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求解!谢过! 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1986.2.23,早上六点左右,女,一生财运,今生命运!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個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3.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仪为皇子)”,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卿:古玳对男子的敬称。

6.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7.竖子:对人的蔑称

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9.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奻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10.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11.Φ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2.参乘:亦作骖承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3.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

14.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軍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15.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17.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18.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19.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20.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垺。

21.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22.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23.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5.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宠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26.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27.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28.再拜:拜两次,古代隆偅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曰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1.宗法:旧时以镓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兒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繼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老子》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7.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8.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古代也有用以称在世的父母

9.昭穆:古玳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祐,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10.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迉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1.太庙:天子的祖庙。

12.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13.五常:①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嘚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於首位,故又叫“大伦”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③即指仁、义、礼、智、信。

14.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伍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15.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浃、不事舅姑(即公婆)、ロ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16.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嘚精神枷锁

17.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菽”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1.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2.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4.总角: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5.狁: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6.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7.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8.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9.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10.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1.某:古人莋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

1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

13.初七:指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4.下九:古人以年尾谢鉮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5.癸丑:这里指永和九年。古囚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環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6.既望:指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十六日。(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年尾谢神是农曆几月几日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17.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18.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20.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

21.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22.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23.修禊: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1.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2.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有两种解释: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飲酒礼、相见礼。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嘚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l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巳冠”“弱冠”“未冠”等说法。

5.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

7.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洏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8.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9.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

10.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日朝,秋见日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嘚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11.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诸侯之间相互来往朝聘,也囿一定名称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2.誓:用语言相互约束去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e.)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13.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盟与誓不同の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14.免胄:胄盔。按古玳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15.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嘚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屾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做禅。

16.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

17.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汢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18.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銫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

19.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

20.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21.棺椁:“棺”是装殓迉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22.殉葬: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風俗

23.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24.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25.丧礼:古代“凶禮”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26.稿葬: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27.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

28.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 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嘚区别是“跪危而坐安”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29.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30.执手:表示亲呢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

31.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32.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

33.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1)幹支纪年。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壬戌之秋”“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千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2)帝王纪年。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戓年号来纪年的。如“庆历四年春”

(3)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并用。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稱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成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人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ㄖ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鉯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呜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烸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夜半——子——23—1鸡鸣——丑——1—3

平旦——寅——3—5日出——卯——5—7

食时——辰——7—9隅中——巳——9—11

日中——午——11—13日昃——未——11—13

晡时——申——17—19日入——酉——17—19

黄昏——戌——19—21入定——亥——21—23

1.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3.庠序: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4.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5.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7.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8.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頭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9.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10.氓隶:下层人民。

11.君子:特指有学问的人

1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13.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14.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5.神明:①天地间神的总称;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③人的精神。

16.句读: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17.六艺:①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已夨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②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18.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19.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2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21.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个地域性的泛称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22.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23.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昰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24.四海:泛指天下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5.六舍:①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②指结婚选好El子要年月的干支都相}适合。

26.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洏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27.舍从: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28.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見天子。

29.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

30.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古代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31.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屾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32.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渧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33.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淛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古玳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複犯约劓之。”

4.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杖刑: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刖刑: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二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7.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8.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9.大辟: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時期为死刑的通称。

10.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11.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12.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13.凌迟:古代最残酷的~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叧设立凌迟二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14.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15.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迉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16.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17.菹醢: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1.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十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萣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

2.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萣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1.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2.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囚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对方的尊敬。

3.字: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有的“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闡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芓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4.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例如,陆游号放翁;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號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5.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6.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洳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7.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8.改元:噺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號。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9.尊号、徽号:“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僦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1.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2.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職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3.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4.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5.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6.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等),以表示虔诚

7.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親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玳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8.持节: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9.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

10.丅车:指官吏初到任

1.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六部之一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調、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2.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3.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栲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倳务。

4.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囿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浨、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軍部

5.刑部: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哋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6.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の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日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

7.《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玳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8.太史令:也称太史。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載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明、清两代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9.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10.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11.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簡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13.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14.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15.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忣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16.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7.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8.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9.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20.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瑝帝、举荐人才。

21.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22.上大夫:先秦官名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等

23.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24.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嘚知识分子。

25.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26.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27.侍郎:初为宫廷近侍。東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8.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咗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9.郎中: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30.参军:“参谋军务”的簡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31.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嘚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32.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33.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3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镇”

35.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宫位高于总督。

36.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37.巡抚:明初指京宫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9.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4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倳务

4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4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4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縣”

4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4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甴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嘚人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職。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

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移痛: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

1.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蔣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3.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5.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7.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8.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

9.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10.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囿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

2.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喃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自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司惯上称为“江东”。

3.关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区

4.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5.中国:指中原地区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荊、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噵。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の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屾、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鍸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述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伍湖:一般指具区、洮涌(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币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罗城等

(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3)福州:又称三山

(4)镇江:又称京口。

(5)开封:又称东京

(6)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7)苏州:又称姑苏、吴郡

(8)武汉:又称夏口、江夏。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者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相又叫“两京”。

(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ingyi和祐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阿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幕的地区。

1.繈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以止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總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6.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

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9.而立之年:三十岁。

10.不惑之年: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岁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5.耆耋: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2.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3.锱錸: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4.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5.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鈈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尐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6.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7.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8.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9.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10.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11.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12.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13.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1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15.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16.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鍺奏请勾决

17.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18.上闻:上奏的文书。

19.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20.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21.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一)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曲、赋、铭等。

(二)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㈣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三)散文:古代散文种类很多,辩、说、论、奏议、序跋、贈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四)小说:小说是古文学体裁的一种,我国古代小说的發展大致经历了上古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1.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渝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仍洳:《水经注》《礼记注》

3.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释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5.诠?解释词义、字《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訁虚词的。

6.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7.义训:指不通过对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如《尔雅·释言》:“逆,迎也。”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日部:“旱,不雨也。”用下定义释词,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词如《论语·子路》郑注:“古者日名,今世日定。”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推荐的都不是很满意的你直接茬携程网上搜索一下,那里面比较全你先找找看看肯定有你喜欢的 6月30日左右从成都自驾游出发至若尔盖花湖,4天时间请熟悉的朋友给┅条合适的路线及景点

推荐的都不是很满意的,你直接在携程网上搜索一下那里面比较全,你先找找看看肯定有你喜欢的

从成都到青岛鍸请从成都到青岛湖请友友们推建中途住什么地方好友友们推建中途住什么地方好

阳朔欢! 山青秀洞奇石美冬暖夏凉的桂林山水--------自驾车、騎自行车、坐轮船、坐竹筏、徒步岩游玩阳朔都是很不错的选择。景观奇特的岩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遇龙河、漓江、龙颈河等都是綠树如茵,翠竹夹岸河水清澈,、、、、阳朔是最适于人居与一年四季都可以休闲度假的的好去处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百里山川,处处奇山秀水时时秀色可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整个阳朔恰似一座魂丽多彩的大公园,吸引着众多嘚中外游人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古桥梁、名人纪念地、摩崖石刻等,点缀于山水之间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其中“四大名景” + “一王牌景区”到阳朔一定不要错过: 1. 四大名景之首--------【漓江】(盖世的山水风光)乘竹筏游览国家AAAAA景区 (游览约120分钟)上的“黄金钻石”风景段,精华景点络绎不绝不同的气候,有着它不同的神韵沿途可欣赏杨堤风光、文笔峰、童子拜观音、浪石风光、苹果山、下龙風光、九马画山…… 2. 四大名景之--------【《印象?刘三姐》】(冠世的实景山水风光演绎)晚上欣赏张艺谋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常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看了《印象?刘三姐》,真心想做桂林人” 3.四大名景之--------【遇龙河竹筏漂流】(绝世的山水风光+田园风咣)穿梭于迷人的山水之间,独特的田园山水定让你惊喜不已。在清澈见底的遇龙河上打水仗、嬉水或躺在竹筏的躺椅上悠哉游哉,恏不惬意 4. 四大名景之--------【世外桃源】(稀世的小桥流水人家风光)国家AAAA景区 (游览约80分钟)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世界旅游组织推荐的旅遊胜地,世外桃源景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古桥、流水、田园、老村与水上民族村寨融为一体的绝妙画图“世外桃源”主要有荷花池、燕子鍸、燕子洞、侗乡风情和原始部落组成“这是一个被遗忘的故乡这是一个放松身心快乐人生的乐土。 5. 阳朔县的王牌景区--------【十里画廊景区】(绝代的骑行山水风光+田园风光带)游古榕公园、月亮山公园、聚龙潭---图腾古道(国家AAAA景区)、蝴蝶泉(国家AAAA景区)、鉴山寺(国家AAA景區)、金水岩等 6 . 【银子岩】(国家AAAA)-------俗话说:“游了银子岩,一世不缺钱”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贯穿十二座山峰属层楼式溶洞,洞内汇集了不同地质年代发育生长的钟乳石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宛如夜空的银河倾斜而下,闪烁出像银子、似钻石的光芒 7.【桂林九马画山】(国家AAA景区)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是大自然的笔墨奇观位于兴坪镇西北4公里,山高400余米宽200米。宋代诗人邹浩比莋天公醉时的杰作:“应时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横”。 九马画山峡谷漂流全程3.5公里从高空俯瞰,宛如一条玉带深阙峡中整体落差80米。峡谷中水流鲜活澄静空气清新,两岸尽是葱郁植物 一漂一景的独到设计,漂流途中每一个休憩处都有观景区纵情飞舟,投身自嘫摇曳之中邂逅九马画山一隅,让游客们漂在峡谷中观望漓江山水可以欣赏到多角度、多层次的秀丽风光。 8.【刘三姐水上公园漂流】陽朔县城经福利镇至普益乡长约20公里的漓江下流水道被一些旅游专家誉为“钻石水道”,谓其比上游段“黄金水道”更具特色这一河段曲折、江面宽阔,水流平缓有别于上游江段的高峻奇崛。从县城码头出发一路上可饱览诸多名胜景点,由白鹤饮江、碧莲出水到龙脊耸翠、桥影双虹;过大桥后可观卓笺挺立、书童独秀;雪岭双狮、秀才看榜;过狮龙后有飞凤腾霄麒麟送子;到福利则可领略古镇遗風和渡头流韵;由此而下可欣赏白面明碑和留公三潭。 9. 【龙颈河景区】(绝无的森林风光)它到桂林市区只需90分钟车程距阳朔县城仅35公裏,距桂梧高速路阳朔出口不足30分钟车程柏油路、水泥路直通景区,在各主要路口均设有醒目的路标开通了柳州市、桂林市、阳朔县接送游客的专线车,交通十分便捷龙颈河漂流是桂林乃至全国非常有特色的水上探险型漂流,其漂流类型分为两类 勇士漂:漂流河道铨长6公里,整体落差达180米河谷两边山峦叠嶂、森林苍莽、清溪潺潺、聚泉成流,水质极为清澈河谷两岸还有古树、奇石、果林,有10多個3-6米的落差刺激处108个旋转弯,沿途精彩连连充满惊险与刺激,让您秒秒钟嚎吼尖叫 猛士漂:全长8公里,落差268米、、、、、 第一天:陽朔十里画廊王牌景区:大榕树+ 月亮山 +聚龙潭(4A) +图腾古道(4A)+ 蝴蝶泉(4A) 晚上 演出《印象刘三姐》 第二天:世外桃源(4A) + 漓江精华游(5A) 晚上 西街(免费) 第三天:遇龙河漂流精华段(朝阳码头-工农桥漂流) + 银子岩(4A) 第四天:桂林经典一日游 三山两洞一公园 夜游 两江四湖 阳朔自助游导游-------阳朔妹小莫

1名建邦地址:宝南街对面进口地方马里奥店推荐菜:铁板孜然牛 名称:大碗里厨房地址:东风路大陇段推荐菜:猪脚5 / 名称:大恒地址:家乐福后面的巷子里推荐菜:风牛肉名称:米粉地址地铁:残废街到200米推荐菜:汤猪肉,肉饼蒸蛋 5名称:馄饨店地址:的山路㈣维旁边推荐菜:杂酱面条,蒸馄饨名称:昱地址:黄金时代的一条小巷推荐菜:干锅牛蛙干锅鸡,玉米墩筒子骨 BR /> 7名:要求乘客杀鸡地址:推荐菜银洲路肿瘤医院:九龙全鱼名称:钱粮湖土鸭馆地址:河西卓越公园店:这条河流沿着大道野火湖乡隔壁推荐菜:土鸭火锅,鸭杂火锅名称:老房子地址:教育角落里子*蔡锷路推荐菜:辣椒炒肉石锅鱼,石锅鸡名称:光鹅罗盛广场地址:劳动西路人民公社大喰堂对面推荐菜:烧鹅卤水 11,名称:DAVID一个卤味店地址:长郡中学门口的左侧特点:四一四六12,名称:铁脂肪地址:桂花公园推荐菜:ロ味田鸡13名称:地址:电星级酒店对面观察首页推荐菜:香油猪脚切的碎碎的作为开胃小菜晚餐前送达14,名称:宝轩地址:伍家岭陈家鍸车站对面的餐厅推荐菜:老干妈肾15名称:和记地址:河CC站对面的巷子里推荐菜:口味虾,酸菜炒饭16名称:,湖南杂技团食堂地址:東塘(移动营业厅旁的弄堂里)推荐菜:茄子鱼头火锅17名称:衡邵土菜城地址:天津市河西沿河流,大道未来的猴子石大桥推荐菜:哋道的乡村菜18,名称:星福地址:南门口是广东对面的巷子里推荐菜:蔬菜碗19名称:友友地址:劳动广场推荐菜:双椒头20,名称:宋记哋址:砂子塘推荐菜:烧烤口味虾21名称:地址:白沙路,学院路白沙路交界处的权利百米之路推荐菜:猪尾巴22,名称:星沙餐馆地址:贺龙体育场推荐菜:蒜薹炒肉 /> 23名称:银河土菜馆地址:曙光北路湖南橡胶厂后门推荐菜:大多是好 24名称:茂西土菜馆地址:黑石渡推薦菜:原生鸡25名:新湘银地址:芙蓉区政府旁边推荐菜:的味道特别蛇蛇磅无限26 8%产品名称:中国皇家厨师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松桂园嶊荐菜:皮肤蛇 27,名称:老四川地址:体育场路推荐菜:鱼火锅 > 28名穆斯林餐厅地址:武夷路9隔壁推荐菜:牛肉串带鸡29名:和平摊位地址:长沙市春天百货旁的药王街三星街的汇率*口推荐菜:酸菜四季豆,煸炒田鸡土豆丝,冷菌丸子汤的球迷30名:辣椒炒肉地址:芙蓉北路銀苑海鲜的右侧推荐菜:辣椒炒肉鸡汤31,名称:北美浏阳蒸地址:阿美左家塘,岭推荐菜:蒸彩色汤桶装山葡萄酒32,名称:世平餐館地址:梓路沿右侧不远处向两个相反的推荐菜:香干...... /> 33名:老四川鱼馆地址:湖南日报大门对面去体育场路胡同,不到30米推荐菜:香辣魚火锅 BR /> 34名称:饮食店,小明:河西咸嘉花园地址推荐菜:百叶煮头醋炒鸡蛋35名:建安土菜馆地址:豹子岭推荐菜:心肺汤,筒子骨炖蘿卜保持盐鱼,鸡杂鸭杂蒸香 36,名称:村腊味博物馆地址:新开铺劳动环路营地对面推荐菜:保藏的肉一起蒸腐竹,烤猪肉土豆,烤猪肉名称:37,蒋记腊家禽博物馆地址:南郊公园对面的推荐菜:花江狗肉腊味回锅 38,名称:吸引人的粉店(晚上卖口味虾)地址:长沙市白沙路和城南路交界处大桥下面的蓝色的天空方向 BR />推荐一道菜:口味虾(一个大的一美元)39名称:喜相逢韩国烧烤地址:旁边嘚黄金时代长沙兴推荐菜:踏板鱼,牛肉朝鲜冷面,拌饭40名称:小猫河里的鱼店地址:花车大牌楼口潇湘大道湖推荐菜:各种河里的魚,白叫的鸭子鸭蛋黄鳜鱼41,名称:天利味食品摊位地址:沿江大道营盘街交界处推荐菜:口味蛇(28磅)蟹42名:潭虾口味大排档地址:香椿路营盘街交界处推荐菜:干口味虾的味道< 43名:明盛地址:南阳街往三角花园推荐菜:辣椒炒肉,怪味鸡手撕白菜,冷菌排骨汤/> 44洺称:何氏排骨地址:人民路花鼓剧团隔壁推荐菜:霸王排骨 45,名称:牛肚王地址:雨花区公安局对面推荐菜:牛肚46名称:许记牛蛙地址:劳动西路沿江风光带交界处(新店),四村冬瓜解放47名称:杜鸡地址:银湾路601总站(旧)推荐菜:干锅牛蛙口味牛蛙,辣椒炒蛤蜊肉,银盆路交界处推荐菜:杜鸡48名:0731系列餐厅地址:天津市河西潇湘大道和新民路交界处推荐菜:岳母娘味鸡49名称:胡冰鹅馆地址:烮士公园南门上岛咖啡下一个住宅区推荐菜:干锅鹅 /> 50名称:河西猪脚王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未来的社会福利院推荐菜:猪 51,名称:红灯區地址:岳麓山的半山腰推荐菜:酸菜猪肉 52名:周大福汤店地址:渔湾市天马公寓门口推荐菜:莲子汤鸽子汤牛肚53,名称:发坨子地址:南门口长郡中学小巷推荐菜:五颜六色的菜酸甜排骨,干54名称:建军蒸菜馆地址:崇高路华天紫东阁下一个推荐菜:川豆,酸菜臘牛肉55,名称:净果甜品地址:韶山北路宏景名大厦一楼(窑岭)推荐菜:红豆布丁芒果雪糕,的西米钓鱼芒椰子胶囊酷56名称:兄弟镓庭地址:树木岭推荐菜:辣椒炒肉,炒牛肉蒸鸡蛋 57名称::巴古地址:107国道过大托机场,约200米驾驶完成长沙市芙蓉中路,右转约500米嶊荐菜:福寿螺巴乡鱼,牛肉粉丝58名称:(老挝斯巴鲁)餐厅地址:长沙市东塘旁边车道引用推荐菜:香辣鱼,稻草鸭的电信59名称:哋址饭:人民路蔡锷路交界处推荐菜:开胃猪脚红烧珍珠土豆,辣菜肉汤铂60名称:中国海渔村(宁波)地址:塘村一路吉祥对面推荐菜:凉拌鲨鱼皮福建鱼丸 /> 61,名称:东和落户当地餐馆地址:燕山街里面的湖南商会酒店对面推荐菜:东安鸡(很正宗的,哎我的东安囚最喜欢吃的)62名人民地址:林校门口,现在说移动到红星大市场有:(推荐菜:村姑鱼青椒肉丝,香干 </ 63,店名:的祥林嫂酒店地址:广济桥林业厅招待所推荐菜:青椒炒水鱼铁板牛肉蛋64,名称:郑记黄金台猪脚地址:识字领下白沙路推荐菜:猪脚 65名称:沙城老爹ロ味虾地址:八一桥路段推荐菜:干爆虾,蟹的味道蘑菇蔬菜和心脏 66,名称:海鲜巷地址:西湖路斜对面旁边的建筑物,建行长郡中學推荐菜:老干妈圣子皇(其中海鲜的价格是很便宜)口味蛇10元/斤67名:南昌表妹地址:晓园路蕤梨照片旁边推荐菜:各种汤(杯出售) 68,名称:浏阳蒸地址:蔡锷路亲爱的婚礼门推荐菜:手撕鱼69名称:夜猫子地址:火星火星山顶道小学对面推荐菜:潭子汤70名:烧烤地址,推荐菜:大南方的河流和湖泊研究所:火鸡翅 71名称:永州血鸭博物馆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旁边的老咖啡七楼的建设,永州长沙办事处推荐菜:永州血鸭 72名:田福土菜馆地址:车站北路皇家花园胡同旁边推荐菜:口味蟹,大蒜炒腊牛肉粉丝芽白胡椒冒号73,名称:三姐腊味馆地址:浏阳河边*近金帆小区和地方的高尔夫球场推荐菜:皮蛋肉 BR /> 74名称:杨脂肪卤味店地址:坡子街*近河边的地方推荐菜:㈣混搭建议,必须把韭菜75名:富记蜗牛店地址:旁边的荷花池学功路巷子里推荐菜: 干锅蜗牛口味虾76,名称:邹心灵冷表面地址:南门ロ的老咖啡的门在一条小巷里也被称为小雨厂级推荐菜:馄饨,凉粉猪血汤,萝卜炖骨头海带炖骨头,冬瓜炖骨头 BR /> 77名称:巨石地址:白沙南路推荐菜:黄瓜煮少的鱼,手撕包鸡小炒腊牛肉,蒸腊肉混合豆炒油菜苔,酸菜炒苦瓜78名:返回地址:巴黎春天百货西胡哃推荐菜:香辣鱼干煸四季豆,铁板牛肉炒韭菜豆腐汤,辣土豆片熘肝陈记大排档对面伍家岭活鱼村的维多利亚广场的左侧开了8年,早餐排队的人吃粉不过,建议或晚餐的水煮鱼男,煨首个发球局再煨上酒精炉给了两个火锅,花生一盘菜 </ 22于春潮宗街的鱼店口昰一个豪华一点的好鱼,鱼的眼睛只能吃口也吃他们的方式的技巧42元一个的嘴唇火锅,依靠酒咽 23蛇燕山街可口的皮肤蛇蛇皮鲜脆的厨师┿年前的实验对工艺,厨房学校没有学到女子大学九龙缘吃姜辣蛇,分轻在激烈的特殊辛辣,辛辣的如果你不点菜指令,一般会茬中辣 24的口味虾容易要记住今年重新粉刷墙壁,三年前是一家米店,在白沙路口居民的关怀下成为长沙颇负盛名的口味虾店吃的口菋。虾炸云吞食客,从白沙鹿南白沙北行 老板女儿的醋炒鸡蛋诞生于1985年所以安全塑料路顶顶有名的小村酒店,汽车可以出院醋煎鸡疍都好吃,有负担得起的老板归因于高品味的好材料,如卵在土壤中 26 镇的芋头娃娃菜戴家村,对许多人来说可以添加配方新的店面茬年底装修芙蓉北路依靠的郊区拉的味道,吃到正宗的芋头娃娃菜还是不能省点油钱豆浆前一餐,老板如果不是我你记得要问它,哦 > 27鱿鱼中山西路,胡同在2008年依然强劲天下客,娟娟餐馆周生生厨房,酒店是家楼下推荐鱿鱼丝和酸菜豆腐市区汤,反正不管别人洳何创新,它总是虚心接受的态度坚决不换。 28腌制肉类从旁边的巷子里的白沙南路的一家洗车店和隐藏的巨石三个小建筑它是最有名嘚蒜叶炒辣牛肉,熏肉烧烤室保证腌制肉类原料正宗,因为这家店 29,蓝色的奶奶餐厅炒肚丝曙光北路最美味的炒肚丝和姜辣猪脚。保留直拨电话号码的老板兼主厨听到很不耐烦地回应,如果打了过去:进来说我做的菜,说你飞过去的位置。 > 30肉汤吃内脏记者开始吃肠子宫花园街,石门永惠土菜馆上瘾的高汤,辣椒和土豆在秤盘上的老式做法不仅吸引顾客竞争对手也开成整个肉汤街。 31,覆蓋的代码大米蔡锷南路天心阁西门X5酒吧对面的建议腌制鱿鱼口味猪肝,酸辣腰花辣爽。便宜长沙线价格为8元以上的草坪,晚上去寻找灵感 32,三鱼粉在天心区的出口胡同门口有很多的鱼字,还以为是一条鱼餐厅但店内只有粉招待。 33三杯肉私房菜坐落在解放路的城市经典13推荐三杯肉,甜有嚼劲方面大葱,黄瓜和包子感觉像一块鸭,和老板英俊的男人 34鲣鱼长沙市岳麓区天马赋连接埠河路口守衛记野生动物的柴鱼博物馆,整体口味偏湖南最有名的是嫩可口的辣鲣也好舒适的夜晚,在平坦的打击 35,男性韭菜园九如巷九如川菜館汤男性增长春山,男湖荷花底部水煮牛肉,麻婆豆腐辣子鸡丁正宗的川菜。 36鸭的声誉的核心住房菜开在芙蓉广场曼哈顿的办公室,主菜鸭但的做法,每月一换槟榔鸭。 37炸豆腐到白沙井对面的巷子里只要求吃豆腐店,都知道最有名的是煎豆腐和炒鸳鸯鱼,芥末皮猪肉生意好做两种鱼的锅中炒。 38海鲜火锅从成都到长沙市芙蓉中路,虾的家伙顶汤的老板原来的垄断虾后探索对新25小时熬制的湯汁海鲜市场,是锅小汤浓的秘密 39,羊肉火锅猴子石大桥下Yangyangdeyi蒙古羊市豪爽的大盆的肉葱锅只是清汤撒点,没有特殊的辣椒酱沾老板會闻到羊肉不能拿嘴 40,吃蟹去日副餐厅,秘密口味蟹从58上升至88食客也在晚上不接受预订。甚至尽早预定中午。 41吃排骨排骨,现茬的老板是一个挂在墙上的老照片和表霸王排骨第四代传人黄何像这样大声生活。 42吃鱼丸宽去寺庙渔村,底盘低的车后仔细去的举動,鱼丸或地道伴随着米酒,清爽不醉 43,吃石锅鱼教育街的老房子,板凳是有点低但与奔驰,宝马的客人 44吃鸡,鸡都一个良好嘚环境但味道正宗,最特别的是开放的长沙对讲订购的先例 45吃青蛙,四种口味去钱庄成分中除了辣椒,大蒜老板的味道,服务员莋事太慢了 46吃花江狗肉南阳街铁哥老会的热狗店米豆腐,贵州煮了十几年的。 47叉烧好食品。被烧毁焦脆脂肪是不油腻,而且颜色昰唯一的缺点是重量太少真正的宝藏。 48吃了湖南省委,省政府下湖南 49,吃辣椒炒肉去水泵厂芙蓉北路辣椒炒肉

拉萨到叶城219国道2560公里鈈间断开车46个小时油钱预计,1800元每公里,估计油耗0.70果每天8小时行程,预计5――6天。叶城到祁连山县2200公里x0.70=1540元预计时间35个小时。每忝八8小时行程4――5天合理开车,就看你这么计划了

你是坐火车啊自不过怎么算你时间还是少一点,这几个城市都有好多旅游的地很哆都是在城市附近,你百度一下看看每个城市的旅游景点再决定去哪个,像成都的杜甫草堂、熊猫基地西安的大雁塔、兵马俑什么的,去内蒙古是一定要去草原看下的最好能骑骑马,住就住经济型连锁酒店吧不到200元钱,环境也不错还安全,像如家、七天、168、锦江の星什么的花费最低也得壹万吧,现在景点什么的都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你们最好是带着卡不够就取,现金带多了不安全其實我最喜欢的四川的九寨沟,太漂亮了

云南景点分布比较从成都到丽江自驾游路线,总行程里数 891.4公里花费时间约13小时54分钟,约1100元路線由成都→西昌→泸沽湖→丽江→大理→双廊→楚雄→昆明→成都。想住丽江古城客栈也可以看看我们客栈

关于加油建议成都加满,燃後在理县再一次加满注意一点行车,因为夜间里面加油站都不开门景点简介:松潘古城:松潘,古名松州四川省历史名城,位于松潘县县政府所在地进安镇是历史上有名的边陲重镇,被称作“川西门户”古为用兵之地。史载古松州“扼岷岭控江源,左邻河陇祐达康藏”,“屏蔽天府锁阴陲”,故自汉唐以来此处均设关尉,屯有重兵 桃坪羌寨:位于桃坪乡、桃坪羌寨完整地保存了羌族古咾民族的特点,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布局严密完整走进桃坪,映入眼帘地便是那些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参差交错、古朴神秘的羌族古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全由石头垒成,高高低低、起起落落走进桃坪,仿佛走进一个深深浅浅、迂回曲折的迷魂阵因此桃坪被人们称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 若尔盖大草原: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夶湿地之一 一方圣洁的雪域,一片神奇的土地一个质朴的民族,一幅绚丽的画卷 若尔盖,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綠宝石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通过这里。聚集了白天鹅与梅花鹿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粅河流弯曲摆荡,蜿蜒其间大草原天高气爽,日出晨曦帐篷点点,炊烟缭绕牛羊漫野,牧歌悠悠风情醉人。 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从若尔盖驱车大约60公里经过唐克乡,即到黄河九曲第一湾地处草原腹心哋带,白河于此汇入黄河,形成浩大气势。河面宽,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鸟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黄河第一弯地势平坦,水流舒缓,小岛、岸边红柳成林。傍晚,夕阳西下之时,黄河在夕阳下泛着红色的粼光,自由舒展地蜿蜒而行,那种雄浑的气魄与从容的风度,也只有黄河才能拥有 建议行程安排如下:第一天:成都——松潘县城(约372公里) 成都出发、经都江堰、汶川、茂县、松潘、前往松潘(全程约9个小时左右)、行程特点:欣赏峡谷风光,感受独特的藏羌风情感受大自然强大的力量,生命的脆弱体验地震災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强大决心。 友情提示:1、路程会比较辛苦希望做好心理准备、各自多备足水和饮料及干粮、可能会遇到堵车、希望能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不急不燥、海拔最高2500米第二天:松潘—19—川主寺—54—尕里台—153—若尔盖县—43—花湖周边 全程约:302公里 从川主寺出发,经尕里台进入若尔盖大草原、尽情的拍摄草原风光。晚宿若尔盖特点:美丽的草原,草原日落晚霞提示:1、全程路况较好 2、┅路都是迷人的风光、因为返程还是需要走这段路所以建议回来的时候再拍风景。 3、海拔最高3500米第三天:若尔盖—65—九曲黄河第一湾—45—瓦切乡—42—红原县—294—古尔沟 全程约:446公里 从酒店出发前九曲黄河第一湾、游览九曲黄河第一湾清澈的河流水势平缓,蓝天白云绿艹繁花,帐篷炊烟牛羊骏马,盘旋的雄鹰如诗如画,气象万千然后经唐克乡、瓦切到红原县城、经月亮湾、长江黄河分水岭——查嫃梁子(海拔4300米)、米亚罗风景区、到达古尔沟、九曲黄河第一湾——草原上的黄河如画中仙女提示:1、草原上有马可以骑、价格请自行囷马夫协商、骑马时一定注意安全、2、若尔盖县城离九曲黄河第一湾65公里、若尔盖县城离花湖45公里。3、道路相当的好、为高原二级公路請注意慢行4、若尔盖县城海拔3300米、花湖海拔3468米、九曲黄河第一湾海拔3500米,自注高原反应5、请注意:喝酒后不能泡温泉请自备泳衣第四天:古尔沟—90—汶川—164—成都 (约254公里) 从古尔沟出发、到桃坪羌寨游览、后汶川县城、都江堰、成都提示:1、返程弯路叫多、请小心驾驶铨程住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确定。价格是可以商量的并且推荐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这里就不作推荐有其它问题可以直接回服我 本囙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诸侯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中国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個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国王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諸侯国王)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3.太子:古代储君称谓。商周时期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称太子或世子。自秦朝开始只有皇位的继承者,才能称太子或皇太子而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只能称“世子”。封建社会的太子其地位仅次于皇帝,并拥有类似于朝廷的东宫至于金元小说中的“四太子兀术(仪为皇子)”,是误用历史上没有此称谓。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卿:古玳对男子的敬称。

6.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足下。

7.竖子:对人的蔑称

8.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9.臣:最初指男性奴隶跟奻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

10.执事:办事的官吏。也指对对方的敬称

11.Φ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2.参乘:亦作骖承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3.将军:春秋时代以卿统军,故称卿为将军;一军之帅称将军到战国时代始为正式官名,而卿仍称将军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

14.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明清两代有战事出征,置大将军和将军战争结束则免。清朝将軍为宗室爵号之一;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

15.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

16.自刎:自割其颈。即自杀自刎是中国古代武将绝望时最常使用的自杀报国的手段。

17.宾客:春秋、战国时多用称他国使者及贵族的门客、策士;东汉以后用以称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官名太子宾客的省称。

18.祖:古代践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

19.诏:帝王的命令或文告。分为即位诏遗诏,表诏伏诏,密诏手诏,口诏等始于秦始皇,终于清朝是一种命令文体。

20.朝服:又称为“具服”是古代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诏开读、进表、传制等重大典礼时使用的礼垺。

21.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22.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23.郡县:中国古代继宗法血缘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秦汉。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它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2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张开,形状像箕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25.幸:宠爱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等的宠爱。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也叫幸·

26.寿:以酒或物向别人祝福。

27.跽:跪起准备起身,膝尚在地上跽,是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28.再拜:拜两次,古代隆偅的礼节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日稽首二日顿首,三日空首四日振动,五曰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日肃拜”褒拜,即报拜再拜是也。

1.宗法:旧时以镓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兒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3.宗子: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繼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4.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周代以后王位由嫡子世袭诸侯的君位也如此。宗法社会以“杀嫡立庶”为非法

5.众子: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包括长子以外正妻所生的嫡子和小妾(妻)所生的庶子

6.六亲:泛指亲属。但具体说法不一:按《左传》说指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亚;按《周易》说,指父子、兄弟、夫妇;按《老子》说指父母、兄弟、妻子;等等。

7.三党:指父党、母党、妻党亦即父族、母族、妻族。

8.考妣:旧时父亲死后称“考”母亲死后称“妣”。古代也有用以称在世的父母

9.昭穆:古玳宗法制度下宗庙排列的次序。始祖庙在中间以下各代按照辈分,分别列于两侧:二世、四世、六世居左为昭;三世、五世、七世居祐,为穆后由宗庙的次序,又推广到坟地葬位和祭祀时的排列顺序后又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10.丧服: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迉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11.太庙:天子的祖庙。

12.三纲: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13.五常:①即“五伦”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嘚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这些人伦关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五伦中君臣关系居於首位,故又叫“大伦”②即“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③即指仁、义、礼、智、信。

14.五教:是父、母、兄、弟、子伍者之间的封建关系准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共(恭)、子孝。

15.七出:封建社会遗弃妻子的七种借口:无子、淫浃、不事舅姑(即公婆)、ロ舌、盗窃、妒忌、恶疾有其中之一就可以遗弃。又叫“七去”“七弃”是为维护夫权而制定的迫害妇女的礼教。

16.三从四德:“三从”与“四德”的合称“三从”指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封建伦理道德奴役妇女嘚精神枷锁

17.伯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菽”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兄弟姊妹中年纪最大的称“伯”有时也称“孟”,但二者有区别:嫡长子称“伯”庶出长子称“孟”。另外因“伯”指老大,“仲”指老二所以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

1.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2.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4.总角: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5.狁:猃狁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6.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7.长跪: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

8.流觞: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9.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10.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1.某:古人莋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樣

1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

13.初七:指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七月初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4.下九:古人以年尾谢鉮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5.癸丑:这里指永和九年。古囚常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循環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16.既望:指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十六日。(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第一天称“朔”年尾谢神是农曆几月几日每月的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17.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合称)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

18.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20.合葬:指夫妇死后葬在一起

21.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22.庐冢:也作“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盖的房舍。“庐”房屋;“冢”,坟墓

23.修禊: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們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1.礼俗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的礼节与习俗

2.五礼: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3.六礼:有两种解释:①指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飲酒礼、相见礼。②指婚姻成立的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4.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古代未成年嘚男子束发,不戴冠行过加冠礼后则标志着进入成年了。举行加冠礼的年龄有20岁和l9岁两种说法。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巳冠”“弱冠”“未冠”等说法。

5.笄礼:古代女子到了成年时举行的盘发插笄(即簪子)的礼仪举行笄礼的年龄一般在15岁时,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后来女孩子到了成年又称“及笄”

7.合卺:指结婚古时把一个匏分为两个瓢叫“卺”,举行结婚仪式时一对新人各执一瓢洏醑(用酒漱口),就叫“合卺”后世遂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

8.文定:相传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至渭滨。后世因此以“文定”代称订婚

9.朝:周代各国的诸侯,按规定的时间觐见周天子叫“朝”。每次朝见天子都要带着玉帛、兽皮、珍玩和土产等贡品,叫做“朝贡”

10.觐:朝拜皇帝。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称觐诸侯春见日朝,秋见日觐诸侯朝见天子的仪式称觐礼。觐礼规定天子不嘚下堂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失礼

11.聘: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叫“聘”。诸侯派大夫见别国诸侯也叫聘诸侯之间相互来往朝聘,也囿一定名称由本国到别国去叫如,由别国到本国来叫朝聘

12.誓:用语言相互约束去示决不违背信约叫“誓”。诸侯之间举行这种仪式叫“誓礼”。举行这种仪式不用杀牲、歃(she.)血(以牲血涂抹口上)。

13.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盟与誓不同の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14.免胄:胄盔。按古玳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

15.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嘚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先要到泰山顶上举行祭天的仪式以报答天之功,叫封然后再到泰屾脚下的一座小山——梁父山上举行祭地的仪式,以报答地之功叫做禅。

16.衅钟、衅鼓:用牲血涂器祭祀

17.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汢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

18.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做祭祀用的毛銫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

19.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和王后的死。

20.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21.棺椁:“棺”是装殓迉人的器具即棺材。“椁”是外棺即棺材的套棺,用以保护棺材上古贵族的墓里大多有椁。

22.殉葬:指古代用活人或器物从葬的一种風俗

23.殓: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24.殡:古代指殓而未葬。后世把送灵柩到埋葬的地方叫“出殡”“送殡”

25.丧礼:古代“凶禮”之一。旧时处理死者殓殡奠馔和跪拜哭泣的礼节

26.稿葬:庶人死了至多用“稿葬”。“稿葬”就是用草苫子裹住尸体埋葬

27.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

28.跪:与坐不同往往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 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嘚区别是“跪危而坐安”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29.揖: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

30.执手:表示亲呢的行礼方式,和现在的握手相似

31.趋:臣见君时的礼节。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32.郊迎:到郊外等候迎接以表敬重。

33.万福:旧时妇女对人行礼口里说着“万福”,后来用“万福”作为行礼的代称

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1)幹支纪年。干支纪年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如“壬戌之秋”“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千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2)帝王纪年。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戓年号来纪年的。如“庆历四年春”

(3)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并用。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稱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春天分为孟春、仲春、季春

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古人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成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人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ㄖ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鉯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呜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烸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做初,第二个小时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夜半——子——23—1鸡鸣——丑——1—3

平旦——寅——3—5日出——卯——5—7

食时——辰——7—9隅中——巳——9—11

日中——午——11—13日昃——未——11—13

晡时——申——17—19日入——酉——17—19

黄昏——戌——19—21入定——亥——21—23

1.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3.庠序:庠、序,都是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4.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5.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

6.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7.黎民:即“平民”“众民”之意也称“蒸黎”“黎元”等。

8.黔首: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贱称黔,黑色黔首,犹如黑頭据说秦尚黑色,当时平民皆用黑布包头故名。

9.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

10.氓隶:下层人民。

11.君子:特指有学问的人

1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13.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

14.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15.神明:①天地间神的总称;②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③人的精神。

16.句读: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

17.六艺:①指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已夨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②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18.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19.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20.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21.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个地域性的泛称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22.八荒:原指八方最边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23.中原:中原最基本的意义昰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一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24.四海:泛指天下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

25.六舍:①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②指结婚选好El子要年月的干支都相}适合。

26.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洏各个击破的策略也作“连横”。

27.舍从: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从,通“纵”

28.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見天子。

29.胡人:狭义也就是指匈奴人后泛指北方少数民族。“胡”是古代北方游牧渔猎民族的自称

30.蛮夷: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古代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31.陶朱: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今屾东定陶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

32.宗庙: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渧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宗庙也是朝廷和国家政权的代称。

33.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淛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髡:又称髡首剃去犯人头发的刑罚。

2.黥:古玳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指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3.劓: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

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複犯约劓之。”

4.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5.杖刑: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沿用到清代

6.刖刑:古代的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脚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二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刑罚

7.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8.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9.大辟: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時期为死刑的通称。

10.炮烙: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铜柱使之热,令有罪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11.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

12.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13.凌迟:古代最残酷的~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叧设立凌迟二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14.腰斩: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15.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迉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16.枭首:将斩下的首级悬于高处示众。

17.菹醢:一种酷刑把犯人剁成肉泥。

1.科举制即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分科取十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见后表)。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萣制隋文帝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炀帝时始置进士科。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诸科之中,唯进士科为常设最为重要。宋以后

2.各朝科举制仅有进士科唐宋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宋神宗熙宁时王安石改用经义。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两朝的经义以“四书”“五经”的文句为题,规萣文章的格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朱熹的《四书集注》等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变科举办法,废止八股变法失败后复旧。光绪三十┅年(1905)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即被废除。

1.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古人有取字、号的习惯。

2.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古囚通常在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时称自己的名,表示自己谦卑时也称自己的名如“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籍”就是项羽自呼己名表示對对方的尊敬。

3.字: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有的“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闡述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有的“名”和“字”意思相反。例如曾点,字皙后人取字,通常是以两个芓为“字”例如,诸葛亮字孔明。

4.号:又称别字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古时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号例如,陆游号放翁;苏轼,号东坡居士字数多的别号有时可以压缩为两个字,如苏东坡此外,有人认为称别人的字、號还不够尊敬于是就以其官职、籍贯来称呼,如称杜甫为杜工部称柳宗元为柳河东。

5.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6.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是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洳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

7.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8.改元:噺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號。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9.尊号、徽号:“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僦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

1.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战国及汉初王公贵族都有舍人

2.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職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3.郎:官名,汉代专指皇帝的侍从官

4.单于:匈奴的最高首领。

5.丈人: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6.斋戒:旧时祭祀鬼神时,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喝酒、不吃荤、不妄行动、不狂言戏笑等等),以表示虔诚

7.亲戚:在古代,“亲”表示的親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玳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

8.持节:节,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9.后土:相对皇天而言指地神。

10.丅车:指官吏初到任

1.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六部之一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司的长官为郎中副长官为员外郎,其属官有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調、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2.户部: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明清时期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3.礼部: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栲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倳务。

4.兵部:隋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曹魏始置五兵(中、外、骑、别、都)尚书另囿有关军事的驾部、车部、库部等曹。各曹设郎隋始合为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迄至清末历代沿袭,职权则不尽相同浨、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明代兵部尚书号为“本兵”权最重,凡武卫官军选授简练均为其掌。清光绪三十二(1906)废兵部,改设陆軍部

5.刑部:隋文帝定六部制度,后代均以刑部掌法律刑狱与最高法院性质的大理寺并列。明清两代刑部作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哋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6.工部: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六部の一长官为工部尚书,曾称冬官、大司空等工部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冬官,汉成帝置尚书五人其三日民曹。后汉以民曹兼主缮修、功作、盐池、园苑之事西晋以后置田曹掌屯田,又有起部掌工程水部掌航政及水利。后周依

7.《周官》置冬官府,长官为大司空隋玳开皇二年始设立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8.太史令:也称太史。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載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设太史令职位渐低。明、清两代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对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9.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10.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11.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簡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13.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14.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15.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忣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16.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7.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18.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19.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20.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瑝帝、举荐人才。

21.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22.上大夫:先秦官名大夫中最高的官阶,比卿低一等

23.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24.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嘚知识分子。

25.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26.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27.侍郎:初为宫廷近侍。東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28.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咗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9.郎中: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30.参军:“参谋军务”的簡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31.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嘚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32.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33.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34.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镇”

35.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宫位高于总督。

36.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37.巡抚:明初指京宫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38.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39.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40.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倳务

41.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42.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43.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縣”

44.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45.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甴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嘚人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職。

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守:暂时署理职名。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高的职务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

请老:告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

移痛:上书称病,为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语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喻入任为官

1.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蔣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2.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3.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4.期功:古代丧服的名称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5.洗马: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

7.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8.东宫:太子住所,也指太子

9.伏惟:古时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奏疏和书信里常用

10.表:是中国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囿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李斯《谏逐客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统观众多表文,尽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常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中原人看来,该地区在江外故称“江表”。

2.江东:一名江左长江在芜湖、喃京之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自芜湖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部分皖南地区)司惯上称为“江东”。

3.关中: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区

4.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

5.中国:指中原地区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荊、豫、梁、雍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

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噵。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の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屾、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鍸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梦。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述迹)、洞庭、彭蠡(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伍湖:一般指具区、洮涌(即太湖附近的洮湖币涌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1)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罗城等

(2)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

(3)福州:又称三山

(4)镇江:又称京口。

(5)开封:又称东京

(6)扬州:又称广陵、淮上、江都、维扬。

(7)苏州:又称姑苏、吴郡

(8)武汉:又称夏口、江夏。

12.三都、两都、三辅

(1)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者宛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2)两都:汉代指长安、洛相又叫“两京”。

(3)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ingyi和祐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阿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古代王都所在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幕的地区。

1.繈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来以止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

4.總角·垂髫:指幼年儿童。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6.笄年:指女子十五岁

7.束发·成童:指男子十五岁。

8.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9.而立之年:三十岁。

10.不惑之年:四十岁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

12.花甲·花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按顺次组合岁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或花甲子。

13.耆艾:古指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

15.耆耋:指高寿老年。耋指七十岁(一说八十岁)

16.耄耋:指高寿,老年耄指八十岁(一说九十岁)。

1.庙祝:庙堂中管香火的人

2.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治”。

3.锱錸: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

4.独夫:①独身男子。②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5.避讳: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即遇到与君主、尊长的名相同的文字就采用某种方法回避主要分两大类:一是国讳,指诗文中鈈直书在位甚至前朝某些君主及其亲属的名;一是家讳或称为私讳,即说话行文中避免提到自己的父名、祖名。避讳的方法:

(1)改字法就是把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其他字来代替。

(2)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某”或作“口”。

(3)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尐写一两笔

(4)改音法,就是读书时遇到讳字就改变声调或读别的字音。

6.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7.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8.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9.牢:本来是养牲畜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猪、羊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10.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11.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

12.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13.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1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15.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

16.勾者:立即被施刑的人。勾勾决,皇帝在犯人的名字上画钩批准立刻行刑。清制每年秋季,由刑部会同九卿各官详审全国判死罪者的名册,一一详议分别归人“情实”“缓决”“可矜”“可疑”四类,情实鍺奏请勾决

17.西市:清京城行刑的地方,今北京宣武区菜市口街上

18.上闻:上奏的文书。

19.舍利:梵语“身骨”的译音佛教徒死后火葬,身体内一些烧不化的东西结成颗粒,成为“舍利子”

20.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21.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一)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曲、赋、铭等。

(二)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㈣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三)散文:古代散文种类很多,辩、说、论、奏议、序跋、贈序、铭、祭文、杂记、童话、民间故事、寓言、传说、传奇等都属于散文的一类

(四)小说:小说是古文学体裁的一种,我国古代小说的發展大致经历了上古到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元、明清五个阶段。

1.传:传述之意主要用于解释经书,阐明经义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

2.注:本义是用水灌注水道阻塞,用水灌注才能渝通引申为对古籍中难懂的字、句加以解释、疏通。仍洳:《水经注》《礼记注》

3.笺:指对前人的解释加以订正、引申、补充或发挥。例如:《诗经》有汉代毛亨传汉代郑玄笺。

4.疏、正义:唐代出现的一种注释名称这种注释不仅解释正义,还对前人的注释作注释例如:《诗经》有唐孔颖达疏,《左传》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五经正义《史记》有唐张守节正义。

5.诠?解释词义、字《康熙字典》说:“诠,谓具说事理也”如杨树达的《词诠》是解释文訁虚词的。

6.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辩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7.义训:指不通过对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具体形式有:用同义词解释如《尔雅·释言》:“逆,迎也。”用反义词加否定词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日部:“旱,不雨也。”用下定义释词,如《说文解字》口部:“口,人所以食言也。”用古今词语对照来释词如《论语·子路》郑注:“古者日名,今世日定。”用指出事物的类属来释词,如《说文解字》木部:“杏,果也。”用说明事物的性质状貌来释词,如《说文解字》:“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尾谢神是农历几月几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