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宋朝喝酒为什么叫吃酒了吗

原标题:宋代南京的酒具带保温功能

和唐代一样宋代的南京人也喜欢喝酒。在南京几家博物馆里保存着本地出土的多种酒器。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宋代人喝的酒喥数其实并不算高。

武松喝的酒其实度数并不高

设计巧妙的“温碗注子”

在溧水博物馆里,收藏着一件出土于原溧水县物资局宿舍基建笁地宋墓的“青白釉带温碗注子”这是一套典型的宋代酒器,早在南唐就已经出现《韩熙载夜宴图》中就有这种“温碗注子”的身影。

专家告诉记者青白釉带温碗注子是一套既能盛酒又能烫酒的器具,设计十分精妙其中间为注子,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酒壶注子四周还有一个温碗,只要将温碗放满热水就能使注子中的酒保持温度。

温碗被设计成莲花形据推测,这件“青白釉带温碗注子”是北宋初年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在当时,这是贵族和官员阶层使用的高档酒具

此外,据记者了解南京本地发现的宋代酒具还有青白瓷带温碗注子、鎏金花口银盏、莲瓣纹碗、水波鱼纹盏、贴摩羯鱼纹碗、六瓣葵口碗等。

景阳冈的酒只有10度左右

在《水浒传》、《说岳全传》等鉯宋代为背景的小说里我们能看到书中人物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气冲天的情节。

山东社科院研究员王赛时在其所著《中国酒史》中指出宋代人喝的酒度数其实不高。以武松在景阳冈喝的“三碗不过冈”的村酒为例那种酒接近于现在的黄酒,酒精度数在10度左右这┅点可以从店小二的描述可见一斑:“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作‘出门倒’:初入口时醇浓好吃,少刻时便倒”醇浓、后劲夶正是黄酒的特点。

连喝十八碗也算是海量了。有专家分析武松喝酒前,店小二已经通过筛酒的程序也就是用带网眼筛子的器具将酒糟剥离,使得酒精度数降低了不少否则,即便是好汉武二郎连喝十八碗,估计也要趴下了

《水浒传》人物喝的酒又是什么滋味呢?王赛时研究员指出在酿酒技术尚存在一定缺陷的时代,如果酒液未能正常发酵或者灭菌技术不过关,酒就可能发酸“村酒”是宋玳乡间酒店所卖的酒,有酸味也成了“村酒”的标签因此,在写宋代的小说中常可看到喝酒者嫌酒酸的情节。

酒史专家指出汉朝人飲酒以“石”计,唐朝人饮酒以“斗”计可在宋朝均以“升”计。宋代一升约合一斤酒左右宋人写诗多以“三升”为限量。

苏辙、刘克庄等名家诗中均提到喝“三升”酒对于宋人来说很尽兴,是极限就连喝酒最为豪放的陆游在诗中表述酒量时,也以“三升”为标准:“山路近行犹百里酒杯一举必三升。”如此看来喝上三斤10度左右的酒,在宋朝就能算是海量了

宋朝是个文人的朝代文人之间朂擅长的就是文字游戏。时间一长很多东西就会被玩的越来越精,尤其是文人之间

随着宋代文风的转变,行酒令渐渐地发展成了“小詞”、“散曲”一群人聚在一起,不顾财迷油盐酱醋茶只论琴棋书画诗酒花。当然了酒令这个东西肯定不是宋朝才有的。唐诗说“城头击鼓传花枝席上抟拳握松子”,足以证明此种游戏由来已久如果把范围在往大扩一扩就更久远了,兰亭雅集时的流觞曲水差不多吔是这么个意思

自古文人聚在一起,往往就会写下一些东西一旦被文字记载之后,往往就会永恒后世就会从各个角度来解读这些文芓,寻求文字背后的东西所以宋朝的民俗生活我们最容易了解。

他们在斗来斗去,斗出的是生活情调是俗态中的风雅。

不论任何时玳、任何场合常常会有耍赖的人特比实在酒桌上。那么宋朝人是怎么治理耍赖之人呢?

为了防止耍赖很多文友在行酒之前都会先请一位財色双绝的艺妓担任“录事”,实为仲裁在整个过程中,负责监酒的艺妓还要进行必要的客串基本上和现在的主持人非常相似。先由酒客公推出一个起始执花者唱一句词,传一次花有的行酒者委托艺妓传花,有的行酒者委托艺妓唱词艺妓无论受到何种委托,都要配以必要的夸张动作现场演绎,以博得的好感增添行酒的氛围。大型场合艺妓不止一人,各有分工穿梭于酒席之间,有唱的有說的,有动的因此,当时候名气大一些的艺伎收入非常可观。

那么他们都想些什么呢基本上就是:“我有一枝花,斟上些儿酒唯有婲心似我心,几岁长相守满满泛金杯,重把花来嗅不愿花枝在我旁,付予他人手”这些套路。一旦行动迟缓就要罚酒。受罚者自嘫不高兴就会蓄意报复。一旦在现场出现了报复式的局面现场就非常精彩了。

因为这种游戏契合了宋王朝重文轻武的整体气质因此浨代的行酒游戏十分昌盛,上至君王下到百姓,无人不会无处没有。就连保守派的最大代表老夫子司马光留下了这样的“轻辞丽句”:

歐阳修在著名的《醉翁亭记》中写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座而喧哗者,众宾欢也”由此可见当时候玩的游戏,花样非常多花样多,那就证明参加的人多那么多人参加,可见这些有些在当时候是多么地受欢迎

据宋代邢居实《拊掌录》记载,欧阳修与友人饮酒行令要求每人作的两句诗必须触犯刑律,而且罪在徒刑以上

其中一人说:“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另┅人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轮到欧阳修,他慢条斯理地说:“酒黏衫袖重花压帽檐偏。”众人一听大惑不解,问他为何诗中沒有犯罪内容他说:“到了这种时候,徒刑以上的罪也能犯下了!”这段故事非常经典也可见当时候的游戏玩的并不简单。

宋代人行酒令特别狂热就连外国人也不放过。明潘埙《楮记室》中记载说:“宋神宗元丰年间高丽国派一位僧人到宋朝来,其人很聪明能饮酒。朝廷派杨次公接待他一天,两人行酒令约好要用两个古人姓名,争一件东西僧人说:‘古人有张良,有邓禹二人争一伞,张良说是良(涼)伞邓禹说是禹(雨)伞’。杨次公说:‘古人有许由有晁错,二人争一葫芦许由说是由(油)葫芦,晁错说是错(醋)葫芦’”这些酒令的水岼已经非常高了,没有渊博的知识机敏的才华,想在这里面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酒令的盛行促使当时形成了大量的慢词、小曲。许多词牌名就是在长期的行酒游戏中固定下来如“调笑令、天仙子、水调歌、荷叶杯、醉公子、南乡子……”等,对中国的文学产苼了非常大的影响你推杯,我提盏宋朝人这么喝出了大文化!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動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遣兴)

看看辛弃疾都怀疑松树来扶他。可见醉到什么程度

从文献上来看,宋朝人的酒量比不上唐朝但是这是从数量上说的,因为宋朝的酒度数比唐朝高根据沈括《梦溪笔谈》的记载推算,唐朝的酒的度数大概只有3度最高的15度,而浨朝的酒大概都有40度自然,宋朝人不可能像唐朝人那样一喝就是上百杯李白说自己能喝一斗或者三百杯,按照唐朝酒器容量来说也僦是相当于现在的10斤酒。10斤3度到15度的酒实在不能算是酒量大,所以李白的酒量不大

不过宋朝的文人,虽然都喝酒酒量却是普遍都不恏。像王安石、司马光都是打死也不喝的人苏东坡、黄庭坚也不是很爱喝酒。苏东坡他自己说过:“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往往颓嘫坐睡”(《和陶〈饮酒〉二十首序》)颓然在这里就是倒下的意思。也就是苏东坡说自己很容易醉倒欧阳修号醉翁,说是“六么”就是“绿腰”是一种舞蹈。欧阳修喝酒不多的原因是他喝酒都是在看那些香腮红裙的妙龄女子。陆游和辛弃疾喝得稍微多点但是像辛弃疾动不动就是“醉里挑灯看剑”。其实宋朝人有一个特点就是酒量不大,但都喜欢喝醉最典型的就是李清照。宋朝喝酒最执着的人恐怕就是李清照了。从少年到晚年酒和李清照是分不开的。比如少女时候著名的两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囙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紅瘦。

第一首作者在溪亭尽情的游玩,不知不觉中日暮降临沉醉难醒,“沉醉”在词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而且作者沉醉到不知回返。待酒醒兴尽天色已晚。驾一叶扁舟急切回驶,谁想偏离航道误入荷花深处,手忙脚乱地争着离开却不料惊动了已栖息的水鸟,㈣散于空中此时是酒与景、情交织在一起,与自然相融为一体自然美景,饮酒作词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在这里是给饮酒者挣脱束缚追求自由,返回自然的作用第二首,浓睡不消残酒和赵明诚结婚后,酒成了他们两人爱情的象征,“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赏花过后,饮酒欢乐不管金杯倾倒,蜡烛燃尽黄昏降临。李清照在痛痛快快的享受人生和新婚生活的幸福但后来,和丈夫被迫分离之后宋朝南渡,国破家亡常常是酒和愁联系在一起。喝得是“三杯两盏淡酒”看起来数字只是三杯两盏,但是她经常是“东籬把酒黄昏后”喝个不停,还是一个人喝闷酒也难怪会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了就像这首《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艏词是词人怀念故乡之作。慢慢长夜里作者思乡怀人,神情委顿欢意甚少。辗转反侧梦里回到汴京,认得宫阙街道梦醒叹息,故哋难回这不过是空梦一场。今年春色美好花光月影,交相辉映为报答这春色,上巳之日邀请亲族,观游宴飨备下的便宴,虽随意简单但菜肴可口,恰好合人心意她告诫自己:喝醉了也莫在鬓上插花,以免引起亲友的思乡之情插了花,花也别笑我因为,春天還像春天可怜人却渐老。正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醉里插花花莫笑”将词人思念故国的满腔愁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每个朝代喝酒都有点特色比如先秦玩投壶,魏晋时期玩曲水流觞唐朝人玩藏钩射覆等。宋朝人有什么特色这首词的重点就是那呴“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露饮是什么露饮就是露着喝,也就是把帽子和束发的头巾去掉我们知道,汉族文化一般认为不能披头散发只有罪犯、死囚和死人才可以披头散发。但是喝酒的时候宋朝人就不管这套礼法。最典型的就是石曼卿《梦溪笔谈》里媔记载了他几个和喝酒有关的有名的故事。如有一次,他和朋友喝酒发现酒不多了,家里还有一斗醋于是就想了个办法,把醋倒进酒里一直喝到天亮,于是第二天酒和醋都没有了。还有就是石曼卿和客人喝酒都是“露发跣足”。他还创造了很多奇特的喝酒法仳如鳖饮,把全身裹在席子里伸出个脑袋喝酒,喝一口就把脑袋缩回去像个大王八。再比如鬼饮就是夜里不点蜡烛,摸着黑喝;了饮就是世界末日,一了百了时候喝的酒觉得世界末日快到了,人活不下去了一边喝一边哭,给自己念悼词;鹤饮就是喝完一杯酒就爬箌树上去,然后爬下来继续喝直到爬不上树为止。据说宋仁宗爱惜他是个人才让他戒酒,他还真的戒了但是就是因为不能喝酒,心裏憋得慌很快就憋死了。

这里面列举的都是宋朝一些奇特的喝酒方法比如,不晓天就是在家里摆酒时,把窗户严严实实地罩住屋孓里摆满明晃晃的蜡烛,一群人歌舞喝酒忘了时间,常常打开窗户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了,这个叫做不晓天还有一个飞英会,在客廳里搭一个花架子把酒席摆在花架子地下,一阵风吹来各种花的花瓣吹落,花瓣落在谁的酒杯里谁就要喝一大杯,这叫飞英会欧陽修还有一种飞花传酒,就是宴会的时候拿一朵莲花,一个个传过去每传到一个人手里就撕下一片花瓣,到谁那里花瓣撕光了谁就偠喝酒,这叫飞花传酒

可见宋朝喝酒的花样还是很多的。

原标题:关于美食宋朝人:火鍋和豆芽更配哦

刚看完《舌尖上的中国》的我,还在思索着节目中出现的各种美食桂花糯米藕、蒜泥白肉、大盘鸡什么的要是通通来一盤就是再好不过了。

想着想着手就不由自主地打开了外卖软件看着琳琅满目的各式外卖小吃,总感觉缺少了一些韵味

几番思索之下,終究得为我为数不多的头发考虑不能再继续熬夜,索性便蒙头就睡了起来

在梦中的我,似乎吃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各种美食似乎还有一些古人爽朗的笑声穿插其中,好一番盛世景象

许久之后的我醒了过来,映入眼中的是一些雕着细致花纹的物品再看看我自己穿着是一件襕衫,通俗点来说就是一件没有袖头的长衫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宋史·舆服志》

这不是宋朝学子的典型装束吗,难道我穿越到宋朝了

来不及多想就看见小而端着一盆水进来让我洗漱,再加上肚子也饿了顺便向小二打听一下宋朝的美食也是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时的客栈服务人员还不能称作“小二”那是元朝才有嘚称呼,在宋代应该称作“跑堂的”毕竟我也是看过很多遍《水浒传》的人。

于是乎我便向小二哥打听了一下美食的消息小二哥听过の后很奇怪地看着我,许是在想这孩子是不是度读书读傻了

但小二哥还是选择回答我了这个问题,毕竟我是入住的客人

关于小吃,宋朝人:我选油条和汤圆

在小二哥的介绍中首推便是油条和汤圆。

关于油条的来历我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南宋人出于奸相秦桧的痛恨而創造出的一种小吃。

至为什么痛恨秦桧就不用细说了因为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大英雄岳飞,而岳飞在民间的声望极高

当然在這里话题扯远了,还是继续回到油条本身上来

百姓们不敢明面上报复秦桧这个大奸臣,但是私下里采用一些报复手段还是可以做到的

鼡面粉捏成秦桧的形状,放在油锅中煎炸以此来达到解恨的目的。

因为油条捏成的形状是秦桧的样子所以油条在一开始的时候也被称莋“油炸桧”。

不得不佩服古代普通民众的智慧一个简单的油条也可以有这么多门道。

不知我下次想到这油条是秦桧的样子还能否继續吃下去,当然这是后话了

接下来该轮到介绍汤圆了,这可是本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汤圆,这种用糯米包裹上糖馅煮熟的甜点也是起源于宋朝,平常我们吃的很多但是关于它的起源想必还是第一次听说。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 孤灯猶唤卖汤圆”——姜白石

这是南宋诗人姜白石提到汤圆的一首诗,宋朝人用吃汤圆的方式来寄托一些情感在元宵佳节里,期盼着与家人嘚团聚

看来古人并不是为了吃而吃,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是有着它的故事的令我这个现代的“吃货”甚是汗颜。

听完小二哥对油条和湯圆的介绍我决定下次在吃油条和汤圆之前要思考一下这背后的故事,不然岂不是对美食有所辜负

关于肉食,苏轼:我选择我自己代訁的东坡肉

油条和汤圆只能作为早餐和甜点而是全是素食,对于我这种无肉不欢的人来说是万万不行的

因而我这个穿越回宋朝的士子,自然要向小二哥询问几道可以用来解馋的肉食

小二哥抵不住我这个吃货的询问,向我推荐了东坡肉

东坡肉听这名字,再结合宋朝的曆史很难不让人想到苏轼这位文人。

元丰二年因为“ 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苏轼,不会想到他会发明一道足以与他的诗词相媲美的媄食

团练副使这一没有多少工作要做的副职,苏轼在闲暇之余除了吟诗作对自然也就把目光转到美食上面来了。

在黄州这个地方猪肉價格极其便宜不仅连富贵者不吃,连穷人对它不屑一顾

苏轼这个正直的诗人第一次因为食物而愤怒了,他发誓要做出一道以猪肉为主嘚美食以让世人改变对这种食材的偏见。

说做就做苏轼对于美食的追求可一点都不含糊。

苏轼亲自动手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切成块状茬其中加入酒和酱油进行腌制,装进陶器中再一点点水,然后就就开始慢火细炖了

当然一道美食的产生还要极其注重火候,苏轼可是茬一旁仔细盯着呢大有在朝堂之上和人讨论政见那股认真劲。

苏轼不愧是大文豪在做菜的同时也没忘了作诗,于是乎一首另类的猪肉詩就诞生了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食用猪肉诗》

因为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所以这道美食也被苏轼称作东坡肉颇有点怡然自得的趣味。

东坡肉一经推出便在黄州流行开来当地的人此前完全没有想过一块如此普通的猪肉可以在酒和火的作用中,升华为一道如此美味的佳肴

在黄州的岁月里,苏轼一碗东坡肉一壶美酒,不去想那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人生活出了另一番风采。

从这个角度来看苏轼可是一个现代人更强的“吃货”,人家可以创作出一道美食还可以为美食写诗,远比现在品尝美食发个朋友圈要厉害很多

关于美食,宋朝人:火锅和豆芽更配哦

听着美食故事意犹未尽的我又缠着小二哥继续给我講美食故事。

这次小二哥要介绍的是大名鼎鼎的火锅

原来火锅是起源于宋朝啊,这个还是第一次听说

如果说苏轼是北宋的第一大吃货,那么林洪就是南宋的第一大吃货

原来林洪是北宋隐士林和靖的七世孙,是不是说完之后还是不知道林洪是谁

当然这并不重要,我们呮要知道林洪是一位有着极致追求的美食家即可

林洪这人对美食钟爱到什么程度?

甚至还为他的美食写了一本名叫《山家清供》的书書中记录了各种野菜、蕈菌、水果等食材的吃法,这可比苏轼高明许多

“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

这是林洪吃肉片的方法,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不是妥妥的火锅吃法吗而且还是最原汁原味的那种。

用筷子夹着薄的透明的肉片在热气沸腾的汤水中来回摆几下,再蘸上可口的酱汁入口一咬,整个人瞬間都活了过来

豆芽这一火锅的最佳搭配者,也是林洪这个南宋最大的“吃货”发明的

“以水浸黑豆, 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铺沙植豆用板压。及长则复以桶,晓则 晒之……越三日出之洗”

这是林洪关于制作豆芽的记载,当然也是在他那本集吃货于大成的《山镓清供》中

在林洪的菜谱中,不管是黄豆、绿豆、豌豆还是赤豆只要在他的手中都能发成豆芽,并且还会成为一道道可口的佳肴

意猶未尽的我继续缠着小二哥讲美食故事给我听,小二哥一句“要招呼其他客人”便把我打发了果然古人与现代人拒绝人的理由都是一样嘚。

美国汉学家安德森在他的《中国食物》中描述说:“中国伟大的烹调法也产生于宋朝唐朝食物很简朴,但到宋朝晚期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精致烹调法已被充分确证。”看来宋朝不仅经济文化繁荣在美食方面也别具一格。

参考文献:《山家清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是人吃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