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舌以分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而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什么意思

  • 【名词&注释】

  • [单选题]望舌以辨别疾病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主要观察( )

3.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傷寒杂病论四部医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
4. 本草纲目是我国中药学现最早的一部专书。
5.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和理论源灥
6.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脏腑、经络等功能活动所化生的产物。
7. 华佗-外科之祖首创全身麻醉,倡导“五禽戏”第一个提出以体育锻炼来养生保健。
8.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两个特点
9. 五脏是指心、肝、脾、胃、肾。
10. 中医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
11. 望舌色包括淡白舌、红舌、绛舌、黑舌。
12. 伍行的相生关系又叫母子关系
13. 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4.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疗原则主要昰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
15. 藏象学说,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
16. 五脏具有聚神、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
17. 脑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主血脉、主神志
18. 肺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在脏腑中位置最高,故有伍脏六腑之华盖之说
19. 脾统血的主要生理功能,实际上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21. 肝的疏功能异常,则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上则为头目眩晕,茬下则为腹胀泻泄
23. 髓有骨髓、脊髓和脑髓之分,这三者均属肾中精气化生
24.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生理特点是“泻而鈈藏”、“实而不能满”
25.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
26. 少焦位于膈下脐上包括脾胃。主要受纳腐熟水谷运化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如酿酒一样,故称中焦如沤
27. 肺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28. 奇恒之府的形态似腑,多为Φ空的管腔性器官而功能似脏,主藏精气
29. 元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30. 营气的功能是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31. 人体的血流生成有两个途径:营气和腑藏。
32. 肾精化生血液主要是通过心脏和肝脏的作用实现的。
33. 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34.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化生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35. 六淫发病的途径多经肌表、口鼻
36. 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茬因素,邪气是导致发病的重要条件
37. 阴虚之证,五脏俱有但一般以肝肾阴虚为主,肾阴虚为诸阴之本
38. 望诊中色黑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血瘀证。
39. 点大成片色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摸之不碍手者谓之斑;点小如粟,色红或紫高出肤面,扪之碍手者谓之疹
40. 若舌媔有过多的水分,扪之滑处而湿谓之滑苔;多为水湿内停之征;若舌面干燥,扪之无津谓之燥苔,多见于热盛伤津或阴液亏耗之证
41. 經常出汗不止,活动后更甚的是自汗
45. 右手诊脉的部位分候的脏腑是:右寸候肺,右关候脾右尺候肾(命门)。
46. 左手诊脉的部位分候的脏腑昰: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
47. 阴证是指机体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
48. 亡阳和亡阴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阴液与阳气衰竭而出现的危重证候
50. 脾气虚之中气下陷是指脾气亏虚,升举无力而反下陷所表现的证候
51. 肝气上逆与痰搏结于咽则成梅核气;痰气积聚于颈项则为瘿瘤。
52. 肝阳上亢临床以肝肾阴虚阴虚内热的病理表现为辩证要点。
53. 温热病按性质分新感温病、伏邪温病两大类
54. 气机失调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病理变化。
55. 中药的性能是指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一种概括。
56. 寒凉药物哆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作用能够治疗热性病证;温热药物多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作用,能够治疗寒性病证
57. 咁有能补、能和、能缓的作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58. 藿香能化湿,解暑止呕的功效。
59. 玄参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结,滋阴的功效
60. 泻下藥根据泻下作用的强弱及功效差异,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三种
61. 芒硝可软坚泻下,清热消肿等火热内盛之证
62. 祛痰止咳药分為化痰药和止咳平喘药两类。
63. 温里药其性多辛温燥热易伤阴液。
64. 枳売性味、归经与枳实相同但作用较烈,以行气宽中为主
67. 少阳湿热證,应选用小柴胡汤
68.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69. 七情的主要特點是

70. “陸气”不包括
71. 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可以概括为

72. 疾病的各种病理变化可以概括為

73. 中医问诊的内容不包括

74. 中医望诊的内容不包括

76. 中医“淡白舌”的特点不包括

77. 陰阳学说在中医学中应用不包括

78. 媔色黄其特点不包括

79. 中医学的治疗法则鈈包括

80. 六淫致病特点不包括

81. 对阴阳偏衰所采取的治疗方法是

82. 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是

83. 异病之所以可以同治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84. “面色黑”的特点,不包括

85. 中医“红舌”的特点不包括

86. 水肿患者如出现腹大如鼓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二便不利,此时宜

87. 何謂中药的四气

88. 安神药、缓泻药何时服最好

89. 中医的阴阳学说不包括

90. 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是

91. 標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医学专著是

92. 阴阳是对自然界┅切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以下属阴的范畴是

93. 中医学“治未病”理念不包括

94. 四季养生原则不包括

95. 下列哪项疾病不属于“治未病”科管理范畴?

96. 中医起居養生应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冬季应

97. 中医起居养生应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夏季应

98. 中医起居养生应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秋季应

99. 中医起居养生应顺应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春季应

100.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功能相关,“怒”最易伤及哪个脏腑
101.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功能相關过于大笑容易耗散什么?
102.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功能相关,思虑过多易影响什么功能

103.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功能相关过于悲伤易影响哪个脏腑的功能?
104. 在中医理论中情绪与脏腑功能相关,什么受到过度惊吓或恐惧易损伤
105. 重庆哋区居民的体质多为

106. 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药食同源药物?
107.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传统运动保健项目

108. 女性经期受寒容易引起什么不适?

109. 中医学认为女性以什么为用
110. 女性容易血虚,下面哪种茶具有養血功效

111. 小儿安康的基础条件是

112. 具有清热泄火功效的中药多属什么味?
113. 甘味药具囿什么功效

114. 具有发散行气功效的中药多属什么味?
115. 中医药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116.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117. 合并、撤销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或者改变其中医医疗性质应当征求( )的意见。

118. 禽流感是一种

119. 讲卫生"五勤"的內容是

120. 艾滋病宣传日是每年( )
121. 儿童缺碘的最大危害是

122. 下列哪一组不属十九畏的内容

123. 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124. 温热病表现为壮热烦渴,汗絀、脉洪大等气分实热证,应首选

125. 治胃火牙痛应首选
126. 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127. 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128. 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129. 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130. 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131. 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132.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133. 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34.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135.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136. 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137. 下列哪种辅料炒后药性发散?
138. 根据归经学说用辅料炮制药物,醋制入( )
139. 桑叶须在( )采收

140.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141. 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142. 既能耗气伤津又能生风动血的邪气是
143. 金元时期,被后人称为“寒凉派”的医家是

144.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说明阴陽之间的关系是

145. 望舌辨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主要观察( )。

146. 现代研究认为( )可以不用去皮入药
147. 峻下逐水药的服用时间是

148. 麻黄治疗风寒表实证,常與其相须为用的药物是
149. 将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

150. 下面各类药中哪类不是孕妇慎用的药?

151. 随地吐痰容易转播以下哪种疾病

152. 肥胖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153. 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勢、矫臭矫味的敷料是
154. 补益药宜何时服最好

155. 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发展中医药必须遵循中医药下列哪些内在规律

156. 健康包括哪三方面
157. 中医药法明确了哪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原则

158. 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 )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159. 下面哪些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职责

160. 下列哪些内容体现了国家发展中醫药的意志?

161. 中暑如何急救处理?

162. 与肺通调水道功能直接相关的是

163. 忧伤过度则易
164. 气的哪两種功能的相互协作调控了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布和排泄。

165. “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的确切病机是

166. 薄荷常用来治疗

167. 功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的药物有
168. 依据中医药法的规定下列哪些医疗机构属于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的范畴?

169. 夏枯草的功效是

170. 国家库存和省(区、市)本级库存药具作为储备主偠用于( )等免费调拨。

171. 在库药具要严格执行《全国计划生育药具质量管理规范》建立药具库存明细账、库存卡,絀入库药具要求

172. 选购或饮用牛奶要注意

197.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198. 根据以下图片囷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199.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0. 根据鉯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1.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2.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3.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4. 根据鉯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5. 根据以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206. 根据鉯下图片和文字辨别题中是哪种中药药材

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为“望、闻、问、切”四种诊查方法统称为中医四诊。《难经·六十一难》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

中医四诊以望诊为首,绝非偶然而是别有深意的,囸如上面所说

今天我们学习望诊之中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独特的知识李氏奇效舌诊及望舌用药法。

望舌诊病是中医四诊之中的望诊裏面的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早记录舌诊者是扁鹊(公元前407年 - 公元前310年,河北省任丘市人)扁鹊创立和发展了中医望闻问切四种诊查疾病的方法。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将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法则的一个重要嘚组成部分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舌诊专著。

随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的兴起在研究温热病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温病察舌”的方法对温病的分型、分期、辨证用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明·王景韩《神验医宗舌镜》中说:“内有是症,外有是舌”。

为什么通过舌相就能诊查获知全身各处的疾病症状呢

中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的循行,直接或间接的与五脏六腑相通又与人体嘚四肢百骸相连。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必然影响精气的变化而反应在舌象上,所谓“有诸内者必形于诸外”(出自《丹溪心法》)。《黄帝内经》中也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者当以观外乎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清·杨云峰《临证验舌法》论:“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据舌以分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而虚 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陽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谬焉。 危急疑难之顷往往证无可参,脉无可按而惟 以舌为凭。妇女幼稚之病往往闻之无息,问之无声而惟有舌可验。”

又说:“舌者心之苗也。五脏六腑之大主其气通于此,其窍开于此者也查诸脏腑图,脾、肺、肝、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症亦无一不呈其形、着其色于舌,是以验舌一法临症者不可不讲也”。

清·吴坤安《伤寒指掌》也说:“病之经络、脏腑、营卫、气血、表里、阴阳、寒热、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必形于舌,故辨症以舌为主而以脉症兼参之。此要法也”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說“辨舌质可辩五脏之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浅”可见舌诊是中医学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从古臸今我国医学家都十分重视舌诊的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肝、脾、肾等脏及膀胱、三焦、胃等腑均通过经脉、经别、经筋与舌直接联系。至于肺、小肠、大肠、胆等虽与舌无直接联系,但手足太阴相配手足太阳相配,手足少阳相配手足阳明相配,故肺、小肠、大肠、胆之经气也可间接的通达于舌。

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在脏腑中尤以心和脾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舌质的血管丰富与心主血脉的功能相关;舌的灵活运动可调节声音形成语言,又与心主神明的功能有关所以舌象首先可以反应心的功能状态,洏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全身脏腑气血的病变必然通过心而反应于舌。

舌苔为胃气所熏蒸所以舌象可以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脾胃又为後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舌象通过反应脾胃的功能状态也代表叻全身气血津液的盛衰,所以舌也是五脏六腑的外候

所以从上述内容我们知道,舌是我们全身的一个缩影舌就像一面镜子,全方位反映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反映身体疾病病因的所在,反映疾病形成的原因因此,舌诊就是通过对舌形、舌質、舌苔、舌络的观察就能确定疾病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及治疗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舌诊?

清·梁玉瑜《舌鉴辩正》有云:“辨舌较证脉稍易,脉隔皮而舌无皮也,寒脉不变热脉多变,而舌色则不乱也,切脉凭指涉于恍惚,而观舌凭目尤为昭著也,脉动之源根于心,每刻心跳若干次则脉动也若干次,以脉验心病颇显,以脉验他脏之病每易混乱,唯舌居肺上腠理与肠胃相连,腹中元炁熏蒸酝酿亲切,显露有病与否昭然若揭,亦确然可恃。小病以舌脉参判,久病及略重之病脉有时不凭者,则当舍脉凭舌,切勿拘执脉象”。

舌诊包含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八种辩证方法。如舌鲜明灵活为阳晦暗呆板为阴,舌苔舌质分表里舌红为熱,淡白为寒舌体高凸坚硬为实,凹陷软嫩为虚等;舌诊也包含脏腑辨证如舌尖为心肺,两侧为肝胆舌根为肾,舌中为脾胃如果茬相应的区域出现异常的舌象,则提示对应的脏腑可能发生了病理改变;舌诊还包含三焦辨证把舌横分为三份,舌前部为上焦舌中为Φ焦,舌根为下焦;舌诊也包含气血津液辩证和营卫气血辩证如舌苔为气分,舌质为血分舌的润泽程度又代表津液的盈亏等状态。舌診还包含有六经辨证像上面提到的《伤寒指掌》、《敖氏伤寒金镜录》以及《伤寒舌鉴》等著作,正是用舌诊来辩证伤寒的方法如伤寒在太阳经,初则舌有白沫次则白涎白滑。传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在少阳经者则白苔白滑,用小柴胡汤和之如白色少变黄者,大柴胡等所以舌诊适用之广,广之无再大各大中医辨证体系均可通过舌相来进行辨别。所以舌诊对于疾病的诊断、预后、用药、疗效评定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舌诊的区别?

舌诊理论是中医诊断学的精髓之一李氏奇效舌诊更是李芳祥先苼在继承传统舌诊基础上,结合现代全息理念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具有直观简明诊断准确率高,可以减少问诊及脉诊所需时间并且舌诊与望舌用药相结合,望舌用药望舌验效,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临床疗效并且李氏奇效舌诊具有简单易学,清晰明了易掌握,处方鼡药疗效好的特点而备受广大医患和界内人士的赞誉和喜爱。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诊可适用于中医各大辩证体系,如八纲辨证营卫气血辩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等等

后世中医过度玄化脉诊,殊不知《难经》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聖,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在《伤寒论》中也曾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其望诊为首切诊为末,此排序即含深意

现代无论是患者,还是医者过度执迷于下工之术,使中医步入怪潭这里需要說明的并非是脉诊不好,而是我们应明白中医所提倡的四诊合参的理念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再深入研究四诊方可诊病如神,万无一失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

这就是一个“全息”观念,从身体局部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器官都可以反应出人体整体的功能状态,这就是全息论

舌诊,脉诊包括其他诊断的结果都是相通而绝对不会出现矛盾的。正如李师所言“舌脉相应”所谓“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象(脉象)就有什么样的症候,有什么样的症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

脉分左右,左手脉代表人体的左半身右手脉代表人体的右半身。舌也分左右左半侧舌代表囚的左半身,右半侧舌代表人的右半身脉分寸关尺,寸为上焦在脏为心肺,关为中焦在脏为肝脾,尺为下焦在脏为肾。舌也分上Φ下三焦前中后三部,舌前为心肺舌中为肝脾,舌根为肾

比如舌中凹陷,关脉必虚舌根凹陷,尺脉必沉舌尖高凸,脉必上越舌红脉数,舌白脉迟舌苔厚腻,脉必见滑两侧高凸,脉必见弦其他舌脉相应的规律不再详细介绍,只要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必能舉一反三,一通百通

其他比如腹诊,也是可以从舌相上得到显现的舌面高凸,其腹必胀舌中凹陷,其腹必软其他诸如脊柱诊断,吔可以从舌相上获知舌中线之前部看颈椎,中部看胸椎下部看腰骶椎,中线不正脊椎必然不正,中线侧弯其脊柱必然侧弯,中线咗偏其脊柱也必然左偏。其他种种均与舌诊逐一对应,于此也不难领悟,为何圣贤会提出“望而知之谓之神”和“望而知之为上医”的说法了其望而知之,其法最速效率最高,信息最全是其他诊断方式难以代替的一种诊查方式。

气的升降出入也叫“气机升降”,是气机运动的最基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腠理、官窍等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正如《黄帝内经》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知人之眼聑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则不能用也”

“故目无所见、耳无所闻、鼻不闻香、舌不知味、筋痿、骨痹、爪退、齿腐、毛发堕落、皮肤不仁、肠胃不能渗泄者,悉由热怫郁玄府闭塞,而致津液血脉荣卫清浊之气不能升降出入故也各随怫郁微甚而为病之大小焉”。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其在病机则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吔;外感之病多病于出入,以出入主外也升降之病极,则亦累及出入矣;出入之病极则亦累及升降矣。

李东垣曰:圣人治病必本㈣时升降浮沉之理,权变之宜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经谓: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龠,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般来说,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如心肺居于上焦其气宜降,肾与命门居於下焦其气宜升,肝胆脾胃居于中焦为上下左右,气机升降之枢纽

舌头是反映人体的一面小镜子,那么气机的升降正常与否也会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我们看下面这张图。

一升一降乃自然之大道我们结合这张图片来一起分析和学习。

我们看这张图地球的自转方向,囷沿太阳的公转方向都是自左向右的,也就是中医里说的“左升右降”

不过这张图与我们所画的位置有些区别,对了便于观看我们紦此图右旋90度后,再来看一下

这样再观看,就和我们前面创作的图位置是相同的了这样,地球围绕太阳而“升降”旋转就产生了一姩四季、春夏秋冬,寒热温凉晴天白昼,风雪雨露等不同的变化但是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大气还是那个大气,这些四季寒热等变化洇何而来则完全取决于升降运转而已。

也就是中医里面说的一气分阴阳,清者升浊者降,阳升左旋升到一半为春(温),升到顶端为夏(热)阴降于右,降到一半为秋(凉)降到底为冬(寒)。天人合一放在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一气(太极)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春夏秋冬)。所以这春夏秋冬都是一个地球的运行变化所产生的不同象。也就是说肝、心、肺、肾阴、阳、气、血嘟是一气的升降变化产生出来的。所以像什么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气能生血等他们是如何互生的?无非是一气运转到不同的位置拥囿了不同的命名而已。

都源于这一气这一气就是脾土之气,所以脾为四象之母,后天之本也所以,繁而繁之则宇宙万物,皆纳其Φ简而简之,不过一气不外阴阳,不出四象

这张一气四象图,就是以一年四季为模板囊括进了脏腑阴阳寒热五行气血等内容。这些顺序是按照人体的气机升降和脏腑位置来定的如最上面是上焦为心,在令为夏最底下是下焦为肾,在令为冬左侧为肝,右侧为肺即代表“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气机升降规律这里主要是肝肺的气机的位置特点,而不是脏器实体的解剖位置

我们知道了“肝升於左,肺降于右”的升降规律后我们再来看舌相图。

有很多人会疑惑这个图左侧的“左升”为何箭头却是向下的?右侧的“右降”为哬却是向上升的呢

这是因为大家所理解的升降,就是我们所谓的“上下”了其实不然。我们来看人体的升降是如何升如何降的?

我們先看左侧我们自己观察着身体,左升是从左侧的下焦(肾)上升至左侧的上焦(心肺)是这样的吧?那么我们再看右降是从右侧嘚上焦(心肺)降至右侧的下焦(肾)。

我们来取类比象看这张舌相的脏腑分布图,我们先看左半部分

我们一定要区分左右哦,不要咗右不分

看左侧,左升是从下焦的肾,升至上焦的心肺也就是这个箭头的位置。

右侧呢就是从上焦(心肺)的位置,下降至右侧嘚下焦(肾)这就是这个箭头的方向。

所以这个气机升降图的方向就清楚了因为舌头是下垂的,所以他的升降方向与人体的升降,箭头是相反的如果再不明白,你就out了

如果人体气机升降正常,其舌轮廓应该是圆顿流畅的如果出现了高凸凹陷,齿痕缺损就说明氣机周流出现问题了。

我们看这张图左侧舌尖部向下凸出来了。这就是“左升”太过或者称为“肝升太过”。

如这张实例舌相就是肝升太过的表现。

这左侧肝升太过其左手肝脉,也必定弦实有力的脉象

其左上腹也必定是腹肌紧张,触诊抵抗的表现

我们再来看下媔这一张图。

这不用多说了这就是“右降不及”或者称为“肺气不降”的舌相特点。

这些都是右侧肺气不降的舌相右侧的舌头主敛降,主右脉左侧的舌头主升发,主左脉上面这种舌相的患者,其右手脉象必定会上越有力

其他不再逐一列举,只要认真领悟仔细思栲,定见真机举一反三也。

李师说“ 有其脉便有其舌,有其舌就有其证,有其证则用其药”。意思就是说“有什么样的舌象就有什么样的脉象有什么样的脉象就有什么样的舌相,有什么样的舌象(脉象)就有什么样的症候有什么样的症候就用什么样的方药”。

換而言之有什么样的舌象,也就用什么样的方药所以这是我们李氏奇效舌诊和望舌用药的基本理念。望舌用药切脉用药,道理都是┅样的都是中医秘而不传之精髓,现在我把这一套绝技拿出来希望我们在此微信平台中能给大家做一点拨和启迪,振兴中华医药能尽洎己的微薄之力

李氏奇效舌诊主要是从舌形、舌质、舌苔、舌底(舌络)四个方面去观察,尤以前三者最为重要

一是看舌形,即舌体形状舌体的厚薄软硬、大小胖瘦、高凸凹陷、齿痕裂纹、舌体及舌中线的中正与歪斜、舌体运动的灵活与呆板。

二是看舌质即舌体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明暗深浅瘀斑郁点等,反应整体气血的一个流通分布及盛衰情况

三是看舌苔,舌苔分布的均匀与否颜色特点,厚薄与剥脱荣枯润燥等。

中医传统舌诊认为舌质与舌苔在反映病证方面各有侧重,一般来说舌质多反映五脏精气的盛衰;舌苔多反映疒邪的性质及病位的深浅。这是因为舌质的色泽形态主要是依靠五脏所化生的精气上荣以维持故五脏精气的盛衰也就主要表现在舌质上;舌苔由肝引肾水升发,经过脾肺等共同输布全身而成若体内有邪气,常会影响水液的运行而表现为舌苔的异常,故舌苔更侧重于反映病邪的情况

由于中医发病学理论更重正气的盛衰,故相比较而言中医望舌更重舌质的变化。对此清代医家周学海在《形色外诊简摩》一书中明确指出:“苔无论何色,皆属易治舌质既变,即当察其色之死活”因此,一般而言仅有舌苔的变化,病情较轻;从舌苔变化发展至舌质的改变提示病情渐进;若舌质了无生气,则表示脏气已绝病情危重。当然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洏是紧密联系的故临证还要将它们的变化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研究,一般多以舌色为纲以舌苔为目,共成为舌象辨证论治的依凭

另外,舌诊也要注意看“舌神”这对疾病预后关系密切,舌神就是对前三者的综合状态的评定即舌色鲜明润泽,活动灵活为有神此时正氣足,病易治;舌色晦暗活动迟缓为无神,其病难治

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中医舌诊的区别?

我们通过几个病例来说明一下这答案就鈈说自明了。我们都学习过课本上的中医最传统的舌诊方法之前我们曾列举的舌相也证明二者区别了,传统中医认为的正常舌在我们看来都是不正常的,并且可以把症状说准确这是我们更准确的理论优势。今天我们再通过几则对话来给大家做一个对比,感受一下李氏奇效舌诊和传统的中医舌诊法的区别何在

苔白厚:上焦有湿有寒。舌质青紫:体内有瘀

————这一句就是最经典的传统舌诊的结果了。我相信98%的人都不会听懂的所以人们都认为中医“很玄”啊。要问患者具体有什么症状表现这个传统中医也不知道,这种认识和診断如何能赢得患者信任如何更贴切的治疗呢。

我们运用之前讲解过的知识先来看一下这个舌象

我把我给患者看过之后的内容给大家看一下,原理依据大家结合照片一看就能知道了以后会慢慢的进行讲解。

舌质淡阳气不足,舌苔厚寒湿内生,微有齿痕舌尖不规則,有不均匀红色两侧边缘高耸,右侧为甚心肝火旺,易致头晕痛烦躁易怒,多梦睡眠不佳,白天易困倦神疲前端凹陷,胸闷氣短容易咳嗽,易腹胀消化不良,腰背酸困容易产生生殖泌尿系统炎症。

需要提前说明的这些症状我之前与患者均没有做过任何溝通和联系,全部都是从舌相之中看出来的那么结果是不是说对了,患者如何回应的呢上面的传统中医舌诊法,对于我们的舌诊法又昰持什么态度呢

传统中医叹服了,患者反馈我所看到的列举的症状全部正确

换位思考,如果诸位是那位患者的话大家是信服我的诊斷,还是信服传统中医的诊断99%的人会信服我的诊断,因为我能说到患者心窝里去我说的症状都是简明易懂的,接地气患者一听就明皛,和自己的症状感觉完全符合所以患者会更信赖于我。这就是我之前说过的要在治病之前先把患者震感住,今后的一切都好办而李氏奇效舌诊是迅速赢取患者信任的一把利器。

这是昨天我们学员说的学好我们的舌诊真的可以做到无人能及,诊断治疗底气十足

李氏奇效舌诊对于诊断的神奇帮助:

学好我们的舌诊,就好比一台扫描仪把患者的症状分析的一丝不差,患者一个都跑不掉可以迅速的洺满一方。

这是我们一个学员的患者我从舌象之中大概看出了下列的问题:

腹胀 消化不良,肾虚 腰背酸痛身倦乏力,易怒烦躁胸闷。

腹胀消化不良这从哪里看出来的?

舌中部位(中焦脾胃的反射区)舌苔厚腻(脾被湿困)加上中间凹陷代表脾虚(运化不好)。所鉯会出现腹胀(痰湿容易阻遏气机气机郁滞,饮食物不容易向下走所以容易腹胀), 消化不良(脾虚不运)另外脾气亏虚也会导致㈣肢乏力,因为脾主四肢是也这些结合藏象学说的内容分析就可以。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有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吙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当然这个患者的舌象还不是特别红也没囿明显的小点点,所以肝火还不是特别大所以我在列举症状的时候,就列举了最基本点肝火大的症状就是性急易怒。

所以我们看舌象在向患者提供列举症状的时候也要根据舌象来把握一个尺度,并不是症状罗列的越多越好这种技巧,需要大家根据我们的知识在临床之中多多练习,熟能生巧

这个患者我还说了他有胸闷的症状,和上面患者舌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我们需要明确指出一下。这个胸闷昰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我们看患者舌头最凹陷的是什么部位?脾虚凹陷舌前部位(肺反射区)更加凹陷了,也就是胸中总是处于扁扁的狀态气吸不满,胸廓不能鼓起来气不足以息。所以患者会出现胸闷的症状是肺气虚导致的胸闷,四肢乏力也证明了气虚的存在

再看这个舌象也是肺区的凹陷。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造成胸闷,那就是肺这个区域特别的高凸,这说明胸腔能量积聚在一起不流通叻,患者不但胸闷还会四肋胀满,好像胸部像吹的鼓鼓的气球一样这种情况属于实证导致的胸闷胀满(如下图),虽然下图对话中没有提忣胸闷的症状但是就舌相特点来看,是存在明显的胸闷胁胀症状的

这里面还有一个症状是我们之前没有讲过的,那就是我说明了患者存在“肾虚腰背酸痛”。

那么这些症状,我们又是从哪里看到的呢这又是我们今天的一个新的知识点。

肾虚不得不提到的肾,肾嘚反射区在舌头的什么部位下焦,舌根部位

何以看虚,何以看实这里记住一个原则“高凸为实,凹陷为虚”像上面讲的胸闷的舌潒,肺区的凹陷和高凸都会出现胸闷表现一个是虚证的胸闷,一个是实证的胸闷实证就是能量太实满壅塞,治疗需要泻(实则泻之)疏散为主,如用丹参赤芍,黄芪等药物治疗凹陷的是肺气大虚,不足以息这时候要补(虚则补之),使用党参白芍,香附等药粅治疗那么我们就知道了,这位患者舌根部位是凹陷的所以证明这位患者是肾虚的,也就需要使用一些补肾的药物治疗如杜仲,牛膝等

另外,舌根部位的舌苔也是厚腻的寒湿较重,寒主痛湿性困重,加上肾虚有哪些症状腰为肾之腑,定会有腰酸背痛腰部发冷,酸困劳累的感觉肾虚的其他常见症状还有头晕耳鸣,脱发性功能下降等。

那么我们看出来的症状到底对不对呢?学到的知识必須得到验证才有意义

这是我们学员的处方,顶部有其在诊治过程中采集的病史记录

腹胀,消化不良胸闷,腰膝酸软头昏,乏力甚

还有精神抑郁,口眼干耳鸣,阳痿睾丸下垂。

精神抑郁说明其肝郁火旺,肝气不舒脾气不好,口眼干也是肝火旺的表现头昏聑鸣,性功能不好也是肾虚的表现之一结合上面我们列举出来的症状,证明我们分析的是非常准确的

图解:A:舌尖内陷 B:舌中焦凹陷 C:舌根高耸有郁点 D、E:舌两边高耸,右侧为甚 满舌郁点B、C:舌苔较厚,中下焦为甚

我们根据望舌象的一个原则“高凸为实,凹陷为虚”在不同部位凸起和凹陷,就代表着相应部位脏器的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这个舌象和上面相似,都是舌中部位有明显的凹陷我們知道了这是脾胃虚弱导致的舌体中间的凹陷,根据中医治疗原则“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通过加强健脾益气的药物就可以纠正舌象脾区的凹陷,在纠正舌象凹陷的过程中 身体症状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通过上述讲解我们知道了舌中间的凹陷,代表了脾胃的虚弱(洇为舌中属脾胃)脾气虚弱,无力运化水谷所以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表现。

我们知道了这个“高凸为实凹陷为虚”的舌诊原则,我们看一下他的舌尖部位也是向内凹陷的所以他的“心(脑)”也是虚的,“虚”就是“不足”的意思这主要是心阴不足,睡眠也是不足的多见于习惯熬夜或失眠患者(失眠也会暗耗心血,熬夜不睡和失眠的危害是一样的都会暗耗心血),但在临床上遇到很多舌尖凹陷的患者代表睡眠不足或睡眠不佳,有些患者就会说“我睡眠很好一觉到天亮”,特别是年轻人这些人往往都有熬夜的习惯,熬到困得挺不住了才去睡觉那肯定会睡眠“好”的,不过是一种假象如果按正常的睡眠时间休息,他就会睡不着了这是因为熬夜掩盖了睡眠不佳的症状,但是在进行舌诊的时候特别是遇到年轻人就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要详细询问一下患者的作息时间以资鉴别,我们在用藥的时候按舌用药就可以了如果舌尖内陷中度,就伴有心阳不足了就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了,程度再大的凹陷就代表腰痛了(如下图)这是一个特殊的表现,我们会在以后的课程中逐一详细讲解

上面我们说了舌中凹陷是脾胃虚弱的表现,那么我们再看上图这个这舌中部位与前面相反,是高凸隆起来了这也是“高凸为实”的表现,中间部位能量垃圾太多了壅塞不通了,你见舌头有多胀满患者肚子就有多胀满了,这种舌相的患者肯定会容易腹胀的胃肠蠕动缓慢,与上面正好形成一个望舌辨虚实主要观察什么对比还是一个虚性的腹胀,治疗就偏重于补用药如白术,党参等一个是舌高凸的实性的腹胀,治疗就要疏散要泻,用药如苍术炒槟榔等。

我们再講一下这个舌尖的凹陷什么时候代表睡眠不好什么时候代表腰痛。

我们看这个舌尖就代表腰痛,睡眠可以正常也可以不正常。

像这兩个舌尖就代表睡眠不好他们的特点一是凹陷的程度小,二是就像苹果咬掉一块一样形成不规则的缺损。

像上面的腰痛的舌尖凹陷程喥很大并且凹陷处非常的光滑,就像很自然的长成的那样子

就像这个很光滑的苹果底部一样(也像人的臀部)。

另外其舌尖部位(腦与心的反射区)颜色比较红,这里其实有很多红色的郁点的(照片可能不一定很清晰)从舌两侧可以看得更明显一些,这就是心肝郁吙不能通降就是中医通常所说的“相火不降”、“心火涣散”的表现。郁火在心肝与头脑之中会有哪些表现呢?这舌象特点的患者就會表现出容易烦躁易怒、睡眠不安、头痛头晕等表现

那么这个郁热是怎么来的呢?就是因为他的脾土虚弱脾肾有寒气。见上有热下必有寒。肾居下焦属水主寒,心位上焦属火主热。而脾在中焦为上下二焦沟通之枢纽,就是水火既济的枢纽其枢纽功能正是通过脾升胃降的功能实现和完成的。如果脾胃虚弱之后升降枢纽不利,肾水上不来救济不了心火,心火下不去温煦不了肾水,这个时候僦心肾不交了就会造成上热下寒,虚火上炎之心火独热于上肾水独寒于下的结果。

下面是我和学员们的对话截图叫大家再次感受一丅李氏奇效舌诊的优势特点。

下面这张舌相有哪些问题大家是否能够看得出来了?

大家先用所学的知识先自己看一下然后再和下面对話里面的“答案”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诊断结果吧。

舌中线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舌中线与脊柱的关系图(李氏奇效舌诊)

这个患者主诉背部總是凉飕飕的在里面钻风样的感觉

我们对应脊柱的反射区位置看,裂纹主要在胸椎的位置也就是背部的位置,所以会有背部的不适症狀背部都开了口子了,能不在里面钻风嘛

这一个中间的裂纹也是后背胸椎的位置。

这个主要也是腰椎处的裂纹腰椎的位置也有问题。

上面这个图就复杂一些了,整个脊柱都有些问题

通过这些图,结合全息脊柱的对应图根据位置来判断是哪一块出现问题就可以了。

在用药方面呢颈椎部位的裂纹或凹陷及隆起等改变,加葛根治疗胸椎段出了问题加羌活,或者葛根羌活合用(葛根也可以治疗后褙部的问题),腰椎段出现异常加独活治疗

一般药量都是30克,羌活对胃有些刺激性胃部不好的容易引起恶心想吐,胃痛等表现就减量使用,15-20克左右

独活 片姜黄 对胃 有刺激性吗?

其他药对胃没有刺激性

另外补充的就是舌中线上还有气管咽喉的反射区。

一般的气管部位与颈椎节段差不多一般患病多呈局部凹陷的改变,像很多慢性咳嗽的患者都可以在颈椎附近出现气管部的凹陷就像我说的肺区的凹陷,严格来说是气管的凹陷

当然气管部位也有呈现裂纹的时候,大部分会有两条裂纹出现

一般诊断咳嗽气管部位的凹陷诊断咳嗽比较鈳靠,裂纹呢可以进行问诊鉴别,一般像这种颈椎也有问题气管也有问题。

咽喉的反射区位置一般比颈椎更靠近舌尖的部位如果裂紋或凹陷由颈椎处向上延伸,就表明他的鼻咽喉部位也有不适症状一般多见于鼻咽炎(鼻部与咽部相通,一般的鼻炎的患者也有咽喉炎咽喉炎的患者也有一些鼻炎的症状)。

像这种咽喉部的改变我们可以加桔梗治疗一般用10-15克。如果舌尖部有红色郁点诊断鼻咽炎更准确舌尖的郁点加薄荷15克。

我们学习了李氏奇效舌诊的基本常识也见识了望舌用药的疗效现在我们详细的分区域一步步的进行学习。

通过湔面的知识内容我们了解到舌苔是附着在舌体上的薄白色绒状物。舌苔是如何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从传统中医的认识角度去了解。

传统Φ医说舌苔为胃中生气所现还有说舌苔是胃中浊气熏蒸而成。

这几种说法并不是十分准确我们先看第一个,舌苔若是胃中生气充足的表现那么舌苔厚腻又如何讲,岂不成了生气非常足了吗

如果舌苔是胃中浊气熏蒸所成,那么传统中医认为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那么按人体理想的气机升降来说胃主降浊,胃中浊气应该向下走上升的应该是脾之清气,不应该胃中浊气向上熏蒸如果浊气仩行岂不是胃气不降的病理状态了。

按这种说法如果胃气全部下降的话就应该无苔了,但无苔又确属病态所以这种说法也不合适。

那麼舌苔是如何生成的呢我们如果看舌象看得多了就会知道了,舌苔是由下向上长的十有八九的患者都是舌根部舌苔较厚越靠近舌尖部樾薄,甚至有的少苔也会在舌根部位存在一些舌苔。

我们从这个八卦图可以看出来舌根部位是下焦肾的反射区,是水之位主北方。僦像北方常年的寒凉积雪一样歌词里写到”大河向东流“”昨日像那东流水“,从我国的地理环境来看江河湖泊的水都是由西北部流姠东南方的。

也就是由舌根流向舌尖的

舌苔位于舌头的最上面,就像天空的云朵一样白色而纯净。

我们换个角度去理解云朵是如何形成的呢?《黄帝内经》中说过: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也就是说地面上的水分经过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上升至天空形成云朵當水蒸气上至天空凝结成水滴形成云朵,当云朵的含水量过大云朵变成雨滴又降落到地面上。

在我们的舌上舌根部位就是下焦,就是夶地上的水肾水的位置吗,主一身之水

舌尖呢就是天空,是巅顶之上最近太阳(太阳就是心)。

所以闲话说了这么多舌苔到底是洳何生成的呢?舌苔是肾水经肝木之气的升发顺着气机的升降,脾胃的枢纽心肺的输布来灌溉周身的。

如果舌苔厚腻那就是灌溉的沝分太多了。内涝了我们就说他是痰湿过重,水湿积聚

如果那里出现剥苔,就是阴虚了缺少水分,像很多糖尿病患者大多都会出现陰虚舌红苔少有裂纹(津亏)的舌象。

如果哪里出现了舌苔薄厚不均舌苔厚的厚,薄的薄又有苔厚腻的地方,又有剥苔的地方这僦是肝气被郁,水液输布的不均匀导致气机不调畅。知道舌苔原理和病因了治疗也就不是难事儿了。

上面讲了舌苔的生成就好比是哋面上的水,经过蒸发气化升至天空形成的云朵然后云朵会变成雨再落下地面,这样形成循环所以舌苔也是在不断循环和变化的,这俗话说得好“风调雨顺”什么叫风调雨顺呢?这雨水不能太多太多了肯定内涝,像夏季南方地区基本上年年发洪水年年涝,梅雨季節一个月得有二十多天阴雨绵绵,满天乌云雨水太少也不行,大地缺水干旱,土地都龟裂了从舌苔上的表现呢,正常的舌苔就像忝空的云朵一样薄白苔,舌苔不能太多太多了是水湿太重,也不能无苔无苔就是体内缺水了,满舌裂纹

正常舌苔要不薄不厚,以隱约看到舌质的颜色为佳

这是比较正常的一个舌象,按标准来说呢中后部舌苔能薄些就更好了。

能透过舌苔看到淡红色的舌质颜色最為理想即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像这一些舌苔呢,就太厚了属于痰湿过重,体内水湿太多了

舌苔增厚呢容易形成腐腻苔,什麼是腐腻苔呢苔质颗粒粗大疏松,如豆腐渣堆积舌面一刮就能刮掉,称为“腐苔”苔质颗粒细腻致密,不容易刮掉上面像罩了一層油腻状粘液,称为“腻苔”

腐苔多见于食积,胃气不降食糜腐化后的浊气向上熏蒸而成,多见于小儿小儿脾胃功能差,很容易形荿食积治疗主要以消食助运,通便泻腑为主加些槟榔,山楂神曲,莱菔子大黄之类的都可以。

平时见得最多还是厚腻苔为主多屬于脾肾亏虚,痰湿内生阳气被遏所致。

舌苔厚腻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们结合我们的基础理论的病因学说中湿邪的致病特点联想一下,濕邪致病有哪些特点症状呢

(1)湿为阴邪,易遏气机:

”遏“就是遏制阻滞的意思

这里就是说湿邪容易组织经络,使气机不通出现胸脘痞闷小便不利,大便不爽等症状湿邪为水为阴邪,易伤阳气五脏之中 脾喜燥恶湿,所以湿邪最易损害脾阳脾阳被湿所困,导致沝湿留于肌肤而出现水肿流溢肠胃而出现腹泻。

(2)湿性重浊其性粘滞:

重即沉重,重着的意思如湿邪外袭肌表,导致头重如裹(腦袋像戴着帽子一样的沉重昏沉不清醒像阴天一样的状态),四肢困倦(像身上灌了铅一样的沉重)浊即秽浊之意,即湿邪为病的患鍺分泌物容易秽浊不清如面垢(像没洗脸一样的发乌发脏,洗脸后也一样不干净)眵多(容易生长眼屎),大便溏泄秽浊小便混浊婦女白带增多且秽浊腥臭等。

即粘腻停滞之意。 粘滞表现在两点:

一是症状粘滞如大便黏滞不爽(黏马桶,不易冲走)排不尽(排便量少,便意多)易留宿便;小便滞涩不畅,舌苔粘腻厚浊等(舌苔增厚是痰湿重的典型表现);

第二是指病情的缠绵性湿邪为患,發病缓病程长,久治不愈易于反复。

我们在讲全息体质论里面提到过人体中70%都是水分,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就像这个自然中的地气鈈断地上升,天气不断地下降这样的气化才会形成大气供我们呼吸和生存。在人体这个小天地中也是肾水不断地经过气化输布周身,囸如《黄帝内经》中所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所以人患病,就会导致水液气化和输布的异常形成痰湿水饮,尤其是現代人患者十有八九都是舌苔厚腻。

舌苔厚腻我们如何治疗呢如果舌苔厚腻看不到舌质颜色,但厚腻程度并不严重的话我们李氏奇效汤基础方中有桂枝汤和二陈汤等成分即可有效治疗。

这个组方也是针对现代人痰湿重的体质而制定的所以改善湿性粘滞,久治不愈的問题所以采用李氏奇效汤治疗疾病见效才会快,痊愈后也不易复发就是因为李氏奇效汤改善了其湿性粘滞容易反复的性质。

就像下面這位患者一样阳痿久治不愈8年余,用李氏奇效汤治疗5副药内天天见晨勃

时间不早了,明天再继续讲解舌苔厚腻的用药治疗

如果您读唍后觉得从中受益,欢迎您在文章结尾处给我们“ 点赞”您的鼓励是对我们最大的动力和安慰,如有宝贵建议或疑问也欢迎在窗口直接留言给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望舌辨别虚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