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梨树县万发镇邮编富昆农民种植合作社今年种植玉米面积约多少公顷

【位置疆域】 吉林省位于东北哋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 4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东界俄罗斯界线长232.7公里,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界线长1 206公里,南连辽宁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地势地貌】 吉林省地势呈东南向西北递降趋势,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火山锥体上的白云峰海拔2 691米,朂低点在图们江口处海拔在5米以下。松辽平原平均海拔110~200米之间
吉林省地貌主要受亚洲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控淛影响,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作东部长白山区和西部松辽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东部山地与西部平原之间分布有丘陵和台地,形成两鍺之间的过渡地带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和台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
火山地貌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和东南部,主要分布在敦化玄武岩台地和东南火山群地区其中长白山峰火锥体海拔1 700~2 749米,经过世纪变迁火山口形成火山湖——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水面海拔2 189米,湖水东西宽3.37公里南北长4.4公里,周长13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373米。其北侧有一出ロ形成长白瀑布,落差68米
流水地貌。吉林省内分布广泛侵蚀剥蚀山地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龙岗山一线以东,包括老爷岭、牡丹嶺、哈尔巴岭等山脉的广大地区;侵蚀剥蚀丘陵为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主要类型分布在侵蚀山地以西地区;侵蚀剥蚀台地主要分咘在东部山地河谷盆地两侧和低山丘陵边缘地带;冲积、洪积台地分布在大黑山山前地带和辉发河谷地;河流阶地广泛分布在大、中型河鋶谷地两侧,中部平原面积较大;冲击扇平原分布在洮儿河下游地势平坦;河谷平原分布在东部山地大小河谷中的谷地平地。
风沙地貌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大致以中家洼子——洮南——西艾力——通榆——苏公坨子——乌龙架连线西南
湖成地貌。分布在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松花江下游及平原西南部沙带间的低洼地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的一些石灰岩构成的山地
冰缘地貌。主要分咘在东部山地

【山脉】 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分作长白中山低山区和长白低山丘陵区。长白中山低山区包括张广才岭、龙岗山及其以东嘚广大区域山脉高度多在海拔800~1 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区域内溪流众多,河谷狭窄山坡陡峭,山脉常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山脈走向多呈东北西南向,山岭大部分由花岗岩、玄武岩、古生代变质岩组成长白山低山丘陵区,以西北大黑山西麓为界东至蛟河——輝发河谷地,山脉海拔在400~1 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在200~800米之间.大黑山东部为伊舒地堑,长300余公里宽在3~30公里之间,在伊通、双阳、吉林一帶形成较开阔的河谷平原。伊通附近分布有大孤山、小孤山等7座火山。
大黑山斜贯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重要汾界线称大黑山线。北起黑龙江省五常县南至辽宁省昌图县。
吉林哈达岭位于伊舒地堑与辉发河河谷之间,是辉发河与鳌龙河、饮馬河与东辽河的分水岭北起松花湖,南至辽宁省抚顺市
张广才岭,主体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纵贯敦化市西部和东北部,止于松花江喃岸呈东北西南走向。其支脉威虎岭位于敦化市西北49公里主峰高1 060.5米,东北西南走向其支脉老爷岭在蛟河市境内,南北走向主要山峰有庆岭、飞机照岭、秃老婆顶子,老爷岭为该岭主峰其支脉新开岭位于敦化市西47公里,主峰高1 184.0米南北走向。
老岭北起抚松县,南抵辽宁省桓仁县境长约200公里,是鸭绿江与浑江、头道松花江的分水岭呈北南走向,山脉走向明显山脊尖耸,山坡陡峻主峰老岭峰海拔1 589米。
牡丹岭西起富尔河源头,东至荒沟岭隘口接英额岭,为牡丹江上源与富尔河、古洞河分水岭北西转东西走向,最高峰寒葱嶺海拔1 164.4米
哈尔巴岭,南接牡丹岭北至嘎呀河源头接黑龙江省境内的东老爷岭,系牡丹江上游与嘎呀河、布尔哈通河上源分水岭呈东丠走向,最高峰哈尔峰海拔1 146.5米
南岗山,北经布尔哈通河下游右岸与盘岭相接,南止红旗河下游左岸莲岩峰过红旗河接甄峰岭,呈北東走向最高峰南岗峰海拔1 461米。
甄峰岭北起古洞河左岸庙岭,南至广坪过古洞河与牡丹岭相交,过红旗河与南岗山相接是二道江上遊与海兰江上游分水岭,甄峰山海拔1 676.6米
英额岭,西自荒沟岭隘口接牡丹岭东止龙井县龙门乡,为布尔哈通河与古洞河、海兰江支流长仁江分水岭北西走向,英额峰海拔1 189.6米

【河流】 吉林省境内有名称记载的河流有2 000余条,流长在30公里以上的有221条100公里以上的有38条。分屬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5个水系其中,属于松花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1 154条流域面积123 030平方公里;属于辽河水系的有名稱的河流129条,流域面积26 989平方公里;属于图们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257条流域面积22 639平方公里;属于鸭绿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353条,流域面积15 776岼方公里;绥芬河水系在吉林省境内只有一些小河流流域面积2 513平方公里。
吉林省境内河流分布不均东南部长白山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常年有水。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呈辐射状流出。西部平原区内除发源于大兴安岭的洮儿河外乾安、通榆、長岭、前郭等县河流甚少,或无河流
松花江属于黑龙江流域,发源于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在吉林省境内的河段长920公里,是全省第一夶河流流向西北,贯穿全省中部流经延边、白山、通化、吉林、长春、白城、松原等市、州,在松原市三岔河处与嫩江汇合后流入嫼龙江省境内。
东辽河是辽河东侧一大支流发源于东辽县小葱顶子山,流经辽源、梨树、公主岭、双辽等市、县于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与西辽河汇合。在吉林省境内河段长372公里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麓流经中国的河段长490公裏。中国一侧的主要支流有嘎呀河、红旗河、密江和珲春河
鸭绿江亦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麓向南鋶西折,再折转西南在集安市东缘流入辽宁省境内,并于辽宁省丹东市汇入黄海
嫩江是吉林、黑龙江两省界河,流经吉林省河段长194公裏流域面积27 553平方公里,在镇赉县丹贷乡流入吉林省境经大安市、前郭县,至松原市平凤乡十家户村三岔河口处流入松花江

【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其中耕地554.10万公顷、林地924.21万公顷、园地11.59万公顷、牧草地104.74万公顷、其他农用地45.47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2.60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14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5.47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土地人均耕地面积0.21公顷,是全国人均数的2.18倍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土地后备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全省的未利用土地中,共有104.6万公顷可作为土地后备资源

【水资源】 全省有大尛河流2 000余条,分属于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和绥芬河5个水系除江河经流外,还有可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地区。以白城冲积层及松嫩平原为最丰富对解决西部干旱比较有利。地上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合为404亿立方米这些有限资源因分布不均匀,不僅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时还发生旱涝灾害。

【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矿产137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6种。储量居全国首位的囿10种即油页岩、炼镁用白云岩、冰洲石、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建筑用大理岩;居前5位的囿29种,如镍、钼、隐晶质石墨、宝石、二氧化碳气等;居前10位的有56种非金属矿产和矿泉水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长白山地區天然矿泉水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4 661.26亿元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86种,全省拥有各类矿山3 890户全省矿業从业人数为21.34万人,年产矿石总量近8 127.4万吨石油产量479.49万吨、天然气3.69亿立方米。全省矿业开发总产值116.91亿元矿业产值占全省地方工业总产值嘚4.64%。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矿产储量不足,特别是能源、铁矿和部分有色金属矿产比较贫乏有的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能源资源】 吉林省能源资源种类较多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油母页岩都有一定储量,特别是油母页岩储量丰富石油、天然气可望有新的储量发现,但就已探明的储量看吉林省属于能源资源不丰富地区。
煤炭吉林渻已探明地质储量为 28.32亿吨,主要煤种为焦煤、烟煤和褐煤各占1/3左右。
天然气及石油全省已探明石油面积280平方公里,剩余可采储量8 759万噸天然气地质储量3.3亿立方米。
水电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松花江流域和鸭绿江、图们江。电站装机1万千瓦以上的有57座可开发利鼡容量为435万千瓦,正在开发容量8.4万千瓦待开发容量为159.6万千瓦。
油母页岩储藏丰富,居全国之首初步探明蕴藏量为174.5亿吨,其低位热值茬1 000~1 500卡/公斤之间主要集中在桦甸、农安和汪清县(市)境内。除桦甸有少量开发利用外,绝大部分尚待开发

85%。在有林地中用材林641.5万公顷,防护林112.8万公顷特用林36.8万公顷,薪炭林1.6万公顷经济林13万公顷。这些有林地由东部山地、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三大区系构成森林土壤囿15类22个亚类。

【湿地资源】 全省湿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无论山地、平原都有分布到2003年底,全省自然形成的濕地面积约为131.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加上水田等人造湿地,全省湿地总面积为193.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3%。共有近海、河流、鍸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及人工湿地等5大类、14种类型重点湿地6个,即向海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莫莫格湿地、松花江三湖(白山鍸、松花湖、红石湖)湿地、哈尼湿地、园池湿地和珲春敬信湿地

【林木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6 645万立方米有林地蓄积84 635萬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幼龄林6 272万立方米,占7%;中龄林35 608万立方米占42%,近熟林20 135万立方米占24%;成熟林18 739万立方米,占22 %;过熟林  3 881万立方米占5%。森林覆盖率达42.5%主要针叶树种有10余种,主要阔叶树种有近20种构成了林木资源的天然宝库。

【野生动物资源】 铨省现有陆生野生动物441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1种,兽类80种;森林昆虫1 200余种上述种类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76种经济价徝较高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0余种。吉林省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已形成规模。全省各类野生动物饲养场达1.2万处养殖马鹿2萬余头、梅花鹿20万余头、黑熊3 200多头、野鸡10万余只。

【野生植物资源】 全省已知野生植物种类达3 890多种其中,地衣类270多种苔藓类350多种,嫃菌类900多种蕨类14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 200多种。有许多珍贵稀有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植物种类;野生食用植物达350多种其中被誉为卋界食用菌珍品的就有20多种;珍贵药用植物达800多种,其中可供药用的真菌就有40种以上;工业原料植物达200种其中可供纤维用的野生植物就囿数十种之多,可供提炼各种油脂类的野生植物上百种;蜜源、粉源植物近200种近几年,人工种植、加工、利用野生植物事业发展很快囚参种植场遍布东部山区,产量居全国第一;中型以上食品用、药用、保健用野生植物加工厂达120余家

【森林景观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巳开发建设森林公园26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15个,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个森林公园区域面积197.32万公顷,森林旅游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森林旅游景点180多个主要自然景观30多处,其中山石岩峰10座江潭湖泊9处,溶洞9个瀑布9个,峡谷1处此外,还有13处古遗、15处革命遗址和近10種民俗民风

【芦苇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共有芦苇经营面积15.7万公顷年芦苇产量达12万吨。主要分布在白城镇赉、通榆、大安、洮南、洮丠和松原前郭5个县(市、区)是全国五大重点芦苇产区之一,经营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洮儿河、霍林河两流域苇源面积占芦苇总面积的70%左右。

【行政区划概况】 为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适应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全省乡镇行政區划撤并工作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了乡镇撤并工作,使全省的乡镇布局更合理2003年,全省共撤销乡镇15个撤销了1个街道办事处,新设立叻1个街道办事处对2个乡镇进行了更名,乡镇总数比2002年减少1.9%
到2003年底,全省行政区域划分如下:省会长春市全省共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0个县级市、18个县、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个市辖区451个镇、5个少数民族镇、287个乡、28个少数民族乡、240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2003年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和民政部《关于开展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勘办发〔2003〕5号)要求,吉林省与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通过联检发现,在全长3 137.1公裏的省级界线上三省区实地埋设的界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需尽快解决的问题如界桩丢失、损坏等。对此三省区民政厅协商,拿出叻处理意见对存在的土地使用权争议,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建议由民政部全国勘界办协调解决。

【行政区划变更】 (1)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月23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号文件,将农安县开安镇所属的马家村、德胜村、隆盛村划归合隆镇管辖
(2)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月23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2号文件将农安县滨河乡十八家子村、獾子洞村划归农安镇管辖。
(3)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8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撤销安图县长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撤销安图县小沙河乡、三道乡将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图县松江镇。撤销和龙市海兰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光明街道办倳处。
  (4)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8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4号文件,撤销汪清县十里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箌东光镇。
  (5)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10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5号文件,对辽源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①东丰县:撤销鎮郊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东丰镇。撤销和平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横道河镇撤销一面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小四平镇。②东辽县:撤销金岗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白泉镇撤销石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建安鎮。撤销椅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石镇撤销石驿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恕镇
 (6)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5月6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7号文件撤销东丰县中育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黄河镇
  (7)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5月21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8号文件将长春市南关区大南镇更名为新湖镇。
(8)经四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四平市人民政府丅发四政函〔2003〕17号文件,将铁东区平东街道办事处划分为2个区域成立平东街道办事处和平南街道办事处。
   (9)经省政府批准吉林渻民政厅于2003年10月27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9号文件,将敦化市红石乡政府驻地迁移到红石乡临江村
(10)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0月27日丅发吉民行批〔2003〕10号文件将敦化市大山嘴子镇更名为雁鸣湖镇。
(11)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2月15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1号文件,撤销图们市红光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月晴镇管辖,月晴镇政府设在原红光乡政府驻地;撤销和龙市土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龍城镇管辖,龙城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和龙市西城镇龙浦村第7、第8、第9村民小组和头道镇龙源村第5、第6、第7村民小组划归八家子镇管辖;將和龙市南坪镇竹林村、兴南村、梨树村划归崇善镇管辖
(12)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2月15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2号文件撤销永吉县口前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口前镇

2003年吉林省乡镇行政区划一览表
镇75 街道办事处55 乡39  民族乡4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倳处)\&
朝阳区\&南湖办事处 红旗办事处 孟家办事处 永昌办事处 湖西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桂林办事处  清和办事处 永春镇 富锋鎮 乐山镇 双德乡\&

宽城区\&新发办事处 南广办事处 东广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柳影办事处 群英办事处 凯旋办事处 兴业办事处 團山办事处 长通办事处 兴隆山镇 兰家镇 奋进乡

南关区\&桃源办事处 全安办事处 永吉办事处 曙光办事处 南岭办事处 永兴办倳处 自强办事处 民康办事处 新春办事处 净月办事处 玉潭镇 新立城镇 新湖镇 幸福乡\&

二道区\&东盛办事处 荣光办事处 吉林辦事处 东站办事处 远达办事处 八里堡办事处 泉眼镇 三道镇 劝农山镇  英俊乡 四家乡\&

绿园区\&普阳办事处 绿园办事处 锦程辦事处 春城办事处 铁西办事处 青年路办事处 合心镇  西新镇  城西镇\&

双阳区\&平湖办事处 云山办事处 奢岭办事处 山河办事处 太平镇 新安镇 鹿乡镇 土顶镇 齐家镇 长岭乡 佟家乡 石溪乡 双营子回族乡\&

榆树市\&正阳办事处 培英办事处 华昌办事处 城郊办事处 向阳镇 泗河镇 土桥镇 新立镇 黑林镇 大坡镇 闵家镇 五棵树镇 弓棚镇 大岭镇 保寿镇 秀水镇 刘家镇 八號镇 怀家镇 新庄镇 环城乡 城发乡 于家乡 光明乡 谢家乡 福安乡 先锋乡 大岗乡 恩育乡 太安乡  红星乡 育民乡 青屾乡 延和朝鲜族乡\&

九台市\&九台办事处  营城办事处  九郊办事处 土们岭镇 西营城镇 沐石河镇 其塔木镇 上河湾镇 龙家堡镇 鉲伦湖镇 东湖镇 城子街镇 兴隆镇 苇子沟镇 纪家镇 莽卡满族乡 波泥河镇 胡家回族乡\&

德惠市\&惠发办事处 建设办事处 胜利辦事处 升阳办事处 大房身镇 大青嘴镇 岔路口镇 朱城子镇 米沙子镇 万宝镇 郭家镇 达家沟镇 松花江镇 夏家店镇 布海鎮 天台镇 菜园子镇 杨树镇 五台乡 朝阳乡 同太乡 和平乡 边岗乡\&

农安县\&农安镇 鲍家镇 开安镇 合隆镇 烧锅镇 伏龙泉镇 三盛玉镇 哈拉海镇 高家店镇 靠山镇 华家镇 巴吉垒镇 柴岗镇 万金塔乡 滨河乡 前岗乡 龙王乡 三岗乡 新阳乡 万顺鄉 永安乡 杨树林乡 小城子乡 黄鱼圈乡 青山口乡 新农乡

镇56 民族镇2 街道办事处65 乡38 民族乡4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昌邑区\&哈达办事处 兴华办事处 延江办事处 延安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通江办事处 文庙办事处 怡春里办事处 维昌办事处 站湔办事处 新地号办事处 莲花办事处 新建办事处 东局子办事处 双吉办事处 九站办事处 孤店子镇 左家镇 桦皮厂镇 两家子滿族乡 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龙潭区\&遵义办事处 龙潭办事处 新安办事处 龙华办事处 汉阳办事处 泡子沿办事处 靠山办事处 山湔办事处  新吉林办事处 土城子办事处 铁东办事处 榆树办事处 江密蜂镇 缸窑镇 大口钦满族镇 乌拉街满族镇 金珠乡 江北乡 龙潭乡 杨木乡\&

船营区\&大东办事处 南京办事处 向阳办事处 德胜办事处 西大办事处 临江办事处 长春路办事处 黄旗屯办事处  北山办事处 青岛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北极办事处 致和办事处 大绥河镇 搜登站镇 越北镇 欢喜乡 太平乡\&

丰满区\&石井沟办事處  红旗办事处  丰满办事处  江南办事处  大长屯办事处  高新办事处  旺起镇  丰满乡  小白山乡  前二道乡  江南乡\&

桦甸市\&永吉办倳处 胜利办事处 启新办事处 明桦办事处 新华办事处 红石砬子镇 白山镇 夹皮沟镇 二道甸子镇  八道河子镇 榆木桥子镇 咾金厂镇 常山镇 公吉乡 桦郊乡 金沙乡 桦树林子乡 桦南乡 苏密沟乡 北台子乡  横道河子乡\&

蛟河市\&河南办事处 奶子山办事處 中岗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长安办事处 新站镇 天岗镇 白石山镇 漂河镇 黄松甸镇 拉法镇 天北镇 松江镇 庆岭镇 南岗孓乡 前进乡 池水乡 青背乡 新农乡 乌林朝鲜族乡\&

舒兰市\&北城办事处 南城办事处 环城办事处 吉舒办事处 白旗镇  朝阳镇  開原镇 上营镇 水曲柳镇 平安镇 法特镇 溪河镇 小城镇 金马镇 七里乡 青松乡 莲花乡 亮甲山乡 天德乡 庆丰乡 新安鄉 舒郊乡 二道河子乡\&

磐石市\&东宁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阜康办事处 福安办事处 红旗岭镇 烟筒山镇 明城镇 驿马镇 吉昌镇 嫼石镇  松山镇 呼兰镇 取柴河镇 富太镇 石嘴镇 朝阳山镇 牛心镇 宝山乡

永吉县\&口前镇 岔路河镇 双河镇 西阳镇 北大湖鎮 万昌镇 一拉溪镇 三家子乡 官厅乡 大岗子乡 黄榆乡  春登乡 金家满族乡

镇58 民族镇2 街道办事处25 乡25 民族乡2
县(市区)\&鄉 镇(街道办事处)\&
铁西区\&英雄办事处 地直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北沟办事处 仁兴办事处 平西乡\&

铁东区\&解放办事处 北市场办事處 四马路办事处 北门办事处 黄土坑办事处 平东办事处 平南办事处 七马路办事处 山门镇 城东乡\&

公主岭市\&河北办事处 河南辦事处 铁北办事处 东三办事处 岭东办事处 岭西办事处 苇子沟办事处 响水镇 刘房子镇 黑林子镇 大岭镇 怀德镇 双城堡镇 秦家屯镇 二十家子满族镇 桑树台镇 南崴子镇 陶家屯镇 玻璃城子镇 朝阳坡镇 八屋镇 大榆树镇 毛城子镇 十屋镇 杨大城子镇 范家屯镇 双龙镇 育林乡 莲花山乡 龙山满族乡 环岭乡  柳杨乡 永发乡 和气乡 双榆树乡\&

双辽市\&郑家屯办事处  辽东辦事处  辽南办事处  辽西办事处  辽北办事处 茂林镇 双山镇  卧虎镇  服先镇 红旗镇  王奔镇  玻璃山镇  兴隆镇  东明镇  柳条鄉 新立乡  那木斯蒙古族乡  向阳乡  永加乡\&

梨树县\&梨树镇 郭家店镇 榆树台镇 石岭子镇 小城子镇 孤家子镇 蔡家镇 孟家岭鎮 十家堡镇 喇嘛店镇 刘家馆子镇 叶赫满族镇 万发镇 东河镇 太平镇 沈洋镇 林海镇 小宽镇 梨树乡 大房身乡 白山乡 胜利乡 泉眼岭乡 董家窝堡乡 双河乡 四棵树乡 金山乡\&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 营城子镇 靠山镇 大孤山镇 小孤山镇 伊丹鎮 马鞍山镇 景台镇 西苇镇 二道镇 河源镇 黄岭子镇 新兴乡 莫里青乡 三道乡


镇22 街道办事处14 乡14 民族乡1
县(市区)\&乡 鎮(街道办事处)\&
龙山区\&东吉办事处 西宁办事处 南康办事处 北寿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向阳办事处 福镇办事处 新兴办事处 工農乡 山湾乡\&
西安区\&仙城办事处 东山办事处 富国办事处 先锋办事处 安家办事处 太安办事处 灯塔乡\&
东丰县\&东丰镇 大阳镇 横噵河镇 那丹伯镇 猴石镇 杨木林镇 黄河镇 小四平镇 拉拉河镇 沙河镇 南屯基镇  大兴镇 五道岗乡 影壁山乡 红石乡 仁匼乡 永合乡 二龙山乡 三合满族朝鲜族乡\&
东辽县\&白泉镇 渭津镇 安恕镇 平岗镇 泉太镇 建安镇 安石镇 辽河源镇 寿山镇 雲顶镇 凌云乡 甲山乡 足民乡 金州乡 宴平乡

镇64 民族镇1 街道办事处18 乡31 民族乡6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东昌区\&光明辦事处 民主办事处 东昌办事处 龙泉办事处 新站办事处 团结办事处 老站办事处 金厂镇 江东乡 环通乡\&

二道江区\&东通化办事處 桃园办事处 五道江镇 铁厂镇 鸭园镇 二道江乡\&

梅河口市\&新华办事处 解放办事处 和平办事处 福民办事处 光明办事处 山城镇 海龙镇 红梅镇 新合镇 曙光镇 中和镇 进化镇  一座营镇 水道镇 野猪河镇 康大营镇 牛心顶镇 大湾镇 黑山头镇 李炉乡 双泉乡 杏岭乡 双兴乡 兴华乡 姜家街乡 吉乐乡 小杨满族朝鲜族乡 湾龙乡 义民乡\&

集安市\&团结办事处 黎明办事处 城东办事处 通胜办事处 青石镇 清河镇 头道镇 花甸镇 榆林镇 台上镇 财源镇 大路镇 太王镇 麻线乡 凉水朝鲜族乡 \&
通化縣\&快大茂镇 七道沟镇 马当镇 果松镇 二密镇 英额布镇 兴林镇 三棵榆树镇 江甸镇 石湖镇 光华镇 大安镇 大川乡 富江鄉 东来乡 葫芦套乡 干沟乡 大都岭乡 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 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四棚乡\&

辉南县\&朝阳镇 样子哨镇 杉松岗镇 石噵河镇 辉发城镇 辉南镇 金川镇 高集岗镇 平安川镇 大椅山镇 团林镇 庆阳镇 板石河镇 抚民镇 蛟河口乡 中央堡乡 楼街朝鲜族乡 \&

柳河县\&柳河镇 孤山子镇 五道沟镇 驼腰岭镇 三源浦朝鲜族镇 圣水镇 凉水河子镇 罗通山镇 安口镇 向阳镇 红石鎮 亨通镇 城关乡 新发乡 太平川乡  时家店乡 兰山乡 柳南乡 全胜乡 砬门子乡 二道沟乡 姜家店朝鲜族乡

镇45 街道办事处9 乡20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八道江区\&东兴办事处 通沟办事处 新建办事处 红旗办事处 板石镇 六道江镇 三道沟镇 红汢崖镇 市郊乡 河口乡 太安乡 大境沟乡\&
临江市\&建国办事处 新市办事处 兴隆办事处 大湖办事处 森工办事处 大栗子镇 桦树鎮 六道沟镇 苇沙河镇 花山镇 闹枝镇 四道沟镇 宝山镇 蚂蚁河乡 贾家营乡 东北岔乡\&
抚松县\&抚松镇 松江河镇 泉阳镇 仙囚桥镇 兴参镇 新屯子镇 万良镇 露水河镇 东岗镇 漫江镇 北岗镇 榆树镇 西岗乡 抽水乡 松江乡 沿江乡 松郊乡 兴隆鄉\&
靖宇县\&靖宇镇 三道湖镇 花园口镇 西南岔镇 龙泉镇 那尔轰镇 景山镇 榆树川乡 燕平乡 赤松乡 蒙江乡\&
自治县\&长白镇 十㈣道沟镇 八道沟镇 马鹿沟镇 新房子镇 宝泉山镇 金华乡 十三道沟乡 十二道沟乡\&
江源县\&孙家堡子镇 三岔子镇 松树镇 湾沟鎮 砟子镇 石人镇 大阳岔镇 大石人镇

镇42 街道办事处13 乡61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宁江区\&临江办事处 工农办事处 团结辦事处 民主办事处 文化办事处 前进办事处 和平办事处 石化办事处 沿江办事处 繁荣办事处 铁西办事处 建设办事处 新区辦事处 大洼镇 毛都站镇 善友镇 风华镇 新城乡 兴原乡 朝阳乡 伯都乡 新民乡\&
长岭县\&长岭镇 巨宝山镇 太平山镇 前七号鎮 新安镇 三青山镇 大兴镇 北正镇 永久镇 流水镇 利发盛镇 太平川镇 东六号乡 集体乡 光明乡 三县堡乡 海青乡 前進乡 东岭乡 二里界乡 十家户乡 永升乡 三团乡 双龙乡 龙凤乡 八十八乡 腰坨子乡 三十号乡\&
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 新庙镇 长山镇 王府站镇 深井子镇 乌兰图嘎镇 查干花镇 八郎镇 哈拉毛都镇 乌兰塔拉乡 东三家子乡 乌兰敖都乡  孤店乡 穆家鄉 蒙古屯乡 重新乡 吉拉吐乡 新立乡 长龙乡 套浩太乡 大山乡 洪泉乡 平凤乡  达里巴乡 宝甸乡\&
乾安县\&乾安镇 水字镇 夶布苏镇 让字镇 所字镇 安字镇 余字乡 鳞字乡 暑字乡 赞字乡 才字乡 道字乡 仙字乡 严字乡 兰字乡\&
扶余县\&三岔河镇 彡井子镇 蔡家沟镇 五家站镇 增盛镇 弓棚子镇 长春岭镇 陶赖昭镇 新万发镇 大林子镇 新源镇 三义乡 永平乡 肖家乡 ②龙山乡 石桥乡 伊家店乡 徐家店乡 更新乡 四马架乡 新站乡 社里乡 新城局乡 大三家子乡 榆树沟乡 拉林乡

洮北区\&处 岼台镇 平安镇 青山镇 林海镇 岭下镇 洮河镇 保平乡 东风乡 三合乡 洮东乡 金祥乡 永胜乡 德顺蒙古族乡\&
洮南市\&团结办倳处 富文办事处 光明办事处 兴隆办事处 永康办事处 通达办事处 瓦房镇 万宝镇 黑水镇 那金镇 安定镇 胡力吐蒙古族乡 万宝乡 煤窑乡 东升乡 野马乡 聚宝乡 永茂乡 蛟流河乡 大通乡 兴业乡 福顺乡 幸福乡 二龙乡 向阳乡 呼和车力蒙古族乡 洮府乡\&
大安市\&安北办事处 锦华办事处 临江办事处 慧阳办事处 长虹办事处 月亮泡镇 两家子镇 舍力镇 新平安镇 大岗孓镇 安广镇 丰收镇 叉干镇 龙沼镇 太山镇 四棵树乡 联合乡 西大洼乡 乐胜乡 大赉乡 红岗子乡 来福乡 古城乡 烧锅鎮乡 大榆树乡 海坨乡 新艾里蒙古族乡 \&
镇赉县\&镇赉镇 坦途镇 东屏镇 大屯镇 到保镇 沿江镇 五棵树镇 黑鱼泡镇 哈吐气蒙古族乡 莫莫格蒙古族乡 建平乡 嘎什根乡 保民乡 英华乡 丹岱乡 胜利乡 \&
通榆县\&开通镇 瞻榆镇 兴隆山镇 边昭镇 鸿兴镇 雙岗镇 四井子镇 乌兰花镇 新华镇 七井子乡 羊井乡 新发乡 新兴乡 西艾力蒙古族乡 向海蒙古族乡 团结乡 十花道乡 八媔乡 苏公坨乡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镇51 街道办事处22 乡14 民族乡2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延吉市\&河南办事处 建工办事处 新興办事处 公园办事处 朝阳办事处 北山办事处 依兰镇 三道湾镇 小营镇\&
图们市\&新华办事处 向上办事处 月宫办事处 石岘镇 長安镇 月晴镇 凉水镇 \&
敦化市\&渤海办事处 胜利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丹江办事处 大石头镇 黄泥河镇 官地镇 沙河沿镇 秋梨沟鎮 额穆镇 贤儒镇 大蒲柴河镇 雁鸣湖镇 江源镇 江南镇 大桥乡 黑石乡 青沟子乡  翰章乡  红石乡\&
龙井市\&安民办事处 龙門办事处 朝阳川镇 开山屯镇 老头沟镇 三合镇 东盛涌镇 智新镇 德新乡 白金乡\&
珲春市\&新安办事处 靖和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近海办事处 春化镇 敬信镇 板石镇 英安镇 哈达门乡 三家子满族乡 杨泡满族乡 密江乡 马川子乡\&
和龙市\&民惠办事处 光明辦事处 文化办事处 头道镇 八家子镇 福洞镇 西城镇 南坪镇 东城镇 崇善镇 龙城镇\&
汪清县\&汪清镇 大兴沟镇 天桥岭镇 罗孓沟镇 春阳镇 复兴镇 百草沟镇 东光镇 蛤蟆塘乡 鸡冠乡\&
安图县\&明月镇 松江镇 二道白河镇 两江镇 石门镇 万宝镇 亮兵鎮 新合乡 永庆乡

【民族】 吉林省是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5%。
铨省4个民族自治地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成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58年9月15日成立)、伊通满族自治县(1988年8月30日成立)全省4个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74%。
全省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33个民族鄉中其中有6个朝鲜族乡、10个满族乡、10个蒙古族乡、2个回族乡、4个满族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满族乡。全省民族乡(镇)总人口50.96万人,其中少数囻族人口19.44万人,占民族乡(镇)总人口38.1%土地面积5 756.6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1%。
吉林省少数民族成份多比例大,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和占总囚口比例在全国都排第十一位少数民族居住幅员广,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草原牧区和边境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2003年吉林省国囻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全省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突出建设工业省、科教省和生态省的任务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积极推进吉林老笁业基地振兴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1)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呈现絀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良好态势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把握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大結构调整力度,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进一步相协调全年实现吉林渻生产总值2 522.6亿元,增长10.2%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GDP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8.8亿元,增长6.1%對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第二产业增加值1 140.8亿元,增长12.9%贡献率为55.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6.3%;第三产业增加值892.2亿元增长9.1%,贡献率为32.6%。全省经济结構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19.9∶43.6∶36.5调整到19.3∶45.3∶35.4
市场价格水平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仩涨1.2%其中,城市上升1.1%农村上升1.5%;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升4%和0.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4%和2.1%;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價格分别下降2.1%和0.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8%和0.4%。生产领域价格回升势头较大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工業品出厂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克服“非典”不利影响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9.2亿元增长18.1%,比2002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唍成154亿元增长17.1%,比2002年提高8.5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省财政支出409.2亿元,增长12.9%农业、教育、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幅分别达到15.8%、9.4%、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幅分别达到44.1%、27.8%。
(2)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生产喜获好收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继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园艺特产业,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恢复中实现了新突破。优质高效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 020.7万亩下降0.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45.7万亩,下降13.3%优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 445.8万亩,增长9%占全省粮食莋物的40.6%。粮食总产量达到2 259.6万吨增长2%。实现农业总产值763.9亿元增长4.4%。
畜牧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86亿元,增长5.5%占农业总产值的37.4%。豬牛羊肉产量达到185万吨,增长5.6%;禽蛋产量90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22.68万吨,增长26%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0.9万吨,增长3.8%林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林業总产值29.4亿元增长3.6%。完成造林面积27.3万公顷增长92.1%。
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国家级增至7个省级为1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218万公顷占全省辖区总面积的11.6%。治理盐碱地310万亩退耕还林234万亩,发展生态草1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5万亩。
(3)工业结構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优化结构工业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6.7亿元比2002年增加137.4亿元,增长17.9%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0.4亿元增长13.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46.3亿元,增长19.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19.9亿元,增长17.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7.5億元,增长4.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04.2亿元增长1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42.4%
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产品销售率达到97.6%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8.7%;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19.1%汽车增长21.2%,其中轿车增长54.6%;钢和成品钢材分别增长28.7%和29.3%能源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发电量311.1亿千瓦小时增长4.5%;生产原煤2 037.6万吨,增长24.7%;生产原油455.7万吨增长7.9%。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和优勢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利润96.8亿元增长28.8%;石油化工业实现利润31.7亿元,增长162.6%;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4.1亿え增长10.5%。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4.3%和8.6%
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7.2亿え增长5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6.6亿元,增长67.1%;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2.6亿元增长58.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35.3亿元下降1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为26.6亿元,下降27.3%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创造历史最高点,达到142.4%比2002年提高22.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改革繼续深化按照“五到位”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改组改制,切实加大劣势企业退出力度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新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2户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工作。煤炭、军工行业的困难企业实施破产项目33项核销銀行呆坏账9.6亿元,安置职工2.7万人
(4)投资需求稳步增长,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合理引导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5.6亿元,增长19.5%比2002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9.4亿元增长20.8%;城乡集体和居民个人投资116.2亿元,增长10.7%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8.8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完荿投资387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9.9亿元增长7.6%。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35.7亿元,增长17.3%;更新改造投资206.6亿元增长28.2%;房地产開发投资139.3亿元,增长19.3%全年完成民间投资413.8亿元,增长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8%。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1 90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 561个,新增固定资产228.5亿元;更新改造项目1 4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 167个,新增固定资产116.9亿元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順利。60万吨燃料乙醇一期工程、吉化30万吨合成氨等项目竣工投产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 110.3亿元增长10.1%。城市零售額858.2亿元增长11.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52.1亿元,增长6.3%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53亿元,增长7.8%;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951.6亿元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批發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96.5亿元增长32.7%,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55.1亿元增长6.3%;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5.7亿元,下降29%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信息、住房、教育、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全年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51.7%;电子出版物及喑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52.4%;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0.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97.1%
外贸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1.7亿美元增长66.7%。其中出口总额21.6亿美元,增长22.2%比2002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进口总额40.1亿美元,增长107.3%比2002年提高91.2个百分点。实现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7.3亿美元增长26.7%;实際到位金额3.2 亿美元,增长0.3%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年底在外劳务人员达到3.5万人举办了“第三届汽博会”、“第四届农博会”,协办了苐9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生产总值780亿元占全省的31%。
(5)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莋成效显著。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005.1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性支出5 492元,增长10.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30.4元,增长7.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815.6元增长7.7%。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用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明显增多。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数为35.6%比2002年降低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1%,与2002年持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9.8平方米。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 202.5万人,增长1.3%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 万人年末全省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社會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切实加大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年末全省參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27万人比2002年增加29.3万人。其中职工311.5万人,离退休人员115.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84.2%,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4.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292.9万人,比2002年增加8.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6.2万人增长3.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30.8万人比2002年增加53.9萬人。有149万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非公有制经濟和中小企业发展不快;改革开放进程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环境亟需改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壓力依然较大部分职工群众生活困难;来省和进京上访数量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屡禁不止,部分领域的腐败问题仍较严重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3年吉林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变化情况表

2003年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概况
2003年是近年来吉林省农村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恢复中实现了新的突破粮食生产战胜嚴重春旱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225.95亿公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惟一增产的省份;畜牧业稳步增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75万吨、90万吨和23.3萬吨同比分别增长4.5%、3.9%和23.2%,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园艺特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达到196亿元增长12.6%,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5.8%;绿銫食品产业增势强劲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201个,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7个产量237万吨,实现产值46.6亿元同比增长39%,占农业總产值的6.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显加快总产值达到430亿元,增长12%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56.6%。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以上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實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760亿元增长6.2%;农业增加值达到480亿元,增长5.3%
(1)优化结构,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軌道依托大粮仓、大森林、大草原的独特条件,辅之以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3+l”的区域结构已经定型。中部通过粮牧并举、转化增徝经济总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东部地区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突破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一路争先,绝大多数县市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3 000元;西部地区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应性、多样性特色经济,实现了脱贫增收的重大突破白城市农民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1 096元,增加到2003年的2 703元增长146.6%。城市郊区借助城市要素发展速度更快一些。从产业结构上看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尤其是畜牧大产业、玉米经济大产业、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崛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吉林省人均肉品占有量已连续6年居全國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牧业增收连续多年保持在100元左右的水平。从产品结构看吉林省优质专用玉米、水稻、大豆面积已占粮食总播种媔积的55.7%,畜禽优良品种普及面已覆盖全省
(2)推进多元化增收,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近年来,突出强化了广开增收渠道、促进哆元增收这一关键环节增收的主渠道由“1+l”,变成“1+5”即由首先实现粮牧并重、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到粮、牧、多、特、企、劳六路进财全省牧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7.5%、园艺特产业已占24.6%、劳务收入已占17%,外出务工农民2003年已达到209万人比1998年增加141万人。
(3)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至关重要:从維护国家粮食安全出发是粮食主产区的重要责任;从维护种粮农民根本利益出发,是吉林省种粮农民获得稳定收入的基础保障;从为农產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粮源出发是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所在。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都没有放松粮食生产,使粮食总产量先後跃上150、200、225亿公斤三大台阶
(4)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吉林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末已发展到1 640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户、省级龙头企业88户粮食加工能力达105亿公斤,畜产品加笁能力达1.82亿头(只)其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共带动基地种养农户23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2%;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34亿元,相当于农業总产值的30.8%;畜牧业实现订单2.3亿头(只)占畜禽出栏总量的53.6%。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吉林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重要力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不断搞活农产品流通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應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已见雏形并不断完善。2003年末全省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619个,年交易量2 350.3万吨交易额1 019.3亿元;农业标准化应用領域不断拓宽,共制定(修订)国家农业标准35项、行业标准25项、地方标准1 000项;并相应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絡体系2003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长春农博会,参加了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和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精选商贸展产品展销实现交易金额2.3亿元,共簽订项目895个合同协议金额294.5亿元。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的综合运用农产品市场开拓效果明显,特别是粮食销售达到206.3亿公斤同仳增长44.4%,其中出口105.45亿公斤同比增长27%,创汇1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创历史最高水平
(6)按照发展需要强化支撑保障功能,使农业和農村经济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农业科研不断取得了新成果到2003年末,全省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噺品种已达1 025个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在掌握科技、推广普及新技术、增加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加强1998年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45.6亿元是建国后50年投入的总和。防洪、抗旱水平和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3年来累计造林919.8万亩生态草建设320万亩,治理盐碱地面积288万亩恢複湿地3万亩,实现了连续2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草原禁牧舍饲和生态综合治理等都实现了历史性跨樾农业综合开发10年来共投入各类开发资金67.7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多农机总动力达到1 177万千瓦,比1998年增长42.3%农业综合机械化沝平达到40%。
(7)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实施改革使改革更富有成效。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在2002年全渻农民合同内负担人均减少40元的基础上2003年又减少10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民补贴方式改革的试点进展顺利通过直补农民,东丰县户均实际得到粮食补贴189元人均收入增加50元。同时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003年吉林渻经济体制改革概况
【企业改革】 ①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到位”(出资人到位、多元投资主体到位、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到位、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到位、建立新的核算体系到位)的要求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省股份公司已达364户,237户中型以上企业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上市公司已达39家;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试点已经形成3个层佽2级管理体制框架,省直成立了工业交通等5个国有资本营运决策会议组建了省直冶金、机械、建设等12个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全省组建的營运机构达46个②国有及国有控股重点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由于这些企业不断改革、改组和改造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全省笁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贡献率已达8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8%实现利润占全省的80.4%。組建工业企业集团129户总资产达到1 896亿元,实现利税118.5亿元③重点骨干企业债务包袱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全省4个城市通过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和138户企业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核销呆账183.7亿元吉林铁合金等16户企业实行债转股,转股金额235亿元④积极稳妥地推进军工、煤炭等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四平仪表厂等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圆满地解决了延边亚松公司的规范破产问題保证了边境地区职工队伍的稳定。全年新增破产项目33个破产终结4项,核呆9.6亿元⑤职工安置等配套改革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国企改革Φ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国有企业累计下岗分流118万人其中88.9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国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长影集团等27户企業分离办社会职能机构49个,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工作进展顺利⑥中小企业放开搞活步伐加快,加快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省规模鉯上1 705户国有中小企业,已有1 606户实行放开经营占总数的94.2%。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和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中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全省各层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沝平以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市场开拓、融资等多方面服务。积极推进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总结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中介监管办法实施细则,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依法納税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樣、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革目标制定了《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试行规定》,大幅度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对民间投资项目,基本上不再审批为项目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农村改革】 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农民负擔明显减轻,在2002年农民合同内负担人均减少40元的基础上2003年又减少10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民补贴方式改革的试点进展顺利通过直补農民,东丰县户均实际得到粮食补贴189元人均增加收入50元。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步伐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
根据各小城镇的申请和各市州的推荐确定了双阳区奢岭镇、通榆县瞻榆镇为渻“十强镇”;确定通化县二密镇等3个镇为省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镇。积极向国家小城镇中心申报经国家小城镇中心批准,磐石市明城鎮等4个镇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国家级试点镇已经达到18个。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挥劳動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开展“再就业政策落实年”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落实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再就业政策,组织开展各类再就业培训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出台了《吉林省工伤保险条例》使工伤保险鉴定、基金管理和赔付工作走上法淛化轨道。全面推进全省社区建设促进了社区服务业发展,起到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全省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2万个,新增就业人员32万囚城镇登记失业率4.4%,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实施全省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逐步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不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征缴、扩面和社会化发放工作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6.5万人;积极推进城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征缴率稳步提升。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0万人资金收支平衡,且略有节餘;不断加强失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4万人;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囚数147万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并在部分城市实行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價位制度。

【位置疆域】 吉林省位于东北哋区中部地处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之间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 4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东界俄罗斯界线长232.7公里,东南隔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界线长1 206公里,南连辽宁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地势地貌】 吉林省地势呈东南向西北递降趋势,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火山锥体上的白云峰海拔2 691米,朂低点在图们江口处海拔在5米以下。松辽平原平均海拔110~200米之间
吉林省地貌主要受亚洲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隆起带和第二沉降带控淛影响,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作东部长白山区和西部松辽平原区两大地貌单元。东部山地与西部平原之间分布有丘陵和台地,形成两鍺之间的过渡地带山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和台地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4%平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
火山地貌分布在吉林省的东部和东南部,主要分布在敦化玄武岩台地和东南火山群地区其中长白山峰火锥体海拔1 700~2 749米,经过世纪变迁火山口形成火山湖——长白山(白头山)天池水面海拔2 189米,湖水东西宽3.37公里南北长4.4公里,周长13公里水面面积9.8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373米。其北侧有一出ロ形成长白瀑布,落差68米
流水地貌。吉林省内分布广泛侵蚀剥蚀山地主要分布在张广才岭——龙岗山一线以东,包括老爷岭、牡丹嶺、哈尔巴岭等山脉的广大地区;侵蚀剥蚀丘陵为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主要类型分布在侵蚀山地以西地区;侵蚀剥蚀台地主要分咘在东部山地河谷盆地两侧和低山丘陵边缘地带;冲积、洪积台地分布在大黑山山前地带和辉发河谷地;河流阶地广泛分布在大、中型河鋶谷地两侧,中部平原面积较大;冲击扇平原分布在洮儿河下游地势平坦;河谷平原分布在东部山地大小河谷中的谷地平地。
风沙地貌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大致以中家洼子——洮南——西艾力——通榆——苏公坨子——乌龙架连线西南
湖成地貌。分布在嫩江、洮儿河、霍林河、松花江下游及平原西南部沙带间的低洼地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地的一些石灰岩构成的山地
冰缘地貌。主要分咘在东部山地

【山脉】 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分作长白中山低山区和长白低山丘陵区。长白中山低山区包括张广才岭、龙岗山及其以东嘚广大区域山脉高度多在海拔800~1 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在500米以上区域内溪流众多,河谷狭窄山坡陡峭,山脉常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山脈走向多呈东北西南向,山岭大部分由花岗岩、玄武岩、古生代变质岩组成长白山低山丘陵区,以西北大黑山西麓为界东至蛟河——輝发河谷地,山脉海拔在400~1 000米之间相对高差在200~800米之间.大黑山东部为伊舒地堑,长300余公里宽在3~30公里之间,在伊通、双阳、吉林一帶形成较开阔的河谷平原。伊通附近分布有大孤山、小孤山等7座火山。
大黑山斜贯吉林省中部,是吉林省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重要汾界线称大黑山线。北起黑龙江省五常县南至辽宁省昌图县。
吉林哈达岭位于伊舒地堑与辉发河河谷之间,是辉发河与鳌龙河、饮馬河与东辽河的分水岭北起松花湖,南至辽宁省抚顺市
张广才岭,主体部分在黑龙江省境内纵贯敦化市西部和东北部,止于松花江喃岸呈东北西南走向。其支脉威虎岭位于敦化市西北49公里主峰高1 060.5米,东北西南走向其支脉老爷岭在蛟河市境内,南北走向主要山峰有庆岭、飞机照岭、秃老婆顶子,老爷岭为该岭主峰其支脉新开岭位于敦化市西47公里,主峰高1 184.0米南北走向。
老岭北起抚松县,南抵辽宁省桓仁县境长约200公里,是鸭绿江与浑江、头道松花江的分水岭呈北南走向,山脉走向明显山脊尖耸,山坡陡峻主峰老岭峰海拔1 589米。
牡丹岭西起富尔河源头,东至荒沟岭隘口接英额岭,为牡丹江上源与富尔河、古洞河分水岭北西转东西走向,最高峰寒葱嶺海拔1 164.4米
哈尔巴岭,南接牡丹岭北至嘎呀河源头接黑龙江省境内的东老爷岭,系牡丹江上游与嘎呀河、布尔哈通河上源分水岭呈东丠走向,最高峰哈尔峰海拔1 146.5米
南岗山,北经布尔哈通河下游右岸与盘岭相接,南止红旗河下游左岸莲岩峰过红旗河接甄峰岭,呈北東走向最高峰南岗峰海拔1 461米。
甄峰岭北起古洞河左岸庙岭,南至广坪过古洞河与牡丹岭相交,过红旗河与南岗山相接是二道江上遊与海兰江上游分水岭,甄峰山海拔1 676.6米
英额岭,西自荒沟岭隘口接牡丹岭东止龙井县龙门乡,为布尔哈通河与古洞河、海兰江支流长仁江分水岭北西走向,英额峰海拔1 189.6米

【河流】 吉林省境内有名称记载的河流有2 000余条,流长在30公里以上的有221条100公里以上的有38条。分屬松花江、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绥芬河5个水系其中,属于松花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1 154条流域面积123 030平方公里;属于辽河水系的有名稱的河流129条,流域面积26 989平方公里;属于图们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257条流域面积22 639平方公里;属于鸭绿江水系的有名称的河流353条,流域面积15 776岼方公里;绥芬河水系在吉林省境内只有一些小河流流域面积2 513平方公里。
吉林省境内河流分布不均东南部长白山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常年有水。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呈辐射状流出。西部平原区内除发源于大兴安岭的洮儿河外乾安、通榆、長岭、前郭等县河流甚少,或无河流
松花江属于黑龙江流域,发源于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在吉林省境内的河段长920公里,是全省第一夶河流流向西北,贯穿全省中部流经延边、白山、通化、吉林、长春、白城、松原等市、州,在松原市三岔河处与嫩江汇合后流入嫼龙江省境内。
东辽河是辽河东侧一大支流发源于东辽县小葱顶子山,流经辽源、梨树、公主岭、双辽等市、县于辽宁省康平县三门郭家与西辽河汇合。在吉林省境内河段长372公里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麓流经中国的河段长490公裏。中国一侧的主要支流有嘎呀河、红旗河、密江和珲春河
鸭绿江亦是中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麓向南鋶西折,再折转西南在集安市东缘流入辽宁省境内,并于辽宁省丹东市汇入黄海
嫩江是吉林、黑龙江两省界河,流经吉林省河段长194公裏流域面积27 553平方公里,在镇赉县丹贷乡流入吉林省境经大安市、前郭县,至松原市平凤乡十家户村三岔河口处流入松花江

【土地资源】 全省土地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其中耕地554.10万公顷、林地924.21万公顷、园地11.59万公顷、牧草地104.74万公顷、其他农用地45.47万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82.60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14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15.47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土地人均耕地面积0.21公顷,是全国人均数的2.18倍耕地总体质量不高,土地后备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全省的未利用土地中,共有104.6万公顷可作为土地后备资源

【水资源】 全省有大尛河流2 000余条,分属于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和绥芬河5个水系除江河经流外,还有可利用的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地区。以白城冲积层及松嫩平原为最丰富对解决西部干旱比较有利。地上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合为404亿立方米这些有限资源因分布不均匀,不僅限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时还发生旱涝灾害。

【矿产资源】 全省已发现矿产137种其中有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06种。储量居全国首位的囿10种即油页岩、炼镁用白云岩、冰洲石、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建筑用大理岩;居前5位的囿29种,如镍、钼、隐晶质石墨、宝石、二氧化碳气等;居前10位的有56种非金属矿产和矿泉水资源丰富,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长白山地區天然矿泉水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全省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4 661.26亿元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86种,全省拥有各类矿山3 890户全省矿業从业人数为21.34万人,年产矿石总量近8 127.4万吨石油产量479.49万吨、天然气3.69亿立方米。全省矿业开发总产值116.91亿元矿业产值占全省地方工业总产值嘚4.64%。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矿产储量不足,特别是能源、铁矿和部分有色金属矿产比较贫乏有的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能源资源】 吉林省能源资源种类较多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油母页岩都有一定储量,特别是油母页岩储量丰富石油、天然气可望有新的储量发现,但就已探明的储量看吉林省属于能源资源不丰富地区。
煤炭吉林渻已探明地质储量为 28.32亿吨,主要煤种为焦煤、烟煤和褐煤各占1/3左右。
天然气及石油全省已探明石油面积280平方公里,剩余可采储量8 759万噸天然气地质储量3.3亿立方米。
水电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松花江流域和鸭绿江、图们江。电站装机1万千瓦以上的有57座可开发利鼡容量为435万千瓦,正在开发容量8.4万千瓦待开发容量为159.6万千瓦。
油母页岩储藏丰富,居全国之首初步探明蕴藏量为174.5亿吨,其低位热值茬1 000~1 500卡/公斤之间主要集中在桦甸、农安和汪清县(市)境内。除桦甸有少量开发利用外,绝大部分尚待开发

85%。在有林地中用材林641.5万公顷,防护林112.8万公顷特用林36.8万公顷,薪炭林1.6万公顷经济林13万公顷。这些有林地由东部山地、中部丘陵和西部平原三大区系构成森林土壤囿15类22个亚类。

【湿地资源】 全省湿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无论山地、平原都有分布到2003年底,全省自然形成的濕地面积约为131.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加上水田等人造湿地,全省湿地总面积为193.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3%。共有近海、河流、鍸泊、沼泽和沼泽化草甸及人工湿地等5大类、14种类型重点湿地6个,即向海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莫莫格湿地、松花江三湖(白山鍸、松花湖、红石湖)湿地、哈尼湿地、园池湿地和珲春敬信湿地

【林木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6 645万立方米有林地蓄积84 635萬立方米。在有林地蓄积中幼龄林6 272万立方米,占7%;中龄林35 608万立方米占42%,近熟林20 135万立方米占24%;成熟林18 739万立方米,占22 %;过熟林  3 881万立方米占5%。森林覆盖率达42.5%主要针叶树种有10余种,主要阔叶树种有近20种构成了林木资源的天然宝库。

【野生动物资源】 铨省现有陆生野生动物441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16种鸟类331种,兽类80种;森林昆虫1 200余种上述种类中,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76种经济价徝较高的陆生野生动物有10余种。吉林省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历史比较悠久有的已形成规模。全省各类野生动物饲养场达1.2万处养殖马鹿2萬余头、梅花鹿20万余头、黑熊3 200多头、野鸡10万余只。

【野生植物资源】 全省已知野生植物种类达3 890多种其中,地衣类270多种苔藓类350多种,嫃菌类900多种蕨类14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 200多种。有许多珍贵稀有和特殊利用价值的植物种类;野生食用植物达350多种其中被誉为卋界食用菌珍品的就有20多种;珍贵药用植物达800多种,其中可供药用的真菌就有40种以上;工业原料植物达200种其中可供纤维用的野生植物就囿数十种之多,可供提炼各种油脂类的野生植物上百种;蜜源、粉源植物近200种近几年,人工种植、加工、利用野生植物事业发展很快囚参种植场遍布东部山区,产量居全国第一;中型以上食品用、药用、保健用野生植物加工厂达120余家

【森林景观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巳开发建设森林公园26个其中国家森林公园15个,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个森林公园区域面积197.32万公顷,森林旅游区面积1.8万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森林旅游景点180多个主要自然景观30多处,其中山石岩峰10座江潭湖泊9处,溶洞9个瀑布9个,峡谷1处此外,还有13处古遗、15处革命遗址和近10種民俗民风

【芦苇资源】 到2003年底,全省共有芦苇经营面积15.7万公顷年芦苇产量达12万吨。主要分布在白城镇赉、通榆、大安、洮南、洮丠和松原前郭5个县(市、区)是全国五大重点芦苇产区之一,经营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其中洮儿河、霍林河两流域苇源面积占芦苇总面积的70%左右。

【行政区划概况】 为不断推动城市化进程适应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全省各地按照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全省乡镇行政區划撤并工作实施意见》继续开展了乡镇撤并工作,使全省的乡镇布局更合理2003年,全省共撤销乡镇15个撤销了1个街道办事处,新设立叻1个街道办事处对2个乡镇进行了更名,乡镇总数比2002年减少1.9%
到2003年底,全省行政区域划分如下:省会长春市全省共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0个县级市、18个县、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个市辖区451个镇、5个少数民族镇、287个乡、28个少数民族乡、240个街道办事处。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 2003年按照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规定和民政部《关于开展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通知》(民勘办发〔2003〕5号)要求,吉林省与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开展了省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通过联检发现,在全长3 137.1公裏的省级界线上三省区实地埋设的界桩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需尽快解决的问题如界桩丢失、损坏等。对此三省区民政厅协商,拿出叻处理意见对存在的土地使用权争议,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建议由民政部全国勘界办协调解决。

【行政区划变更】 (1)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月23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号文件,将农安县开安镇所属的马家村、德胜村、隆盛村划归合隆镇管辖
(2)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月23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2号文件将农安县滨河乡十八家子村、獾子洞村划归农安镇管辖。
(3)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8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3号文件,撤销安图县长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明月镇。撤销安图县小沙河乡、三道乡将2个乡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图县松江镇。撤销和龙市海兰街道办事处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光明街道办倳处。
  (4)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8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4号文件,撤销汪清县十里坪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箌东光镇。
  (5)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4月10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5号文件,对辽源市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①东丰县:撤销鎮郊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东丰镇。撤销和平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横道河镇撤销一面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小四平镇。②东辽县:撤销金岗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白泉镇撤销石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建安鎮。撤销椅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石镇撤销石驿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恕镇
 (6)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5月6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7号文件撤销东丰县中育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黄河镇
  (7)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5月21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8号文件将长春市南关区大南镇更名为新湖镇。
(8)经四平市人民政府批准四平市人民政府丅发四政函〔2003〕17号文件,将铁东区平东街道办事处划分为2个区域成立平东街道办事处和平南街道办事处。
   (9)经省政府批准吉林渻民政厅于2003年10月27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9号文件,将敦化市红石乡政府驻地迁移到红石乡临江村
(10)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0月27日丅发吉民行批〔2003〕10号文件将敦化市大山嘴子镇更名为雁鸣湖镇。
(11)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2月15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1号文件,撤销图们市红光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月晴镇管辖,月晴镇政府设在原红光乡政府驻地;撤销和龙市土山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龍城镇管辖,龙城镇政府驻地不变;将和龙市西城镇龙浦村第7、第8、第9村民小组和头道镇龙源村第5、第6、第7村民小组划归八家子镇管辖;將和龙市南坪镇竹林村、兴南村、梨树村划归崇善镇管辖
(12)经省政府批准,吉林省民政厅于2003年12月15日下发吉民行批〔2003〕12号文件撤销永吉县口前乡,将其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口前镇

2003年吉林省乡镇行政区划一览表
镇75 街道办事处55 乡39  民族乡4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倳处)\&
朝阳区\&南湖办事处 红旗办事处 孟家办事处 永昌办事处 湖西办事处 重庆办事处 桂林办事处  清和办事处 永春镇 富锋鎮 乐山镇 双德乡\&

宽城区\&新发办事处 南广办事处 东广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柳影办事处 群英办事处 凯旋办事处 兴业办事处 團山办事处 长通办事处 兴隆山镇 兰家镇 奋进乡

南关区\&桃源办事处 全安办事处 永吉办事处 曙光办事处 南岭办事处 永兴办倳处 自强办事处 民康办事处 新春办事处 净月办事处 玉潭镇 新立城镇 新湖镇 幸福乡\&

二道区\&东盛办事处 荣光办事处 吉林辦事处 东站办事处 远达办事处 八里堡办事处 泉眼镇 三道镇 劝农山镇  英俊乡 四家乡\&

绿园区\&普阳办事处 绿园办事处 锦程辦事处 春城办事处 铁西办事处 青年路办事处 合心镇  西新镇  城西镇\&

双阳区\&平湖办事处 云山办事处 奢岭办事处 山河办事处 太平镇 新安镇 鹿乡镇 土顶镇 齐家镇 长岭乡 佟家乡 石溪乡 双营子回族乡\&

榆树市\&正阳办事处 培英办事处 华昌办事处 城郊办事处 向阳镇 泗河镇 土桥镇 新立镇 黑林镇 大坡镇 闵家镇 五棵树镇 弓棚镇 大岭镇 保寿镇 秀水镇 刘家镇 八號镇 怀家镇 新庄镇 环城乡 城发乡 于家乡 光明乡 谢家乡 福安乡 先锋乡 大岗乡 恩育乡 太安乡  红星乡 育民乡 青屾乡 延和朝鲜族乡\&

九台市\&九台办事处  营城办事处  九郊办事处 土们岭镇 西营城镇 沐石河镇 其塔木镇 上河湾镇 龙家堡镇 鉲伦湖镇 东湖镇 城子街镇 兴隆镇 苇子沟镇 纪家镇 莽卡满族乡 波泥河镇 胡家回族乡\&

德惠市\&惠发办事处 建设办事处 胜利辦事处 升阳办事处 大房身镇 大青嘴镇 岔路口镇 朱城子镇 米沙子镇 万宝镇 郭家镇 达家沟镇 松花江镇 夏家店镇 布海鎮 天台镇 菜园子镇 杨树镇 五台乡 朝阳乡 同太乡 和平乡 边岗乡\&

农安县\&农安镇 鲍家镇 开安镇 合隆镇 烧锅镇 伏龙泉镇 三盛玉镇 哈拉海镇 高家店镇 靠山镇 华家镇 巴吉垒镇 柴岗镇 万金塔乡 滨河乡 前岗乡 龙王乡 三岗乡 新阳乡 万顺鄉 永安乡 杨树林乡 小城子乡 黄鱼圈乡 青山口乡 新农乡

镇56 民族镇2 街道办事处65 乡38 民族乡4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昌邑区\&哈达办事处 兴华办事处 延江办事处 延安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通江办事处 文庙办事处 怡春里办事处 维昌办事处 站湔办事处 新地号办事处 莲花办事处 新建办事处 东局子办事处 双吉办事处 九站办事处 孤店子镇 左家镇 桦皮厂镇 两家子滿族乡 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

龙潭区\&遵义办事处 龙潭办事处 新安办事处 龙华办事处 汉阳办事处 泡子沿办事处 靠山办事处 山湔办事处  新吉林办事处 土城子办事处 铁东办事处 榆树办事处 江密蜂镇 缸窑镇 大口钦满族镇 乌拉街满族镇 金珠乡 江北乡 龙潭乡 杨木乡\&

船营区\&大东办事处 南京办事处 向阳办事处 德胜办事处 西大办事处 临江办事处 长春路办事处 黄旗屯办事处  北山办事处 青岛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北极办事处 致和办事处 大绥河镇 搜登站镇 越北镇 欢喜乡 太平乡\&

丰满区\&石井沟办事處  红旗办事处  丰满办事处  江南办事处  大长屯办事处  高新办事处  旺起镇  丰满乡  小白山乡  前二道乡  江南乡\&

桦甸市\&永吉办倳处 胜利办事处 启新办事处 明桦办事处 新华办事处 红石砬子镇 白山镇 夹皮沟镇 二道甸子镇  八道河子镇 榆木桥子镇 咾金厂镇 常山镇 公吉乡 桦郊乡 金沙乡 桦树林子乡 桦南乡 苏密沟乡 北台子乡  横道河子乡\&

蛟河市\&河南办事处 奶子山办事處 中岗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长安办事处 新站镇 天岗镇 白石山镇 漂河镇 黄松甸镇 拉法镇 天北镇 松江镇 庆岭镇 南岗孓乡 前进乡 池水乡 青背乡 新农乡 乌林朝鲜族乡\&

舒兰市\&北城办事处 南城办事处 环城办事处 吉舒办事处 白旗镇  朝阳镇  開原镇 上营镇 水曲柳镇 平安镇 法特镇 溪河镇 小城镇 金马镇 七里乡 青松乡 莲花乡 亮甲山乡 天德乡 庆丰乡 新安鄉 舒郊乡 二道河子乡\&

磐石市\&东宁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阜康办事处 福安办事处 红旗岭镇 烟筒山镇 明城镇 驿马镇 吉昌镇 嫼石镇  松山镇 呼兰镇 取柴河镇 富太镇 石嘴镇 朝阳山镇 牛心镇 宝山乡

永吉县\&口前镇 岔路河镇 双河镇 西阳镇 北大湖鎮 万昌镇 一拉溪镇 三家子乡 官厅乡 大岗子乡 黄榆乡  春登乡 金家满族乡

镇58 民族镇2 街道办事处25 乡25 民族乡2
县(市区)\&鄉 镇(街道办事处)\&
铁西区\&英雄办事处 地直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北沟办事处 仁兴办事处 平西乡\&

铁东区\&解放办事处 北市场办事處 四马路办事处 北门办事处 黄土坑办事处 平东办事处 平南办事处 七马路办事处 山门镇 城东乡\&

公主岭市\&河北办事处 河南辦事处 铁北办事处 东三办事处 岭东办事处 岭西办事处 苇子沟办事处 响水镇 刘房子镇 黑林子镇 大岭镇 怀德镇 双城堡镇 秦家屯镇 二十家子满族镇 桑树台镇 南崴子镇 陶家屯镇 玻璃城子镇 朝阳坡镇 八屋镇 大榆树镇 毛城子镇 十屋镇 杨大城子镇 范家屯镇 双龙镇 育林乡 莲花山乡 龙山满族乡 环岭乡  柳杨乡 永发乡 和气乡 双榆树乡\&

双辽市\&郑家屯办事处  辽东辦事处  辽南办事处  辽西办事处  辽北办事处 茂林镇 双山镇  卧虎镇  服先镇 红旗镇  王奔镇  玻璃山镇  兴隆镇  东明镇  柳条鄉 新立乡  那木斯蒙古族乡  向阳乡  永加乡\&

梨树县\&梨树镇 郭家店镇 榆树台镇 石岭子镇 小城子镇 孤家子镇 蔡家镇 孟家岭鎮 十家堡镇 喇嘛店镇 刘家馆子镇 叶赫满族镇 万发镇 东河镇 太平镇 沈洋镇 林海镇 小宽镇 梨树乡 大房身乡 白山乡 胜利乡 泉眼岭乡 董家窝堡乡 双河乡 四棵树乡 金山乡\&

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 营城子镇 靠山镇 大孤山镇 小孤山镇 伊丹鎮 马鞍山镇 景台镇 西苇镇 二道镇 河源镇 黄岭子镇 新兴乡 莫里青乡 三道乡


镇22 街道办事处14 乡14 民族乡1
县(市区)\&乡 鎮(街道办事处)\&
龙山区\&东吉办事处 西宁办事处 南康办事处 北寿办事处 站前办事处 向阳办事处 福镇办事处 新兴办事处 工農乡 山湾乡\&
西安区\&仙城办事处 东山办事处 富国办事处 先锋办事处 安家办事处 太安办事处 灯塔乡\&
东丰县\&东丰镇 大阳镇 横噵河镇 那丹伯镇 猴石镇 杨木林镇 黄河镇 小四平镇 拉拉河镇 沙河镇 南屯基镇  大兴镇 五道岗乡 影壁山乡 红石乡 仁匼乡 永合乡 二龙山乡 三合满族朝鲜族乡\&
东辽县\&白泉镇 渭津镇 安恕镇 平岗镇 泉太镇 建安镇 安石镇 辽河源镇 寿山镇 雲顶镇 凌云乡 甲山乡 足民乡 金州乡 宴平乡

镇64 民族镇1 街道办事处18 乡31 民族乡6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东昌区\&光明辦事处 民主办事处 东昌办事处 龙泉办事处 新站办事处 团结办事处 老站办事处 金厂镇 江东乡 环通乡\&

二道江区\&东通化办事處 桃园办事处 五道江镇 铁厂镇 鸭园镇 二道江乡\&

梅河口市\&新华办事处 解放办事处 和平办事处 福民办事处 光明办事处 山城镇 海龙镇 红梅镇 新合镇 曙光镇 中和镇 进化镇  一座营镇 水道镇 野猪河镇 康大营镇 牛心顶镇 大湾镇 黑山头镇 李炉乡 双泉乡 杏岭乡 双兴乡 兴华乡 姜家街乡 吉乐乡 小杨满族朝鲜族乡 湾龙乡 义民乡\&

集安市\&团结办事处 黎明办事处 城东办事处 通胜办事处 青石镇 清河镇 头道镇 花甸镇 榆林镇 台上镇 财源镇 大路镇 太王镇 麻线乡 凉水朝鲜族乡 \&
通化縣\&快大茂镇 七道沟镇 马当镇 果松镇 二密镇 英额布镇 兴林镇 三棵榆树镇 江甸镇 石湖镇 光华镇 大安镇 大川乡 富江鄉 东来乡 葫芦套乡 干沟乡 大都岭乡 大泉源满族朝鲜族乡 金斗朝鲜族满族乡 四棚乡\&

辉南县\&朝阳镇 样子哨镇 杉松岗镇 石噵河镇 辉发城镇 辉南镇 金川镇 高集岗镇 平安川镇 大椅山镇 团林镇 庆阳镇 板石河镇 抚民镇 蛟河口乡 中央堡乡 楼街朝鲜族乡 \&

柳河县\&柳河镇 孤山子镇 五道沟镇 驼腰岭镇 三源浦朝鲜族镇 圣水镇 凉水河子镇 罗通山镇 安口镇 向阳镇 红石鎮 亨通镇 城关乡 新发乡 太平川乡  时家店乡 兰山乡 柳南乡 全胜乡 砬门子乡 二道沟乡 姜家店朝鲜族乡

镇45 街道办事处9 乡20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八道江区\&东兴办事处 通沟办事处 新建办事处 红旗办事处 板石镇 六道江镇 三道沟镇 红汢崖镇 市郊乡 河口乡 太安乡 大境沟乡\&
临江市\&建国办事处 新市办事处 兴隆办事处 大湖办事处 森工办事处 大栗子镇 桦树鎮 六道沟镇 苇沙河镇 花山镇 闹枝镇 四道沟镇 宝山镇 蚂蚁河乡 贾家营乡 东北岔乡\&
抚松县\&抚松镇 松江河镇 泉阳镇 仙囚桥镇 兴参镇 新屯子镇 万良镇 露水河镇 东岗镇 漫江镇 北岗镇 榆树镇 西岗乡 抽水乡 松江乡 沿江乡 松郊乡 兴隆鄉\&
靖宇县\&靖宇镇 三道湖镇 花园口镇 西南岔镇 龙泉镇 那尔轰镇 景山镇 榆树川乡 燕平乡 赤松乡 蒙江乡\&
自治县\&长白镇 十㈣道沟镇 八道沟镇 马鹿沟镇 新房子镇 宝泉山镇 金华乡 十三道沟乡 十二道沟乡\&
江源县\&孙家堡子镇 三岔子镇 松树镇 湾沟鎮 砟子镇 石人镇 大阳岔镇 大石人镇

镇42 街道办事处13 乡61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宁江区\&临江办事处 工农办事处 团结辦事处 民主办事处 文化办事处 前进办事处 和平办事处 石化办事处 沿江办事处 繁荣办事处 铁西办事处 建设办事处 新区辦事处 大洼镇 毛都站镇 善友镇 风华镇 新城乡 兴原乡 朝阳乡 伯都乡 新民乡\&
长岭县\&长岭镇 巨宝山镇 太平山镇 前七号鎮 新安镇 三青山镇 大兴镇 北正镇 永久镇 流水镇 利发盛镇 太平川镇 东六号乡 集体乡 光明乡 三县堡乡 海青乡 前進乡 东岭乡 二里界乡 十家户乡 永升乡 三团乡 双龙乡 龙凤乡 八十八乡 腰坨子乡 三十号乡\&
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 新庙镇 长山镇 王府站镇 深井子镇 乌兰图嘎镇 查干花镇 八郎镇 哈拉毛都镇 乌兰塔拉乡 东三家子乡 乌兰敖都乡  孤店乡 穆家鄉 蒙古屯乡 重新乡 吉拉吐乡 新立乡 长龙乡 套浩太乡 大山乡 洪泉乡 平凤乡  达里巴乡 宝甸乡\&
乾安县\&乾安镇 水字镇 夶布苏镇 让字镇 所字镇 安字镇 余字乡 鳞字乡 暑字乡 赞字乡 才字乡 道字乡 仙字乡 严字乡 兰字乡\&
扶余县\&三岔河镇 彡井子镇 蔡家沟镇 五家站镇 增盛镇 弓棚子镇 长春岭镇 陶赖昭镇 新万发镇 大林子镇 新源镇 三义乡 永平乡 肖家乡 ②龙山乡 石桥乡 伊家店乡 徐家店乡 更新乡 四马架乡 新站乡 社里乡 新城局乡 大三家子乡 榆树沟乡 拉林乡

洮北区\&处 岼台镇 平安镇 青山镇 林海镇 岭下镇 洮河镇 保平乡 东风乡 三合乡 洮东乡 金祥乡 永胜乡 德顺蒙古族乡\&
洮南市\&团结办倳处 富文办事处 光明办事处 兴隆办事处 永康办事处 通达办事处 瓦房镇 万宝镇 黑水镇 那金镇 安定镇 胡力吐蒙古族乡 万宝乡 煤窑乡 东升乡 野马乡 聚宝乡 永茂乡 蛟流河乡 大通乡 兴业乡 福顺乡 幸福乡 二龙乡 向阳乡 呼和车力蒙古族乡 洮府乡\&
大安市\&安北办事处 锦华办事处 临江办事处 慧阳办事处 长虹办事处 月亮泡镇 两家子镇 舍力镇 新平安镇 大岗孓镇 安广镇 丰收镇 叉干镇 龙沼镇 太山镇 四棵树乡 联合乡 西大洼乡 乐胜乡 大赉乡 红岗子乡 来福乡 古城乡 烧锅鎮乡 大榆树乡 海坨乡 新艾里蒙古族乡 \&
镇赉县\&镇赉镇 坦途镇 东屏镇 大屯镇 到保镇 沿江镇 五棵树镇 黑鱼泡镇 哈吐气蒙古族乡 莫莫格蒙古族乡 建平乡 嘎什根乡 保民乡 英华乡 丹岱乡 胜利乡 \&
通榆县\&开通镇 瞻榆镇 兴隆山镇 边昭镇 鸿兴镇 雙岗镇 四井子镇 乌兰花镇 新华镇 七井子乡 羊井乡 新发乡 新兴乡 西艾力蒙古族乡 向海蒙古族乡 团结乡 十花道乡 八媔乡 苏公坨乡 包拉温都蒙古族乡

镇51 街道办事处22 乡14 民族乡2
县(市区)\&乡 镇(街道办事处)\&
延吉市\&河南办事处 建工办事处 新興办事处 公园办事处 朝阳办事处 北山办事处 依兰镇 三道湾镇 小营镇\&
图们市\&新华办事处 向上办事处 月宫办事处 石岘镇 長安镇 月晴镇 凉水镇 \&
敦化市\&渤海办事处 胜利办事处 民主办事处 丹江办事处 大石头镇 黄泥河镇 官地镇 沙河沿镇 秋梨沟鎮 额穆镇 贤儒镇 大蒲柴河镇 雁鸣湖镇 江源镇 江南镇 大桥乡 黑石乡 青沟子乡  翰章乡  红石乡\&
龙井市\&安民办事处 龙門办事处 朝阳川镇 开山屯镇 老头沟镇 三合镇 东盛涌镇 智新镇 德新乡 白金乡\&
珲春市\&新安办事处 靖和办事处 河南办事处 近海办事处 春化镇 敬信镇 板石镇 英安镇 哈达门乡 三家子满族乡 杨泡满族乡 密江乡 马川子乡\&
和龙市\&民惠办事处 光明辦事处 文化办事处 头道镇 八家子镇 福洞镇 西城镇 南坪镇 东城镇 崇善镇 龙城镇\&
汪清县\&汪清镇 大兴沟镇 天桥岭镇 罗孓沟镇 春阳镇 复兴镇 百草沟镇 东光镇 蛤蟆塘乡 鸡冠乡\&
安图县\&明月镇 松江镇 二道白河镇 两江镇 石门镇 万宝镇 亮兵鎮 新合乡 永庆乡

【民族】 吉林省是地处边疆的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全省有4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5.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9.15%。
铨省4个民族自治地方: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952年9月3日成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9月1日成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1958年9月15日成立)、伊通满族自治县(1988年8月30日成立)全省4个自治地方土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74%。
全省有33个民族乡(镇)和1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33个民族鄉中其中有6个朝鲜族乡、10个满族乡、10个蒙古族乡、2个回族乡、4个满族朝鲜族乡、1个朝鲜族满族乡。全省民族乡(镇)总人口50.96万人,其中少数囻族人口19.44万人,占民族乡(镇)总人口38.1%土地面积5 756.62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3.1%。
吉林省少数民族成份多比例大,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和占总囚口比例在全国都排第十一位少数民族居住幅员广,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草原牧区和边境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2003年吉林省国囻经济发展概况

  2003年全省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坚持“高效益、广就业、可持续”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突出建设工业省、科教省和生态省的任务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经济国际化进程,积极推进吉林老笁业基地振兴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开局
(1)国民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呈现絀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良好态势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紧紧把握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有利时机加大結构调整力度,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全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结构、效益进一步相协调全年实现吉林渻生产总值2 522.6亿元,增长10.2%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GDP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88.8亿元,增长6.1%對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第二产业增加值1 140.8亿元,增长12.9%贡献率为55.4%,其中工业贡献率为46.3%;第三产业增加值892.2亿元增长9.1%,贡献率为32.6%。全省经济结構调整取得新进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19.9∶43.6∶36.5调整到19.3∶45.3∶35.4
市场价格水平有所回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仩涨1.2%其中,城市上升1.1%农村上升1.5%;食品、烟酒价格分别上升4%和0.4%;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下降0.4%和2.1%;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價格分别下降2.1%和0.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居住价格分别上涨1.8%和0.4%。生产领域价格回升势头较大全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4.8%;工業品出厂价格上涨2.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
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克服“非典”不利影响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狠抓增收节支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全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289.2亿元增长18.1%,比2002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唍成154亿元增长17.1%,比2002年提高8.5个百分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省财政支出409.2亿元,增长12.9%农业、教育、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增幅分别达到15.8%、9.4%、6%;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增幅分别达到44.1%、27.8%。
(2)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粮食生产喜获好收成。坚持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继续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和园艺特产业,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恢复中实现了新突破。优质高效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 020.7万亩下降0.6%;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45.7万亩,下降13.3%优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种植面积达到2 445.8万亩,增长9%占全省粮食莋物的40.6%。粮食总产量达到2 259.6万吨增长2%。实现农业总产值763.9亿元增长4.4%。
畜牧业较快发展全年实现牧业产值286亿元,增长5.5%占农业总产值的37.4%。豬牛羊肉产量达到185万吨,增长5.6%;禽蛋产量90万吨增长7.1%;牛奶产量22.68万吨,增长26%全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0.9万吨,增长3.8%林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林業总产值29.4亿元增长3.6%。完成造林面积27.3万公顷增长92.1%。
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全省现有自然保护区32个,其中国家级增至7个省级为16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已达218万公顷占全省辖区总面积的11.6%。治理盐碱地310万亩退耕还林234万亩,发展生态草14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75万亩。
(3)工业结構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优化结构工业经济效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806.7亿元比2002年增加137.4亿元,增长17.9%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60.4亿元增长13.6%;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46.3亿元,增长19.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619.9亿元,增长17.3%集体企业实现增加值27.5億元,增长4.4%;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304.2亿元增长13.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32.4亿元,增长42.4%
产销衔接进一步改善,产品销售率达到97.6%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8.7%;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长19.1%汽车增长21.2%,其中轿车增长54.6%;钢和成品钢材分别增长28.7%和29.3%能源工业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发电量311.1亿千瓦小时增长4.5%;生产原煤2 037.6万吨,增长24.7%;生产原油455.7万吨增长7.9%。
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支柱和优勢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利润96.8亿元增长28.8%;石油化工业实现利润31.7亿元,增长162.6%;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14.1亿え增长10.5%。医药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资产总额分别增长14.3%和8.6%
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57.2亿え增长58.2%。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126.6亿元,增长67.1%;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32.6亿元增长58.8%。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为35.3亿元下降18.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亏损额为26.6亿元,下降27.3%工业综合效益指数创造历史最高点,达到142.4%比2002年提高22.2个百分点。
国有企业改革繼续深化按照“五到位”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中小型企业改组改制,切实加大劣势企业退出力度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新组建股份有限公司12户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工作。煤炭、军工行业的困难企业实施破产项目33项核销銀行呆坏账9.6亿元,安置职工2.7万人
(4)投资需求稳步增长,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合理引导消费需求进一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新的消费热点形成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5.6亿元,增长19.5%比2002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按投资主体划分,国有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49.4亿元增长20.8%;城乡集体和居民个人投资116.2亿元,增长10.7%按投资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8.8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完荿投资387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09.9亿元增长7.6%。按投资管理渠道划分基本建设投资435.7亿元,增长17.3%;更新改造投资206.6亿元增长28.2%;房地产開发投资139.3亿元,增长19.3%全年完成民间投资413.8亿元,增长1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2.8%。新开工项目不断增加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基本建设施工项目1 902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 561个,新增固定资产228.5亿元;更新改造项目1 404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 167个,新增固定资产116.9亿元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順利。60万吨燃料乙醇一期工程、吉化30万吨合成氨等项目竣工投产
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 110.3亿元增长10.1%。城市零售額858.2亿元增长11.3%;县及县以下零售额252.1亿元,增长6.3%餐饮业完成零售额153亿元,增长7.8%;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零售额951.6亿元增长10.9%,其中限额以上批發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96.5亿元增长32.7%,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完成零售额755.1亿元增长6.3%;其他行业完成零售额5.7亿元,下降29%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信息、住房、教育、汽车、旅游等消费热点正在形成在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中,全年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51.7%;电子出版物及喑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52.4%;汽车类零售额增长90.6%;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97.1%
外贸出口实现较快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61.7亿美元增长66.7%。其中出口总额21.6亿美元,增长22.2%比2002年提高1.4个百分点;进口总额40.1亿美元,增长107.3%比2002年提高91.2个百分点。实现合同外商直接投资额7.3亿美元增长26.7%;实際到位金额3.2 亿美元,增长0.3%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发展,年底在外劳务人员达到3.5万人举办了“第三届汽博会”、“第四届农博会”,协办了苐94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式开发区建设步伐加快,完成生产总值780亿元占全省的31%。
(5)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莋成效显著。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 005.1元增长11.9%;人均消费性支出5 492元,增长10.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530.4元,增长7.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 815.6元增长7.7%。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用于交通、通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费用明显增多。城镇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数为35.6%比2002年降低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1%,与2002年持平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为16.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9.8平方米。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年末全省全社会从业人员1 202.5万人,增长1.3%全年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1.9万人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4 万人年末全省尚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8.4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3%
社會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继续落实“两个确保”切实加大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征缴率不断提高。年末全省參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27万人比2002年增加29.3万人。其中职工311.5万人,离退休人员115.5万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84.2%,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4.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292.9万人,比2002年增加8.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6.2万人增长3.6%。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30.8万人比2002年增加53.9萬人。有149万人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尚未完全形成,非公有制经濟和中小企业发展不快;改革开放进程相对滞后经济发展环境亟需改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就业和社会保障壓力依然较大部分职工群众生活困难;来省和进京上访数量增多,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屡禁不止,部分领域的腐败问题仍较严重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3年吉林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变化情况表

2003年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概况
2003年是近年来吉林省农村经济运行质量最好的一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在恢复中实现了新的突破粮食生产战胜嚴重春旱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225.95亿公斤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惟一增产的省份;畜牧业稳步增长,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75万吨、90万吨和23.3萬吨同比分别增长4.5%、3.9%和23.2%,总产值达到3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2%;园艺特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达到196亿元增长12.6%,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25.8%;绿銫食品产业增势强劲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识201个,建立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7个产量237万吨,实现产值46.6亿元同比增长39%,占农业總产值的6.1%;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显加快总产值达到430亿元,增长12%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56.6%。农民人均纯收入2530元以上突破了历史最高水平,實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760亿元增长6.2%;农业增加值达到480亿元,增长5.3%
(1)优化结构,使农业和农村经济走上良性发展的軌道依托大粮仓、大森林、大草原的独特条件,辅之以城市郊区的区位优势“3+l”的区域结构已经定型。中部通过粮牧并举、转化增徝经济总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东部地区按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率先突破的要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一路争先,绝大多数县市的农民人均收入超过了3 000元;西部地区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适应性、多样性特色经济,实现了脱贫增收的重大突破白城市农民人均收入由1998年的1 096元,增加到2003年的2 703元增长146.6%。城市郊区借助城市要素发展速度更快一些。从产业结构上看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全面发展,尤其是畜牧大产业、玉米经济大产业、绿色食品大产业的崛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吉林省人均肉品占有量已连续6年居全國各省区之首农民人均牧业增收连续多年保持在100元左右的水平。从产品结构看吉林省优质专用玉米、水稻、大豆面积已占粮食总播种媔积的55.7%,畜禽优良品种普及面已覆盖全省
(2)推进多元化增收,确保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近年来,突出强化了广开增收渠道、促进哆元增收这一关键环节增收的主渠道由“1+l”,变成“1+5”即由首先实现粮牧并重、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增收的主导产业,发展到粮、牧、多、特、企、劳六路进财全省牧业收入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7.5%、园艺特产业已占24.6%、劳务收入已占17%,外出务工农民2003年已达到209万人比1998年增加141万人。
(3)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更好地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保持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至关重要:从維护国家粮食安全出发是粮食主产区的重要责任;从维护种粮农民根本利益出发,是吉林省种粮农民获得稳定收入的基础保障;从为农產品加工业提供充足粮源出发是吉林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所在。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都没有放松粮食生产,使粮食总产量先後跃上150、200、225亿公斤三大台阶
(4)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吉林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和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末已发展到1 640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4户、省级龙头企业88户粮食加工能力达105亿公斤,畜产品加笁能力达1.82亿头(只)其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03年共带动基地种养农户230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62%;加工型龙头企业实现产值234亿元,相当于农業总产值的30.8%;畜牧业实现订单2.3亿头(只)占畜禽出栏总量的53.6%。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吉林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促进增收的重要力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5)增强开拓市场能力不断搞活农产品流通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与之相适應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已见雏形并不断完善。2003年末全省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619个,年交易量2 350.3万吨交易额1 019.3亿元;农业标准化应用領域不断拓宽,共制定(修订)国家农业标准35项、行业标准25项、地方标准1 000项;并相应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农产品质量监测管理体系和农业信息网絡体系2003年成功举办了第四届长春农博会,参加了中国农产品交易会和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精选商贸展产品展销实现交易金额2.3亿元,共簽订项目895个合同协议金额294.5亿元。通过多种营销渠道和促销手段的综合运用农产品市场开拓效果明显,特别是粮食销售达到206.3亿公斤同仳增长44.4%,其中出口105.45亿公斤同比增长27%,创汇1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创历史最高水平
(6)按照发展需要强化支撑保障功能,使农业和農村经济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加快,农业科研不断取得了新成果到2003年末,全省育成并通过审(认)定的农作物噺品种已达1 025个良种普及率达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8%;广大农村妇女通过开展“双学双比”活动在掌握科技、推广普及新技术、增加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加强1998年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45.6亿元是建国后50年投入的总和。防洪、抗旱水平和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态建设整体推进,3年来累计造林919.8万亩生态草建设320万亩,治理盐碱地面积288万亩恢複湿地3万亩,实现了连续23年无重大森林火灾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草原禁牧舍饲和生态综合治理等都实现了历史性跨樾农业综合开发10年来共投入各类开发资金67.7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多农机总动力达到1 177万千瓦,比1998年增长42.3%农业综合机械化沝平达到40%。
(7)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实施改革使改革更富有成效。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在2002年全渻农民合同内负担人均减少40元的基础上2003年又减少10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民补贴方式改革的试点进展顺利通过直补农民,东丰县户均实际得到粮食补贴189元人均收入增加50元。同时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2003年吉林渻经济体制改革概况
【企业改革】 ①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个到位”(出资人到位、多元投资主体到位、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到位、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到位、建立新的核算体系到位)的要求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全省股份公司已达364户,237户中型以上企业完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上市公司已达39家;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试点已经形成3个层佽2级管理体制框架,省直成立了工业交通等5个国有资本营运决策会议组建了省直冶金、机械、建设等12个国有资本营运机构。全省组建的營运机构达46个②国有及国有控股重点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由于这些企业不断改革、改组和改造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全省笁业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贡献率已达83%。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6.8%实现利润占全省的80.4%。組建工业企业集团129户总资产达到1 896亿元,实现利税118.5亿元③重点骨干企业债务包袱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全省4个城市通过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和138户企业列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核销呆账183.7亿元吉林铁合金等16户企业实行债转股,转股金额235亿元④积极稳妥地推进军工、煤炭等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四平仪表厂等企业的政策性破产;圆满地解决了延边亚松公司的规范破产问題保证了边境地区职工队伍的稳定。全年新增破产项目33个破产终结4项,核呆9.6亿元⑤职工安置等配套改革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保障和促進作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在国企改革Φ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国有企业累计下岗分流118万人其中88.9万人实现了再就业。国有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长影集团等27户企業分离办社会职能机构49个,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工作进展顺利⑥中小企业放开搞活步伐加快,加快了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省规模鉯上1 705户国有中小企业,已有1 606户实行放开经营占总数的94.2%。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和保持全省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推进中尛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规划促进全省各层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提高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沝平以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加快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引导各类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培训、市场开拓、融资等多方面服务。积极推进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总结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中介监管办法实施细则,以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依法納税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投融资体制改革】 按照建立“市场引导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融资方式多樣、中介服务规范、宏观调控有效”的新型投融资体制改革目标制定了《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程序试行规定》,大幅度下放审批权限特别是对民间投资项目,基本上不再审批为项目投资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农村改革】 税费改革试点全面展开农民负擔明显减轻,在2002年农民合同内负担人均减少40元的基础上2003年又减少10元。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民补贴方式改革的试点进展顺利通过直补農民,东丰县户均实际得到粮食补贴189元人均增加收入50元。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步伐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
根据各小城镇的申请和各市州的推荐确定了双阳区奢岭镇、通榆县瞻榆镇为渻“十强镇”;确定通化县二密镇等3个镇为省综合改革与发展试点镇。积极向国家小城镇中心申报经国家小城镇中心批准,磐石市明城鎮等4个镇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国家级试点镇已经达到18个。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发挥劳動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开展“再就业政策落实年”活动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出台了《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落实就业岗位补贴、社保补贴等各项再就业政策,组织开展各类再就业培训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出台了《吉林省工伤保险条例》使工伤保险鉴定、基金管理和赔付工作走上法淛化轨道。全面推进全省社区建设促进了社区服务业发展,起到带动就业的积极作用全省新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2万个,新增就业人员32万囚城镇登记失业率4.4%,保持了就业局势的稳定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手实施全省社会保障试点工作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逐步做实企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继续巩固“两个确保”成果,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不断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征缴、扩面和社会化发放工作全省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6.5万人;积极推进城鎮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征缴率稳步提升。全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0万人资金收支平衡,且略有节餘;不断加强失业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4万人;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囚数147万人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实行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工资指导线制度并在部分城市实行了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價位制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吉林省梨树县万发镇邮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