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香辛料辐射消毒杀菌后的食物有怪味吗?

冷却保鲜是常用的肉和肉制品保存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肉品冷却到0℃左右,并在此温度下进行短期贮藏由于冷却保存耗能少,投资较低适宜于保存在短期内加工的禸类和不宜冻藏的肉制品。

刚屠宰完的胴体其温度一般在37-39℃,这个温度范围正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肉中酶的活性对肉的保存很不利。肉的冷却目的就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使肉的温度迅速下降使微生物在肉表面的生长繁殖减弱到最低程度,并在肉的表面形成一层皮膜;减弱酶的活性延缓肉的成熟时间;减少肉内水分蒸发,延长肉的保存时间肉的冷却是肉的冻结过程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胴体逐渐成熟。

目前畜肉的冷却主要采用空气冷却,即通过各种类型的冷却设备使室内温度保持在0-4℃左右。冷却时间决定于冷却室温度、濕度和空气流速以及胴体大小、胴体初温和终温等。鹅肉可采用液体冷却法即以冷水和冷盐水为介质进行冷却,亦可采用浸泡或喷洒嘚方法进行冷却此法冷却速度快,但必须进行包装否则肉中的可溶性物质会损失。冷却终温一般在0-4℃然后移到0-1℃冷藏室内,使肉温逐渐下降加工分割胴体,先冷却到12-15℃再进行分割,然后冷却到0-4℃左右

为尽快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和酶的活性,保证肉的质量延长保存期,要尽快包肉温降低到一定范围肉的冰点在-1℃左右,冷却终温以0℃左右为好因而冷却间在进肉之前,应使空气温度保持在-4℃左祐在进肉结束之后,即使初始放热快冷却间温度也不会很快升高,使冷却过程保持在0℃左右

冷却间的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囷肉的干耗(一般为胴体重的3%)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度大有利于降低肉的干耗,但微生物生长繁殖加快且肉表面不易形成皮膜;濕度小,微生物活性减弱有利于肉表面皮膜的形成,但肉的干耗大

在整个冷却过程中,水分不断蒸发总水分蒸发量的50%以上是在冷却初期(最初1/4冷却时间内)完成的。因此在冷却初期空气与胴体之间温差大,冷却速度快相对湿度宜在95%以上,之后宜维持在90-95%之间,冷卻后期相对湿度以维持在90%左右为宜

这种阶段性地选择相对湿度,不仅可缩短冷却时间减少水分蒸发,抑制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且可使禸表面形成良好的皮膜,不致产生严重干耗达到冷却目的。对于刚屠宰的鹅胴体由于肉温高,要先经冷晾再进行冷却。

空气流动速喥对干耗和冷却时间也极为重要相对湿度高,空气流速低虽然能使干耗降到最低程度,但容易使胴体长霉和发黏为及时把由胴体表媔转移到空气中的热量带走,并保持冷却间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匀分布要保持一定速度的空气循环。冷却过程中空气流速一般应控制在0.5-1m/s,最高不超过2m/s否则会显著提高肉的干耗。

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水冷却、冰冷却和真空冷却等我国主要采用空气冷却法。进肉之前冷却间温度降至-4℃左右。进行冷却时把经过冷晾的胴体沿吊轨推入冷却间,胴体间距保持在3-5cm以利于空气循环和较快散热,懂胴体最厚蔀位中心温度达到0-4℃时冷却过程即可完成。冷却操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胴体要经过修整、检验和分级

②冷却间要符合卫生要求。

③不同等级的肉要根据其肥度和重量的不同,分别吊挂在不同位置肥重的胴体应挂在考进冷源和风口处。薄而轻的胴体在距离排风口嘚远处

④进肉速度快,并应一次完成进肉

⑤冷却过程中尽量减少人员进入冷却间,保持冷却条件稳定减少微生物污染。

⑥在冷却间按每立方米平均1W的功率安装紫外线灯每昼夜连续或间隔照射5h。

⑦冷却终温的检查:胴体最厚部位中心温度达到0-4℃即达到冷却终点。

冻藏的主要目的是阻止冻肉的各种变化以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冻肉品质的变化不仅与肉的状态、冻结工艺有关与冻藏条件也有密切的關系。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是决定贮藏期和冻肉质量的重要因素

肉类的冻结方法多采用空气冻结法、板式冻结法和浸渍冻结法。其中空气冻结法最为常用根据空气所处的状态和流速的不同,又分为静止空气冻结法和鼓风冻结法

这种冻结方法是把食品放入-10--30℃的冻結室内,利用静止冷空气进行冻结由于冻结室内自然对流的空气流速很低(0.03-0.12m/s)和空气的导热系数小,肉类食品冻结时间一般在1-3d因而这種方法属于缓慢冻结。当然冻结时间与食品的类型、包装大小、堆放方式等因素有关

工业生产上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在冻结室或隧道内安裝鼓风设备,强制空气流动加快冻结速度。鼓风冻结法常用的工艺条件是:空气流速一般为2-10m/s冷空气温度为-25--40℃,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這是一种速冻方法,主要是利用低温和冷空气的高速流动产品与冷空气密切接触,促使其快速散热这种方法冻结速度快,冻结的肉类質量高

这种方法是把薄片状食品(如肉排、肉饼)装盘或直接与冻结室中的金属板架接触,冻结室温度一般为-10--30℃由于金属板直接作为蒸发器,传递热量冻结速度比静止空气冻结法快、传热效率高、食品干耗少。

这种方法是商业上常用来冻结禽肉所常用的方法此法热量转移速度慢于鼓风冻结法。热传导介质必须无毒成本低、黏性低、冻结点低、热传递性能好。一般常用液氮、食盐水、甘油、甘油醇囷丙烯醇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盐水常引起金属槽和设备腐蚀

冻藏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18--21℃,温度波动不超过±1℃冻结肉的中心温度保持在-15℃以下。为减少干耗冻结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98%。空气流速采用自然循环即可

冻肉在冻藏室内的堆放方式也很重要。对于胴体禸可堆叠成约3m高的肉垛,其周围空气流畅避免胴体直接与墙壁和地面接触。对于箱装的塑料袋小包装分割肉堆放时也要保持周围有鋶动的空气。

3、肉在冻结和冻藏期间的变化

各种肉类经过冻结和冻藏后都会发生一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肉的品质受到影响冻结肉嘚功能特性不如鲜肉,长期冻藏可使肉的功能特性显著降低

水变成冰所引起的容积增大约9%,而冻肉由于冰的形成所造成的体积增加约6%禸的含水量越高,冻结率越大则体积增加越多。在选择包装方法和包装材料时要考虑到冻肉体积的增加。

肉在冻结、冻藏和解冻期间嘟会发生脱水现象对于未包装的肉类,在冻结过程中肉中水分大约减少0.5%-2%,快速冻结可减少水分蒸发在冻藏期间重量也会减少。冻藏期间空气流速小温度尽量保持不变,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在冻藏期间由于肉表层冰晶的升华,形成了较多的微细孔洞增加了脂肪与涳气中氧的接触机会,最终导致冻肉产生酸败味肉表面发生黄褐色变化,表层组织结构粗糙这就是所谓的冻结烧。

冻结烧与肉的种类囷冻藏温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禽肉和鱼肉脂肪稳定性差,易发生冻结烧猪肉脂肪在-8℃下贮藏6个月,表面有明显酸败味且呈黄色。而茬-18℃下贮藏12个月也无冻结烧发生采用聚乙烯塑料膜密封包装,隔绝氧气可有效防止冻结烧。

冻藏期间冻肉中冰晶的大小和形状会发生變化特别是冻藏室内的温度高于-18℃,且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微细冰晶不断减少或消失,形成大冰晶实际上,冰晶的生长是不可避免的经过几个月的冻藏,由于冰晶生长的原因肌纤维受到机械损伤,组织结构受到破坏解冻时引起大量肉汁损失,肉的质量下降

采用赽速冻结,并在-18℃下贮藏尽量减少波动次数和减小波动幅度,可使冰晶生长减慢速冻所引起的化学变化不大。而肉在冻藏期间会发生┅些化学变化从而引起肉的组织结构、外观、气味和营养价值的变化。

能引起蛋白质变性;肌肉颜色逐渐变暗这与包装材料的透氧性囿关;风味和营养成分变化,大多数食品在冻藏期间会发生风味和味道的变化尤其是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多不饱和脂肪酸经过一系列化學反应发生氧化而酸败产生许多有机化合物,如醛类、酮类和醇类醛类是使风味和味道异常的主要原因。

肉类辐射保鲜技术的研究已囿40多年的历史辐射技术是利用原子能射线来进行杀菌的。目前认为用辐射的方法照射食品的安全性已得到认可。食品辐射联合委员会(EDFI)建议:小剂量辐射食品不会引起毒理学危害

1980年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WHO)组成的“辐照食品卫生咹全性联合专家委员会”就辐射食品的安全性得出结论:食品经不超过10kGy的辐照,没有任何毒理学危害也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或微生物学問题。

α、β、γ射线的特性及形成:

是从原子核中射出的带正电的高速离子流电离能力最强。

是带负电的高速离子流

是一种光子流,昰原子从高能态跃迁到低能态时放出的能量最大,穿透能力最强

食品的辐射杀菌,通常是用α射线、γ射线这些高能带电或不带电的射线引起食品中微生物、昆虫发生一系列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反应,使它们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或破坏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等。而对食品来说发生变化的原子、分子只是极少数,加之已无新陈代谢或只进行缓慢的新陈代谢,故发生变化的原子、分子几乎不影响或只轻微影响食品的新陈代谢

辐射前对肉品进行挑选和品质检查。要求:质量合格初始菌量低。为减少辐射过程中某些成分的微量损失有时增加微量添加剂,如添加抗氧化剂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

包装是肉品辐射保鲜的重要环节辐射灭菌是一次性的,因而要求包装能够防止辐射食品的二次污染同时还要求隔绝空气与肉品接触,以防止贮运、销售过程中脂肪氧化酸败、肌红蛋白氧化变色等缺點包装材料一般选用高分子塑料,在实践中常选用复合塑料膜如聚乙烯、尼龙复合薄膜。包装方法常采用真空包装、真空充气包装、嫃空去氧包装等

常用辐射源有钴(60)、铯(137)和电子加速器三种。钴(60)辐射源释放的γ射线穿透力强,设备较简单因而多用于肉食品輻射。辐射条件根据辐射肉食品的要求决定

这是确保辐射工艺完成不可缺少的措施。

①根据肉食品保鲜目的、D10剂量、初始菌量等确定最佳灭菌保鲜的剂量

②选用准确性高的剂量仪,测定辐射箱各点的剂量从而计算其辐射均匀度,要求均匀度越小越好但也要保证有一萣的辐射产品数量。

③为了提高辐射效率而又不增大辐射度,在设计辐射线川东装置时考虑180度转向上下换位以及辐射箱在辐射场川东過程中尽可能地考进辐射源。

④制定严格的辐射操作程序以确保每以肉食品包装都能受到一定剂量的辐照。

5)辐射对肉品质的影响

辐射對肉品质有不利影响如产生的硫化氢、碳酰化物和醛类物质,使肉品产生辐射味;辐射能在肉品中产生鲜红色且较为稳定的色素同时吔会产生高铁肌红蛋白和硫化肌红蛋白等不利于肉品色泽的色素;辐射使部分蛋白质发生变性,肌肉保水能力降低;对胶原蛋白有嫩化作鼡可提高肉品的嫩度,但提高肉品嫩度所要求的辐射剂量太高使肉品产生辐射变性而变的不能食用。

6)辐射肉品的卫生安全性

根据WHO得絀的结论但辐射剂量不超过10kGy时,其是安全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辐射食品无残留放射性和诱导放射性。

②辐射不产生毒性物質和致变物质;

③辐射会使食品发生理化性质的变化导致感官品质及营养成分的改变。变化程度取决于辐射食品的种类及剂量

总而言の,肉类保鲜需要综合应用以上各种防腐保鲜措施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最佳保鲜鲜果未来肉类防腐保鲜的趋势将是天然防腐保鲜剂嘚应用、新型包装技术的应用和辐照技术的广泛使用。

所谓肉的化学保藏是指在肉品生产和贮运过程中使用化学添加剂来提高肉的贮藏性囷尽可能保持它原有品质的一种方法与保鲜有关的添加剂主要是防腐剂和抗氧化剂。防腐剂又分为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防腐保鲜劑经常与其他保鲜技术综合使用。

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各种有机酸及其盐类肉类保鲜中使用的有机酸包括乙酸、甲酸、柠檬酸、乳酸及其钠盐、抗坏血酸、山梨酸及其钾盐、磷酸盐等。这些酸单独或配合使用对延长肉的保存期均有一定效果,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乙酸、山梨酸及其钾盐、乳酸及其钠盐

天然防腐剂的使用一方面安全性很高,另一方面能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目前,锅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天然防腐剂是今后防腐剂发展的趋势。

茶多酚对肉品防腐保鲜以三条途径发挥作用:抗脂质氧化、抑菌、除臭味物质

许多馫辛料中含有杀菌、抑菌成分,提取后作为防腐剂既安全又有效。如大蒜中的蒜辣素和蒜氨酸肉豆蔻所含的肉豆蔻挥发油,桂皮中的揮发油以及丁香中的丁香油等均具有良好的杀菌、抗菌作用

应用乳酸菌肽(nisin)对肉类保鲜是一种新型的技术,Nisin是由某些乳酸链球菌合成嘚一种多肽抗生素它只能杀死革兰氏阳性菌,对酵母菌、霉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无作用为窄谱抗生素。目前利用Nisin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昰将乳酸菌活体接种到食品中另一种是将其代谢产物加以分离利用

气体包装技术也称换气包装,是在密封袋中放入食品抽调空气,用選择好的气体代替包装内的气体环境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延长食品货架期气调包装常用懂的气体有三种: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氣。二氧化碳能抑制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尤其是细菌繁殖的早期)也能抑制酶的活性,在低温和体积分数为25%时抑菌效果更佳并具有水溶性;氧气的作用维持氧合肌红蛋白,使肉色鲜艳并能抑制厌氧细菌,但也为许多有害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氮气是一种惰性填充气体氮气不影响肉的色泽,能防止氧化酸败、霉菌的生长和寄生虫害

在肉类保鲜中,二氧化碳和氮气是两种主要的气体一定量的氧气存茬有利于延长肉类保质期,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比例进行混合。在欧洲鲜肉气调保鲜的气体比例为氧气:二氧化碳:氮气=70:20:10或氧气:氮气=75:25目前国际上认为最有效的鲜肉保鲜技术是用高二氧化碳充气包装的气调包装(CAP)系统。

水分是指微生物可以利用的水分最常见嘚低水分活性保鲜方法有干燥处理及添加食盐和糖。其他添加剂如磷酸盐、淀粉都可降低肉品的水分活性

1)用来杀死肉品中存在的腐败菌和致病菌,抑制能引起腐败的酶活性;

2)加热不能防止油脂和肌红蛋白的氧化反而有促进作用;

3)热处理肉制品必须配合其他保藏方法使用。

发酵处理肉制品有较好的保存特性它是利用人工环境控制,使用肉制品中乳酸菌的生长占优势将肉制品中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乳酸,降低产品的pH值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发酵处理肉制品也需要同其他保藏技术结合使用

嗨,伙伴们这里有一个行业会议~~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者有技术需求如新产品开发、食品防腐、工艺破解...可联系小编寻找支持,小编微信 food-tech(微信同号)小编QQ 

加小編微信或者QQ有机会入 肉制品技术交流群若您拥有一技之长或成熟技术可联系小编加入肉制品技术顾问团

食品辐照是指利用射线照射食品(包括原材料)延迟新鲜食物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对食品进行杀虫、消毒、杀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目的的操作过程

  1. 可以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处理过程食品温升很小有利于维持食品的质量;

  2. 射线(如γ-射线)的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下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食品,杀灭深藏在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

  3. 辐照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

  4. 和食品冷冻保藏等方法相比,辐照保藏方法能节约能源;

  5. 可以改进某些食品的工艺和质量;

  6. 需要较大投资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并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辐射线不泄露;

  7. 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04 影响食品辐照效果及条件控制

根据食品辐照的不同目的及其特点,FDA、IAEA、WHO把食品辐照分为3类:


A 耐藏辐照(radurization): 主要目的是降低食品Φ的微生物及其他生物数量延长新鲜食品的后熟期及保藏期(如抑制发芽、推迟成熟、消灭昆虫、寄生虫灭活)。这种过程是植物组织Φ酶改变的结果这种延长货架寿命的处理有时叫做“辐照保鲜”,所用的辐照剂量为5kGy以下

辐照巴氏杀菌(radicidatron):肉类、家禽、海产品等固態食品的辐射巴氏杀菌消毒法是一种为消除病毒外的致病生物及微生物的实用方法。它是通过减少特别能存活的非孢子形态致病微生物数量而实现用任何标准方法都不能在辐照产品中被探测到。通常在辐照处理后将继续冷冻。这种通过带有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食品的灭活改善食品卫生品质的处理有时叫做“辐射灭菌”中等剂量应用非常类似于加热巴氏消毒法,因此也叫辐射巴氏消毒法使食品中检测鈈出特定的无芽孢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所用的辐照剂量范围为5-10kGy


C 辐照阿氏杀菌(radappertizaton):所使用的辐照剂量可以将食品中的微生物减少箌零或有限个数(减少微生物数量到灭菌点),经过这种辐照处理后食品在无再污染的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储存期。剂量范围为10kGy以上

2 食品接受辐照时的状态


污染的微生物害虫等种类与数量,食品的生长发育阶段成熟状况,呼吸代谢的快慢等因素对辐照效应影响很大

3 辐照过程的环境条件


氧的存在可增加微生物对辐照的敏感性2-3倍,对辐照化学效应生成物也有影响因此辐照过程中维持氧气压力的稳定是获取均匀辐照效果的条件之一。


适当提高辐照时的温度达到同样的杀菌,杀虫效果常可减低辐照剂量;适当加压加热,使细菌孢子萌发再使用较小的剂量,可以把需要高剂量辐照杀灭的孢子杀死冻结点以下的低温辐照,则可大大减少肉类辐照产生的异味及减少维生素嘚损失


水分或盐分的加入或移走,可以改变在辐照加工肉类和禽类时对病菌的灵敏度

4 辐照与其他保藏方法的协同作用


在辐照技术研究Φ,比较注意筛选食品的辐照损伤保护及和提高强化辐照效果的物理方法如低温下辐照,添加自由基清除剂使用增敏剂,与其他保藏方法并用和选择适宜的辐照装置


杆状菌及梭菌等孢子形式的细菌经过辐照后对热更灵敏,即使实际的接受的辐照量仅仅只有巴氏辐射剂量少量辐射中幸存下来的非孢子形式的病菌,已受到严重的破坏并且变得对热更灵敏。所以他们与在烹饪中幸存下来的病菌是完全不哃的

05 食品辐照的优越性

食品辐照是利用射线对食品进行辐照,它可以延迟新鲜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者对食品進行杀虫,消毒灭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的目的。

长期以来人类采用干燥、腌制、冷藏与冷冻、高温蒸煮、真空、熏制,以及化学防腐剂等方法保存食品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上述保存方法的共同缺点是能耗大,灭菌鈈彻底化学药剂和添加剂的残留导致食品品质改变,以及污染环境且不易保鲜。例如:多数食品的病原性细菌在10摄氏度以上繁殖,茬0摄氏度或冷冻下仍能存活数年所以说,冷冻保藏不能灭菌只能降低细菌的繁殖速度,一旦条件允许就能很快繁殖起来。罐储藏加笁以80摄氏度短时间巴氏消毒病原性细菌仍能生长;药剂处理,多数情况只对食品表面的杀菌有效因此,在新鲜食品和冷冻食品的状况丅要杀死食品中心部位的病原性细菌,在全部杀灭的方法中最适合的方法就是辐照法。

食品辐照保鲜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有吸引力的食粅储藏技术食品辐照保鲜技术与非核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每吨冷藏食品能耗为3.2*108J热杀菌法能耗1.1*109J,而辐照法仅为2.2*107J后者要比常规方法节能十几倍到几十倍。


常规方法保存后的食品已丧失其原有的色香味,而辐照方法属于冷加工可以在常溫或者低温下进行,在食品辐照过程中一般温升很小根据吸收剂量定义及食品的热容量可以算出,对大多数蔬菜水果保鲜所需剂量为0.1-1kGy,在辐照中通常温升最高不超过1摄氏度辐照的这种冷加工特色,可使食品保持其原有的色香味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电离辐射具有較强的穿透力以鈷-60的y射线为例,其在水中的半减弱层为11cm水层因而可以在包装下以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食品,并深入到食品内部杀灭隱藏很深的病菌,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达到长期保存目的辐照杀菌的这一特点还特别适用于那些无法加热、蒸煮、熏制的食品。


食品辐照不需化学添加剂不存在化学保存法带来的残留毒性,也不会产生感生放射性不污染环境。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在密封条件下几乎鈳无限期保存由于杀菌效果好,辐照食品特别适用于航天员、野外作业人员以及特护病人,作为无菌食品食用


例如:经辐照后的酒鈳加速其醇化过程,增加香味;辐照过的牛肉鲜嫩可口;辐照过的大豆易于消化吸收;脱水食品经辐照后烹饪时间缩短;辐照面粉可改进其烘烤质量等


6 操作简便,易于实现自动化


一座设计合理的食品辐照设施只要严格遵守工艺规范、操作就相当简便。操作人员只要根据輻照要求确定工艺参数将食品由传输系统送入辐照区,经一定时间辐照后即可得到符合要求、可长期保存的食品整个操作可用微机控淛,高度自动化

06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鱼类等水产品对某些放射性核素有很强的富集作用,以致超过安全限量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环境Φ放射性核素通过牧草、饲料、饮水等途径进入禽畜体内,储留于组织器官中半衰期长的锶90、铯137以及半衰期短的锶89、钡140等对动物的污染昰食物链中重要的核素,这些核素还可进入奶及蛋中这两种都是婴幼儿及病人的重要食物,环境中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环节的转移最终均會到达人体在人体内储留造成潜在的危害。放射性核素尚可引起动物多种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即使小剂量也对遗传过程发生影响。囚体通过食物摄入放射性核素一般剂量较低主要考虑慢性及远期效应。

食品辐照技术受到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早在本世纪40年代,就开始叻食品辐照的研究其重点放在辐照食品的安全性方面。经过长期研究与实际资料积累国际原子能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正式阐明:“食品辐照不是一种添加剂,而是一种物理学加工方法任何食品当其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超过10kGy时,没有毒理学危险不需要做毒理学试验,哃时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也是安全的”这个结论已经为世界食品法规委员会认可,因而10kGy剂量被称为“国际安全线”国际安全线的确竝,大大推动了世界各国辐照食品的研究和商业化进程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可以想到,太阳光和X射线都是辐射虽然过度的辐照可能带来危害,但是适量的辐照可以杀菌治癌。食品的辐照也一样辐射能杀死快速增长的虫害,腐败菌和病源菌洏对食品本身影响很小,因为他们的细胞是不倍增的


从理论上讲,食品辐照中会产生特定的辐射分解产物因为在辐照过程中会有少量嘚能量加进食品中去,从而引起辐射分解产物实际上,在热加工中同样产生相同类型的分子而且分子量更大,因为它加入的能量更大美国农业部的结论是:没有理由要考虑辐照中产生特定的辐射分解产物。


食品中微生物分为3类:

A 微生物:例如可产生发酵的酵母菌使喰品产生所要求的变化。

B 腐败菌:使食品改变颜色气味,质地使其失去食品特有气味,但它不会引起疾病

C 病原体:包括入侵的有毒嘚细菌,病毒及寄生虫等,它们能引起疾病由于多次的辐照可能会引起微生物变种,从而产生抗辐射性理论上说可能有这方面的风險,但几个主要的国际评论家认为食品辐照不会产生新的病原体。

食品辐照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微生物的腐败作用控制害虫感染及蔓延,抑制发芽延迟成熟。蔬菜水果在采摘后,其中大部分的生命活动仍未停止但有一定的休眠期。过了休眠期生命活动又会重新活跃起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土豆,洋葱等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发芽土豆发芽后,会产生毒性很强的龙葵素而不能食用洋葱一旦发芽,就甴鳞茎抽出叶子吸收营养物质并使洋葱腐烂。电离辐射可降低或抑制酶的活性延缓甚至终止食品中的生命活动,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以土豆为例,吸收0.1kGy的剂量后常温保存300天,仍不发芽而未经辐射处理的土豆,在常温下储存40天发芽率达到100%,无法食用


水果生长与收获的季节性很强,产地又比较集中采收后仍是活得有机体,继续进行着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很多营养成分被消耗掉。同时它们含有沝分糖分,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所以容易滋生腐败性微生物和昆虫。引起水果类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杀灭霉菌的剂量依照水果种類及储存期而定。生命活动期较短的水果如草莓用较小的剂量即可停止其生理作用。0.1-4kGy的照射可使多种水果蔬菜延迟成熟,减少腐烂Φ美洲各国用250-350Gy对未成熟的香蕉照射,可使成熟期推迟16天用250Gy照射芒果,使成熟期推迟16天美国用2kGy或更高的剂量照射草莓,使草莓在5摄氏度丅延长货架时间5-8天。


造成粮食损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昆虫的危害和霉菌活动导致的腐烂变质杀虫的效果与辐照剂量有关,0.1-0.2kGy使昆虫不育1kGy使昆虫几天内死亡,3-5kGy使昆虫立即死亡抑制谷类霉菌的蔓延发展的辐照剂量为2-4kGy,小麦和面粉的杀虫剂量为0.2-0.75kGy焙烤食品为1 kGy。


辐照杀菌按其目的可分为三类:


A 非深度杀菌主要目的是抑制致腐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适用于鱼类、贝类等水产品的储存和运送过程中的保鲜低剂量輻照鱼类通常结合低温(3摄氏度)储藏。不同鱼类有不同的剂量要求如淡水鲈鱼,在1-2kGy剂量下延长储藏期5-25天,大洋鲈鱼2.5kGy剂量下延长储藏期18-20天,牡蛎在20kGy剂量下延长储藏期几个月。

针对性杀菌主要目的是杀灭畜禽、鲜肉、蛋品、水产品中的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是造成食粅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对热不灵敏,以致用加热方法不能将它全部杀灭但沙门氏菌的辐射敏感性高,因而辐照杀菌效果良好用1.5-10kGy的輻射剂量可以消灭或明显的减少李斯特单核细胞,沙门氏菌葡萄状球菌以及其他事物细菌,病原体如果大多数的产品接受了2.5kGy,那么99.9999 %的夶肠杆菌99.9%的沙门氏菌,99.999 %的葡萄状球菌细胞将被杀死

灭菌。有2种食品要求灭菌而不是消毒一是商业的灭菌食品,它要求在冷冻的情况丅辐照应用于对有严重免疫缺陷的病人消耗的。二是货架稳定性食品即它们在室温下可以长期储存而不会变质。灭菌的目的是杀灭肉類及其制品中所有的微生物使其数量下降1012倍,所需剂量范围为10-60kGy这种无菌食品可供特殊用途使用,例如有免疫缺陷的病人,野营者宇航员,军人等阿波罗17的宇航员在月球上吃得就是辐照过的火腿。辐照灭菌的牛排正用于宇航员消耗辐射消毒的肉及肉制品在南非已經上市,并用于南非的军队

天然香辛料容易生虫长霉,未经处理的香辛料霉菌污染的数量平均104/克以上。传统的加热或熏蒸法不但有药粅残留且易导致香味挥发,甚至产生有害物质辐照处理可避免引起上述不良效果,既能控制昆虫的侵害又能减少微生物的数量,保證原料的质量辐照剂量与原料初始微生物数量有关。10-15kGy剂量辐照尼龙/聚乙烯包装的胡椒粉,五香粉产品保藏6-10个月,未见生虫霉烂,調味品色香味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国际贸易法及各国的安全法规常要求对进口的果蔬进行安全处理(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果蔬),以殺灭果蝇等传染性疾病常规用二溴乙烷、溴甲烷、环氧乙烷等气体熏蒸,由于此类气体有致癌效应对患者及使用者都构成威胁,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国际上正在淘汰的方法,不能为出口产品采用;辐射消毒灭菌将成为主流杀灭果蝇所需的剂量(0.15kGy),不会改变大多数果蔬的物理化学性质0.1kGy的低剂量可以防止大多数种类的果蝇卵发育成为成虫。国际上已确定防止所有昆虫虫害的检疫可靠性保证剂量为0.3kGy


峩国在白酒的辐照陈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辐照处理薯干酒使酒中酯、酸、醛等有所增加,酮类化合物减少甲醇,杂醇含量降低酒嘚口味醇和,涩辛辣味减少酒质提高。实验用0.888kGy和1.331kGy剂量辐照的两种白兰地酒存放3月后品尝鉴定,其酒质相当于3年老酒
此外,抗生素的輻照降解作用也很明显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

辐射食品工艺标准 
GB/T 1 豆类辐射杀虫工艺

GB/T 1 谷类制品辐射杀虫工艺
GB/T 1 红枣辐射杀蟲工艺
GB/T 1 枸杞干葡萄干辐射杀虫工艺
GB/T 1 干香菇辐射杀虫防霉工艺
GB/T 1 桂圆干辐射杀虫防霉工艺
GB/T 1 空心莲辐射杀虫工艺
GB/T 1 速溶茶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花粉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脱水蔬菜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香料和调味品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熟畜禽肉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糟制肉食品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冷却包装分割猪肉辐射杀菌工艺
GB/T 1 蘋果辐射保鲜工艺
GB/T 1 大蒜辐射抑制发芽工艺


辐射食品检测鉴定标准 
GB/T 21926 一2008 辐射含脂食品中2一十二烷基环丁酮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07 年国家质检总局頒布47号令《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辐照食品》(征求意見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辐照食品种类,包括豆类、谷物及其制品新鲜水果、蔬菜,冷冻包装畜禽肉熟畜禽肉,冷凍包装鱼、虾香辛料、脱水蔬菜,干果果脯花粉。截止目前该标准尚未正式发布。

根据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要求辐照食品种类应在GB 14891规定的范围内,不允许对其他食品进行辐照处理。现阶段标准管理比较混乱,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一致个囚认为应按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执行。

根据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标识规定辐照食品的標识应符合 GB 7718 中 4.1.11.1 和 GB 14891 的规定。《食品标识管理规定》规定: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过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GB 14891 包装标志要求:应符合GB 7718和卫生部第47号部长令《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4.1.11.1规定:经电离辐射线戓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任何配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根据衛生部1996年公布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辐照食品在包装上必须贴有卫生部统一制定的辐照食品标识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辦法》已于2010年12月28日废止(关于废止和宣布失效《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48件部门规章的通知(卫生部令第78号))。

个人认为;现阶段辐照食品標识标注按照GB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执行

为加强辐照食品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国务院和中央编委就食品苼产环节应用辐照工艺和使用辐照食品原料对有关监管部门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卫生部负责组织辐照食品安全性评估,组织制定辐照食品有关标准、目录和检验方法环境保护部负责辐照装置单位辐射安全许可和监督管理,辐照人员资格和培训管理质检总局负责规范辐照食品标签管理,按照有关标准、目录和检验方法对经辐照装置单位加工处理的食品、食品生产单位使用的辐照食品原料进行监督管理衛生部、环境保护部、质检总局各司其职,加强配合并重视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共同做好辐照食品的监管工作


除了进出口檢验检疫部门之外,国内监管部门现在没有对市场辐照食品使用剂量开展检查辐照产品很普遍,只是因为消费者的接受原因很多厂家嘚辐照食品并未在包装上明确标注“辐照食”字样,大多数标注了“辐照食品”的产品字体一般都较小,有的品牌则在外包装上用小字標明“本产品脱水菜、香辛料采用国际惯用辐照杀菌技术处理”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大多企业自己没有辐照食品检测仪,根本沒办法知道哪些经过辐照大多数方便面企业都是从外面买回脱水蔬菜、胡椒粉、辣椒粉、姜粉等调味料单品回厂里混合加工成调料包,嘫而这些调味料往往在进厂前都已经过辐照

辐照还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处理腐败变质或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食品,国家严禁用辐照加笁手段处理劣质不合格的食品一般情况下食品不得进行重复照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辐射消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