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练毛笔字用什么毛笔必须要了解毛笔 墨 还有纸 怎么说 具体点怎么说?

原标题:专访|冯唐:都说文学鈈要有套路写字为什么要有?


“书道不二——荒木经惟与冯唐双人展”将于2018年4月28日至5月18日在北京嵩祝寺与智珠寺-东景缘画廊呈现两位藝术家为此次展览特别定制了四十几幅书法作品。

书道不二展览名“书道”取自日本公元6世纪,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中国书法在日本开始盛行,后被称为“书道”“不二”取自冯唐书名《不二》。为佛教用语“无彼此之别”之意。

本次展览由梦边文化主办匡时国际協办。与荒木经惟合作长达二十年的出版人本尾久子女士担任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梦边文化联合创始人张维娜担任出品人。在展览开幕之際冯唐接受了澎湃新闻的专访。


澎湃新闻:这好像是你第一次举办书法展览怎么想到写毛笔字的?

冯唐:我小时候十岁之前写过三年毛笔字后来又开始写硬笔字。我平时开会都会带着本子和笔基本上都会写写画画,也是有效利用时间的一种方式四五人开会的时候伱会发现有一半的时间是垃圾时间,那时候你可以稍稍神游物外一边记会议,一边记我脑子里想的事再后来到2016年开始,好多书要签名索性写毛笔字算了,放松一下也算练习个东西,要不然机械地签字也没什么意思一开始就用小毛笔签字。有的时候喝完酒写写毛筆字也可以醒醒酒。

开始也有一些事情给我信心很多人夸我写字好看,而且面积很广有的时候是女生夸,我以为是她不好意思夸我长嘚好看夸我字儿好看还有的时候男生也夸。我在香港呆了十年香港劳动人民还保留了一点古风,我有的时候签信用卡的单遇上两三佽服务员就说字儿写得真好看。可能和年龄也有关系飞机上颠簸得比较厉害,就不太想看那些字儿很小的书就看字帖,挺享受的

写芓儿的人都有一点显摆欲,贴个朋友圈什么的于是有些朋友装修新办公室,就管我要字要装裱挂起来,我就说我无门无派字儿也是尛时候练过,人家说就要这样的这才有特点,看着才有感触他们没太把我这个人、文和字分开,我想也分不太开必然带有信息。我吔提醒他们了黑我的人很多,我这个字儿长得也不像“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很有可能被书法家耻笑,他们说不怕后来管我要芓儿的人越来越多。正巧我的一个朋友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公司梦边文化,专门做文人书画邀请我参展,也是帮朋友忙就送了两幅去参加一个是观花止,另一幅是三首诗没想到一个藏家就买了,于是他们就撺掇着我继续写


澎湃新闻:文人书画这个概念其实挺有意思嘚,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自我标榜“新文人”画但是我们其实知道这个传统在中国断了很久。

冯唐:文人书画在中国是一个大传统跟覀方美术比起来,占的分量还是很大的中国历史在很漫长的阶段是一个很不自由、压抑的社会,动辄就满门抄斩皇帝不开心你就挂了,让那些人心里都很紧张总要有一个出口,难得在这么一个环境里有点充满人性的自由的东西就是文人书画特别是从宋代开始。后来这个传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扬,好多都变成一种半官方的活动

另外一方面,大概从2015年起我在日本街上看到的招牌跟我们在中国大街仩看到的不一样,最大的差异是有个性不是我们典型意义上的好看,不是整容脸它有它自己天性的东西,天然个性的东西我们有太哆的字像整容脸,不是不好看真好看,但是没有个人的东西你想不出来,分不出来一大堆整容脸。所以我每次去日本看到一些店鋪招牌都有惊喜,你会觉得有打动有温暖,往往是我在这边看那些招牌是那些书法家写的字给不了我的,所以我觉得我可能是那个流派的

他们不同的人写的不一样,不像我们有颜、柳、欧人家没有那个模子,人家是保持个性的千奇百态的,屏风上、店铺前面虽嘫字不一样,但是有一种共同的气息就是彰显个性。另外还有中国古代器物上的字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于自在自信这件事忽略了太久,小孩被要求严格地临帖很多人再重新自己写,很大一部分人是写不出来了和写文章一样,我也看了很多小说如果我严格按照某种鋶派的方式亦步亦趋去写,一定没有《不二》这本书出来如果文学都没有说你一定要有什么样的套路去弄,为什么写字一定要有呢

香港有一个“九龙皇帝”,完全没有文化就一老头,但是他那个字就是很有装饰性很有效果,你站在街头很远就能看到人写字到底目嘚是什么?为了交流上升到艺术品,如果你写的能让别人有震撼愉悦,甚至让人愤怒就是艺术,术无非是在另外一个角度捅你一丅,如果捅你一下还有非常明确的风格艺术家本身也就成立了。


澎湃新闻:听说你也喜欢收玉器瓷器

冯唐:对,收集古物对我来说也昰一种求真是想得到另外一套信息,让我更加好理解历史真的东西我喜欢看到,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古人的某些审美。过去三四百姩有两个断层乾隆是一个,彻底把审美搞坏了乾隆的审美很巴洛克风,但他的工艺是好的极度炫技。另外到了当代也有一个明显粗鄙化的过程因为这两次断层,我们日常用的东西和古人比起来审美就差了一大截古人的审美,特别是像一些比较偏文气的时代唐宋啊,那个时候的审美要高出一大块所以基本上求真了解过去社会,审美上耳濡目染是好事。

澎湃新闻:怎么会想起来和荒木一起办展呢

冯唐:荒木经惟先生的摄影作品我从七八年前就开始接触,我觉得他拍的女性的那些照片可以把女性的一些非常真实的我能够感受箌的一面表达出来。我一开始看他的画册后来就越看越多,发现他有500多本画册我有他的20多本。两年前他有一个书法展我去看了一下,还买了他的几幅作品我觉得我们有很多地方有很有意思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我们都热爱妇女毛笔字都是非传统地好看,不同之处就是一中一日一老一少,一个用摄影一个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两个人拿出二三十幅的书法作品在一个比较尛的场合展示出来,做一个类似法会意义的聚集过20天之后就烟消云散,让我觉得这样的事儿很有意思就像去演一个话剧,或者说你做恏一个坛子就把它敲碎了找一个寺庙作为一个载体,对刚才我说到的这些元素还是更搭一些的后来我们就联系了一下荒木先生,碰巧怹特别乐意我就很开心,于是我们就一拍即合他写的速度比我快,我们是去年9月份联系上的他春节前就已经交稿了,我是春节的时候写的春节之后交的稿。


澎湃新闻:听说你在上个月还去日本拜会了荒木你们俩聊得怎么样?

冯唐:总体顺利和愉快这种聊天也印證了我刚才说的很多观点,一来问了几个问题之后主要想看他的生活状态,对毛笔字的看法对世界的理解,基本围绕这些首先对于婦女,我们的看法是相同的

第二,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用时间。这也是很根本的问题如果整体是空,如何花时间最近他有个展览叫阿写罗,来自阿修罗在日本文化里他是一个战神,我们俩身上都有一个战士情节都喜欢打仗。比如我说用文字打败时间我花时间嘚快乐,是需要有打仗的感觉;比如说我用文字跟时间打用毛笔字和美、历史、接续来对抗。他也说只要呼吸,就要按快门永远不停,永远不做所谓的妥协永远不做轻易的重复,要有战斗的勇气和斗志

我学了八年医,后来又学商九年咨询,跳到企业五年后又跳到投资,写作从长篇到短篇杂文,到现在写毛笔字每一步都是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都要去打一仗的不见得刀光剑影,但是心中昰要给自己压力的

第三,如何对待批评因为也有很多人黑他,我们俩的看法也是一样的骂你的人很多是不如你的。中国人有一个长時间的习惯要不然弄成神,要不然就看不起你你把王羲之弄神,说什么都对这跟社会结构也有关系,还有一些特点就是厚古薄今,因为和古人没法竞争这会造成对当今存在天才的不认可,对多元文化不认可就不会出现新鲜的有意思的有趣的作品和人。

其实无论昰毛笔字还是文学很大一部分功能,并不是要文以载道我觉得更重要的就是打破和破坏,如果你都受不了破坏那么你就不配接受新嘚艺术了。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学习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好呢對于这个问题,书法家们各自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从篆书入手好;有的说从隶书入手好;有的说从行书入手好。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悝但我认为从楷书入手较好。

  我之所以不同意从篆、隶入手学书是因为学篆书首先遇到一个难以认识的问题,增加了学习的困难;其次篆书兴起和通用的时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现在的入们绝大多数不识篆字。当今篆书作为一种字体,仍有其艺术欣赏价值洏其实用价值却已今非昔比。我认为对于只想通过学习书法写出工整美观的楷书、行书以适应学习、工作需要的人来说,可以不学篆书隶书比篆书易识易写,但与楷书比较起来点画显得优柔有余,刚劲不足并且结构易于分布平正,学好隶书再学楷书难而学好楷书洅学隶书易――这是就初学而言的,如果要想窥其堂奥达到高深的艺术境界,学好任何字体都不是轻而易举的

  宋代书法家苏东坡說:“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如站立行书如行走,草书如奔跑楷在这里是楷模、典范的意思。楷书点画分明搭配勻称,形体方正应规入矩,宜于初学明朝书法理论家丰坊说:“学书须先楷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对于初学者来说,绕过楷书直接学行书或草书,就会因为忽视了楷书的基本点画、结构的训练、写出的字容易出现点画不规矩笔力鈈刚劲,疏密不匀称结构不安稳,比例不适当等弊病所以唐孙过庭说:“图真不悟,习草将迷”明代汪赤玉也说:“近世多尚行草,未始学真而先习草如人未学立而欲走,盖可笑也”

  对于初学书法从哪种字体入手为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必要也不可能強求一致只要得法并下得深功,从任何字体入手都能取得成就可谓殊途同归。但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所走路程的远近曲直恐怕就大楿径庭了。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宜从楷入。

  楷书从汉朝就已有其雏形魏、晋大为盛行,至隋、唐乃集其大成初学者學习哪一朝代的为好呢?

  我认为从唐楷入手学书有法可依,能把笔画写得方中矩圆中规,直中绳长短合度,轻重合宜结构稳健,从而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认为,唐楷法度森严学习时容易被那严格的规矩所束缚,而提出初学应从魏晋入手说这样可以把芓写得天真烂漫,自由放纵我认为要把字写得或古拙,或俊俏或庄重,或飘逸或丰伟,或潇洒或肃穆,或飞动总之具有一定的風格特色,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学者却应力求结构的工整规矩。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險绝复归平正。”初学不学平正字就会歪斜无仪;但过于平正,又将呆板而无生气所以又必须追求险绝;险绝过甚,便会狂怪无态因此又要归于平正。这就是学书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的过程。以平正论唐楷当之无愧。清代梁 说:“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歸到晋人,则神韵中自俱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先学法度森严的还是先学自由放纵的,唐徐浩《论书》云:“初学之際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这话很有见地我赞成先从点画瘦硬的唐楷起步。

  初唐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洁净,结構精严对后世影响很大。欧书《皇甫君碑》最足以代表欧书险劲的风格而且是已印行的欧体字中最清晰、神气最完足的。《九成宫醴灥铭》用笔朴厚凝重而又挺拔劲健结体平稳中追求险峻。梁 对欧字极为推崇说:“写透欧书,碑版皆可书矣”清朝杨守敬说:“欧陽信本之醴泉铭,赵子固推为楷法极则人无异议。”初学者学此二碑可避免结构松散的毛病。

  中唐书家颜真卿44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多用方笔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富于立体感结构方整严谨,宜于初学颜真卿晚年某些作品笔画丰满雄强,结体宽舒往往追求忝真烂漫,返朴归真的意趣初学易失于臃肿丑怪,不宜作为入门途径

  晚唐书家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用笔方圆兼备,点画清劲有如铮铮铁骨,结体中心紧聚四外舒展,学之能够得到瘦硬的笔画与严谨的结构

  以上所举各碑,只要教授得法学者持之以恒,在半年至一年内“入帖”是不成问题的

  执笔问题并不怎么玄奥。

  人们拿东西都是用手指指肚部分执笔也是鼡这个部分。执笔时用拇指、食指、中指的指肚部分捏着笔管用无名指指甲和肉相接的部分顶住笔管,小指自然地附着在无名指下――這就是最通用的五指执笔法

  执笔的要领可以用“指实、掌虚、腕平、掌竖、身正、足安”来概括。

  指实是执笔要松紧适当过緊会僵死,又容易疲劳、抖动过松写出的点画又可能软弱无力。

  掌虚是手指与手掌之间、拇指与食指之间要有空隙不可大把攥。

  指实掌虚的要求就好比手里攥着一只小鸟,攥得太紧鸟就会被攥死;太松了,鸟又会飞掉也就是说要松紧适度。

  腕平是指腕上部两个骨节之间的平面与桌面大致平行并且要腕低于掌,这样掌也就竖起来了写字是讲究腕力的,坐着写字以肘着案如果不做箌腕平掌竖,写出的点画就可能软弱无力腕平,指的是执笔时要接近平但运笔时却不需总是这样。执笔在于手运笔在于腕,执笔要實运腕要活。运笔时手腕的左右两个骨节是在不停地上下转换着运动的否则写字时就变成了胳膊机械地平行移动了。

  在执笔问题仩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我国汉字的构造及写法都是适合右手执笔的如果用左手执笔,书写时多有不便如写横时就必须由左至右嶊着笔运行,这样就显得笨拙汉字下笔顺序有先左后右的原则,所以提倡初学者用右手执笔

  身正就是写字时要坐端正,胸部自然挺起并与桌面保持一拳之隔右手书写时左手按在纸面上,以求力的均衡写字时如果低头曲背,不但字写不好日久天长,视力和脊柱嘟会受影响清朝末年,江苏武进县有个书法家叫唐驼唐驼学书勤奋,每日黎明即起刻苦习书,寒暑无间三年后楷书大进,但因坐姿不正致成驼背。这个教训值得学书同志记取

  足安就是写字时两脚微开,与肩同宽平放地上,以保持身体安稳

  执笔在指間,指连于腕腕连于肘,要想运笔灵活必须指。腕、肘互相配合而关键在于腕的运动。赠送给别人的书法作品上款有时题“某某囸腕”,就包含着请受书者指正腕的运用是否灵活或腕力是否雄强的意思运腕就是靠手腕的上下提按和前后左右起伏往返而操纵笔锋,寫出合乎要求的点画书写时因手腕与桌面的距离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着腕:即手腕贴在桌面上写字。着腕法因腕与桌面接触妨碍笔的运动,写小楷时可用写稍大的字就不适宜了。

  枕腕;即用左手垫在右手腕下写字这种方法与着腕法没有多大区别,腕嘚活动仍受很大局限而且一旦养成习惯,就扔不掉左手这根“拐棍”写大字时就感到力不从心。我曾见到一位老先生写了一辈子字,左手仍垫在右手腕下小楷及一寸以内的字写得不错,但写二寸左右的字就缺乏气势了

  提腕:即用肘部支撑在桌面上,而把手腕提起来这是坐着写中字最多见的腕法。

  悬腕:写字时自腕至肘都不放置在桌面上叫悬腕写大字必须悬腕,只有悬腕才能力从肩臂出而达于纸上,而且由于手臂不受桌面的阻障笔的纵横牵掣、上下提顿随心所欲,所以是最自由灵活的方法

  有的初学者问我:寫蝇头小楷为什么不必悬腕?写盈尺大字为什么腕与肘不依附桌面我回答说:写小楷实无必要,写大字非悬不可蝇头小楷笔画短、字尛,只需运指就足以应付何必要悬起整个手臂?而且楷书在点画、结构等方面要求极严手臂全悬既不稳定,又不会持久很难写好,為什么说写大字肘部非离开桌面不可呢大字笔画长,手臂不离开桌面笔的挥运就不自如,以写长横为例假如以肘着案,如同以肘为圓心以小臂为半径循规作圆,这样写出的长横必然不能平直如此写字,岂能写好另外从字体方面看,篆书、隶书、楷书在点画、结構等方面比起行、草书来要求比较严格,用笔较为规矩腕与桌面的距离就要近些。行、草书则比较放纵飞动腕与桌面的距离就要远些。所以我认为腕肘离开桌面与否、离开桌面的远近要根据字的大小和字体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運笔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囼就不会美观坚固。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本文所述的运笔方法主要以丁文隽先生的意见为依据。现将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介绍如下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動。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筆。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横媔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挫笔:笔顿后微提,使笔锋转动微离顿处叫挫笔。挫笔大多用在笔画转折处如写口字的横折时,先提笔用笔尖写出棱角,然后顿笔这时把笔微提,于是出现第二个棱角再畧微转动笔锋,使笔尖朝着笔画的上方――这时叫挫笔最后继续行笔,横折就写成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祐,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转笔:笔鋒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写“马”字第二笔或写“元”字第四笔时,为了使转折处不露棱角就要像用圆规画圓一样转动笔锋。

  回笔:笔停后返回来时的方向叫回笔回笔是为了“护尾以避免“折木”。

  衄笔:笔下行而逆反叫衄笔与回鋒不同,回笔用转衄笔用逆。如写左竖钩竖写至长短合度时,提笔左行再逆反使笔锋朝即将挑出的钩的相反方向――此即为衄笔――朂后提笔挑出

  纵笔:笔锋边行边提,去而不返叫纵笔如写撇时,用笔由重到轻最后出锋就用纵笔。

  除了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動之外还有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运笔方法,这种笔法既不提也不顿即不转也不行,而是笔停在纸上这就叫驻笔。驻笔是为了取势即取得点画的某种态势。

  以上讲的是几种常用的运筹方法初学者在写字实践中,只要细心揣摩是会逐渐掌握更多的笔法的。

  曆代书法家在讲用笔时都强调中锋行笔什么叫中锋行笔呢?

  毛笔笔头的尖端部分叫笔锋又叫笔心,四外较短的毛叫副毫中锋行筆就是在写字时,笔锋经常在点画当中运行这样顺着使用笔毛,笔毛平铺在纸上写出的点画看起来浑厚圆润,有立体感

  侧锋即偏锋,侧锋行笔就是在写字时笔锋不在点画中间运行,而是偏在点画的一侧写横画时常偏在上边,写竖画时常偏在左边侧锋行笔,起笔处易见棱角但点画往往缺乏立体感,而且由于没有顺着笔毛的方向用笔而是横着刷容易出现笔画一边整齐,另一边不整齐的现象

  富于变化是我国文字及书法的显著特色之一。从汉字的构造上看横竖、撇捺、繁简、宽窄、长短、斜正,各具其态;从用笔上看提顿、行驻、纵收、藏露、转折、疾徐,无所不用因而使得点画的方圆、粗细、俯仰、曲直变化多姿;从结构上看,疏密、开合、聚散、稳险各尽其美;从用墨上看,枯润、浓淡、干湿交映生辉;从章法上看大小、虚实、断连,参差错落可以说,进行书法创作的過程就是正确处理这一对立矛盾的过程。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中这些矛盾都达到了对立统一。

  中锋、侧锋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種用笔方法只用中锋或只用侧锋都显得单调,中锋取劲、侧锋取妍中锋为主,侧锋为辅方能燕瘦环肥各尽其美。因此笔笔中锋实无必要况且笔笔中锋也不可能,如果写字时尤其在写流速较快的行书、草书时,总是斤斤计较是否中锋行笔肯定会影响到行笔的疾徐,章法的错落气韵的生动诸方面。试看被说成是笔笔中锋的怀素《自叙帖》不也是兼用侧锋的吗!所以明朝丰坊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即中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

  有囚说,要保持中锋行笔就要在写字时保持毛笔笔身的端正和笔头的圆锥形态。这种说法不够确切

  丁文隽先生的《书法精论》说得哽明确:“笔管直竖不欹,亦不能尽掠磔波撇之势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终用腕平管直之法”“包世臣论此法最精,他说:‘石工鐫字画右行者其逶必向左,验而类之纸犹石也,笔犹钻也指犹锤也。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丅,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是以指得势而锋得力’……故管不能终直,腕亦不能终平也”

  历代书家都强调运腕要轻灵虚活的作用。虞卋南说:“用笔须手腕轻灵”康有为说:“左腕挺开贴案,则气势停匀右腕益虚活,如此则八面完全险劲雄深,篆真行草无不得勢矣。”腕要轻灵“虚活”就不可能保持笔身的端正而要保持笔身的端正,腕将会何等僵死据我临池的体会,笔身正写出的点画也鈳能是偏锋,笔身不正也可以写出中锋笔在运行过程中,笔身端正的时刻是短暂的而上下左右倾倒则是经常的。

  写字过程保持笔頭的圆锥形态也不可能严格地说,只要笔一着纸圆锥形态即遭到破坏。笔越下按点画就越粗壮,笔毫也越平铺此时笔头的前端呈現的形状是齐而不是尖;反之,笔越上提点画就越细瘦,笔毫也越收拢越接近圆锥形,但要保持笔头圆锥形态是不可能的退一步说、即使真能做到保持笔头的圆锥形状,也如清朝吴育所说:“专用笔尖直下以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只形薄怯”

  我国历史上擅长楷书的书家众多,他们的书法作品各具风格初学楷书的同志,应该先学习点、横、竖、撇、捺、钩等基本点画的写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碑帖临摹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写出的点画和结构就能逐渐接近所临的碑帖

  现将基夲点画的写法列表说明:

  撇的藏锋法:落笔、折笔与点的写法大致相同,然后向左逐渐提笔撇出速度既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叻尾部过尖过细,这样会形成病笔“鼠尾”并旦笔画的长短也不易控制;太慢了,尾部又会钝而无锋

  露锋法是笔锋直落,然后調整笔锋成中锋撇出

  横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右先左,到左端时折笔下顿再轻提笔用中锋向右行,至长短合度时先轻提笔用側锋写出右上端的棱角然后顿笔,至右下端时转笔左收

  露锋法是笔往右下方一落在纸上,立即用中锋往右行其余提笔、顿笔、收笔都与藏锋法同。用露锋法写横时特别要注意落笔不可过于往右下方切锋,否则横的左端会菲薄虚浮

  点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欲下先上,到顶端折笔不能用转笔法,转则顶端不尖锐然后往右下方行笔,至底部左下方转笔最后往左上方收笔。点的形状是上尖下圆腹(左边)平背(右边)圆。

  露锋法是顺锋直下笔――这种用笔法又称切锋其余行笔、收笔都和藏锋法相同。

  捺的藏鋒法:逆锋起笔――欲有先左然后向上转笔(如用圆规画圆,又像用毛笔画半个小圆点)再立即往右下行并逐渐按笔使笔画逐渐加粗,将出锋时驻笔最后顺势提笔出锋。书写的全过程可以用“逆入平出”来概括平出指的是捺角时不可以有折角。

  捺中较陡直者称為纵捺又称金刀,用于木、本、来、史等字;较平缓者称为横捺又称游鱼,用于走之等凡纵捺首端与其他笔画相衔接而不外露者,起笔可顺而不逆

  横捺的露锋法是顺锋直落,然后侧锋上行其余行笔、驻笔、出锋均与藏锋法同。

  竖有悬针、垂露之异下部收笔呈露水将滴状者称垂露部出锋尖锐如针状者称悬针。

  垂露竖的藏锋法:逆锋起笔折笔向下,调整笔锋成中锋下行至长短合度時稍提笔往左(或右)回锋收笔。

  露锋法是切锋直落调整笔锋成中锋行笔,其余笔法均与藏锋法同

  悬针竖的藏锋法、露锋法起笔、行笔均与垂露竖同,至长短合度时缓缓提笔出锋其速度要求近似撇,但比撇更慢些因为悬针竖如中流砥柱,中正不欹如果出鋒过快,可能出现歪斜、虚飘的现象悬针最难的是写得不偏不斜,有如铁柱兀立而又不僵直初学者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得心应手。

  鉤的变化最多这里先讲最基本的两种――左钩和右钩。

  左钩和右钩都附属于竖竖至下部将出钩时先微提笔向左下行(这样就在竖嘚右方出现了棱角),至钩的底部时衄笔向左挑出即形成左钩右钩与左钩笔法同,只是方向相反另有一种右钩,看上去像是两笔写成嘚称之为搭钩,用于辰、氏等右边有长捺或长戈等字其写法是,竖至长短合度将要写钩时先驻笔,然后提笔左行折笔下顿,最后提笔挑出

  学会了左钩、右钩之后,可进一步学习狮口、凤翅、宝盖、龙尾、直戈、横戈等

  狮口的写法是:用笔如写横画,至轉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向左下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笔向上顺势提笔挑出。狮口法用于句、匀、蜀、南、马、为等字

  鳳翅的写法是: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调整笔锋成中锋,然后中锋行笔如循规作圆至长短合度时,衄笔顺势挑出写凤翅時要求转折处和将出钩处要粗些,中间部分要细些凤翅法用于风、凤等字。

  宝盖的写法分为方笔式和圆笔式:

  方笔式:用笔如哃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回锋至转折处再铺毫用中锋或侧锋出钩

  圆笔式:用笔如同横画,至转折处先提后顿用中锋回旋至转折处出钩。此法多见于柳体

  无论方笔式、圆笔式,所出之钩宜平不宜垂以便与宝盖下的部分相呼应。宝盖法用于空、宝、予、冠等字

  龙尾的写法是:用笔如同竖画,转折时如循规作圆边行边转动笔锋,行过弯转处后用笔如同横画至长短合度时觑笔上挑出鉤。

  龙尾的弯转处除欧体外都应作弧线而不应作方角,此处运笔应稍快以表现铁画银钩的力感。过了弯转处如作横画的部分宜微仩翘不可下垂下垂则有懈怠之感。龙尾用于也、元、见、笔等字

  直戈的写法是:起笔如竖,然后向右下方行笔至长短合度时衄鋒向右上方挑出钩。

  写直戈上段与下段宜稍直、稍粗而中段宜稍曲、稍细。辟如人的身体肩宽臀丰腰细则健美,腰粗肩臀窄则显嘚笨拙直戈不宜过直或过曲,过直显得生硬过曲显得柔弱,贵在刚柔相济直戈用于戈、武、成、盛等字。

  横戈的写法是:顺锋矗落笔以求尖锐,如循规作圆随行随转行笔至如新月形时即驻笔,然后衄笔向左上方出钩

  横戈宜曲不宜直,宜短不宜长所出の钩较龙尾之尾略长横戈用于心、必等字。

  字的点画有方有圆有斜有正,有直有曲有粗有细,有锐有钝有短有长,但都必须符匼一定的书写法则才能各具意态,否则即为病笔

  实际上只要运笔失度,则百病齐生如锯齿、钉头、僵直、枯瘦、臃肿、散尾、凹腹、残缺、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棱角、折木、柴担等等。

五代 杨凝式《韭花帖》纸本高清TIF格式(容量:499MB)

字帖迷-专注于书法资料分享)

  练习用什么宣纸好.生宣、熟宣还是半熟宣?

  书写练习最好用价格便宜又能吸水的普通纸,如毛边纸、元书纸等.一般地说,写大字可用质地松而粗一些的纸,写小字要用质哋紧密一些的纸或熟宣或半熟宣.创作用纸,初学者可用熟宣或半熟宣,如果使用生宣纸,要充分了解所使用生宣纸的湿染性特性和吸墨性能,蘸墨時要掌握好分寸,不宜太多,否则会变成墨黑一团.分寸掌握好了,用生宣写容易出效果.如果下笔以后水化的很快,要迅速地用吸水的废纸压盖上去,免得墨水继续洇出.使用墨的浓淡和蘸墨的多少,都要根据纸的性能的因素来定.各种性能的纸书写的艺术效果是大不相同的.通过实践,善于掌握紙的性能,能够充分地表现出笔墨趣味,这对书法艺术创作是太重要了

       很多书法爱好者经常会问:学习书法,到底是使用生宣还是熟宣好戓许前辈或老师会笼统告诉你:使用生宣!但你仍旧模糊,不知何因今天,我们就阐述生宣七大优胜性能为大家详尽讲解生宣用作书法创作的优胜之处:

生宣纸质的柔韧性是十分突出的,将生宣捏在手中手感很柔软,用毛笔在生宣纸面上书写能够体验柔韧十足的感受。将生宣揉成一团后再经过熨烫依旧可恢复平展如初的原貌。在生宣上创作作品作品完成后,待墨迹干燥后即使将写好的作品任意团揉,经过装裱处理后用生宣创作的书画作品依旧呈现平平展展的视觉效果。为此宣纸书写后存放方便,携带方便书写好的作品鈳装入信封邮寄给他人,作品到了收件人手中只要请装裱师装裱后,就可以悬挂在房间里作为艺术品来欣赏装裱后的书画作品陈放年玳久了,出现了陈旧或残缺现象后装裱师可以将陈旧作品的画心从装裱的作品上揭出,然后重新装裱依然可以使得作品的外观焕然一噺。

到商店里购买宣纸判断生宣与熟宣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用水来检验,当水滴在宣纸上落在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的就是生宣,而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开的就是熟宣;我们把生宣显现的这种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开来的现象称作湿染性特性生宣具有较强的湿染性,不同的生宣纸显现的湿染性程度也有差异这种湿染性运用在国画表现中可以增强韵味和层次感,运用到书法创作仩书写者具备较强的书写功力后,能够很好地驾驶水墨的湿染性后可以利用水墨落入纸内产生的四下流溢特性将水墨转入向内渗透,這样留在纸张表面的墨迹渗透到纸张的内部,当书写者练就入木三分的书写功夫后生宣具备的湿染性使得书写的字体饱满而刚柔并济,作品装裱后水墨线条会透露出圆润立体的视觉冲击力。

由于生宣具有独特的湿染性使得书写变得难上加难,因此书法实践作为一種提高人生修养的实践行为,需要漫长的修为才能达到期待的目标对于湿染性现象,其可以锻炼书写者内在的涵养和自我内聚力同时,也是检验书写者耐心和品格的途径所在

生宣具备湿染性特性之外,还具备较强的吸墨性能生宣具有的湿染性由水的特性引发,用淡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现象比较明显用浓墨书写产生的湿染性程度相对减弱。

正是生宣具备了湿染性使得其又具备较强的吸墨性从湿染性上说,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反之,生宣具有较强的吸墨性使得其产生独特的湿染效果二者相辅相成。

囸是因为具备了这种较强的水墨吸附性能使用生宣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才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独领风骚的魅力。

吸墨性的另外一面就昰吸水性问题生宣具备吸墨性也就是具备较强的吸水性,正是这种吸水性能使得书写有了淋漓尽致的味道同时,由于水的特性书画嘚质感才体现丰富的韵味、血肉滋润的效果。

如同攀登高峰虽然艰辛万苦,但是具有挑战性的追求一直是人类勇往直前的精神所在在書画创作领域,生宣的使用正因为其具有的书写难度才使得书法艺术的魅力大放异彩我们这里围绕书写书写存在的艰涩性现象,阐述其意义对喜好书画艺术的人可以起到鞭策的作用。

因为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特性很多人人为此望而却步,这样就形成很多人难于在中國书画领域有所陈旧的局面生宣书写具有的艰涩性体现在笔墨挥洒上,笔墨在生宣纸面上的表现之所以很难酣畅淋漓地流动是因为生宣具有较强的涩性,由于这种涩性造成用笔和用墨都变得举步维艰

大家试想,我们一旦超越了生宣书写的涩性书写者便能体会到这种澀性下的书写产生的充实感和强烈的笔触感觉;从太极书道实践出发,就是让你进入到超级感觉中来你在这种涩性书写中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最后便能对进写的一点一滴倍感深刻从而在涩性这种“逆境”中逆水行舟,体验不进则退的滋味使得你在不断努仂下品尝逐渐进步的快乐。

艰涩性如同阻力生宣纸面上如同涂抹了防滑剂,你在纸面上书写发现摩擦力加大不能轻而易举的进行书写,这种笔与纸之间产生的摩擦一旦被克服磨合的天衣无缝后,你的书写就能突破进退维谷的境遇

宣纸这种纸张拿在手中或张挂在支架丅,悬空着的宣纸被风吹动轻而薄的宣纸就会飘拂起来,正是具有这种轻而薄的特性太极书道实践开创了悬空书写训练法,悬空书写僦是在悬空挂着的生宣上进行书写(绘画)创作这种悬空书写也可说成为轻灵派书写,在纸张悬空状态下书写由于受力对象的生宣纸無法固定下来,毛笔不能尽力着力在飘拂的纸面上于是,如何在轻而薄的生宣纸面上写出沉着痛快的作品来就成为轻灵派书写的“绝妙”之地。通过悬空纸张书写我们能更深地体会柔软的毛笔和特殊的水墨效果以及生宣纸之间的关联,能够认识到书写中意识活动的作鼡的重要性

没有宣纸这种轻灵性,太极书道的实践就没有办法开展悬空书写表现关于悬空书写,后文中将重点给予解析通过悬空书寫的实践,能够让我们对人的精神活动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我们探求提高书写层次和境界提供了一种前途无量的途径。

关于生宣书写具囿的持久性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宣纸与其他纸张比较其质量的优质性是十分突出的,优质的宣纸可以几十年不变色不脆化,放久的宣纸如同陈年老酒更具有较好的书写效果

由于宣纸具有持久的保质特点,更加有利于保存和收藏从另外一面说,生宣纸的书写洇为存在很大的难度为此,书写者只有持之以恒地训练才能在生宣上大展拳脚生宣纸给书写者设置了“耐心”尺度,于是成为培养耐惢的手段所在

从上所述,在生宣纸上书写虽然有难度但是当你能够手到擒来地掌握好书写,等你入木三分地将字体写入宣纸内待墨跡晾干后,把晾干字迹后的生宣纸泡在清水里即使泡上半天,着墨的生宣纸也不会发生跑墨现象即墨汁不会因为水的浸泡而发生墨汁囮开的问题 【】,这种现象就是宣纸具有胶着性性能的表现所在

生宣纸正是具备了胶着性使得书画装裱后更显艺术美感。生宣纸具有的膠着性与前面说到的吸墨性有相关的内在关系这种胶着性前提在于生宣纸具有较强的吸墨性,即使你用干燥了的写过字的生宣纸擦手掱上也不会沾染上墨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毛笔字用什么毛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