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深有感触的话,“不论是谁,只要养成开口抱怨的习惯,人生就彻底输了”谁可以答得出来,谢谢

原标题:恰如其分的自尊:科学汾析如何建立和完善自尊

作者:【法】克里斯托弗·安德烈 【法】弗朗索瓦·勒洛尔

相信自己、喜爱自己、信赖自己这些方面统一构成叻我们人格中最为基础的维度之一:自尊感。当一个人没有自尊心幸福无从谈起。当一个人总是怀疑自己很难做出好决定。相反自澊心太强,又会经常感到受伤好在,这一切都是可以调整的

《恰如其分的自尊》帮读者科学地为自己的自尊心做专业全面的自我体检,告诉读者从童年到青少年自尊心如何形成以及情感生活,伴侣生活职业生活如何给自尊心带来重大影响。

除此之外《恰如其分的洎尊》还就如何建立自尊?如何完善自尊自尊调适过程中会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如何评估自尊…………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丰富真实嘚案例,科学到位的分析、大量名著名片精彩桥段的援引为这本专业的心理自助书增色不少。

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及畅销书莋家出生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目前在巴黎圣安娜精神院工作著有《冥想》《幸福的艺术》《静能量》等。

一位在法国和美国皆屡获荿功的精神病医生创作的多本心理自助类畅销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全球销量达到200万册

“我不爱我自己…………

“小时候,我梦想成为另外一个人我不喜欢我自己的样子,不喜欢我拥有的一切我想要别人的头发、别人的父母,想生活在另外┅个地方我总觉得别的孩子都比我好,比我漂亮比我有天赋,比我受欢迎更得老师的宠爱。我知道有比我更差的人当我偶尔向我毋亲倾诉时,她是这么告诉我的: “你不是最不幸的人也不是最没有天赋的人。 ”在我看来这根本算不上安慰。此外当我感到难过時 — 我经常会感到难过 — 我根本不相信一切会好起来。我觉得自己是全人类中最无用的那一个我的青春期一塌糊涂。我常常认为自己很醜样子太难看,心里充满了各种障碍慢慢地情况变得好了一点,但今天一旦有个男人爱上我我知道一定是出了什么错。我想是他看赱了眼他爱上的是一个假象,一个我好不容易打造的假象他爱上的绝对不是我,不是真正的我如果我喜欢这个男人,我会感到非常恐惧如果我们交往,他一定会发现我是个冒牌货发现我的各种缺陷,很快就会像我嫌弃自己一样嫌弃我然后抛弃我。而我却不能抛棄自己我被困在我的身体,讨厌我自己却不得不与自己孤老终身。

“我的工作也不能给我带来安慰其实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不相信峩自己做着一个我不太喜欢、远远低于我的能力水平又根本不感兴趣的工作,日渐麻木 ”

“我不爱我自己。 ” 这个年轻的女人已经向峩倾诉了半个小时尽管我当时经验尚浅,刚完成我的精神治疗论文答辩我直觉不能急于问她各种问题或者说几句安慰的话。她说着说著就哭起来然后道歉,擦干眼泪又继续说我一边听她说,一边在脑子里回顾各种不同的抑郁症症状也许她是患上了抑郁症。可是她嘚症状都对不上这位年轻女性并不是抑郁,并非得了真正的抑郁症 那么她的情况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吗?我完全不能肯定她的痛苦在峩看来似乎更加深重,源于她的过去深深扎根于她的内心深处。

后来我才发现我的这位病人其实是另外一种心理障碍。她聪明貌美僦像人们说的那样,拥有一切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什么都不缺,只缺一件东西:一点点自尊

第2页 :第一章 自尊心的三大支柱

第一部分:伱尊重自己吗?请自测

第一章 自尊心的三大支柱

比如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较强的自尊,而在情感生活方面自尊较低情况和對象不同,个人价值感可能发生很大变化一位40岁的工程师说:“在工作中,我是一个受人推崇的专家但在私人生活方面却很不成功。洇此我在职业领域自我感觉良好,我知道自己很有才干而且受人尊重。我会毫不犹豫地表达我的意见有时候也会反对别人的意见。峩会维护自己的观点认识新的朋友、客户或者同事时,我感觉很自在跟他们接触非常自然轻松,觉得自己值得别人尊重然而,一旦離开职业领域一切就变得很难,连行走、说话、看人都觉得没有那么自在我觉得自己好像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需要别人的时候我會变得不太主动,不愿意冒险我怀疑自己没有魅力吸引我喜欢的女性,开口跟她说话的时候我会紧张地注意她的反应似乎很快就会觉察她开始表现出厌烦。”

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在一个领域的成功或失败或多或少会对其他领域里的自尊产生影响,一个人失恋时被拋弃的感觉会让他的整体个人价值感下降反过来,在某一领域的成功经常会给人的整体自尊带来迅速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裔美国莋家约翰·方特(John Fante)曾在小说Bras里如此描写一位18岁的年轻人:他出身贫寒,其貌不扬特别珍爱自己的左臂,因为他的左臂让他成为了优秀嘚棒球选手使在其他方面被人瞧不起的他有了更多的自尊。他说:“是我的左臂助我平步青云亲爱的左臂连着我的心,这是上帝赐予峩的神圣祝福如果说上帝把我降生在一个可怜的砌砖匠(指他父亲)家庭,上帝又赐给了我这个宝贵的礼物它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楿反另一些研究者认为,自尊是不可切分的一个人如果在某个领域拥有较强的自尊,就很难不对其他的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反过来茬某一方面较低的自尊一定会影响我们总体

上对自己的满意度。自尊因此只能被看作对自身的总体看法如果这个看法是善意和积极的,僦会使我们扬长避短26岁的护工罗伦斯这么说:“我确实算不上一个美女。我也很想自

己长得更漂亮一点我并不想掩饰这个想法。但我知道我也能讨人喜欢我有其他的优点,我很风趣也不是太笨,又很乐观我知道有人欣赏我。至于那些在街上不愿多看我一眼的

人算是他们的损失呗。”

相应地过低的自尊会让我们对自己过于严苛,看不到自己取得的成就在获得幸福的路上遭遇巨大阻碍。“我觉嘚自己这一辈子都在拼命追求一个得不到的东西”一名48岁的

医生如是说道,“我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一些心理障碍但因我在学业上取得叻比较好的成绩,所以我对自己有了较大的自信从学医开始,我就想成为住院医生然后成为主任医师。我做到了因为我把全部精力嘟投入到了其中,对我来说那曾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证明我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可是今天我还是像从前一样对自己心存怀疑,還是对自己不够满

意我总是会嫉妒那些开会时谈笑风生,看起来比我轻松自在科研做得比我好的、比我聪明的同僚。然后我又想这種对成功的无止境的追求使我忽视了我的伴侣和孩子们。这个想

法让我感到后悔让我更加怀疑自己的决定。也许我当初的选择是错误的—没有选择那些会让我更幸福的道路”

怎样在聚会中组织朋友们讨论自尊问题

当你和一群彼此欣赏(这很重要)的人聚会时,请每一个囚给他(她)本人的自尊打一个分数从零分到二十分。请注意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这个游戏很傻或有点侵犯隐私。请尊重他们的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实用心理学的实验。

计算平均分然后告诉大家。谁给了自己高于平均分的分数理由是什么?谁给了自己低于平均汾的分数又是为什么?哪些分数让大家出乎意料请参加实验的人评一评。

用这样的方式你会得到每个人愿意让别人知道的自己对自巳的自尊评分。他们证明自己给分合理时所给出的理由会让你了解他们的说法有几分真诚,到底是为了给人留下自信或谦虚的好印象[心悝学家称之为“社交期望偏倚 ”(social desirability bias)]还是他们的真实想法?

请注意有些参与者可能将他们的答案分成多个方面:外表8分,智力14分他們突出自己的哪些优点?在哪些部分对自己评价不高这里面所暗含的自我评估是不是比他们口头的说法更可信?

第3页 :第二章 自尊还是自蔑

当你谈论你自己措辞总是比较谦虚,你不会声称自己勇敢过人但也不会把自己描述成懦夫,不把自己说成美食家尽管你很喜欢好吃的东西,总之并非人上人也不是小人

物。你会避免使用太过绝对的说法比如“我爱死了”“我痛恨”“我就是这样”,一方面是由於害怕他人对你的评判(如果我谈论自己的优点别人会觉得我太自负;如果我承认自己的缺点,别人会认为我是个无用的人);另一方媔是因为不了解自己“说到底,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么,很有可能您不太看得起自己

问题并不是说你像一個抑郁症患者那样贬低自己的价值,而是你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价值如果给你一系列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形容词,您不会像自尊极高嘚人那样选择积极的词

来形容自己您也不一定会选择消极的词形容自己,但很有可能倾向于选择中性的词

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思丁(Daniel Boorstin)在他的巨著中巧妙地比较了卢梭的《忏悔录》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回忆录》。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尊似乎比较高,而法国作家卢梭的自尊比较低。

尽管《忏悔录》里有部分文字对他自己的描述是比较美化的,但卢梭通常用毫无自满情绪的方式描述自己“让他们(读者)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卑鄙而感到不齿让他们为我的悲惨命运而感到羞愧。”富兰克林则相反他显摆自己一辈子的成功故事,比如他就这么写道:“爱上自己的人天下无敌”

布尔思丁指出,卢梭的目的是为自己忏悔并且真诚地忏悔而富兰克林的目的是為了显得自己很真诚,展现自己的高大形象像个当代公关高手。

较低的自尊在任何需要谈论自己并把自己推销出去的情况下都是一个巨夶的缺陷比如应聘面试的时候或者追求异性的时候。30岁的司法顾问塞西尔每天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我对这些人很失望,我觉得他们总昰倾向于那些有点歇斯底里、喜欢表现自己的人比如我有个女同事,非常受欢迎其实她缺点很多,可她就爱到处张扬‘我喜欢嚼舌根’‘我就喜欢转瞬即逝的东西’,等等等等所以他们都喜欢她,因为觉得她有意思让他们安心自在,因为她主动把自己的内心想法铨抖落出来而我,每个人都跟我说你毫无缺点但我感觉我又是他们眼中最阴暗、最无趣、最呆板的那个人。”

当被问到关于自己的问題的时候自尊较低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回答,有时候甚至会感到有点尴尬这到底是一种谨慎的态度还是一种不要太过绝对、避免表態的智慧?都不是如果我们让他评价别人,他往往会更快、更明确地表态这也是自尊较高的人评论自己时的做法。

描述自己的时候洎尊较低的人总是不太有说服力,他的说法甚至会前后矛盾所以留给对方的印象会因此打折扣。如果社交语境要求他快速地做出评判(現代社会这一趋势日益明显交往越来越频繁,速度也越来越快)自尊较低的人因为说话前后不一致(尽管与自尊较高的人相比,他们說话的方式更为婉转)往往很容易处于劣势

正如一个接受治疗的人所说,“我可以觉得自己很强大或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得看我面对嘚是谁。”总的来说自尊较低的人的确很可能根据周围的人或者说话的对象来改变他们的说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于社会赞许的担憂常常会影响他们明确表达个人观点。在他们看来个人观点的有效性永远不如谨慎来得重要。假如一个人敢于身处帕瓦罗蒂乐迷高级餐廳晚宴却说“不,我从来没有去听过歌剧”或者和喜欢作者电影的影迷们共处时说“实际上我喜欢好莱坞的轻喜剧”,由此基本可以判断说话者自尊水平是高的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这些话并不是突然冒出来故意为了出风头,而是在真诚地回答别人的问题

自尊较低嘚人的问题是:其自尊因为环境的压力而降低。有个很好的例子是伍迪·艾伦在大银幕上扮演的泽里格(Zelig)这个身分不明的男人不断模汸他的谈话对象,以至于他最后连外形都变得跟对方一样40岁的女教师安娜·克莱尔总是说:“我一直在寻找我自己。比如我对自己的衣着品位毫无信心我总是会模仿我崇拜的那些人,模仿他们的穿着一种下意识的条件反射,从外形去模仿我所羡慕的那些人从小我就是這么做的。模仿我的好朋友模仿他们的姿势、口头禅和发型,能让我对自己的感觉好一点”

你给别人留下的形象是什么样

感觉很难认識自己 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楚

用比较中性的方式谈论自己 用很肯定的明确的方式谈论自己

用模糊不定的方式描述自己 用积极的方式描述自己

對于自己的说法有时候前后矛盾 对自己的说法前后基本一致

对自己的评判不稳定 对自己的评判比价稳定

对自己的评判有时候取决于环境和談话对象 对自己的评判不收环境和谈话对象影响

根据谈话对象选择措辞 缺点:

有可能招致某些谈话对象的不喜欢

为什么自尊较低的人如此謹慎?

对这个问题可以提出多个假设其一(我们之后会再谈到),自尊较低的人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他们坚信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不在怹们自己身上而在别人身上,所以他们花更多的

时间观察别人然后照搬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思索自己的能力

其二,自尊较低的人比其怹人更加害怕社会舆论的评判所以他们在必须评论自己的时候会更加谨慎小心,会采用比较中性的词另外,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會更加小心避免自己出错或给别人留下错误的印象。这种完美主义使他们过分地强调婉转和怀疑

自我介绍的方式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的洎尊,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国家文化所赞许的主流模式尽管现在这些都已经开始趋于同一。

英国人倾向于低调他们一直以來批评美国人的夸大其词,而美国人认为英国人虚伪在美国洛杉矶跟人大谈自己的成功故事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在英国伦敦就会被人认為是没有教养

今天,反过来当我们去美国参加国际会议时,会经常惊讶地看到一些世界知名的美国研究人员用幽默而谦虚的方式介绍怹们自己的成果

在法国,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社会阶层有不同的教育模式有一种“良好的教育模式”强调尽量避免谈论自己,更不要談论自己的成功终极目标是与谈话对象(双方均遵循同样的规则)互相比谁更谦逊。同样夸夸其谈会让斯特拉斯堡人反感,而同样的莋法在马赛的

一些酒吧里被所有人默许为一种社交游戏

因为最重要的因素并不是对自我的认知,而是对于自我所持有的信念自尊水平樾高,越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这种感觉越会对别人产生影响。

对于自尊较低的人来说谨慎和自我认知上的犹疑不定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丅可以成为优点,同理自尊较高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笃定也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结交的对象和所有社会阶层。

然而现代社会确实并不偏爱細腻,自尊较低无疑对于达到某些目的来说是一种缺陷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把你自己想象成记者、猎头公司顾问或是心理医生。伱和两个人进行深入的交谈第一个人迅速地回答你关于他个人的问题,用积极的词汇描述自己用明确的态度肯定自己的能力,在访谈當中说话前后一致第二个人则回答问题极为缓慢,用中性而不是积极的词来描述自己不明确表态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很可能,第一个人给你的感觉比第二个人更加自信——你有理由怀疑第二个人的自尊水平较低不过,第二个人介绍自己的方式也可能哽符合你的需要假如你更注重对方的质疑能力以及细腻的表述能力的话。

有个病人第一次来我们诊所咨询时如此解释他为什么来找我们:“我在寻找我自己”他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尊问题。自尊较低的人往往会意识到他们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模糊这种疑虑促使他们自願进行心理治疗。给失业者(我们可以想象失业者在自尊方面受到很大打击)做能力分析有时候可以起到心理治疗的作用。一个专门负責为已解雇的前职员安排工作的人承认:“我们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让他们重拾信心因为失业这件事一般会对他们心目中的自我形象造成巨大打击。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拥有新的竞争力并且相信他们本身已有的能力,使他们不过分怀疑自己…………”

我是谁我的未来会是怎样?

“你非常需要被爱被人崇拜。你常常过度自我批评有时候你会非常怀疑自己。你知道自己有很强的能力而你没有好好利用。”

你认为上面这段话说得对不对呢

说这话的人可以说看得很准。大部分人认为这种用套话来骗人的描述是准确的有人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在报纸上发布的星座分析小广告给150个人发出星座性格分析,其中130个人声称非常满意觉得说的就是他们自己,而实际上给每一个人嘚星座性格分析都是一模一样的一个人越是怀疑自己,越难以了解自己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尊越低,越容易上那些星座、占卜等骗人嘚把戏的当越容易相信那些鬼话。那些星座专家和占卜师于是趁机发财…………

自尊较低的人对自己的怀疑也会被星相学或手相学等类姒的骗术以更加具有争议的方式利用对自我的疑问自古就有,这种对理解和把握自己“真正的人格”的渴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几百姩来星相学为何经久不衰、持续流行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客户主要是那些怀疑自己、自尊较低的人。对自己的笃定和对未来的安全感就這样被巧妙地过滤掉了如果没有羞怯的人,就不会有婚姻介绍所;没有受迫害妄想症的人就不会有私家侦探。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奇迹般地了解了自尊的秘密所有的星相学家、通灵者和占卜师就都会破产。

面对成功你如何反应?

很早以前我们就知道某些幸福的事情會给人很大压力。有一个很出名的问卷调查了生活中最让人手足无措的大事包括结婚、升职、生子等。矛盾吗不。让我们再看一下“壓

力”的定义“压力”是一个人在必须适应处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这种面对巨大的变化时失控的感觉可以解释我们在洎尊较高和自尊较低的人身上看到的不同反应自尊较高的人习惯于把控处境,他们更愿意把有利于自己的事件掌控在自己手中“如果峩赢了彩票,是因为我买了彩票选对了数字!”后者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命运的安排,而命运有可能在下一次机会来临时捉弄他们这也昰为什么一位37岁的行政管理干部说:“折磨我的是责任。我做事非常勤劳细心所以不断得到升职机会,但每次升职都让我特别紧张一提升职,我就想到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工作而且,我马上会问自己能否达到他们的期望会不会让他们失望?会不会暴露自己的不足箌目前为止一切顺利,可万一哪天不走运了呢”

我们惊诧地看到,有些病人会有“幸福焦虑感”这样的心理问题就是说他们难以享受洎己成功的喜悦和品味快意的时刻。他们常常看到快乐时刻终将过去好景不长,或者认为接下来将遭受挫折、困难等过度意识幸福的鈈长久,证明他们在内心深处质疑自己应对生活中各种意外的能力他们把生活看成一系列无止境的考验,他们不让自己过于开心的目的昰为了避免日后感觉过度不幸有点像老农夫爱在极其晴朗的天气里说:“好日子终究要还的…………”

假冒者综合征这种心理问题常被精神治疗师们碰到,往往出现在那些在自己的领域很成功、被人委以重任、受人信任却怀疑自己的人身上显然,他们不会把内心的担忧告诉别人也不会表现出来。“我真的配得上这个职位吗”他们不断地问自己。他们害怕犯错怕让所有人知道他们不配。他们经常问洎己是不是鸠占鹊巢一般来说,这些人的自尊水平跟他们的能力发展水平不相匹配尽管他们已经是专家,却还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这种综合征会对自尊较高的人造成短暂影响:比如说当他们很快平步青云,跳槽到另一个公司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的时候峩们的一个病人雅克就是如此。他在出版领域工作是某出版社高管。该出版社的竞争对手以高薪来挖他的时候他觉得对方对自己有极高的期待,跟承诺他的高薪成正比他因此陷入了以前从未经历过的失眠和焦虑之中。

这种综合征也可能在自尊较低的人身上长期存在盡管他们能力很强,但他们总是想“我看不出来他们觉得我好在哪里”,因此压力重重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種焦虑,焦虑自己的表现于是,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毫无问题、物质方面非常成功的人却陷入抑郁

赞美一个自尊较低的人,比如腼腆的囚他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尴尬:腼腆的人常在“肯定自己”的集体治疗中练习“如何更好地与人沟通”这一心理治疗师所熟知的心理障礙。

我们发现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因不知如何回应别人的赞扬而感到尴尬,有时候甚至会因此冲对方发火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這些人在应对别人的赞美时采取的一系列策略

自尊较低者回应赞美的艺术

尽量弱化自己的作用 不,不是我的功劳

扩大化 无论是谁在我这個职位上

用赞美来回答赞美 你也干得很不错

贬低自己的成绩 真的不算什么

对自尊较高的人来说事情就很简单。成功和赞美与他们的自我觀是一致的对他们来说赞美不过是一种肯定,完全可以坦然地接受只要当事人根据身处的社会文化规范来进行回应即可。与欧洲人相仳北美人对赞美的回应更加游刃有余。在欧洲谦虚被看作社交场合上的一大美德。而对亚洲人而言赞美有时候几近失礼。某个朋友缯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去中国旅行给他们旅行团做翻译的那名年轻女孩很漂亮,他想献献殷勤谁料他刚刚开口称赞对方的美貌,这个女孩似乎非常不解然后生气了,对他说的每句话都回应一句:“夸大其词!夸大其词!”

为什么如此尴尬自尊较低的囚面对成功和相应的社会效应会非常不自在,因为这使他们陷入了两难:所谓认知不协调也就是说,他们觉察到自己自我观(有限或负媔的看法)

和他们获得的成功或赞扬互相矛盾这也是为什么自尊心较低的人会马上去想成功之后的事情,因为他们要保证和信守他们的承诺换句话说,他们从情感上是喜欢成功的因为感觉比较好,但在心理上是害怕成功的因为成功与他们的自我观相矛盾,导致他们處在一种必须达到别人的期望的境地

面对成功,你是什么反应

自尊较低者 自尊较高者

成功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观 成功肯定他们的自我观

囍忧参半 只有喜没有忧

担心之后不能达到别人的期望,

不能保持成功 很少担心不能保持成功这个问题

缺点:喜悦心情受到破坏(幸福焦虑感)成功对其自尊的提高没有帮助 缺点:依赖奖励

优点:谦虚低调 优点:动机加强,成功有益于自尊的提升

我们已经谈到了对自尊水平嘚几个影响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差别更为细微并不像表格里那样截然不同。这些表格中的内容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研究的结果高自尊與低自尊人群之间的区别因此非常明显。

我们知道同一个人的自尊也会有变化,一个低自尊的人会在某些条件有利的情况下表现出高自澊的行为特征但是在遭遇失败之后又恢复低自尊的态度。这就是平时所说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在顺风顺水时,有些人会特别自信变得连身边亲近的人都认不出来。我们还知道自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尽管一个人的总体自尊水平较低但他可以在某个领域有较高嘚自尊。所以他的反应取决于他所处的领域

自尊较低者 自尊较高者

与水平低于自己的人比,以求安慰 与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比为了帮助洎

当目标达到就止步不前 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习惯于躲在经验的背后,感到安全 新的经验会让他们感到兴奋

宁愿在各个方面处于中等水平洏没

有缺陷 喜欢在他们擅长的领域脱颖而出

能够接受自己在其他领域没那么出色

缺点:自我设限,进步缓慢凡事从

失败的角度来考虑 優点:自我提升,进步迅速凡事从

优点:谨慎,自制 缺点:冒险分散

然而,我们所研究的这些不同之处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对一个人總体的自尊水平产生持久的影响一个人总体的自尊水平会极大地影响他的人生选择以及他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高自尊的人寻求個人发展,对风险的接受程度高而低自尊的人选择自我保护和避免风险的策略。换句话说自尊高的人想要成功而自尊低的人害怕失败。

很明显这两种策略从长远来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高自尊会促使人探索更多不同的环境对自己的信念比较强,因此能在经过若干失敗和挫折之后更好地找到“自己的道路”同时,低自尊会使人限制自己守在他觉得安全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上降低失败的风险自尊較高的人达到目标之后会追求超越自己,而自尊较低的人会选择止步不前前者认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者则认为“一鸟在手,勝过二鸟在林”

为了避免对自己的评判过于极端,请在自我评判的时候不要这么想:“我这么做事因为我是一个高自尊的人(或是一個低自尊的人)”,而应该对自己说:“我如此行事是因为我过去的经历使我的自尊水平提升(或降低)了”

第4页 :第三章 你看不起自己嗎?

第三章你看不起自己吗

阿赞库尔(Azincourt,法国北部的一个市镇)1415年10月25日。因急于打败侵略者法王查理六世军中的贵族派出重装骑兵,在最为不利的情况下与英国长弓手交锋:面朝太阳战场狭长且泥泞。英国人根本不敢相信他们的眼睛:法国人在齐大腿深的烂泥里极為艰难地前进当两军对阵时,法国士兵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最终,轻装上阵的英国长弓手占了上风如同打铁一般狠狠出击,法国士兵荿片成片地倒下法国贵族中战斗力最强的代表就是皇家军队中的骑兵。他们无疑有着较高的自尊水平但这没能阻止他们最后陷入绝境,并把自己的国家拖入失败的泥沼更不要提比之早70年在克雷西(Crécy,指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克雷西会战)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同样毫无准备的进攻导致了同样惨烈的失败和伤亡。这样的剧情在法国历史上多次上演后来还有军事学院打鸡血似的鼓吹“不惜一切代价进攻”,1914年秋天这一信条致使一代法国年轻人在德国的机枪下送命。

经济领域也不例外“自负的企业 ”成为了盲目的精英主义、领袖自信和技术自满的牺牲品。像20世纪60年代的可口可乐、70年代的IBM和捷豹这样的巨头就因为过于自负而差点一败涂地自尊水平过高导致他们不再关注愙户的需求,面对比他们规模小但具有无限活力的竞争对手时缺乏警惕

过高的自尊可能会降低处在竞争中的个体的警惕性,从而给自身帶来危险在战场上也是如此。因为他们蔑视对手或是没有考虑自尊较低的人提供的建议,面对现实的时候他们

遭遇了失败这也是拉葑丹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 》里的教训。过于骄傲的兔子输给了速度明显慢得多但不断坚持努力的乌龟这种现象在运动比赛中很常见。伱们也许记得巴西选手罗马里奥在1998年7月的世界杯赛决赛之前对l'Equipe杂志说:“法国队很可能会输三球”我们都知道后来的结果—三比零,获嘚冠军的是没有傲慢明星球员的法国队

总的来说,较高的自尊更会使人忽视某些重要的信息我们知道,自尊水平高的人更能承受失败因为他们往往会把失败归咎于外因,也就是说归咎于非自身因素但是,对一切问题都如此处理从不怀疑自己,会令他们有时无法找箌问题的根源就像很多有权势的人喜欢被人阿谀奉承,令他们失去了面对现实的机会

从执着到固执:为了不丢面子

前文已经指出,高洎尊的人有时候会比别人更坚持即使他们的努力并不能带来相应的成果,即使别人努力劝阻有两个前提:其一,他们对这一目标全心投入(他们并不会为自己不看重的目标而努力)其二,他们认为存在解决办法

在军事史上这种情况不胜枚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7姩春,尼维尔(Nivelle)将军(法国炮兵军官)制定了进攻德军的作战计划认为可以取得决定性胜利(最高指挥部担心前来增援、即将抵达的媄国军队“会抢走胜利的果实”,又害怕俄罗斯军队停止作战的话会让德军有喘息之机)可是在定下的作战日期前不久,普鲁士将军鲁登道夫(Ludendorf)在战场上大大增强了防御尼维尔却仍然坚持他的计划。第一晚预定前进十公里结果法军只前进了五百米,数千人阵亡从一开始,原本以为可大破敌军的施奈德坦克因为太重太慢太不经折腾根本派不上用场。上级的警告、政客们的忧虑尼维尔都充耳不闻。他對自己过于自信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两周时间法军阵亡147000人,导致法军120个师中有68个师发生暴动尼维尔最终被免职。

高自尊导致的固執己见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过于自信,他会固执地冒险走一条风险极高的路32岁的布卢姆明显属于高自尊水平嘚人。他说: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我父母很好,给我很多自由我天生性情温和,姐妹都崇拜我在学校我有很多朋友,呼风唤雨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很一般。为了能好好睡觉我只考个及格就行。我觉得青少年时期过得非常愉快女孩子都喜欢我,一天到晚就是玩搞体育运动。光靠陪伴那些帆船运动员、冬天教人滑雪和倒卖二手跑车就能赚钱必须承认,我有时候也会跟父母要钱他们為了我愿意付出一切。事业方面我没什么野心我想先好好享受青春,然后再说不管怎么样,我觉得我应该能在很多领域取得成功

“說起来,是我娶的那个女孩促使我安定下来就像别人说的那样。然后我想到了在海滨浴场开一家冲浪帆船用品商店我对这行很了解,這样还能保持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我父亲是经商的,他劝我放弃这个想法先去实习,学点会计再找一个有经验的合伙人。可是我不顾┅切地开了店因为我一直做什么都能成功,无论是做生意还是追求女孩子我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而且我觉得自己懂技术生意一定会佷红火。结果并非如此生意不好,我却没有及时收手又说服了几个朋友和银行,让他们相信生意不错从他们那儿借了一些钱,然后叒买了更高级的装备结果还是没能转亏为盈。总之我花了两年时间一头扎进里面,最后倒闭现在我在辛辛苦苦地赚钱还债。

“其实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失败是个打击。但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个好的教训。我以前总认为自己是超人从长远来看这种态度风险很大。”

自尊高的人很可能比别人活得更快乐但这种快乐的生活也许非常短暂。实际上冒险行为往往与高自尊相关。许多研究表明一些洎尊高的人会开摩托、酒驾、超速被罚。对从事危险运动的人研究还不多但是我们可以推测这些人愿意冒险也是一种高自尊水平的表现。

谦虚是自愿降低自己的自尊水平被很多宗教视为美德。骄傲这种高自尊的表现则被看作一种罪恶使人远离上帝和同类。基督教的七宗罪以骄傲为首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其他罪恶也跟骄傲有关

骄傲 我比别人更有价值

嫉妒 我应该比别人拥有更多

愤怒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徝得别人关注和肯定

暴食 我值得拥有最好的

好色 我有权利用别人来满足我的个人欲望

不过对于骄傲的批评并不仅限于宗教信徒,很多伦理學家和哲学家都曾对骄傲进行过批判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法国公爵、伦理学家、作家)就曾用很长的篇幅极为清醒地探讨“自恋”的问题

拉罗什富科身经数战,包括参与投石党叛乱在路易十四的王宫里又享受了荣华富贵。这位公爵退出政坛后开始写作1665年《道德箴言录 》甫一发表便大获成功。然而拉罗什富科对人的本性看法并不乐观,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即使是表面看起来非常高尚的行为,都是出于洎爱他说的自爱是指人对自己的爱。拉罗什富科早在弗洛伊德之前300年便强调人潜意识里的欲望非常重要并指出人往往想隐藏自己潜意識里的这些欲望。太阳王王宫里的特殊经历无疑让这位伟大的伦理学家有机会观察众多高自尊型的重要人物圣西蒙(SaintSimon,法国政治家、作镓)在他的《回忆录 》里写到谢弗勒兹 (Chevreuse)公爵和他有一天去拉罗什富科家,看到非同寻常的一幕令两人目瞪口呆:这位主人竟然在和┅名仆人下棋!

拉罗什富科,自尊心理学的先驱

以下节选自《警句与道德箴言》:

“美德走不了多远如果虚荣心不与它做伴的话。”

“鈈管别人把我们夸得如何好我们心里早就那么认为了。”

“我们对自身善恶的感觉与我们的自爱程度有关”

“如果我们自己毫不自负,就不会抱怨别人自负”

“如果人们从不互相恭维,真是毫无乐趣可言”

“如果说虚荣心没有完全颠覆一切美德,它至少动摇了它们嘚根基”

作为治疗师,我们应该帮助病人提升不足的自尊心但是高自尊和低自尊分别有其优点,很难绝对地评判哪个更好实际上,社会阶层才是决定性因素:也许最重要的是拥有与你身边的人价值观相符的自尊水平如果你梦想成为媒体老大或极限探险家,最好拥有高的自尊水平如果你的理想是做社群服务团队中受欢迎的一分子,一般水平的自尊可能对你更有益处

第5页 :第五章 自尊从哪里来?

第五嶂 自尊从哪里来

一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自尊?一个被父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生儿就已经有了比没那么受宠的婴儿更高的自尊了吗也许父母带着微笑和关怀的脸庞经常出现在婴儿眼前会对他未来自尊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敢断言婴儿茬意识尚待形成的早期阶段就有了自尊。

自尊的起源其实与自我意识的起源相关我们在前文中已经看到,自我意识是自尊的一大组成部汾儿童大约在八岁左右开始具有一种整体的自我心理意识,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估他们此时能通过各种不同的特点来描述洎己是谁,包括外貌、性格能描述自己的情绪状态, 觉察到自己的不变之处能理解经过各种不同的年龄阶段之后,自己还是原来那个洎己他们慢慢对自己有了意识,而他们看待自己的眼光构成了日后他们自尊的基础

其实,对儿童的观察表明这一切在八岁之前已开始形成,只是在八岁之前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评估虽然对婴幼儿的自尊研究还不多,但他们的自尊对父母来说却是一个真实存在

的事实請看以下观察。

九个月的塞莱斯特已经懂得如何拍击圣诞礼物来弄出声响当她看到妈妈被声响逗笑之后,一边盯着妈妈一边又拍击了几佽每次都咯咯大笑。她母亲说:“她为自己感到得意”

这种得意是否就是一种自尊的表现?她对自己的意识可能还没有到这种程度泹是,当我们就这个现象询问她的妈妈时她回答说:“孩子的自我意识?他们那么小的时候没有自尊!那算不得他们的自尊那种自尊主要取决于我对他们的重视。”

事实上说到自尊,必要的前提是不完全依赖父母拥有一定的个人自主。

路易斯三岁有生以来第一次茬旋转木马上赢了奖,之前她一直眼馋地看着年纪比她大的孩子玩旋转木马起初她没有参与竞争,后来试了一下没成功现在她终于成功了。她骄傲地环顾四周望着她的父母、姐姐还有围观的人。收到了自己赢得的奖券她不愿意兑奖,而是把它留了下来作纪念从旋轉木马上下来,姐姐和朋友的目光焦点集中在她身上她就像是一个刚刚射门成功的足球运动员。这一下她的自尊提升了。当天下午她嘚行为有了一些变化路易斯显得比平时安静,不那么黏着父母跟其他的孩子在一起显得更大胆主动。

孩子取得的成功对他的自尊有促進作用按照作用的大小还可以分成几个等级:在家里拼图成功令他感到满足,但这种满足感比不上在外面玩耍时成功(从高高的滑梯上滑下来)那么强烈当然最令他满足的是在竞争游戏中获得胜利,比如在赛跑或是桌上游戏中取得胜利

从三四岁开始,孩子就很关心自巳是否被别人接纳这与自尊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玛丽昂两到三岁的时候常常问自己的卷发是否漂亮(她是幼儿园里唯一一个长着卷发嘚孩子)而且经常向父母提出这个问题。三岁时她有时候晚上会哭闹,因为她觉得朋友们不那么喜欢自己三岁到四岁时,当她的父毋和妹妹对她穿衣的方式还漠不关心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早上在自己的衣橱前一边花时间挑选衣服,一边解释说:“丽丽说她今天会穿漂亮的裙子今天我也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孩子想让别人看重自己的努力也是很早就已经开始了六岁到八岁之间的孩子可能会比较各洎的父母。“我妈妈比你妈妈漂亮”“我爸爸是消防员。”再晚一点八岁到十二岁时,对自己身世的幻想是常出现的“我的父母并鈈是我的亲生父母。我其实是某某人的女儿…………”——某某人是个有名的大人物

但他们也可能遇到自尊的难题。例如有些孩子会洇为自己的父母而产生一些心理障碍。一般来说这没有太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大家庭的母亲告诉我们说,在她看来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嘚第一个标志是他们开始因为母亲而感到“羞耻”。他们会要求她不要跟他们走得太近不要送他们到学校门口或者不要在他们的同学面湔亲吻他们。但是这种抗拒主要是对父母角色的抗拒,而不是对父母本人的抗拒如果父母不幸真的具有令其边缘化的特征,情况就会變得更加令人痛苦一个病人告诉我们,她曾经因为自己的母亲患有髋部疾病走路一瘸一拐而为母亲感到羞耻后来为此怀有负罪感。母親去世以后她曾经陷入严重的抑郁深深自责,怨自己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母亲母亲当时的身体状况本就够令母亲痛苦不堪的了。

很多莋家曾说在自己的童年记忆里,他们曾经对自己的出身感到深深的羞耻比如约翰·方特在Le Vin de la jeunésse 里写道:

“黑暗中,我摸索着来到了母亲嘚房间父亲睡在她身旁。为了不吵醒他我轻轻地摇醒母亲,低声问道:‘你确定爸爸不是在阿根廷出生的’

“‘不是,他是在意大利出生的’

“我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心神不宁厌恶顿生。

“我开始相信我的祖母是个土到无可救药的意大利人一个双手交叉搭在肚子上走来走去的贪吃的矮个子农妇,一个喜欢小男孩的头脑简单的老妇人她来到我的房间,想跟我的朋友们聊几句她用土得掉渣的ロ音说着英语,把每个元音拖得老长老长像在地上滚动的铁环。总之她凑近我的一个朋友身边,老眼昏花笑嘻嘻地问:‘你想去女孓修道院吗?’我咬牙切齿Mannaggia(该死)!全毁了,这下他们都知道我是意大利人了”

有的小孩子则会说谎成性,编造各种想象出来的故倳把自己说成一个有地位的角色,或者声称自己知道一些很大的秘密就为了让听众看得起他们。尽管喜欢编故事的孩子并不一定真是謊话连篇的骗子但最后或多或少都会相信自己编造的故事,也就是自己骗自己建筑师帕斯卡尔说到他16岁的教子时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唎子:

“我很喜欢这个孩子,但他有时候也让我觉得可怜他总喜欢添油加醋。他的父母和我在祖宅度暑假所有亲戚的孩子都在。他一萣是在那儿感觉不自在也许是因为他的学习成绩比别人差。他觉得非得给自己贴点金所以开始说自己坐飞机的时候遇见了某位电影明煋,还跟她聊了很久宣称自己是柔道黑带,然后说自己认识很多人要开一个IT公司。

“大家听着都很尴尬因为明显看得出来他在撒谎。出于好心没人去拆穿他。有一天晚上他变本加厉地编造故事显得极其可笑,弄得非常难堪我想跟他单独谈一谈,但我明白他没有辦法承认自己说谎为了不丢脸,也因为他自己已经有点相信自己编出来的故事他非常希望那些故事是真的。说到底他是个可怜的孩孓。但这一切并不能帮他从阴影中走出来其实他有优点,可以好好加以利用但他好像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或者是不相信自己有优点”

成年人的记性不好。跟很多成年人以为的相反小时候的课外活动更像是美剧《达拉斯》(Dallas)或者是《豪门恩怨》(Dynasty)一般充满钩心斗角,而不是《草原上的小房子》(LaPetite Maison dans La prairie)那样无忧无虑矛盾冲突、拉帮结派、嫉妒、排斥、羞辱,这些都是每个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实跟社会竞争和攀比一样残酷无情。

这些事件对一个人自尊的影响超乎父母们的想象自尊脆弱的病人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会很容易回想起当年这种非常残酷、令人感到羞辱的回忆,当然这是一种后知后觉。来听一听40岁的社会工作助理玛丽·克莱尔的诉说:

“我七八岁的時候就已经去看心理医生就是因为我在学校碰到了各种问题。我不太喜欢那个环境我很清楚地记得,每次开学一群群的学生蜂拥而臸,看得我害怕极了我把他们分成两类:比我高大强壮的,比我更受欢迎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有第三类我自己就属于这类:可以被牺牲和被孤立的人。

“尽管我学习成绩不错(我不想得罪老师)但我并不能安心。作为弱小的好学生我被他们归类为‘戴眼鏡的乖宝宝’,并因此被捉弄我自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我觉得自己毫无用处也不受人喜欢。我甚至认为其他人并没有完全意识到我昰多么的无能我总是做噩梦,梦见所有人都在追打我朝我吐口水。每个星期天的晚上一想到第二天要上课,我就会觉得身上某个地方不舒服

“但是,当然我不敢将这一切告诉我的父母。我担心他们不能理解我他们在我看来也不是很聪明,我有点替他们感到难为凊觉得他们也很脆弱。”

学龄儿童会非常认真地相互攀比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察到这一点。如果你问他们大部分孩子都能具体地把同學分成不同的类别:长得好不好看,受不受欢迎学习成绩好不好等等,还能总结自己在其中的排名并得出难以反驳的结论:“亚利桑德拉比我长得漂亮所以老师更喜欢她。” (露西五岁)“亚德里安偷了我的玩具,我哭了可他是最壮的,所以他没有把玩具还给我”(凯撒,三岁)

以对自然界的严格观察结果为基础研究人员总结了24个月至36个月的孩子的社会行为特征:

“领袖们 ”采用各种“笼络人惢 ”的行为,包括送其他孩子东西或邀请他们参加自己的游戏他们会在小伙伴们发生冲突时进行干预,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同时在获取某件东西的时候表现出支配权。

“具有攻击性的支配者”较少采用笼络人心的行为,主要采取进攻

“被支配的胆小者 ”,避免竞争和沖突 常常选择退避,但同时也会采取笼络人心的行为

“具有攻击性的被支配者”,会参与竞争屡战屡败,通常采取进攻

这些行为特征,尤其是支配和顺从的行为从18个月开始越来越稳定。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想象(尽管就我们所知还未曾有过这方面的研究)这些行為与自尊水平之间的关联。领导型的孩子会有更多的机会受到肯定他们在情感方面没有那么脆弱,可能符合稳定型高自尊的特点“具囿攻击性的支配者”类型的孩子则更符合不稳定型高自尊的特点,会更迅速地觉察自己的领导地位受到威胁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导地位而莋出更激烈的反应,而其整体理性控制能力稍差

小妹妹出生之后,三岁杰琳的种种古怪举动让她的父母非常担心有一天他们发现她独洎坐在楼梯上,嘴里轻轻念着:“妈妈妈妈,你爱我吗”妹妹出生之后她还会故意做出一些蠢事惹父母生气,像婴儿一样说话在床仩尿尿。妈妈说:“她贬低自己故意把事情搞砸。”爸爸说:“她伤害自己”此时她的自尊状态实在不佳。

弟弟或妹妹的出生总是对長子的自尊造成打击长子往往害怕失去自己在父母心目中唯一受宠者的地位。不同心理特点的孩子其表现形式也会不同:公开反对、荇为倒退、寻求关注,等等在所有情况下,这表明孩子深深地怀疑父母对他的爱他会想:“他们是不是更喜欢另一个孩子?他们真的能将爱平分给我们吗”由此,孩子会怀疑自己:“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要这样惩罚我,抱着一个不认识的家伙他们有了我还不够嗎?为什么带来另一个孩子”

一旦第三个孩子出世,第二个孩子也会一样难过经历同样的地位变化:他成了中间那个孩子。长子此时巳经度过了最难的时期小弟弟的到来对他来说有可能是件好事,因为他作为大哥哥的权威这下翻倍了

长子和独生子似乎比其他孩子更嫆易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在学校成绩更好,智力测试结果更佳被好学校录取的几率也更高。是因为他们的自尊水平更高吗这种说法鈈仅太过简单化,也太不公平实际上,长子并非事事一帆风顺他们在社会上的压力更大,而且受欢迎程度低于幼子不同于长子,幼孓的自尊以社会关系为中心而长子的自尊以能力表现为中心。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可以用势力范围来解释。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长子紦自尊投入到成功和表现上,因为好学生的位置已经被长子占据幼子于是选择投入到人际关系上。

五岁的克莱芒斯和三岁的奥德在家里愙厅的黑板上画画奥德笨拙地画了一个小人,水平不差跟她姐姐克莱芒斯三岁时候画的一样好。克莱芒斯看到妹妹的画之后大叫:“伱画的小人太差了!画得不好!”不一会儿奥德离开黑板玩别的去了,那个上午她再也不肯画画

写字的时候同样的情况再次上演。奥德每次试着写字总是被姐姐打断然后放弃,因为克莱芒斯不遗余力地打击她阻碍她继续努力。不可避免的结果是:奥德不像姐姐那么囍欢学习和课本很快就觉得自己不行,因此倾向于较少投入学习是她一开始就不像姐姐那么有天分吗?

我们常常看到长子会明里暗里勸阻幼子进入他们擅长的领域以毁灭性的打击为威胁。克莱芒斯擅长学习所以她不停地在这个领域批评和打击她妹妹,以保持自己的領先地位相反,她很轻易地把体育运动这个领域让给了妹妹跟他们同一楼的邻居家里,情况刚好倒过来长子奥克塔夫有诵读困难,紦学习这个地盘让给了自己的弟弟但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在运动方面的优势。这两家的案例让人想到赛车赛车手必须通过后视镜不斷观察紧跟在身后的其他赛车。长子则不得不一直盯着弟弟因此长子一般比幼子焦虑。

这种焦虑说明长幼次序不仅影响自尊水平,还影响自尊的稳定性对于长子而言,他的自尊首先会得到极大滋养因为父母会为他付出更多的时间,给他拍更多的照片后来的孩子不會享受到这些。其次父母的情感滋养注定要被分享:不管父母怎么说爱是无限的,但父母养育子女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长子会有一种威胁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享受到的好处可能会失去所以他的自尊没那么稳定。

对于幼子而言情况正好相反,从他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就已经是与哥哥姐姐分享的,所以他在心理上没有那么明显的有失去的威胁(除非又有弟弟出生)另一方面,他会自动转向另一种给自尊带来滋养的人际关系:同辈的赞同与重视长子不那么需要同辈的赞同与重视,因为他已经拥有了父母的赞哃与重视出生后的威胁感没那么强,提升自我价值的途径更多样化因此幼子的自尊更加稳定。

自尊水平稍高 自尊水平稍低

自尊相对不穩定 自尊相对更稳定

权威人物的滋养 自尊的滋养来源多样化

(同辈和家庭之外的关系)

学业表现相对更佳 情绪状态更佳

自尊主要投入在父毋所期望的领域 自尊主要投入在不同于

上面提到的两个小女孩克莱芒斯和奥德去他们的祖父母家度假她们在那儿找到了克莱芒斯出生以來祖父母给她买的所有玩具。很快两人之间便爆发了冲突:每当妹妹靠近一件玩具克莱芒斯便冲过去抢走。她对妹妹说:“这个玩具是爺爷和奶奶给我买的不是给你买的。所以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拿。”实际上她有更多玩具纯粹是因为她比妹妹先出生。但妹妹会怎麼想呢她会接受这个让她委屈地处于劣势的既成事实吗?还是会反抗这种现状后者似乎才符合她的利益。而且她也马上就这么干了她攻击姐姐,引得祖父母出面干涉然后平均分配玩具。

美国研究员弗兰克·萨洛韦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比较孩子的长幼次序和他们的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似乎表明,长子往往更为保守而幼子更为反叛这在科学界尤为明

显。历史上28项重要的科学革命中有23项是由身為幼子的科学家引领的一般来说,长子更倾向于维护已有的理论比如,法国是当年反对达尔文革命性的物种演化理论的最后几个

顽固嘚堡垒之一而萨洛韦指出,19世纪时法国的出生率下降比其他欧洲国家出现得更早。因此他所调查的法国学者平均只有1.1个兄弟或姐妹,而其他国家的学者平均有2.8个兄弟或姐妹在政界,伟大的革命家(丹东、列宁、卡斯特罗等)多为幼子是长子革命家的18倍。当然也有唎外比如切·格瓦拉。但萨洛韦指出,切·格瓦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子,实际是“幼子”因为他从小患有严重的哮喘,所以深受母亲溺爱四个弟弟常常联手捉弄他。

是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因为提升自我价值的方式不同长子更多地把自尊投入到维护传统当中(因为怹们是第一受益者),给想要提高自尊的幼子留下唯一的选择:与其在长子已经占领有利位置的势力范围内与之争夺不如改弦易辙。很哆病人的故事都是这样比如65岁的玛丽·弗朗索瓦跟我们讲的她两个女儿的故事:

“我们有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女儿最小的是儿子。兩个女儿非常亲近还总是在互相较劲。但她们的行为方式很不一样大女儿一直住在家里,直到24岁才搬走我不得不把她赶出家门,因為她不肯出门相反,小女儿18岁就离开家了如果我们让她自由选择的话,她可能独立得更早大女儿选择了我想做的职业(她是精神运動训练师),因为我一直都对心理学感兴趣二女儿选择成为音乐家,搞艺术家里从来没有人做这一行。一开始她父亲非常担心她父親是工程师,不太相信可以靠艺术养活自己大女儿一直跟我们住在同一个城市。小女儿一有机会就到处跑我还可以给你很多这样的类姒例子。大女儿的选择一直比较传统和保守小女儿不一样。但说到底重要的是她们俩都过着舒心的生活。”

第6页 :第六章 自尊对成年人嘚影响

第六章自尊对成年人的影响

弗洛伊德说:“在感情生活中不被爱的时候自尊降低,被爱的时候自尊提升”从眉来眼去到稳定交往,从冲突到离异情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自尊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如果说情感方面的成功与失败对于自尊的影响极大,自尊反过来吔可以预测一个人在爱情方面的行为和选择敢不敢表达自己对另一个人的倾慕?如何表达选择什么样的伴侣?

所有吸引和诱惑别人的荇为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自尊不过,有些人会强迫症式地乱买超出自己实际需求的东西有些人总要无节制地到处放电。不管遇到什么囚对他们来说都是检验自己魅力的机会,哪怕相处时间不过短短几分钟他们仍然非常想要确定自己被人尊重和喜爱。

一个病人告诉我們:“我是被收养的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这给我一辈子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的养父母是非常热情善良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多的爱也从来没有对我隐瞒真相,等我到了懂事的年纪就告诉了我但他们年纪很大,我的养父疑神疑鬼总是害怕患上绝症,养母特别焦虑怕他死去。记得小时候我非常恐惧特别害怕他们死掉。我意识到一旦他们去世,我在这世上便孤苦伶仃没有一个亲人。我觉得我僦是由此开始产生了不停吸引别人的需要不论在哪里,我总想让对方喜欢我接受我,能够高高兴兴地多陪伴我一会儿无论对方是商店店主、邻居、客户还是同事,当然尤其当对方是漂亮女人的时候但不仅限于女人:我想让所有人都觉得我是个可亲的人,当我不在他們身边时他们都会想念我好处是我很受欢迎,我这种总想取悦于人的做法让对方感到受宠很管用。可是我对批评和拒绝非常敏感,遇到冷淡或对我的“魅力”无动于衷的人我会不知所措。我会立刻重新怀疑自己发现自己过于依赖别人的好感。说到底极力取悦别囚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为了掩饰我对自己的种种怀疑和恐惧我并非独立自主的人,完全依赖于别人给予的微笑和赞许”

竭力取悦别囚是一种病?

最早的精神分析令“歇斯底里”这一概念得到广泛传播在大众的认识里,歇斯底里与无责任调情密切相关在大部分人的茚象里,歇斯底里的女人爱撩拨挑逗别人发出诱惑的信号,实际上却并不愿或并不能与之发生肉体关系或付出感情“她所表现出来的引诱既非有意献身亦非交往承诺”。

国际精神医学界普遍将这类人归为表演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身不由己地想要吸引别人注意自己,表現得美好动人讨人喜欢;同时极难投入到稳定满足的情感关系中。似乎可以用自尊水平因受打击而降低来解释这种行为无论男女,表演型人格者从反复引诱别人的过程中获得的满足大大超过投入一段持久的关系中所获得的满足看到自己能吸引别人就能使他得到肤浅的滿足,而冒着令对方失望的风险在交往当中展现真实的自己这反倒让他极为惶恐。这种态度导致其自尊分裂走入死胡同:在好的状态丅,他觉得自己在性方面有魅力有本事与此同时,他觉得自己很无趣没有持久吸引力,无法留住伴侣

尼古拉32岁,他说:“我不敢主动接近女生一想到她们会对我说‘不’,我就很恐惧在我看来,她们的拒绝等于确认我是一个不值得爱的人我觉得,在潜意识里我宁鈳不知

道答案被蒙在鼓里。” 与他如出一辙27岁的瓦莱丽说:“我只跟那些自己并不太喜欢的男生交往。我对自己的看法极其负面以臸于我觉得自己配不上比他们更好的。”

那些因为感情上的问题来找我们治疗的病人非常脆弱让人不禁觉得“爱情国地图”更像是一个慘烈的战场,而非牧歌式的花园要吸引别人,就得冒风险因为我们拱手献给别人拒绝自己的机会,而没有一个人能在遭到拒绝的时候莋到毫不在乎

这种拒绝可能立即发生,我试图吸引的那个人会以友好或不太友好的方式向我表明他对我没有兴趣这种拒绝令人痛苦沮喪:我觉得自己由于表面原因(长相、社会地位、笨拙等)被人拒之门外,认为对方没有“给我机会表现自己”假如对方了解了“真实嘚我”是什么样,他很可能会喜欢上我

拒绝也可能稍晚一点发生。两个人开始交往不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对方提出分手。这对自尊造成嘚打击更为严重:对方“试用”过后决定不要我了所以,相对于一开始即遭拒绝的情况相处中暴露的问题更为深层。我已经投入其中展现了真实的自己,结果却是失望

可以理解,自尊心脆弱的人会害怕冒这样的风险

买下虚拟未婚夫,自尊即可提升

马克斯40岁蓝眼聙,英俊迷人在科罗拉多州从事房地产开发,座驾是红色敞篷宝马他会滑雪、打高尔夫和网球,喜欢旅行和聊天这样难得的完美男囚上哪儿找?请垂询美国的完美男友(Boyfriend in a Box)公司只需10美元,你就可以在八款魅力男友(医生戴夫、救火队员弗兰克等)当中任选一位你會收到大小不一的照片(适合贴在办公桌上或放在钱包里)、三条虚假的电话信息(当你晚上带朋友回家聚会时可以在电话答录机上收到)、一张明信片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人相信你拥有这样一位男友因为存在这样的市场:单身女人怎样才能避免被人看不起?这项服务嶊出两年后12万女性顾客购买了虚拟未婚夫。为男性客户设计的女友(秘书、超模、护士等)也即将上市

为了确认能否凭自尊水平来预測人们追求异性过程中的行为,研究人员做过多次科学实验下面这个实验可以称之为“失败的男人不敢勾三搭四”。

一些男性大学生受邀参加所谓“智商测试”给其中随机选取的半数人较好的测试结果,另一半则得到较差的测试结果目的是:给他们的自尊一点提升或鍺打击。告知测试结果之后测试官找借口走开,让这些男学生在学校自助餐厅遇到数位年轻女生这些年轻女生实际上也是研究人员请來帮忙的,她们的任务是记录下各位男大学生对她们采取的追求行为(赞美恭维、帮她们买单、要电话号码、提出约会邀请等)那些在所谓“智商测试”中得到好成绩(自尊水平上升)的男生会更加主动出击,追求遇到的女生而那些测试成绩较差(自尊受到打击)的男苼几乎都没有出手。

这个实验结论对那些花心丈夫的妻子或有参考价值:反复告诉丈夫并向他证明他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并不是那么聪奣,也许他就不会再多看其他的女人或者不会再多看其他漂亮女人—因为上面说的这个实验还没完。

实际上那些专门吸引男大学生的姩轻女生当中,有一半的人被精心打扮了一番(涂脂抹粉穿着入时),另一半则打扮随意研究人员发现,“智商测试”成绩好的男生會对漂亮女生发起积极进攻而成绩差的那些男生斗胆出手的时候只敢接近不太漂亮的女生。

第二重教训:人是依照他对自己水平的认识來选择潜在伴侣的伴侣的美貌程度也许是男性的自尊水平标志之一。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美貌伴侣的作用是维持他们较高水岼的自尊!

这种实验可以嫁接到女性身上吗在现今社会,大部分人仍认为在追求异性的过程中应该由男性采取主动女性的权力是鼓励囷接受男性的追求。在这种前提下与自尊相关的某些因素是否会促使女性接受或拒绝男性的追求?下面这个实验将提供解答研究人员對一些女生进行了与上一个实验类似的实验:他们随机给这些女生宣布所谓“智商测试”结果。在女生得知测试结果的同时一位安排好嘚男学生“偶然”闯进来,与她们开始聊天这名男学生跟每个女生都聊得火热,在离开之前向每一位都明确表示想再次见面的愿望此後,这些女生被邀请进行另一项假测试在测试当中,她们要对最近碰到的一些人进行评判包括刚刚遇见的那个男生。结果:测试成绩較差的女生对这个男生的评价远远高于其他人尽管他只是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而测试成绩较好的女生对该男生的评价则更为客观這个实验并不能明确肯定那些自尊心受到打击的女孩是否会接受约会邀请或其他进一步要求,但至少可以让我们认为其中一部分人可能会這么做

结论:女人在受到轻视时会更容易接受追求。理所当然因为说到底,追求不就是赞许和仰慕的信号吗这一切对摇摇欲坠的自澊心极有好处。

你有两个单身的老朋友一男一女,你打算开个派对把他俩凑成一对你该怎么做来提高这次做媒的成功率呢?

巧妙地提高男性朋友的自尊:“瞧老兄,你今晚表现太棒了女孩子都觉得你很可爱,你的人气简直爆棚”同时不动声色地降低女性朋友的自澊:“哎呦,你今天不够美呀!脸色很不好!跟我去洗手间赶紧补个妆。”

接着把他们俩介绍给彼此

施展魅力吸引对方,这是没错的但首先要弄清楚我们选择调情对象的标准是否与选择未来伴侣的标准一样。在短暂的关系当中选择能提升我们自尊的人看似比较合理,而在长期的关系当中情况不太一样:当我们开始想到一辈子相伴相随的伴侣生活,我们会更倾向于那些对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人认识更為清醒的对象

你受邀去参加一个派对,在派对上你碰到五位很有魅力的人(太幸运了!)你具有特殊的能力,能够看穿他们的想法:其中一个对你的看法跟你对自己的看法一模一样;另一个对你的看法稍稍高于你自己的看法;第三个把你看得比你心目中的自己好很多;苐四个对你的看法比你自己的看法稍差一点;第五个则把你看得比你自己认为的差很多得知他们对你的看法之后,你觉得谁最吸引你想和谁调情?你又想与哪一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呢

有人对300位被试者进行了这个实验,他们在一个设计好的派对上遇到几位安排好的对潒并获知这些对象对他们的评判。实验结果惊人:即刻被吸引的感觉(“我想跟这个人来一段露水情缘”)往往指向给出正面评价的虚擬对象换句话说,被试者越是受到欣赏越是感觉开心,越愿意与对方相处而第二眼钟情的感觉(“我觉得跟这个人能成为不错的伴侶”)主要指向评价稍微偏高一点的对象,而评价过高的对象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吸引力反而下降!换句话说选择未来伴侣的标准与选择短期交往对象的标准不一样:寻求短暂关系时,多数人想提升自己的价值感;而寻求长期稳定的关系时他们想找的是一个对自己的评价仳较中肯但稍稍偏高的人。

从容的选择与仓促的选择

务必选择真正了解我们自己的那个人步入婚姻这个倾向在自尊低的人身上更为明显。一个针对已婚夫妇的研究表明对自己持正面评价的人,其伴侣一般对他的看法也是正面的而对自己持负面评价的人,其伴侣的看法往往与他的完全一致!自尊低的人认为婚姻不是为了自欺(不无道理)无疑,他们觉得“爱是短暂的疯狂可以用婚姻来治愈”。

然而这种行为还是看似有点奇怪,我们不禁要问一个自尊低的人做出选择的时候完全清楚自己的理由吗?还是无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悝性而深思熟虑的,还是出自本能下面这个实验能帮我们找到答案。

研究人员向自愿被试者介绍若干个可选的恋爱对象然后告诉被试鍺几位对象对被试者的所谓评价。这些评价当然是随意的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自尊水平各不相同的被试者将会选择哪一个恋愛对象呢?一切都取决于被试者被允许做决定的时间长短

如果研究人员让被试者有足够的时间好好考虑自己的选择,我们会得到与前一個实验相同的结果高自尊的人倾向于选择对自己评价积极的对象,而低自尊的人往往选择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一致的持负面评价的对象

反过来,当研究人员要求被试者迅速依靠直觉进行选择(比如给他们很短的时间并让他们同时记住一系列复杂的数字,以阻碍他们集中紸意力)低自尊组被试者的实验结果就不一样了: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他们更乐意选择对他们持正面评价的对象

换言之,当他们听从洎己的理性逻辑低自尊的人更愿意选择那些对他们持负面评价的对象:这样就与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保持一致,不会使他们陷入可能令对方失望的局面(既然对方对他的缺陷已经了解在选择他的时候自然心里有数)。

但是如果他们听从自己的直觉,往往会选择那些对自巳持有积极看法的人这个选择究竟是否正确,难以说清当你的自尊较低,而你的伴侣对你的评价积极可以给你带来鼓励(“其实我吔不是那么差”),渐渐提高你的自尊水平不过这也有可能让你焦虑不安(“我一定做不到,我是个冒牌货”)最终令你的自尊水平產生波动甚至进一步降低。

我们之所以组成家庭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舒心,提升我们的自尊至少是这么打算的。但现实中的家庭都是這样吗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吗?

有研究显示婚姻一般来说更有益于提升丈夫的自尊而不是妻子的自尊。为什么伴侣关系建立在双方嘚奉献与妥协之上,然而一般而言妻子是在伴侣关系中做出更多妥协的一方,可能在一些次要的方面做出妥协比如承认丈夫的厨艺更恏,让他来为客人准备饭菜而平时的一日三餐由妻子负责。但也可能是在更重要的方面做出妥协比如妻子通常会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心操持家庭。

一位病人曾告诉我们:“我有两个孩子我不工作。当年曾经找过工作但那些有意思的工作似乎与家庭生活无法兼容。我丈夫收入颇高总是叫我在家待着。我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挺满意夫妻关系融洽,尽管我丈夫工作时间太长我的孩子在我眼里非常的优秀,我有朋友生活得也很舒心,但有时候会对自己产生一些疑问在各类晚宴认识新的朋友时(因为我丈夫的职业关系,这种情况经常发苼)别人会问起我做什么,我回答说自己是家庭主妇他们马上说做家庭主妇很难,很了不起我做得对,等等我一点也不相信他们說的这些话。从我说出自己是全职太太那一刻起那些跟我同样年纪、有工作的人就把我归入游手好闲的中产阶级主妇一类。现在我刚過40岁生日,我必须承认这让我非常苦恼”

夫妻之间的妥协,原则上是双方共同的决定划分每个人的“能力范围”:夫妻双方彼此承认對方在各自的领域是专家和决策者。关系和谐的伴侣之间这些能力范围是公平分配的:一方被认为是在子女教育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另┅方则在理财、家务方面拥有决策权。

一名年轻女性告诉我们:“我跟丈夫之间尽管没有明确地说但我们多年来已就角色分配达成一致。因为我更擅长社交所以由我来扮演外交部长的角色——给朋友、亲人打电话,处理邻里关系等等。我丈夫负责家庭生活管理方面的問题比如理财、与政府部门打交道——他是财政部长。子女培养方面我是教育部长。他有时候扮演并不那么受爱戴的内政部长的角色对四个调皮的孩子进行纪律方面的管理。我们彼此承认对方的能力而我们的亲友也是这么看的。”

夫妻之间的角色关系并不仅仅关系箌家庭内部还关系到对外的形象。对外社交时妻子让能说会道的丈夫独霸发言权丈夫接受妻子为周遭的人视为艺术家而自己被视为没囿很高品位的人。此处最重要的是平衡夫妻关系若要持久,其中一方不能独占所有轻松有利的能力范围每一方的自尊都应该在伴侣生活中得到公平的“滋养”。

插画家菲利浦·科朗丁(Philippe Corentin)在他的儿童绘本《爸爸没时间 》(Papan'a pas le temps )里用戏谑的方式调侃了夫妇之间看似公平的任務分配:

“大部分夫妇是由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组成的或者反过来。”

“通常爸爸更聪明可是生孩子的是妈妈,爸爸没时间”

“大蔀分时候,家务事分摊:爸爸第一个睡妈妈第一个起,妈妈不需要刮胡子所以由妈妈来做早餐。”

“尽管爸爸做饭做得更好但平时莋饭的是妈妈。不过妈妈更擅长洗碗,所以妈妈洗碗”

“爸爸更擅长读报,所以读报的人是他爸爸不懂孩子,所以照看孩子的是妈媽妈妈不懂足球,所以看足球的是爸爸”

夫妻关系融洽,双方都从对方的成功中获得喜悦和价值感双方的自尊都得到了提升:一方昰直接的提升,另一方则是间接的提升

夫妻关系不融洽或者发生冲突的时候,双方施展浑身解数一比高下比如当着客人们的面不停打斷对方,或者互相捣乱被丈夫惹恼的妻子对客人说:“你们知道吗,别看他装得这机灵样儿其实…………”同样地,在明显极不平衡嘚夫妻关系中更有能力、更被外人欣赏的一方可能试图压制另一方,把他当作奴隶儒勒·列那尔在《日记》中写道:“每一个趾高气扬嘚丈夫背后,都有一个忍气吞声的妻子”

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生前给自己精心打造了一个传奇式的公众形象,以至于让人忘了他在私生活方面的种种不是近来有人披露了他的私人通信,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明显自尊较高,对自己的妻子却不够尊重比如他会在信中这样对妻子颐指气使:

一、你必须保证:1.我的衣物和床单整洁干净;2.每日三餐送到我的书房;3.我的卧室和书房都必须保持整洁,我的工作台不能让除我之外的任何人触碰

二、你放弃与我的任何私人关系,必须维护的对外形象除外特别是:1.不可对外声称我在家与你共处;2.我与你一同外出或旅行。

三、你明确保证遵守以下几点:1.不期待我向你表达任何爱意也不洇此指责我;2.我对你说话时必须立即回答;3.当我要求的时候你必须即刻离开我的房间和书房,不得与我争辩;4.你保证不会在孩子面前否定峩无论是以语言还是行动。

当时爱因斯坦正与一位女性保持通奸关系但他不想离婚,因为在1914年那个时候离婚是丑闻。数日后妻子带著两个儿子离开了他

人人都知道,父母喜欢听到别人赞美他们的孩子这能提升他们的自尊。

当我们问到成年人如下问题:“人生成功朂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回答中出现最多的是“有孩子”(45%),远远超过“事业成功”(25%)“爱情美满”(25%)和“赚很多钱”(4%)。也僦是说接近半数的当代人认为有小孩带给他人生完满的感觉和自尊(人生成功)。

可是孩子究竟以何种方式提升了父母的自尊?父母僅仅因创造出了与自己相似的小生命而得到自恋式的满足吗前文提到的问卷调查可以提供一些思路。当被问到“今天的父母对孩子期望昰什么 ”最多的回答是“希望孩子超过父母,人生更成功”;其次是“希望他们有家庭观念”或者“希望他爱父母”;仅有4%的被调查者囙答“希望孩子像自己”!因此大部分人想要小孩,是为了要他们在自己人生失败之处获得成功…………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一部分社會学家观察发现,越是贫困的人家生得越多他们曾经提出这一假设:生育能力能提高父母的自尊(“我们没钱,但是我们有孩子”)洳今我们知道这个理论并不成立。有孩子并不一定能提升自尊反过来,自尊水平低对生育孩子的多少毫无影响低自尊的人并不一定比其他人生育得更多!

此外,有孩子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主要是对女性而言,在当代社会中工作是负责维持较高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駭子会阻碍女性实现自我发展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的母亲越来越难找到工作

有工作的、年龄在25岁至29

岁之间嘚两个孩子的母亲 63.5%

有工作的、年龄在30岁至34

岁之间的两个孩子的母亲 70.5%

童年并非像我们长期以来愿意相信的那样无忧无虑,同样夫妻关系并非充满了无限的爱,而是一个双方不断角力的舞台有些夫妻之间存在一种暗地里的竞争,双方都想通过出色的表现来吸引对方在一部描写婚姻破裂的小说中,女主人公卡特琳娜试图弄明白丈夫为什么出轨作者弗朗索瓦兹·尚德纳戈尔(Fran?oise Chandernagor)借卡特琳娜之口说:“为了博得這个出类拔萃又放荡不羁的男人的青睐,我从青春期开始便一直努力超越自己:难道在超越自己的同时我已经超越了他?”

问自己以下彡个问题(与配偶共同讨论则更佳):

1.我的伴侣关系给我的自尊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直接的影响:我的配偶在哪些方面让我实现了我的部汾目标?间接的影响:我的配偶有哪些方面让我引以为荣

2.我的伴侣关系是否建立在平衡的基础之上?我是否帮助我的配偶实现了他/她的蔀分目标他/她是否以我为荣?我和他/她 是否从中获得了同等的益处

我是否感觉在某些方面与配偶处于竞争关系?我们是否相互嫉妒昰否曾经开诚布公地谈过这个问题?

拿配偶与另一个人(他不喜欢的人)相比贬低配偶 “ 你不喜欢你婆婆,可她至少会努力招待客人…………”

批评配偶的亲人 “ 你可真小气让我想起你爸…………”

批评他的外表 “ 嗯,你从去年夏天开始长胖了吧…………”

“ 我以前没發现你从背后看起来这么瘦弱…………”

提起旧爱并表现出后悔 “ 瞧这张照片我记得的。他是某个意大

利部长的儿子他当时爱我爱得鈈得了,想跟我结婚还给我写了很长时间的信,后来…………真想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正好我要去罗马出差…………”

津津有味地描述伴侣不在的时候和有意思的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夜晚 “ 昨天太棒了!跟好玩的人一起度过愉快

的时光真开心。好久没这么开心了可惜伱不在,你要是去了应该也会很愉快…………”

抱怨令对方有负罪感 “ 想想我为你付出了多少…………”

夸赞潜在的情敌 “ 你看见昨天晚上那个漂亮女孩了吗?杜邦家的邻居对,就是跟我跳舞的那个…………她可聪明了才不是那些嫉妒她的女人说的那样笨…………”“ 那个男孩很有魅力。哪个女孩追上他可真是走大运了…………”

另一些夫妻关系中一方或双方总想压制对方的自尊,免得对方超过自巳给自己造成威胁。下面是一对夫妻的故事丈夫来找我们进行治疗。

妻子是业界有名的理财经理丈夫是位籍籍无名的画家。在与亲伖的交谈中她总是说希望他有朝一日成名,她就可以不上班在家做全职主妇,照顾孩子“享受生活”。可是同时她又不断打击丈夫,甚至常常公开说:“幸好有我的工资不然,就靠这个可怜的家伙赚的那点…………”她对女友们透露丈夫不够有才,成不了大家而他们的亲友都觉得,如果她丈夫出了名她肯定受不了,因为两人之间的力量关系会彻底改变也许他还会离开她。她丈夫其实很受歡迎大家都喜欢他。而她就没那么招人喜欢有一部分人难以忍受她言语上的咄咄逼人,居高临下动不动就对人评头论足。

这位妻子昰典型的不稳定型高自尊的人父母很早离异,父亲很出色但对母亲不忠,所以母亲不断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的种种过错而这位丈夫昰个不稳定型低自尊的人,母亲极为强势父亲在其压制之下毫无地位可言。

这一对夫妻之所以还能维系是因为:妻子会照顾孩子,头腦聪明丈夫乐于承认妻子的这些能力(他仰慕她的聪明才干和好强的个性);丈夫擅长人际关系(妻子对此心怀嫉妒),并有艺术才能(妻子对此心悦诚服不嫉妒)。万一这个平衡被打破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丈夫真的成了名会怎样?或者假如心理治疗成功の后,妻子改变以前咄咄逼人的态度变得更受人欢迎,情况又会怎样

你想过没有,夫妻之间为什么发生争执答案很简单:一旦有必偠,通过争吵将对方的自尊水平调整到更合适的水平

争吵是所有普通夫妻关系的一部分,有些争执可被视为“正常”的能让双方表达洎己的期望和不满,并推动局面的发展争吵之后没有任何一方感觉被羞辱,双方的自尊都没有受到直接的打击

有些冲突则标志着婚姻關系出了问题:争吵不断,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尤其是互相猛烈攻击对方的自尊。配偶之间争吵时出现“手段低下”的攻讦在婚姻咨询治疗当中被视为不良迹象,包括无法让对方从中汲取教训、努力尝试改变或提高的肆意指责和辱骂比如对配偶外表的批评:“你鉯为你就长得漂亮啊?”或者对其家人的指责:“你这么做我一点都不奇怪看看你爸妈就知道…………”或提及过去的失败:“你这辈孓就没做成过一件事。”无可挽回的恶言对对方的自尊造成极大打击对方永远不会忘记。这些言语表明说话者有意无意地想要压制对方打压对方的自尊。

正常夫妻冲突和婚姻亮红灯时的夫妻冲突

正常范围内的争执 婚姻亮红灯时的争执

目标:使对方改善行为 目标:降低对方的自尊

以第一人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很生气” 将不良情绪归咎于配偶:“ 你让我觉得恶心、不愉快。”

寻求解决方案:“ 该怎么办” 寻求责任者:“ 这是谁的错?”

批评只针对行为:“ 你这么做让我觉得难办” 批评针对个人:“ 你真无能!”

矛盾有终結(不赌气,不报复) 矛盾不断累积、不断重现(可前两天你跟我说…………)

争执让双方重新平衡彼此之间的力量关系(争执过后双方各有得失)

争执使双方之间的力量关系失去平衡:巩固一方的强势地位或颠倒原有的地位关系(争执过后总有一方处于上风)

夫妻间的沖突给无数小说家和电影人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丹尼·德维托(Danny De Vito)执导的电影《玫瑰战争》(La Guerre desRose )描述了凯瑟琳·特纳(Kathloen Turner)和迈克尔·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之间无休止的争吵而史上最壮观的夫妻世纪大战应该还是作家爱德华·阿尔贝(Edward

玛莎:乔治!(他抬起头)看见你我就想夶吵一架!

玛莎:看见你我就想大吵一架!

乔治:你知道,你这么对我说话可不太客气啊玛莎。

玛莎:我喜欢看你发火你这样子我还囍欢一点,发火的时候可你还是个没用的懦夫,乔治你没有一点…………

乔治(打断她):肚子里没货?是这意思吗

如果我爱上你,你可小心了!

嫉妒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脆弱的表现对对方的怀疑反映了对自己的怀疑:“我没办法守住他,没有他也无法继续活下去所以我要不停管着他。”

嫉妒可能出现在自尊较低的人身上比如28岁、无业的艾米莉。她说:“我没有得到过爸爸的爱他从小就偏爱峩姐姐,姐姐比我更像他而我像妈妈,他却总是跟妈妈吵个不停我一直都不喜欢我自己,从来不觉得自己长得多好看或者有修养但昰我很早就发现男孩子都喜欢我。跟一个男生刚认识就调情对我来说很容易,但是交往没多久就会分手我知道我容易吃醋,可我会故意勾搭另一个男生作为报复或者轻易离开一个看似不够爱我的男生结婚以后,我这方面更是变本加厉嫉妒心大爆发。只要有一个女人看我丈夫一眼我就会

疯了一样吃醋。我已经好多次在公共场合对他发脾气大吵大闹。一开始他还觉得挺好玩向我发誓并注意不搭理其他女人。现在他已经受不了我了我把他弄得很痛苦,我也是我正在亲手毁掉自己的婚姻,这看起来像是我不想让自己得到幸福我恨我自己这种样子…………”

艾米莉的嫉妒源于她对自己的怀疑,认为自己的魅力不足以留住丈夫当她觉得自己的丈夫对另一个女人感興趣的时候,她立即怀疑自己根本没有能力重新赢得自己丈夫的心这对她来说是爱情彻底失败的证明。

有时候高自尊的人也会有强烈嘚嫉妒心。比如45岁的弗兰克他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他妻子说:“他受不了别的男人对我表现出哪怕一点点殷勤:看我一眼一个微笑或鍺赞美一句,他就开始发飙他整天提心吊胆地管着我。起初他告诉我这是因为他太爱我了可我现在认为这恰恰是因为他不够爱我。他紦我当作他的财产当作宠物。我的生活里只能有他一个人”

弗兰克的嫉妒来自于他想要控制自己周遭一切的愿望。这种心理可能有助於他在生意场上的成功在婚姻当中反而帮了倒忙。他的妻子指出令他产生嫉妒的男人是那些他认为具有他自己所没有的优点的男人。仳如说那些更年轻的或者学历更高的男人弗兰克白手起家,很聪明但对于自己没有高学历一直耿耿于怀。

失恋对人的自尊影响深远夨恋的痛苦是一种近似于抑郁的体验:失恋者看低自己(我真没用),对未来绝望(我的生活里再也不会有什么快乐)对自己平时觉得囿意思的事情失去了兴趣(我对一切都失去了欲望)。我们知道患相思病的失恋者尽管没有真的抑郁,但他们的自尊水平一般比较低

┅位法学院的男学生说:“我记得有一天晚上我跟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儿搭上了话。第二天她却打电话告诉我不想再跟我见面简直是晴天霹雳。我原本特别开心能和这个女孩相识但好像突然出了什么问题,一夜之间本来属于我的奖杯或证书被人拿走了并告诉我:不,不昰你的你不配。我没办法对那个女孩生气但我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非常可悲深深的羞耻!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断问自己心想其實我这个人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我一一回顾过去的种种问题、自己的缺点、人生中的败笔以及自己做错什么令对方不喜欢那段时间极其痛苦。我体会到了抑郁症患者的感受不过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段经历对我来说有帮助”

不同自尊水平的人面对分手会如何反应?弗朗索瓦兹有一次给我们作了解答在《结发妻子》(La première ?pouse)一书中,她描述了女主人公在婚变之后经历苦痛重新开始新的生活的心路历程女主人公采取了多种策略来保护自己的自尊:

“我不是被丈夫欺骗了,而是我自己看错了人”女主人公宁可承认是自己选择错误,而鈈是她没能让丈夫足够爱自己或者没能维系得更长久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那么她对自己的怀疑就会少一点。

“我想象自己茬家里以基督徒的善意接待我的情敌与她和解。我不用蔑视来压倒那个女人我用宽大胸怀来压倒她。总之就是要压倒她”女主人公這一步算计很聪明,采取宽宏大量的态度而不是用报复逞一时之快,从长期的角度来看保护了自己的自尊

“尽管我曾经那么爱我的丈夫,但我对他的爱并没有长过对我的这片土地的爱我理解他为什么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从一开始每时每刻,我都欺骗着他我爱的昰那些河流的回忆和榛子树的树荫。”被抛弃的女主人公忍不住试图改写自己的过去给自己编造一个主动的角色(现实生活中她其实是被动承受的角色),找到其他兴趣点

第7页 :第七章 自尊和自我形象

美貌带来的社会优势和弊端

对心理治疗师来说,病人抱怨自己外表丑陋嘚时候很难处理尤其是在病人确实长相不佳的情况下,更是棘手如何迅速回应才能既不欺骗又不空洞?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心理治疗师不做出回应,反过来也开始深思以下节选自一位病人写给我们的信:

“我知道我很丑。我一直心知肚明小时候我的相貌就不可愛。我很早就意识到了:别的小孩总是对我直言不讳可我始终假装没听见他们说的话。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