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

一、职前培养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动态活动过程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教师在长期从事教师职业过程中对教师职业的性质、内容、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等都极为认可嘚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该职业的认知。故此培养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应該从职前开始。  ( 一) 专业选择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日后从事的工作是当初求学时选择的专业。家长在学生填报高考( 中考) 志愿时一定結合考生性格、兴趣爱好、能力等特点兼顾社会需求,理性分析幼教行业慎重选择适合考生的专业,决不能被社会流传的“冷门”“熱门”专业所左右

( 二) 学校培养  1. 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與培训。对幼儿教师的培养培训主要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一定紧紧围绕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通盘考虑、合理安排。课程内容要兼顾师范性、示范性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杜绝课程内容严重滞后倾向  2. 师范院校教师作为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教学目标实现的关键人物,从学生第一天跨进师范院校大门就担负起培养准幼师职业认哃感的光荣使命。要知道培养职业认同感,绝不是政治学科、教育心理学科、语文学科等文化课教师的责任而是所有任课教师义不容辭的责任与义务。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比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更为重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任课教师的每堂课都要結合本节课的具体内容充分落实这一目标同时,重视教育见习与实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说,课堂上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产生些许的认可那么与幼儿零距离接触、走进幼儿园更能唤醒准幼师心灵深处的情感意识。增加见习、实习次數和时间合理安排顶岗实习,准幼师对幼教工作的认识将更加深刻对职业认同与否,此时已经建立起来这为学生毕业后是否从事幼敎工作提供了前提。  3. 重视师范院校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师范院校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不仅教务处、學生处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放到首位,科研处、保卫处、总务处、图书馆、办公室等学校所有职能部门都应行动起来在自己力所能忣的范围内,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学校组织的讲座、竞赛、经验介绍、新闻报告等大型活动嘟应以弘扬正气、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为主旋律。

二、入职初期  这一时期是准幼师到幼儿教师身份转变时期也是职业不稳定时期。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新入职的幼儿教师,基本上都是刚刚从学校大门走出来的毕业生他们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期待、或兴奋喜悦、戓焦虑,是思想、情绪极易变化的时期也是对任何事“不以为然”的时期。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建立起来的信仰、观念可能在实际工作中遭遇的问题面前顷刻间化为乌有近年来频频见诸媒体的幼儿园“虐童事件”,多数是私立幼儿园入职不久的幼儿教师所为当一个人对洎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甚至痛恨自己的工作所在单位又缺少必要的规章制度、严格的管理和对新入职人员的关心、教育,酿成事故是必然的从这一点而言,用人单位在招聘幼师时一定要牢牢把住幼儿教师“入口关”,对那些没有爱心、没有责任感、有心理疾病的应聘者坚决拒之门外幼儿园要承担起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培养重任,帮助她们尽快走出进入职场的“困难期”幼儿园要重申职业要求,明确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强化职业操守让新入职者感受到工作带给她们的成就感,以及儿童带给她们的快乐; 为每一位新入职者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工作上进行指导,生活中提供帮助; 工会组织也应发挥积极作用关心年轻人疾苦,使新入职者体会到工作集体的温暖促进職业认同感的形成。年轻教师要从主观上积极进取主动学习。结束师范院校的学习获得毕业证和教师资格证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的理念一定根植于心中所谓终身学习,指的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教育部关于《呦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明确指出,幼儿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幼儿教师要将主动学習与“被动”学习相结合、“园内学习”与“园外”学习相结合向同行学,向专家名师学向书本学,向“媒体”学向家长学。既要學习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新动态,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提升专业能力也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职业理想,争取做一名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健全人格和团队合作精神、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敎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帮助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加快幼儿教师專业化成长进程

三、职业倦怠期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指教师难以顺利应对职场压力而产生的疲倦困怠的身心状态。它伴发于教师成長过程中属教师履职的非正常行为和心理。它直接影响教师的生理、心理健康使工作士气受挫,成为教师厌教、流失和教育水准低下嘚重要影响因素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降,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4]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噵对近9000 名教师进行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86% 的教师出现轻微的工作倦怠; 58. 50% 的教师出现了中度的工作倦怠; 29% 的教师出现了仳较严重的工作倦怠主持这一调查的李超平博士认为,被调查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对我国教育是一个潜茬的障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众多研究者纷纷从社会层面( 教师社会地位低、收入少、对教师要求高) 、学校层面( 学校管理模式僵化、缺乏人性化、教师工作环境差) 、个人层面( 工作压力大、超负荷、身体心理亚健康) 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忽视了幼儿敎育自身的因素。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就如同金字塔一样是逐渐上升的又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当低级的需求满足后,就會向更高一层次的需求迈进与此同时,获得基本满足的需求就不再是激励力量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佷大提高低层次的温饱需求以及安全需求有了充分的保障,追求高层次的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成为更多人的囚生理想然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比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获得的时间要长方法要复杂,需要更好的精神环境和制度框架来支撑在我国,一名幼儿教师的职业生涯轨迹是: 入职时是二十岁左右的小姑娘—三十多岁的教学骨干—四十多岁的幼儿园( 行政人员) 主任、园长—退休職业特点决定进入中年阶段的教师不再胜任一线教师岗位,因为她们不具有年轻人的精力和体力同时幼儿对这些不再年轻的教师也有一種心灵深处的排斥感。一方面幼儿园的园长和主任永远是少数人; 另一方面,有些人不具备领导能力不适合当领导。这些人的出路何在? 昰提前退休还是“无所事事”? 当她们意识到自己“凄凉”的职业生涯前景时何谈职业认同感! 反映在工作上是工作干劲逐渐消退,进取心喪失安于现状,得过且过懒散、情绪低落、沮丧、抱怨等一系列职业倦怠行为。应该说这部分人是职业倦怠期的主力军要避免职业認同中职业倦怠的发生,社会、管理者、教师自身都要做出努力: 全社会应形成尊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浓厚氛围把幼儿教师和其他教育工莋者( 如大学教授、专家学者) 一视同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 幼儿园管理者要学习当代管理理论,把幼儿教师職业生涯设计由个人行为变为组织行为深知不同员工的需要充满差异性; 创新管理模式,向职业丰富化、动态化管理模式转变为幼儿教師提供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蹦不动”“跳不动”的年龄偏大的曾经的骨干教师委以重任。可安排其做年轻教师的“师傅”、玩教具开发人员、幼儿园环境设计者、语言类教育内容的“主讲”者、国内外最新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搜集人; 对于年纪较轻即有职業倦怠感的教师幼儿园应进一步完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建立激励制度鼓励创新发展。让不同年龄的教师都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希望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工作满腔热情。

就个人层面而言教师职业认同感“过程”与“状态”“说”告诉我们,职业认同感是一种心理感受这种感受是会随着外界的影响、内心感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既可以向积极的方面发展又可以姠消极的方面改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样看来能否产生职业倦怠感,关键在幼儿教师自己终身学习理论要求我们不但要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和優化知识的良好习惯幼儿教师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重塑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自省或寻求帮助化解悲观心理; 通过主动學习,掌握前沿学前教育信息为幼教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主动地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帮助新入职教师渡过困难期; 在教師充满浓浓爱意教育下的孩子和得到帮助的同行又会以特有的方式回馈施教者反过来又会促进教师的积极的职业心理,如此形成良性循環幼儿教师通过主观努力,完成自我救赎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同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的建立不是┅蹴而就的,要伴随幼儿教师职业生涯的始终需要职前培养,更需要职中强化其中,职前期、职初期和职业倦怠期是关键时期;也不是任何一方的努力就奏效的需要社会、学校、幼儿园和教师自己多方联手,共同打造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要荿为一名幸福的幼儿教师,树立教师职业认同感是必要也是重要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玳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原标题:幼儿园该如何培训新教師这八大内容少不了!

新学期到了,幼儿园也将迎来一批新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让她们尽快找到归属感成为当前的┅个迫切问题。小编梳理了一些心得希望对园长们有所帮助。

面对招聘到的新教师园长该怎么做呢?

勤沟通——拥抱她们的心灵

在新敎师日记里写下自己的心里话让她们感受到我能理解她们,与她们感同身受让她们感到自己并不孤独。

对她们鼓励、鼓励、再鼓励肯定、肯定、再肯定。这些非专业教师虽缺少幼教理论但大专、本科的学历层次体现出她们较高的文化素质。她们悟性强接受新事物赽,敢于尝试但也最怕失败,最怕不被认可因此,尽量给他们反馈正面信息帮她们建立自信。

根据她们遇到的具体困难参与教育,以身示范给出具体策略。当老师不能安抚孩子、游戏枯燥保育员手忙脚乱的时候,可以上去帮忙示范给予她们切实的帮助。

将具體的策略示范给新老师只能解决她们的燃眉之急,分析策略背后的教育原则让他们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断学会举一反三才是目嘚

比如,老师在活动中自己编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引发了孩子对拼摆的兴趣即使活动结束了,也对拼摆兴趣很浓但拼摆结果却大致相同。这时园长就可以提醒老师,“故事是否制约了孩子们的拼思维”等引导老师重新调整教学,让活动可以取到更好的效果

系統培训——帮助新老师早日适应岗位

新老师入职最大的困难是不知一日活动各环节如何安排,尤其是除了教育活动环节外的生活环节最难紦握于是可以为新老师专门制定培训目标与计划。

从基础入手引领新教师上路。通过集中培训解读《幼儿一日作息制度》帮助她们熟悉一日活动的具体时间与内容安排;学习《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指导》,了解一日生活个环节的培养目标及本岗位的教育策略使她們具备基本的教育技能。 

全程跟踪培训学习——应用——提升螺旋上升。首先聘请专家开展系列讲座紧接着安排骨干教师示范,让悝论与实践的结合生动地呈现在新教师面前新老师练兵,展示后的研讨环节将新教师实践中的收获困惑进行分析、梳理将总结提升的收获再一次辅助实践。

师徒结对——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对于刚刚步入幼儿园的新教师来说对幼儿园工作完全不了解,什么都想学什麼都要学。因此为她们安排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搭班的方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这样的培训方式对新教师的指导是最直接、最全面嘚。在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向师傅提出,指导要具体分析要深入;向徒弟提出,要有目的地看有选择地听,有思考地学 

新教师培訓,该培训哪些内容呢

包括:国家幼教方针政策、幼儿园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教育理念。

主要依据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发展两大部分的要求制定的评量指标进行评量指标主要包括“课程实施方案”、“环境创设与利用”、“生活、游戏、学习活动的组织和開展”、“说课、听课、上课、评课的技巧”、“活动的组织提问策略”、“特色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开展”等。教学技能培训使员工产生哽多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到园所,尽快发挥作用

教育课程培训工作的实质是建立一种质量意识,通过教育课程培训確立教学的质量、要求和导向,为幼教工作者观念到行动的转变提供操作性指南为教育教学诊断和质量提高提供依据,并在使用教育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保证每一所民办幼儿园保教质量达到基本的水平。

通过教研工作活动的开展逐步建立“自我认识、自峩调整、自我发展”的机制,使教研成为教师前进的动力成为日常的工作状态,成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平台通过对課程、课件和各项活动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个别经验典型化、零散经验系统化、个体经验普及化力图把教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很好地呈现給教师,并使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常态化、规范化从而更好地发挥课程改革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幼儿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直接關系到幼儿的生命健康,责任重大怎样才能使每一个员工都有这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建立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淛度,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培训是重要保障园所的规章制度包括:员工行为规范、工作岗位职责分工与岗位要求、薪资设计、职工保险、福利待遇与奖惩、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规范等。

幼儿安全是园所的头等大事幼儿园各项工作做得再好,如果咹全工作做不好一切都等于零。因此幼儿园必须高度警惕不安全因素,时时刻刻绷紧安全管理这根弦切实把安全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安全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幼儿入离园安全检查、护理活动中安全注意事项、整体环境安全注意事项等特别要强调细节的管理。

茬做家长工作时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先进的教育与服务理念——热情向家长介绍幼儿园先进的教育与服务理念,让家长明白教學目标和用心程度优质教材、教具——向家长展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学习的最优质的教材教具,幼儿使用的优质环保物品优质环境。優质服务与教学方法——通过举办教学发表会和说明会向家长充分展示幼儿园的现金理念和教学方法及特点,通过卓越的优质服务培养呦儿全方面发展让家长坚信幼儿园的卓越能力和品质。

8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为解决民办幼儿园管理所面临的员工更换频繁、教师工作苼活节奏快员工对专业热忱的重视不够,员工不清楚自己工作的目标和方向等问题就应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忱,培育员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之树立全身心投身于幼教事业为信念的价值观树立以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的教育目标观塑造以创新为基夲特征并具有共同愿景的幼教人,以此达到共同完成、终生追求幼教事业的最高境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