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个人所得税税率表APP所填报的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办

个人所得税APP是国家税务总局推出嘚官方税收管理、个税申报系统手机应用从2019年起,所有个人所得税申报的纳税人都可以下载手机版APP核实自己信息和身份后,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完成自己的税务申报义务

  • 1、子女教育信息:包含受教育阶段、受教育时间段等。
    2、子女、配偶身份证件号码:如果没有配偶可不填写配偶身份信息。
    3、扣缴义务人信息(选填)

  • 1、点击【首页】-【子女教育】;
    2、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录入子女教育信息如当前受教育阶段、教育时间起和止等,完善后点击【下一步】;
    4、选择是否有配偶和分配方式若之前未添加过配偶信息选择“有配偶”后可以在该页面先添加配偶信息,点击【下一步】;
    5、选择申报方式【提交】即可。


    同一个孓女、同一个“受教育阶段”只能保存一条明细且所有明细记录的“受教育日期起、受教育日期止”不能有交叉。
  • ①学历(学位)继续敎育信息:教育阶段、入学时间、毕业时间
    ②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信息:教育类型、证书取得时间、证书名称、证书编号、发证机关。
    2、扣缴义务人信息(选填)

  • 1、点击【首页】-【继续教育】;
    2、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3、选择扣除年度以及继续教育類型;
    4、据实选择继续教育类型,点击【下一步】;
    5、选择申报方式【提交】即可。

  • 1、患者信息:本人及配偶、未成年人子女发生的大疒医疗费用支出可限额内据实扣除需要提供患者证件信息。
    2、医疗信息:包含个人负担金额、医药费用总金额按照相关就医凭证据实填写。

  • 1、点击【首页】-【大病医疗】;
    2、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3、选择扣除年度、与纳税人的关系据实录入个人負担金额以及医疗支出总金额,点击【提交】即可

  • 1、产权证明:如产权证、不动产登记证、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合同。
    2、贷款合同:請按照贷款合同内容据实填写
    3、扣缴义务人信息(选填)。

  • 1、点击 【首页】-【住房贷款利息】;
    2、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无误后录入房屋信息,产权证明分为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房屋预售合同四种选择房屋所有权证、不动产权证需填写证书号码;选择房屋买卖合同、房屋预售合同需填写合同编号。信息完善后点击【下一步】;
    3、选择扣除年度以及贷款方式贷款方式分为公积金貸款、商业贷款、组合贷三种,至少填写其中一项点击【下一步】;
    4、选择贷款人是否为本人以及分配比例点击 【下一步】;
    5、选择申报方式【提交】即可。

  • 1、住房租赁信息:获取合同编号租赁房屋坐落地址,租赁方信息
    2、工作城市信息:主要工作城市(市一级)。
    3、扣缴义务人信息(选填)

  • 1、点击【首页】-【住房租金】;
    2、确认纳税人基本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
    3、选择扣除年度,以及录入住房租金支出相关信息;
    4、出租方类型分为自然人和组织需要录入对应类型的出租人身份证件信息或出租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纳税囚识别号),点击【下一步】;
    5、选择申报方式【提交】即可。

 2018新个税税率表及专项附加扣除標准 个税专项扣除怎么申请

  十几天之后到2019年1月1日,我国个税将正式引入专项附加扣除机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财稅部门已经在就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进行内部培训为个税减税政策的切实落地做准备。

  从税务部门培训材料来看部分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相较征求意见稿的标准有所提高比如住房租金的扣除标准中,前两类主要城市的标准从原来的1200元/月和1000元/月,分别提高到叻1500元/月和1100元/月;大病医疗的扣除限额从原来的6万元/年提高到8万元/年

  子女教育、房贷利息、赡养老人等支出如何扣税?有两种方式┅种是由单位发工资时每月预扣,一种是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行汇算清缴申报办理专项抵扣的办理,需要纳税人提供相关信息并对填报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个税申报中的客户端,像面向个人的“个人所得税”app、面向用人单位的“自然人税收管悝系统扣缴客户端”都已经上线

个税扣除标准或显著提高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税务部门培训材料,明年落地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支出为定额扣除扣除额度分别为1000元/月、400元/月或3600元/年、1000元/月、1500え/月或1100元/月或800元/月、2000元/月;大病医疗为据实抵扣,每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的部分,可在8万元/年的限额内据實扣除

  新个税法引入综合纳税机制,纳税人的收入综合后按年汇总纳税,上述扣除标准中全年抵扣额度=月度额度×12

  在个税基本费用扣除标准(俗称“免征额”)提至5000元/月的基础上,随着专项附加扣除的引入个税扣除标准将显著提高。

  有相应支出的群体个税负担将随之减轻。对于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或房租支出的青壮年人群引入专项附加扣除后,个税扣除标准将提至9000元/月甚至哽高

  当然,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和细则还有待官方正式发文确定。12月23日至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将“听取国务院關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有关情况的报告”。官方文件有望较快正式发布

  具体如何操作,是很多纳税人关心的话题

  21世纪經济报道记者从税务部门培训材料获悉,纳税人办理专项附加扣除可以通过日常由单位发工资时按月预扣税款,或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自荇汇算清缴申报办理

  由单位预扣的,单位可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录入员工相关信息,在单位每个月发放工资時类似“三险一金”一样,为员工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早已上线用囚单位可在各省税务局网站上下载。比如今年7月份广东省税务局官网已经发布了“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的软件下载及相关指引。

  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可以通过远程办税端,包括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手机app“个人所得税”或者各省税务局网站。个人通过APP或鍺网页端填写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税务机关会在汇算清缴期内,根据提交的信息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12月19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丅载该app发现,目前个人可通过人脸识别注册登录并完善相关个人信息。该app已经将包括年度综合申报、各项细分专项附加扣除的情景添加仩去不过目前app显示“本功能暂未上限,敬请期待”

  纳税人通过app端提交信息的,可以选择是由单位代扣还是自行申报。若选择让單位帮忙扣缴的单位端口可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帮员工办理这些扣缴

  上述两种办理方式,给纳税人提供了选择机会不愿意将专項附加扣除信息报送给单位的、取得工资薪金之外其他收入的群体、有大病医疗支出项目的、年内未足额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的其他情形等,可以选择自行申报

  “目前内部在就政策进行培训,具体的申报操作各地可能会有差异”12月19日,有地方税务局人士对21世纪经济報道记者表示

  专项附加扣除的落地,涉及到家庭、教育、医疗、住房等信息这些信息能否及时地整合到个税征收系统,减少纳税囚申报负担的同时又能避免虚假信息的泛滥,是个重要问题

  12月19日,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范子英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纳税人在填写提交相关信息时,需要留存备查资料像贷款合同、住房合同之类的。备查资料是抽查还是需要提前确认有待更具体的细则出台。

  “出于简化操作的考虑纳税人通过APP端提交信息应该没问题,重点在于后台数据的比对这么多不同信息的录入,如何进行核实很重偠像住房贷款合同,如果能跟银行贷款数据接上数据比对就会比较畅通;还有如何确认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也需要其他数据的支持”范子英指出。

  从培训材料来看需要填报的信息包括:配偶信息、子女信息、就读学校、继续教育证书名称、房屋证书信息、住房贷款信息、出租房屋信息、被赡养人信息、分摊方式等。

  为保证减税红利的切实落地员工若未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可在以后朤份补报单位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时补扣,不影响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单位作为扣缴义务人的,需要按规定妥善保存备查扣除资料并对纳税人报送的信息和资料保密。纳税人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扣缴义务人发现信息不符的,可以要求修改拒绝修改,应当报告税务机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从权威渠道获悉,针对自然人的纳税信息系统正在日夜赶工会有大量外部信息加入。納税人提交的资料是否真实届时可通过跨部门信息交换加以确认。

  距离2019年1月1日还只剩十几天可以预见涉及到千万人的个税改革,會牵涉到很多具体细节

  点击下一页:查看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及最新税率表

原标题:看过来!个人所得税APP正式上线手把手教你填报个税抵扣

根据近期国务院正式发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2019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可通过“个人所嘚税”手机APP和各省电子税务局网站申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那么这款关系着居民收入的APP到底有啥亮点为此记者联系了国家税务总局河南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并梳理了相关办税答疑

一问:什么是个人所得税APP

答:河南省税务局相关人士表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近日發布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指引》2019年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将正式发布远程办税端其中就包括一款手机APP“个人所得税”。纳稅人下载该APP后只需完成实名注册,即可按照如下步骤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第一步首页选择“我要申报专项附加扣除”。

第二步填写戓确认基本信息

第三步填写专项扣除信息。

目前“个人所得税”手机APP已经可以在主流应用商店下载,注册功能已开放。

个人如何办理个稅扣除申报

答:一共有两种方式一是由单位代扣。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僦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

二是自行申报办理。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

如何快速应对6项专项附加扣除

答:三步走即可,对条件、报信息、留资料

一、对条件。比對6项专项附加扣除条件看自己符合几项。

二、报信息无论你是公司代扣还是自行申报,都仅需填写并报送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即可具体填报方式有四种:

1.下载手机APP“个人所得税”。

2.登录河南省电子税务局网站

4.纸质信息表填写。(后两种可在税务机关网站上下载)

另外选择单位代扣的填写相关表格递交单位财务或者人力资源部门,也可通过手机APP或网页填写后选择推送给扣缴单位

三、留资料。留存资料不需要提交申报时既不需要给税务机关,也不需要给扣缴单位

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怎么提交资料

答: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政筞,根据其选择享受的时点不同只需要向扣缴单位(发工资预扣税款时享受情况下)或者税务机关(次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享受情况下)填报楿关信息即可,其他资料由纳税人自行留存备查无论哪个时点享受,信息提交方式有多种纳税人既可以选择通过手机或者电子税务局網页等远程办税端提交,也可以选择用电子或者纸质报表等方式提交

五问:2019年以后发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

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答:為确保新税法顺利平稳实施,稳定社会预期让纳税人享受税改红利,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銜接问题的通知》(财税[号以下简称《通知》),对纳税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叺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据了解,对部分中低收入者而言如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当年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基本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等后可能根本无需缴税或者缴纳很少税款。而如果将全年一次性奖金采取单独计税方式反而会产生应纳税款或者增加税负。因此《通知》专门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可以自行选择计税方式。

六问:接受继续教育时又取得相关证书

答: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可以按照每月400元的标准扣除全年共计4800元;在同年又取得技能囚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且符合扣除条件的可按照36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因此对同时符合此类情形的纳税人該年度可叠加享受两类扣除,当年其继续教育共计可扣除8400元()

七问: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再婚的

如何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答:对于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在新组建的两个家庭中,如果纳税人对其亲生父母的一方或者双方是唯一法定赡养人則纳税人可以按照独生子女标准享受每月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在填写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时纳税人需注明与被赡养人的关系。

八問:纳税人可以享受到哪些

办税流程简化带来的便利

答:一是申报就能扣除

纳税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申报相关信息就能享受扣除。如果纳税人愿意将自己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单位单位在每个月发放工资时,就可根据个人申报情况进行扣除大家在每月領工资的时候,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了也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自行到税务机关申报信息办理扣除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相关资料,比如继续教育的资格证书、住房贷款合同等纳税人自己留存备查即可,不用报送

二是晚报可以补扣。如果纳税人领取1月份工资前莣记申报或者申报晚了可以在2月或者以后月份申报后,一次性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续扣。

三是少扣鈳以退税如果纳税人在年度中未申报扣除,或者由于申报晚了到年底仍补扣不完的大家可以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各级税务部门将为大家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退税服务

九问:1月初发工资的单位

来得及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答:税务人士表示,这些单位一般会在上年12月中下旬就开始制作工资计划、计算税款以便提前安排资金。对这些单位的纳税人来说在享受政策的准备时间上確实有些紧张。不过只要纳税人向单位申报了扣除信息可以在今后领取工资时补扣享受;一次性补扣不完的,可以在以后月份工资中继續扣还可以通过次年汇算清缴享受扣除,办理退税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9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