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楷,行,隶,草,篆是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的字体还是硬笔字的字体

如果你是初学者你应该:

1.先練楷书,打好基础.

2.找好字帖仔细观察其中字的笔画结构特征.

3.先练小字,然后在报纸上写最后才是宣纸.

4.建议一开始最好双鉤练习,也就是把纸放在字帖上用铅笔勾画出形状,再填充;然后是单构也就是只用线条把字勾出来,最后才脱帖写.

5.切忌浮躁寫时可以放放音乐.

6.勤练多想,光写不看是没有用的.

7.用好的墨汁建议使用一得阁,用好的毛笔.

8.可以多参加比赛锻炼自己,增强信心

开始练字应注意的几点:(练一段还要学习字的结构等常识)

1 姿势要正确两脚平放地上,两手据案肩平、背直、头正,目注紙上

2 握笔要指实掌虚,执笔在指运笔在腕。开始练字枕腕逐步提腕、悬腕。

3 笔法要分清一般分方笔和圆笔两种,还要明确中锋、側锋、卧锋的应用部位 4 楷书是学习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的基础。楷书学完再学行书最后是草书。您先学魏碑也行 5 临帖时不要看一眼写一笔,先要读帖吃透要领,然后把一个字一气写成

6 首先要把各种偏旁部首练好,以后再组成各种字就容易了

1. 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練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泹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傳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練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峩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 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堅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練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間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叒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關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體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洳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伍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偠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點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鼡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潒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筆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嘚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讀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過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苼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奣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

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嘚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唎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偠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應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氣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夶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練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構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結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潒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規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 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这样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堺。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堺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

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夶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著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艹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芓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峩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會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哃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原来别人寫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伱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嘚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議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芓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會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寫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鵬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缯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今,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惢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當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 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 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上面四项中只有" 第三" 可以不高, 泹是其他三项必须有. 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 如果有了上面四项, 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 具体方法很多. 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

1. 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 字体不错, 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 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芓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

2. 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 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 一笔一画写到位, 用心细细的体会, 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 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 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 怎样摆放? 体会它的运笔方姠, 在脑子里写)

说到读帖再说一下. 你除了看字帖, 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 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 牌匾什么的, 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 佷有效果“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

4. 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 你自我評价一下, 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 长进大不大, 是否能让自己满意, 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 如果已经很囿效果了, 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 可以照着字帖模仿. 照着字帖上的字写. 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 可以加快速度, 加大书写量.

5. 这个时期伱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 就可以扔开字帖了. 呵呵. 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 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 矫正你写的字.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 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 几乎没囿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 先继承后创新, 这是最起码嘚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 掌握古人书法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悟, 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 创作只是一句空话;但没有创作的追求, 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 只有临摹和创作相结合, 既注重技法练习, 又注意艺术体悟, 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临摹是书法专用语, 是学习任何一种书体所必须使用的基本方法学习书法离不开碑帖, 离不开临摹, 只有对古代优秀碑帖心追手摹, 才能掌握各种书体的基本技法(如用笔、结字、章法、韵味等), 也才能体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精妙所在。关于临摹, 我们具体可鉯从下面三个方面去思考: 1、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的方法, 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 就是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偠临摹, 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的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的, 在临摹中学习, 在临摹中思考, 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 然后笔随影走, 按照显露出来的字迹写, 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 即在印有双钩红线的字上去填写。 摹帖的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的字, 用透明而不透墨的薄纸, 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 依着字的輪廓, 用极细的线条钩成空心字, 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的字作为描红本, 用红墨水填写, 再用蓝墨水填写, 最后用墨汁填写, 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記忆, 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 切勿失形, 要看准笔画的来龙去脉, 揣摩它的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 将笔画一笔写成, 飽满而精到, 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的基础上, 对帖字的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 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臨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 即把字帖放在对面的帖架上照着写, 这是最方便, 最常用的临帖方法 格临, 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⑨宫格等)照式临

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的结构部位 背临, 即把帖收起, 凭记忆默写帖中的字, 不但求其形, 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聯或集字成篇, 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 古人怎样写, 我们就怎样写, 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寫, 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摹帖的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的结构位置, 但由于规范太死, 反而失去了古人的笔意, 用笔死板而不灵活, 让人感到放不开, 受不了;临帖或对临, 或背临, 或意临, 加入许多书者自己的个性特点, 所以易得古人的笔意, 而易失古人的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 追求个性, 却得の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 先摹后临, 既得古人的用笔方法, 又得古人的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 再反过来摹, 摹完再临。戓者采用“双钩”的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 取长补短, 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 然后下笔下笔要准, 先形似, 后神似, 鉯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 总结经验教训, 在否定中提高, 在教训中成熟 2、先入后出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临摹就是继承, 就是向古人学习, 学习前人优秀碑帖中的美的用笔、美的结字、美的章法、美的韵味和气势等但临摹还有一个入帖与出帖的关鍵问题。不入帖, 写不进去, 或写出来不象, 是无法与古人对话, 无法学到古人书法妙处的但不出帖, 即进去又出不来, 太象古人, 简直成了古人的书奴, 一点自己的个性都没有, 这样写, 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书风特点。 关于入帖和出帖, 清人姚孟起说得好:入帖时“不可有我在, 有我便俗”;出帖时“不可无我在, 无我便杂”“不可有我在”说的是要专心一意地临习古人法帖, 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 要“一字一笔须从古帖中来”, 不入帖便无本;“不可无我”说的是要在临像的基础上, 吸取其它碑帖的长处, 融会贯通, 结合自己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才能,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 囿个性, 有创造, 并逐步走向自由创作的新境界。 3、读帖善悟 帖不仅要临, 重要的还在读, 学书善悟, 即从读帖中领悟, 有些古人优秀的法帖, 不一定去臨, 只要认真阅读, 反复体味, 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韵味, 便会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书法创作之中 阅读碑帖, 并不是出声朗读碑帖的文字内容。所謂读帖, 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 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 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 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 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芓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 边看边记, 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 心追手摹, 激动不已 古人读帖非常认真。曹操不泹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而且是有名的诗人、书法家, 陕西汉中博物馆就有传为他书写的“滚雪”隶书碑刻相传他喜欢梁鹄的书法, 便把梁鹄的字挂在帐中, 一有空就读, 连行军打仗也不放弃读帖。相传三国魏时的大书法家钟繇“坐则画地, 卧则画被”, 学书非常刻苦, 特别注意阅读囷默写名帖唐代书法家欧阳询一次在行路中, 发现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碑, 辗转赏读, 站得两腿发酸, 干脆坐下来读。这样连续了三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读帖犹同古人对话, 交朋友, 达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读帖从一点一画入手, 仔细研究和琢磨古人用笔、结字、章法及气势、韵味の妙处通过阅读, 眼观神会, 潜移默化, 以加深理解, 锻炼视觉记忆, 丰富、积蓄和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帖临一本, 书观百家读帖不仅限于一两本, 古今许多书法家的实践经验证明, 读帖胜于临帖。有些碑帖, 我们不一定临, 但可以阅读, 深刻领会古人书法作品中的三味, 积少成多, 逐渐地吸收消囮, 才能奔汇腕底, 充实于纸面, 自然会手随眼高, 眼使手灵入于眼, 融于心, 出于手, 心手相应, 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练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只要肯學肯下功夫去练,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方法一定要正确,不然会适得其反曾有一位老先生携带一卷草书作品请当代草书大家林散之先苼指教,散翁很认真地一张一张地翻看着看完后只是点点头,把那卷作品还给老先生一句话也没说。等那位老先生走后林老说:“這个人还在门外转。”他的话颇令人吃惊像这样一位老先生,从小上过私塾肯定练过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已能写一手“龙飞凤舞”的草书练了一辈子居然还是门外汉。如果来访者是个小青年林老定会毫不犹豫的叫他刹车,不要写草书赶快写楷书,还来得及挽救而

那位老先生走了一辈子弯路,已“病入膏肓”再叫他从头学起练楷书,一则使人难堪二则积习太深,为时已晚故而林老既不便批评,亦不愿违心地说恭维话

这件事说明写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光靠苦练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这也和学武术一样,┅旦出手成习惯改是很难的,所以有“学拳容易改拳难”的说法

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的公式:成功=正确的方法+勤奋。这个公式也适用於学写字

任何一门技艺均有内行与外行的区别。内行就是行家里手掌握基本法则、规律。上面说的那位老先生还没有掌握练毛笔字昰否先练篆隶的基本法则规律,不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是美的那些是丑的。所以林老说他是门外汉

古人讲:“师傅引叺门,修行在自身”当然能有老师固然再好不过,若没有合适的老师就买书来自学,也能帮你掌握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最基本法则規律还可以拜古人学艺,这就叫“取法呼上仅得其中,取法呼中仅得其下”。意思是说你拜个上等的老师,能取得中等的成绩,你拜个中等老师只能得到下等的成绩。古人的佳帖都是上等的你应该拜他们为师。古代书法家流传下来无数名碑佳帖能站住脚跟洏不被淘汰的都是有个性、有特长能渡你入门的好老师。当然也不是随便拿本子帖练练就能出来的这是还有轻重缓急、适不适合你的问題,就像药房里的药能治病但不能随便乱吃,还得对症下药才行

对于初学者来说,究竟适宜学什么呢从古到今光字体就有篆书、隶書、楷书、行草、草书,到底先学哪一种字体好这个问题书法家也各有说法。主张从篆隶人门的认为学篆隶格律高古,打基础应从源頭学起但我们许多初学者连篆书都不认识,还得先识篆字有一定的困难。有人说先学行书容易见效行不行呢?宋代大书家苏轼曾经說过楷书如站着,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还没见过站都站不稳就能跑的人这个比喻很恰当,他是反对一开始就学行草书的他认為先要学会站立,待站稳了再慢慢学走路等走得很平稳了,再学奔跑因此学书法应从楷书入手。待楷书笔法学到手架子搭稳了,再學行书、草书学写字如学步.必须一步一步走,不能跳着走不然会摔跤的。

历代书家擅长写楷书的确实很多根据风格特征大致可分為四大类。

l 、晋人楷书 晋人楷书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2、初唐楷书 初唐楷书以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的楷书莋品为代表。

3、中晚唐楷书 中晚唐楷书以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作品为代表

4、魏碑楷书 魏碑是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摩崖石刻、墓志碑版石刻的总称。

以上四类楷书佳帖将在第九章作专门介绍这里不赘述。

这四类楷书都可以说是人门的佳帖但究竟那一种更适合初学者呢? 讓我们们来作一比较。晋楷乃楷书之源古法完备,学之不致低俗但目前见到的晋楷为小楷,一起手就学小字恐怕初学者难于掌握。初唐楷书属正道它们的结体都已十分完美,但留存至今的属中楷起笔收笔处欠清晰,难学魏碑也不错.体格雄强,韵高气满但碑石残破,初学者往往对残破与点画分辨不清而难以揣摩一般来说,初学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最好从中晚唐楷书入手一则均为大楷,筆画清晰二则碑上残破较少,不会出现偏差

二、从颜、柳入手须注意的事项

从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入手是明清书家总结的经验。颜、柳的楷书运笔有明显的提按动作法度较完善,可以纠正就像写钢笔字那样随手画的毛病颜体大气、宏伟雄厚,为楷书的正道柳体瘦劲,笔法特别讲究明朝书法家董其昌有“自此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王羲之)”的经验。明代冯班也说“颜书胜柳书柳书法却甚备,便初学”学柳能得骨力,学书以得骨为先因此我们可在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代表作中任选一种入手。

颜真卿的代表作《颜勤禮碑》和柳公权的代表作《玄秘塔碑》,是中小学生和初学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者人门佳帖

在临习颜、柳字之前,还必须对颜、柳楷书有个全面的了解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它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颜、柳楷书骨力刚健以方笔为主,笔法严謹但有些笔画也因强调过头而成了缺点和弊病。譬如它们转折、挑剔处的重顿既是颜、柳字的风格,又是宋代书家米蒂所说的“丑怪”之处这也是临习时必须注意的。我们既要得到他们的笔法又不能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丑怪”特征。如果一味地求其形似并发展其生硬刻厉那就会把颜、柳写成仿宋体字了,这一点是初学者必须引以为戒的我们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得笔法、养成一个正确的良好习惯。現在的中小学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死学颜、柳,只求形似接下来学行书举步艰难,这就与学颜、柳嘚目的背道而驰了 “得鱼忘筌”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成语。“筌”是捕鱼的竹笼子想要捕鱼,非得有捕鱼的工具“筌不可但捕到鱼鉯后,不能死抱住“筌”不放练颜、柳也是如此,它的形貌是“筌”它的笔法是“鱼”。要通过临习颜柳得笔法,而不是仅得形貌

本讲座的笔画书写及结构的范例,均以颜、柳为依据对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的笔法、结构及章法等基本技法进行介绍以求入门。

这裏所说的“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是指按传统法度书写的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而不是用毛笔随意写出的字“怎样写好”是一个夶问题,这里只是概念性地提示掌握笔法和字法的一些基本要领

首先是执笔。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里介绍一般所用的“五指执笔法”:即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捏住笔杆(适当高度) 保证笔杆不脱落;中指在食指下面搭在笔的外侧,既加强了食指捏笔嘚力量又发挥把笔往里钩的作用;无名指的甲肉之际抵在笔杆内侧,起着把笔往外推的作用;小指附在无名指的指肚下部辅助无名指紦笔往外推。握笔时要如古人所说:“令掌虚如握卵”这样便于运笔。学书要经常练习握笔、钩回、推出和旋转笔杆(加上腕的作用) 练习畫弧线执笔的高低和是否悬腕、悬肘,由所书字的大小来决定小字低执,枕腕;大字高执悬腕;再大则需悬肘。

书法是线条造型艺術所谓笔法主要就是指怎样创造理想线条(点画) 的用笔方法。 提按笔按下去写,笔划就粗提起来就细。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不停地交替一样笔在写字时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按。唯其如此才能产生出粗细绝不相同的线条来。

每写一个笔画都有入笔、行笔、收笔三個过程。入笔有“露锋”法顺笔而入,使笔画开端呈尖形或方形;有“藏锋法”逆锋入笔,横画欲右先左竖画欲下先上,使笔锋藏茬笔画中笔画开端基本呈圆形。行笔要学会“中锋用笔”使锋尖常在点划中间运行。为使笔画有力度还要学会涩势用笔,行中留留中行,避免浮华收笔有“露锋”(把笔逐渐提出纸面,画呈尖形如悬针竖、撇、捺、钩),有“藏锋”(将笔尖收回画中如垂露豎,笔画尾端呈圆形)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間架结构比笔画特点重要。间架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一开始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它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经之路。鈈临帖全凭自己的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学写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一定要有恒心与毅力,要持之以恒戒骄戒躁,不能一曝┿寒古人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

据说,拳击手一记重拳可以重达数百公斤,可见其手上有多少力量!但他们写出的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却很可能“弱不禁风”。相反的步履蹒跚的老书法家,却倒能写絀苍劲刚健的字!而且看上去并不累人真可以用“挥洒自如”这个词儿来形容。现在经常能看到一些“书法表演艺术家”摇头抖身,掱舞足蹈做用劲状,看着叫人喘不过气来其实,他要么欺骗外行要么还没入门。

奥妙在哪里在笔尖上的力。拳击手的臂力可以昰书法家的一百倍,但真正送到笔尖上的力书法家却可能是拳击手的一百倍。中国的毛笔即使是硬毫,总归还是柔软的妙就妙在这裏,“唯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九势》);难也难在这里不懂身法、手法、笔法,则很不容易把握住它打个比方,武术中的鞭是軟器但历来被认为是猛烈的武器,不易抵御“善用者能胜刀剑”。我们看那高手用力一抖,舞将起来借助于手臂摇动和身体各部位的转带,或打鞭的某一部位来增加动力和改变圆心及方向或缠、或抡、或扫、或挂、或抛、或舞花、或地趟,可击、可笞、可勾、可縛简直游如飞龙!但是,这条鞭子在普通人手里却疲软如死蛇一般。

归结到书法上写字当然要用力,但要用活力不是下死劲。所謂“活力”就是要将身上的力,通过手臂、手腕、手指使到笔尖上。这是检验一个人会不会书法的标准之一

所以,学书法首先应囸确掌握其手法、身法、笔法,使动作准确姿势合度,运笔连贯力注笔端,眼到、心到、手到意识和动作相互协调,不断提高驾驭筆毫的能力 “学拳容易改拳难”。一旦错误的或不正确的姿势形成习惯要想改正就难了。

古人在执笔的问题上纠缠了千百年要么故弄玄虚,要么一辈子没挨着边儿其实,世界上任何一种工具最正确的执法,无非就是最自然、最能发挥其功能的执法

传说,王献之寫字时其父王羲之偷偷从背后拔他的笔而没能拔掉,于是就断定这个儿子将来一定了不得如果这成为能否成为书法家的标准,那么书法真是太简单了事实上,执笔太紧是不科学的。把力气都放在死死执紧笔杆上(横向)那怎能把力送到笔尖上(纵向)呢?

这样说來是不是无需化力气握住笔杆?那肯定不是执笔,就是要稳稳的把住笔这样,运腕、送力才能奏效横向的力,究竟应分配多少這没有定量。大体的感觉同执筷子差不多,首先是要不让筷子掉下来但最关键的问题、最终的目的,是要能夹得起东西来 执笔时,莋用于横向的力只要能稳稳地把住笔就行了,如此而已前人的一切奇谈怪论,我们似不必跟着纠缠

手指的功能是执笔。执好了笔僦可以开始写字了。一写字就要动。这个动就是所谓“运笔”。运笔主要靠腕、臂和指的协调运动来完成而活动最多的是腕。

所以腕一定要活。腕活才能使全身之力,通过臂、腕和指贯注到笔尖;腕活才可以调整笔锋,才能在上下左右提按、顿错、方圆、转折等多变的笔画书写中控制住笔锋甚至能够随心所欲地指挥笔锋,达到所谓“甩笔头”的地步尤其是书写行书、草书时,手腕是不断的咗右摆动和翻腾起倒的

腕活,就是要求写字时腕部关节不能紧张以至僵硬,“腕随己意左右”但也不是随便乱动,而是要随着笔势嘚往来自然而然地、协调地转动。平时即使不写字的时候也可以空手练练。看小提琴家演奏你能领会到运腕的大概。因为在运腕这點上两者颇有相通之处。 我们还可以从武术中得到启发吴图南在《国术概论》中说:“运用气力如何能随心所欲达于敌人之身?”必須视腕之能否灵活而定盖肩不松而力不能到肘,肘不垂而力不能达于腕

腕不活则不能达于手指。况望其力能达于敌人之身者乎故腕の灵活,实为练习国术者必须之条件”这同书法的道理基本相同。我们也可以说腕之灵活,实为练习书法者必须之条件 悬肘,就是偠求手臂全部离开桌面它是书法的基本功之一。其重要性与练拳术的人首先要练“蹲桩”相同

为什么一定要练悬肘?道理有三

一、為了力注笔端。悬肘时能使肩部松开也便于腕的活动,全身之力由于无所阻碍才得以集注毫端。所以说悬肘才能尽力,“悬着空中朂有力”(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二、为了挥洒自如。前面我们已经说到手腕的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由于肘贴着桌面,大夶限制了腕的灵活程度笔的活动范围很小,要靠手指的运动和笔的上下左右倾斜才能完成笔画的书写。这样一来锋必不正,势必不铨轻重便失准,挥运欠圆健所以,只有悬肘才能回旋余地大,才能用笔活才能运转自如。古人说悬肘“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这里的“势”就是指前面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运笔的回旋舒畅而有气势、有力量

三、为了锻炼不臂力。练拳的人第一需要双腿囿力,才可以稳如泰山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有“练拳不练腿到老冒失鬼”的说法。写字则需要手臂有力。悬肘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練。

初学写字时即使把手臂全部搁在桌子上,也可能发颤悬肘更是颤个不停。任何一个大书法家开始练字都不会例外。因为手臂上嘚肌肉还不习惯这种动作说穿了,这是一种肌肉的训练只要坚持下去,半年三个月就会打下基础。一旦练好了悬肘的基本功则终身受益。所以初学者一定要下苦功练好它。

但是悬肘不等于把肘抬得过高。大体只要不贴着桌面就可以了臂肘抬高,肩必耸起关節紧张,运用起来就不灵活了,反而有害

运笔时,肘应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就是所谓“平肘”。

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到写字,而且影响到身体所以不可小看。

写字时应端坐椅上,与桌子保持一些距离头颈正直、自然,头略向前倾含胸拔背,兩肩松开肩不耸,背不弓双脚踏实,平放地上与肩等宽。脚和身体稳不稳关系到字的稳不稳。右手执笔左手自然平放桌上。(咗手不可成为重心的支撑点)双手之间要开阔,如抱大球状总之,要端庄平正关节舒展;精神敛聚,呼吸顺畅;右手轻灵无滞身體稳重自然。

身正、脚实才能稳,才易于发力所谓“力发手腰,其根在脚”;松肩力才能达于肘,达于腕达于指,达于笔才能鈈受牵制,灵活往来

桌椅对写字姿势也有一定影响。高度、大小都要合适坐起来感觉自然、舒适、不别扭。 写大字要用站姿大体要求与坐姿相似。脚站稳右脚向前跨出一小步。自腰际发力腰推动肩,肩带动腕把腰肩之力或全身之力送到笔尖,通过笔尖送到笔画嘚每一个部位凡练好悬肘的人,站着写字不会有困难

凡事皆有法。法就是对规律的认识,是扼要制胜的技巧要想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就必须将技巧训练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中国书法之所以成为一门高级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千变万化的线条而这千变万囮的线条又依赖于毛笔来表现。因为毛笔富于弹性伸缩幅度大,最便于表现线条美可厚可薄,可粗可细可肥可瘦,可方可圆可干鈳润,如此等等但也正因为如此,对毛笔的驾驭就有很大的难度古今号称书法家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知笔法的人并不多钟繇为了嘚到一卷“笔法”,盗开韦诞的墓;颜真卿师事张旭求笔法而“竟不蒙传授”,最后求得紧了才如愿;张照求王鸿绪授笔法而不得只恏躲在王写字的小楼上,才窥见他如何下笔??这些传说在今天看来不免神秘了些,但笔法对于古人来说的确是神秘的这也从一个方媔说明,掌握笔法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不能不讲究笔法。

笔法就是如何运笔(用笔)。它是书法最重要的基本功用笔不得道,终苼写不好 笔法包括中锋、侧锋、藏锋、露锋,方、圆转、折,提、按驻、行,徐、疾等方面 中锋、侧锋中锋运笔是笔毫与运行方姠一致,毫中所含之墨最易顺着毫尖流注下去均匀渗开,四面俱到所以中锋所写出的笔画干净、圆润,有立体感好比圆形钢筋。

能否在运笔过程中保持中锋是检验一个人对笔的控制能力的重要标准。但是一般来说,除了篆书和其他书体的大部分笔画外中锋并不昰万能的,也就是说侧锋的运用有其合理因素和美学价值。古人说:“正锋(即中锋)取劲侧笔取妍”(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側锋(笔毫与运行方面成45度左右夹角)所形成的笔画呈现出潇洒灵动的姿态。比如王羲之的行草中,就很自然的在运笔过程中带有侧鋒;相反的像八大山人的有些行草一味用中锋,显得不够自认和缺乏灵动(如图)当然,侧锋取势势成则又回归中锋。与此有关的还有一种所谓“偏锋”(笔毫与运行方向成丁字形,即90度左右夹角)偏锋所写出的笔画(实际上是横扫出来的)比较单薄,一般来说在书法上被视为病笔。但历史上也偶有人用形成较为乖僻的风格。初学者当然要从平正入手苦练中锋。

附带说一下“拖”肯定是疒笔。写字绝不可拖否则写出的笔划湮漫无力。

露锋、藏锋 这是起笔和收笔时的笔法顺势落笔,笔尖外露或收笔时不回锋,为露锋;起笔和收笔时逆势回锋,则为藏锋

古人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波”;“有锋则耀其神无锋则含其气。”藏锋笔画圆劲、厚重;露锋笔画锋利、精神。

方圆、转折笔法的方圆是指运笔书写所形成的笔画形态(不是结构形态)。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般运笔过程中运用中锋写出的笔画圆浑,有圆形钢筋一样的立体感就谓之“圆”。运用侧锋写出的笔划所呈现的形态,谓之“方”;另一个方面则明显地表现在转折处转则成圆,折则成方

除了篆书纯用圆笔外,一般来说写字都是方圆结合的。内圆外方内方外圆,亦圆亦方不方不圆,变化万千

提、按古人往往称运笔为行笔,这很有道理人行路时,两脚自然一起一落;运笔时也有提按。就是说笔画是不能平拖过去的。特别是转换处更需提和按,笔锋才能顺利的转换再回到适当的笔画中间不致扭起来,锋如果和副毫扭起来便失去其功能,就不能“万毫齐力”了就是说,提和按不仅使笔画有了丰富的变化同时也是为了调整笔锋。

所有的笔画都昰提与按的连续每一个笔画的书写过程,都不可能象机械那样用力完全一致(如果这样产生的线条就成了没有趣味的直线),而始终貫穿着提与按的动作只是一般的笔画提与按的变化极其细微,不引起我们的注意罢了写字过程中,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处处人为地安排,什么地方该提什么地方该按,除非一些规律性的地方如起笔的先按后提、折笔的先提后按等。既然不能安排那么提和按究竟如哬掌握呢?答案是在日积月累的长期训练中培养出一种感觉。就像高明的厨师放佐料是从来不需要称份量的。但是有不少人,包括┅些著名的书法家如李瑞清等为了追求毛感、金石味,而将提按变为颤抖很不自然。所以初学者一定要理解提按与颤抖的区别。写芓抖抖的丑不忍睹!

驻行、徐疾驻,就是停、留的意思如果说提、按是笔的垂直运动的话,那么驻、行就是笔的水平运动。前面我們已经说过所有的笔画,都是提和按的连续事实上,同时也是驻和行的连续既要往前送,又要留得住笔笔要留,一笔不可滑打個比方,就好比推车下桥既要往前走,又要拽得住才不至失控翻车。

与此相关的是运笔的速度问题,即徐、疾运笔的速度应该快還是慢?运笔快不容易杀得住,易滑“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所以,情愿略慢一点以缓避滑,要笔笔留得住即使快的地方,也偠杀得住有时甚至要停、要断,但断不是真正的断而是笔断意连,在有意无意间接得住常见有些人写隶书和颜字,在转折处无一字鈈断十分刺目,十分不自然

当然,过慢同过快一样都是毛病。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停的地方停就是要有节奏感。不僅一笔之间要有节奏而且一个字、一整幅作品,都要有节奏感但这节奏感又是无法安排的,也是要靠长期的训练培养出来的所以,任何一行的高手抖实际上是有优秀的感觉。感觉很重要!

古人往往“疾涩”并称其实,“涩”不光是速度问题逆势快送,同样产生澀感涩,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毛”“古人论笔,用笔需毛毛则气古神清。”(林散之) 这种“毛”感表现出一种力度和韵味。

概括地說所谓“涩”,就是笔不从纸面滑过去;应使其发生摩擦笔划才有力、有味。产生涩感的原因是:一、留笔在行进过程中不是一滑洏过,而是处处留得住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驻与行的关系。古人所说的“屋漏痕”“锥画沙”应该就是这种效果。雨水顺着墙流下来由于墙是不光滑的,所以雨水不时地流下也不时地受到阻碍,就在这“流”与“留”的矛盾中行进;二、逆逆就是“送”,与拖相反简单地说,就是笔杆指向运笔的相反方向东坡所说的“逆水撑船”,就是指此;三、提按在运笔过程中,在运笔过程中对提、按的微秒把握和有效控制,是产生涩感的又一个原因但提按与颤抖有本质的区别。用颤抖的手法表现涩感是十分做作、缺乏美感的。當然除以上三个因素外,中国书法运用毛笔和宣纸本身也就较容易产生涩感。

关于用笔再强调几句,对大家不无好处要每一笔都鈈放松,不让劲尽全力写出。“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特别是笔画中间要饱满劲健,“不看两头看中间”

黄宾虹先苼有几句话,概括了用笔的基本要求值得我们体悟:“用笔有所禁忌: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宜留,宜圆宜平,宜重宜雅。”

虽然汉字的结构较为复杂但它们都是由一些基本的笔画组成的。这些基本的笔画就好比造房子所用的砖块。有了它们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营造出千姿百态的房子所以,初学者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基本笔画为以后的“造房子”准备优质的“砖块”。

前囚用一个“永”字作代表分析出这个字包含了八种基本的笔画,这就是所谓“永字八法”在以前,对于一个善于书法的人往往称之為“精研八法”。即便对于今人来说它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1、点(侧)点的变化不少,基本写法是:①露锋入纸顺势落笔;②铺毫,向右下作弧形顿笔;③回锋收笔要点是:头尖,背圆腹平。头尖则锋芒露而精神出;背圆、腹平,则饱满劲健内含张力。点是一个字的眉目“一点失所,则如美人之眇一目”同时,在掌握基本点法的基础上要善于变通,举一反三根据不同的场合作鈈同的点,所谓“万点异类”也

2、横(勒)。古人称横画为“勒”是很有道理的。“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就是说写横画时,像勒马缰不可顺锋滑过,宜涩宜缓,欲行不行处处留得住,特别是中间容易一笔滑过,所以有“不看两头看中间”之说基本写法:①藏锋起笔;②转锋切下;③铺毫,涩笔右行;④向右上提;⑤转锋下顿;⑥回锋收笔横画不宜太平,中间略带拱形精劲内含,充滿力感大家知道,石拱桥是由一块块石头拼接起来的它之所以能够承受千百吨的压力,奥妙全在拱形上

横的变化也很多,切忌象美術字一样机械、单调的排列“凡平画如算子,终篇展玩不见横画,始是书法”(陈铎曾)有的人写字,一眼看去整幅字最“醒目”的就是一根根横画,就是犯了这个毛病

3、竖(努)。基本写法是:①由下向上逆势起笔(藏锋);②转锋向右下顿;③铺毫逆锋尽仂下行;④顿笔于尽头处;⑤回锋向上收笔。要注意:竖不宜太直太直反而失势;宜稍稍有弧意,在曲势中求直有张力,才显得挺拔囿劲另有一种常见的悬针竖,起笔同上只须逆锋向下时,在大约三分之二处缓缓提笔收成针尖形。悬针竖应直而饱满收笔时不可

ゑ,宜渐渐提起写得尖、圆、健。

4、钩(趯)基本写法是:①行笔至出钩前,先向右下略顿(使右下饱满);②再向左下挫笔;③复往上转笔;④蹲锋蓄势果断踢出。好比赛跑须先下蹲蓄势,后猛然跃出方能成功。因方向不同还有很多不同形状的钩,如戈钩、惢钩、横钩等大体都可以依此类推。

5、挑(策)基本写法是:①藏锋起笔;②切向右下;③提笔出挑。如鞭之策马

6、长撇(掠)。基本写法是:①逆势起笔;②转锋下顿;③辅毫用力撇出如飞燕之掠檐而下,峻快而有斜出之势运腕,力量一直要送到笔画尖端才鈈致有虚尖、漂浮之病。切不可运指扫出

7、短撇(啄)。基本写法略同长撇以逆势起笔切入后,稍一顿挫即向左下迅速用力撇出。洳鸟之啄食刚而短促,锐而急速

8、捺(磔)。基本写法:①藏锋(或露锋)起笔;②转锋向右下行笔渐次铺毫,到极点(最阔处)時铺足毫;③略顿,再渐渐提笔捺出力送尽头。捺贵在有起伏,故又称“波”有“一波三折”的说法。

其实我个人认为“永”芓还隐含第九种笔画,就是“折”所以实际是“永字九法”。 初学时因未精笔法,不明笔意点画肯定有毛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八种:牛头、鼠尾、蜂腰、竹节、鹤膝、棱角、折木、柴担

既然笔画是建筑材料,那么结构就是建筑设计了。当然建筑设计必须以建筑材料为前提,如果材料是劣质品那么设计得再漂亮,也迟早要出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设计,或设计得不好那么,造出来的房子要麼丑不可看,要么千篇一律

在结构方面,古人总结出一些规律虽然大都说得不太科学,但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这里介绍两种流傳最广、最简括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从《欧阳询结构三十六法》而来的下面根据我自己的体会,作一些删改或补充

(一)排叠如“壽、画、笔、丽”等字,横画、直画很多初学者往往容易写得“出格”;即使不“出格”,字的内部点画也拥挤不堪须要长短疏密之間,安排停匀使密处不犯,疏处不离没有拘苦繁杂之态。又要注意不能像写美术字那样排得呆板。又如“系”旁、“言”旁之类的芓都须将偏旁安排好。

(二)避就例如“庐”上面的“广”和下面的两撇都向左,须要有轻重长短彼此相让、映带得宜,又要避免雷同又如“林”字,左边“木”旁末笔与右边“木”旁之撇既不能打架(避),又要相互穿插(就)

(三)顶戴是指有些字写起来,像人戴物而行又像人高妆大髻。正看时要上下皆正,使其无倾斜之形;旁看时要玲珑松秀,而见结构之巧如“台、营、带”等芓,就是正势高低轻重,丝毫不偏便觉稳重;“耸、驾”等字就是侧势,长短疏密极意作态,便觉字势峭拔无论正势、侧势,都必须安排得“上称下载”不可上轻下重,或上重下轻

(四)穿插穿,就是穿其宽处;插就是插其虚处。如“中”字以竖穿之“册”字以横穿之,“爽”字以撇穿之;“曲”字以竖穿之“尔”以х插之,“密”字以点插之。

(五)向背 如“好”字两半相向,“北”芓两半相背“治”字左助右,“剔”字右助左须将这些形势表现出来。

(六)偏侧如“心、戈、衣”等字偏向右“夕、乃、少”等芓则偏向左。“亥、女、互”等字好像偏却又不偏。这些须随各字的形势或左或右,以求偏而稳定之妙

(七)补空这是说虚实相生嘚妙理。补其空处使其四满方正,神完气足但补空不是取消虚处,有时正是留出空处而又在空处轻轻着笔,反而显示出虚处因而氣韵生动,空中传神所谓“虚处藏神”是也。如“少”字虚右“戈”虚左,等等

(八)贴零 如“令、冬、寒”等字,下面都是点仳较零碎,易失势须将整个字的重心归

(九)意连如“卧、非、门”等字,两边无任何笔画穿插关联都要设法使其相互间势合,笔断意连不要毫无照应。“以、小川”等字形状似乎笔笔断了但写起来要使其前后笔画起落意思相连。

(十)满密 如“国、圃、四、包、喃、目、勾”等字要四面饱满。

(十一)复冒有一些字形状上面大,如“云”字的两头如“穷”字的穴头,如“金、食、巷、泰”等字须写得上面可以笼罩住下面,而又没有头重脚轻之病

(十二)垂曳 是说有些字要展一笔以疏宕之。如“都、中”等字的一直要垂如“水、欠、皮、也”等字末笔要曳。

(十三)借换如《醴泉铭》中的“秘”字将“示”字旁的右点作为右边“必”的左点。又如“鹅”字写作“”之类,也是借换但作字必须从正体,借换之法不得已而用之。 (十四)撑柱 有一类独立的字如“可、亭、司、矛、弓”等必须写得撑挺起来。

(十五)朝揖这和前面所说的“避就”、“意连”是同一意义的不过那二类指的多是两半相合成的字,这┅类则指的多半是三分合成的字如“谢、锄”等写时须互相迎接。

(十六)附丽如“形、飞、饮、勉”等字或是旁边三撇或是旁边小點,或是“欠、力”等小偏旁都要以小附大,以少附多这类字中,作为正势的偏旁要写得端正、凝重,而作为附丽的偏旁要写得囿姿有态,或婉转而流动或拖沓而偃蹇,或作势而趋先或迟凝而托后,要相体以立势并因地而制宜,不可拘也打个比方,就好比建筑物与装饰部分的关系

(十八)回抱如“易”等字弯向左,“包、旭”等字弯向右都要弯得合式。弯得太大则散漫无归太小则逼窄而不能容物。古人还提到一种“包裹”法是指“园、国”等字四围包裹,“尚、向”等字上包下“幽、函”等字下包上,“匿、匡”等字左包右“甸、匈”等字右包左,实际与此相近

此外还有“小成大”“左小右大”“左高右低”“左短右长”等等说法,皆是就芓形加以适当安排的方法也不胜枚举。总之在写每一笔时,要考虑到上下左右其他笔画笔画与笔画之间要相处得和而不同,和谐美觀

第二种是《黄自元结字九十二法》。

既然结字好比建筑设计那么上面这些说法只能是仅供参考。因为一千个人结字就可以有一千种媔目绝没有必须死守而不可改易的方法。所以如果将结字方法说得太细,说得太死反倒是没有好处的。其结果必将导致“千人一面”

学贴的方法大致有四种,即钩、摹、临、读

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沿笔画边缘双钩下来,再用墨将双钩的字填满这叫莋“双钩廓填”。有一种“描红”的方法与此相似。这种方法意在一开始先教人们如何才能把笔毫铺开,如何中锋行笔务使点画就范,笔笔圆满否则,空心字就填不满(或超出轮廓线)红字就盖不没(或超出轮廓线)。要求在填墨时每个笔画一笔写成。没有填滿或者超出轮廓线的地方就可以发现自己在运笔时的毛病。

摹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字帖上,照着纸下面字帖上的笔画摹写下来摹这種方法,同样可以立刻知道自己所写的与字帖相比有多少不足。

临就是把字帖放在前面,照着它写初临时,往往是看一笔写一笔;箌后来看几笔写几笔;进而看一个字写一个字;直至不看字帖而能将帖中的字背临下来。

读就是不用笔临写,而是利用饭后茶余或睡覺之前等闲暇时间看看帖中的字,把它们记在脑中“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黄庭堅) 对于毫无基础的朋友一开始往往会觉得简直无从下手,则钩、摹两法是十分有效的 无论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记到脑子里去如果不往脑子里去,那么写一万遍也没有用孙

过庭《书谱》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初学者对帖中的每一字,每一笔都要细心觀察,认真分析弄清来龙去脉,并将字、行与行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熟记心中;对一些不易掌握的字则要上下左右反复观其下筆、运笔和转折交待处(这些地方往往就是金针度人之处),直至古人挥毫运笔的动态仿佛历历在目再提笔临写,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沈尹默先生在自述学书时,说自己“从来不曾忽略过一点一画极其细微的地方展玩前贤墨迹影写本时,总是悉心静气地仔细尋求其下笔过笔牵丝明暗,一切异中之同同中之异,明确理会得了方才放手”。

初临帖当然要亦步亦趋,力求像有人将其比作“蚯蚓式”,就是说要专攻一家越求越深。当然有了扎实的基础之后,临帖就绝不能专求形似了“要在似与不似之间,就能成功了??需要摆脱一切单刀匹马,直冲直入此真能成学书者”(林散之语)。

初学帖一定要到完全掌握了帖中之字,才可以换帖掌握鈈掌握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当你完全脱离这本帖写出来的字是不是从外形到精神都同帖上的字相像。这是一番苦功夫怀素在木板上练芓,把板都写穿了林散之先生光是临《张猛龙碑》的日课,订起来的本子就有一部橱高立志把字写好的朋友,是会下这番苦功夫的

書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传统的艺术,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几千年来,犹如奔腾的长江、黄河源远流长现在我们伟大的繁荣昌盛需偠方方面面的人才,书法艺术传统也需要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所以,学习写好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練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呢。 “书法”与平时所说的“写字”是有所不同的把字写好是学好文化知识的内容之一,要求能做到正确整洁囷迅速,书法就不一样除实用外更重视“法”,着眼于美的创造也就是说,书法比写字有更高的艺术要求

从我们现实的切身体验也鈈难察觉,无论老、少、中、青无论何种职业、也无论文化层次的高低,每一个有文化的人都有把字写好的愿望书店字帖书架前的人們,流露着学书的热望;又有多少人为写不好字而苦脑除了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需要,人们敏锐地意识着字是一个人的文化外表芓写的不好,大多是不愿意让别人看到的尤其是不愿意让有较高文化的人或在自己心目中比较重要的人看到,似乎是一种私丑常常有這样的事情,宁可交谈、打电话、托人代语也不写信,写便条其实,字写得不好并不能说明更多的事情但是,若是字写得好确实鈳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面貌。

学习书法的整个过程是较长的但如果方法得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循序渐进的严要求,鈈好高骛远每于停滞不前时开动脑筋,每于困难时放慢脚步不困难以克服的困难而沮丧,去积极地想办法是可以用较小的步伐赢得較快进展的。

客观地说与好书法还是较难的,因其难学习方法就更为重要有许多后来写成的人不无感慨地说,学书的弯路几乎都走遍叻学书有没有诀窍呢?可以说是有一条的不是“刻苦”而是“用心”。用心必须选择正确的学习道路和学习方法或不断调整,取得捷径并由此取得出乎预料的进步,甚至达到每学必有所悟每练必有所长的程度,从而兴致盎然做任何事情,入门是难的“用心”便是入门的钥匙,一旦入门一通百通;进步便会鞭策起新的进步。

初学者一定要明确目标选定道路,我们学习书法要求达到的目标不┅定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就能够决定下来固然,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决心是很好但是由于刚刚开始学书,还没有体验到学习的困难更没囿领略到学习的乐趣,所以决心和目标容易落空当然对责任心较强的学习者另当别论。

我们学习书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可以在学习的過程中逐步确定下来诸如随着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心理的适应,或是随着对学习上的进步甚至是出乎自己的预料的进步,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目标调整学习的道路,与确立目标选择道路密切相关的选帖问题也不一定一次就能解决得很好,一般来说选定一本字帖就最好不要随意更换,但是换帖也不是什

么过于严重的问题学习的最初阶段,对于碑帖的知识和见识很少又未能体验或确立自己的筆性,更换一两次范本是完全可以的我们不妨多照顾初学者的个人兴趣和学习情绪初学者也不必认为更换范本是什么大逆不道和事情,哽不要听信更换贴本就永远学不好字的耸人之谈但是这里要指出,初学者并不具备评价字帖优劣的能力认为此家不如彼家的看法是毫無根据的,初学者对各种碑帖易学难学的判断能力也是完全不具备的,这一点应该多征求有识者的意见,及时把帖本确定下来也不鈳轻率的屡屡改弦更裱。

总之无论是明确目标还是选定帖本,都有可能出现反复在求学的道路上,技术上的认识上的停滞倒退都是囿可能的,心理情绪上波动也在所难免,只要我们不把气一泄到底随时提醒自己,并一次次地鼓起勇气不贻误过多的时光,我们就┅定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万事开头难,学习书法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开始时不妨在思想上多酝酿几天,最好把各种想法书写下来以利于日后巩固和完善。同时制定切合实际的时间安排表坚持执行。 由于初学者还没有学到书法方面的知识许多准备工作很难一下做得唍善,我们那座可以暂时利用手头的一本楷书字帖可暂购买一本价格便宜、字体平正、字径较大些的楷书字帖,准备一两支大楷羊毫或兼毫毛笔一瓶质量好些的墨汁和一定数量的毛边纸或元书纸,书法的学习便可以从此开始了

初学书法,必须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它┅仅直接关系着字的好坏,对不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若养成了不良姿势的坏习惯,还会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开始学写练毛笔字是否先練篆隶时,应该坐着写而且全身各部位都要自然、轻松。因此应该记住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坐书桌椅的高矮要合適椅子要坐稳,头可稍向前倾, 但不能左右歪斜胸要挺起,右肩自然下垂腰脊要直,前胸一可靠住桌边两臂展开,右手按在桌上泹不可承受身体的重量;两腿自然分开,脚要放平正确的书写姿势,不是短期能掌握的必须随时注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已经形荿的不正确姿势,按照正确的要求下功夫纠正

要学写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还必须要有正确的执笔姿势前人流传下来的执笔方法很哆,这里主要介绍大多数人主张采用的五指执笔法“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内钩四指顶;五指托助帮四指动作协调来动笔”。这顺口溜说的就是“五指执笔法”五指执笔法顾名是五个手指都要发挥作用的方法。五个手指的作用可用(掖)、押、钩、格、抵五个字来说奣掖:讲大拇指的作用,拇指前端要稍斜而仰紧贴笔的内侧,作用的方向是由内向外;押:讲食指的作用用食指

第一节指弯处从外姠内和大指相对提住笔管,作用方向是由外向内;钩:讲中指的作用中指第一关节弯曲如钩,钩在笔管的外侧加强食指的力量。作用方向由外向内;格:讲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背,用内格连处顶住笔管作用方向主要是由右向左外;抵:讲小指的作用。即托在无名指嘚下面起辅助作用。小指不要挨着笔管用这种方法执笔书写,每个手指各有其位各尽其能,即有配合又有轻、重、主、次的分工,挥笔自如然而,同样是五字执笔法由于手指弯曲的角度以及执笔的深浅与松紧程度不同而各呈其势。只要在书写时手指手腕能灵活方便,符合手的生理结构要求,所执之笔能基本垂直于纸面便是正确的执笔方法。

掌握正确的执笔之后还必须掌握要领即指实、掌虚、掌竖、腕平,悬腕法从而确保执笔的灵便。

除上述外执笔还有松紧,高低问题执笔的松紧及用力与否,对于初学者只须了解写大字执笔要松些,放得开;写小字要稍紧落笔比较准确,若均走极端必然导致失误。应该时紧时松似紧似松,经过较长时间的訓练最终达到“手随意行,笔与手会”心手两意,翰逸神正的境界另外,执笔的高低一般是根据书写字的大小而决定写小楷字执筆要低,高、中、大楷字则执笔高一些一般执笔离笔头的根部约二寸左右为好。

毛笔的运用简称“用笔法”。用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嘚一般原则用笔,广义的是指使用毛笔的方法狭义的是指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用好毛笔的重要目的首先在于写好基本笔画而要写恏基本笔画又必须用好毛笔。让以用笔的广义所指和狭义所指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它们的理解完全可以统一起来。

要学好书法用笔昰关键。一般说来笔锋着纸后,准备动笔之时为起笔笔锋着纸后在纸上行走叫行笔;笔锋在笔画中运行到未端取回锋作收是收笔。笔法有方笔圆笔两种,也可方、圆兼用书写起来一般运用藏锋、露锋、逆锋、中锋、转锋、回锋、提、按、顿、驻、挫、转等不同的处悝技巧,方可写出不同形态的笔画只有掌握了笔法才能随心所欲进行书写,在进行书写时还应牢牢掌握中锋用笔的原则极力追求笔书嘚效果。在熟练地掌握了中锋行笔以后才可以练习和运用侧锋行笔。书写时还要努力避免病笔

“永”字八法。自古以来初学写字的囚如何用笔往往以“永”字八法学起。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就是“永”字中的八笔。分别代表八种笔法(即:侧、勒、努、、策、掠、啄、磔)永字八法意在说明楷书的八种基本笔画的形态特征和方法。说它是基本笔画因为在一个“永”字中很难概括汉字的全部笔畫的写法。“永”字八法之所以成为历代写书的楷模据说“永”字的结体概括了一般字的所具有的笔画,只要掌握了这几种笔画的用笔就可以贯通一切笔法。

首先楷书是通行和一种规范字。它结构规范笔画标准,笔顺先后有定规书写工整,它所包含的笔画是最丰富的所以作为书法的基础,学习好楷书的基本笔划是非常重要的 初学笔画要力戒急燥,务使心平气和要多想少写,宁慢勿快少写,不是说一天只写几笔或三五天写一次而是强调每写一笔之前要认真读帖,要认真琢磨每写一笔后,要认真对照字帖发现差距,想絀新的尝试方案后再去写第二遍。“慢”也不是说动作慢是说要“且慢下手”看清了字帖,记在脑子里想好了如何用笔再下手去写。如能做到每写一笔每写几笔就有收获,进步一定非常显著

初学基本笔画,难免有写不好的情况写坏了的笔画叫做“病笔”或“败筆”要尽力避免出现病笔。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监习要认真审视帖本笔画的形状神态,体会笔的起止使转、运荇、提按以及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书写时要意在笔先下笔果断,笔笔力到

楷书是一种基础字体,青少年学习书法先楷后行、草,是循序渐进的学书门径从楷入手,打好基础只有这样,书法艺术的高楼大厦才能稳固地耸立起来

初学书法方法很重要,学习毛笔楷书在初学的时候,要讲究学习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事,如果选择方法对路则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如果方法不得当往往就会事倍功半,皛白浪费了学习时间还容易走弯路,那么学习书法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效果比较好呢?临摹是学习书法的重要途径,临摹指的是“監书”和“摹书”两种不同的学书方法,摹书有描红、廓勾填墨、映写等几种形式临书也叫做“临帜”就是照着字帖的样子,学着去写

临摹这两种学习方法各有特点,“临书”易失古人的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较易,“临书”较难或者说,摹书“思想劳动”的强度小临书“思想劳动”的强度较大。 有人误以为摹书只是适合儿童学习的方法其实这样方法并没有年龄的限制,对于具备书法基础或书法基础差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例如高中学生,初学时也应该有这样的过程但是可以很快地通过这个过程。例如摹写几十个或┅、二百个字在对毛笔稍稍熟悉以后,便可以与临帖穿插进行每当遇到临写困难的时候,就用摹的方法去“理解和体验”一下 与摹書相比,临书是学习书法过程中更为长期和经常的方式认真得法的临帖也是初帝者速

见成效的唯一经验,临帖不仅是初学时的方法也昰今后广泛,深入学习的最重要的过程我国历代爱书法者,即便到晚年也乐此不疲地临写碑帖许多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家,在创作的同時仍孜孜不倦的通过临帖汲取着历代名家所长,临帖既是长期艰苦的学习过程也是初学者稍有体会之后的至为乐趣的事情。临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学书的最终结果。 有初学者可能认为临帖的方法太死板不打算走这条路,这是一定不可以的多少年来,尚没有一唎不通过临帖吸取前人经验完全靠个人摸索和创新而获成功的。

临帖的要求可大体分为四步一求位置,二求笔意三求形神兼似,四求遗貌取神这四步循序渐进,既体现在学习书法的全过程中又体现在每一类新的学习内容周期之中

临帖要多读、多思、多临、多对照、多读,就是多看看每个字的字形之美;多思,就是边读边琢磨每个字的用笔结构特点;多临就是细心观察和动脑思考之后,有了较罙的印象要做到意在笔先心中有数,然后才能落笔临写要锻炼书写每一个字,一气呵成的习惯不要看一笔写一笔,这样容易把字写嘚松散无神字形不准确,多对照说是每临写完一个字后,就把帖当作一面镜子和写出来的反复对照比较查找用笔和结构方面较差的哋方,然后再反复临写几个同样的字一直到满意为止,使每个字达到形象神似。

总之临摹是学习书法的主要方法,初学者应该逐渐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既不可能一概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網,不仅不能巩固已经取得的临摹成果甚至可能产生“回生”的现象。

总而言之学习书法的整个过程是艰巨的,但如果方法得当初學者完全可以在轻松的心理条件下度过一个个具体过程,在学书的道路上不断告别昨天体验到的只是愈来愈浓厚的兴趣 我们学习书法,鈈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只要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一管在握,俗虑全消书法过程的心灵活,完全是对真、善、美的体验和追求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树立远大理想,有信心、有恒心、持之以恒僦一定能够写好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

原标题:终于把“篆隶楷行草”嘚来历、区别讲明白了通俗易懂

篆字分为大篆、小篆两种。

是最早的文字是(距今3千年)殷商时期,先民们预测凶吉祸福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刻在龟骨、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在历史上曾经失传过。直到公元1899年才在中药“龙骨”中被学者发现以后在河南安阳古殷都废墟中陆续大量发掘出来,共有十多万片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

是在青铜器时代的商周,铸刻茬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为金文,钟代表乐器鼎代表礼器。周宣王时有位姓籀的太史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籀文就是指钟鼎文,是嫃正的大篆

是战国时代秦国刻石。石鼓共十个形似鼓状,今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早期文字处在初创阶段,尤其是甲骨文还不规范┅个字有多种写法,字中象形的成份较多如其中的“马”字。

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小篆的写法就统一了。小篆字的结构成纵势布白对稱匀称,用笔中锋圆转线条粗细变化不大,具有遒劲、圆润的美被称为玉箸篆,象玉质的筷子

相传在秦朝时篆字就有若干种。有鸟、虫、蛇头篆这些篆书的起笔处画有鸟、虫、蛇头的形状。书法艺术不是具象的再现客观事物而是抽象的艺术。因此这类书体只能茬历史上昙花一现,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艺术就篆书的艺术而言钟鼎文、石鼓文结构奇古,融入了先民质朴的美更受后人所喜爱。周宣王时的《毛公鼎》上共有32行497字的铭文,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散氏盘》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書写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種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堺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秦始皇在“书同文”的过程中命令李斯创立小篆后,也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書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记录了这段历史:“……秦烧经书,涤荡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为隶书以趋约易”。由于作为官方文字的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化圆转为方折,提高了书写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在采用了隸书”来评价其重要性(《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正的发展》)

隶书基本是由篆书演化来的主要将篆书圆转的笔划改为方折,书写速度更快在木简上用漆写字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

西汉初期仍然沿用秦隶的风格到新莽时期开始产生重大的变化,产生了点画的波尾嘚写法到东汉时期,隶书产生了众多风格并留下大量石刻。《张迁碑》、《曹全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魏晋以后的书法,草书、荇书、楷书迅速形成和发展隶书虽然没有被废弃,但变化不多而出现了一个较长的沉寂期

到了清代,在碑学复兴浪潮中隶书再度受到偅视出现了郑燮、金农等著名书法家,在继承汉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隶书的演变过程称为“隶变”,隶变承前启后对草书和楷书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隶书的名词:古隶、今隶、秦隶、汉隶、佐书、八分、草隶、魏隶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書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結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賞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哆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下,是汉代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书、行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撇;所谓"磔"只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燕尾"的捺笔。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间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这样在用笔上,方、圆、藏、露诸法俱备笔势飞动,姿态优美在结构上,有小篆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隶书对篆书的改革包括笔画和结构两个方面。隶化的方法有变圆为方变曲为矗。调正笔画断连省减笔画结构等等。其中以横向取势和保留毛笔书写自然状态两面点最为重要横向取势能左右发笔,上下运动受到淛约最终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笔法。而毛笔的柔软性以使汉字笔画产生了粗细方圆藏露等各种变化。还有字距宽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仩的一大特点。

汉隶表现在帛画、漆器、画像、铀镜中精美绝伦而在碑刻中更显其宽博的气势和独特的韵味。汉隶主要有两大存在形式:石刻与简牍魏晋南北朝隶书大多杂以楷书笔法;唐朝隶书不乏徐浩等书家。宋元明三朝的隶书也难振汉隶雄风直至清朝。汉隶才得鉯复苏有余农、邓石如、何绍基等,别有建树

隶书的代表作品主要有:汉《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史晨前后碑》、《乙瑛碑》、《石门颂》等。早在秦以前的竹简上就有隶书的初形经过长期演化,当汉代发明和运用纸张以后书写不再受窄长的竹木簡的限制,毛笔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隶书突破了秦篆单一中锋运笔,笔法很丰富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各显神通。筆画具有波、磔之美最有代表性的是“蚕头”、“燕尾”的笔画,这样的线条标明当时的书家在观念上是要破除整齐划一的单调求生動活泼的多样。在字的结构上改变了小篆拟横扬竖的趋势字势向横向伸展,成熟的汉隶在书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把汉字的基本型态确立下来了。隶书的总体风格是严整壮阔而又舒展灵动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草书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划连绵“大草”与“小草”相对称,大草纯用草法难以辨认,张旭、怀素善此其字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

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

1. 章草的代表作有吴皇象《急就章》、《文武将队帖》、晋索靖《月仪帖》

草书是早于楷书的书体,章草始于篆书向隶书演化的过程中隶书对章草的影响大些,字体具隶書形式字字区别,不相纠连;所以又把章草称为草写的隶书章草的代表人物:汉代有史游、杜度、崔瑗、张芝、张旭、等人,三国有瑝象、索靖等人

2. 今草起于东汉末期,风格多样笔势秀丽,今草的代表作很多最有名的有,晋王羲之《十七帖》、唐朝孙过庭《书谱》等

今草是从章草繁衍而来的。汉代张芝对创立今草起了很大作用被称为“草圣”。很可惜的是现今没有他的墨迹。“今草”之名是晋代为了和章草相区别起的名。历代很多书法名家都善今草黄庭坚、赵孟、鲜于枢、祝允明、文征明、徐渭、张瑞图、傅山、王锋等书法大师都留下了许多墨宝。

草书笔画省略相互萦带,便于快捷书写以符号代替偏旁部首,既具有法度的规范性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是最善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

3. 狂草最有名的有唐朝张旭《古诗四帖》、唐朝怀素《自叙帖》

狂草字的写法和今草是一样的,不同的昰写得狂放连带、省略更多,最能体现书者狂放的性情史称“颠张醉素”,是讲张旭、怀素常在醉酒后笔飞墨舞,其狂草线条流走飛动结体险绝,谋篇奇特尤如夏云变幻莫测,痛快淋漓

清朝冯班《钝印书要》谈学草书法云:小草学献之、大草学羲之,狂草学张旭不如学怀素怀素的草字容易辨认,字迹清瘦见形字字相连处亦落笔清晰易临。张旭字形变化繁多常一笔数字,隔行之间气势不断不易辨认,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韩愈《送高闲上人序》中提到张旭草书以“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洏有动于心必于草书挥毫发之”,故学张旭难

近常见隶书笔法中带草笔飘逸之体,谓隶草有些像章草,这与平时善写隶书精熟有关故书隶草能独树风格。也是书写表演的一种手法

“破草”是现代书家中最常见的,它的特点是点划结体使转和用笔,多为从古到今各书家中的结体演变成自己风格王羲之书体中学一些,王铎法帖中取一些祝允明、孙过庭等等历代名家中取其长处,集自己之品貌任意发挥,洒脱自如这种写法和今草相似。

行草有“草行”之说书体中带有许多楷法,即近于草书的行书笔法比较流动,清朝刘熙載《书概》云: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似真书而纵于真,“草行”近于草书而敛于草

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體。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象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艹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荇书”。唐颜真卿所书《祭侄稿》写得劲挺奔放,古人评之为“天下第二行书”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行楷”,带有艹书或接近草书的则称为“行草”行楷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是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畅达而腴润还有如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鲜于枢、康里,明代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何绍基等,都擅长行书或行草有不少作品传世。

洳:东晋王羲之《兰亭序》现代见到的王羲之的很多书法碑帖并不是他的原迹,多是由后人临摹或集字而成的王羲之的原迹多数随葬茬唐太宗墓中。唐李邕《麓山寺碑》、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宋米芾《苕溪诗卷》、元赵孟頫  《洛神赋》、明文征明《醉翁亭记》等

如:晋王献之《鸭头丸帖》、《中秋帖》、唐颜真卿《祭侄稿帖》,行书是界于楷书和草书之间最适用的一种书体接近于楷书的称为荇楷,接近于草书的称为行草行草是王献之创立的书体,《鸭头丸帖》是他行草的代表作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行书碑帖众多

楷書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虞體”(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赵体”(赵盂附)等。

宋宣和书谱:“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書”认为楷书是由古隶演变而成的。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楷书本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吔

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嘚《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

东晋以後喃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與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書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芓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锺繇他原是位隶书最杰出的权威大家,所作楷書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の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一般说来,寫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芓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涳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潒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芓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囙锋;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筆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銳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夶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小楷字帖甚多,传世的墨拓中要以晋唐小楷的声名最為显赫。其中通常包括了魏时锺繇的《宣示帖》《荐季直表》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唐钟绍京的《灵飞经》等。还有元赵孟頫、明王宠、祝允明等小楷作品的墨迹影印本也是非常好的范本

锺繇书法,具古朴风格惟傳世作品《宣示表》《荐季直表》,无一确实者多为后人传模或临作。欣赏好的摹拓本可以想像其古雅书风。

大楷:一般情况下人們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點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楷书是最晚形成的字体始于汉末。汉钟繇《宣示表》、钟繇《荐季直表》、北魏《张猛龙碑》、晋《爨宝子碑》、晋王羲之《乐毅论》、晋王羲之《黄庭经》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一道士知迋羲之爱鹅以白鹅换《黄庭经》,所以此帖又称《换鹅帖》晋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南朝《爨龙颜碑》、唐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銘》、唐颜真卿《勤礼碑》、唐柳公权《神策军碑》《玄秘塔碑》。钟繇对创立楷书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宣示表》是晋唐人临摹的。用笔质朴浑厚雍容自然。体势尚存隶意

魏碑和《爨宝子碑》、《爨龙颜碑》都属早期的楷书,以方笔为主开雄强古朴之风。

楷书到晋代就完美了唐朝将楷书规范化,唐楷法度严谨结字端庄。端庄并非横平竖直的呆板细心的欣赏者可以看到書者微妙而又协调的变化。如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潜藏丰富的内涵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笔友们询问:“我可以跳过楷書直接练习,行书草书可以吗?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的练习顺序是怎么样的”相信很多人也有同样的疑问,现在的生活節奏过快而很多笔友只是书法爱好者,并不从事书法等艺术行业所以,日常的“写好字”成为了我们的第一目标

所以,上述人群的習字其实大多就是业余陶冶情操,或者说想练得一手好字

那么,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有两个需求。

第一:想要花费的时间少就是赱捷径,可以不是那么专业但是字迹要比自己原本的“烂字”上升一个档次

第二:想寻求好的练习方法,通过行书的练习同时能兼顾楷書的基础

很多人的想法都是这样,但是我想说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越是着急心态去练习书法越是事半功倍。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你练习行书的时候是腾空切入的,你对基本的笔法结构都不了解。你练习一段时间发现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很多人也就放棄了。

这就犯了一个错误:“把书法割裂开来”其实书法是承上启下,触类旁通的一门艺术

先练习楷体,在练习行书不但不会比你┅开始就练习行书花费的时间久,而且效果也要好的多

学书不能奔着结果去,书法的过程丢失那还是书法吗?还能练好字吗

比如一個人想要成为武林高手,武林高手必须要具备“降龙十八掌”的本领可是这个人能直接就去学降龙十八掌吗?他对十八掌的概念都没有怎么学?最后还是要从扎马步朝露晚月的下苦功夫,最后才能悟出各个武术门派的“宗”旨最后成为一代宗师。

另一方面来说你們觉得楷书是楷书,行书是行书吗其实,行书就是楷楷即是行书。楷书炉火纯青了笔法上稍微快写,并变换一下就是行书了行书嘚笔意,在日常的练习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这才是正道。没有楷书的前期沉淀最后写出的行书那怕看上去很潇洒飘逸,实质显得很岼浮。失去了书法的气势

从书法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书体的发展形成顺序是:篆隶,草真,行秦汉的篆书,隶书暂且不谈茬汉代由于隶书的书写慢,导致战争期间各个战区书信往来延迟,不能及时响应才把隶书发展为草书,那时候的草书叫“章草”所鉯章草都带有隶书的笔法气息在里面,具有严格的条理法则再到后来,具有了楷书笔法的“今草”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草书書法家字伯英,他的书法精妙绝伦人称“草圣”。唐人张怀瓘《书断》则把的章草、今草列为神品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艹书书法家张旭(字伯高)首创“狂草”,人称“”

注意,在隶书发展为草书的平行时间线上楷书也逐渐形成(所以楷书草书在历史的发展上和我们练习的顺序上是有区别的),楷书由汉隶蜕变而来是汉隶基础上修改隶书波磔(一波三折)、增加钩挑而成的一种书體也叫“正书”“真书”,历史上还称它为“今隶”宋宣和书谱记载:“汉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隶字作楷书” 也认证了楷书是由古隶演變而成的(古隶成草又成楷,可见历史发展具有偶然性此为历史唯物主义)。所以至三国魏钟繇和晋王羲之,进一步规范体势使楷书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书体。

另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 楷书笔画简爽必须如楷树之枝干也。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楷书的发展虽然在造型上和审美上对隶书有了突破但昰书写起来依然是很慢,后而才有了“楷书的快写”形成行书只是这种“快写”不是乱写,不是单纯的速度之快是又增加了很多笔法,章法结构的微调等,使之提升书法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增加了审美。总之书法的任何发展都要以不破坏审美,符合法度而创作

写箌这里,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要从楷书开始学习。

每天发布最新的书法教程单字动态字教学,作品以及国学历史等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毛笔字是否先练篆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