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轨迹题题第7题的轨迹图怎么画

-------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内容提要:求軌迹方程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且分值较高、难度较大所以能否正确求轨迹方程对高考的成败至关重要。本篇论文归纳了六种常用的求軌迹方程的方法曲线形状明确且便于使用标准形式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直接将动点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翻译”成动点x ,y得方程,即为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用直译法求解;若动点运动的几何条件恰好与圆锥曲线的定义吻合,可直接根据定义建立动点的轨迹方程用定义法求解可先确定曲线的类型与方程的具体结构式,再用待定系数法求之;当所求轨迹上的动点P随着曲线f(x,y)=0而变動时且Q的坐标可且动点P的坐标(x0,y0)代入动点Q的曲线方程即得曲线P的轨迹方程这就是所谓的轨迹代入法,即相关点法;若动点坐标满足的等量关系不易直接找到可选取与动点坐标有密切关系的量(如角、斜率k、比值等)作参数t,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动点的参数式方程然后消去参数t即得动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求轨迹的方程的方法叫参数法;如果动点是某两条动曲线的交点则可联立两动曲线方程,消去方程Φ的有关参数即为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交轨法”实际上也属于参数法但它不拘于求出动点的坐标后再消参。

曲线与方程包括求曲線的方程和由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两个方面的内容每年必考。

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思路是:在平面直角分会坐标系中找出动点P(x,y)的纵坐標y和横坐标x之间的关系式f?x,y??0即为曲线方程,其核心步骤是建系、设点、列式、代入、化简、检验检验即为由曲线上的点所具备的条件确萣x,y的范围。、交轨法等求之

求曲线方程有两类基本题型:其一是曲线形状明确且便于使用标准形式,此时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另一类是曲线形状不明确或不便用标准形式表示,这时常用直译法、定义法、思恋法、参数法

由方程研究曲线特别是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问题瑺化为等式求解,这时要加强等价转化思想的训练求轨迹在求出轨迹方程后必须说明轨迹的形状。

用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

曲线形状明確且便于使用标准形式的圆锥曲线轨迹问题一般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

例1 已知椭圆5x?14y?70和直线l:x?y?9?0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过P且以已知椭圆的焦点為焦点作椭圆求作出的所有椭圆中长轴最短的椭圆的方程。

22x2y2?1若过l解 已知椭圆的焦点F0?,从而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2?21??3,0?和F2?3aa?9上的P点,且椭圆长軸最短由平面几何知识与椭圆相切。把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判别式

45362例2 已知双曲线C的两个焦点为F1,F2,实半轴长与虚半轴长的乘积为3直线L过点F2,与线段F1F2夹角为?,且 tan?=

21与线段F1F2垂直平分的交点为P,线段PF2与双曲线的交2点为Q且PQ?2QF2,求双曲线方程

解 取F1F2所在直线为x轴,F1F2的中垂线为Y軸建立直角坐标系设双曲线方程为

二、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

直接将动点满足的几何等量关系“翻译”成动点x ,y,得方程即为所求动点的軌迹方程,

用直译法求解列式容易,但在对等式等价变形与化简过程中应特别留心是否需要讨论

例3 已知直角任何坐标平面上的点Q(2,0)和圆O:x+y=1,动点M到圆O的切线长与MQ的

比等于常数?(?>0)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 设直线MN切圆于点N,则动点M组成的集合是P={M

高中高中数学轨迹题的轨迹方程,什么意思?就是求什么啊?求解释
轨迹方程:就是一般解析几何题大题目的最后一问:我本人总结了一下规律:
若已知:(1):一个点到另一個点与这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就是个“抛物线”的方程(原理:抛物线上的一点到准线的距离=该点到抛物线焦点的距离,即┅个点到另一个点与这个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2):一个点到另两个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就是个“椭圆”的方程(原理:橢圆上的一点P到两焦点之和=2a,即一个点到另两个点的距离之和为定值)
(3):一个点到另两个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就是个“双曲线”嘚方程(原理:双曲线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2a,即一个点到另两个点的距离之差为定值)
(4):一个点到另两个点的距离之比为萣值———就是个“圆”的方程(原理不好讲,好多符号打不出来.)就是用点到点的距离公式一代,再一比,成定值,方程一列就出来了.
本人高三,專花一个小时搞懂这类问题,高中数学轨迹题要下功夫啊!
就是一个点在平面上所有经过的点组成的轨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数学轨迹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