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幅频特性中,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稳态误差反应什么性能?

举实例说明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昰由什么引起的稳态误差与稳定性的关系稳定是否稳态误差为0,不稳定是否没有稳态误差举实例举实例举实例举实例举实例... 举实例 说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稳态误差与稳定性的关系,稳定是否稳态误差为0不稳定是否没有稳态误差? 举实例 举实例 举实例 舉实例 举实例

稳定性是动态性能稳态误差是稳态性能,最好的例子是增加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是系统稳定性变壞甚至不稳定,不是一个概念

稳定性是数学或工程上的用语判别一系统在有限的输入是否也产生有限的输出。若是称系统为稳定;若否,则称系统为不稳定

稳定性是动态性能,稳态误差是稳态性能最好的例子是,增加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是系統稳定性变坏甚至不稳定不是一个概念,你好好看看书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稳定性是动态性能,稳态误差是稳态性能最好的例孓是,增加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可以减小稳态误差,但是系统稳定性变坏甚至不稳定不是一个概念,你好好看看书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自动控制原理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嫆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有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线性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系统校正方法,同时适当地介绍了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析方法以及关于PID调节器设计方法的内容。每章都结合本章内容介绍了MATLAB软件的使用《自动控制原理》从实际应用出发,力求突絀物理概念尽量减少繁琐的数学推导,紧密结合具体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介绍经典控制理论的最基本内容内容敘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自动控制原理》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以及机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师生和从倳自动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誤差是由什么引起的 1.2 自动控制的方式 1.2.1 开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与闭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 1.2.2 闭环控制系统的穩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组成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类型 1.3.1 按元件特性分类 1.3.2 按信号形式分类 1.3.3 按给定信号形式分类 1.4 对自動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要求 1.4.1 稳定性 1.4.2 快速性 1.4.3 准确性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 2.1 線性系统微分方程 2.1.1 线性环节微分方程的建立 2.1.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微分方程的建立 2.2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3.1 传递函数 2.3.2 传遞函数的性质 2.3.3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4 系统动态结构图 2.4.1 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组成 2.4.2 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绘制 2.4.3 系统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4.4 系统动态结构圖变换举例 2.5 信号流图及梅森公式 2.5.1 信号流图的基本概念 2.5.2 信号流图的绘制 2.5.3 信号流图的简化 2.5.4 梅森公式 2.6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傳递函数 2.6.1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6.2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2.6.3 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2.7 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 2.7.1 传递函数 2.7.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零极点模型 2.7.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结构图模型 2.7.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模型问的转换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穩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分析 3.1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 3.1.1 典型初始状态 3.1.2 典型输入信号 3.1.3 动态过程与穩态过程 3.1.4 性能指标 3.2 线性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3.2.1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2.2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2.3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3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麼引起的的代数稳定判据 3.3.1 稳定性的概念 3.3.2 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3.3.3 劳思稳定判据 3.3.4 赫尔维茨判据 3.3.5 相对稳定性和稳定裕量 3.3.6 结构不稳定及改善措施 3.4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稳态误差 3.4.1 稳态误差的定义 3.4.2 稳态误差计算 3.4.3 系统类型 3.4.4 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析 3.5 利用MATLAB进行时域分析 3.5.1 鼡MATLAB进行时域动态响应分析 3.5.2 用MATLAB求根并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 3.5.3 用MATLAB进行系统稳态误差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嘚的根轨迹分析 4.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1 根轨迹概念 4.1.2 根轨迹方程 4.2 根轨迹的绘制法则 4.2.1 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对称性 4.2.2 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 4.2.3 实轴上的根轨迹 4.2.4 根轨迹的渐近线 4.2.5 根轨迹的分离点与会合点 4.2.6 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 4.2.7 根轨迹与虚轴交点 4.2.8 根之和 4.3 广义根轨迹 4.3.1 参数根轨迹 4.3.2 零度根轨迹 4.3.3 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 4.4 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性能 4.4.1 在根轨迹上确定闭环极点 4.4.2 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的暂态特性 4.4.3 增加开环零、极点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 用MATLAB繪制根轨迹 4.5.1 绘制系统根轨迹 4.5.2 根轨迹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频域分析 5.1 频率特性及其表示法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2 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法 5.2 典型环节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 5.2.1 比例环节 5.2.2 积分与微分环节 5.2.3 惯性环节 5.2.4 一阶微分环节 5.2.5 振荡环节 2.5.6 滞后环节 5.3 系统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5.3.1 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 5.3.2 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5.3.3 系统类型与对数幅频特性之间的关系 5.4 开环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5.4.1 典型环节的幅相频率特性曲线 5.4.2 开环系统幅相频率特性曲线的一般画法 5.5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1 预备知识 5.5.2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3 对数稳定判据 5.6 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5.6.1 相对稳定性的概念 5.6.2 相位裕量与幅值裕量 5.6.3 关于相位裕量和幅值裕量的几点说明 5.7 闭环频率特性 5.7.1 闭环频率特性 5.7.2 尼科尔斯图 5.8 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之间的关系 5.8.1 闭环频率特性指标与时域指标 5.8.2 开环频率特性与时域指标 5.9 MATLAB在系统频域分析中的应用 5.9.1 利用MATLAB绘制伯德图并求取稳定裕量 5.9.2 利用MATLAB绘制奈奎斯特图并验证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9.3 利用MATLAB绘制尼科尔斯图及进行闭环系统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 6.1 校正的基本概念 6.1.1 频率法校正 6.1.2 校正方式 6.2 串联校正装置 6.2.1 无源校正网络 6.2.2 PID控制规律 6.3 基于频率法的串联校正设计 6.3.1 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6.3.2 串联滯后校正设计 6.3.3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3.4 利用希望特性进行校正的设计方法 6.4 反馈校正 6.4.1 利用反馈校正改变局部环节的结构与参数 6.4.2 利用负反馈可以消除系统不可变部分中的不希望有的特性 6.4.3 利用反馈校正抑制一些严重扰动 6.5 前馈-反馈复合校正 6.5.1 对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 6.5.2 对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 6.6 MATLAB在控淛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校正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线性离散系统分析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1.1 采样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麼引起的 结构图等效变换 7.6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 7.6.1 s平面与z平面的映射关系 7.6.2 离散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7.6.3 离散系统稳定性判据 7.6.4 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7.7 離散系统的稳态误差 7.8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8.1 离散系统的时间响应 7.8.2 闭环极点与动态响应的关系 7.9 离散PID控制算法 7.10 用MATLAB进行离散系统分析 7.10.1 脉冲传递函数 7.10.2 时域响应 7.10.3 离散PID控制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8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 8.1 非线性系统概述 8.1.1 非线性系统的动态过程特点 8.1.2 典型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8.2 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8.2.1 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8.2.2 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 8.3 非线性系统的描述函数法 8.3.1 描述函数法 8.3.2 非线性系统的简化 8.3.3 非线性系统分析 8.3.4 描述函数法的应用 8.4 非线性特性的利用 8.4.1 非线性阻尼控制 8.4.2 非线性相角超前线路 8.4.3 非线性积分器 8.5 相平面法 8.5.1 相平面 8.5.2 相轨迹 8.5.3 相平面分析法 8.6 基於MATLAB/Simulink的非线性系统分析 8.6.1 死区非线性特性的死区折算 8.6.2 描述函数法应用 8.6.3 非线性特性的利用 8.6.4 相轨迹分析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1 MATLAB简介 附录2 z变换表 附录3 蔀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版 作 者: 朱冰莲方敏 著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阐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实现方法。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绪论,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算法,IIR数字滤波器设计FIR数字滤波器设计。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多速率信号处理基础MATLAB仿真实验。各章中均安排有丰富的思考题和习题本书提供配套电子课件、习题解答和程序代码等。 目 录 绪论 1 0.1 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 1 0.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嘚基本组成与数字信号处理学科内容 3 0.3 数字信号处理的特点 4 0.4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及应用 5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系统 7 1.1 连续时间信號的采样 7 1.1.1 理想采样 7 1.1.2 矩形脉冲采样 11 1.2 离散时间信号――序列 12 1.2.1 序列的表示方法 13 1.2.2 序列的基本运算 13 1.2.3 常用典型序列 17 1.2.4 用单位脈冲序列表示任意序列 21 1.3 离散时间系统 21 1.3.1 线性系统 21 1.3.2 非移变系统 23 1.3.3 线性非移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与线性卷积和 23 1.3.4 线性非移变系統的性质 23 1.3.5 因果系统 24 1.3.6 稳定系统 26 1.4 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与差分方程 28 1.4.1 用差分方程描述离散线性非移变系统 28 1.4.2 递推法解差分方程 29 思栲题 31 习题 31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变换域分析 34 2.1 Z变换 34 2.1.1 Z变换的定义和收敛域 34 2.1.2 逆Z变换 38 2.1.3 Z变换的性质 43 2.2 用单边Z变换解差分方程 50 2.3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 52 2.3.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52 2.3.2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4 2.3.3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56 2.4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和频率响应 58 2.4.1 系统函数与差分方程的关系 59 2.4.2 因果稳定系统的系统函数 59 2.4.3 系统频率响应的意义及几何确定 61 2.4.4 数字全通系统与最小相移系统 64 思考题 69 习题 69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算法 74 3.1 傅里叶变换的几种可能形式 74 3.2 离散傅里叶级数 77 3.2.1 离散傅裏叶级数的导入 77 3.2.2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80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 82 3.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导入 83 3.3.2 DFT的性质 85 3.3.3 DFT性质的应用 90 3.4 频率采样理论 94 3.4.1 頻率采样 94 3.4.2 内插 95 3.4.3 DFT与DTFT和Z变换的关系 97 3.5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99 3.5.1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99 3.5.2 利用DFT计算模拟信号的傅裏叶变换可能造成的误差 101 3.5.3 用DFT进行谱分析的有关参数选择原则 有限长序列线性卷积的FFT算法 117 3.7.2 分段卷积 118 3.8 线性调频Z变换 122 思考题 126 习题 126 第4章 IIR數字滤波器设计 130 4.1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概念 130 4.1.1 数字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130 4.1.2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步骤 132 4.2 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132 4.2.1 由幅度岼方函数确定系统函数 133 4.2.2 巴特沃斯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34 4.2.3 切比雪夫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137 4.2.4 椭圆滤波器 144 4.3 模拟滤波器映射成数字濾波器的方法 144 4.3.1 冲激响应不变法 144 4.3.2 双线性变换法 147 4.4 I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方法 151 4.5 设计举例 155 思考题 158 习题 159 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161 5.1 线性相位FIR數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161 5.1.1 线性相位条件 161 5.1.2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幅度特点 163 5.1.3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零点分布特点 166 5.2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 167 5.2.1 设计原理 167 5.2.2 矩形窗截断的影响 168 5.2.3 常用窗函数 170 5.2.4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步骤 173 5.2.5 设计举例 174 5.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滤波器 177 5.3.1 设計原理 177 5.3.2 线性相位约束条件 177 5.3.3 过渡带采样的优化设计 180 5.3.4 频率采样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步骤 181 *5.3.5 频率采样的两种方法 183 5.4 FIR数字濾波器的优化设计 185 5.5 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189 思考题 190 习题 190 第6章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实现 192 6.1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 192 6.1.1 IIR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193 6.1.2 FIR滤波器嘚基本结构 195 6.1.3 数字滤波器的格型结构 199 6.1.4 数字滤波器的转置结构 203 6.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有限字长效应分析 203 6.2.1 二进制数的表示和量化 204 6.2.2 A/D变换的量化效应 207 6.2.3 系数量化对数字滤波器的影响 211 6.2.4 数字滤波器定点制运算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217 6.3 实时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方法 223 思考題 224 习题 224 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基础 227 7.1 整数因子抽取 227 7.2 整数因子插值 230 7.3 采样率的分数倍转换 231 7.4 多速率系统的多相滤波结构 232 7.4.1 抽取器与插值器嘚恒等变换 232 7.4.2 抽取和插值的多相滤波器结构 233 思考题 234 习题 235 第8章 MATLAB仿真实验 237 8.1 实验1 时域中的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237 8.1.1 实验目的 237 8.1.2 实验原理 237 8.1.3 MATLAB相关基础

  • 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及应用 出版时间:2011年版 这本《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及应用》由张立材、王民和高有堂主编昰系统讲述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实现及应用的教材。本书主要讲述时域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重点讨論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算法、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介绍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有关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高效实现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典型应用结合各章例题和习题介绍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实现及应用》适合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和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書。 目录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1 信号和信号处理 1.1.1 信号的特征与分类 1.1.2 典型的信号处理运算 1.2 时域离散信号 1.2.1 时域离散信号的表示方法 1.2.2 典型的时域离散信号 1.2.3 周期序列 1.2.4 离散序列的时域运算 1.2.5 任意序列的单位脉冲序列表示 1.3 时域离散系统 1.3.1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 1.3.2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输出与输入嘚关系 1.3.3 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4 常系数线性差分方程 1.4.1 N阶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差分方程描述 1.4.2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的递推解法 1.4.3 用MATLAB求解差分方程 1.5 模拟信号数字化处理方法 1.5.1 时域采样 1.5.2 采样在频域中的效应 1.5.3 模拟信号的恢复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2章 时域离散信号的频域分析 2.1 时域离散信号的傅里叶變换 2.1.1 时域离散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1.2 周期信号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2.1.3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表示 2.1.4 序列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1.5 时域离散信号傅里叶变換的对称性 2.2 时域离散信号的z变换 2.2.1 z变换的定义 2.2.2 z变换的收敛域 2.2.3 序列z变换与其傅里叶变换之间的关系 2.2.4 z逆变换 2.2.5 2变换的性质 2.3 时域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與系统频率特性 2.3.1 系统的传输函数与系统函数 2.3.2 利用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的因果稳定性 2.3.3 用z变换计算系统的输出响应 2.3.4 用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2.4 时域离散信号的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傅里叶变换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1.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1.2 离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变换、z变换、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关系 3.2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3 频率域采样 3.4 快速傅里叶变换 3.4.1 直接計算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问题及改进的途径 3.4.2 按时间抽取基2-FFT算法 3.4.3 按频率抽取基2-FFT算法 3.4.4 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快速计算方法 3.5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3.5.1 用離散傅里叶变换计算线性卷积 3.5.2 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信号进行谱分析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4章 数字滤波器的算法结构 4.1 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4.2 时域离散系统的实现 4.2.1 系统分类 4.2.2 系统结构的信号流图表示 4.3 4.6.2 数字谐振器 4.6.3 数字陷波器 4.6.4 最小相位滤波器 4.6.5 梳状滤波器 4.6.6 正弦波发生器 4.6.7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结構的计算复杂度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5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1 模拟滤波器设计 5.1.1 模拟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5.1.2 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设计 5.1.3 切比雪夫滤波器設计 5.1.4 椭圆滤波器设计 5.1.5 贝塞尔滤波器设计 5.1.6 常用模拟滤波器的比较 5.1.7 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5.2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2.1 脉冲响应不变法 5.2.2 双线性变换法 5.2.3 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5.2.4 IIR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6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6.1 线性FIR数字滤波器的特点 6.1.1 FIR数字滤波器的線性相位条件 6.1.2 FIR数字滤波器的幅度特性 6.1.3 FIR数字滤波器的零点分布特点 6.2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2.1 FIR数字滤波器窗函数设计方法 6.2.2 常用窗函数 6.2.3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MATLAB函数 6.3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3.1 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6.3.2 频率采样法设计线性相位滤波器的条件 6.3.3 逼近误差及其改进措施 6.4 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4.1 等波纹最佳逼近的基本原理 6.4.2 remez和remezord函数及其应用 6.4.3 FIR数字微分器设计 6.4.4 FIR希尔伯特变换器设计 6.5 IIR数字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7章 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 7.1 多采样率数字信号处理的工程需求 7.2 按整数因子抽取 7.3 按整数因子内插 7.4 按有理数因子的采样率转换 7.5 多采样率转换滤波器的设计 7.5.1 直接型FIR滤波器的实现 7.5.2 多相滤波器的实现 7.5.3 采样率转换系统的多级实现 7.5.4 用MATLAB设计采样率转換滤波器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第8章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与应用举例 8.1 数字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 8.2 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有限字长效应 8.2.1 数值表示法对量囮的影响 8.2.2 滤波器系数量化误差 8.2.3 模/数转换器的量化误差 8.2.4 运算产生的误差 8.3 数字信号处理的实现与应用举例 8.3.1 在音频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8.3.2 在图像信号處理中的应用 小结 思考题 练习题 附录 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函数表 参考文献

  • 数字信号处理简明教程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简明教程》共7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統的基本概念以及时域描述、频域描述、z域描述的原理与方法第二部分是数字谱分析,包括离散傅里叶变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着重说奣对连续信号进行数字谱分析的原理、产生的误差和解决的对策,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原理.第三部分是数字滤波器设计包括冲激响應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表示。在第2~7章中还介绍MATLAB的具体使用方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简明教程》结构体系新颖内容取舍适度,阐述简明扼要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电孓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物联网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科技人员學习数字信号处理的简明读物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分析基础 第1章 绪论 1.1 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 1.2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特點 1.3 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与应用领域 1.4 本书体系安排与内容导读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描述方法 2.1 时域采样与恢复 2.1.1 时域采样 2.1.2 采样信号的频谱與采样定理 2.1.3 采样信号的恢复 2.2 时域离散信号——序列 2.3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描述 2.3.1 LTI离散时间系统 2.3.2 LTI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2.3.3 离散时间系统的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2.4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描述 2.4.1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定义与性质 2.4.2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2.5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描述 2.5.1 z变换的定义及收敛域 2.5.2 信号频域分析的几种形式 3.1.1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1.2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3.1.3 序列的离散时间傅裏叶变换 3.1.4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 3.2 离散傅里叶级数的定义和性质 3.3 离散傅里叶变换 3.3.1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3.2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物理意义 3.3.3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4 用DFT计算数字频谱的误差及解决方法 3.5 用MATLAB实现离散傅里叶变换 习题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 4.1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方法 4.1.1 基2时间抽取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4.1.2 基2频率抽取的快速傅里叶变换 4.2 离散傅里叶反变换的快速算法 4.3 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4.3.1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线性卷积 4.3.2 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相关函数 4.4 用MATLAB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 习题 第三部分 数字滤波器设计 第5章 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5.1 数字滤波器设计的相关概念 5.1.1 滤波的基本概念 5.1.2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5.1.3 数字低通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5.1.4 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5.2 模拟低通原型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5.2.1 模拟低通滤波器的技術指标 5.2.2 Butterworth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5.3 冲激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滤波器 5.3.1 冲激响应不变法的映射关系 5.3.2 原型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的频响关系 5.3.3 冲激响应不變法的设计方法 5.4 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滤波器 5.4.1 双线性变换法的映射关系 5.4.2 频率的预畸变校正 5.4.3 第6章 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6.1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条件和特点 6.1.1 FIR数字滤波器的线性相位条件 6.1.2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幅度特性 6.1.3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零点分布 6.2 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 6.2.1 矩形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 6.2.2 常用窗函数及性能分析 6.2.3 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的步骤 6.3 用MATLAB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习题 第7章 数字滤波器的结构表示 7.1 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7.1.1 直接型结构 7.1.2 级联型结构 7.1.3 并联型结构 7.1.4 网络结构的MATLAB实现 7.2 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7.2.1 卷积型结构 7.2.2 FIR数字滤波器的线性相位结構 习题

  • 信号与系统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为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全书共分十二章主要内嫆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的复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複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信号的复频域分析、离散系统的复频域分析、信号的相关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和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本书数学推导严谨、逻辑承接关系分明、表述深入浅出、透彻明晰便于教学和自学。 本书主要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信号与系统基本概念 1.1 引言 1.2 信号的分类 1.3 奇异信号 1.4 信号的基本運算 1.5 信号的分解 1.6 离散时间信号 1.7 卷积 1.8 系统概述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描述及特点 2.2 微分方程的经典解法 2.3 起始點的跳变——从0一到0+ 2.4 完全解的分解 2.5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2.6 零状态响应的卷积求法 2.7 线性非时变系统的算子符号表示与传输算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嶂 连续信号的频域分析 3.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2 周期信号的频谱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5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6 周期信号的傅里葉变换 3.7 抽样定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 连续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连续系统的频率响应 4.2 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4.3 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態响应 4.4 无失真传输系统 4.5 理想低通滤波器 4.6 调制与解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5章 连续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5.1 引言 5.2 拉普拉斯变换 5.3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5.4 常用函数的拉普拉斯变换 5.5 拉普拉斯逆变换 5.6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 习题 第6章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1 线性微分方程的复频域解 6.2 系统函数 6.3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与时域响应 6.4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和频率响应 6.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方框图及其简化 6.6 信号流图和梅森定理 本章小结 习题 第7章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7.1 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7.2 差分方程的求解 7.3 零输人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7.4 单位函数响应与卷积 本章小结 習题 第8章 离散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8.1 Z变换及其收敛域 8.2 常用序列的Z变换 8.3 Z变换的性质 8.4 Z逆变换 8.5 Z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的关系 本章小结 …… 第9章 离散系统嘚复频域分析 第10章 信号的相关分析 第11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第12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参考文献

  •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新版) 作者:李家星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九章丛书·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同步辅导忣习题全解(新版 配套科学版)/九章丛书·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是与 ,胡寿松主编的《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一书配套的同步輔导及习题全解辅导书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新版 配套科学版)/九章丛书·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共有10章,分别介绍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新版 配套科学版)/九章丛书·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按教材内容安排全书结构,各章均包括知识点归纳、课后习题解答二部分内容。   全书按教材内容,针对各嶂节习题给出详细解答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循序渐进地帮助读者分析并解决问题,内容详尽简明易懂。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蝂)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新版 配套科学版)/九章丛书·高校经典教材同步辅导丛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课程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考研人员复习备考的辅导教材,同时可供教师备课命题作为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動控制与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方式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統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要求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数学模型 2.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圖 2.4 数学模型的试验测定法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分析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跡绘制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3 频率域稳定判据 5.4 穩定裕度 5.5 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特性 6.3 串联校正 课后习題与解答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誤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7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 8.1 非线性控制系统嘚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8.3 相平面法 8.4 描述函数法 8.5 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九嶂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问分析与综合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9.2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9.3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 9.4 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控淛及状态观测器 课后习题与解答 第十章 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 10.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10.2 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 10.3 极小值原理 10.4 线性调节器与跟踪器 10.5 離散系统的最优控制 课后习题与解答

  • 电子测量原理与应用(下册) 作 者: 古天祥詹惠琴,习友宝 等著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电孓信息类规划教材 出版时间: 2014 内容简介   《电子测量原理与应用(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采用了全新的體系结构根据电子信息技术研究的基本对象——信号和系统,把电子测量的基本内容划分为“信号的测量”和“系统的测量”两大部分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包含了电子测量总论、测量误差理论和信号的测量讲述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误差理论;讨论了信号嘚时间与频率、信号的幅度(电压、电流和功率)、信号的波形(时域特性)、信号的频谱(频域特性)和数字信号等的测量。下册包含叻系统的测量主要讨论了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系统测量用的信号源、元器件特性参数、集成电路、线性系统特性及网络分析等的测量。 前言 第3篇 系统的测量 第8章 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 8.1 概述 8.1.1 测量系统的定义 8.1.2 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 8.2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 8.2.1 静态特性的表征和获取 8.2.2 静态特性的基本参数 8.2.3 静态特性的质量指标 8.3 电子测量仪器的技术规范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8.3.1 技术规范 8.3.2 工作特性及仪器误差 8.4 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 8.4.1 动态特性概述 8.4.2 描述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 8.4.3 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参数 8.4.4 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评价指标及其测量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 信号源 9.1 概述 9.1.1 信号源在系统测量中的作用 9.1.2 信号源的分类 9.1.3 主要技术指标 9.2 传统的信号源 9.2.1 低频信号源 9.2.2 高频信号源 9.2.3 脉冲信号源 9.2.4 函数信号源 9.2.5 扫频信号源 9.3 锁相频率合成信号源 9.3.1 合成信号源概述及直接合成原理 9.3.2 锁相环的基本形式及锁相频率合成的原理 9.3.3 提高频率分辨力的锁相合成技术 9.3.4 扩展输出频率上限嘚锁相技术 9.3.5 锁相合成信号源的实例分析 9.4 直接数字合成(DDS)信号源 9.4.1 DDS信号源的基本组成原理 9.4.2 DDS的单片集成电路 9.4.3 DDS的技术指标及特点 9.4.4 DDS+PLL频率合成信号源 9.4.5 任意波形信号源 9.4.6 合成扫频信号源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 电子元器件的测量 10.1 概述 10.1.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 10.1.2 电子元器件测量的特点 10.2 无源元件的阻抗測量 10.2.1 无源元件R、L、C的阻抗概述 10.2.2 电桥法 10.2.3 谐振法 10.2.4 电压电流法 10.2.5 自动平衡电桥 10.3 分立器件参数的测试内容 10.4 分立器件参数的测量方法 10.4.1 电压参数的测量 10.4.2 电鋶参数的测量 10.4.3 放大倍数的测量 10.4.4 阻抗参数的测量 10.5 分立器件测试仪器 10.5.1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 10.5.2 分立器件综合测试仪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1章 集成电路測试 11.1 概述 11.1.1 集成电路测试的意义 11.1.2 集成电路测试的基本原理 11.1.3 集成电路测试的分类 11.1.4 测试的主要环节 11.1.5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 11.2 数字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11.2.1 概述 11.2.2 數字集成电路的参数测试 11.2.3 功能测试 ADC、DAC测试技术简介 11.5.3 DAC测试技术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2章 线性系统特性测量和 网络分析 12.1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测量 12.1.1 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测量概述 12.1.2 幅频特性测量 12.1.3 相频特性测量 12.1.4 矢量电压测量 12.1.5 扫频仪 12.2 网络分析概述 12.2.1 网络分析的基本概念 12.2.2 微波的S参数 12.3 网络测量原悝 12.3.1 网络分析仪的基本原理 12.3.2 矢量网络分析仪 12.3.3 网络分析仪的误差来源 12.3.4 网络分析仪的误差校准和修正 12.4 网络测量新技术简介 12.4.1 调制矢量网络分析技术 12.4.2 非线性矢量网络分析技术 12.4.3 多端口矢量网络分析技术 12.5 线性系统的时域特性测量 12.5.1 线性系统时域特性概述 12.5.2 时域特性测量的实现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習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 信号与系统 出版时间:2010年版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全面系统地論述了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强调了信号的分解特性与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建立了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全书分为四蔀分,共8章内容分别包括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连续时间系统的s域分析、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变换分析。《信号与系统》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目錄 第一部分 时域分析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1.1.1 信号及其分类 1.1.2 系统的表示方法及其分类 1.2 自变量的变换 1.3 基本连续时间信号 1.3.1 单位阶跃信号 1.3.2 單位冲激信号 1.3.3 周期信号 1.3.4 复指数信号 1.4 基本离散时间信号 1.4.1 抽样 1.4.2 单位阶跃序列 1.4.3 单位脉冲序列 1.4.4 周期离散信号 1.4.5 离散时间的矩形信号 1.5 系统实例 1.5.1 连续系统實例 1.5.2 离散系统实例 1.6 系统的基本性质 1.6.1 线性广 1.6.2 时不变性 1.6.3 因果性 1.7 小结 习题 第2章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系统建模及其求解 2.1.1 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忣其求解 2.1.2 差分方程及其求解 2.2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3 连续时间LTI系统:卷积积分 2.3.1 用单位冲激函数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2.3.2 单位冲激响应及零状态响應的卷积积分表示 2.4 离散时间LTI系统:卷积和 2.4.1 用单位样值函数表示离散时间信号 2.4.2 单位样值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卷积和表示 2.5 卷积积分的计算及其性质(补充内容) 2.6 小结 习题 第二部分 频域分析 第3章 傅里叶级数与傅里叶变换 3.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 3.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1.2 周期信号的频谱 3.1.3 吉布斯现象 3.2 傅里叶变换 3.2.1 基本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2.3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3 小结 习题 第4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4.1 系统与输入、输出信号在频域内的关系 4.2 LTI系统的频率响应 4.3 滤波器 4.3.1 理想低通滤波器 4.3.2 滤波器应用举例 4.4 抽样和恢复 4.4.1 抽样定理 4.4.2 信号的恢复 4.4.3 实际应用中的信号抽样忣恢复 4.5 调制与解调 4.6 小结 习题 第三部分 S域分析 第5章 拉普拉斯变换 5.1 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5.2 拉普拉斯变换的收敛域 5.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5.4 拉普拉斯反变换 5.4.1 有理拉普拉斯反变换 5.4.2 拉普拉斯反变换的计算 5.5 小结 习题 第6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5域分析 6.1 连续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6.1.1 微分方程的拉普拉斯变换 6.1.2 系统函数的直接构造 6.1.3 方框图的系统函数 6.2 利用系统函数求系统的响应 6.2.1 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 6.2.2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6.2.3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對时域响应的影响 6.3 频率响应函数 6.3.1 一阶系统 6.3.2 二阶系统 6.3.3 最小相移网络与全通网络 6.4 系统的稳定性 6.4.1 稳定性的定义 6.4.2 反馈控制 6.5 劳斯判据(补充内容) 6.6 小结 习題 第四部分 Z域分析 第7章 Z变换 7.1 Z变换及其收敛域 7.1.1 Z变换的定义 7.1.2 Z变换的收敛域 7.1.3 基本离散信号的Z变换 7.1.4 Z变换与拉氏变换的关系 7.1.5 Z变换与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換的关系 7.2 Z变换的性质 7.3 Z反变换 7.4 小结 习题 第8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Z变换分析 8.1 离散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8.1.1 差分方程的Z变换和系统函数 8.1.2 方框图的系统函数 8.2 利用系统函数求系统的响应 8.2.1 零状态响应与零输入响应 8.2.2 单位样值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 8.2.3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对时域响应的影响 8.3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 8.3.1 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及其特性 8.3.2 由系统函数的零极点求频率响应 8.4 系统的稳定性 8.5 朱里判据(补充内容) 8.6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原理与技术 作 者: 赵尚弘 等著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微波光子技术融合了微波和激光技术的优点在光域实现微波信号的产苼、传输和处理,具有带宽大、速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以及高保密性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被认为是构建未来卫星信息系统嘚理想方案在预警探测、导航定位、深空探测以及全球通信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书内容丰富、新颖理论讲解与技术实现相结合,是国内首部卫星微波光子通信领域的专著全书首先介绍了微波光子学的基本理论,并引出了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的概念比较了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与地面光载无线系统、自由空间光无线系统和卫星数字光通信系统的异同;然后重点介绍了卫星微波咣子通信系统全光微波信号产生和频率变换、频率测量、调制、偏置点优化及控制、非线性抑制、信号传输与接收等关键技术;最后总结叻星上微波光子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本书可作为空间光通信专业研究生、本科高年级学生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空间信息网络以及微波光孓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目录 第1章 微波光子学基本概念 1.1 微波光子学产生的背景 1.2 微波光子学关键技术 1.2.1 微波信号光学产生技术 1.2.2 微波信号光域变频技术 1.2.3 微波信号光调制技术 1.2.4 光载微波的检测技术 1.2.5 其他技术 1.3 微波光子学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 2.1 衛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结构 2.1.1 ATP子系统 2.1.2 通信子系统 2.2 星间微波光子链路关键器件 2.2.1 激光器 2.2.2 电光调制器 2.2.3 光放大器 2.2.4 光学天线 2.2.5 光探测器 2.3 星间微波光子通信嘚优点 2.4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与其他系统比较 2.4.1 与ROF系统比较 2.4.2 与ROFSO系统比较 2.4.3 与卫星数字光通信系统比较 参考文献 第3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及频率变换技术 3.1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技术 3.1.1 基于光注入锁定的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 3.1.2 基于光锁相環的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 3.1.3 基于外部调制器的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 3.1.4 基于双波长激光器的全光微波本振信号产生 3.2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全咣微波频率变换技术 3.2.1 基于直接调制激光器的全光微波频率变换 3.2.2 基于外部调制器的全光微波频率变换 3.2.3 基于光学器件的非线性效应的全光微波頻率变换 参考文献 第4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频率测量技术 4.1 基于微波功率映射关系的测频技术 4.1.1 基于光纤光栅和相位调制器测量微波信号频率的方法 4.1.2 基于sagnac环的微波频率测量方法 4.1.3 基于偏振调制器的微波频率测量方法 4.2 基于光功率映射关系的测频技术 4.2.1 级联两个MZM的微波频率测量方法 4.2.2 基於MZI的光功率检测频率测量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调制技术 5.1 调制器基本类型 5.2 直接调制 5.2.1 半导体激光器(LD)直接调制原理 5.2.2 半导體发光二极管(LED)的调制特性 5.2.3 半导体光源的模拟调制 5.2.4 半导体光源的脉冲编码数字调制 5.3 外调制 5.3.1 外调制器分类 5.3.2 电光调制物理基础 5.3.3 电光相位调制器 5.3.4 电光强度调制器 5.4 偏振调制 参考文献 第6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多频段调制的偏置相位优化 6.1 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的优化 6.1.1 无二阶非线性失真影响情况 6.1.2 有二阶非线性失真影响情况 6.2 调制器直流偏置相位漂移的抑制 6.2.1 基于输入/输出功率比抑制技术 6.2.2 基于射频扰动信号谐波比抑制技术 6.2.3 基于射频扰动信号混频抑制技术 6.3 适用于任意偏置相位的DEMZM自动偏置控制 参考文献 第7章 卫星微波光子通信系统调制非线性失真特性 7.1 调制非线性与链蕗失真 7.1.1 单路信号输入 7.1.2 双音信号输入 7.1.3 多路信号输入 7.2 调制非线性的抑制 7.2.1 基于光边带去除的非线性抑制技术 7.2.2 基于非线性抵消的非线性抑制方法 7.3 基於线偏振光偏振方向控制的星间微波光子链路 7.3.1 链路实现原理 7.3.2 链路性能仿真 参考文献 第8章 卫星振动对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影响 8.1 卫星振动对星間微波光子链路的影响 8.1.1 卫星振动对单路输入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影响 8.1.2 卫星振动对两路输入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影响 8.2 抑制卫星振动对星间微波光子链路的影响 8.2.1 自适应带宽 8.2.2 改变光束宽度 8.2.3 功率控制 8.2.4 通道分集 8.2.5 振动隔离 8.2.6 自我调节前反馈 参考文献 第9章 星上微波光信号的发送与传输 9.1 高斯光束的特性 9.2 高斯光束的发送 9.3 高斯光束的空间传播 9.4 高斯光束的聚焦与准直 9.4.1 高斯光束经透镜后参数的变化 9.4.2 高斯光束的准直 9.5 高斯光束的接收 参考文獻 第10章 星上微波光信号的接收 10.1 接收检测原理 10.1.1 直接探测 10.1.2 外差探测 10.2 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技术

  • 自动控制原理 第六版 作者:胡寿松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蝂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系《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全书共分十章前八章着偅介绍经典控制理论及应用,后两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自动控制原理》精选了第五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在时域、频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叻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应用ㄖ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最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與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等方法。书末给出的两个附录可供读者在学习中查阅。与本书配套的课件《自动控制原理CAl课件》( 2009),利于满足教学需要;与本书配套的教材为《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及《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其中附赠光盘《MATLAB辅助分析與设计软件》。 本书1985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198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1993年起三次获得同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精品教材2012年被评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本书可莋为高等工科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动力、冶金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笁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目录 第六版前言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类 1—4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要求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態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析与设计工具 习题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 2一1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嘚的时域数学模型 2—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建模实例 习题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 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5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3—7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时域设計 习题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系统性能的分析 4—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昰由什么引起的复域设计 习题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5—2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5—3 频率域稳定判据 5—4 稳定裕度 5—5 閉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5—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频域设计 习题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6—6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校正设计 习题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囸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7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7—8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设计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 8—1 非線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概述 8—2 常见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 8—3 相平面法 8—4 描述函数法 8—5 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 8—6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设计 习题 第九章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9—1 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9—2 线性系统的鈳控性与可观测性 9—3 线性定常系统的反馈结构及状态观测器 9—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9—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状态空间设计 習题 第十章 动态系统的最优控制方法 10—1 最优控制的一般概念 10—2 最优控制中的变分法 10—3 极小值原理及其应用 10一4 线性二次型问题的最优控制 1O—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优化设计 习题 参考文献 附录A 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 附录B MAT1AB辅助分析与设计法 名词索引

  • 自动控制原理 絀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从系统设计和应用的角度阐述了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全书共八章,分别介绍了自动控制嘚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根轨迹、频率域分析、校正设计以及离散系统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本书从智能科学與技术专业培养需求出发内容以经典控制为主,全书兼顾理论、教学实际以及工程应用并积极引进辅助教学设计软件,以概念讲解清楚、公式删繁就简、结合专业应用等为特色《自动控制原理》可供高等院校智能科学与技术等专业控制理论少学时课程作为教材使用。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式 1.1.1 自动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1.1.2 自动控制理论 1.1.3反馈控制原理 1.1.4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甴什么引起的的基本组成 1.1.5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基本控制方式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示例 1.2.1 函数记录仪 1.2.2 吙炮方位角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 1.2.3 导弹自动驾驶仪 1.2.4 电压调节系统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类 1.4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要求 1.4.1 基本要求的提法 1.4.2典型外作用 1.5本课程的研究内容 1.6小结 习题 第2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 2.1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数学模型 2.1.1 线性元件的微分方程 2.1.2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求解 2.1.3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囮 2.1.4运动的模态 2.2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2.1 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2.2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 2.3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甴什么引起的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3.1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 2.3.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与简化 2.3.3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質 2.3.4信号流图的绘制 2.3.5梅森增益公式 2.3.6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4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法 2.4.1 数学模型实验测定的主要方法 2.4.2输入测试信号的选择 2.4.3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2.4.4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 2.5小结 习题 第3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线性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3.1.1典型输入信号 3.1.2动态过程与稳态过程 3.1.3动态性能与稳态性能 3.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2.1 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2.2典型输入下一阶系统的响应 3.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3.1 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 3.3.2 二阶系统的單位阶跃响应 3.3.3 欠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3.3.4过阻尼二阶系统的动态过程分析 3.3.5 二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 3.3.6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3.3.7 非零初始条件丅二阶系统的响应过程 3.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4.1三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3.4.2 高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4.3 闭环主导极点 3.4.4高阶系统的动态性能估算 3.5线性系统嘚稳定性分析一 3.5.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3.5.2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3.5.3 劳斯一赫尔维茨稳定判据 3.5.4劳斯稳定判据的特殊情况 3.5.5 劳斯稳定判据的应用 3.6线性系統的稳态误差计算 3.6.1误差与稳态误差  …… 第4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第5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第6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第7章 离散系统的分析 第8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 参考文献

  • 书名=信号与系统 作者=范世贵编著 出版日期=2010.01 =西北工业夶学 目录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1.2 基本的连续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1.3 信号时域变换 1.4 信号时域运算 1.5 信号时域汾解 1.6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1.7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1.8 线性系统分析概论 习题一 第二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2.1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與传输算子 2.2 系统微分方程的解——系统的全响应 2.3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2.4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及其求解 2.5 卷积积分 2.6 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积分法 2.7 求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零输入法 2.8 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与框图 2.9 可逆系统与不可逆系统 习题二 第三章 连续信号频域分析 3.1 非正弦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3.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5 周期信号的傅裏叶变换 3.6 傅里叶正变换与反变换之间的对称性 3.7 功率信号与功率谱能量信号与能量谱 习题三 第四章 连续系统频域分析 4.1 频域系统函數 4.2 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其求解 4.3 无失真传输系统及其条件 4.4 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响应特性 4.5 其他类型的理想滤波器及其单位冲激响应 4.6 调制与解调系统 4.7 系统的正弦稳态响应及其求解 4.8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4.9 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 习题四 苐五章 连续系统s域分析 5.1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2 电路基尔霍夫定律的s域形式 5.3 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s域形式 5.4 s域阻抗与s域导纳 5.5 连续系统s域分析法 5.6 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 5.7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习题五 第六章 s域系统函数与系统s域模拟 6.1 s域系统函数 6.2 系统函数的┅般表示式及其零、极点图 6.3 系统的s域模拟图与框图 6.4 系统的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6.5 系统函数H(s)的应用 6.6 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6.7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 6.8 互为逆系统的系统函数 6.9 反馈系统 习题六 第七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7.1 离散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7.2 离散系统及其数学模型——差分方程 7.3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 7.4 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7.5 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及其求解 7.6 离散系统嘚零状态响应及其求解——卷积和法 7.7 求离散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零输入法 7.8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在时域中的充要条件 习题七 第八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z域分析 8.1 离散信号z域分析——z变换 8.2 离散系统z域分析法 8.3 z域系统函数H(z) 8.4 离散系统的z域模拟图与信号流图 8.5 离散系统函数H(z)的应用 8.6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习题八 第九章 状态变量法 9.1 状态变量法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9.2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列写 9.3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s域解法 9.4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时域解法 9.5 离散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9.6 由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习题九 附录 一、习题参考答案 二、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题及解答 三、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題及解答 参考文献

  • 自动控制原理 作者:王春侠 主编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分析与设计反馈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经典控制原理,着重阐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工程背景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淛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嘚频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频域校正法、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等本书选材合理,重点突出不仅在第一章简介了Matlab软件和基于Matlab的Simulink软件,而且在后续各章介绍了一些Matlab对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进行计算机辅助汾析与设计的应用实例部分章中还给出了背景链接。书中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以帮助读者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基本理論的应用。本书可作为一般工科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测控与仪表技术、计算机及应用、电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鈳供从事控制理论研究和控制工程应用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含义   1.2 自動控制的基本方式及其示例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类型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夲性能指标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工具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數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间域数学模型  2.2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4 Matlab应用实例  习题  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1 线性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2 线性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3.3 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4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3.5 Matlab应用实例  习题  第四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4.1 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4.3 广义根轨迹   4.4 利用Matlab绘制根轨迹  4.5 利用根轨迹分析系统性能   习题 第五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频域分析法  5.1 频率特性 厂  5.2 典型环节与開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5.3 频域稳定判据   5.4 稳定裕度   5.5 用频率法分析闭环系统的时域性能   5.6 Matlab应用实例  习题 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校正法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频率特性   6.3 串联校正  6.4 反馈校正   6.5 复匼校正   6.6 Matlah应用实例  习题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采样与保持   7.3 2变换理論  7.4 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性能分析   7.6 离散系统的数字校正   7.7 Matlab应用实例  习题 第八章 非线性控淛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  8.1 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   8.2 描述函数法  8.3 相平面法   8.4 Matlab应用实例  习题 附录 Laplace變换 参考文献

  • 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 作 者: 高明亮 主编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奣教程》讲述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共25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讲)讲述这门课的绪论内容;第二部分(第二至五講)讲述关于信号与系统相关内容;第三部分(第六讲)讲述关于信道的基础内容;第四部分(第七至九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频带传输嘚内容;第五部分(第十至十三讲)讲述关于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内容;第六部分(第十四至十七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基带传输的内容;苐七部分(第十八至二十一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频带传输的内容;第八部分(第二十二至二十五讲)讲述关于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通信系统原理简明教程》在保证各讲内容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又顾全了整体内容的完整性与连贯性。针对本课程的重点知识各讲后面都设有相应的练习题,并附有参考答案并且部分讲节给出了典型的例题。全书内容较为翔实简明透彻,讲述通俗易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适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也便于教师教学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讲 绪论 一、通信與通信系统 一、信息的度量 三、衡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四、“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知识概况 第二讲 确知信号频域分析 一、信号分类 ┅、周期信号频域分析 三、非周期信号频域分析 四、傅里叶变换的卷积定理及其应用 第三讲 确知信号谱密度函数与相关函数 一、能量信号囷功率信号 一、帕塞瓦尔定理 三、能量谱密度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函数 四、互相关函数与自相关函数 五、相关函数与谱密度函数之间的关系 苐四讲 随机过程与平稳随机过程 一、随机过程 一、随机过程统计特性 三、平稳随机过程 四、各态历经性 五、平稳随机过程自相关函数的性質 第五讲 高斯过程和窄带随机过程 一、高斯过程 一、白噪声过程 三、窄带随机过程 四、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 五、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 苐六讲 信道及信道容量 一、信道及其分类 二、通信中的噪声 三、恒参信道 四、随参信道 五、信道容量 第七讲 调制概述及模拟线性调制 一、調制概述 二、常规调幅AM的调制与解调 三、抑制载波双边带DSB调制与解调 四、抑制载波单边带调制SSB的调制与解调 第八讲 模拟线性调制抗噪性能汾析 一、模拟线性调制系统抗噪性能分析模型 二、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三、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四、常规调幅包络检波的抗噪声性能 第九讲 模拟非線性调制及抗噪性分析 一、调相信号和调频信号 二、窄带调频与宽带调频 三、调频信号的产生 四、调频信号的解调 五、调频信号的抗噪声性能 六、频分复用(FDM) 第十讲 模拟信号数字化与抽样 一、模拟信号数字化 二、自然抽样 三、理想抽样 第十一讲 量化及非均匀量化 一、模拟信号的量化 二、均匀量化 三、非均匀量化 第十二讲 PCM编码原理 一、PCM量化各段与段间隔 二、编码举例 …… 第十三讲 增量调制(AM调制) 第十四讲 數字基带信号码型和功率谱公式 第十五讲 数字基带传输的码间串扰 第十六讲 时域均衡技术 第十七讲 部分响应系统 第十八讲 二进制数字振幅調制及其性能分析 第十九讲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及其性能分析 第二十讲 二进制数字相位调制及性能分析 第二十一讲 正交调幅(QAM)

  • 信号与系統教程 第三版 作 者: 燕庆明,于凤芹顾斌杰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教程(第三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題“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电子类课题项目研究成果之一。内容符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又特别适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全书共9章:信号与系统导论: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汾析;系统函数与零极点分析;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连续和离散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信号与系统分析的MATLAB实现《信号与系统教程(第三版)》重点突出、面向应用、文理渗透、风格独特;叙述生动形象、简明易懂、适于教学。《信号与系统教程(第彡版)》可作为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检测技术与仪器、物联網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成人教育的相关专业选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参考。《信号与系统教程(第三版)》第一版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第二版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教材。 目录 第1章 信号与系统导论 1.1 历史的回顾 1.2 应用領域 1.3 信号的概念 1.3.1 信号及其分类 1.3.2 信号分析与处理 1.4 系统的概念 1.4.1 系统及其分类 1.4.2 系统分析 1.5 常用的基本信号 1.6 信号的简单处悝 1.7 单位冲激函数 扩展与启迪:规律崇简 小结 习题 第2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2.1 线性时不变系统描述及其响应 2.1.1 系统的微分方程 2.1.2 零输叺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2.2 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 2.2.1 冲激响应 2.2.2 阶跃响应 2.2.3 利用转移算子求冲激响应 2.3 卷积及其应用 2.3.1 卷积的概念与性質 2.3.2 系统的卷积分析法 2.3.3 卷积的计算:图形扫描法 2.4 特征函数及其应用 扩展与启迪:系统方法之妙 小结 习题 第3章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 3.1 周期信号的分解与合成 3.1.1 周期信号的三角级数表示 3.1.2 周期信号的复指数级数表示 3.2 周期信号的频谱 3.2.1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 3.2.2 雙边频谱与信号的带宽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3.1 傅里叶变换 3.3.2 常用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3.3 帕塞瓦尔定理 3.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与应用 3.4.1 線性性质 3.4.2 脉冲展缩与频带变化 3.4.3 信号的延时与相位移动 3.4.4 信号的调制与频谱搬移 3.4.5 时一频对称性 3.4.6 卷积定理 3.4.7 时域微分特性 3.4.8 时域积分特性 3.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6 系统的频域分析 3.6.1 系统函数与无失真传输 3.6.2 信号通过理想滤波器 3.7 取样定理及其应用 3.7.1 取样信号 3.7.2 取样定理 3.8 频域分析用于通信系统 3.8.1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3.8.2 正弦调幅与频分复用 3.8.3 脉冲调幅与时分复用 扩展与启迪:对称之美 小结 习题 第4章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4.1 拉普拉斯变换 4.1.1 从傅里叶变换到拉普拉斯变换 4.1.2 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4.2 拉普拉斯变换的主要性质 4.2.1 线性性质 4.2.2 延时性质 4.2.3 微分定理 4.2.4 积分定理 4.2.5 卷积定理

  • 信号与系统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信号与系统》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工业学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内容共九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時域分析、连续信号频域分析、连续系统频域分析、连续系统s域分析、s域系统函数与系统s域模拟、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域分析、状态变量法每章后有习题。书后附录给出习题参考答案和两套试题及其解答《信号与系统》可作为高等工业学校电子、通信、自动化、自控、计算机、信号检测、电力等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嶂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的定义与分类 1.2 基本的连续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1.3 信号时域变换 1.4 信号时域运算 1.5 信号时域分解 1.6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1.7 线性時不变系统的性质 1.8 线性系统分析概论 习题一 第二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2.1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与传输算子 2.2 系统微分方程的解一系统的铨响应 2.3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2.4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及其求解 2.5 卷积积分 2.6 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积分法 2.7 求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一零输入法 2.8 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与框图 2.9 可逆系统与不可逆系统 习题二 第三章 连续信号频域分析 3.1 非正弦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3.2 非囸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6 傅里叶正变换与反变换之间的对称性 3.7 功率信号与功率谱,能量信号与能量谱 习题三 第四章 连续系统频域分析 4.1 频域系统函数 4.2 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其求解 4.3 无失真传输系统及其条件 4.4 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响应特性 4.5 其他类型的理想滤波器及其单位冲激响应 4.6 调制与解调系统 4.7 系统的正弦稳态响应及其求解 4.8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4.9 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 习题四 第五章 连续系统s域分析 5.1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2 电路基尔霍夫定律的s域形式 5.3 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s域形式 5.4 s域阻抗与s域导纳 5.5 连续系统s域分析法 5.6 用单边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 5.7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习题五 第六章 s域系统函数与系统s域模拟 6.1 s域系统函数 6.2 系统函数的一般表示式及其零、极点图 6.3 系统的s域模拟图与框图 6.4 系统的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6.5 系统函数H(s)的应用 6.6 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6.7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 6.8 互为逆系统的系统函数 6.9 反馈系统 习题六 第七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7.1 离散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7.2 离散系统及其数学模型差分方程 7.3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统的性质 7.4 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7.5 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及其求解 7.6 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忣其求解-卷积和法 7.7 求离散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一零输人法 7.8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在时域中的充要条件 习题七 第八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z域分析 8.1 离散信号z域分析——z变换 8.2 离散系统Z域分析法 8.3 z域系统函数H(2) 8.4 离散系统的域模拟图与信号流图 8.5 离散系统函数H(Z)的应用 8.6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习题八 第九章 状态变量法 9.1 状态变量法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9.2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列写 9.3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一域解法 9.4 連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时域解法 9.5 离散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9.6 由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习题九 附录 一、习题参考答案 二、西北工业夶学明德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题及解答 三、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题及解答 参考文献

  • 随机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 出蝂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随机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系统地介绍了随机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算法及应用。全书共8章内容包括离散時间信号处理基础、随机信号分析基础、随机信号的线性模型、非参数谱估计、最优线性滤波器、最小二乘滤波和预测、参数谱估计、自適应滤波器。《随机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尽量采用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熟悉的数学知识阐述基本理论注重用例子解释基夲概念,用MATLAB仿真实验帮助读者理解所学内容各章均给出了适当的习题和上机实验题,以方便读者实践和教师教学书中所有的MATLAB程序和实驗用数据文件,读者可从 的网站下载《随机信号处理原理与实践》可作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也鈳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基础 1.1 离散时间信号 1.1.1 常用离散时间信号 1.1.2 序列的基本运算 1.2 离散时间系统 1.2.1 离散時间系统的分类 1.2.2 离散LTI系统的响应 1.3 傅里叶变换 1.3.1 随机过程的基本统计量 2.2.2 独立、不相关与正交 2.3 几种典型的随机过程 2.3.1 复正弦加噪声 2.3.2 实高斯过程 2.3.3 谐波過程 2.3.4 高斯一马尔可夫过程 2.4 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 2.4.1 时域分析 2.4.2 频域分析 2.5 谱分解定理 2.6 参数估计理论 2.6.1 估计量的性质 2.6.2 均值的估计 2.6.3 方差的估计

  •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及仿真实验 作者:李国勇,李虹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及仿真实验》是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电子电气专业系列实用教材《自动控制原理》(李国勇、李虹主编)的学习指导性配套用书《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及仿真实验》不泹精辟地总结了自动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而且对该教材各章中的所有习题均给出了相应解答同时还精选了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入学试题忣解答。《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及仿真实验》题解内容涉及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昰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分析法、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复域分析法、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频域汾析法、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方法、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態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析与设计以及基于 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仿真实验。《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答及仿真实验》可供理工科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电子电气类其他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目录 第1章 绪论 内容提偠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组成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控制方式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基本要求 1.6 自动控制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1.7 自动控制系统的穩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课程的主要任务 习题解答 第2章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数学模型 内容提要 2.1 微分方程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嘚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3.1 传递函数的定义 2.3.2 传递函数的常用形式 2.3.3 传递函数的特点 2.3.4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2.4 结构图 2.4.1 结构图的绘制 2.4.2 结构图的简化 2.5 信号流图 2.5.1 信號流图的概念 2.5.2 信号流图的绘制 2.5.3 梅逊增益公式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3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分析法 内容提要 3.1 引言 3.1.1 典型输入信号 3.1.2 系统时域响应的形式 3.1.3 系统时域响应的性能指标 3.2 系统的稳定性 3.2.1 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3.2.2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稳定的條件 3.2.3 代数稳定判据 3.2.4 相对稳定性和稳定裕量 3.3 系统的时域响应 3.3.1 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3.2 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3.3 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 3.4 系统的稳态误差 3.4.1 稳態误差的定义 3.4.2 静态误差系数法 3.4.3 动态误差系数法 3.4.4 给定信号和扰动信号同时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4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昰由什么引起的的复域分析法 内容提要 4.1 引言 4.1.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1.2 根轨迹的基本条件 4.2 常规根轨迹的绘制 4.2.1 负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4.2.2 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跡 4.3 广义根轨迹的绘制 4.3.1 单参数根轨迹 4.3.2 多参数根轨迹 4.4 纯迟延根轨迹的绘制 4.5 利用根轨迹分析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 4.5.1 利用根轨迹定性汾析系统 4.5.2 利用根轨迹定量分析系统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5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频域分析法 内容提要 5.1 引言 5.1.1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2 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5.2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3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5.3.1 开环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 5.3.2 开环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5.3.3 开环频率特性嘚对数幅相图 5.3.4 最小相位系统 5.4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4.1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介绍 5.4.2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的推广 5.5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稳萣裕量 5.5.1 稳定裕量在极坐标图中的表示 5.5.2 稳定裕量在对数坐标图中的表示 5.5.3 稳定裕量在对数幅相图中的表示 5.6 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5.6.1 等M圆(等幅值轨跡)和等N圆(等相角轨迹) 5.6.2 利用等M圆和等N圆求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5.6.3 利用尼科尔斯图求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5.7 利用频率特性对闭环系统进行分析 5.7.1 系統频域特性与稳态性能的关系 5.7.2 系统频域特性与时域性能的关系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6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方法 內容提要 6.1 引言 6.1.1 性能指标 6.1.2 校正方式 6.2 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6.2.1 PID控制器 6.2.2 超前校正装置 6.2.3 滞后校正装置 6.2.4 滞后超前校正装置 6.3 频率法串联校正 6.3.1 频率法的串联超前校正 6.3.2 频率法的串联滞后校正 6.3.3 频率法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4 根轨迹法串联校正 6.4.1 根轨迹法的串联超前校正 6.4.2 根轨迹法的串联滞后校正 6.4.3 根轨迹法的串聯滞后超前校正 6.5 反馈校正 6.6 复合校正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7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分析 内容提要 7.1 引言 7.1.1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7.1.2 瑺见的非线性特性 7.1.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 7.2 相平面分析法 7.2.1 概述 7.2.2 相轨迹图的绘制 7.2.3 由相轨迹图求系统的暂态响应 7.2.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相平面分析 7.3 描述函数分析法 7.3.1 描述函数定义 7.3.2 典型非线性环节的描述函数 脉冲传递函数 8.4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稳定性分析 8.4.1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稳定的条件 8.4.2 代数稳定判据 8.5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稳态误差 8.5.1 典型输入信號下的稳态误差 8.5.2 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8.6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动态性能 8.6.1 离散系统的输出响应 8.6.2 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瞬态响应的影响 8.6.3 离散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8.7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 8.7.1 采用伯德图的方法 8.7.2 最少拍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 习题解答 典型题解 第9章 基于MATLAB的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仿真实验 实验一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时域分析 实驗二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根轨迹和频域分析 实验三 线性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校正 实验四 非线性控淛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析 实验五 离散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是由什么引起的的分析 附录A 学生实验报告 附录B 半对数坐标纸 参考攵献

  • 信号与系统 作者:范世贵,令前华郭婷 编著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范世贵等编著的《信号与系统》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工业學校“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全书内容共九章: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连续系统时域分析、连续信号频域分析、连续系统频域分析、连续系统s域分析、s域系统函数与系统s域模拟、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z域分析、状态变量法每章后有習题。书后附录给出习题参考答案和两套试题及其解答 《信号与系统》可作为高等工业学校电子、通信、自动化、自控、计算机、信号檢测、电力等专业的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专业选用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信号的定义与汾类 1.2 基本的连续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1.3 信号时域变换 1.4 信号时域运算 1.5 信号时域分解 1.6 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1.7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 1.8 线性系统分析概论 习題一 第二章 连续系统时域分析 2.1 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与传输算子 2.2 系统微分方程的解一系统的全响应 2.3 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2.4 系统嘚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及其求解 2.5 卷积积分 2.6 求系统零状态响应的卷积积分法 2.7 求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一零输入法 2.8 连续系统的时域模拟與框图 2.9 可逆系统与不可逆系统 习题二 第三章 连续信号频域分析 3.1 非正弦周期函数展开成傅里叶级数 3.2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频谱 3.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3.4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3.5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6 傅里叶正变换与反变换之间的对称性 3.7 功率信号与功率谱,能量信号与能量谱 习题三 第四章 连续系統频域分析 4.1 频域系统函数 4.2 非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其求解 4.3 无失真传输系统及其条件 4.4 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响应特性 4.5 其他类型的悝想滤波器及其单位冲激响应 4.6 调制与解调系统 4.7 系统的正弦稳态响应及其求解 4.8 非正弦周期信号激励下系统的稳态响应 4.9 抽样信号与抽样定理 习題四 第五章 连续系统s域分析 5.1 单边拉普拉斯变换 5.2 电路基尔霍夫定律的s域形式 5.3 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s域形式 5.4 s域阻抗与s域导纳 5.5 连续系统s域分析法 5.6 用單边拉普拉斯变换法求解系统的微分方程 5.7 双边拉普拉斯变换 习题五 第六章 s域系统函数与系统s域模拟 6.1 s域系统函数 6.2 系统函数的一般表示式及其零、极点图 6.3 系统的s域模拟图与框图 6.4 系统的信号流图与梅森公式 6.5 系统函数H(s)的应用 6.6 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6.7 全通函数与最小相移函数 6.8 互为逆系统的系统函数 6.9 反馈系统 习题六 第七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时域分析 7.1 离散信号及其时域特性 7.2 离散系统及其数学模型差分方程 7.3 线性时不变离散系統的性质 7.4 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及其求解 7.5 离散系统的单位序列响应及其求解 7.6 离散系统的零状态响应及其求解-卷积和法 7.7 求离散系统全响应的零状态一零输人法 7.8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在时域中的充要条件 习题七 第八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z域分析 8.1 离散信号z域分析——z变换 8.2 离散系统Z域分析法 8.3 z域系统函数H(2) 8.4 离散系统的域模拟图与信号流图 8.5 离散系统函数H(Z)的应用 8.6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判定 习题八 第九章 状态变量法 9.1 状态变量法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9.2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列写 9.3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一域解法 9.4 连续系统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的时域解法 9.5 离散系统状态变量分析 9.6 由状态方程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习题九 附录 一、习题参考答案 二、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題及解答 三、西北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期末考试题及解答 参考文献

  • 数字信号处理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共9章。第0章主要介绍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1章介绍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知识;第2章讲述z变换;第3章讲述离散傅里叶变换;苐4章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第5章介绍数字滤波器基本结构;第6章讲述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数字滤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控制系统稳态误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