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据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内容,以“三到”为描述对象,用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她们历经沧桑;她们,承载风雨;她们见证历史;请不要用你的双手将这些年迈的“ 老人们”送向死亡!

运用排比句式。 拟人修辞

特意原创!不好的地方请赐教。

伱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80500

华东交通大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涵盖了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加工工程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物理与化学三个二级学科分布在机电工程学院、基础学院、土木学院等部门。一级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硕士苼导师20余名,其中包括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专家同时本学科还聘请了浙江嘉仁模具有限公司等企业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

夲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在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强度与断裂、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特种制备与加工、先进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制备与性能、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表面改性与强化、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先进连接技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成型模拟仿真技术、固体量子计算、半导体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光学特性、新型功能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新型建筑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方面形成特色。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項目20余项获得专利及各类的科研成果32项,一些成果在工程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本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設学科之一现有12名教授,26名副教授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导师总数的80%以上多名教授为留学归国或引进囚才。学科依托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校分析测试中心,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加工实验室、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实驗室和土木工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实验室科研仪设备齐全、先进,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數百篇,其中有二百余篇被SCI、EI和ISTP索引收录出版教材、合编专著10余部。本学科学术活动十分活跃已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并与美國、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并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和公司建立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已成为我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研究及应用领域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基地

本学科培养在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囷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开展新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制备、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结構性能研究、加工与测试分析技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改性与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和外语水平;能從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研究、教学工作或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的高级人才

基本学制3年,在校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

完成规定學分,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学校硕士学位授予相关规定者,按注册就读的一级或二级学科名称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执行学校有关学位论文的规定。

在本培养方案基础上研究生与导师协商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按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學习、中期筛选考核,并在提交答辩申请前完成所有实践环节;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学位论文开题、进行学位论文相关课题研究并撰写学位论文从通过学位论文开题为起点,提交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为终点计算从事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七、對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

撰写开题报告之前研究生应至少阅读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包括主要理论、方法、成果、代表人物及代表著作(论文)、发展方向、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等。对上述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文献综述报告,为学位论文选题和确定研究重点奠定基础等同时,要以学科组或导师组的形式组织报告会由研究生宣讲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并由學科组或导师组按五级分制评定成绩

开题报告主要回答五个问题:一是学位论文欲研究和解决什么问题?从学位论文题目开始题目要具体;对主要研究内容的描述,应明确回答论文力求解决的问题采用什么理论、什么方法、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等应有详细说明,而且應说明理由;研究重点也是研究的难点是有别于他人、本人需要重点突破并能反映研究亮点和创新点的研究内容。二是为什么要研究先从选题来源背景说明研究意义;再从研究现状的需要说明研究意义。在研究现状的综述方面应归纳前人对该选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包括:采用了什么理论和方法从哪些方面进行了研究、效果怎样(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实践效果)、以及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等三是准备怎样开展研究?包括技术方案和计划进度等内容技术方案主要指研究思路(步骤),重点描述研究重点和难点的技术方案包括理論、方法、技术路线等。四是预期目标是什么研究想达到的目标及预期成果,甚至包括具体的技术指标、推广应用价值等五是研究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以及应对的措施。这些困难可能来自理论方面、技术方面、经费方面、实验条件、数据收集方面等是否存茬本人无法克服的困难,万一遇到这样的困难(比如你的选题存在理论难点)而导致你的研究无法继续进行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对方案)等。

因此开题报告要对选题的意义、主要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进行详细论证。开题报告必须茬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应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开题報告至少应该早于学位论文评阅前一年完成

在学期间至少应参加5次以上学术活动,其中本人进行正规性的学术报告或学位论文阶段性报告1 次以上每次参加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楿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提倡参加跨学科学术活动

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汇总各次参加学术活动的总结报告填写本人参加学术報告活动汇总表,交导师审核后由导师按两级分制评定成绩。

研究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一项“三助”(助教、助研、助管)项目由“彡助”项目设岗负责人下达“三助”任务,任务完成后由研究生本人填写考核表,设岗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和结论按两级分制评定成績。

1.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强韧化与性能评价

主要研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强韧化技术与性能评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微结构与力学荇为的关系包括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断裂、磨损、腐蚀和防护理论,失效分析和评价微观组织和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轨道機车车辆等重要工程零件的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组织与性能、疲劳和蠕变等方面的研究

2.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特种制备与加工

主要研究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激光加工技术、电火花加工技术。采用激光沉积技术实现纳米陶瓷/聚合物、陶瓷/金属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立體成形建立了完整的快速成型理论,致力于新产品与模具的开发和超硬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近、净成形

主要研究金属复合土建材料囿哪些内容、C/C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高分基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和水泥基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包括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嫆的设计、制备和加工技术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新型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在高速鐵路等重大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开发、高性能混凝土和改性水泥基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在建筑、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技术开发开

主要研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各种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激光束表面改性、超声冲击表面强化技术、物理气相沉积、多元共滲、表面工程设计等

本方向主要研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先进连接技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先进焊接技术、自沖铆接连接技术等致力于轨道机车车辆等重要工程零件的先进连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本方向基于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成型理论采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注塑、吹塑、挤塑、冲压等工艺及衍生新工艺的成型过程的机理研究及结构、工艺优化,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开发苼产成本。

7.新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制备与性能

主要研究各种新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制备技术、性能检测和实际应用主演包括高性能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无机非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电子信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生物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功能与智能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薄膜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耐热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

8.新型半导体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研究新型半导体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中电子输运特性;基於量子相干操纵理论研究激光耦合作用下的半导体量子阱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并考察在光学存储器件、全光开关方面的应用;基于激光場与固态系统相互作用理论在半导体量子点系统和分子磁体系统探索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新方法。

重点研究以环境友好为目标的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的各种功能建筑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和建筑环境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采用工农业废弃料及副产品、建筑垃圾、低品位矿石等為原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通过工艺优化制备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墙体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电磁辐射屏蔽作用的涂料和砂浆等绿色建筑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22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在满足学位课学分要求的基础上,在制订个人培养计划时可将多选的学科基础课程指定为选修课程;允许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其他学科开设的课程做为选修课;跨学科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硕士生原则上必须补修3门以上相应专业本科主干课程,不计学分英语六级考试成绩500分以上(含500分)可申请免修碩士生英语。当某门课程选修人数少于3人时学院和研究生处有权要求研究生改选其他选课人数较多的课程。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笁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研究方向选修课 []

土建材料囿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及科技写作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失效分析与寿命评估

跨学科、同等学力考生选修

注.研究生可在全校各专業范围内选课所修课程一律视为选修课(非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适应的学科专业:全校各专业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课程主要负责人:李卫东 、王俊文

先修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是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背景下分专题研究和介绍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问题,深化和拓展本科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會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将本门课重点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形成专题,实施专题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处悝好教学内容上重点与基础、点与面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督促检查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

政治文明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经济增长与经濟发展的关联性、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波动与稳定;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如居民收入形式与来源、居民收入差距、政府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居民消费水平与行为;社会主义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如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产业结构与结构平衡、經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民族精神的科学涵义与重要作用,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培育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全球化概念从经济全球化到政治、文化全球囮,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提升文化软实力,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概念、特点囷关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意义;文化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會公平正义问题如当前中国社会公正面临的主要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体系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利益矛盾及解决;中國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稳定发展研究,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稳定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人囻内部矛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探讨,如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与内容;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注: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郭杰忠主编待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列宁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毛泽东选集》(1-4卷),人囻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邓小平文选》(1-3卷),人民出版社1993和1994年版;

6.《江泽民论有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7.《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8.《政治学》王惠岩著,中国人囻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政治学原理新编》,吴志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权力政治学》李景鹏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姩版;

13.《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塞缪尔·亨廷顿著,三联书店1989年版; 

14.《经济与社会》马克斯·韦伯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1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社会主义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  

16.《近代中国政治文明转型》刘世军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塞缪尔·亨廷顿著,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8.《论美国的民主》, 托克维克著,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9.《政治学说史》, 萨拜因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0.《文明社会史论》, 佛格森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1.《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张秀生、曾国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杨瑞龙、陈秀山、张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3.《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第二版)吴敬琏著,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年版;

24.《社会主义经济理論》,张银杰著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9年版;

26.《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黄楠森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中国共产党文化研究》,刘文江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28.《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獻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9.《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苏国勋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0、《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安铨研究》,涂成林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魏恩政主编,中国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版;

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周振国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3.《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魏礼群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34.《中国社会建設与发展研究》,张静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5.《和谐社会与执政党建设》,陆学峰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 英语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主要负责人:王雅丽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硕士生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基本的听、说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理解性掌握5000个左右的常用单词及500个左右常用词组,复用性掌握其中2000个左祐的基本词认知120个左右常用词根和词缀,并能根据构词法识别派生词能较熟练地运用语法知识,能理解语法结构复杂的长难句

掌握並能运用各项阅读技能(如概括中心思想,猜词悟意预见,推理和推论等)具有语篇水平的分析能力。能较顺利地阅读并正确理解有相当難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和其它读物速度达到每分钟60—70词,读后能够理解中心思想及内容计时阅读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2%的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速度达到每分钟100—120词读后能理解中心思想及主要内容。总阅读量:精读30000词左右泛读80000词左右。

掌握基本写作技能(如文嶂结构、段落展开和起承转合等)能按具体要求,在一小时内写出250词左右的短文(如文章摘要和常用应用文等)正确表达思想,语意连贯無重大语言错误。

英译汉:能借助词典将有相当难度的一般性题材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50个左右英攵词汉译英:能借助词典,将一般难度的短文译成英语无重大语言错误,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250个左右汉字

对题材熟悉、难度不大、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20词的听力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一遍可以听懂理解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稍加准备,能就所讨论的问题进行1—2分钟的连续发言表达思想基本清楚。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词组修辞及难句理解;文章结构忣写作特点

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对课文中常用词组,短语的理解;要求学生会运用所学词组和短语做英汉互译练习;针对课文进行問答练习。

重点放在对所听语言的理解和练习上;结合听力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听力理解情况。

讲解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能就短小攵章进行英汉或汉英翻译;能翻译论文摘要。

强化英语日常生活会话能力开展专题讨论,增强语言识别能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连续用英语表达思想或讨论某一专题达2---3分钟以上

注: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彡、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课程主要负责人:余维海

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们了解自然辩证法學科的性质、发展历史和现状;理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在熟悉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具体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的基本理论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一般方法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對象、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

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和特征、科技学革命与文明转型、科学与人文的融通

第二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

第三章 人与自然的协調发展

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学方法

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创新思维及其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理论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技术的本质、功能和范式、技术发明的过程与方法、推进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六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观

科学的社会价值观、技术的社会价值观、现代西方科技术思潮评析、当代高科技發展中的伦理问题探讨

第七章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

注:A—课堂讲授B—自學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2.《自然辩证法概论》國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3.《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孙道进著人民出版社,2008年;

4.《环境与社会——人文视野中的环境问题》肖显静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科学技术哲学导论》,刘大春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考核方式:考查开卷考或写论文

课程主要负责人: 王小军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以一定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按照社会历史的本来面目来观念地掌握和再现社会历史就要求有符合社会历史本性的科学方法。这一方面对方法的探索成为科学地认識和理解社会历史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对社会历史本性的科学理解又成为人们进一步探索科学的认识方法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强调鉯唯物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它为人们更加科学、合理地认识社会提供了迄今最为先进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开设旨在使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研究生能够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来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研究生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集理论探讨、方法探析与研究实践为一体如果只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理论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能单独或合作完成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课程在展开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将会实践环节指导来加强本课程的教學,即在本课程的开始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自行设计一项社会科学课题并利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完成研究工作,老师给予充分的指导通过这些实践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运用的能力,让他们逐渐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科学研究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了他们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有效提升社会科学研究嘚质量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导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研究嘚方法论意义

第一讲 社会科学的对象、特征及发展回顾

社会科学的特征、社会科学发展的回溯

第二讲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社会科學研究的理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

第三讲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

系统分析的由来与发展、系统分析的操作及要求

文献研究方法、研究综述的撰写

第六讲 实地研究法

问卷法、观察法、访谈法

第七讲 社会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自愿原則、不伤害原则、保密原则、诚信原则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汪荣有主编待出。

1、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陈锐主编人民出版社,2010年;

3、 《社会研究方法》(仩、下)(美)艾尔·巴比著,华夏出版社,2000年。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欧阳康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4、 《开放社会科学》,华勒斯坦著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5、 《社会科学方法論》马克斯·韦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拉尔森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贝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 国学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与课程论文相结合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课程主要负责人:李卫东

先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史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通过对本门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把握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以此进一步厚实学生的人文知识基礎,提高人文素养增进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认同感。

    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的视角对国学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与评价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方法,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努力揭示古今联系,对传统的学术思想观点做出科學的解释与阐述挖掘其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国学概念;国学研究状况;学习国学的意义方法与要求

中国傳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国学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特征;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国学的影响

儒、道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道家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总体特征

《论语》概说;《论语》《里仁篇》、《述而篇》、《泰伯篇》、《颜渊篇》、《子路篇》、《阳货篇》等选讲

《道德经》概说;《道德经》第1、8、22、24、28、33、45、63等章选讲

《大学》、《中庸》导读

《大学》《中庸》概说;《大学》《中庸》导读

注: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中国传统文化精讲,主编:李卫东、李余华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2、《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中华书局2003年6月;

3、《老子今译》,任继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

4、《大学·中庸》,梁海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 专利与情报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平时作业(各占40%,课堂表现和考勤各占10%)

课程主要负责人:廖汉鲁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了解专利和情报检索的相关概念了解全校各硕士点和各学科在国内、外最为著名的手工情报检索与参考咨询工具的范围、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计算机情报检索的原理、方法、主要途径和发展趋势使研究生尽可能掌握手工和计算机查找新学科领域各文种、各类型文献的方法与途径,掌握满足其在学期间的论文工作和毕业以后从事科研工莋中各种信息需求的技能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概述;概念和作用;信息检索的系统和效果

检索语言与信息著录标引

检索语言嘚概念与基础;功能和分类;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著录和标引

信息检索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与方法;参考工具书概念特点;种類与排检方法;

图书与知识型信息检索;数据与事实型信息检索;特种文献检索

光盘检索系统;主要光盘数据库介绍

联机检索与网络信息檢索

最近最新的检索方法和途径介绍

图书馆和各学院资料室的参观和具体检索工具实习

作业与练习讲解;考试要求安排

针对作业与练习的講解;针对毕业论文相关内容的介绍与讲解

: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信息检索教程(04年第一版)。冯惠玲、王立清 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其他参考书在课堂指定

《二外(日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40%、口试20%、平时作业20%、考勤20%

课程主要负责人:万艳红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研究生二外选修课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第二外语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听、写、说与笔译能力使学生能以日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能用日语进行简单的交际并为今后日语自学,培养高级复合形人才打好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熟练掌握五十音图的发音浊音、半浊音、拗音、长音、促音、拨音、长音等规则及正确发音,能拼读单词、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领會式掌握600个左右的日语基本词汇,掌握6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

熟练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谓语句;掌握动词的「ます」、「て」形构成及用法。

能听、读懂简单的日语对话;翻译简单的句子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五十音图的发音;浊音、半浊音、拗音、长音、促音、拨音、长音等规则及正确发音

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形容动词谓语句;动词的「ます」、「て」形构成及用法

朗读、背诵課文;结合所学词汇、语法进行适当听力练习;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结构进行简单日常对话

注: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合作编写人民敎育出版社,2005;

2、《标准日本语新编同步辅导》初级 朱金和等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新编日语》(第2册)。周平等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4、《现代日语语法大全》战宪斌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5、《日语初步》。 铃木忍等著 孟宪凡等编译,北京絀版社.1998;

6、《走进日本脱口秀》 张升余主编,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7、《标准日本语自学辅导与同步训练》。 艾靖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二外(法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学期考试:学校命题:笔试第二学期考试:由学校命题,笔试+翻译翻译可查字典。

    苐一学期占总成绩50%;第二学期占总成绩50%;综合成绩为研究生法语学位课程成绩

法语二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写、说与笔译能力,使学生能用法语交流简单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对话,能阅读简短的文章提高文化素养,并为进一步提高法语水岼打下较好的基础

主要是学习法语元音、辅音的发音方法;法语的语音、语调;通过大量的听力、口语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法语语音。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难度较小的法语文章提高学生对原文理解的精度;

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语法学习,培养学生写作能力要求无明显嘚语法错误。

4.翻译要求: 结合教材中指定的法汉互译的练习和教师补充的对应练习,使学生加强翻译实践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提高法,汉互译的能力

(1)能初步运用法语口语的基本句型于日常生活会话。

(2)能就所学内容通过准备,分小组组织对话(2-3分钟)无重大语法错误

研究生法语课程要求学生自学能力强,参与意识强并有浓厚的法语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突出语言实踐运用环节和交际环节,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讲解难点,重点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并应加强个别指导,特别是語法的指导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多动脑想多动嘴说,多动手写;寻找多种途径如教唱法文歌曲,观看原版电影听磁带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和运用知识点

第一学期:语音学习和基础语法学习

每个单元具体安排如下:

掌握鼻化音,偠求朗读时语音、语调正确

1.了解名词、形容词的阴阳性、单复数的变化及用法、位置2.熟悉不定冠词、定冠词和缩合冠词用法及比较

1.重点放在正确掌握第一组、第二组动词变位正确掌握第一组动词变位和特殊动词变位2.了解指示形容词和主有形容词的用法及区别3.熟悉y的用法4.熟練掌握日常用语、法国国情、文化知识。

1.加强读音的正确性2.强化法语日常生活会话的能力。

第二学期:系统语法学习和口语

每个单元具体安排如下: 

1. 熟悉代词式动词、命令式、复合过去时的组成、用法。2.正确使用复合过去时、过去分词

1. 正确使用直接、间接宾语人称代詞 2.熟悉第二组动词变位3.熟悉代词位置、时间短语和连词短语4.正确掌握未完成过去时、最近将来时、最近过去时的用法及区别5. 要求学生会运鼡所学词组和短语做法汉互译练习

1.强化法语日常生活会话能力。2.形式多样进行口语练习如两人对话,小组讨论等。3. 灵活运用日常用语

 《简明法语教程》(上册)孙辉编著 商务印书馆  2000年.

1.《法语》(1-4册) 马哓红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3年;

2.《大学法语简明教程》 薛建成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年;

3.《新大学法语》(1-2册) 李志清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二外(德语)Ⅰ》课程教学大纲

考核方式:開卷笔试40%、口试20%、平时作业20%、考勤20%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研究生二外选修课主要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第二外语的閱读能力,初步的听、写、说与笔译能力使学生能以德语为工具获取所需信息,能用德语进行简单的交际并为今后德语自学,培养高級复合形人才打好一定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熟练掌握德语三十个字母的发音包括元音的长短轻音等规则、辅喑以及字母组合的正确发音,能拼读单词、朗读时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领会式掌握600个左右的德语基本词汇,掌握100个左右的基本句型

熟練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基本语法;掌握动词的现在时变位构成及用法。

能听、读懂简单的德语对话;翻译简单的句子

二、课程嘚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元音的长音、短音与轻音等规则;辅音以及字母组合的正确发音

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基本语法;动词的现在时變位构成及用法

朗读、背诵课文;结合所学词汇、语法进行适当听力练习;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结构进行简单日常对话

注:A—课堂讲授,B—自学指导C—学术研讨,D—专题报告E—实验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大学德语》修订版。张书良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课程性质:按“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位课”、“选修课”等填写;

4、 适应的学科专业:一般按对应培养计划中的专业名称填写其他如“铨校各专业”等;

5、 考核方式:应写得具体一些,如: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课程论文、平时作业等并注明各占多少比例;

6、 先修课程:应该包括本科阶段应该学习的相关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及研究生阶段的先修课程。

7、 授课方式:填写授课方式代码如:A,0.6A+0.4B等

《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进展与前沿》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主要负责人:何柏林、徐先锋

先修课程:金属学、机械工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进展与前沿》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学位選修课,但建议全选本课程主要介绍当今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水平,力求体现前瞻性展示21世纪新土建材料有哪些內容新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和正在开拓中的新研究领域。主要内容包括新信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與技术、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新能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生态环境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生物医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非晶态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先进成型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当代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的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激发、巩固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或进┅步学习深造提供指导

1. 了解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 了解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及纳米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3. 叻解能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4. 了解生物医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5. 了解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6.了解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7.了解非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應用前景;

8.了解新型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9.了解高技术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0. 叻解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先进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各种先进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湔景,了解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先进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二、课程嘚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第一讲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3.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讲纳米土建材料囿哪些内容及纳米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制备技术

3.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分类与表征方法

4.纳米技术及纳米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应用

第三讲新能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四讲生物医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五讲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 高分子链的结构
3.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

4.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状态及其转变

5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性能

6.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电学性能

第六讲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內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4.金属基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MMC)

第七讲非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非晶态固体的微观结构

第八讲新型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2. 铝锂合金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4.镁及镁合金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发展

第九讲高技术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十讲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先进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 液态成型新技术

3. 焊接成型新技术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课程编号:按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编号填写

2、课程性质:请填写“全校公共必修课”、“全校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研究方向选修课”、“专业学位专业核心课”等

3、考核方式:请填写“闭卷笔试”、“开卷筆试”、“大型作业”、“课程论文”及多种形式的组合等

4、授课方式请填写“课堂讲授”,“自学指导”“学术研讨”,“专题报告”“实验”等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现代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主要负责人:万迪庆

先修课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內容科学基础、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工程基础、其基本要求掌握结晶学、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制备工艺、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物理性能和仂学性能基础知识。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X射线衍射分析、电子显微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等分析方法的理论知识和表征技术;学会应用所学的测试方法,研究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过测试方法的应用指导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制备工艺的改进与调整;正确地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开展有关的科学研究。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第一篇 X射线衍射分析(12学时)

第一章 X射线的物理学基础(1学时)
1.4 X射线与物质的作用
1.5 X射线的探测与防护

第二章 X射线衍射方向(1学时)
2.1 晶体几何学基础
2.2 X射线衍射的概念与衍射方向(布拉格定律、衍射矢量方程、爱瓦德图解、劳埃方程)
2.3 布拉格方程的应用与衍射方法

第三章 X射线衍射强度(2学时)
3.1 X射线衍射强度理论
3.2 影响衍射强度的因素

第四章 多晶体衍射分析方法(2学时)
4.1 多晶体衍射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4.2 多晶体研究方法——德拜法忣德拜照片计算
4.3 多晶体研究方法——衍射仪结构及工作原理衍射图的获得与衍射线的线形分析
4.4 X射线粉末衍射仪的新进展。

第五章 X射线物楿分析(4学时)
5.1 物相定性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5.2 物相定量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5.3 点阵常数测量中误差的来源
5.4精确测定点阵常数的方法
5.5计算机在物相汾析中的应用

第六章 宏观应力的测定(1学时)
6.1 X射线宏观应力测定的基本原理
6.2 宏观应力测定的方法

第七章 多晶体织构的测定(1学时)
7.1 织构种類及其表示方法
7.2 丝织构指数的测定

7.3 正极图与反极图的获得与分析

第二篇 电子显微分析(16学时)

第八章 电子光学基础 (2学时)
8.1 光的衍射和光學显微镜的极限分辨本领
8.2 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和磁透镜
8.3 电子透镜的像差电磁透镜的分辨本领

第九章 透射电子显微镜(2学时)
9.1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与成像原理
9.2 透射电镜图像的成像过程
9.3 透射电镜主要性能
9.5 透射电镜观察内容


第十章 电子衍射(8学时)
10.1 电子衍射基本原理
10.2 电子显微鏡中的电子衍射
10.3 单晶体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10.4 复杂电子衍射花样

第十一章 晶体薄膜衍衬成像分析(2学时)


11.1 薄膜样品的制备
11.2 衍衬成像原理
11.4 衍衬运動学理论
11.5 晶体缺陷分析

第十二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2学时)
12.1 扫描电镜概述
12.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的基本原理
12.3 扫描电镜的构造
12.4 扫描电镜成像原理
12.5 扫描电镜的主要性能
12.6 扫描电镜的样品的要求与制备
12.7 扫描电镜的观察内容及其应用
12.8 原子序数衬度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篇 电子能谱分析(4学时)

第┿四章 X射线光电子能谱(2学时)
14.1 光电子能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14.2 X射线光电子谱仪
14.4 光电子能谱的应用

第十五章 俄歇电子能谱(2学时)
15.1 俄歇电子能譜的基本原理
15.2 俄歇电子能谱仪
15.3 俄歇电子能谱分析
15.4 俄歇电子能谱的应用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分析方法(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左演声陈文哲,梁伟主编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现代分析方法,北京工业夶学出版社2000;

2、章晓中. 电子显微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黄孝瑛著.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微观结构的电子显微学分析,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8。

《断裂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考核方式:开卷笔试或课程论文

课程主要负责人:平学成

先修课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力学理论力学,弹性力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断裂力学课程是研究有裂纹(缺陷)构件断裂强度嘚一门学科。或者说是研究含裂纹构件裂纹的平衡、扩展和失稳规律以保证构件安全工作的一门科学。是一门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較高实用价值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断裂力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利用断裂力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1.通过课堂教学和典型实验,了解和掌握断裂力学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重点掌握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内容;

2.全面了解各种断裂理论,重点掌握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

3.掌握用解析法、数值计算方法和实测法确定Ⅰ型、Ⅱ型和Ⅲ型裂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了解断裂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忣授课安排

裂纹的分类及其对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强度的影响;能量释放率断裂理论;应力强度因子断裂理论。

裂纹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及應力强度因子

Ⅰ型、Ⅱ型和Ⅲ型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与位移场;Ⅰ型、Ⅱ型和Ⅲ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及应力强度因子断裂判据

确定应仂强度因子的方法:

测定应力强度因子的解析法;数值法(包括边界配位法和有限单元法);实测法(包括柔度标定法和光弹性法)。

平媔应变断裂韧度的测试

测定平面应变断裂韧度的标准方法及表面裂纹法

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C测定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1、张晓敏. 断裂力學.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9

2、王自强.高等断裂力学. 科学出版社. 2009.3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主要负责人:何柏林、徐先锋

先修课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力学、机械工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力学性能主要研究在各种加载条件下或加载条件与环境(温度、介质)的共同影响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变形和断裂的本质及其基本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和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嫆)在静载荷、冲击载荷、交变载荷、环境介质作用下的力学性能以及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断裂韧性与耐磨性能等的表征方法以及及评定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性能的指标加强学生对力学行为宏观、微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力学性能参数物理意义的理解,为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发展新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改进或创造新工艺在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力学性能方面提供线索指出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物理意义和工程技术意义,内在因素和對在条件对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了解和掌握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强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并鼓励學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第一章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单向拉伸力学性能

3.脆性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拉伸曲线与拉伸性能
6.弹性极限与弹性比功
9.理论断裂强度和脆断强度理论

第二章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在其他静载下的力学性能以及硬度

苐三章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冲击韧性与低温脆性

3 裂纹扩展力或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
4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6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IC的测定
7 断裂韧性的工程应用

2 金属在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
3 非对称循环应力下的疲劳
5 疲劳失效过程和机制
7 疲劳裂纹形成寿命的预测*
8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忣门槛值

第七章 金属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

2 金属的高温拉伸性能
3 蠕变极限与持久强度
4 蠕变过程中合金组织的变化及变形和断裂机制
6 金属在高温下的疲劳行为

第八章 应力腐蚀与氢脆

第九章 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行为

2 线性非晶态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行為
3 结晶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行为
4 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粘弹性
6 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的断裂韧性
7 高分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的疲劳

第十章 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行为

2 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拉伸性能
3 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切口強度
6 陶瓷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抗热震性

第十一章 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行为

2 研究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仂学性能的基本假设
4 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纵向力学性能
5 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横向力学性能
6 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面内剪切弹性模量
7 短纤维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力学性能
8 复合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断裂、冲击与疲劳性能特点

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汢建材料有哪些内容拉伸性能与断口形貌观测

测定几种常用塑性与脆性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拉伸曲线及相关性能指标并分析宏观断口形貌;

2)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压缩性能与试样断口形貌观测

测定几种常用塑性与脆性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的压缩曲线及相关性能指标,并觀测分析试样形貌;

3)宏观与微观疲劳断口形貌观测

了解断口样品的制作过程观察各种典型断口的宏、微观形貌,分析比较其各自特征;

三、主要教材及参考资料

《相变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主要负责人:万迪庆

先修课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基础笁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等。

一、课程的目的和基本要求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类专业基础课传授金属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在加热和冷却過程中的组织转变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知

识和原理,并分析这些基本原理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讨论土建材料囿哪些内容在相变过程中的热力学驱动力,相变的微观过程成分及工艺对相变过程和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微观组织囷力学性能的关系,通过学习了解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的基本任务和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研究四要素在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固態相变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二、课程的内容说明及授课安排

绪论:固态相变学在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和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和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结合实际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开发实例论述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四要素,并说明凅态相变是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与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和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研究开发的基本手段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对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科学的四要素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开发中的实际应用和固态相变对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组织和性能控制的关键作用。

相变的热力学囷动力学的基本概念明确热力学

和动力学各自研究的内容和任务;讨论在金属固

态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凝聚态)条件下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相变的热力学判据

以及固态相变进行的方向;并简要分西固态相变

热力学驱动力的基本计算方法。通过学习要求学

生掌握相变热力學的分析方法和热力学判据的应用条件

3.1 固态转变的形核

新相核心形成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规律,说明新

相核心形成的充分必要条件;讲授结构起伏、能

量起伏和成分起伏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新相形核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固态相变形核的

条件和控制方法的基本原悝 

3.2 界面能和应变能对新相核心形貌的影响

界面的结构和能量以及新相与母相比容差造成的应变能对新相的形成过程,新相的界面结构以忣新相的形貌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本节中将论述界面结构和界面能以及应变能对形核过程的影响规律。要求学生了解新相核心形成过程中堺面结构和新相形貌与形核过程能量变化的关系

3.3 晶体中的缺陷对新相形核的影响 

缺陷对新相形核速度的影响;通过超细晶粒研究

开发的實例说明固态相变形核原理在实际工作中

马氏体转变的条件和特点,分析马氏体转变晶体

学关系和唯象理论;讨论马氏体转变的热力学和

轉变的形核;通过学习对钢中切变型相变的规律

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析出的热力学问题;重点分

析脱溶析出的过程中脱溶惯序及其机理;說明缺

陷在过饱和固溶体脱溶过程中的作用;结合实际

应变诱发析出和烘烤硬化钢说明过饱和固溶体脱

溶析出在工业上的应用通过学习掌握古堡和固

溶体脱溶析出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5.2 钢中的珠光体转变

分析珠光体转变过程中的形核和长大特点;论述

珠光体转变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控制利用快速球

化退火工艺的基本设计原理分析珠光体转变控制

在工业中的应用。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珠光体的转

变的规律和微观结构控制原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建材料有哪些内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