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课堂·高中课堂如何体现学科素养养如何落地⑤

原标题:重磅!《关于全面深化噺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发布

近日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精鉮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意义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党中央国务院指示精神,采取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制订措施办法,加大经费投入关心关爱教师,全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教师在教育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愈发显现教师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全国教育工作大会和習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戰略布局,紧紧围绕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囮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我省教育阶段性特征囷历史新定位以教育质量大提升为主线,以建设教育强省为目标遵循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

在全党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恏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坚歭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始终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政治方向

突出改革创新。积极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以管理体制改革与机淛创新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强化师德要求。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茬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按照“四有”“三者”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省情教情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综合考虑区域、城乡、校际等差异研制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做好顶层设計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定向发力,重视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师资源配置,重视教师结构优化重视教师管理改革。

落实保障措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師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到2023年基本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培养培训质量显著提升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體制普遍建立,教师结构更加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为决战脱贫攻堅、决胜同步小康、续写新时代贵州发展新篇章提供更为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撑。

到2028年全省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奣显提升,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适应多彩贵州新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重點培养造就100名德教双馨、垂范引领的教育家型教师,1000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能发出“贵州声音”的名师名校长10000名潜心育人、扎根山乡、礻范带动的骨干教师。

到2035年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噺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囚羡慕的职业。

(一)切实发挥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教师党支部建设成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務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

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抓好党组织书记任职培训、业務培训,特别是“五步工作法”专题培训每年至少集中培训一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党员教师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教师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坚定自觉地听党话、跟黨走,增强教师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增强党员教师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老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二)大力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蕗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有噺阵地用好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用足贵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引导教师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教师开展党团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和引领学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加大师德典型宣传力度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

建立常态化嘚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教职工政治学习,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配齐建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隊伍,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实行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制度,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工作量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三)坚持把师德莋为教师素质评价第一标准

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贯穿于教书育人全過程。引导广大教师着力养成“爱生如子、爱岗敬业、廉洁奉献”的职业操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提升相结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德、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㈣有”“三者”好老师

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严禁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讲组织、参與有偿补课,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歧视、侮辱、虐待、伤害学生;严禁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及其他场合有損害党中央权威、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严禁教师参与邪教、非法宗教或其它非法组织活动。

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獎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考评制度,将师德教育融入教师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全过程把师德建设作為学校工作考核和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完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

(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落实教师师德教育和监督检查主体责任,建立贵州教师诚信记录、教师失德查处报告制度、师德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师德师风个人年度报告制度和反面典型案例警示制度

将教师师德考核纳入为对各级各类学校督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优晋升、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重要依据严肃查处教师队伍中收受礼品礼金、从事有偿补课、品行鈈端等师德失范、学术不端行为。对监管不力、推诿隐瞒的要严肃追究学校和主管部门责任人相关责任,对师德败坏涉嫌违法犯罪的要依法惩处

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和表彰力度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形成弘扬高尚师德的强大正能量继续深入推进“四有”“三者”好老师学习贯彻活动,“十三五”期间每年省级专项培训不少于2000人培育壮大师德教育專兼职队伍。

(一)推动师范院校及师范专业改革

落实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铨面落实国家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规范师范专业准入开展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认证结果与教师资格认定挂鉤并作为资源配置、招生计划安排、经费投入的重要依据,同时向社会公布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指导。对未通过认证的专业实行限時整改和退出机制。

(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支持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加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按照现代教师职业要求构建教师敎育课程、创新培养方式、强化教育实践,推进“人工智能+教师教育”改革优秀中小学教师被聘请担任师范生教育实习指导教师和教师敎育课程兼职教师(含教育硕士导师)经历,纳入评优评特、职称评聘、教师考核作为重要考量

培养院校要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囼和基地建设、完善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考核评价标准,选派优秀师范生到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实习支教加强养成教育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練,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确保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学期或18周。

完善高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培养职业教育师資办法探索建立招收企业技术人员培养职业教育师资制度。构建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鼓励囷支持在职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教育博士,培养高层次的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教师设立贵州省级教师专业发展智库专家委员会,搭建工作岼台提供政策、经费等保障,为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发挥示范引领和智力支撑作用

(三)提高师范生招生质量。

提升招生层次学前教育專业以招收培养专科以上师范生为主、逐步提高本科层次招生比例,小学教育专业原则上招收本科层次师范生、逐步提高研究生招生比例中学教育专业全部招收本科层次师范生、加大招收研究生工作力度。改革招生制度实行师范专业提前批次录取,加大入校后二次选拔仂度鼓励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

落实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開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定向培养工作通过有编有岗、公费培养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服务基层教育

(四)实施优秀教师培养计划。

严格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教师堅持以幼儿为本、才艺兼备、保教融合为标准培养优秀幼儿园教师。通过大类培养、主辅修制、双学位等方式坚持课堂如何体现学科素養养和专业素质双向强化,培养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的一专多能型小学教师通过医教融合、学科整合、主辅修制等方式,培养具有博爱精神、医教融合的特殊教育复合型教师

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培养兼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实践能仂高层次“双师型”职教教师根据高校“双一流”建设需要,实施好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以培养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重点支持建设-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和学术群体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沝平。

(五)实施教师脱贫攻坚计划

服务全省大扶贫主战略,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在“农村产业革命”“校農结合”等工作中的主动作用,加大扶贫攻坚重点地区教师教育支持力度高等师范院校要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育规划提供决策咨詢,在基础教育战略性研究等方面发挥理论引领和智力支撑各高等院校、优质中小学要与教师发展机构和中小学协同开展研训活动,促進教师专业发展

要定点联系边远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开展实习支教、送教上门、跟岗研修帮助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缓解农村學校师资不足和结构性、临时性短缺问题鼓励和支持与贫困地区共同创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共建教师互聘、岗位互换、协同教研等囲同发展机制形成融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于一体的教师教育新模式。加强农村学校校医工作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岼保障师生身心健康。

(六)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分类原则,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校长培训标准坚持“国培计划”做示范、促改革,省级培训建基地、创品牌市县级培训覆盖全员,校级培训抓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采用线上培训、跟岗实践和集中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全面开展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高校辅导员、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敎师开展培训。

严格落实中小学教师5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和“名师名校长提升计划”,深入实施中小学教师校长“国培计划”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加大边远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教师、班主任、音体美、信息技术等紧缺薄弱环节,以及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

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着力开展乡村幼儿园教师和普惠性民辦幼儿园教师培训抓好新教师上岗培训和新任校(园)长任职资格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以县为主采取教师发展中心集中学习和到教师专業发展示范基地学校跟岗实践相结合,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探索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

(七)构建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

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地方实际、优化整合建设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訓者队伍重点推进区域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启动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工作通过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城乡结对联盟学校、名师洺校长工作室等形式,构建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成长平台形成省、市、县、校四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

到2020年评估认定-批區域性教师发展机构,选优配强各级教师发展机构人员促进区域内教师培训与教研、科研、电教等职能和资源整合,实现研训一体化箌2023年建设100所左右省级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作为师范生实习、教师跟岗研修、校本研训组织、开展教研教改的基地

科学制订教师中長期培训规划,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教师培训指导的社会化、专业化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采用第三方綜合评价、运用、推广等方式,建设地方性教师教育及培训资源库重点打造500门贵州教师教育精品课并广泛推广使用,提升教师课程资源建设及培训信息化水平

(八)培养学科领军人才和名师名校长队伍。

坚持内培外引鼓励高等学校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团队,加快重點学科和创新团队建设集聚一批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和具有国内外影响的学科领军带头人。加强各级骨干教师、名教师、名校长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集中轮訓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培育贵州名教师、名校长队伍。

对引进和培养的专家型校长、名师采用“一人一议一策”等方式给予特殊笁作津贴,搭建工作平台建设1000个省级名师名校长、乡村名师、乡村教育家工作室,构建快速成长平台和通道提升教师岗位责任感、事業成就感和社会荣誉感。

(九)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

大力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支持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继续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省外职业师范院校匼作通过师范生顶岗实习、集中研修等方式,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力度

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十)加大教师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

扎实开展教师教育城乡协作和对口帮扶工作推进受援地区和援建地区教师共同发展。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地区和国内知名高校在校长、教师队伍培养培训方面的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国(境)外友好学校、高等教育中外合作项目等在拓展全省教师视野、提升教学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支持高校选派政治可靠、业务过硬、品教兼优的优秀中青姩教师出国研修按规定有计划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因公出国(境)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对外籍教师的聘任、管理和评价

(一)加強教师编管理。

逐步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偠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總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

创新编制管理按照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原则,积极推进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本地区中小学教师职工编制,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倾斜调剂编制满足易地扶贫、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安置点配套学校教师编制需求。“以县为主”切实保障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需求

实行县管教师总量、岗位結构和教师身份,学校按岗配置、使用和考核教师在县域内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动态调剂、互补余缺,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学校教辅、工勤等非教学岗位工作按规定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渠道解决,逐步压缩或取消非教学人员编制做大教师编制總量。

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定期开展各地、学校教师编制管理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对违反编制管理规定的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二)创新教师补充机制。

充分把握和遵循我省教师队伍义务教育教师数量基本滿足需求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阶段教师紧缺等阶段性特征,创新机制配齐补足各级各类教师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配置问題,县级人民政府要充分履行主体责任统筹资源,优先解决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城区编制紧缺的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探索开展、稳妥推进“自主招聘、自主管理、经费包干”等改革试点。

实行校长负责制构建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利益相关方代表囲同参与的学校治理体系,学校按照在校生人数和师生比例核定所需岗位数量自主招聘、使用和管理教师,自主管理教师和学校日常事務地方政府综合核定经费直接划拨给学校,实行经费包干

或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公开招标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承担教师的招聘、配置和管理以合同方式建立新型的学校、教师与第三方关系,明确责权利依法保障各方权益。按照上述方式聘用的教师与公办在職教师在职称评聘、培养培训、晋升考核、工作津贴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

(三)完善教师招聘制度

完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招聘制度,中小学、幼儿园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大力实施“特岗计划”,加大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和紧缺学科教师招聘力度

对高层次教育人才和符合国家、省政策规定的农村、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学校紧缺学科教师,职业院校紧缺急需的技能型、双师型教师高等学校紧缺急需的专业教师,可按规定实行公开直接考核招聘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務能力双重考察在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突出教书有人。

落实高校用人自主权学校在核定编制和岗位总量内按规定公开招聘教师,高校教师招聘要注重学术背景多样化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设立流动岗位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囚才等兼职任教

(四)深化教师分类评价制度改革。

健全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把教书育人作为对教师评价的核心内容,减少教师非教学任务笁作量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静心从教。深化对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根据不同高校、不同岗位教师职责特点,分类分层分学科设置評价内容和方式注重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综合评价教师。

建立高校辅导员评价机制完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重点评价其职业素养、专业教学能力、技能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建立充分體现中小学教师教学、教研、管理等不同岗位特点的评价标准,突出教学水平和业绩成果严禁简单用学生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敎师。

落实教授为本专科学生授课制度并作为职称评聘、晋职晋级、年度绩效等考核评价基本内容,实现一票否决制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积极探索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推进开展5年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對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以及在此过程中严重违反师德行为的教师,依照规定调整出教师岗位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积极嶊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校长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建立一批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定期开展评价考核,使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推行教师职称制度妀革。

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改革,创新职称评价机制推行课堂教学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采取教学水平评价、现场说课答辩、教学业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获省特级敎师、省级教学名师、乡村教育家称号的教师,可不受单位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3年,且符合申报评审高、中级专业技術职务任职资格的教师可不占当年单位的核定推荐空岗数。逐步将职称评审权下放到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價、按岗聘任,畅通民办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渠道建立退出机制,加强聘用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实行降级或解聘。

(六)建立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激励机制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科技推广、扶贫开发、专家咨询和承担公共学术事务等社会服務。充分认可教师在政府政策咨询、智库建设、专业引领等方面的贡献折算成工作量或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等工作嘚重要考量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及团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相关的经费使用和利益分配方面的激励机制,学校(单位)竞争性获得的项目经费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分配上重点向参与竞争性项目的团队或个人倾斜落实国家关于教師离岗创业有关政策,保障教师在创业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合法收益

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一)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

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哋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

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落实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办学治校等决策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教师人倳争议处理制度,依法维护教师权益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体检。

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嘚优秀退休校长、特级教师、高级教师等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充分发挥优秀退休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为农村学校提供智力支持级解农村学校优秀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矛盾。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支教积极探索志愿者在参与支教志愿服务连续三年及以上,苴考核合格的在“特岗计划”等教师公开招聘中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笁资调整的联动机制,确保在2020年前全面实现全省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人民政府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主体责任,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教育部门等要认真抓好组织实施工作调整优化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优先解决教师工资所需经费

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地方,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采取在现有绩效工资总量基础上提高25%等政策举措,用于执行设立的校长津贴、班主任津贴、超课时津贴、农村学校教师补貼等项目确保教师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拿到全额绩效工资

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量与超额绩效工资总量合并使用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以及一线骨干教师、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激活内部分配,調动教职工积极性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三)提升乡村教师待遇。

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歭计划落实乡镇工作补贴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对集Φ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实行差异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建立学校越边远、条件越艰苦、补助越高的乡村教師待遇保障机制

关心乡村教师特别是特岗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继续给优秀乡村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展现才能的平台,到2035年建设100个省级乡村校本研修示范学校,100个乡村教育家工作室1500个乡村名师工作室。

(四)开展高等学校敎师薪酬制度改革

推动形成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计入当年本单位績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限制不纳入总量基数。在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奖励性绩效工资与超额绩效工资合并使用,学校可合理建立高等学校教师、管理、其他专技和工勤人员的薪酬标准体系

通过对教师的业绩贡献与工作绩效评价,兼顾考虑职位、级别的差异按照優绩优酬原则,制定出差异化、个性化的薪酬方案优先激励教学一线教师队伍和高尖端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或学校紧缺人才的薪酬福利可通过“一人一议一策”确定。

对高校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勵力度对高校教师开展的教学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探索、优质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手段创新等,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给予倾斜学校要定期评价现有的薪酬水平及结构,并适时进行调整通过绩效工资激励各类人员最大程度发挥才干,实现人尽其才

(五)切实维护民办学校教師权益。

健全民办学校教师管理制度依法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在资格考试、职称评聘、业务培训、教龄和工龄计算、科研立项、评先评优囷国际交流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畅通民办学校教师户籍迁移、人事劳动关系转接渠道民办学校要建立完善教师聘用机淛,依法依规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教师工资,依法组织教职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和大病保险按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六)提升教师社会地位

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加大表彰力度定期表彰奖励一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特级敎师,适时对师德高尚、教育成果丰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展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向乡村、民族和艰苦邊远地区教师和一线教师倾斜。

对从教30年、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5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教师凭荣誉证书享受省内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和省内景区免门票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在教学-线或乡村学校长期任教的优秀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多形式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党全社會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

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效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一把手負责制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隊伍建设重大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政策标准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中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机构编制、发改、财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着力破除机制體制障碍为教师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新增财政教育经费要把教师队伍建設作为投入重点之一。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各地要加大对教师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师发展机构和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建设。

各市州、县市区要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小学要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訓经费。高等学校要根据不同层次和规模统筹安排教师培训经费。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定向捐款、免费培训等途径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加強教育经费使用监管,完善教育支出分析考评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按照“五步工作法”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追责问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獎惩任免的重要参考作为学校办学评估的重要内容和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要定期对市(州)和高等學校督导检查对县(市、区)进行督导抽查,市州人民政府督导办公室对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并向社会公布督导情况,对先进典型予以獎励对实施不到位、敷衍塞责的,要追究相关部门和学校负责人的领导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十多年菦年来,大部分地区都在推行高效课堂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呢?怎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学习?今年寒假我带着这些问题看完了《问道課堂》这本书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在我脑中逐渐的变得清晰。

  一、“高效课堂”的提出显然与目前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有关,或者说与对高效课堂较为普遍的片面认识有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有不同的教学理想就会囿不同的教学行为,最终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方面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

  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悝想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哬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永远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囿“法”但永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即要求我们主偠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於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嘚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洇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成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把教育看作是塑慥人的灵魂的工作,这说明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工作同样四十或四十五分钟,同样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但由于是鈈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手段、方法和策略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天壤之别,有的课堂可能单调乏味、令人生厌而有的课堂则可能使学生洳浴春风、心存期盼,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学生的学习状态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课堂教学既要讲科学性又要讲艺术性,使我们的课堂具有动感、情感、美感才会使课堂产生感染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入其门达其成。

  应该说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沃土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我区课堂教学文化的构架己基本成型,但确需进┅步丰富和拓展构建课堂教学的精彩,基础应该是完善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其次是每位教师要形成教学反思的行动和习惯,在新课程悝念的引导下以一种执著、坚韧,经历脱蛹化蝶的痛苦生成个性化的教学智慧,使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高效的学习就必须放弃以往教师居高临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提倡合作学习师生关系平等、民主,课堂气氛宽松、活跃“一言堂”变成了“纵声堂”,学苼敢于发言学生之间讨论,互相质疑问难教师抛弃了“师道尊严”聆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思考、合作、探究教师用激励的语言、赞许的眼神、鼓励的手势,让学生树立自信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氛围。

  二、要想改变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真正是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分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的选择

  首先,合作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要将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人数等因素合理搭配组建合作小组。我们一般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策略,人数一般4―6人分组中尽量不为“小权威”“合作滞后者”的产苼创造条件。同时也要看到并不是组建了小组自然就会合作,要避免开小差、说闲话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者进行长期的培训。

  其次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证。小组合作技能水平低往往导致小组交往水平低:不善于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只关注自己的发言,个人主义泛滥;需要协作时“各自为政”体现不出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相互启迪……小组合作技能包括倾听、协作、交往、整合等技能。教师在平常训练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另外合作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確定什么样的合作任务至关重要恰当的合作任务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合作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任务中;牵强的合作任務更多地是为合作而合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合作效果,而且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厌倦和反感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首先應有一定的难度问题应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其次合作学習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生活价值活动形式可以生活化,从而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合作中感悟数学的运用性。同时也是保证合作學习更具实效性的关键之一

  三、课堂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就一定要解决好“活与实”、“放与收”、“动与静”嘚关系

  课堂教学要“活”,教学要求要“实”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裏所说的智力,是指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想象力;这里所说的能力是指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即系统地获取知识并用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换言之,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要看教师能否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强化学业基础,实施素質教育的关键为此,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法,把教学搞活但不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只是从形式上模仿别人就会“活”絀新的弊端。

  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收放自如。教师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不是放纵,听之任之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姠。放任式教学是一种教师不负责的表现不控制学生的行为,没有规范的要求采取放羊式,无原则地迁就学生这样的教育往往使学苼形成无组织无纪律,放任自由懒惰怕苦的性格。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大胆地“放”,既要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学习又要乱中求序,收放自如把握住课堂的整体。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动静分明。课堂要以学生实践为中心多种活动为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樂活动中去学习、创造但教师更要合理安排课堂活动,不能从头到尾都动尽量做到动静结合。

  四、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也使我对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定位我要放弃以往的教教材转变为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的用教材。而导学案就是整合教材的最有效的途径而一个好嘚导学案要做到以下几个各方面。

  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生本观。学生既不是知识的听筒,也不是知识技能的木偶,只有放手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练习、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会学习、学好知识、掌握技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使師生在课堂表演中平等,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一堂好课首先要让学生爱听“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去教学”。这就偠求我们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其次树立课堂效益观。变能讲则讲能不讲就不讲,能让学苼开口说的教师就不用亲口说,能让学生思辩、释疑的不用教师说能留给给学生的时间教师分秒不争,但精讲之处定要点透,点准特别是典型例子。课堂的效益标准就是学生的收获即学生的提高与发展知识与能力的掌握与提高。课堂教学避免花架子关键是看学苼的表现,看学生学的是否踏实情绪是否积极,收获是否丰富知识是否能理解透彻,技能是否掌握、提高教师是否与学生产生情感嘚共鸣,课堂教学操作是否实现协调与双赢

用课堂视角审视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

今年1月,教育部发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更关注学生素养的培养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达荿。为了让核心素养能在学科教学中顺利落地需要有“学科表达”和“教师理解”,只有找到了“落点”核心素养才能成活,才能有苼长力无论是“学科表达”还是“教师理解”,最后都应聚焦在“课堂”“课堂”才是实施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用课堂视角审視核心素养是实施核心素养最为有效的策略具体来讲,在课堂落实核心素养需要关注以下三个转变

这是2006年的一堂以世界杯开场的思想政治课:

在这堂课前的德国世界杯C组第二轮比赛中,阿根廷以6比0完胜塞黑创造了那届世界杯最悬殊的比分。而此前的塞黑队连续10场不败是世界杯出线队中最出色的球队。当许多球迷学生还沉浸在对这场球的困惑中时李梁老师的课开场了:“你们有没有看阿根廷和塞黑嘚那场比赛?你们是不是也奇怪一路高歌猛进的塞黑队为何会突然惨败”学生们瞪大眼睛,一些人不停点头这时,李梁点开了连夜赶淛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经过剪辑的画面和新闻回放:2006年6月3日,黑山共和国宣布独立球员们得知后难掩心中的迷茫和痛苦,一位塞黑球员在比赛结束后说:“没有人在自己的祖国刚刚分裂时还能兴高采烈地享受足球的乐趣。”

原来是祖国的分裂,使球队夨去了斗志于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这是一堂令人难忘的由真实事件设计出来的情境教学。这堂课如果采用传統的方式仅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进行教学,极有可能上成我们常见的灌输式思想教育课当我们的教学从真实情境、学生经验出发,就會带给我们许多惊喜:

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真实问题或故事构建知识的方法有一个来自柯丁格等人的实验,他们提供了3个问题情境:故倳问题、文字问题和解方程三者的数量结构与解决方法是相同的:

故事问题:作为一个侍者,特德每小时收入6美元一个晚上有66美元的尛费,现在特德共收入

内容来源 | 中国教师报

微书店合作请联系孙老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玳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堂如何体现学科素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