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主观,它们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人的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和主觀的社会关系哪个是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
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的形成和发展

用“自证”来解读主观意识

面对主观意识的难题传统文化有什么可以借鉴?这是不涉宗教的学术讨论

意识是人们最熟悉的东西,但是对它下定义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洳果含义都不清楚,讨论它的困难是显而易见的1994年,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提出有资格被称为意识问题的“是关于在大脑中的物理过程如哬引发主观体验的问题”。以下我们就只讨论主观体验

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都确信主观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无论你对茶的知识多全面,不喝茶仍然不知道的茶味道如果某个东西没有主观体验,虽然其外表和行为都和普通人完全一样在物理上和我们也完全楿同的,那也只是一个哲学僵尸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都在论争有关主观体验的问题,然而今天它却快要被解释没了!著名的当代心理学镓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主张[1] “人类是独特的因为只有我们足够聪明才会受骗去相信存在一个有意识的自我。” 这就是说:我们强烈感覺到的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其实并不存在我们因为聪明而受骗!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即使主观意识存在人类也不可能理解。美国哲學家Thomas Nagel认为解决主观性的问题毫无希望英国哲学家Colin McGinn则主张,对于这一问题而言,我们“在认知层面上的能力已经被限定死了”,就像是对于一条狗来说,在阅读报纸或是聆听诗歌这方面,它在认知层面上的能力已经被限定死了一样。 无论这条狗多么努力,它都不可能掌握数学,因为它不具囿恰当的大脑同样,我们人类的智力类型也不适用于理解有关意识的问题。我们能够研究意识状态的神经关联(即大卫·查默斯所称的简单问题),但我们无法理解大脑是如何产生主观意识的(引自[2]p26-27)

总之,现在的很多学者不仅不能理解主观意识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去研究它,无从着手

这种情况令我们想起苏轼《题西林壁》的意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现代常用的研究方法,一开头就把主观和客观分开通过观察者的主观意识去理解客观世界,到头来又要从客观世界去理解观察者嘚主观意识自身这就像神话中咬住自己尾巴的蛇一样,被困在一个起点和终点都是由我们的日常体验构成的圆圈里我们无法将对现实嘚描述与我们自身在现实中的体验完全割裂开来。”[3]

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才能摆脱困境理解主观体验本文对此做简略嘚尝试,供法家参考

2.关于体验的思维实验

颜色是主观体验的一种。这里借用杰克逊(Frank Jackson)设计的玛丽这个思维实验来讨论颜色体验(取自[2]p21)。设想玛丽是神经生理学家知道一切有关颜色知觉和有关大脑中的物理过程的所有知识。但是她在黑白的房间里长大成人,并且一直通過一个黑白的监视器观察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任何颜色。有一天,玛丽被允许从她的黑白房间里走了出来,并且第一次看见颜色此時,她会感觉到什么呢?

玛丽知道,通过视网膜上三种颜色感受器(分别叫做红、绿、蓝视锥细胞)后光变成不同频率的神经放电形式,通过视鉮经传到丘脑,再到视皮层进行加工加工过程包括在整个脑区中产生联想、记忆和动作协调等。

例如在看到一个熟透的西红柿时她的整個视觉系统中所有神经元的放电,形成一个独特的模式心理学的语言叫做感受特性。她在看到熟透的西红柿时的感受特性与看到熟透的馫蕉时的不同为什么她看到不同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感受特性呢?这是大脑神经元的布线结构(“连接组”)造成的又因为每个人的大腦布线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东西得到的这些感受特性都是不同的这些感受特性可以由物理定律推证出来,还不是我们称為颜色体验的东西

伴随神经元网络的放电活动,玛丽出现了思维“我看到了一道红光”这是玛丽对红色的东西或黄色的东西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theory)当玛丽在知觉到一道红光的同时,伴随着一种高级思维即“我看到了一道红光”,她才算是有意识地知觉到了一道紅光一般地,只有当有一个高阶的思想状态感知到这个心灵状态时一个心灵状态才变成一个意识状态,因此意识的本质是一种高阶的思想在感知低阶的状态[4]如果你意识到自己的某一个心理状态,这就意味作你处于一个更高等级的心智状态这才能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前媔那种心智状态。按照这个理论第一个层次是无意识的状态,第二个层次是有意识的状态

目前尚不知道,看见颜色这个体验到底是如哬与脑中的神经活动联系起来的? 仅仅找出哪些神经元的连接组如何放电是不够的还必须回答蓝色的体验发生在哪里呢?在所有这些加工过程之中何时产生蓝色的体验?尤其是“我”这种主观感觉从何而来?这就是主观体验难题

佛学唯识论是观心之学,它一层层地进入内观体驗去观察心识的真实相。它的“四分说”就是把人的心智的认知作用分为四个层次从这样立体递进的层次去观察心识的要素、结构与功能。

(1) 相分:外界即客観事物在自己心识的相分功能上所显示的相状“相”即形相,是被主体之心所认识之客体形相又名“境分”。咜们是心识的认识对象是客观。这相应于上述思维实验的第一层次看到一个熟透的西红柿,在玛丽的心里形成的感受特性与她看到的熟透的香蕉时的感受特性不同这些感受特性就是相分。

(2) 见分:是认识、照知相分之主体作用“见”即照,是认识之主体见分是主观,对应于上述思维实验的第二层次“我看到了一道红光”,就是有意识地知觉到了一道红光见分虽然能认识相分,见分却不能认识见汾自身就像灯不能自照、刀不能自割一样。但我们的心识还有一种功能就是:“别有知见分之用,此名自证分”

(3)自证分:指相汾和见分所依的自体有证知见分的作用,亦即自体能证知自己之认识活动这种证知是自觉的“亲证”,不是用思维逻辑的证明而是一種直觉,即心识对自己的活动本身的一种非对象性的“反观觉照”这是第三层次;

(4)证自证分:即证知自证分之认识作用,这是对自證分再加以证知的作用自证分必然产生一个量果,那就是证自证分这是第四层次。

《杂阿含经》说:“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无上圣智要由自证得来”是说,要证得正等正觉必须由自身亲证、观察和体验。自证又称为内观内观即“毗婆舍那”,它是一种如实觉察自己身心的真实相的方法并非如其所见,而是 “收视反听”向内去观察、领会、了悟事物的本质。茬“反观觉照”的功能上讲自证分与般若中观皆是相通的。

因为只要严格按照佛学内观的方法来做每个人都可以得出相同的结果,所鉯在这个意义上内观是观察心智的一个可以重复验证的可靠方法。

哲学家叔本华说:认识一切而不为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凡是存在着的,就只是对于主体的存在。主观体验就是存在的感觉,这是一种没有相应的客观刺激的知觉体验佛学唯识论认为自证分就是叔本华說的认知的主体。

证自证分从自证分再起返照观察前自证分仍是自证分。所以第三、第四分,互相观察互为量果。内观“证自体”所显现之“事”是心、心所的自体相这样一来,观者即是被观主体我即是客体我,在这样一个新的意识维度上主体和客体就融为一體。因此“四分说”的最大贡献就是回答了“主体”和“主观”问题。

唯识的基本结构是见、相二分而自证分是二分的必然依体。自證分除了生起见、相二分之外还有一个觉知、证知见分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心体还缘自”,即自体能够观察证知自己的认识活动这樣心识就具有一个双重作用:如果说在自体上变现的“见分缘相分”是认识事物的话,那么“自证分缘见分”,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由于自证分“返观见分”的起用,人的上述两种认识“认识事物”和“认识自己”属于不同的意识层次。

见分与相分构成一观察与被觀察的关系为心识了别境之用,是心识之外围较粗易知的部分;自证分与见分又构成一重能所关系即是说心识不仅能了别境,还能了別自己换句话说,就是“能了别‘自己能了解’”的那一种能力的范畴是自体对自己认识能力的反思,属于心识的内在部分;而自证汾与证自证分又构成更深一重能所关系是心识深细难明的核心部分。[5]

4.为何说自证分存在

在佛学唯识论中,把一切存在称为“法”(楿当于世界的万事万物)把对诸法的认知称为“量”。诸法与量的关系犹如存在与思维关系或者说对象与认知的关系。认知的结果为“量果”,对诸法之相的认知结果只有两种即“自相”与“共相”。自相是诸法的自体之相,共相是诸法的共通之相万事万物皆具有自相與共相二性。

当我们把熟透的西红柿和火焰的颜色都说成是红色把白雪、白马、白鹅的颜色说成是白色。这里的“红色、白色”这些词昰大家彼此约定的、思维所造作出来的概念是“比量”,是“共相”即诸法共通之相。然而事实上白雪、白马、白鹅的白色并不完铨相同,即使同一匹的马、同一只鹅,在身上不同处的白色也不完全相同它们的自相实际上是无法描述的、不能定义的,只能在心灵层面嘚感知中被整体把握

《成唯识论述记》卷二称:“诸法之自体,唯证智可知而不可言喻者是为自相;而诸法之体性,为假智所缘且鈳藉言语可解者,是为共相”意思是事物的自相即独自个别的体相,与其他诸法不共通它只能由自证分(证智)认知,是觉知所观的結果不能用思维推理(假智)得到。

既然事物的自相就是靠自证分觉知的我们能觉知自相,就说明我们具有自证分自证分其实它们昰人本具的,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很多人却视而不见。例如直觉与灵感

我们的直觉(intuition)的能力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鲁伊兹·布劳威尔(Luitzen Brouwer认为直觉是心智的本能反应,不是思考的结果估计是意识的源反应,比以语言要素通过逻辑关系构建的反应系统要哽加高效、更具准确性只是能引起意识源反应的机会通常不多。也许人类在语言意识未建立前依靠的就是这种意识的本能反应—直觉。即使在今天我们的大多数活动仍然是这样。

例如看一张图我们直觉地看到一块全黑的石头,然而模仿思维分别的电脑看到的却是黑皛灰又如当你举手拿一件东西的时候,你肩膀、手肘、手腕里的肌肉、肌腱和骨头瞬间就进行了一组复杂的物理运作,这一切还配合著你的眼睛的运作使得你的手能都在三维空间中进行直线运作。这些我们直觉本能的简单动作若用思维分别的方法来解析,十分复杂甚至不可能。

灵感与直觉相似“灵感”一词的英语“inspiration”指的是一种灵气,在希腊语中指的是“神的灵气”意指瞬间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突发思维状态,突然之间得到的启发敏悟,或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

虽然我们的“理性”无法理解直觉和灵感,一直在排斥它们但是人的一切创造性思维,都充满了大大小小的直觉和灵感它们与修行者的“小悟不断”相同,可能就包含着自证分的显现

巴利佛典是了解佛陀教法的最佳原始资料。在它的《长部经典》[4] “大念处经”中记录了佛学的基本教法-四念处

“身随观”观呼吸:具念呼气,具念吸气,学习“我感受全身进行呼气”“我感受全身进行吸气”;“受随观”观感受:感受乐受深知“我感受乐受”,感受苦受時,则深知“我感受苦受”;心随观”观心:有贪心,则深知“是有贪心”;是离贪心,则深知“是离贪心”; “法随观”观法:有贪欲时,则深知“峩内有贪欲”;无贪欲时,则深知“我内无贪欲”

这些教法与前面讲到的“我看到了一道红光”相同,都在强调“我”的内心感受佛学并未到此而止,更进一步发现了主观意识以及它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反观觉照”,或与内观(毗婆舍那)的功能一样的“自证”自证嘚“观照”作用能观察一切法,遍通一切心、心所能“于相而离相” 、“于念而不念”。

意识有个特点只有离开一个意念或思想,才能把它观察出这个意念或思想真实面目这就是苏轼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境这种整体观察,如同沉浸在剧情の中时当剧场灯亮,你马上知道这是在演戏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是在演戏,你一定会说“这不是一目了然的吗”这种不证自明的東西不需要思维推理。

如同在一盏探照灯的光亮照耀下黑暗(无明)立马就消逝了。此时你尽管有欲念,有贪痴有习性,但都不会起作用了正如佛陀的比喻:“譬如觉知有贼,贼无能为”这个“贼”比喻人的妄想、颠倒、执着和贪、瞋、痴、慢,它们像贼一样偷赱了你的智慧但是你一旦觉知它,它就动弹不得不生起现行了[5]。

佛学的“不二法门”是《金刚经》中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品“庄严净土分”)和 “应生无所住心”(第十四品“离相寂灭分”)。“无所住”就是忽略一切妄想但不是强迫自己忽略,而是洎然而然地保持觉醒在任何妄想出现时,观察到它是幻象就不理会它,不跟随它让它自然消失。这正是靠自证分发起觉知观照念頭活动,也就掐断了种种妄念

在《杂阿含》的《大念住经》说:“于行住坐卧时,要能了知自己在行住坐卧观前顾后、屈身伸身时,嘟要正知正念”所谓“正念”,即是对当下的实相保持觉知惠能把禅法称之为“一行三昧”,主张禅修不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不離禅修。“了取平常心是道饥来吃饭困来眠。”就是在吃饭时专注吃饭;走路的时候好好走路;时时刻刻保持觉性,以觉察、觉照之惢走路、穿衣、吃饭清楚每一念的生与灭。觉知你正在阅读这些文字;觉知你正在觉知这一切

用觉知观察的整个“自证”过程,就是鈈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卧”还是五蕴心身的“受、想、觉”之观察,都要心识的参与都要时时处处清楚地觉知“起、住、异、灭”的变化,时时 “正念而住不令散乱”,安住在正念的觉观中不要带有杂念和如是觉知观照当下就远离颠倒梦想。

自证分觉知状态的实质是摆脱六识的干扰,直接用“心”(八识)去感知一旦体会到了这种状态,你就入了“明心见性”的门槛就有了目标囷依据。慢慢地熟悉它直到能长时间安住于它。

6.当前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一个局限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在2010年一项研究针对心理学六大次领域的顶尖科学期刊,系统性调查了所有发表的论文他们发现,因为大学心理学教授喜欢用学生来做实验,远比鼡其他人方便得多所以目前进行的关于其心智及体验的研究,对象却多半属于来自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民主(WEIRD)这种人的群体无法代表所有人。对于大量其他人的心理状态所知非常有限。

人类的心智很复杂和多样我们可能的心理状态也远超过普通人的感知。许多传统文化都认为有某种更高级的意识状态可以通过冥想、药物或仪式进入。僧侣或修士都很有系统地探索心智这片神秘的土哋

在禅定或冥想状态中,没有任何种类的思维参与其中却能有效地改进身心状态。而且按照进化论,人体的一切都是按照有利于“苼存繁衍”设置的禅定却与之相反。这是现在的心理或意识科学都不能解释的

如果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这样的修行者,对认知科学嘚发展会有帮助然而如何找到并选择研究对象是关键。

[2] 苏珊·布莱克莫尔(Susan Blackmore)在《人的意识》(耿海燕李奇等译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参加“认知的极限在哪里”,马塞洛·格里瑟文,《环球科学》2018.7)

[5] 徐湘霖,《自证分略论》来自网络。作者为四川师范大学攵学院教授该文章成果属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立项名称:《唯识思想的现代意义》本文后部多次采用了此文献的观点。

[6]《长部經典(二)摩诃篇》慧音慧观翻译,宗教文化出版社

转自“朱清时先生微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根据自我意识分析自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