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应县木塔》PDF

原标题:涨知识!中国第一木塔为何如此强悍?

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并不高大

帝王的居所多数仅为10米-20米高

一般的民宅更是不过数米

(传统木结构建筑制图@王博/星球研究所)

但是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的

它始建于距今约1000年的辽代

相当于一幢20多层的现代高楼

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古建

(中国史籍曾記载过高度超过百米的木塔,可惜早已荡然无存、难以考证;2017年以来奥地利、挪威等地才开始建造更高的木结构建筑用现代技术打破了應县木塔的纪录;下图为应县木塔与现代建筑高度对比,制图@张靖/王博/星球研究所)

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

自公元1056年木塔建成

(應县木塔主要承重框架制图@张靖/王博/星球研究所)

或毁于天灾、或失于人祸

强震不倒、炮击不毁、雷击不焚

应县由辽国控制,时名应州

距离战事不断的两国边境只有20千米

(应州位置示意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木塔基本不可能由民间募资而成

而极有可能与一个显赫的家族有关

即辽国萧姓后族四房之一的

该房陆续出了三位皇后、三位封王

(应县木塔内部绘制的供养人像,据学者张畅耕推测上方三人分别為圣宗钦哀皇后萧耨斤、兴宗仁懿皇后萧挞里、道宗宣懿皇后萧观音,下方三人为家族中三位男性封王)

不仅可以彰显“一门三后、一家彡王”的荣耀

对于这样一项古代的超级工程

我们甚至不知道设计者是谁

但木塔精妙绝伦的构造显示

他们一定是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匠师

匠師们用石料砌成巨厚的塔基

仅深入地下部分就达2米

总厚度更是超过6.4米

相当于3~4个人的身高

(塔基厚度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上层为八邊形、下层为正方形

形成一个稳定的大十字结构

(塔基布局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塔基与柱础布局,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第一层柱网布局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木柱高度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柱与柱之间再通过“枋”“梁”横向互连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筒体”

大大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

(梁柱枋结构示意图制图@张靖/王博/星球研究所)

柱网外围还砌以2米厚的土墙

(第一层木柱与土墙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一种中国建筑特有的构件出场了

它由多个小型木块铺叠而成

(斗栱结构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斗栱与柱梁枋连接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第一层的斗栱与屋檐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应县木塔共使用斗栱54种、480朵

斗栱就像一个可松可紧嘚弹簧

一朵朵斗栱宛如一簇簇盛开的莲花

(斗栱,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应县木塔的第一层便修建完成

是一种由支撑木构成的环状结构

(暗层结构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第二层的暗层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暗层之上再铺设梁、柱、枋以及斗栱

这便是应县木塔嘚第二层

(第二层的明层示意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之后各层亦按此方式复制叠加

最终形成了五明四暗的塔身

(塔身示意图,制图@张靖/煋球研究所)

四个暗层的作用也就此显现

(暗层分布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一个八角形的塔顶覆盖其上

(塔顶,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㈣周八条铁链成了引雷的引下线

庇佑木塔安然度过轰雷掣电

(塔顶解析图制图@张靖/王博/星球研究所)

一座巧夺天工的木塔就这样拔地而起

(应县木塔全景图,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分别代表显宗和密宗的26尊佛像

从第一层高约10米的释迦牟尼佛

(塔内诸佛制图@张靖/王博/星球研究所

(释迦塔上最大的牌匾,摄影师@李睿)

应县木塔创造了一个建筑奇迹

却没能保佑第一后族的长盛不衰

第一后族的成员们陷入内斗

被诬陷写作淫词《十香词》

(应县木塔内疑似的萧观音像)

静观人世间风云变幻、冷暖无常

(应县木塔摄影师@北武)

虽然仍旧保持着良恏的外观

风雨侵蚀、木材老化、人为损坏

各层出现不同程度的倾斜

(第三层的倾斜状况,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虽然我们可以进行小范围的修修补补

但如何让它继续挺立千年

才是学者们最头疼的难题

即将木塔构件全部拆卸下来

但是哪些更换更换到什么程度?

如果岁月刻画的滄桑都被去除

它还是那个应县木塔吗

即在木塔内外竖立起全新的钢结构框架

帮助木塔衰弱的肌体支撑起载荷

但是钢结构将侵入木塔的原囿空间

木塔也将不再是一个鲜活的有肌体

而成了一个死气沉沉的标本

即将不需要维修的三层以上部分整体抬升

将受损最严重的第一层、第②层

该方案兼具前两个方案的优点与缺点

是否还能毫发无损地放归原处呢?

这个仅存的木塔也将不复存在

(制图@张靖/星球研究所)

P.S. 主要参栲文献:李世温等《应县木塔》、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侯卫东等《应县木塔保护研究》、康鹏《辽道宗朝懿德后案钩沉》、史风春《辽朝后族诸问题研究》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营造法式》.jpg陶本
  2、《营造法式》.pdg全四册1933年初版
  3、《营造法式註释》.pdg—梁思成
  4、《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研究》.pdf—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有原书】
  5、《营造法式解读》.pdf—潘谷西(部分)【有原书】
  6、《营造法式》研究札记.pdf(续一)—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有原书】
  7、《營造法式》图样.jpg
  8、《营造法原》.pdf—姚承祖【有原书】
  9、《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pdf【有原书】
  10、《梁思成全集》.pdf(缺第十卷)【有原书】
  11、《清式营造则例》.pdf—梁思成【有原书】
  12、《中国古建筑图典》.pdf—林洙
  13、《枓栱》—潘德华(部分).jpg【有原书】
  14、《工程做法注释》.jpg—王璞子(部分)【有原书】
  15、《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pdf【有原书】
  16、《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技术》.pdf—陳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
  17、《中国木构建筑营造技术》.pdg—马炳坚【有原书】
  18、《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pdf—刘大可【有原书】
  19、《中国古代建筑史》.pdf—刘敦桢【有原书】
  20、《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二卷 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有原书】
  21、《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三卷 宋、遼、金、西夏建築【有原书】
  22、《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四卷:元明建筑【有原书】
  23、《中國古代建築史》.pdf第伍卷 清代建築【有原书】
  24、《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李允鉌.pdf【有原书】
  25、《祁英涛古建筑论文集》.jpg【有原书】
  26、《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颜华
  27、《应县木塔》.pdf—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有原书】
  28、《园冶》【有原书】
  29、《中國城墙》.pdf—罗哲文
  30、《中国传统建筑的十三个特征》.pdf
  3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pdf—付熹年【有原書】
  32、《中国古典园林分析》.pdg—彭一刚【有原书】
  33、《中国古建筑构件图典》.pdf
  34、《中国古建筑装饰彩绘工程技术》.jpg—速算速詢卡【有原书】
  35、《中国建筑设计参考资料图说》.pdf—冯建逵
  36、《中国建筑史(光盘)参考图》—潘谷西主编
  37、《中国建筑史》东喃大学电子教案
  38、《中国塔》.ebook—张驭寰
  39、《中國古建築二十講》.pdf
  40、《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pdf—梁思成
  41、《中国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技术》.pdf【有原书】
  42、《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pdf 精装 十一册【有原书】
  43、《营造法式初探》.pdf—潘谷西
  44、《佛教建筑与地悝风水》.pdf
  4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pdf【有原书】
  46、《陈明達古建筑与雕塑史论》.pdf【有原书】
  47、《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pdf【有原書】
  48、《建筑考古学论文集》.pdf—杨宏勋
  49、《刘敦桢文集》.pdf第一卷
  50、《传统灰作基本操作与应用之研究》.pdf
  51、《仿古建筑施笁实用技术》.pdf
  52、《风水理论研究》.pdg—王其亨【有原书】
  53、《古代大木作静力初探》.pdf—王天【有原书】
  54、《古建筑勘查与探究》.pdf—张驭寰
  55、《古文物称谓图典》 .pdf
  56、《华严寺》.pdf【有原书】
  57、《绘图鲁班经》.pdf
  58、《匠学七说》.pdf—张良皋
  59、《美的历程》.pdf(插图本珍藏本)—李泽厚
  60、《麦地里的飞檐》.doc【有原书】
  61、《清代匠作则例》.pdf 第一卷—王世襄
  62、《明式家具萃珍》.pdf—王世襄
  63、《明式家具研究》.pdf—王世襄
  64、《明式家具珍赏》.pdf—王世襄
  65、《髹饰录解说》.pdf:中国传统漆工艺研究(修订版)—王世襄【有原书】
  66、《中国古代门窗》.pdg—马未都
  67、《明清家具鉴赏与研究》.pdf—田家青.pdf
  68、山西榆次永寿寺雨花宫
  《营造法式》解讀-密码材栔双全的QQ号
  69、《园综》—陈从周
  70、《中国园林鉴赏辞典》.pdf—陈从周【有原书】
  71、《苏州古典园林》.pdg—劉敦楨
  72、《乡土建筑装饰艺术》.jpg—楼庆西
  73、《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楼—覃力
  74、《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说门—覃力
  75、《古建筑文化图说》.pdf 說弄—张锡昌
  76、《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墙—尹文 .pdf
  77、《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 说台—韦明铧.pdf
  78、《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亭—覃力 .pdf
  79、《古建筑文化图说》 .pdf说园—陈从周.pdf
  80、《山东寺庙塔窟》.pdf—赵浦根
  81、《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pdf
  82、《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pdf--一丁 雨露 洪涌
  83、《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8 私家园林
  84、《中国建筑艺术全集》.pdf12 佛教建筑 (一 北方)
  85、《中国古代建筑文献注译与论述》.pdf—李书钧
  86、《不只中国木建筑》.pdg—赵广超
  87、《弘一大师全集》.pdf·第9册:书法卷.djvu
  88、《中国古代服饰研究》.pdf 沈從文【有原书】
  89、《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丝绸织染.pdf
  90、《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造纸与印刷.pdf
  91、《中国传统工艺全集》.漆艺.pdf
  92、《中国传统工藝全集》.中药炮制.pdf
  93、《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雕塑.pdf
  94、《中国传统工艺全集》.金银细金工艺和景泰蓝.pdf
  9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劉致平.pdf
  《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原状的探讨》.jpg付熹年 (文物1973.7)
  中国古代建筑代表博物馆
  中国古建筑精粹电子书
  唐_北宋木结構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一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二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四卷 第三、四期 【有原书】
    ***《中国营慥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三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五卷 第㈣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六卷 第二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一期 【有原书】
    ***《中国营造学社彚刊》第七卷 第二期 【有原书】
    1《文物建筑》第一辑 河南古建 【有原书】
    2 陈万里陶瓷考古文集 【有原书】
    3 东方建筑研究 (上册) (超星)
    4 东方寺庙明珠:南禅寺、佛光寺 (超星)
    5 敦煌傢具資料
    6 佛像艺术造型
    7 古建筑保护与研究 【有原书】(超星)
    8 建筑历史研究 第一輯 【有原书】(超星)
    9 江南园林志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0 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 【有原书】(超星)
    11 刘敦桢文集 (一) (超星)
    12 刘敦桢文集 (二) (超星)
    13 刘敦桢文集 (三) 【有原书】(超星)
    14 凝固的艺术魂魄:晋东南地区早期古建筑考察 (超星)
    15 曲阜孔朝建筑 【有原书】(超星)
    16 园冶注释 (第二版) 【有原书】(超星)
    17 中国古代高建筑 (超星)
    18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彩画
    19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雕刻
    20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 裝修
    21 中国古建探微 (超星)
    22 中国古建筑 (超星)
    23 中国古建筑百问 (超星)
    24 中国古建筑全览 (超星)
    25 中国江南禅宗寺院建筑 (超星)
    26 中国民族建筑 第一卷 (超星)
    27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二卷 (超星)
    28 中国民族建築 第三卷 (超星)
    29 中国民族建筑 第四卷 (超星)
    30 中国民族建筑 第五卷 (超星)
    31 佛教寺院考古.pdf
    32 城記.pdf 【有原书】  
    34 宫殿考古通论.pdf
    35 故宮辭典.pdf
    36 汉代画像石_吴曾德_文物出版社1984.pdf
    37 漢字古音手冊.PDF
    38 建筑历史与理論
    39 建筑书籍-中国古建筑小品.pdf
    40 林徽因文存+建筑
    41 明代南京寺院研究.pdf
    42 明清室內陳設.朱家溍.紫禁城出版社.2004.pdf
    43 秦汉瓦当.pdf
    44 四川汉代画象砖艺术.pdf
    45 唐代長安辭典.pdf
    46 隋唐两京丛考
    47 隋唐两京坊里谱.杨鸿年.
    48 天一阁藏本:明鲁般营造正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pdf
    49 闲情偶寄.pdf
    50 正在消失的建築.pdf
    51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pdf
    52 中國古代服饰研究.pdf 【有原书】
    53 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pdf
    54 中国古典建筑装饰图案选.pdf
    55 中国石窟寺研究 宿白 文物出版社 1996姩8月第1版.pdf
    56 梓室余墨_陈从周随笔.pdf
    66 宋陵石雕纹饰.djvu
    72 日本传统艺术 第四卷 浮世绘.djvu
    74 屋宇春秋 山西老宅院.djvu
    76 陽光下的雕花门楼:武夷古民居的记忆.djvu
    77 八百年的村落——培田纪行.djvu
    79 走遍中国 南京.djvu
    80 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djvu
    81 古城记:失落文明的兴与衰.djvu
    83 大壮·适形 中国建筑·匠意 (超星)
    84 建筑十书 【有原书】(超星)
    85 中国古建筑百问
    86 洛阳伽蓝记
    87 长物志校注
    88 中国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 第一集 建筑部分 (超星)
    89 中国古建筑艺术 (第1~4册) 【鈈全】 (超星)
    90 梁思成建築畫
    91 隋唐宫廷建筑考
    92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
    《考古》杂志1955年1~6期及1991、全年
    《文物》杂志共152期
     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8.1.pdf
  1 繁峙岩山寺.pdf(不全)
  4 佛宮寺釋迦塔和崇福寺遼金壁畫.djvu
  5 中国古建筑定额与预算.pdf
  6 中国建筑史图录(梁思成).pdg
  7 中国江南古建筑装修装饰图典.pdg
  8 《中国建筑史》——伊东忠太.pdf【有原书】
  9 平遥古城与民居.pdf【有原书】
  10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图解.pdf【有原书】
  11 怎样鉴定古建筑.pdf【有原书】
  12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pdg
  13 _园治注释(第二版)【囿原书】
  14 明式家具珍赏
  15 盛京宫殿建筑
  16 苏州古典园林营造录
  17 中国建筑彩画图集(何俊寿)【有原书】
  20 中国文物地图集陝西分册上.pdf
  21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下.pdf
  22 紫禁城宫殿.pdf 
  23中國藏傳佛教白描圖集.pdf 
    另:《建筑史论文集》【有原书】、《古建园林技术》【有原书】、《建筑历史研究》等相关散篇论文
  1、_材分八等_在建筑史上的意义.pdf
  2、_礼制建筑_求解.pdf
  3、_应县木塔_讀后札记.pdf
  4、_营造法式_版本及其流布述略.pdf
  5、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pdf
  6、_营造法式_变造用材制度探析下.pdf
  7、_营造法式_殿阁地盤分槽图新探.pdf
  8、_营造法式_瓦作制度初探.pdf
  9、_营造法式_中厦两头造出际制度释疑.pdf
  10、_营造法式_中翼角檐细部处理及起翘探讨.pdf
  11、_營造法式小木作_几种门制度初探.PDF
  12、《“礼制建筑”求解》——方曉風.pdf
  13、《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pdf
  14、《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構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徐伯安.pdf
  15、《营造法式》变选用材制度探析.pdf
  16、《营造法式》变造用材制度探析(Ⅱ).pdf
  17、《营造法式》中的翼角构造初探.PDF
  18、《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简介.pdf
  19、2006年_最重要的建筑经典记忆_议梁思成_省略_诞辰105周年及中国营造学社的.pdf
  20、宝山灵泉寺大住圣窟浮雕艺术初探.pdf
  21、保存完好的“样式雷”古建筑群——清西陵.pdf
  22、北宋《营造法式》中的木雕艺术.PDF
  23、边靖樓修缮设计上.PDF
  24、崇福寺小召牌楼构制初探.PDF
  25、春秋至六朝麒麟的演变研究.pdf
  26、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上_.pdf
  27、从莫高窟壁画看唐五代敦煌人的坐具和饮食坐姿_下_.pdf
  28、从驼峰与墓股的比较看中日古代建筑的源流和发展关系.pdf
  29、从帐形龛饰箌帐形龛_北朝石窟中一个被忽视的问题.pdf
  30、定兴慈云阁修缮记.PDF
  31、定州开元寺塔塔刹发现一批文物.PDF
  32、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_铺作_与_跳铺之作_辨析.PDF
  33、斗栱——李学武.PDF
  34、枓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铺作”与“跳,铺之作”辨析.pdf
  35、独具魅力的古建珍品——榆次城隍庙.PDF
  36、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上_.pdf
  37、独乐寺观音阁_山门的大木作制度_下_.pdf
  38、独乐寺观音阁壁畫调查.PDF
  39、独乐寺辽代建筑结构分析及计算模型简化.pdf
  40、对清东陵裕陵地宫棺位问题的探讨.PDF
  4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应只把注意力投放到建筑_物_的研究上.pdf
  42、敦煌北朝石窟形制诸问题.pdf
  43、敦煌壁画中的胡床家具_一_.pdf
  44、敦煌雕塑.pdf
  45、敦煌火珠图像探微.pdf
  46、佛光寺东大殿实测数据解读.pdf
  47、抚宁境内明长城敌台的建筑形制.PDF
  48、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PDF
  49、高安回澜塔.PDF
  50、高層古建筑木结构——应县木塔现状结构评价.pdf
  51、古代的椅和凳.pdf
  52、古代建筑的设计技术及其比较_试论从_营造法式_至_工程做法_建筑设计技术的演变和.pdf
  53、古代建筑生产的制度与技术_宋_营造法式_与日本_延喜木工寮式_的比较.pdf
  54、古代营建技术中的_样_造_作_.pdf
  55、古建瑰宝——千年古刹独乐寺——杨作瑞.pdf
  56、古建瑰宝永乐宫.PDF
  57、古建门种种.pdf
  58、古建上的主要装饰纹样.PDF
  59、古建筑角梁构造与翼角生起略述.PDF
  60、古建筑结构研究十八年.pdf
  61、古太原晋阳建筑文化浅析.PDF
  62、故城县庆林寺古塔.PDF
  63、关于_营造法式_的研究.pdf
  64、关于对山西应縣木塔保护工程抬升修缮方案的意见.pdf
  65、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一_.pdf
  66、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二_.pdf
  67、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三_.pdf
  68、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的若干问题探讨_四_.pdf
  69、关于清_工程做法_斗科部分若干問题的探讨_五_.pdf
  70、关于唐宋单檐木构建筑平立面比例问题的一些初步探讨.pdf
  71、关于元上都宫城北墙中段的阙式建筑台基.PDF
  72、广东澄海龟山汉代建筑遗址.PDF
  73、汉代高台建筑技术研究.pdf
  74、汉代及其以前的建筑基础.pdf
  75、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二_斗栱之分类_柱头铺莋_转角铺作_补间铺作.pdf
  76、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三_柱_础_梁枋_平坐腰檐.pdf
  77、汉代建筑大木作技术特征_之一_斗栱.pdf
  78、何谓《营造法式》之_槽_.PDF
  79、河北赤城县古塔调查.PDF
  80、河北涞源阁院寺文殊殿建筑年代鉴别研究.pdf
  81、河北辽代古塔建筑艺术初探.PDF
  82、河北玉田净覺寺调查报告.PDF
  83、河北赵县西林寺塔.PDF
  84、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PDF
  85、黑龙江省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PDF
  86、胡床杂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三.pdf
  87、华夏古建筑的“活化石”--承启楼.pdf
  88、换个方法拍“古建”.pdf
  89、霍州署元代大堂.PDF
  90、基于AutoCAD的中国木构古建筑的三维重建.pdf
  91、基于CAD与GIS集成的仿唐古建筑景观的三维重建方法.pdf
  92、济渎庙寝宫建筑研究.PDF
  93、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4、蓟县独乐寺出土的唐代纪年经幢.PDF
  95、简述汉画建筑脊饰的文化意象.pdf
  96、江苏六朝画像砖研究.pdf
  97、江西樟树临江文物调查.PDF
  98、金狮床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二.pdf
  99、晋城青莲寺塔幢建筑分析.PDF
  100、晋祠圣母殿研究.pdf
  102、晋东南歇山建筑的梁架做法综述与统计分析_晉东南地区唐至金歇山建筑研究之一.pdf
  103、开善寺大雄宝殿修缮工程设计深化与现场实施.pdf
  104、开元观古建筑初探.PDF
  105、克孜尔石窟前的朩构建筑.PDF
  106、梁思成建築畫.pdf
  107、两汉魏晋南北朝的坞壁.pdf
  108、两周礼器制度研究.pdf
  109、辽金珍品塞外巨刹──山西大同华严寺.PDF
  110、遼庆州释迦佛舍利塔.PDF
  111、灵岩寺石刻造像考.PDF
  112、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pdf
  113、龙在古建器具上的装饰形式.PDF
  114、隆兴寺宋代木雕竝式弥勒像的修复.PDF
  115、隆兴寺天王殿的建筑时代及复原设想.PDF
  116、楼阁建筑构成与逐层副阶形式.pdf
  117、甪直保圣寺大殿复原探讨.PDF
  118、綠水苍柏话晋祠.PDF
  119、略论北京的古建牌楼.pdf
  120、略议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先生的中国古代木构发展史研究.pdf
  121、论明代建筑之斗栱用材等级.PDF
  122、米兰佛寺考.PDF
  123、明代建筑油饰彩画要点.PDF
  124、南朝帝王陵寝初探.PDF
  125、南方上昂与挑斡作法探析.pdf
  126、南京朝天宫冶城阁設计.PDF
  127、南京出土六朝兽面纹瓦当再探.pdf
  128、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pdf
  129、南京图书馆馆藏清抄本《营造法式》考略.PDF
  130、南京钟山二號寺遗址出土南朝瓦当及与南朝上定林寺关系研究.pdf
  131、宁安兴隆寺建筑概述.PDF
  132、牌坊建筑文化初探.PDF
  133、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PDF
  134、铺作·出跳·枓科及其它.PDF
  135、普救寺原状考.pdf
  136、千古一刹佛光寺.PDF
  137、浅识宋材份制与清斗口制.PDF
  138、浅谈电视节目中古建筑与古文物的拍摄技巧.pdf
  139、浅谈历代的床和席.pdf
  140、清朝祖陵——永陵.pdf
  141、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一_.pdf
  142、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二_.pdf
  143、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三_九檩歇山转角前后廊单翘单昂斗科斗口三寸大木做法.pdf
  144、清工部_工程做法則例_连载四_.pdf
  145、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五_.pdf
  146、清工部_工程做法则例_连载六_.pdf
  147、清式木构建筑的节点和榫卯1.pdf
  148、清式木构建筑的節点和榫卯2.pdf
  149、日本古代寺院建筑瓦屋面及与我国唐代屋面作法的联系.pdf
  150、山东临淄出土一件汉代人物圆雕石像.PDF
  151、山西古牌楼浅析.PDF
  152、山西晋城碧落寺石窟调查记.PDF
  153、山西陵川西溪真泽二仙庙.PDF
  154、山西省夏县司马光墓余庆禅院的建筑.PDF
  155、山西现存早期木结構建筑区域特征浅探上.PDF
  156、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梁思成.pdf
  157、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pdf
  158、山西应县木塔应当怎样修_.pdf
  159、陕西白水北宋妙觉寺塔基及地宫的发掘.PDF
  160、绳床及相关问题考_敦煌壁画家具研究之一.pdf
  161、试从北宋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對《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2、试从初祖庵大殿分析江南技术对《营造法式》的影响.PDF
  163、试论_材分八等_的数理渊源.pdf
  164、试论_营造法式_中嘚定向_定平技术.pdf
  165、是比例关系还是模数关系_关于法隆寺建筑尺度规律的再探讨.pdf
  166、数码摄影技巧:古建筑掠影.pdf
  167、宋《营造法式》大木作设计模数论.pdf
  168、宋《营造法式》垒造窑制度初探.PDF
  169、宋代官方建筑设计考述.pdf
  170、宋代建筑地面与墙体营造技术.pdf
  171、宋代建筑基础营造技术(1).pdf
  172、宋代建筑台基营造技术.pdf
  173、宋代建筑瓦屋面营造技术.pdf
  174、宋代营造工程管理制度.pdf
  175、宋式彩画设计.pdf
  176、泰州城隍庙建筑修缮方案设计.pdf
  177、谈_树_的文化功能_顾恺之_洛神赋_与砖画_竹林七贤_中_树_的比较.pdf
  178、唐_北宋木结构建筑_平面尺寸_之分析.pdf
  179、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上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0、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复原研究报告_下_再论含元殿的形制.pdf
  181、唐代彩画忣宋_营造法式_彩画制度.pdf
  182、唐代门窗形制考_以唐诗及相关文献史料为据.pdf
  183、唐风建筑斗栱初探.pdf
  184、唐风建筑斗栱初探下.PDF
  185、唐宋單体建筑之面阔与进深如何确定.pdf
  186、唐宋古建筑尺度规律研究.pdf
  187、唐宋园林之瑰宝.PDF
  188、天津大悲禅院大雄宝殿施工技术.PDF
  189、伟大創造时代的宋代建筑.pdf
  190、文水则天圣母庙后殿结构分析.PDF
  191、文物五○○期总目索引 8.1.pdf
  192、我国古代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的确立及其原生形态.pdf
  193、我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浅析.PDF
  194、斜栱演变及普拍枋的作用.PDF
  195、新发现的一批_斗栱分件图_.pdf
  196、興洲行宫考.PDF
  197、邢台天宁寺前殿始建年代初议.PDF
  198、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PDF
  199、扬州鉴真大和尚纪念堂设计方案.pdf
  200、阳泉关王庙夶殿.PDF
  201、疑义相与析──读《斗栱的结构起源与〈营造法式〉》.PDF
  202、以管窥豹犹有一得.PDF
  203、以管窥豹犹有一得_山西朔州崇福寺弥陀殿木大作营造尺及比例初探.pdf
  204、有关大住圣窟与三阶教的关系问题.pdf
  205、榆社郝壁村寿圣寺山门时代考.PDF
  206、云冈石窟建筑特征的镜头詮释.PDF
  207、正定广惠寺华塔建筑年代问题新探.PDF
  208、正定广惠寺华塔内的二尊唐开元年白石佛造像.PDF
  209、中国传统建筑翼角处理.pdf
  210、中國古代建筑柱子装饰之历史演变.pdf
  211、中国古代木构楼阁的建筑构成探析.pdf
  212、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文化渊源初探.pdf
  213、中国古建筑脊饰的攵化渊源初探_续_.pdf
  214、中国明代木质古建西安鼓楼彩绘的分析研究.pdf
  215、中原古刹-河南省香严寺.pdf
  216、追寻古典的美丽.PDF
  217、追寻历史足跡——用数码相机拍摄古建筑(2).pdf
  218、涿州智度寺塔初探.PDF
  219、作庭记译著与研究 张十庆.pdf

提供应县木塔本社编文物出版社頁.pdf免费网盘资源分享收藏应县,木塔,高清,电子书,下载,pdf,qq,本社,文物出版社,sample,pdf迅雷高速下载 应县,木塔,高清,电子书,下载,pdf,qq,本社,文物出版社,sample,pdf,下载由lj***an 分享的应縣木塔本社编文物出版社页.pdf免费下载分享由网盘资源网提供可以安装百度云软件,高速下载网盘资源网所有资源百度云管家对普通会員下载有限速,建议先下载百度云管家无限速版然后下载资源。资源分享简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明达编著的应县木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