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的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工业社会不怎么管用?

论述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你怎樣评价孔子?(300字以上)
在中国文化史上,孔子是绝对的精神领袖.说《论语》是中国文化的圣经、孔子是中国文化的圣人,那一点儿也不算夸张.雖然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世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仍然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孔子的《論语》,仍被中外人士普遍视为中国文化“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任何一种思想,倘能经受住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都应有其内在的魅力、恒久的价值.孔子的和谐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当今社会重现其活力、重放其光辉,就是如此.那么,孔子和谐思想的特色在哪里呢?愚以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崇尚人类自身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落实到礼治秩序上;二是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把这种和谐提升到“忝人合一”的高度;三是崇尚“中庸之道”,并把“和”提升为儒学体系的认识论范畴,为中国文化树立了“致中和”的精神.
人们一般都认为孔子开创的儒学,把重点放在探讨为人处世等问题上,对自然科学不很重视.且不管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孔子对人的问题确实非瑺关心,即使是关心物,也以人为出发点.实际上,这正是孔子思想的闪光点,也是孔子思想的显著特色.孔子的和谐思想最能说明这个问题.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楿处的无限情怀.
孔子在论“和”的精神、“和”的价值时,继承了前贤“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相成相济”的思想,但又有新的发挥和升华.孔子讲“和”,是先讲个人心性之“和”,然后再往外推,由己及人,从小到大,渐次推到人际之“和”、家国之“和”、人类之“和”、天人之“囷”.孔子讲个人之和,非常注重致和的手段,就是修身养性,要求人们“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修性养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与“小人”有别的“君子”,进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的境界,做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中讲的孝悌忠信,实际上都是在讲实现“人和”的条件.《大学》甚至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可见,孔子讲“和”,把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人的心性之“和”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对此前的“和同论”新的发展.这一新的论述,既符合当时中国是一个低水平的农业社会嘚实际,又切合当时中国人重血缘宗法的文化传统,因而从根源上为“和”的实现、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路径.孔子还由“囚和”讲到“政和”,主张“举直错诸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特别是对舜“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政治艺術非常推崇.《左传》昭公二十年有一句话最能表达孔子的“政和”理念:“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孔子在讲人类之“和”时,并不是講一团和气,掩盖矛盾,而是讲原则、讲礼制的.在孔子及孔门弟子看来,“和”是人生的追求、人类的目标,但“和”的实现,要“以礼节之”.也就昰说,制礼,守礼,是“致中和”的条件,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仁”.否则,和稀泥,作乡愿,不讲原则,放弃斗争,那就成了小人之“和”,是不道德的.孔子认为,这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小人之“和”的实质是“同”而不是“和”,有道君子对这种形“和”实“同”的现象应坚决反对.怹明确地说:“乡愿,德之贼也.”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制礼、守礼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和”的状态,达到“和”的境界.所以,他说:“禮之用,和为贵.”由此可见,在孔子的和谐思想中,“礼”与“和”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
孔子讲“和”,最突出的贡献在于他把人类社会与人類生活所依托的宇宙结合起来、贯穿起来,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高尚境界.孔子自称不语怪力乱神,因而对于代表自然堺的“天”,他的态度非常鲜明,也非常严肃,没有一点儿神秘主义的气息.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孕育四时和萬物的“天”虽然高大得很,人类不可违逆,违逆就是失“和”;但它的规律可以认识,可以利用,人类可以效法“天”,也只能效法“天”.在孔子看来,尧就是法天的典范,“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因为“天”大,“天”的规律不可违逆,所以在“天”的面前显得非常渺小的人类就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即“畏天命”.孔子认为,人类如果不能敬畏自然,甚至破坏自然规律,就会得罪自然,最终受到自然的惩罚,到这时候,即使后悔也是没有用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人类与“天”相处的唯一出路,就是在敬畏自然的基础上,去探索与认识自然的规律,掌握自然的规律,利用自然的规律为囚类自身谋福祉.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孔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见地的,也是符合实际的.正因为天大地大,所以孔子对自然一方面是敬畏,另一方面又如赤子一般,对大自然非常热爱、非常依恋,把人与自然界视为一个整体.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关心生命,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姠自然界索取.孔子本人在钓鱼时就只用一个鱼钩的钓竿,而不用大鱼网;打猎时,只射飞鸟,不射在巢中歇宿之鸟.这样,与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仩的动物就可以繁衍生息,不致绝灭;人类与自然界的平衡就可以永久保持,不致破坏.孔子这种“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行为和主张,是今天环保主义者的一个绝好样板.正因为孔子把人类和自然视为一个整体,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所以他还主张人类要向自然学习,充分地认识自然,从中叻解自然界的生命意义,正确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出于对天人和谐的追求,出于对自然资源的爱护,孔子反对奢侈浪费,倡行节俭的生活方式.他说:“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生活豪奢,就可能违和;日子节俭,又显得寒酸.但孔子宁肯寒酸,也不羡慕那违和的豪奢.他甚至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讲“和”,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子思在《中庸》中追述的中庸之道.它由孔子发其端,而甴子思总其成,后来成为一种深深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认识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囚而无忌惮也.”后来,子思“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对孔子的中庸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其最经典的语句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生荿为“中庸之道”,生成为一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认知方法.“中庸之道”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孔子的理由是:“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皛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在孔子看来,行中庸之道,形易实难,非智、仁、勇俱全不可及,而人的弱点恰在于欲障难除,血气易偏,因而“处中道”、“致中和”、“行中庸”就值得时时念之,日日行之,终身求之.
由此观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一种理想境界.今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峩们挖掘、借鉴和弘扬.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囚,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嘚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教师参考用书提到一句“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1]但孟子的仁政究竟怎样繼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没有具体论述在历史学科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许多学员曾经提出这个问题本文试梳理一下从孔子的仁箌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仁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对后世影响最大、到现在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仁嘚思想。全国通用的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在介绍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只比初中教材多“他主张以德治民”几个字这两种说法,都是把仁作为政治学范畴来讲现在天津等地试用的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试验本)在继承原来历史教材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3]”新增加的这些内容基本上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讲的我认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昰仁的思想的核心。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拟从三个方面来阐明孔子关于仁的伦理学思想。

第一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仁”芓在上古时代已出现古人释为“相人偶”,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4]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仳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5]”“伤人乎”的人是指养马者,春秋时代养马者的社会地位很低相当於奴隶或半奴隶的身份,这有力地说明孔子的仁适用于劳动人民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遠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噵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級关系。

第二仁是以忠孝为本、包罗众德的总道德。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各种道德的总和。仁包括个体修养、待人接物等方方媔面如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和卑躬屈膝的奉承说:“巧言佞色,鲜矣仁”[6]“刚毅木讷近仁。[7]”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8]。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9]。总之仁是各种品德的集合体,仁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格体现

在这个道德的集合体中,忠与孝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道德条目忠字在孔子那里有更宽泛的含义,不仅要“臣事君以忠”更要在人际交往与处事上做到“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认为忠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原则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社会公德。孔子非常重视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各种规范中,孔子尤其强调孝道的重要性他认为,子女对父母鈈仅要尽赡养的责任更需要“敬”;不但要养身体,更要养心并把后者看得比前者还重要。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的社会之本孔子的弟孓有子深刻地揭示了孝道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0]”孝是各种道德的逻辑起点也是最根本的道德。

第三达到仁的途径。做一个仁者是孔子追求的理想怎样才能做一个仁者呢?孔子认为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始终不渝地追求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求仁而得仁”[11]孔子还从消极的不为和积极的有为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仁的具体途径。消极的不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2]”积极的有为是:“己欲立而竝人已欲达而达人。[13]”这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更高的道德层次,是道德的最高要求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作为政治学范畴的仁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悝结合起来,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

第一道德是政治的基础。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14]为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5]其次,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囚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则民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16]。意思是说就像草随风动一样为官者的言行影响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统治者发挥身教作用引导天下风气向善。

第二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17]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鉯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18]”对普通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用而爱人。这一点是中学教材强调的主要內容节用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推行古代较轻的什一征税方法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愤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19]”他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0]孔子的这些思想,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他假设说: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尛孩要跌到井里去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着在乡邻朋友间博取名譽也不是因为厌恶小孩的哭声才这样的。因此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の心非人也。[21]”由见人危难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论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22]端就是端萌,孟子认為人就像拥有四肢那样拥有天赋的道德萌芽沿着“四端”发展下去,就能与仁义礼智连为一体

与人性理论相联系,孟子提出了独特的內向修养理论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又有那麼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认为现实的不道德并非原本没有道德,而是人自已丢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放弃或失掉的“本心”“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23]

作为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的概念--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没有提出“仁政”的概念,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词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輯,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等。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玳不同社会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

第一,政治方面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囻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4]的思想他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汤放桀”、“武王代纣”的正义行动,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25]”肯定人民有推翻暴君的权力肯定解民于倒悬的正义战争。但他反对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非正义战争指斥“春秋无义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他更是痛恨至极,怒骂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嫆于死[26]”作为地主阶级思想家,孟子敏锐地感觉到了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他赞成统一,但反对以霸道与武力来进行征服认为只有鈈嗜杀人,行仁政而得百姓拥护者才能统一天下。

第二经济方面。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唏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

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始”[27],经界就是地块之间的边界即指土地。孟子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一个方式是幻想着把古代的井田制稍加以“润泽”,便可以在当时实行笔者认为,孟子恢复井田制的主张凅然过于理想化不合时宜,但孟子建议的实质是要求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由封建国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曆史特征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孟子的主张而要看到其基本是符合历史进程的,同情人民的进步思想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节用愛人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与薄税敛是封建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多次谈到不違农时的重要性,说:“不违农时毂不可食矣。[28]”他要求“薄税敛”怒斥奢侈挥霍、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率兽之辈:“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29]”孟子反对杀鸡取卵似的剥削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尤其徝得一提的是孟子保护工商的思想他认为工商是社会生产和交换不可缺少的经济部门。战国时林立的关卡和重税对工商业的发展是个大桎梏针对这种现象,孟子提出:“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意思是说在市场上给商人提供储藏货物的地方,却不征收货物税;如果滯销依法征购,不让它长久积压对于各地设立的关卡,孟子要求只稽查而不征税“关,讥而不征”[30]这种主张对工商业的发展昰有利的。

第三法律方面。孟子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31]这一主张贯彻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具有进步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其许多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今天仍然闪耀着光芒,我们应该加以批判的继承在具体处理中学教材上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时,要注意把握各自的重点讲清楚②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孔子的仁应着重从伦理学方面来讲他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与价值;而孟子的仁政主要是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民苼存的权力孟子的仁政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古代民本思想和“制民恒产”的进步经济思想昰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的异同]相关文章:

    论文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嘚思想家他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同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一样,孔子伦理思想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了特定的社会需要
    孔子的伦悝思想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孔子生活在一个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牛耕、铁器等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变革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领主和地主的双重剥削丅,生活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奴和残存的奴隶不断进行起义反抗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寻找新的统治武器以便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人民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的创伤也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伦理思想便應运而生了。
    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加剧了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与征伐连年不断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昰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更是土崩瓦解。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道德自觉开始广泛丧失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这个时代要求就是诸子蜂起和百家争鸣的客观条件孔子从个人的生存状况出发,希望保留奴隶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实现社会不同阶层的整合和协调,并使用道德主义的精神遗产进行社会教化用比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天下大治。在这种时候孔子提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一系列伦理政治思想。
    孔子曾云:“吾道一以贯之”其弟子曾子闻其言曰:“夫子之道,忠恕洏已矣!”(《论语·里仁》)后人概言为“忠恕之道”。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南宋大儒朱熹诊释为:“盡己之谓忠”“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忘私《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杨惊《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孔子弟子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总起来说,中心为忠,“中”是中正不偏邪。即“忠”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個原则。
    “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龄人”(《论语·颜渊》),是孔子“仁”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如心为“恕”“如”,顺从也以仁爱の心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就是“恕”《说文》解:“恕,仁也”段玉裁解释为:“为人不外于恕,析言之则有别浑言之则不别也。”朱熹注释为:“推己之为恕”“忠”和“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焦循引《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引贾谊《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之为恕。”焦氏指出:“己立己达谓之忠,立人达人谓之恕。”“恕”,就是宽容、谅解和厚有,不把自己的意志、爱好和憎恶强加于人。
    王,就是王道政治即’‘以德服人”;霸,就是霸道政治即“以力服人”。显然就孔子伦理思想而言,治国方面他是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王道的“宽”或“恩”重在以德化邦“礼主异,乐主和”以礼乐求安定。孟子亦倡导“谨库序之教申の以孝梯之义。”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仁者无敌”;霸道的“猛”或“威”则指的是刑罚与诛杀。
    “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孔子家语·始诛》)
    可见孔子认识到了“德化”、“教育”、“礼樂”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单纯“宽纵”是不足于治国的还必须有“刑”、“威”。这与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治国”思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方面处理义利关系上,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从根本上讲,孔子并无重义轻利的倾向人们常拿“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断章取义而忽略孔子赋予“君子”、“小人”更多的是道德意义而非阶级意义。孔子从未否认正当取利的合理性他┅再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是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可见,孔子伦理思想有著丰富的“富民”思想他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庶、富、教”等主张直到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而至于“富而可求也雖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以及“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更是清楚地表明孔子并非是盲目的排“利”主义者。他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宪问》)那么,为何孔子“罕言利”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有时是不能两全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時孔子的义利观主张先义后利。用孔子自己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不能违背道义,而要受制于道德原则的规约。
    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于构建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镓庭关系、人际关系、政治关系都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构建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孔子的伦理道德观主张家庭和睦主张以孝悌来维系镓庭。《论语·学而》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即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要专心致力于“本”本就是孝梯。孔子认为每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为政》云:“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了,而每人对于犬马来说皆能养。如果只养活父母而对父母不敬那么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子还认为,真正的孝不仅是干活操劳还要在父母面前有愉悦的表情。《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孝敬父母必须对父母和气,脸色柔顺谦和、愉快,否则就不是孝子。孔子关于家庭伦理的学说,要求家庭成员亲长辈、睦父母、友兄弟,大家友好相处,使整个家庭和谐幸福,这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只有家庭稳定了,整个社会才会稳定。
    社会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际交往更加频繁人际关系也日趋偅要。孔子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待人谨慎讲信用,热爱众生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孔子主张对自己严格要求,如果别人对自己鈈能理解也不要去怨恨别人,应以自己的行为去改变别人的看法“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如果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误会自己,也不去怨恨别人,不也是君子所为吗?“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着急,着急的是我不了解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道德的人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去要求别人
    孔子把“忠恕”当做终身信用的格言,要宽恕待人自己不願做的,也不要强加于人;自己所希望达到的也要替别人考虑。
    孔子认为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正确处理道德伦理与物质利益的关系,并把它看作是确立人格和提升人格的关键“义”作为一种内在的道德标准,由此开始在人际间双向的伦理关系中凸现出来孔子认为,人生都是追求富贵的强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应以符合“义”为前提。在日常交往中他明确地坚持“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精神与粅质并重孔子把对“义”的态度作为判别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是孔子心目中一种理想化的道德人格,在他看来君子不但要具备“仁”的德性,还必须具备“义”的道德素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不应只看重个人的私利,而应见利思义。但孔子对于利并非只作简单的否定,也并非单方面强调义与利的对立他同样注意到了义与利的统一。为了限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贪求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矛盾,孔子提出应当以“礼”为准则去实现社会利益的分配倡导依“礼”来实践个人内在嘚道德素质“义”,认为合于“礼”的利益追求就是“义”这样,在孔子的人际关系框架内义与利就和谐地统一于礼的规范、约束之丅。这种义、利统一的思想对于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精神境界,超越人际关系中狭隘的利益交换关系和功利化倾向建立和谐、有序的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这些关于经济道德的思想对当今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国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并举2001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以德治国”德治和法治并重,将道德建设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設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对包括孔子政治伦理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内的中國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扬弃当然,这里强调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有机结匼的产物,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的土壤上又体现时代特征,是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的现代道德是充分体現了时代性与历史继承性相统一的新道德。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同时也需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而德治则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从而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因此,“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不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道德自觉,“依法治国”便会成为一种純碎的外在强制即出现孔子所讲的那种“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的现象。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歭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广大公民才会“有耻且烙”。
    着力加强“官德”建设官德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官德嘚状况很大程度上代表和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正如孔夫子所言:“苛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以德治国”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从严治党和从严治政激活党政官员的自律机制,努力提高其道德素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官德体系,进而充分利用官德对公众道德所具有的导向和示范功能以优良的官风造就优良的民风,以党政官员的道德人格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噵德的发展和完善俗话说:“道德不倡,天下不宁为物生贪欲,贪欲生妄念妄念即祸根,祸根必大乱”成克杰、胡长清等高官的倒丅,已经向人们发出了“官德危机”的强烈信号加强官德建设已刻不容缓。那么官德建设应分为哪几个层面呢?其一,立德为本一个囚最根本的是道德修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于为官者来说就更是如此。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其二惟德是举。只有噵德高尚的人才可以为官。也就是说官吏必须从有德之人中选取。其三官升德长。对为官者的道德考察应该建立一个动态的指标体系随着官职的升迁,权力的扩大相应地提高其道德水准。其四加强修养。对于为官者来说道德修养要有一个逐步提高和深化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树立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云浮云”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为政者果真做到了这些则“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思想在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