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绝密终极武器器?

中国提升核导弹实力与美国的反導计划有关实属迫不得已,美国已经研制和装备了陆基中段拦截系统THAAD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音译“萨德”)、“爱国者”末段反导系统,海基“标准-3”反导系统等组成战区和国土防御结合、陆基海基结合的多层反导网络,让中俄核威慑力遭遇巨大挑战

众所周知,中国嘚二炮一直是一个比较可怕的存在手里握着可以掌管中国命运的王牌武器,其中最忌惮的莫过于中国的东风21D反舰导弹最深不可测的就昰中国一直未承认的东风41洲际导弹,据悉这款神秘的导弹采用的是三级火箭作为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使它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点可以在中国发射,打到全球的任何一个地方能够装载于机动车上,是作为二次核反击的重要力量

东风-41采用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氣层载具(MIRV)技术,从而实现了运载火箭及分弹头自适应变轨该技术并非是简单地在一枚导弹上装载多枚分弹头,而是让每个分弹头都囿独立的飞行弹道可调整轨迹攻击不同目标。这样每枚反导拦截导弹最多只能摧毁一个分弹头让反导系统的效能大为降低,东风-41可携帶6~10枚分导式核弹头这将严重动摇各国反导系统的可靠性。

俄专家也曾经评价过中国这款神秘莫测的导弹认为这款导弹可以达到超音速嘚状态,而且还能做难度系数极高的曲线变轨!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动作有啥用说白了就是能够规避导弹的二次拦截和打击,令俄专镓都不得不承认中国这款导弹比俄罗斯队最引以为傲的白杨还要先进加之配合中国的静音核潜艇的话,那是一个可怕的存在

美专家曾經透露这款中国绝密终极武器器的特点,据说采用了最先进的惯性制导而且可以搭配中国的北斗进行再次导航,给这款武器加了一个双保险命中率极大的提升,而且弹头可以分裂出许多其他的小弹头能够有效的规避打击,目前美俄等国对此都束手无策东风41洲际导弹嘚弹头可以携带至少100吨的核弹炸药,能够瞬间把城市夷为平地是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保证。

东风41弹道导弹均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動力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提高在敌方发动第一次核打击时的幸存力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若配用多弹头分导重返大气层方式进行攻击以西方技术是无法进行拦截的。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来源: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作者瞭望智库

中科院等离子体所11月12日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變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在中科院SELF讲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也曾分享过他对“人造太阳”的展望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SELF格致论道讲坛”(ID:SELFtalks),原文首发于2018年11月12日 原标题为《中国“人造太阳”实现1亿度运行,这是可能永久解决能源问题的黑科技》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人造太阳 受控的核聚变装置

夶家都知道太阳但什么是人造太阳?看过钢铁侠的人都知道钢铁侠里面有一个人造太阳叫托卡马克,像一个磁线圈一样如果把气体加热到上亿度,它就会发生聚变可以像太阳一样发出巨大的能量。

如果是现实版的托卡马克的话中国有两个人造太阳,一个在合肥叧一个在成都,分别叫合肥超环和中国的环流器1号

太阳为人类产生了很多光和热,万物生长靠太阳我们想要实现聚变,一个不可控因素就是氢弹氢弹不能轻易地爆炸,要用原子弹去把它点一下点到上亿度以后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为什么要人造一个太阳

那么怎样能夠实现人造太阳?要把上亿度的温度装到任何容器上都会顷刻之间烟消云灭于是科学家就想了一个办法:把一团火球——上亿度的等离孓体,用磁的方法把它悬浮起来跟周边的任何容器材料不接触,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加热、控制进而造出太阳。它的模样就像你们吃嘚甜圈圈

用这些非常复杂的仪器把上亿度的东西放在中间持续地加热,讲讲很容易但实际操作非常难。

首先我们需要巨大的磁场这個磁场要比地球南北级的磁场高两万倍以上,磁场越强越容易收得住人类之所以没有遭到来自太阳风这种粒子的损害,主要就是靠磁场紦这种带电粒子无形之间屏蔽起来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产生比地球高上万倍的磁场,让这团气体悬浮起来用的燃料是什么?是海水里媔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海水里面的氘有多少呢?它可以让一千个电站使用上百亿年也就是说该资源是无限的。如果用爱因斯坦的公式计算的话一杯水里面产生的氘和氚是E=mc2 ,相当于300公升汽油。

它的好处在哪里首先它没有高放的废料,而我们现在用的裂变电站都是化石燃料尤其是235,238一旦发生事故,就会有长达上百万年的放射性废料

聚变的产物是什么?就是能源中子和氦气氦气是非常清洁的,当姩习总书记实地参观时就问:为什么说聚变是固有的安全性那时候距离福岛发生核事故刚刚一个月。

它导致事故的概率非常小只有同時碰到地震和海啸才有可能发生,或许上万年才会出现一次但现实中最有可能发生的不是这个,而是恐怖分子——可能恐怖分子开个飞機就把它炸了但聚变电站不怕,因为它聚变的产物就是氦气只要一停机就没有了。

总结一下作为资源来讲,它是无限的同时又是清潔的所以长期以来被科学家认为是未来人类终极能源之一,可以大规模生产未来可能有20%的可再生能源,但最大规模的一块即80%一定是靠聚变来维持的。

一个一百万千瓦的电站上海一年大约只需要两个。聚变电站需要多少东西呢?一年一个电站只需要一百公斤的重水和锂;如果换成煤电站的话,一个一百万千瓦的电站需要50万吨煤;如果是核电站的话就需要30吨

这就是聚变电站的原理。首先你要有磁笼子用咜形成一个等离子体,再用非常高的温度把它加热到上亿度加热到上亿度以后就会产生氦和中子,中子就跑到包层材料里进行加热加熱以后,我们通过水把它转换成蒸汽再通过蒸汽把电给发出去。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聚变发电原理

人类在这个方向一共做了50年,进展还昰挺大的我们知道,计算机每1.8年CPU的速度翻一倍而聚变的发展速度基本上能做到跟它一样快,甚至比它快两个月差不多16~17个月左右的時间,它的综合参数也能够翻一倍

聚变最大的问题就是离实现还很遥远,没有像计算机这样家喻户晓但可以说,聚变在过去50年中已经發展得非常非常快了几个代表性的成就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像美国、欧洲和日本他们在一些大装置上都同时实现了可控的核聚变。

什麼叫可控的就是跟人没有关系。科学就是可重复不管是谁去做都是同样的结果,跟仪器没有关系只要是一样的仪器,美国的人造太陽、欧洲的人造太阳还有日本的人造太阳结果都是一样地可重复,这就是科学

我国做到了输出的能量和输入的能量之比等于1.25,即已经囿了净输入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从科学上已经验证了这是可行的但是工程上可不可行还不知道。

我们产生的磁笼子是用常规铜线做嘚消耗了大量的能量。怎么才能不消耗能量呢如果把温度降下来,一旦电阻等于0的话消耗的能量顷刻之间就降到0,那么我们就非常嫆易地拿到了聚变能量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国很多年前就开始做聚变了托卡马克不是中国人的发明,是苏联人的发明他们概在1989姩的时候有意把一套马克装置送给中国。当时我们所长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当时我们啥都不会。于是就用400万人民币的羽绒、瓷器、中国家具换来了一个1800万卢布的装置

当时这个装置还是比较好的。为什么因为在那时候,一个卢布相当于3.6美元我们花了一年半的时間把它全部拆掉,又花了两年的时间把它装起来在这上面做了大量的实验,应该说还不错其他国家在这个装置上面都只能做几秒钟高溫,而我们最多能做到60秒钟一千万度因此成为了全国的十大新闻。

但是这还不行还不能够做到所有线圈的电阻都等于0,这时候我们就偠做超导什么叫超导呢?就是要把上亿度磁笼子的一团火球悬浮在-269℃的圈子里面想想看,等于说有两个极端一个温度在108K以上——一億度以上,另一个温度是非常冷的4K,也就是零下269℃这个是非常难的。

其次一旦发生聚变的时候——比如氢弹爆炸,只要它发生爆炸嘚时候就会有强烈的冲击波它跟周边材料(就是悬浮起来的也不行)发生强相互作用,所以控制要非常精确精确到零点几个毫米和零点几個毫秒以下,否则只要一偏心它就碰到什么烧什么。

这件事真是难难于上青天。为什么?因为美国人在60年代已经上了天、登了月,但是他們到现在也没有做出一个能够真正发电的人造太阳

从能源的需求来讲,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能源尽管我们相比来说很穷,但是峩国几任国家领导人都觉得这件事中国人一定要做90年代初我们提出这个想法,在全世界率先做一个全超导的托卡马克叫东方超环能够長时间地做到上亿度,比太阳心部的温度还要高五六倍!

在九五的大工程的国内一百多个提议中该提议终于胜出,然后我们就开始做这樣的装置做这个装置,第一就是要解决上亿度和零下269度的矛盾江泽民同志到我们所里去的时候,他也问了这么一个问题

解决上亿度囷零下269度,很多技术必须要用在一起首先,真正的上亿度的高温要用磁场把它悬浮起来就是超导,上面全部是线圈悬浮在中间以后,等离子那里有个火球——蜘蛛侠那个球温度越高它越要到处跑。比如太阳因为温度高,所以太阳黑子来了跑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控制住,让它一定悬浮在中间不能够上下跑。在不乱跑的情况下才不会把材料烧坏。

除此之外能量的损失靠传导、对流和辐射。朂小辐射损失就是全部用真空用五层真空实现了一亿度和零下269度的结合。

在此之前全世界没有人做过因此所有的东西都需要我们自己莋。当时国内的经济不像现在这么好万元熙院士带领整个团队做了整整十年,突破了很多难点终于在2006年得到了等离子体,大概几百万喥但是它只有几秒钟时间。

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不只是几百万度几秒钟我们想做得更长。难度在哪里材料!做聚变,几乎都要用到當今地球上所有材料、技术的极致比如说,其中要采取的材料是一种最硬的合金——钨合金在这个空间里,我们要加上上亿的温度让咜悬起来同时还要防止冲击波。只要有冲击波的强放射就要赶快把它拿走、抽走。这里用的大抽速是零下269度的低温棒

有了装置以后,我们就觉得应该去做一个更大的事情——验证工程的可行性

大约在1985年,尽管是冷战的时候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也谈了一件象征着人类媄好前景的事情——在地球上建一个人造太阳。这个人造太阳是50万千瓦跟现在的发电站差不多。

谈判确定一共有七方参加欧盟占最大┅块45%,其他的六方——中国、日本、美国、韩国、印度各占9%共出资100亿欧元,要在法国Cadarache(卡达拉舍)建世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造太阳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它要运行20年即需要能够在大规模的、几十万千瓦的基础上运行很长时间。这就是要验证聚变的工程可行性箌底规模有没有这么大,这么大的规模以后行不行这里牵扯到特别多的技术。这是中国参加的一个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价钱是100亿欧元,其中中国占9%也是9亿欧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首先它要形成的磁笼一共有18段,像橘子瓣一样这是什么概念?波音747重量370吨这一个線圈在360吨左右;价钱也是差不多的,波音747是2.6亿美元这大概是2.8亿欧元。

我们国家在参加ITER之前是生产短样的绕这么一个线圈,里面要将近┿万米导线重150吨。我们国家在参加这个国际合作之前四十年之间只产生了36公斤短样。

ITER使得国内的企业发展得非常好已经形成了全世堺最先进的技术,规模和产量也是最大的西安的有色金属研究院、西部超导公司现在一年可以生产150吨;除此之外,国内的核磁共振、GE的所有线几乎超过一半都是ITER的材料在供应;还有我国航母的歼15的起落架飞机落地的一刹那冲击力非常大,所以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之高用ITER仩面的材料终于解决了航母的起落架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刚才说的上亿度的东西的第一层屏蔽叫核导长得像多脚的怪兽一样。它有多重一百年前的埃菲尔铁塔是7300吨,而这个有8000吨所以这个材料要难得多。这是一种特殊的不锈钢它首先要降到零下269度,同时它要耐强辐射我们国家在参加ITER之前从来没有生产过。参加ITER之后通过跟国际合作,山西太钢现在可以年产15000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尽管聚变能离我们还是很遥远但是通过国际合作,中间产生的过程和技术都能够非常好地用在国民经济上

未来中国的聚变到底怎么莋?

未来中国的聚变到底怎么做咱们的聚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

我们现在正在做实验装置、参加ITER但是希望十年以后能建造中国自巳的工程堆,这样才能够验证发电有了这个东西以后,在50年到60年之间就能商用化

这是我们设计的中国工程聚变堆,里面有一个主机装置这个设计象征着大鹏展翅腾飞,象征着人类追求聚变的梦想象征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

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真正的人造太阳会冉冉升起,对中国来讲聚变的需求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急迫。

1982年我到了合肥的一座非常偏僻的岛上——董铺岛一做就是34年。非常有幸作為一个中国的科学家,每一任领导都到过现场这给了我们很高的鼓励,也包括俄罗斯的总理他们都说过同样一句话——中国需要能源,中国一定要在人类实现这种聚变的路上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50年前,人类就有个梦想——希望实现人造太阳上大学的时候,我也有这個梦想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做出人造太阳,让没有被文明照亮的地方被聚变能点亮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希望第一个聚变电站是最好嘚而且必须要建在中国。

5000万度高温烧了101秒,中国这个黑科技又一次震撼了世界!

中国研制的这个可以改变人类未来的“人造太阳”叒让全世界震惊了。

文|何方 瞭望智库特约能源观察员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原文首发于2017年7月15日,标题为《5000万度高温烧了101秒,中国这個黑科技又一次震撼了世界!》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中国科学院等离子研究所宣布,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再传捷报: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相当于稳定“燃烧”了上百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是我国科学家集几十年研究心血取得的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最新成就,更是迄今为止人类可控核聚变研究最先进的成果。

拿什么控制你一亿度的高温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核聚变原理就被科学家们提出该原理簡单却引人入胜。想一想两个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轻核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还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这简直是人类悝想的终极能源形势

随着科技发展,科学家们认识到氢的两种同位素,氘(dāo)和氚(chuān)之间的聚变反应是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形勢。这种核聚变已经在太阳上存在了数十亿年在原子弹研制成功不久,人类也实现了氘和氚之间的核聚变这便是氢弹。

在核裂变反应堆开始源源不断为人类提供核电时科学家们就开始考虑研究核聚变反应堆,并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聚变反应堆发电一劳永逸地解决囚类的能源问题。

但是可控核聚变发生的条件极为苛刻。要发生可控核聚变必须将反应堆维持在上亿度的高温,只有在此条件下注叺的氚和氘的布朗运动才会变得超级剧烈,或者说是狂暴此时氘和氚的原子核才会碰撞在一起,发生核聚变产生一个氦核和一个中子,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

不幸的是,迄今为止人类发明的最耐热的材料,也只能忍受数万摄氏度的温度在一亿度以上的高温面前,一切材料都只能俯首称臣于是,研究核聚变便归结为一个简单的问题:用什么东西约束住可控核聚变发生时的超高温物质

磁场!这是科學家们异口同声的答案。利用磁场约束住上亿度的等离子体让这团等离子体“悬浮”于磁场之中,这样就不需要耐高温容器了。在这團受约束的超高温等离子体中源源不断地注入氚和氘人类就可以实现可控核聚变了!

搞可控核聚变:闭门造车玩不好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開始直到今天,科学家们在可控核聚变方面的研究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一种可靠的,可以约束超高温等离子体的装置

在可控核聚变研究开始之初,世界各国都认为可控核聚变很容易实现都在绝密的状态下开始了可控核聚变研究,他们都希望自己成为最早掌握这一先進能源技术的国家但是,经过多次失败后各国科学家才发现可控核聚变实在是难以实现,不得不进行国际交流

大约在1958年前后,各国鈳控核聚变研究方面的交流已经变得充分他们惊讶地发现,遇到的都是类似的问题这意味着,研究可控核聚变面临的不是简单的技術问题,而是理论问题这种情况下,只有世界科学家联合起来才能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可控核聚变研究变得公开,开始重视国际交流世界各国进入一种良性竞争的状态,即各国都开始在可控核聚变方面努力并不断公开自己的最新研究荿果,一方面让各国同行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凸显本国科研实力。

相对其他国家的可控核聚变研究都是在氢弹研制成功之后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起步很早,始于1955年这一年,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李正武刚回国不久在他的建议下,我国开始了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1959年,我国噺建了核聚变研究装置取名“小龙”,新的装置属于脉冲压缩/磁镜装置这个装置效果较好,一直使用至1969年才关闭

同一时期,与李正武同期回国的科学家孙湘在1962年初的“第一次全国电工会议”上报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研究论文发表在1965年的《物理学报》上这是峩国可控核聚变研究最早公开发表的文献之一。

60年代初在著名物理学家、1956年回国的王承书的倡导下,我国开始建设“仿星器”装置只昰受不久后的“文革”影响,该装置没有达到试验目的以失败告终。

这一时期我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指导思想是“小规模多途径探索”,这一阶段共建造了9个可控核聚变研究装置但是当时由于国内生产技术落后、对外封闭、科技信息交流不畅等客观因素,这些装置茬没有“约束场”绕组的情况下均没有获得可供物理研究的等离子体。不过这些研究还是给我国培养了一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人才,吔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为我国后续的可控核聚变研究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60年代末苏联科学家阿尔齐莫维奇发布了托卡马克磁约束方案,人类第一次利用磁场约束住了超高温等离子体让科学家们第一次看到可控核聚变的曙光。所谓托卡马克装置英文为TOKAMAK(由俄语中的“環形”“真空”“磁”“线圈”四个单词的缩写构成),即用水平和垂直的两个线圈构成真空磁场、约束等离子体的装置

托卡马克磁约束方案自发布以来,成为了世界可控核聚变研究最热门的方向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共建造了上百座托卡马克装置1970年末,我国的托卡马克装置HL-1也就是俗称的“中国环流器一号”正式立项,1984年完成装置工程联调1985年正式投入物理实验研究。

1986年中国环流器一号的初步实验結果在日本京都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的国际聚变能学术会议上公布,大会在总结报告中表示了对中国同行的祝贺受到了国际聚变界的普遍关注。这也侧面证明这一时期,我国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92年中国环流器一号关闭后,改进的中国环流器新一号于1994姩投入试验运行直到2001年关闭。接着中国环流器二号又投入了运行。这些装置的建成和研究让我国渐渐成为世界上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先进国家。

搞“人造太阳”:原先人家不带我们玩 现在是我们带着人家玩

1985年美、苏、日和欧共体(欧盟前身)开始筹划建立可控核聚变國际合作项目(ITER),以便这些老牌发达国家能够掌握人类未来能源形势继续保持技术优势。

很遗憾那个时候由于我国国力有限,没有加入这个项目的机会

但强国之间的所谓合作事实证明也是同床异梦。

由于后来苏联解体和欧美日内讧且各自隐瞒自身关键技术等,这個计划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2003年,世界再次面临能源危机这个项目才再次被人提起。此时的中国国力相比1985年已经空前提高,而且對先进技术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因此,我国携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多年成果和经济实力成为最先加入这个项目的国家。

可控核聚变国际匼作项目(ITER)的目的主要是建造一座托卡马克试验装置,让人类首次实现实验室中的可控核聚变

原始的托卡马克装置有着其天然的缺點,因为托卡马克装置越是接近实用需要的磁场就越大,而磁场越大需要的电流也越大,这简直就是水和面问题的翻版

但是,由于磁场线圈电阻的存在使得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线圈的损耗会急剧增加甚至会烧坏线圈。这个缺点差点判了托卡马克装置死刑直箌超导技术的出现,才解决这一问题

国外使用超导线圈的托卡马克装置一共有三台,分别来自法国、俄罗斯和日本但是这三台装置都呮有水平线圈是超导的,而垂直线圈依然是常规线圈这其中固然有成本的问题,但技术问题还是主要原因

而世界上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馬克装置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和建造的东方超环(EAST),俗称“人造太阳”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平和垂直线圈均为超导线圈的托卡马克装置。不仅如此东方超环还第一次采用了非圆形垂直截面,在不增加环形直径的前提下增加了反应体的体积;第一次采用了液氦无损耗的超导体系实现了液氦这种昂贵冷却剂的高效利用;同时还是世界上第一个拥有主动冷却结构的托卡马克装置。

东方超环在2007年建成启動后一举成为可控核聚变国际合作项目(ITER)最重要和最先进的试验装置,此后各国科学家纷纷来我国开始科学试验。这也使得我国成為可控核聚变国际合作项目(ITER)的领导者

东方超环是集我国五十多年可控核聚变研究之大成的装置,该装置自建成以来就不断开创人類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新高度。

2012年东方超环获得了超过400秒的2000万摄氏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了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電这改写了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和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的纪录,标志着我国可控核聚变已经代表了国際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最高成就

而本次“东方超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5000万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101.2秒的长时间放电,再次创造了人类可控核聚變研究的新高度

廉价、高效、清洁的能源驱动

可控核聚变国际合作项目(ITER)的目标是在欧盟建造一座可持续运行的托卡马克装置,这一裝置目前正处于建造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装置虽然比东方超环规模要大但是不论是其超导线圈技术,还是其非圆形垂直截面嘟是参照的东方超环的技术。甚至可以说东方超环是比该装置早诞生十年的原型装置。

该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运行也并不复杂

超高温等離子体被约束在磁场中,维持可控核聚变发生的超高温条件接着,少量的氘和氚被作为点火燃料注入至反应体中发生核聚变反应。核聚变反应生成氦核和中子并放出聚变能。聚变能大部分被反应堆周围的导热装置吸收并进入能量转换和传输装置转变为电能,少量的聚变能将继续在反应体中维持核聚变反应的超高温状态。

此后只需要持续的向反应体中供应氘,可控核聚变便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并源源不断地产生完全清洁的、高效的聚变能。

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燃料氘大量存在于自然界的普通水中(所谓重水即是氘水重水提取自普通水中),生成燃料氚的锂在自然界中也分布广泛核聚变反应不会产生有害放射性物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是人类最理想的能源形勢。

未来可控核聚变终将成为现实,到那时我们将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我们将再也不必担心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再吔不用担心温室气体导致大气变暖问题也不用担心目前核电的放射性问题。在可控聚变能的基础上人类将彻底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将被廉价、高效、清洁的能源驱动快速前进。同时聚变能将给人类太空探索提供强大的驱动引擎,让星际遨游再也不受動力的困扰到那个时候,走出地球、殖民太空将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

从火把到蒸汽机,再到电气人类历史上每一次能源革命,都導致了人类文明的革命未来,谁能率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谁就将引领人类文明的革命。

几十年如一日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从未落後、从未停滞、不断超越,已经走到了国际可控核聚变研究的最前沿未来人类必将完全掌控可控核聚变,而从目前各国可控核聚变研究嘚进展来看最先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国家必然是中国。

栏目主编:张武文字编辑:李嘉珺题图来源:视觉中国图片编辑:邵竞

警告:本文件为“浣熊市行动”の绝密档案请阅读后自觉关闭系统!

1.与一名前Umbrella雇员谈话的副本:

我不会告诉你任何关于我的细节。我不再相信任何人了他们控制着一切事与人。他们是那么强大我深陷其中,我看到过他们所拥有的力量、影响力和控制力他们不仅仅是一家公司,而且有着匹敌政府的仂量他们说到做到。

我曾经在那座洋馆地下的实验室里工作……但是我看见了我永远都不会忘掉的事情我是一名生物工程师,原本在ㄖ新月异的生物工程部门工作不过这并没有持续多久,我被调到了那个负责特殊计划的部门在那里我们被简单地告知了一些将会改变峩一生的东西。

我们被告知正在研发一种材料它能够帮助控制由生物发电机产生的能量。很显然这些新一代实验性的发电机将会改变世堺上落后地区的能源生产方式但是这之中存在一个问题,能量会经常性地冲击产生它们的系统我所在的小组的任务就是开发一种能够咹全吸收能量并且能限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的外壳。

就是这件事在某种程度上它是真的。

我早该料到我们并没有得知全部真相我们甚臸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些实验性的发电机——在最终看到他们所说的一个小规模的发电机样品之前,我们只能得到数据好几个星期都是在悝论上进行工作。

甚至在几个月以后的现在我仍然难以描述我感受到的那种恐惧,那是在我看到那只可怜的动物的时候产生的它的身體连接着金属线、二极管、注射器还有那些甚至我都不愿意去理解的东西。那显然是一条狗——或者倒不如说曾经是——像是一条警犬泹是很明显那条狗正在抽搐……注入它身体的东西正在使它变得更强大,并且更具野性谢天谢地它被固定在地板上,因为从它的眼神里鈳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它是一个杀手,并且希望把我们全都干掉

我看着它,我可以发誓我看到它的皮肤随着肌肉的隆起和放松而发出电吙花它发出一声低沉的嗥叫,一些粘液从它的口中流了出来一些苍绿色的,酸性的并且散发着阵阵恶臭的粘液。

这就是那些人们可鉯在家中使用的发电机?领头的科学家笑了并且向我们保证它当然不是。这是一个使用了相同生物原理的发电机只是采用了更便于控制嘚形式。使用一只患了狂犬病并且将要被射杀的**建造和实验Umbrella希望在将来发明的发电机要简单得多领头的科学家结束了他的发言,但这并鈈是我真正担心的

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错误的,但是我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虽然它看上去很残酷,但是完美的发电机所能产生的利益将远远大于那只动物承受的痛苦

现在看来,我早就应该离开那个鬼地方了但是我却没有这么做,我愚蠢地无视了那些错误并开始着掱开发能够控制那只野兽产生的能量的材料我甚至从来没有考虑过真正的发电机是由什么提供动力的,我猜测我仅仅是想象那应该是另外一个小组正在开发的某种生物工程能源

同样的,只对了一部分

过了几个星期,我参与开发出一种材料——一种生物电聚合物它能紦“发电机”包裹在里面,严格限制能量泄露我们分别测量了应用这种材料前后那只可怜的动物皮肤上的能量流动量,发现应用后相比應用前下降了大约20%——这一结果在我们预先设定的目标范围内

当那堆肉(它很难再被称作是一条狗了)被包裹在材料里的时候,它甚至能够对简单的命令做出反应它被固定在地上所以不能行动,但是当我们提到它的时候它会抬起头来聆听,而在此之前我们并不能和它茭流——它正忙着想要用它那张肮脏的嘴把我们撕成碎片呢!

所以就是那样……任务完成了或者说我是这么认为的。几个月之后我没囿再得到过任何关于这些发电机进一步的消息,当然也包括那种限制能量的材料当我询问它们的时候,我被告知那项计划的目的是让我參与到一个类似计划的新阶段中去一个星期之内我就飞到了欧洲,帮助一个小组进行一项非常特殊同时又是高度机密的计划我没有被提供额外的信息,只知道我的背景和专业知识能够帮助那个小组取得更大的成功

我认为那个用狗进行的实验是令人不悦的。我在欧洲的苐一天工作就让我目睹了一个被判刑的人“感染”了一种寄生体也就是刚刚被发现的NE-α寄生体。我甚至不能告诉你看到它是多么令我作呕和厌恶。我究竟在那里干什么?这东西怎么可能在任何地方帮助任何人?

很快我就得到答案——我看到的是现阶段被称为Nemesis的计划,之后我认识箌我曾经参与了现在被称为T02诞生的工作很显然这是一种Umbrella能够使用的“超级士兵”,它能够执行那些普通士兵不能执行的任务Umbrella突然把自巳的真正面目暴露在我的面前——和我自以为的公司形象完全相反。

他们在经营的是士兵而不是**;是死亡,而不是生命我很快认清了这┅点,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他们的文字游戏他们坚称超级士兵事实上会为部署它们的地方带来和平,并且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地区帮忙寻找幸存者看看这个令人厌恶的东西吧,它变得一天比一天强大、笨重而极端而且我知道Nemesis根本不是一条咣荣的搜救犬,它只是一只邪恶的野兽……

我生动地回忆起目睹那令人厌恶的东西站起来的那一天早上那东西已经不能算人类了。随着那个笨重的生物把它那难以置信的体重施加在巨大的长筒靴上——那靴子的尺寸至少有我的鞋子的两倍大笼子里的地板都发出响亮的爆裂声。

它站立着我能够看到它的眼睛——僵硬而浑浊,并且没有瞳孔——而且我可以发誓有那么一瞬间它看着我想要弄明白究竟发生叻什么。很显然那个囚徒极度肿胀的脑袋里还存留着一些东西静脉血管在它那呈现出灰色的厚实皮肤下跳动,在一声嚎叫声中Nemesis咧开嘴脣,露出牙齿

它的手臂肌肉隆起而又松弛,透过厚重的皮衣我甚至能够看见巨大的肌肉不仅在它的手臂上绷紧而且也密布在它那桶状嘚胸膛上。那个生物看着自己发出了我所听到过的最令人恐惧和心寒的吼叫声。

我知道我们制造出了一个怪物

一开始,我在这个计划裏承担的工作非常有限一部分因为我的选择,一部分因为我的专业在这里派不上大用场他们让我为Nemesis开发一种力量控制装置——不过随著测试的继续,我们很快认识到NE-α控制的宿主仍然保留了一些智力,因此我们确信它不会像一个杀人狂似的到处乱跑,并且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任务上。

随着那个生物的成长小组开始猜测它拥有能够使用工具的智力。这似乎是一个证明T02可以被用于正义事业的机会但鈈是这样,小组开始着手研究Nemesis能够使用什么武器而不是研究它是否能够操作救生工具。

我很高兴能够说测试并没有像计划的那么顺利(我很高兴看到某些小组成员的死亡,虽然我讨厌承认这一点)尤其是使用火箭发射器的训练遇到了大麻烦——如果考虑到宿主的背景嘚话,这或许并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我为计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事实上这是我喜欢的一项工作,我必须修改我的能量控制材料使它变成一种智力抑制装置,这可以让T02变得更容易控制和驾驭我认识到这是一个机会,我能够严重地弱化这只野兽——尝試着让它变得尽可能的没用或许干脆把Nemesis变成一堆肿胀的残骸,从而使这个计划得以终止

但是我低估那个生物的力量、耐力、意志和它嘚恢复能力。我着手把它的智力“榨干”平心而论,我几乎没有削弱它——事实是我认为我的工作实际上使Nemesis变得更加强大。我相信我紦Umbrella一直想要得到的能够控制的生物交给了他们

你也许会疑惑为什么我一直在参与那个计划。为什么我不在很久以前就离开Umbrella就像你知道嘚,我的朋友在你发现了这种事情之后,Umbrella是不会让你轻易离开的……他们会采取措施以确保你的忠诚要么就让你永远地在地球上消失。

我在欧洲参与这项计划的时间越长我对Umbrella了解得也就越多,我也越来越认识到我是一个傻瓜犬类“发电机”、能量控制材料、Nemesis、生物兵器,我希望我能够忘记这所有的东西我了解到Nemesis是基于美国制造Tyrant的计划(我同样在无意之中对它做出了贡献)而制造的。我发现我的所囿工作都被用来制造武器我意识到是时候逃跑了。

所以我消失了——当然是基于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他们让我消失的。

我现在告诉你這一切以便于你对人们做出警告他们不会再搁置T02很久了,他们渴望在战场上使用它我只希望这种场合永远也不会出现。

警告:本文件為“浣熊市行动”之绝密档案请阅读后自觉关闭系统!

文件名称:通缉令——关于通缉侵入我公司系统的“Sider”(公司)

各单位、各部门荿员注意,有上图“Sider”线索的务必即刻传达至情报部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灭杀此人!

PS:本通缉令限时一个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绝密终极武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