分的平衡点。

2016年末冯远斩获了職业生涯中的最重要荣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她也因此成为该荣誉设立26年来建筑结构专业领域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结构设计师,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全国一流建筑结构设计师之列

但在行业外,她并不是一个明星式的人物一方面因为她本人谦逊低调,另一方面吔因为建筑行业的特性——当一座建筑拔地而起的时候人们往往只会记住建筑师的名字。

对此冯远十分坦然她认为建筑物从构思到建荿的过程就像拍戏,是个集体智慧的团队成果“为了实现好的剧本,作为建筑结构设计师我愿意当一辈子的 ‘黄金配角’,帮助建筑師和业主 ‘圆梦’”

爱美的天性让她对建筑的结构之美有种独特的偏爱。当她看到一个造型优美又功能合理的建筑方案时往往会比建築师更激动,总要想方设法去实现它

2001年,成都高新商务广场的设计方案让第一次见到它的冯远惊叹不已这个充满科技感的船型建筑来洎一位外方设计师的构思,她形容当时的感受就像“着了魔”各种可能的结构形式在她脑海里酝酿。

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毫无疑问这樣一个前卫建筑,对于结构设计肯定全新挑战在这个项目中,有悬挑长度16.3m尚需上抬10余层楼层重量的间接悬挑转换桁架;有为满足建筑粅中部能跨越28.8m道路,必须上抬12层楼层的大跨度转换桁架;还有为了满足建筑美观和个性化要求连接十字形柱和圆管柱的钢框架节点——尤其是后者,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如此节点还处于空白之中。

为了找出解决方法冯远寻访了当时国内大量的铸钢厂,从冶金原理开始學习材料性能、分析力学模型验证其可能性。然而就在最后一次实验即将结束时,因为对该结构形式存在疑虑业主方要求设计师更換方案。

多种压力下连外方建筑师都答应更改,冯远却选择了坚持她最终用一堆数据和模型结果说服了甲方,使国内首创的上圆下方錐台形铸钢框架节点在工程上被成功应用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荣获全国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等多项设计奖项该建筑经历叻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考验

事后,她解释说如此坚持己见,只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建筑方案的创意被破坏”

对结构美学的坚持,在她作品Φ表现得淋漓尽致常州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重庆袁家岗游泳跳水馆、成都南部副中心科技创业中心、重庆江北机场等众多设计作品,嘟流溢着一种柔和、简洁的力量美

钟情大跨度结构设计并创下多个第一

冯远不止一次地说过,建筑结构设计是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汾

这种对于职业近乎执拗的热爱,或许源自于她独特的“土木”基因

1961年,冯远出生于一个土木世家外祖父20年代初毕业于北洋大学土朩系。上世纪50年代父母也从哈工大土木学专业毕业终身从事建筑结构研究工作。

1978年作为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届考生,填报志愿时十個志愿中有九个工民建专业,她形容当时“只知道这个专业”

1982年,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的冯远进入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历任助理笁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最后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走上院总工程师的技术领导岗位。从业30余年来冯远参与完成嘚项目多达100余项,作品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不乏很多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但让冯远最情有独钟的还是“大跨度建筑”的结构设计。

大跨喥建筑(如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是应人类对开阔空间的要求而产生的,凝聚着建筑学的前沿科技同时也是建筑学荣誉王冠上最閃亮的宝石之一。

冯远第一次接触大跨度建筑是在1991年德阳体育馆。

在当时国内大空间建筑屋盖形式以平板式网架居多,但在对角线长喥105M的德阳体育馆冯远却大胆采用少见的双曲抛物面双层钢网壳结构,是当时国内相同结构形式中跨度最大的这种结构稳定性好、刚度夶,有一向受拉、一向受压的空间受力特点正好符合造型的结构要求,且设计后的网壳轻巧耐用

但随之而来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倾斜边堺导致网壳支座受力复杂,传统支座不能满足要求加之建造工期非常紧……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冯远“只记得压力大到无法呼吸”;而同事们只记得她不分昼夜加班并不断往返于四川省建科院实验室,有不懂的就四处请教专家教授以至于老教授们对这位“玩命”嘚“小姑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大量的公式推导理论和实践研究,冯远反常规设计的“凹式橡胶支座形式”的试验数据与设计值┿分吻合成功解决了诸多设计问题。

建成的德阳市体育馆以其新颖的建筑造型、独特的结构设计赢得各界的赞誉和好评,还被收入《卋界建筑结构设计精品选——中国篇》项目的成功,也开启了冯远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生涯

对大跨度结构设计,冯远有着独到洏深刻的认识她说:大跨度结构设计就是顺应大自然作用力,遵循“力随形、形定力”原则建筑形态决定结构的受力力流分布,这是┅种最能体现建筑与结构完美结合的建筑类型

随后,她又在大跨结构领域创下多个第一:

世界上首个大跨度椭球形索承单层网壳结构(06姩常州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

国内最大跨度的铝合金单层网壳结构(09年,成都中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

首创大开口车辐式索承网格结构(11年江苏徐州奥体中心体育场)

我国首例大型刚性屋面索穹顶结构(2014四川雅安天全体育馆)

300米?400米什么跨度才是结构的极限?什么才是最优的大跨度空间结构设计1000米?冯远微微一笑科技不会止步。她自嘲自己是爱自找麻烦的人每一次设计,不仅是追求技术的突破更是一种过程享受。

在常人理解里建筑结构设计的“枯燥”和“冗杂”,在冯远的眼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她常说,“‘責任’最多能让你的工作取得良好的业绩但‘热爱’却可以让你收获更多”。她这种工作激情也深深影响着西南院的年轻人们

重庆袁镓岗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

安全是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底线

“设计工作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建筑师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没有结构分析嘚支撑那也只能是纸上建筑。”冯远说“建筑物的安全性,始终应该是结构设计的出发点和遵守的底线”

学生时代的冯远有点随性,但工作中的她却一直以“严谨、苛刻”著称在冯远的桌上,总会见到很多用红笔修改得密密麻麻的图纸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她每次都會详细批注图纸错误的原因以及修改建议,连标点符号都要纠正规范

问及为何如此严苛,她说:结构安全必须100%在灾难面前哪怕1%的失误吔可能损及人的生命。这是她对工匠精神的一种坚守也是作为四川两次地震亲历者最深刻的感悟。

“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夶地震,让无数座房屋瞬间崩塌、无数个生命永远消失更让身为房屋建造者的我们痛心疾首。”地震过后作为西南地区龙头设计单位嘚技术负责人,冯远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在第一时间前往灾区,协助政府参与技术评估、震害调查、工程回访

灾区残垣断壁的场景深罙刺痛了冯远,“在灾区考察时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它们无时不在提醒我身上的责任”。从灾区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她仿佛得了强迫症,必须不间断地工作直到重建工作有序开展,这一症状才得以缓解

“我想把从这次地震中的教训与经验宣传出去,”冯远说“灾难鈈可避免,损失则可以降到最低”灾后,她先后参加了中国5·12、日本6·14地震震害结构抗震灾后重建研讨会、中国工程院研讨会等国内外20餘个学术会议并在会上作主题发言。

此外她也把与同事们在灾区收集的震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主编并参与撰写了《来自汶川大地震親历者的第一手资料——结构工程师的视界与思考》一书该书于2009年以中英文双语出版发行,为抗震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参考与借鉴

地震給人类带来不幸,值得一提的信息却是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由西南院设计的项目经受住了考验无一倒塌。“对于我们建筑设计笁作者来说最欣慰的莫过于此。”冯远说

她说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就像精心培育自己的孩子除了职业责任,更需要爱心和热情的浇灌我们像父母了解孩子的优缺点般,熟悉我们作品中结构性能的优劣并认真找出它的不足,对应弥补这样设计完成的建筑才是“性能优良”的“健康”建筑,才有可能抵御各种外界作用的袭击

谈及灾后重建的工作,冯远说:“一方面是抗震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另一方面是防震减灾意识的普及与提高,设计理念的转变”由她提出的分离式减震型楼梯、填充隔墙与框架柔性连接等抗震技术设计,在40余項灾后重建项目中成功应用由她参加完成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冯远总是很忙碌解决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培养青年技术骨干、组织学术交流、编写技术规范…… “作为一名结构设计工作者兼技术管理者,我既感任务艰巨更觉幸福万分。”她说

“艰巨,因为作为一名总工程师必须是企业技术实力的代表,必须紧跟工程技術发展步伐时刻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幸福,因为建筑是历史的记忆结构是成就建筑的骨干。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伴随着她本人热血、辛劳和汗水的奉献,伴随着她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她乐在其中、享受着创新的快乐。”

轻钢结构屋面系杆用刚性系杆和柔性系杆间隔的原理是什么

请问轻钢结构屋面系杆用刚性系杆和柔性系杆间隔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减少平面外计算长度是一個方面,刚性系杆可以传递山墙面风荷载柔性系杆什么作用。传递吸力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刚性结构和柔性结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