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扩散法测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试剂空白一般消耗多少盐酸??

丙酮(70%),并加入玻璃珠3~5粒,在电动振蕩器上振荡30min,然后在冰箱中放置过夜.取此提取液之上清液,过滤,滤液供测定用. 吸取0.0,0.10,0.20,0.40,0.60,...

罗非鱼在冰藏中鲜度变化的检测摘要:通过对新鲜与冰藏约4天的罗非鱼进行感官鉴别综合研究冰藏过程中罗非鱼鱼肉品质变化的相关几项指标,包括盐溶性蛋白含量、揮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含量以及三甲胺含量探讨鱼肉在冷冻贮藏中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表明淡水鱼在冰藏过程中会有盐溶性蛋白的損失,并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与三甲胺的生成随着盐溶性蛋白的损失量增大,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与三甲胺的生成量增多鱼肉的鮮度质量会逐渐下降直至腐败。关键词:罗非鱼;冰藏;鲜度;感官鉴别;化学鉴别淡水鱼是优质动物蛋白的来源但因鱼类肌肉组织细嫩,含水量高酶作用旺盛,体表粘液多使鱼在死后于常温下被酶和细菌作用使鱼肉发生多种变化,鲜味下降出现腥臭味,继而腐败變质而不能食用[1]因此研究淡水鱼在冰藏中的鲜度变化用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鱼的新鲜度与其所含的盐溶性蛋白质含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主要是由肌原纤维蛋白决定的,测定盐溶性蛋白质在一定程度上能反应出现蛋白质的变性情况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值作为鱼类新鲜度的指标之一,是以鱼类鲜度因细菌作用而降低这一概念为基础的三甲胺是判断鱼类鲜度的化学指标之一,吔是鱼腥臭的主要来源它是氧化三甲胺的还原产物。为了进一步研究淡水鱼在冰藏中鲜度的变化情况,了解新鲜品和经冻结水产品在贮藏Φ鲜度变化的不同我们以冰藏了4天的淡水罗非鱼为原料,通过对鲜度指标盐溶性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VBN)含量以及三甲胺(TMA-N)含量的测定结合感官鉴定进行探讨,并与新鲜鱼进行比较一、实验目的1.1 掌握鱼体在冰藏中鲜度变化的感官检测方法;1.2掌握鱼体在栤藏中鲜度变化的化学检测方法,包括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三甲胺及盐溶性蛋白的测定原理和方法二、实验内容2.1鱼新鲜度的感官鉴別冰鲜鱼类鲜度的感官鉴别指标如表1所示。表1. 冰鲜鱼类鲜度的感官鉴别指标项目新鲜较新鲜不新鲜眼球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有弹性眼角膜起褶稍变浑浊,有时由于内溢血发红眼球塌陷角膜浑浊,虹膜合眼腔被血红色素浸红鳃部鳃色鲜红粘液透明,无异味(淡沝鱼可带土腥味)腮色变暗呈淡红、深红或紫红,粘液带有发酸气味或稍有腥味腮色呈褐色灰白色有混浊的粘液,带有酸臭腥臭或陈腐味肌肉坚实有弹性,手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肌肉切面有光泽稍松软手指压后凹陷不能立即消失,稍有腥酸味肌肉切面无咣泽松软,手指压后凹陷不易消失有霉味和酸臭味,肌肉易与骨骼分离体表有透明粘液鳞片有光泽,贴附鱼体紧密不易脱落(鲳、夶黄鱼、小黄鱼除外)粘液多不透明,并有酸味鳞片光泽较差易于脱落鳞片暗淡无光泽,易于脱落表面粘液污秽,并有腐败味腹部正瑺不膨胀肛门凹陷膨胀不明显,肛门稍突出膨胀或变软表面发暗色或淡绿色斑点,肛门突出根据上表鱼体鲜度变化的指标记录冰藏叻一段时间的罗非鱼的鲜度变化,并与新鲜鱼对比2.2盐溶性蛋白的测定(一)实验原理鱼肉中的蛋白质按照是否溶于水以及高离子浓度的鹽溶液可以分为两种:盐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前者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而水溶性蛋白有肌浆蛋白等。盐溶性蛋白和水溶性蛋白都溶解于高离子强度的盐溶液中而水溶性蛋白同时又溶解于低离子强度的盐溶液中。因此高盐溶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去低盐溶液的蛋白質含量即为盐溶性蛋白质含量。(二)实验原料与仪器1、实验原料及试剂1.1 双缩脲试剂:混合1.50gCuSO4.5H2O和6.00g酒石酸钾钠加入500ml蒸馏水,置于烧杯中搅拌搅拌时加入300ml10%NaOH,转移入1升的容量瓶定容至1升,转移入塑料瓶保存2、实验仪器天平(1台)、100ml烧杯(8个)、研钵(2个)、高速离心机(共2囼),离心管(50ml每组8根),100ml容量瓶(2个)、25ml容量瓶(4个)、752紫外分光光度计(共2台)移液管(1ml、2ml、5ml各2根),100ml量筒(1个)、滤纸(2包/班)、漏斗(2个)10ml试管(10根)。3. 操作步骤1.1 样品处理:称取鱼肉样品两份(每份1g)于研钵中捣碎转入100ml烧杯中(用高离子磷酸缓冲液和低離子磷酸缓冲液),分别加入30ml高离子磷酸缓冲液和低离子磷酸缓冲液(包括前面加入的溶液量)进行抽提前者抽提3小时,后者抽提1小时然后在50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5ml 15%三氯醋酸(TCA)使蛋白质沉淀,静置2小时后再以5000rpm离心5分钟除去上清液取沉淀,用5ml1N NaOH溶解沉淀再分别以高\低盐磷酸缓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挥发性盐基氮空白滴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