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叫童巧娜

    台湾台东菜贩陈树菊阿嬷今年60歲,卖的菜都是10多元(新台币下同),却把辛苦赚来的1000多万元都捐出去做善事因此入围了美国《时代》杂志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排荇榜英雄类第八名,让全台为之感佩不已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有300多位像树菊阿嬷这般默默为社会付出的红十字会志工齐聚一堂茬高雄接受感谢与表扬,包括马英九、吴敦义、高雄市长陈菊等都出席

  今天,我们把陈树菊、胡寿宏、陆宛苹等人置放在台湾小囚物的慈善捐助行为脉络中,一起来看看由小人物撑起的台湾“庶民善行”历顺便提醒自己:

  行善不辞小,行动在当下!

  陈树菊 菜贩阿嬷慷慨捐千万

  台东女菜贩陈树菊从小贫困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母因为没有钱看医生病逝为了养活6个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学卖菜这一卖就卖了将近半世纪,到现在都还没结婚

  每天凌晨4点,陈树菊就起床卖菜守着她十五六平方米大的菜摊,到晚上9點才收摊手上进出5元、10元的蝇头小利,三餐吃的是酱油拌饭便当已是难得的奢侈,却因为小学老师曾对她伸出援手便捐出550万替学校蓋图书馆,报答母校此外,她还在台东基督教阿尼色弗儿童之家捐了35万元认养3个小孩。

  然而陈树菊想做的还不只这些,现在她還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再存1000万元成立基金会,帮助更多贫困的人

  林聪仁夫妇 为学童提供二十几年早餐

  南投市八卦山上有对夫妇,二十几年来免费提供早餐或午餐给 “国中小”无力付费的学童,学童以“爱心伯仔”及“爱心伯母”称呼他们是年逾林聪仁及藍秋香夫妇。

  林聪仁1983年考上厨师执照开始经营早餐店但有些学童家境困难,没钱吃早餐夫妇俩总以 “师长代预付了”等各种理由,避免伤及学童自尊心有的学童就这样从幼稚园一直吃到读“国中”,夫妇俩也不以为意默默付出。最让人感动的是“爱心伯仔”結婚时,深恐学童没早餐吃竟然准备十多条吐司及果酱送到学校。

  林聪仁夫妇说看到学童吃得开心,付出就值得了

  胡寿宏 88歲老兵家徒四壁捐百万

  台湾88岁退伍老兵胡寿宏家徒四壁,连张书桌都没有6日却捐出100万元给新竹荣民 (退伍老兵)服务处,作为荣民子女敎育奖助学金他说,“捐出来我比谁都快乐!”

  胡寿宏目前靠荣服处每月发放的1.3万元 “就养金”过活,扣除房租、生活费、水电費后每月存4000元,要省下100万元得花20年。尽管穷得叮当响他却常捐钱做公益,去年“八八水灾”、地震等都慷慨解囊

  胡寿宏原籍江苏,28岁那年因战争与新婚怀孕妻子不辞而别来台未再娶,20年前返乡时发现妻子已过世。

  陆宛苹 台湾社工界“资深元老”

  陆宛苹是台社工界的“资深元老”本报记者本想要联系陆老师,无奈她实在太忙了十几年如一日的社工服务工作,让她根本排不出专门接受采访的时间

  2年前 “5?12汶川地震”,陆老师所领导的海棠基金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及其它社福团体共组了“川震联盟”展开为期六年的川震援助计划;一年多后,台湾发生了“八八水灾”短短4天串连台湾各界80余个团体的“八八水灾服务联盟”便组成了,比官方還果断迅速

  水灾后10日,当一切还在慌乱、失序状态下陆宛苹独自深入受灾最重的小林灾区,更协调中华电信架设了6条电话线路,提供灾民们联系远方亲友同时号召台南五位专业志工进驻,运用专业谘商辅导技帮助受灾民众重燃生命的希望。

  王明煌 自费参與救生救护20多年

  1984年年仅30岁的王明煌参加了当年台湾红十字组织举办的救生员训练班,从此20多年来王明煌所有的假期都围绕着公益救生救护。不领工资不说时常还得自费参与救护工作。

  本职在电力公司服务的王明煌向本报记者介绍9?21地震发生后,台湾红十字組织开始发展城市搜救他也在训练后,成为救灾队第二大队的一员并且担任搜索分队长。

  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一次经历――― “八仈水灾”救生他的队伍不但沿途协助上百名受困民众脱离险境,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可能溃堤的堰塞湖立即疏散民众,消弭了可能发生嘚另一场灾难

  海峡导报记者 张燕娟 许娜 通讯员 洪如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巧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