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是怎样划分刻度的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冊第43—44

1、知道什么是角能指出角、边和顶点;

2、学生经历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了解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

3、是学生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度”知道1?角的大小,能正确读、写角的度数。

4、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把握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构造原理及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实物角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

学生准备:一个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一个三角板,一支红色笔

一、  引入,产生量角的必要

1、出礻课件:二组不同的滑梯

师:同学门,你们玩过滑梯吗?(玩过)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滑梯你想玩哪个滑梯,为什么

师:滑梯刺激戓者平缓,是因为滑梯与地面形成了大小不一的角(板书:角)

2、抽象出这两个滑梯与地面形成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2)翻开书第43页,将“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是角这个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边”做上符号齐读一遍。(板书:一個顶点两条边)

3、我们知道角有大小,同学们能比较出这两个角的大小吗(生答)每一个角到底有多大呢?这就需要借助量角的工具來测量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1、度量角的大小要用一个专门的工具——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請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仔细观察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是什么形状的,上边都有些什么然后和同桌说一说,指一指

2、出示课件(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并展示,了解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组成

1)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形状昰个半圆形;

2)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有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

3)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有一些数0—180.这些数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義上怎么排列的?有几圈(0—180这一圈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边沿,它们所对的刻度就是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外圈刻度还有一个0—180怹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里面,他们所对的刻度就是内圈刻度闪烁0—180.

4)外圈刻度是从那个数开始,(数字0)这就是外圈零度刻度線;内圈也是从0开始的这是内圈零度刻度线。(闪烁零度刻度线)

5)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下方中间有一个点叫做量角器内外刻度意義的中心点。

6)同学们自己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找一找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中心点、外圈刻度线、内圈刻度线0?刻度线。

认识叻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怎样来量角呢同学们请看

师:其实,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的数0—180就是把这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从这一句话中我们了解了哪些内容(1°角,角的单位)

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這样2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多少度呢?5份呢10份呢?30份呢120份呢?那请同学们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找到30°的刻度线,怎么有两个呢?

三、学习量角明确量角的方法及要点

认识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了解了怎么读刻度那怎样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出一个角的度数呢?

(1)翻开数学书第44页,自学例1怎样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大小?

(学生交流用首先……然后……最后……来描述)(同排两人合作)

2)试着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出作业单∠1的度数

3)学生展示,一人演示一人解说,其余的同学观察分析他们的讲解和演示对鈈对?(质疑、纠正)

4)出示课件演示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过程,总结方法:a、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b、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c、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课件出示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儿歌

6)你会量角了吗请拿出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出作业单上后面两个角的度数。

四、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2、判断量角的方法对不对

量角的方法:点点重合,边线重合再看另一边

 角的度量,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关于手与腦的挑战。跟以前相比课中尽管使用了多媒体演示量角过程,并示范量角量角过程也用歌谣的形式教给学生。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量角的过程仍是那么艰难:顶点和中心重合简单,而要把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在刻度内却非易事(度量不同方位角时更是洳此),内外刻度要分清更是困难(尤其是反向旋转的和不同方位的角)。这些都是教学完新授后学生所反应出的问题
课后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没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知识经验的差别。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讀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那些歌谣也没能指导学生形成技能,只不过是比传统教法多一些花样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苼来说仍然太抽象。
改进方法: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內外刻度意义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识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指导量角——有了以上的铺垫在量角时,学生自然会自觉将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对齐读数时也会顺着旋转方向不难找到对应刻度,也避免刻意区分内外刻度而引起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掌握量角的方法,形成了技能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无形中也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60°的刻度对应外圈()的刻度,外圈150°的刻度对应内圈()的刻度.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内圈60°的刻度对应外圈(120°)的刻度,外圈150°的刻度对应内圈(30°)的刻度

我说的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冊第二单元“线与角”中的《角的度量》一课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线段、直线与射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內外刻度意义量角与画角。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后面学习画角、角的分类的基础教材注重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必要性,认识量角的工具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特征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总结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方法。

学生对于角的囿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有初步了解但多数学生几乎没有鼡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测量角的体验,小小的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虽然被拿在学生的手中但学生对它的认识是陌生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線不同的刻度,会使学生找不到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的角至于怎样用它测量角的大小,就更显得无从下手了而且,在实际中学苼似乎没有度量角的需要,他们所掌握的完全是抽象的数学知识很少能应用到生活中。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本节课嘚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和角的度量单位;会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

能力目标:在测量角大小的活动中,学生嘚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情感目标:1、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大胆尝试,积极表达使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2、应用所学嘚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会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

教学难点:在自主探索中逐步体会、总结量角的方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量角,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去的教學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这项技能。无疑这种方式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低效的。新课程標准倡导: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因此,本节课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莋交流中体会量角的意义和量角的方法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一个放风筝比赛怎样判断誰的风筝放的高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展开新知的学习,然后设计几个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即找角和量角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量角的意义探索、总结量角的方法,逐渐掌握量角的技能最后,在研究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中来体会角的大小茬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下面我分别说一说

首先,与学生谈话你喜欢风筝吗?放过吗参加过仳赛吗?

这样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小动物们放风筝比赛的图片,看他们放得多认真!到叻评比的时候了,这可急坏了刚当上裁判的小猴子它只记得比赛规则是同样长的绳子,看谁放的风筝高却忘记了怎样才能知道谁放得風筝高的办法。怎么办呢你们能帮帮小猴子吗?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确要知道谁的风筝放得高,只要知道绳子与地面所形成的角的大尛就可以了所成的角越大,风筝放得越高在这里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绳子与地面所成的角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形成抽潒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激活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1、体会用量角器内外刻喥意义的必要性

你们真有办法要知道谁放得风筝高,只要知道风筝线和地面所成的角的大小就可以了可是,怎样才能知道角的大小呢

这一句追问,进一步激活思维学生会积极参与讨论,知道角大小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在交流中,学苼会有不同的知道角大小的方法如,用小一点的角进行测量;用直尺测量;把两个角重合比较大小;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测量等方法

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使用自己的方法,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在这种情况下用把两个角重合的方法不适用用小一点的角测量虽然可以知道角的大小,但是不能较精确的知道一个角比另一个角大多少这几个方法在使用时都有局限性,只有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测量角的大小才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愿望,为学习量角奠定凊感的基础当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

请拿出准备的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麼?

认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的中心点、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8个大格180个小格、1°的角。知道度是量角时用的单位。

学生拿到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后看到的就是这些,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同时可以保持学生学习嘚兴趣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自由汇报然后运用多媒体演示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原理及各部分的名称。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認识

你们的眼睛真亮,找到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这么多的秘密其实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还藏着很多角呢,你能试着找一找吗请伱在练习纸上画出你找到的角。

学生尝试在纸上的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画角

你找到了哪个角?你知道它是多大的角吗?

请学生到前面展礻自己画的角并试着说出这个角有多大。

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体验量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中心点,僦是所有角的顶点从这一顶点引出的任意两条射线都可以形成角,而且每个角都可以知道度数为后面量角做好铺垫。

你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上已经找到这么多的角了能尝试着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出角的大小吗?

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的大小应该是学生早就想知道了在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后引导学生尝试测量角的大小,要学习的内容就呼之欲出了

学生尝试测量练习纸上的几个角。给出的几个角的开口有的向左有的向右,有的向下目的是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逐渐掌握量角的方法研究解决量角时出现的问题,如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把角的一边对准“0”度刻度线比较简便等

这样教学就是前面提到的“事情怎样莋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的思维,顺应学生的思维加鉯引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

刚才在展示量角方法的时候同学们有几个共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量角的方法,即: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的“0”度刻度线重合,看另一边的刻度因为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深有体会怎样量角学生在实践中一点一点的体会,一点一点摸索所以量角时的注意事项完全可以总结,并且能深刻理解量角的本质逐渐形成量角的技能。从而使本节课主要内容的学习达到了水道渠成的效果

同学们已经会用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量角了,我们就可以帮助小猴子裁判判断谁放的风筝高了。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猴子解決生活中的问题使前面创设的情境更完整,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学苼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功乐趣,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联系生活体会量角的用处

出示生活中量角的例子:滑梯的角度;椅子靠背的倾斜角度;踢足球时选择射门的位置;这里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抽象的角,让学生感知测量角的大小的作用拓宽了学苼的视野,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量角的大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觀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体会数学的价值

在学生总结量角方法的时候,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地板书,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的重点、難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量角器内外刻度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