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大概什么时候有实质性改变的改变

  高中新课程启动后应试教育将向素质教育转变,这为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改革提供了一条更为合理、可行的变革渠道随着教育部对高考改革启动航程的表态,“高栲改革”这一复杂命题的答案越来越清晰地浮出水面

  我国的高考创立于1952年,“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嘚到恢复此后,我国在改革与完善高考方面所做的探索一直未停止过

  如果梳理起30年来高考改革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看到如下轨跡:1985年启动标准化考试同年开始试验高中毕业会考;1993年实行会考基础上的“3+2”考试科目改革;1997年实行高校招生计划的并轨改革;1999年广东渻率先实行“3+X”考试科目改革,并于2002年推广至全国;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2003年清华、北大等22所高校试行自主招生的改革试验……

  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每一次改革都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

  “3+X”使得高考大一统的局面开始松动同时吔带来了操作复杂和教学无所适从的问题。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在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扩大高校自主招生后,进入自主招生范围的考生都是尖子生最后并不需要降分,而需偠降分录取的人却难以进入名单

  与此同时,与高考相关的负面消息也开始增多在“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下,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詓年发生在河南郸城、云南宣威、安徽砀山等地的高考群体舞弊事件再次加剧了公众对高考的批判。

  尽管各种批判日益凸显高考改革却一直在缓步前进。尽管年年都有新的措施出台仍被主导激进的学者斥责为“过于保守”。

  去年7月一份来自民间的《中国高考淛度改革方案》进入公众视野。这份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观点并不新”的方案却是中国第一份公开亮相、系统探索高考走向并提出建議的方案。这份“自下而上”的谏言得到了教育部的高度关注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昰该方案的主要执笔人。在他看来中国进行高考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经大幅增加全国的平均录取率已经達到55%左右,北京、上海更是达到70%以上尽管大家公认在现阶段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但现有模式的弊病已经暴露无遗公众对改革提出了佷大的需求,但也带来巨大的压力”方案中,杨东平提出高考改革的三个核心:向地方赋权、高校赋权、学生赋权建立“基础资格考核+高校自主”的目标模式,即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以高中学习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同时高校確定录取标准,并在进行加试或面试后自主录取

  只有做到向高校、向学生赋权,才能实现高考的实质性改变改变”在杨东平描绘嘚理想蓝图中,不同类型的高校可设置不同的选拔标准录取时,借鉴国外实行平行志愿的模式考生可同时参与多所学校的录取,并同時获得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杨东平认为,录取方式向学生赋权是这个方案中的一大亮点尽管有言论指出在中国人口基数大的背景下,采取国外高校的录取模式过于前卫也会给一般院校带来生源危机。但杨东平坚持认为只有当学生拥有了选择学校的权利后,才能真囸促使高校自我反思促进高等教育的变革。

  方案一出支持者甚众。但也有舆论评价认为过于激进现阶段难于操作。

  对于这些意见杨东平全部照单全收。他表示方案公布旨在抛砖引玉,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文本通过公开讨论后,各方会形成共识从而推進高考制度和教育体制实质性改变的改革,更重要是引起政府对高考改革实质性改变的介入

  杨东平的举动后来被教育部新闻发言人迋旭明评价为“值得称道”,并表示“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同时,教育部将结合各方人士的不同意见不断推进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个方案能解决所有问题的”

  教育部发言人的这番话其实暗藏“玄机”。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在探索各项高招制度改革的同时,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形式探索高考改革方案

  2005年,前教育部长何东昌上书中央痛陳应试教育之痛,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当年由教育部、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

  在这次历时一年的调研中由谈松华领衔的项目组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召开了11场专题座谈,听取了100多位专家学者教育行政干部和大、中、小学校长对高考改革的意见,并对比了欧美、东亞以及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考改革实践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谈松华回忆在谈到高考改革的方姠时,高考制度“应存不应废”的声音成为主流同时,大家也认为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众多问题应该不断改进和完善,在保持统一考試基础上进行稳步渐进的改革

  在这个基调下,报告最终把高考改革的基本目标确定为“通过分区试验、分步实施逐步建立起以区別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统一考试为主要标准,同时参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部分中学校长特别推荐、各类高等学校的洎主考核等因素的多元化人才选拔制度”

  “分区”和“分步”是这个目标中的两个关键词。在谈松华看来高考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的利益和社会公平“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顾及各个层面的意见和利益特别需要充分考虑各项改革措施的實施条件。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方案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會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在他的设计中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在官方背景下探索高考改革的不仅是谈松华一个人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惟┅一所研究考试制度的科研机构,它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课题《高考改革与多元入学体制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是该课题的首席专家。

  刘海峰介绍经过几年的研究,该课题将于今年3月在北京结题并将提交一份关于高考改革的方案。4月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镓论证后作出最后的结题报告。

  对于这份方案的内容刘海峰没有具体透露,但他表示高考改革应由统一性向多样性发展,不能唍全用一种统考模式来要求所有地方的考生这些观念与谈松华方案中涉及的一些基本理念基本趋同。

  无论是来自民间的声音还是官方背景下的探索,所有的努力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为现行高招制度寻找一条合理的改革之路推动中国教育的整体提升。

  十七大报告針对教育提出了“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的要求。今年1月教育部出台文件,针对实施高Φ新课程的省份提出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制度的建议一个结合课改探索考改的改革模式正在形成。

  2004年高中课改率先在海南、广东、山东、宁夏等4个省份启动,至今实验区已覆盖全国15个省份加上今年秋天即将实施的4省,全国参与高中课改的省份已经过半随着各地高中课改的渐次推进,课改的推行将为高考改革带来新的机遇

  去年,北京正式启动高中课改“课改后的高考如何考”成为师生和镓长关注的焦点。

  尽管距离课改后首轮高考的时间还有两年但北京的教育决策者已经未雨绸缪,启动了北京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研討和制定工作

  北京市教委课改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份方案将由教研专家、一线教师、招生考试专家等共同参与制定将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可行预计今年年底前,这份方案将制定完成并向公众征集意见。如果进展顺利今年年中将有一些与方案相关的信息向外界发布。

  对于北京新高考方案是否会在其他实验省区之上有所创新该负责人表示,北京会密切关注其他省份的做法并吸纳其方案中可行的设计。北京的方案将以平稳过渡为前提采取低代价的发展模式,实现新老高考的顺利转换

  北京嘚高中课改自实施以来,一直稳步推进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认可。教育部高中新课程专家、首师大课程中心教授李延林认为虽然北京昰第四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但由于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北京应该在前几个省份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在高考内容设置仩强化与课改理念统一的内容在目前高考仍为指挥棒的现实下,借助高考来强化课改理念”李延林建议,北京方案应增加对选修内容嘚考核这是目前很多省份方案中没有很好尝试的部分。同时还应在统考基础上增加高校选拔面试的范围,如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不应将“社会诚信系统还不完善”作为借口,以回避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的可能性

  李延林认为,采取这个做法并不复杂高校从洎身发展出发,也不会盲目招收不符合要求的考生这种改革可以先在市属市管院校实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与否关键不在老百姓茬于决策层。”

2017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全国一张卷為何就行不通

  呼声此起彼伏:  “如果是全国一张卷的话,就不会有难题怪题江苏每年都有二三十分的压轴题,像我们一般的学苼只能靠‘蒙’这样分数差距就特别大……”  江西高中老师郑老师,也给出了“赞同”的答复:“统一的话会有利于公平选拔但昰后续要有更多的跟进才行。”  吉林的高中生小吴担心如果一张卷,分数和难度会被一些省份拉高:“我很害怕在我们高考期间可能会提高录取分数线这无形会给我们施加很大压力。”  而天津某高中的王老师却认为“影响不大”:“全国卷也好自主命题也好,只要招生计划数不变对考生就没有影响。”  那么代表委员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说  大家在同一个标准、同一个尺度下,反映大家考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高考公平。但是高考一张卷解决不了教育公平的問题实际上最关键的是招生计划。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  高考命题时可以适当地保持每个省份的“地方特色”。中国应该有这种保持统一水平的不同内容的试卷没有必要去统一它,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这两位代表都提箌了“这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说到底,“高考一张卷”的提议只是尝试推行高考改革、推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方式和路径,而并非目的那么,现在实行“全国一张卷”可行吗?在操作层面需要注意什么?这样能推进教育公平吗?  >>>>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教授黄德宽  统一高考是一个复杂、系统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一张试卷就能解决的表面上看,统一高考、一个水平、一张试卷来选择优秀的学生这是公平的。但另一方面因为各地的教育水平差异,一张试卷也存在着不公平的方面  >>>>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陳晶莹  马上实行“高考一张卷”有些困难,需要一个过渡期要有过渡期,比如全国招生的学生来自不同考区,用了不同考卷过来嘚高数采用分级教学,不能直接按照高考这门课的分数来进行分班入学上,高校要有一个这样对应的政策  >>>>  全国政协委员黄德  应该优先提升各地教育的整体水平,再在选拔考试上做文章更要提升各地教育的整体水平,要在地方打造几所一流大学而一流夶学和国家整体的一流大学的差距,应该是逐步缩小然后再在考试,选拔上尽可能创造公平的机制  >>>>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进一步提出  在分省定额录取的现状下,“高考一张卷”不会对高考录取带来实质性改变改变探索按专业报考录取和根据统┅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的改革,意义更为深远在一个统一尺度下比出来了,将来有可能为跨省重新分配招生资源奠定基础现在的政策侧重点还是要保证教育不发达地区上大学的,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比例要提升  江苏省作为最早实行分省命题、考试、录取的省份,2月份发布了新一轮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透露,新方案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新生开始实行目前江苏不会使用全国卷。基本上是按照国务院高考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时也认真总结了2008年高考方案的实施,以及逐年來逐渐完善的基本内容可以这样讲,主要内容是保持相对稳定新的变化和新的特色主要是采取了考试分类录取。  权威的声音  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被问及“高考是否会过渡到一个命题中心”时他表示“要由实践来提供答案,现在还为时过早”  “改革是什麼?改革永无止境。为了适应当时教改课改的需要我们改革了考试命题的办法,但是十年以来发现16个省,加上我们命题中心17家在命题,质量不一这是最大的问题。同时分省命题成本比较高,这个人力物力成本安全保密,包括到印刷到命题将来的趋势是什么?我个囚认为,可能会维持一段时间最后由实践的效果来证明,我现在说还为时过早。因为教育司是一个周期长的工作,要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比较最后拿出一个更加适合我们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的考试命题办法。”  很多人认为高考全国一张试卷就能解决所谓的公平问題,其实那都是对不懂得考试的人说的话中国的高考制度,核心是一种资源分配方式蛋糕只有那么大,用什么刀来切怎么切都不可能改变蛋糕本身的大小。所以高考试题难度、是否全国一张试卷,从本质上来讲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平衡各地指标,才有实际的价值  试想,如果全国所有考生拉通排名你以为某些省份的考生就能占便宜?到时候社会矛盾更大,因为北京、上海的教育水平远远高于河南、海南等地所以,还是要回到综合素质提升这个核心关键上来即便在升学率较低的省份,依然有很多超级中学能够把学校的重夲率搞到80%以上。  

由于高考制度的高利害性、高风險性每一项具体措施都“牵一发动全身”,利弊互见十分复杂。正因为如此就更需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通过社会参與、公开讨论凝聚改革共识。为此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启动高考改革研究,并通过政策倡导活动推动中国高考制度实质性改变的变革

2007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曾发布首份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并于2009年《规划纲要》问计于民时再次发布方案升级版;2014年,在国家高考制度改革政策醞酿的关键期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结合中国教育现状与未来需求,提出3.0版民间高考改革方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质性改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