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的事有没有可能是竞争对手的重要性陷害?甚至有没有可能是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企业的发展而故意抹黑?

刘庆峰,生于1973年,科大讯飞董事长。

2018年元旦以来第200篇商界大咖文

今年5月,我和我的团队去了MIT(麻省理工学院),和它最大的跨学科研究实验室CSAIL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领域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MIT CSAIL的主任Daniela Rus教授评价说:“科大讯飞是最具创新思维的公司,我们非常期待和你们一起在科技之旅中探索。”

我很高兴得到这个评价,我认为,这不仅是对科大讯飞技术创新力量的认可,也是对背后的中国科技力量的认可。

其实在一年前,我们就受到了国际的认可。在《MIT科技评论》给出的“全球50大最具创新力企业”榜单中,科大讯飞有幸被评为全球第六、中国第一,这也是科大讯飞首次入榜。能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中,用核心技术和创新力为中国代言,我们倍感荣幸!

科大讯飞诞生于世纪之交。

1999年,我国的互联网热潮兴起,创新创业的观念在全国兴盛,科大讯飞就在这股大潮中诞生。但我们没有追逐浪潮,而是选择了尚处于发展寒冬期的人工智能,一方面是源于我们内心对此的热爱,一方面是我们真切意识到语音在未来人机交互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说创业是时代洪流的推波助澜,那么人工智能就是我们逆流而上选择的结果。

今年是科大讯飞创办的第十九个年头,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人了一样,我的内心是自豪的。

大学生创业不易,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对知识产权加大保护,这才有了我们创业团队的发展。我们18个中国科大的大学生也都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从创业开始,就立志要让中文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让中文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到最好,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领域代表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越来响亮。

历经19年的坚守与奋斗,现在我们终于做到了。

现在科大讯飞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成功改写了由外国巨头控制的中国语音市场格局。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在着眼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域全面布局,2017年底,入选我国首批四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并承建了我国首个认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未来我们将带着的国家的信任、民族的期望与我们自己的梦想和初心,持续创新、引领前行!

很多人都知道,我喜欢爬山,全员登山也成为科大讯飞每年司庆的“保留项目”。

它和我们创业的过程一样,在开始缓坡时有的人会跑得很快,之后进入艰难的爬坡期会很难受,但坚持下来,就会由难受状态变成通透的状态;到了山顶,一览众山小。

回想创业时的种种,各番场景仍是历历在目。

1998年,当时我还在中国科大求学,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弟们一起参加我国的863项目语音合成比赛。赛中我们研发的语音合成系统第一次将我国语音合成评测达到了3分,这让我们很激动。

3分是什么概念呢?当时评测采取5分制,播音员发音为5分,普通人发音为4分,3分即代表听者可以接受,也就是说语音合成技术可以应用了。

当时我面临着出国还是创业的抉择,但我的内心告诉我,这很可能就是产业爆发的前夜,如果出国,我很难短时间内再组建一个这么好的技术团队。更重要的是,当时中文语音市场基本上全部被外国巨头占据,我一直想改变这一点。

就这样,在改革开放走过20个年头之际,国内互联网创业热潮兴起,政府在政策、资金、舆论等多方面为年轻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下,我们中国科大6个学生开始行动,最终组成了18个人的创业团队,创办了科大讯飞,我们立志要让中文语音技术掌握在中国人手里,让中文语音技术由中国人做到最好。

这其中,必有影响一生的抉择。后来在和我大师兄张亚勤(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创始人之一)的聊天中,我得知,当年我们创业的时候,微软中国研究院最早想挖的一批人就是我们的团队。

1999年,微软首次在中国设立奖学金,叫微软学者奖学金。当时我们工资大概一个月2000块钱,微软学者奖学金是好几万美金,这个条件很让人心动,但微软同时提出要求,让我做一个月的商务intern(实习生)。那时我们已经创业了,我们要做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所以我坚决回绝了。这就是我们当年开始创业的大背景,也说明大家真的都很看重这个产业。

年轻人创业充满想象力,充满激情,没有包袱,这是我非常欣赏的一点,但创业的道路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我们也不例外。

创业后,我们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畅言”就遭遇了滑铁卢,面临资金链几乎断裂、各方纷纷质疑动摇的局面,当时我心理压力也很大,但是我说:“如果不看好语音,请走人!”没办法,枯燥的技术研究就是这样,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这也是一种登山精神,必须要坚定目标、不改方向,才能一步步地爬到顶峰。

语音产业就是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进行技术积累,研究人员必须要有甘坐板凳十年冷的精神,所以讯飞面对的是一个有希望但无现成路径的全新产业。

好在2001年,讯飞开始破局。

2001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重大突破,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一员,对中国所有企业来说这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期;也正是这一年,科大讯飞获得了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的认可,他把联想进入风投产业后的第一单给予了我们,也成为我们的第一位投资者。

当时柳传志先生到合肥签约,与我们交谈到夜晚11点多,他提出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管理三要素,是我直到今天仍在学习并应用到团队建设的重要经验。

自己搞科研,可以埋头单干,不理任何人;而要做企业,就不能这样任性,企业家必须要建班子、定战略、明方向、带好队伍。

2004年,也就是我们创业的第五个年头,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扛着外界的压力,我们终于实现盈亏平衡,并从2005年至2007年保持了净利润130%的复合增长。

2008年,在国家对科技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下、在国家为企业创造的良好的创业环境中,经过近十年的坚守和创新,我们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也因此有幸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学生创业上市公司。但我们知道,上市绝不是攀登的顶点,而是崭新的起点。

人工智能浪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今讯飞置身其中,显然还未到达登顶的状态,只能说是已经开始登山,刚克服了爬坡之后的艰难,开始到慢慢适应的状态,但还要继续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前行。

开放的浪潮扑面而来,永远会有更新的事物、更大的挑战,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持续攀登才能勇立潮头。

我也时常鼓励我的员工们去爬山,就是想传达给他们: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新的山峰在前面等你去征服;当你快到一个山顶时,还有另一座更大的山峰在前面,这样才有不竭的动力去前行,才有挑战的精神去创新,才能以创业者、颠覆者的激情一起共创未来。

没有核心科技,岂有中国强音

我记得我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和很多同学说,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参加比赛,因为我们要拿第一,要超过中国最好的大学和机构,当然后来我们和他们的大多数都在合作了。

我觉得这种不畏竞争、挑战权威、勇争第一的习惯是中国科大基本的办学理念;在科大讯飞的园区,有一座雕塑,两头牛顶着一个地球,我们现在叫它顶天立地,最早叫扭转乾坤。这样的价值观一路传承下来。

在讯飞公司大厦最醒目的位置上,刻着这样一句话:“燃烧最亮的火把,要么率先燎原,要么最先熄灭。”

这句话是我在2000年公司年会上说的,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和整个团队,梦想既然已经点燃,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战斗。

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中,技术革新很快,想要赢得领跑局面就必须从源头技术上保持领先。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不能在技术上掌握主动和先进,就如同被别人掐住咽喉,既难受又危险。

我十分赞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长李德毅院士的观点:“今天,人工智能绝不是到了收获的秋天,而是‘春夏之交’。”

所以当下,我们还必须保持源头技术的创新,不仅要关注应用的“小波浪”,更应关注技术创新的“大波浪”。“大波浪”包括源头技术、创新的算法、配套的芯片等,而“小波浪”是指各种穿戴式设备、APP等应用。

历史上的每一次产业浪潮,都是大波浪和小波浪的叠加模式,任何时候,国家或者行业发展都必须坚持“大波浪”和“小波浪”共同推进的原则。

科大讯飞是一家技术创新型公司,自创业之初就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坚持掌握价值链的主导权,不把自己的楼房建在别人的院子里。

2017财年科大讯飞的研发投入增长了61.5%,连续五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20%。

我们相信:只有核心技术具备了话语权,企业才有话语权;只有国家和行业在核心技术上有影响力,这个国家才可能在全球有影响力。

正是这种掌握源头技术的决心和对科技产业不可遏制的热爱,促使科大讯飞在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机器翻译、医学影像、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图像理解、自然语言理解等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多次刷新全球纪录,仅2017年,科大讯飞拿到7个国际权威赛事的“世界第一”。此外,目前,我们主持和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有2项、国际标准有1项,累计获得国内外的有效专利有 260 件。

以机器阅读理解挑战赛SQuAD为例,它由斯坦福大学牵头,是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权威度的机器自然语言理解比赛,谷歌、Facebook、IBM、微软等全球知名机构全都参加了。

微软高级副总裁沈向洋说:“真正代表未来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导者,一定是最先突破了自然语言理解的机构和公司,这样的公司是最权威的”。

微软过去几年一直是全球第一,很值得尊重。但是2017年7月,科大讯飞改写了这个历史,我们当时很高兴。不到两个月,微软又重新超越了我们。但2017年11月,讯飞再获全球第一。到了12月,又有别的公司拿到第一,今年1月,我们又重回王者之位。

在今年7月结束的Blizzard Challenge 2018比赛中,在和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院的同场竞技中,科大讯飞报送的参赛系统摘得10个测评打分项目中的9项第一,在自然度、相似度等重要指标中显示出较明显的优势,这也是讯飞获得的“十三连贯”。

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进程同步,包括科大讯飞在内的一批自主创业的企业也逐渐站上了国际舞台,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参与国际竞争。但庆幸的是,我们从来就不惧怕竞争。

当年,和我一起进入中国科大的,还有13个省市的高考状元,在越有压力的情况下我越能释放出自己的潜力,所以从进校第一次摸底考试开始,我就几乎拿到了所有数理学科考试的第一名。因此有人评价,说我是天生的竞技型人格。

我想不仅是我,科大讯飞人都是如此,科大讯飞最早的基因里就有对创新的追求,就有参与竞争的勇气以及用源头技术创新改变世界的决心。

如果怯于竞争,我想就不会有今天的讯飞。

在我们的战略发展中,从今年开始,科大讯飞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源头技术资源,通过鉴赏力、理解力和整合力,以全球技术整合来奠定我们未来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地位。我们希望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用核心技术为中国代言,在世界不断发出“中国强音”,让世界聆听我们的声音。

“最强带货员”背后的梦想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我们希望通过在源头技术发力,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基。

那是不是技术领先就可以了呢?并不是。拥有了领先的技术,一定要转化成大众切实可感受的产品,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价值,让人们感受中国人工智能的魅力。

在今年的CES大会上,我们做了一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语音合成视频,很多美国人都以为是奥巴马本人在讲话。今年1月,在央视播出的大型纪录片《创新中国》中,我们用机器还原已故配音大师李易老师的声音,首映式上所有的学生集体起立,热泪盈眶。

说到产品,最“网红”的莫过于讯飞翻译机。

大家都笑称,说我是“最强带货员”,因为我参加很多活动都会带着它,包括在全国两会的会议间隙与总理交流、在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实测性能,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和中外嘉宾交流。

其实“带货”的不仅是我,2017年我在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答谢晚宴时,遇到了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他说,他在向外国人推荐王老吉的时候,都是“左手王老吉,右手翻译机”,这也说明我们的翻译机真的很实用。

这款机器在今年4月全新发布了2.0版,它集我们语音合成、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技术于一体,可以实现中文与33种语言的实时互译,还支持拍照翻译和方言翻译等模式,最近它还上线了中日、中韩的离线翻译,目前可实现离线的语种达到了4种,是人们口袋里的“翻译官”。

这个小小的机器是我们翻译战略下被精准定位的一款产品,要帮助更多的人打破语言的隔阂、实现文化的交流,也要作为战略落地的一个支点,促成人类语言大互通计划的实现。

如果上溯十年,回看讯飞翻译机的演进历程,无疑与中国开放发展的脚步同频。

当时做这款产品的初衷就是服务国家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机1.0时我们就推出汉维、汉藏翻译,是为了促进民族交流、民族融合。

伴随着开放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国需与沿线国家友好往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世界各国各民族需亲密相处,在这过程中,语言沟通无障碍是前提,所以我们又开拓了更多的语种,帮助人们无障碍沟通与交流。

说的更长远一点,我们希望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翻译行业,实现人类语言大互通,让世界感受中国科技力量。

还记得今年1月份,我去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做演讲,那儿的留学生很高兴的跟我说,“因为你们的翻译机,现在我们的父母敢单独出国了。”

这正是我所期望的,我们希望用一部小小的翻译机,为人们解决语言沟通障碍,让人们感受到人工智能的魅力,让中国人和中国企业大胆的“走出去”,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越来越响亮!

今年7月,在保加利亚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合作成果展”上,总理来到科大讯飞展台前,现场体验了我们的翻译机,并自掏腰包购买,以“国礼”相赠保加利亚总理鲍里索夫。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这也是国家对我们极大的信任和鼓励。

我还记得,在讯飞翻译机首发时,一些媒体采用的观点是这是一款会取代翻译官、会让同传下岗的人工智能设备。

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普遍疑问:人工智能的时代,胜出的究竟是人类还是人工智能?

早在2016年《科学》杂志就预测,到2045年,全球将有50%的工作岗位由人工智能机器来替代,而在中国这个数据将高达77%。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可能不用到2045年就会达到这个数据,但我想说的是,人工智能时代,不是人和人工智能的竞争,未来比人类更强大的不是AI,而是掌控AI的人类。

我们和上海外国语学院高翻学院在2017年10月成立联合实验室,半年多的实验下来,结果令人欣喜。该院副院长吴刚评价说,讯飞的听见系统、机器翻译对他们的翻译活动帮助很大,而他们一点不担心它会完全取代人工。

最好的模式是什么?人机耦合、分工协作、各抒所长:用讯飞翻译机去做技能单一、简单的工作内容,而人类翻译工作者则可腾出更多精力从事更高级和有创造性的内容,既能提升翻译效率,又能去琢磨如何做到信、达、雅,如何翻译得更高级。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会取代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但同时它也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这是大势所趋。

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的未来最有可能实现的是人机耦合模式,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AI助手,创造更有价值的内容。

在改革开放进行到第40个年头之际,中国承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也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中国元素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合作、贡献国际力量、连接世界各国和人民。

交流的无障碍、生产力的充分解放、创新成果的涌现和共享、全球利益的休戚与共将成为大趋势,我很高兴科大讯飞作为龙头企业之一,正在致力于这一大势,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站在人工智能的肩膀上实现与世界的牵手,开创与AI同行的新时代。

除了可以使用人工智能的产品,更多的人还会问我:我们能从人工智能发展中获得什么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想这一点,开发者和创业者们最有发言权。

今年5月,在我们AIUI(全新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3.0发布会上,我们当场让四个开发者用这个平台来开发应用,有四个题目:“程序员字典、我唱你猜、新电影推荐、会场抽奖”,晚上7点半开始、8点半就要现场展示成果。

这是真实的开发过程,原来我们开发可能需要几个月,后来我们优化变成几周,现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这就使得开发者的效率极大地提升、成本也就相应降低。

人工智能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也容得下千帆竞发,因此我想让更多人参与到人工智能竞争中去,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早在2010年,我们就在业界率先发布了讯飞开放平台,全面开放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能力,为软硬件开发者降低集成门槛,为企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支持开发者创业,共同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这也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开放、共享”。

随着核心技术的提升,目前这一平台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我们称之为“能力星云”。上面提供了声纹识别、语音合成、人脸认证等能力,同时为了让开发者更好地开发使用,我们提供了二十多种解决方案。

今年,讯飞开放平台计划放新的100项AI能力,打造AI全领域开放平台,不断降低创新门槛,不断提升用户体验,给消费者真正想要的;让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接入平台能力,更快地开发智能产品,获得更好的创业平台。

我们要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在良好的产业生态中成就自己,我们深知,做帝国终有衰落的一天,只有生态才会生生不息。

我想,我们已无需讨论科大讯飞或某企业有多少世界领先,而是我们这个产业集群将如何发展。

人工智能时代的比拼绝不是单个企业的市场,比的是产业链、比的是产业集群,所以我们要把核心技术开放出来,通过人工智能的能力平台来构建整个生态体系。

截至目前(截至2018年7月),讯飞开放平台上已集聚了超过80万的活跃第三方创业团队,日均交互达到46亿次。这是什么概念?目前在合肥,我们的人工智能平台一分钟可以为全世界300万人提供在线服务,如果我进行一次20分钟的演讲,也就意味着同时就有6000万人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我们的服务。

我相信,这是属于科大讯飞的平台,更是属于整个AI产业的生态。

也会有人问我,这些开发者从何而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人才如何培养?

我认为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可以通过培训体系让现有的AI走下神坛,让计算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上专门的课程和应用培训,成为AI开发型人才。

2017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上线的AI大学是国内首个AI在线学习平台,面向AI兴趣爱好者、学生、个体开发者、创业者、企业级开发者等全社会泛AI群体,提供学习分享和经验交流的机会。目前已有23万学员,今年目标是50万,我们希望为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做更多的贡献。

有了核心技术,又有了平台和人才,我们携手合作伙伴推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医疗、政法、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为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创新与变革。

以教育领域为例,我们针对教育全场景研发了“智考、智学、智课、智校”等一系列智慧教育产品,现在已经覆盖全国1.3万多所学校,服务师生数超过8000万,这些产品可以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助力因材施教。

在医疗领域,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减轻医生文书压力,利用智能影像识别技术辅助医生阅片,降低阅片的漏诊率,深度切入医生工作流程,助力医疗事业发展。

在司法领域,我们研发了全球首个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全面应用到侦查、批捕、审查、审判等各环节,提高办案效率,助力司法公正。

在城市建设上,通过构建“城市超脑”,结合城市管理各领域专家经验,打造行业领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园区”“智慧管廊”等应用服务。

人工智能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在万物互联的未来,人工智能还将深刻的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可以说,正是因为开放发展的加速,科大讯飞获得了与时代共进的机遇,也正是因为持续深入的开放,科大讯飞有梦想更有信心成就产业生态的蓝图。

面向未来,在蓬勃的AI浪潮中,科大讯飞绝非孤独的奋斗者,我们愿和开放的中国一起、愿和志同道合的企业和伙伴一起、愿和千万科学家和开发者一起,见证因核心科技而强大的中国,见证人工智能像水和电一样造福人类,见证因为开放创新而改变的时代和每个人。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上下求索,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来,中国创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力量让世界瞩目。

科技的浪潮拍得太快,虽然我们不能准确捕捉它未来的路径和节奏,但人工智能一定是其中可窥一斑而知走向、趋势的关键一点。

在我们开启与MIT全新合作后的三个月,MIT 校长L.Rafael Reif 8月9日在《纽约时报》发了一篇社论,其中提到中国的语音识别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也胜赞了中国的5G技术、量子计算研究等,他对中美科技之间合作的态度是合作共赢,而不是相互抵制、闭门造车。

从科技创新的角度而言,只有开放发展才能实现共赢,这一点,中国40年的发展已深刻阐释,科大讯飞于其中是受益者亦是实践者。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引起全世界的瞩目,中国的创新发展也已得到世界的认可。

人工智能时代,中国正在科技关键领域积极进取,下一步关键是如何强调“应用是硬道理”,在应用驱动中让数据迭代,不断进化并反复研究。

我相信,由于人工智能的数据驱动特点,由于中国的用户基础和政府应用创新方面的能力,中国一定能够赢得人工智能的未来。

心之所向,所以行之所至,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还需跋山涉水。

国家对科技创新企业的信任与鼓励催人奋进,在可预见的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持续迭代核心技术产品,推动更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实现在中国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景。

我们相信,创新的力量只增不减,发展的道路永不停息,中国改革开放必将为世界作出大贡献!

见证企业变革,记录大咖声音。每天推出一位在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大咖级企业家。

注:本名单按拼音排序,为2018年已报道(共161位),敬请搜索往期查阅。名单持续更新中…

原标题:特朗普这些事,为何国内媒体不告诉你?

特朗普总统携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和他们的儿子巴伦到美国总统休假地大卫营(Camp David)度周末。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再指斥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多个美国主流媒体是“不诚实的媒体”且制造假新闻之际,处于彼岸的中国媒体又是如何报导特朗普和其治下的美国的呢?

美国人看来都不支持特朗普;美国好乱啊;美国歧视华人;美国四处出兵,世界都讨厌美国;特朗普政府成员都是大富翁,美国就是金钱政治;特朗普没有兑现承诺;特朗普快下台了;……

是谁让国人得出如此印象和结论的?当然是媒体。可事实是:支持特朗普的美国人还真不少,特别是在传统、保守的州里边。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假若没有众多美国人的支持,特朗普又怎么能当选上了总统?正如近日忙于大选的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她尊重特朗普,因为他是美国的民选总统。

再看看美国中西部选民,很多人对特朗普上任后遵守对选民的承诺感到欣慰,他们认为尽管特朗普在华府面对许多障碍,但仍努力引导美国走向正确的方向。他们有的指出媒体是制造社会分裂及混乱的祸首,并希望媒体尊重特朗普及诚实报导。而早在2月特朗普在佛州举行集会时,其支持者就曾批评主流媒体看不到特朗普的政绩。有美国民众指出,媒体持续想要编造故事来丑化特朗普。

更能佐证特朗普获得民众支持的是,自从特朗普宣誓就职以来,民主党人已经输掉了四场特别选举,尤其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郊区选区,民主党被预料非常有翻盘的可能性。但事与愿违,民主党人输得很惨。这样的选举显然检验的是民众对特朗普政权的满意度。

而对于那些认为特朗普会很快下台的中国人,一个数字可以让其思考:特朗普上任百日,就已为下届连任筹集到了1320万美元,而且数额仍在增加。

可是这些支持特朗普的声音,中国媒体可不愿意告诉中国人。

不愿告诉中国人的还有特朗普上任半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美国新增工作突破百万大关(107万个)。道琼指数自总统大选以来,上升了4000点,使美国财富增加了4万亿美元。福特汽车、鸿海集团、沃尔玛、三星等企业相继宣布投资美国,日本汽车巨头丰田和马自达亦宣布,将在美投资16亿美元兴建汽车组装厂,预计会增加4千个就业机会。美国制造业指数在2月飙升至1983年里根总统时期至今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43)。美国国债减少了1010亿美元,而奥巴马对应的2009年1月20日至5月13日,美国国债反而增加了6290亿美元。修建的美墨边境墙以及其它措施有力地遏制了非法移民,得到了众多美国民众的支持。在反恐方面,批准制裁伊朗清单,列入参与协助伊朗弹道导弹计划的12家实体和13名个人,加强了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六个月时间,即夺回了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近1/3的地盘……

此外,中国人从国内媒体中可以感受到的是特朗普在对朝发射导弹方面的强硬态度,特朗普对中国施压,其背后的真实原因国人依然是一头雾水,那就是美国正在改变以往的对华策略。

至于美国是否“乱”、是否歧视华人,身处美国的美国人、华人最有发言权。近日某知名网络作家写的题为“我一定是住在一个假美国”的文章,就驳斥了这种说辞:美国是“投资回报一直诱人,就业市场没有很好只有更好”,在购物中心丢的钱包被找到,而且分文未少,华人升职队伍在扩大,在夏洛斯维尔城里吃饭不见一点动乱的影子,还有大批各个年龄段的中国留学生的涌入。

还有如果世界没有美国维持秩序,世界就更乱得不成样子,看看特朗普出访各国时受到的礼遇,看看沙特送上的1100亿美元订单,就知道各国深知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重要性。

再有虽说特朗普政府成员不少都是大富翁,但很多却放弃了报酬,就连特朗普也将自己的工资捐赠出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美国重新伟大起来!而这份责任让他们付出的辛苦远比他们经营自己的事业多。

彭斯竞选副总统时的电视讲话

不过,国内媒体最不愿意让中国人知晓的是,特朗普是一个信神者,并且曾多次发表信神言论。

1月20日,特朗普在举行就职典礼前去教堂祷告,在就职演讲中一再提及“上帝保佑美国”。他说:“《圣经》告诉我们,‘当上帝的子民团结在一起时,那将是何等愉悦和美好。’”“那些来自军队和执法部门的优秀成员将保护我们,更重要的是,上帝会保佑我们。”而在其演说将结束时,特朗普则如此表述道:“当然,我们在一起,让美国再次伟大。谢谢你们,上帝保佑你们,上帝保佑美利坚。”

显然,特朗普传递的信号是:美国是受上帝保佑的,作为上帝的子民的美国人要团结在一起,并找回美国的立国之本,即信仰、言论自由。

此后的半年时间中,特朗普亦多次公开表示信神。7月26日,他更在推特中写道:“在美国,我们不向政府祈祷──我们向神祈祷!”这是他重复25日在俄亥俄州支持者大会上的演讲中所言的。

对于特朗普高调说出的“信神”之语,《华盛顿时报》发文大加赞赏,说:“这是美国的所在。美国就是这样建立的,与其它相比,这是最重要的。这真是太好了!我们现在有了一位承认这些的总统。”“即使特朗普在白宫不做什么,仅仅说这几句话,他都可能是美国历史上的最伟大总统之一。” “信神,只有信神这个核心原则,才能引领我们美国走向伟大;失去这个,我们就失去一切,而变成另一种国家。”

众牧师为特朗普祝福祷告,开启总统竞选之路

然而,关于特朗普信神的言论,中国没有一家媒体报导过。也是,让宣扬无神论的头号大国报导世界头号强国的总统信神,情何以堪!

不报导特朗普信神,不报导美国人对特朗普的支持,不报导特朗普给美国经济带来的增长,扭曲特朗普言论,有意小题大做,甚至丑化特朗普和美国,媒体意图何在?,大家也可猜出一二。但不管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怎样扭曲,秉承上天旨意的特朗普仍旧义无反顾地走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如果他能继续坚持让美国的未来建立在对神的信仰和道德的支撑上,那么特朗普的梦想,即让美国重新伟大,将不只是一个梦想!

特朗普与副总统彭斯一起闭眼向上帝祷告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基督徒内阁成员每周都会聚集在一起查考圣经“

根据基督教新闻广播网(CBN)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基督徒内阁成员每周都会聚集在一起参加由“国会大厦事工”(Captiol Ministries)的德罗林牧师所带领的《圣经》查经班,这项事工致力于在美国政府官员中培养基督的门徒。副总统彭斯和其他几位重要内阁成员均悉数出席,这个每周的查经班已经在华盛顿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个内阁查经班成员包括: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美国住房和城市管理部长本·卡森(Ben Carson)、教育部长贝奇·德沃斯(Betsy DeVos)、能源部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司法部长杰夫·塞申斯(Jeff Sessions)、CIA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克·彭匹奥(Mike Pompeo)、农业部长候选人索尼·皮丢(Sonny

这个查经班汇集了美国现任内阁的绝大部分成员,极具影响力,他们每周聚集在一起学习《圣经》,渴望自己的属灵生命得到成长。

拉尔夫·德罗林牧师说:“对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和方向来说,当它的领导人开始寻求上帝的时候,这个国家是处在被神所祝福的位置,就像以弗所书3章20节所说‘神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

国会大厦事工同样在参议院和众议院举办了类似的查经聚会。该事工也开始在一些州展开圣经学习,同时也在寻求开拓国际的事工。

特朗普总统就职手按圣经宣誓

拉尔夫·德罗林牧师继续说“我在国会山的圣经教导,是一段很棒的祷告和团契时光,就像是我每周要完成一项特定圣经主题的家庭作业”。

参与圣经学习的领导人们说总统特朗普总是很赞赏并欢迎随时能够加入他们。而祷告也是这届美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的,由于实木家具具有天然木材的特性,纯实木家具在潮湿的环境中会膨胀或者收缩,所有的家具在设计中都要考虑到每种木材的特质,预留了伸缩空间,所以选择实木家具的材质时,就要有所考量了。今天我们一起回归初心,再次补充分享、家具常用木材的科普,细致的告诉你应该如何挑选“一辈子”的好家具!产品怎么样人造板,利用木材加工产生的废料,加其他纤维制作成。种类很多,常用的有:中密度板、胶合板以及防火板等。它们有各自的特点,被应用于不同的家具领域。

由于品种多、应用场所不同、形状变化大、制造方法一同、胶粘剂品种多、原料可为木质和非木质、构成单元形状差别大等原因,其分类尚未统一,现归纳几种分类方法。

根据板坯的含水率大小,分干法、湿法以及半干法,由于湿法产生的废水处理难度大、成本高,因而当前主要以干法为主。这个产品质量真的很好,旗舰店的评价也很好推荐大家来看看我们整理的产品评测京东对3季度的展望是营收1045亿-1090亿,同比增长25%-30%。中国电商行业整体增速都在放缓,年,行业平均增速接近50%,而从2018年跌入30%增速。20-30%的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电商增长的常态,京东也不会例外。

京东电商业务增速放缓,而京东则加速转向零售服务商角色,服务收入快速增长。

8月16日,美国股市开盘前,京东公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本季度,京东净收入1222.9亿元(约185亿美元),同比增加31.2%。华尔街22位分析师平均预期,京东第二季度净收入为178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归属股东净利润-22.1亿元(约-3.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96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归属股东净利润4.8亿元(约7230万美元),去年同期9.8亿元,则低于分析师预期。

大家关注的22.1亿亏损,主要是因为今年一月采取了新的会计准则,重新评估了长期股权投资,造成27亿元损失,同时抵消了出售饿了么股份所获得的13亿元收入。运营亏损部分主要在于加大技术和物流投入导致,技术费用率从1.7%,提升到了2.3%,多支出了6.1亿元,持有的自建仓储面积250万平米,联合运营的1200万平米,资产折旧成本会体现在当期财报中。

这种损失源自会计处理方式的调整,并没有真正地产生现金流出,也不代表经营情况的恶化。实际上,京东的盈利能力始终保持稳定。在刚刚过去的2季度,京东商场的利润率达到1.1%,去年同期为0.8%。2季度的毛利率13.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正如首席财务官黄宣德所说,京东在二季度业绩保持健康势头,收入稳健增长384亿元。

18Q2,京东各项业务指标稳健增长。年度活跃用户3.138亿,同比涨幅21.5%。GMV达到4374亿元,增幅30.5%。

在分析师会议上,瑞银分析师Jerry Liu提问,二季度公司的业务表现出现了一些里程碑,但是这些新业务的增加会使净利润的预测逐渐趋于复杂。那么管理层可否对京东商城下半年的利润率走势进行预测? 京东CFO黄宣德:第二季度,京东商城自营业务的增速超过50%。

除了亏损和增长逐渐放缓之外,还值得关注的是京东服务收入大幅上涨。

?上半年物流收入增长151%,成本中心转利润中心

在去年的《再给菜鸟十年,也无法追赶京东物流用户体验|李成东》文章里面提及,“2017年,京东物流又从集团中分拆出来,完全独立发展。通过承接更多的第三方业务,有望实现京东物流扭亏为盈,为将来的上市做准备。京东物流从单纯的“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在Q1季报解读中,我们曾经谈到服务收入有望成为京东新的增长引擎。今天,我们的判断得到了进一步验证。18Q2,京东实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51%,达到118亿,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和其他服务收入的同比增幅达到了151%。如上图所示,今年上半年的收入几乎等同于2017全年。

黄宣德在分析师会议中谈到,今年仍处在京东物流的初期投资阶段,一些亏损的出现是比较正常的,实际上二季度物流业务的亏损率已经有所下降。如果去除京东物流和服务业务来看,公司上半年的增长率为150%。

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京东的物流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包袱,马云曾嘲讽做物流的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而包括东哥在内的少数人则坚信,随着京东物流的开放,这套庞大的物流系统会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如今,我的预言正一步步地被验证,京东物流体系已经迈出了成为利润中心的第一步。

其实,京东的物流服务能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刘强东早已为京东的未来做出了规划。他此前曾表示,京东当前的业绩增长主要还是来自零售业务,但在未来,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与技术”驱动将成为拉动京东业绩增长的新动能。而这套以“物流为载体的供应链服务与技术”将不仅仅局限于零售业,未来还会进入金融、保险、汽车等领域。

可见,虽然京东在今年1季度刚刚正式提出转型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概念,但其实他们早已规划了更加遥远的未来,一个不仅仅是零售行业的未来,那时的京东将不仅仅为零售企业提供基础设施服务,更会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京东物流将成为这一切的主要载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拥有璀璨的明天,就必须脚踏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本季度,京东物流继续稳扎稳打。他们正式推出“京瞬达”时效产品体系,全面升级配送时效和体验。当用户在京东商城选购带有“京瞬达”标志的商品时,京东可以根据用户的收货地址进行自动识别,并匹配附近供货网点仓库发货,实现几十分钟不等的送货上门服务。

?京东转型技术驱动,拖累盈利

刘强东在反复强调京东将会走向一家技术驱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并且在实际经营中,技术研发费用开支不断加大。2季度,京东综合费率14.3%,同比增长0.3个百分点。费率上涨的最大原因是技术与内容费用的持续高增长。

17Q4和18Q1,京东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增幅分别为74.5%和87.2%。他们现在依旧维持着这种高投入。二季度,技术与内容费用达到27.8亿元,同比增长79.8%。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1.7%升至2.3%,而去年同期只有15.5亿。预计2018年,京东全年仅技术研发费用将高达120-130亿。

除了公布服务收入结构外,本季度京东财报另一大亮点是披露了新业务的收入状况。今年上半年,由科技创新、海外市场等组成的新业务收入达到60.4亿元,去年同期为23.4亿元,增长158%。

由此可见,京东在科研方面的巨大投入正带来回报。在过去的几个月,他们的确在人工智能、无人车、金融科技、无人零售等多个领域有所斩获。

4月,京东推出开放人工智能平台NeuHub,提供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服务。6月,京东无人车智能产业基地在长沙落地。而就在不久前,印尼的首家京东无人超市正式开业。Google在6月18日以5.5亿美元入股京东。双方未来将在人工智能、AR/VR、无人技术等多个领域进行探索。相信短期内,京东的研发投入不会减少。

二季度,京东履约费用82.1亿元,增速28.7%。费率6.7%,较去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京东在全国运营521个大型仓库,总面积约1160万平方米。

6.7%的履约费用创造了京东2016年以来的最低记录。正如我们此前在《解密京东物流一:履约成本会上涨还是下降?》中谈到的一样,得益于大规模自动化、自建物流体系、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单量密度提升等因素,京东的履约成本在过去几年是下降的。未来当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完成后,机器人/无人车的规模化应用有望减少30%左右的配送成本,从而进一步降低履约费用。当然,这一切需要京东持续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

?低速增长和微亏/利将成为常态,投资人应降低预期

京东的股价从最高点50美金,已经回调36%。但另一方面,其实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都因为贸易战,引发投资人担忧,进入了调整阶段。阿里市值将最高点回调22%,腾讯回调29%,周三公布的2季报不及预期,股价随之大跌,上周发财报的网易也有类似遭遇,此外,匆忙上市的小米最近又遭遇破发。

股价的波动源于预期的偏差。京东在Q1对于2季度的展望是营收在1200亿-1240亿,增幅29%-33%。以此来看的话,本季度他们的表现在预期范围内。财报发布后,京东股价下跌了1.21%,以31.97美元收盘。

京东对3季度的展望是营收1045亿-1090亿,同比增长25%-30%。中国电商行业整体增速都在放缓,年,行业平均增速接近50%,而从2018年跌入30%增速。20-30%的增长将成为未来中国电商增长的常态,京东也不会例外。

目前正在挑战万亿市值的亚马逊,从增速也长期徘徊在30%上下,这是由规模决定的。看似30%增速不高,但对京东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Amazon在美国和欧洲,基本没有什么对手,而京东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对手则要强大的多。

另外我们判断京东将维持类似Amazon长期的微利和微亏的经营策略,因为想要更多盈利,就不得不放弃对物流、技术等创新业务领域的持续高投入。正如刘强东所说,“技术研发需要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需要1000亿甚至几千亿的投资才能做成,但是一旦做成,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而且能够为行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

值得让投资人宽慰的事情是,亏钱的京东金融和京东物流,已经分拆或即将分拆,从成本中心转为利润中心,将提升京东的盈利能力。前者估值约200亿美金,后者估值109亿美金。按照京东持股比例毛估估算这两块分拆的资产就值180亿美金,现在的京东市值456亿美元。也就是说剔除掉京东金融和京东物流之后的价值不超过280亿美元,关于估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看来,跑腿服务已经超出了物流需求,是更个性化的非标准化服务,很难用传统标准化快递来约定细节标准,在服务价格上有巨大弹性空间。但同城配送需要在运输载具标准化、操作规范化等方面进行强化。

记者了解到,同城配送也将迎来行业规范,由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牵头制定的《同城物流配送服务规范》行业标准已于7月立项,随着标准的制定和出台,将有利于规范行业的有序竞争。

如果你有经常点外卖,一定有遇到过达达小哥进行配送。实际上,达达和京东到家分别成立于2014年、2015年,都是主打即时配送的生活服务平台。2016年之时,两家正式合并成立达达-京东到家,定位于同城速递信息服务平台和无界零售即时消费平台。

也就是说,在达达-京东到家成立之后,京东旗下的业务都能够依靠达达配送以及零售商为咱们老百姓提供1小时配送大家的服务体验。很直观的,沃尔玛与其他两者合作,将是一个共赢的局面。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达达目前已覆盖全国 400 多个主要城市,服务超过 120 万商家用户和超5000万个人用户,日单量峰值达到千万级。

京东到家则是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近40个主要城市,注册用户5000多万,月活跃用户超2000万,日单量峰值突破100万单。

单从数据来看,沃尔玛就是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了,发挥自身优势。再面对如今“最后一公里”配送战场中的对手,或许底气也会足一些。而对咱们消费者而言,当然也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

但看到这里,相信大家更会有疑问了,京东一直都有自己的物流,现在又发力于即时配送,意欲何为呢?

“跑腿儿”的服务也很重要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要来看看“即时配送”是什么玩意。“配送”听起来和快递差不多,实则有很大的区别。

还是以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点外卖为例,一般我们点完外卖,系统上都会显示由某某某配送,而不是说由某某某快递。配送对我们而言,总是比较短途的距离,范围不会超过三公里。再加上“即时”一词,则意味着服务商要提供高效的配送服务。

这其实也是由于新零售滚滚大浪来袭之后,以及咱们老百姓对于同城配送效率要求提高所决定。就像共享单车能够解决大家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般,即时配送则是能够触达快递难以解决的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快递量的日益增多,快递企业往往忽略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物流上显示当日到达,快递员却不一定会按时派件。这个时候,即时配送的优点将会凸显得非常明显。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扩大客户群。所以我们才能够享受,夏天不出门也能吃到西瓜的乐趣。

其次,消费者对于即时配送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比如,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都曾遇到遗漏物品,忘带物品的窘迫之境。

此时,有了即时配送将能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闪送员在北京为200多万客户送过钥匙,在上海送过190万份文件,为上海市民节省了140万小时。

对于京东而言,本来就已经有京东物流的超快速度,如今再深耕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可谓是快上加快。

总的来说,“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将会成为未来各大企业抢占新零售战场的又一法宝。所以,在这块新战场上,当然也不止京东和沃尔玛在其中。

今年2月份,一家名为“杭州喵递宅配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由阿里旗下的物流服务公司菜鸟网络深度整合五家配送合作方所成立,由菜鸟100%控股。这意味着,在原先的“三通一达”之外,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直营配送网络。同时,也表明了阿里会进一步对配送资源进行整合。

再者,在阿里把饿了么收入囊中之后,其旗下的蜂鸟即时配送也将会在阿里新零售提下的赋能之下,发挥更多作用。

8月11日消息,在与京东到家合作中尝到甜头的沃尔玛,似乎找到了向电商化转型的捷径。未来打通线上线下的O2O业务,或将成为其实现线下逆袭的新底牌。

8月9日,达达-京东到家宣布完成最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分别为沃尔玛和京东。达达-京东到家在官方声明中表示,这既是两大巨头对其无界零售实践成效的充分认可,也是三方进一步合力探索无界零售的风向标。

据媒体披露的数据,在总价5亿美元的融资中,沃尔玛的投资额为3.19亿美元。沃尔玛也凭借10%的占股获得达达-京东到家的一个董事会席位,足以看出其对于与达达-京东到家合作的重视与认可(1217)。

自2016年10月与达达-京东到家合作展开合作以来,依托后者对O2O业务的赋能,沃尔玛与京东到家的合作不断深化。一方面,合作门店及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数量已经从最初的20余家迅速增长至200多家,按照沃尔玛方面预计,这一数字或将在今年年底增至400家。

另一方面,在沃尔玛线上订单产能方面也有显著提升。仅就双方于去年合作推出的“88购物节”来看,去年京东到家沃尔玛的销售额环比7月日均增长近300%,订单量增长超过200%。而今年“88购物节”期间,沃尔玛在京东到家平台的销售额同比也增长了200%。可以说,京东到家已然成为沃尔玛在线上重要的流量入口之一。

而在持续加码线上的同时,沃尔玛在线上线下的表现却可以用“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来形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6月,沃尔玛上半在中国地区关闭门店数量已达到16家,基本上与去年同期相持平。显然,沃尔玛并没有打算遏制其线下关店调整的力度。

针对此次增资达达-京东到家,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陈文渊表示,沃尔玛在中国正在持续加大对门店数字化应用的投入,与达达-京东到家的深化合作将有助于我们的全渠道布局,带来更好的O2O顾客体验。结合线下不断关店的情况来看,对于谋求全渠道布局的沃尔玛而言,此番注资达达-京东到家,不乏为此做准备的用意。

此前5月沃尔玛发布的一季报显示,受电商业务推动,报告期内沃尔玛中国总销售额增长6%,可比销售额增长4%。在达达-京东到家这个愈发亲密的队友带动下,沃尔玛的电商化转型能否遂愿,还有待继续观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竞争对手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