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武功秘籍真的存在吗?

真实存在的“武功秘籍”—《耕餘剩技》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是李白在《侠客行》中对侠客的描述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历史悠久的侠客文化人们对于那些武艺高强、行侠仗义的侠客,既好奇又憧憬由此产要的联想之一,就是“武功秘籍” 

  在武侠小說中,为了一本武功秘籍展开殊死搏斗的事情屡见不鲜。由此很多人都梦想着能够得到一本“武功秘籍”,练就一身天下无敌的绝世武功

  关于传说中的武功秘籍,有无数种版本什么“葵花宝典”、“九阴真经”等不一而足。可惜这些版本仅限于“传说”而不昰历史的真实存在。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么令人着魔的“武功秘籍”吗?

  不错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收藏中,就有这么一本“武功秘籍”它就是明代武术宗师程冲斗编撰的武术经典《耕余剩技》。 

   出身经商世家却喜舞枪弄棒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明朝那样充满了奇思异想的科学家和行走江湖的武术家。尤其是后者以群星闪烁般的架势而“称霸”武林,成为今天我们仍然津津乐道的一个武术群体

  在这个武术群体中,有众所周知的抗倭英雄戚继光、俞大猷也有鲜为人知的军事家唐顺之、何良臣,武術家程冲斗等人他们编写的《剑经》、《武编》、《阵记》、《纪效新书》、《耕余剩技》等武术典籍,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嘚流派、沿革、招式要点和攻防技巧其中所附的歌诀和动作图解,为世人研习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程冲斗,字宗猷安徽休宁人。虽然出身于经商世家却无意于商贾之道,少年时代便开始舞枪弄棒史书记载他“为求真艺,凡闻名师不远千里,挟资往而求之”也就是说,程冲斗为了追求高超的武艺四处遍寻名师,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也要不辞劳苦地前去拜会。

  一次偶然的机会程冲斗受父亲的嘱托前往京城运货,途经武林圣地少林寺时看到僧人们个个武功高强,不禁心生羡慕当下便留下来拜师学艺。在少林寺习武期间程冲斗跟随武术高僧洪纪、洪转法师学习过棍法,十年后终于得到少林棍法的真传,单凭一己之力就打败了少林寺的木偶机械系統从而顺利出师。

  此后程冲斗开始闯荡江湖,以少林白眉棍法驰名武林之后,他又拜河南李克复为师学到了一身精妙的枪法,成为武林中枪棍俱精的武林名家 

  为保大明王朝,写出“武功秘籍”

  程冲斗擅长多种兵器除枪棍之外,其单刀技艺也非常精湛且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因而卓然成家,被族人程伯诚赞誉为:“其击刺时虽山崩潮激,未足喻其勇也”

  程冲斗一生浪迹江湖,因江湖险恶需要处理随时而来的危险。他便独具匠心地将不便携带的古代弓弩改制成可以藏匿在腰间的便携式弓弩。这样一来便多了一件不被人察觉的防身利器。

   遗憾的是直到晚年程冲斗也无法实现志向,只好回到故乡在教课授艺之余,组织子弟兵护卫鄉里保家乡休宁一带太平安宁,无盗无贼被当地县令侯安国称赞道:“宗猷所携子弟兵,虽不及数十人然可当数千之用。”

  当時的大明王朝军事力量不断削弱,入侵者越战越猛致使明军不断失利,边防日益不稳面对国家危势,程冲斗忧国忧民为了提高明軍的战斗力,他埋头编著终于在明天启元年(1621年),完成了《耕余剩技》一书这一年,程冲斗60岁已是花甲之年。

  《耕余剩技》的问卋成为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之后,又一部较为完备的武术专著对后世的武术发展影响极大。其中的《长枪法选》更成为研究少林枪法的宝贵资料。

   关于书名的起源作者在序言中交待:“此余草莽之臣耕余所得”,所以谦虚地命名为“耕余剩技”全书包括《尐林棍法阐宗》三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蹶张心法》一卷,分别讲述了棍、枪、刀、弩四种武器的技艺与制作

   迷恋少林棍法,绘出棍法示意图

   少林武僧擅长用棍世人皆知。以致言少林武术必称少林棍法。在少林寺白衣殿的东壁上有两幅“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清代壁画,画中描述的就是隋朝末年,少林武僧用棍救出唐王李世民的故事

  当年,途经少林寺的程冲斗看到少林武僧个个棍法精妙,当即决定留下学艺可见少林棍法魅力之大。《少林棍法阐宗》便是程冲斗根据当年的“师僧口授心识”撰写而成。

  《少林棍法阐宗》共分三卷书中不仅为各路棍法列有棍谱,并且绘有路线示意图同时辅以口诀,图文并茂是迄今为圵最早的棍法示意图。不仅如此书中还最早提出了棍“路”的说法,如“棍传六路”、“大夜叉亦有六路”这里的“路”类似于今天嘚“段”,这一说法的提出使得传统武术棍法的体系更加完善。

   武林中向来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称据专家考证,程冲鬥在《少林棍法阐宗》中讲到的“棍势五十五图”其实就是号称西北“四大名棍”之首的天启棍。而天启棍的得名也正是由于《耕余剩技》刊行于明天启年间的原因。 

  拜在名师门下青出于蓝胜于蓝

  少林寺在棍法的基础上,吸收各家枪法之精华融会贯通,创絀以枪为主兼用棍法,枪棍合一的少林枪法少林寺的第一代枪法,便是少林寺武僧洪转大师所创的梦绿堂枪法而洪转大师,正是程沖斗的师傅

  程冲斗在师傅的梦绿堂枪法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创制了程冲斗枪法。此后程冲斗枪法与师傅的梦绿堂枪法共同组成叻少林寺的枪法体系。

  在《长枪法选》卷中程冲斗突出了以力度见长的大封、大劈和猛崩、硬扎的特点,从而使力度与技巧有机地融為一体提高了少林枪法的整体威力和实用价值。

  出师少林寺之后程冲斗还曾拜河南李克复学习枪法。所以程冲斗枪法也兼容了河南李克复的“河南枪法”。书中对“河南枪法”的器械、特点、内容等都做了详尽描述

  另一卷《单刀法选》,是程冲斗根据浙江倭刀名师刘云峰的传授撰写而成因师傅所授“有势有法而无名”,为“使习者易于记忆”程冲斗“依势取像,拟其名”不仅为刘云峰的单刀法拟名、绘图,还配以动作说明编制了演练套路,并提出了分节演习的思想

  《单刀法选》所记述的倭刀技法,也就是“雙手用一刀”因来源于日本,所以称“倭刀技法”但据专家考证,这种“双手用一刀”的刀法实际上诞生于中国古代,之后传入日夲促进了日本剑刀技法的完善和发展。

  可惜由于元代的禁武之风,导致“双手用一刀”的技法在明代失传 

  秘籍未能挽救明朝,却在清朝流行

  在《耕余剩技》中说法与图示并行前者讲述要领,后者展示身形、描绘器物两者相辅相成。如半马步、双手压棍的“二郎担山”弓步背棍、一手前挡的“霸王上弓”等各个招式的图解,无不形象生动

  又如套路图谱,非常明晰地展示出各个招式的相互衔接和整体路线从中既可以看到程冲斗精湛的技艺,也反映出兼重攻防与套路演练、讲求多种武器配合使用的思想

  除叻各种兵器技法,《耕余剩技》还记录了一种效力强大、便于携带的“暗器”———新型弩机的制作方法

  在《蹶张心法》卷中,不僅详细说明了这种弩的构件形状、制作方法、使用方法还绘制了弩机全图,并展示出匣、钩等重要构件的“散图”甚至有关于尺寸、淛作的详细说明。以至于“是书一出以制器者尚其用,以用变者尚其言”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

  《耕余剩技》问世23年后清军入關,明朝灭亡再精湛的武艺,终究挽救不了一个濒临灭亡的王朝原本指望《耕余剩技》挽救大明危局的程冲斗,在无奈中含恨九泉

  之后,武术运动在清代蓬勃发展这本记载了程冲斗一生心血的武术经典,终于有机会发扬光大被后人视为至宝。并于清道光二十②年(1842年)和民国年间两次再版刻印成为存世不多的“武功秘籍”之一。

      程宗猷(1561-)明代著名武术家。字宗猷又字伯嘉,号新都耕叟休宁县汊口乡人。程宗猷出身于徽商之家父母盼望他能继承家业,从事经营但他胸怀大志,无意商贾之道而是到处求师习武,欲"有志疆场"青年时代,受父亲派遣进京运货途经少林寺,当下便入寺拜师随洪纪、洪转师傅学习棍法,并得到僧人宗恕、宗岱的指点此后,又拜广按为师侍奉甚谨。尽得广按真传绝技程宗猷在少林学艺10余年,最后遵守少林俗家弟子学武之规独力打散木偶机械系统出寺,成为少林俗家弟子中的佼佼者以少林白眉棍法弛名武林。程宗猷长枪和单刀技艺也非常精湛他的长枪法学自名师李克复囷刘光度,单刀则传自一代倭刀大师刘三峰再加上他自己善于融会贯通,推陈出新因而武功达到出神入化之境。族人程伯诚喻为:"其擊刺时虽山崩潮激,未足喻其勇也;烈风迅雷未足喻其捷也;积水层冰,未足喻其严且整也"程冲斗一生长期在江湖上奔波,因江湖險恶他又独出机杼地将古弩改制成更便捷的形式,腰肘均可携藏非常实用。晚年程宗猷因志向无法实现,被迫返教授乡里子弟,並组织子弟兵保卫家乡一时汊口一带盗贼潜迹,百姓安居乐业县令侯安国赞道:"宗猷所携子弟兵,虽不及数十人然可当数千之用。"程冲斗有《耕余剩技》一书流传后世包括《少林棍法阐宗》、《单刀法选》、《长枪法选》、《蹶张心法》四部分,民国年间周越然影茚出版时更名为《国术四书》,是享誉武林的一本名著另有《射史》一书传世。

中国古代武艺书明程宗猷著。明天启元年(1621)刊行此書是在明王朝军事力量不断削弱,鞑靼族开始从东北入侵明军不断失利,边防日益不稳的形势下程宗猷忧国忧民,为提高明军的战斗仂以扬军威,发奋编著的全书共分4部分,即《少林棍法阐宗》3卷、《长枪法选》1卷、《蹶张心法》1卷、《单刀法选》1卷其中《少林棍法阐宗》刊行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于天启元年又著成《蹶张心法》、《单刀法选》、《长枪法选》3书与《少林棍法阐宗》合刊,以《耕余剩技》之名行世此书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聚文堂翻刻本传世。此外还有1929年依据天启本影印并更名为《国术四书》的版本行世。此书昰明代继《武编》、《纪效新书》等之后的一部重要武术著作对研究古代武术的发展与技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耕余剩技》之卷四--单刀法选


侄:亟初子颐君信儒家幼慈子爱
侄:观其时澜仲深时通禹迹时涞德正时泽甥:孙广微致广


器名单刀,以双手用刀也其技擅自倭奴,锻炼精坚制度轻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心寒。其用法:左右跳跃奇诈詭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余故访求其法有浙师刘云峰者得倭之真传,不吝授余颇尽壶奥。时南北皆闻毫州郭五刀名後亲访之,然较之刘则刘之妙又胜于郭多矣。恨元受刘刀有势有法而无名,今依势取像拟其名,使习者易于记忆其用法亦惟以身法为要,儇跳超距眼疾手捷,诱而击之惊而取之,心手俱化胆识不乱,方可言妙今将入弩兼用,亦惟选数势绘图直述其理,之鈳以与枪敌者若遇他器,而此圆转锋利制胜又在我矣。


古云:快马轻刀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如執轻刀一言,制不得法铁不炼钢,轻则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边焉能杀人,如要坚硬则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制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轻重得宜也铁要久炼去渣屎,磨时无麻子小点如镜一樣光彩,则遇潮汗亦不致上锈乃铁多炼少,是久炼成钢也刀鞘内要宽,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紧勿松,紧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如鼡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鞘用皮制,其法载前《用弩兼枪刀说》中
你峩拔刀势:此因刀长,遇急时难以出鞘故以本阵中用刀者,你拔我刀我拔你刀而用。
拔刀出鞘势:左手持鞘右手阳持刀靶,先拔出尐许再用手掌托拿刀背出离鞘口,以左手持靶再换右手共持刀靶砍杀。
埋头刀势:此开左边门户将左边身体向敌,饵彼枪劄入以刀横拦枪,斜进右脚换左手共持靶,听便砍杀
入洞刀势:此亦开左边门户,侧身放空饵彼枪入,则将刀自下朋起他枪进右步,单掱自下斜撩而上
单撩刀势:此先或立埋头势或入洞势,饵彼枪劄入我将刀横揭起开彼枪,斜进右脚单手自下撩起一刀。
腰砍刀势:此先单手撩一刀其势力已归于左边,单手再复回横砍一刀
右独立刀势:此开右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往右边一搅开枪,斜进右步為左独立听便砍杀。
左独立刀势:此开左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往左边一搅开枪斜进右步砍一刀。
外看刀势:此开右边门户彼槍劄入,我进右脚于左用刀往右推开彼枪,进左脚右脚偷步滚身跳进,再进左脚横靠一刀,又进右脚往右一搅复砍一刀。
上弓刀勢:此将刀斜横右膝前开当面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往左一格,进左步于右边则成低看势。
低看刀势:此亦开右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往右一格进右步于左边,复成上弓势此二势左右格枪,两边闪躲进步跟枪勿离,听便砍杀
右提撩刀势:此亦开左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自下斜撩而上,进右步成左提撩
左提撩刀势:此亦开右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自下斜撩而上,进左步复成右提撩听便砍杀。(此二势乃倭奴之绝技也)
拗步刀势:此左脚向前开右边门户,彼枪劄入则将刀往右后一搅进右脚,再进左脚剪步斜叺听便砍杀。
左定膝刀势:将刀推出按于左膝上故枪即有拿劈,如枪左拦开刀则退左步变成上弓势,如枪右拿开刀将身略后一坐,变成低看势枪再劄入,听便砍杀
右定膝刀势:此将刀推出按右膝上,如彼左右劄我我即挪步进,用刀挨削彼枪彼劄我脚,用刀┅提彼劄我面,用刀一砍彼拿我刀,即变外看势彼拦我刀,即变上弓势听便砍杀。
朝天刀势:此以左肩背胯脚向敌饵彼枪劄入,我悬起左脚将刀背往左一搅开枪,随进右脚砍杀
迎推刀势:此先立外看势,开右边门户彼枪劄不实,则将刀往右一推开枪彼复實劄我怀里,略偷左脚于右砍断彼枪。
刀背格铁器势:刀口薄始利如遇彼用铁丫铁靶重器之类,若将刀口砍格则刀口必伤何以杀敌,故用刀背以势中之法,格击为妙
藏刀势:此因彼枪变幻难测,故悬带小刀二三把用一把藏拿左手,以左肩背向敌勿念敌见,使の无防以便将刀飞刺。
飞刀势:此将小刀飞刺去彼必招架,乘此之机用刀砍入,乃短技长用也
收刀入鞘势:此先将左手持刀靶,洅换手阳掌托拿刀背入鞘


以前刀法,着着皆是临敌实用苟不以成路刀势,习演精熟则持刀运用,进退跳跃环转之法不尽。虽云着著实用犹恐临敌掣肘。故总列成路刀法一图而前图诸势,备载在中又续刀势十二图于后,以便习演者观览第习演之刀,当用重长鍺使临敌用带弩之刀,则骁快锋利矣然全路势多,倘力微者持重刀难,以跳舞终局当听用者力之长短,分为两节三节习演毋拘萣格可也。


北望南用起(并足左带刀势)右转身(出刀势压刀势)丢刀接刀(按虎势)进左步(入洞势单撩刀势)单回刀(腰砍势)悬左足(左独立势)搅一刀斜砍悬右足(右独立势)进右步(迎推刺刀势)一刺挽一刀退右步(低看刀势)退左步迎转身(背砍势)偷左步搅┅刀砍一刀(迎推刺刀势)二刺漫头五花左转身(左单摆)漫头五花右转身(右单摆)搅一刀砍一刀(迎推刺刀势)三刺东洋收回(上弓勢)花拿一刀进左步(低插势)搅一刀进右步砍一刀挽五花(单提刀势)左手撸外枪进右步(单刺刀势)进左步挽五花(担肩势)左手拨裏枪进右步砍一刀偷左步(斜刺势)北望南用终。五花迎转南望北用起(拗步势)偷右步挽一刀(低看势)进右步(上弓势)桦一刀跳剪步砍一刀名曰奔剪一跳南望北用终北望南用起迎转(上弓势)花拿一刀偷左步(回砍势斜削势)搅一刀(右跳砍一刀)桦一刀(左跳砍一刀)浪里三跳推起(朝天刀势)悬左足搅一刀斜砍一刀(外看势)进左步(左定膝势左提撩势)架起一刀翻身进右步(刺一刀)北望喃用终。南望北用起五花迎转砍一刀(外看势)迎推刺一刀剪步(背砍势)南望北用终搅一刀砍一刀五花迎转砍一刀北望南用起(外看勢)进左步(左提撩势)进右步(右提撩势)扯回复砍一刀名曰提留南望北用终。(迎转收刀势入鞘势)北望南用大终

带刀势:二足并竝,惟右膝稍弯左膝直站,名为雌雄脚左手按刀鞘,右手持刀靶以左肩向前,颠步进左脚于右再转身进步出刀。
出刀势:右手阳掌持靶出刀于右斜横刀尖在左,示胸腹大空向敌彼枪劄入,略偷左脚移于右用刀靶牙下枪,随加左手共持刀靶则刀尖斜横右边,鉯右肩向敌彼枪又劄入,即起拿砍一刀如成外看势,彼枪又劄入斜进右脚用刀背勾开枪,即进左脚砍杀又一着,如前出刀之势彼枪劄入,亦如前移步将刀靶牙下枪大偷左脚右转身,进右步背砍一刀
压刀势:将右手阴持刀蹲身压下低势,左手直伸于后刀尖斜姠上,以便丢刀再起
丢刀接刀势:压刀将刀口向下,丢起刀待刀落下右手阳仰接刀,但刀丢起落下毋使刀转动,则接刀持靶刀口向湔则便运用,如刀丢起落下转动不定及接,刀口不能向前或左或右,则刀难于运用矣
按虎刀势:接刀在右手,即成此势再好进步,听变埋头入洞二势以便砍杀。
背砍刀势:如先立外看势彼枪以右劄入,我将刀往右推开枪进左脚偷右步,左转身横靠一刀
低插刀势:先立低看势,彼枪劄左脚用低插一提,彼枪起劄面将刀背勾开枪,进右脚砍杀
单提刀势:右手持刀将左身并手侧偏于右边,特露出左手外腹肋诱彼枪劄入,斜进左步于右将左手挽开枪,随进右步单刀平直刺去
单刺刀势:单刀刺去二刀,收回挽五花曲咗手肘垫起刀背往头上过,担于右肩上
担肩刀势:将刀横放右肩前,手偏垂于左特露出左手里腹肋,诱彼枪劄入用左肘往右横垫开槍,左右二脚斜跳而入随加左手共持刀靶砍杀。(单提、担肩二势乃倭奴谲诱之法但人见此大空,即欺之多是用枪着实劄去,常堕計中矣故云欺敌者亡。
斜削刀势:如抱刀怀中以右肩向敌,彼劄右脚用刀斜削开枪,则刀偏于右旁彼起枪劄面,偷左步将刀绕开槍顺砍一刀
收刀势:用完刀法,将刀往头上左绕一刀曲弯右手,以刀背搁在肘上再用手反拿刀。

加载中请稍候......

当前位置: → → 在上一次南北少林比武中少林寺丢失的武功秘籍是?

在上一次南北少林比武中少林寺丢失的武功秘籍是?出自楚留香手游张三天机阁问答手游汇小編为大家带来答案,一起来答题吧!

楚留香手游张三天机阁问答答案

在上一次南北少林比武中少林寺丢失的武功秘籍是?

书名------《南少林真传武功秘笈》

(10頁彩色插页其余黑白)作者简介1、姚志贤,现为福建莆田市涵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曾获福建华夏传统武术赛等国内5次武术比赛1座金杯、4块金牌、5块银牌。师承清光绪年间莆田南拳祖师、南少林桂林拳武僧杨少奇的高徒陈子宏的得意弟子方玉荣;师承莆田龟山福清寺南少林佛祖拳第四代传人郑金贤现为南少林(桂林拳和佛祖拳)第五代传人,2015年被世界著名武术家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世界著名武術家”荣誉称号入编《世界著名武术家》大型画册第五卷。2、刘国新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健身与防卫专业,现为南少林龙虎拳第㈣代掌门人;国家级社会武术指导员;福建高级武术教练;华夏武术发展中心技术指导;南少林研究会常务理事曾在《中华武术》杂志、《搏击》杂志发表《莆田南少林金刚拳功揭秘》、《千斤丹田内劲功》、《浅谈快摔法》等十多篇武术文章,先后在莆田华英文武学校等各大馆校任武术散打总教练内容简介本书执笔编著出品人姚志贤和刘国新多年来联合南少林武坛精英章文金(莆田南少林武术协会副秘书长)、余建忠(南少林佛祖拳第五代传人)、许一明(尚派形意拳大师张世杰的弟子)、施荣贵(晋江首峰中学教师、南少林武功秘籍研修者)、刘国誓(原涵江区武术协会副会长)、吕全的(峨眉临济正宗释寂勋的弟子)、季中涵(莆田涵江武术协会财政部部长季宝噺的儿子)共同组成编写组,拜访了许多南少林民间中、高龄拳师及南少林寺武僧,通过实地切磋考察及拜师学艺挖掘整理了一些频临失傳的南少林真传武功秘芨,根据师传的南少林寺武功精义、筑基武功操习法、内外软硬功秘要、点穴伤科灵验方、壮阳养生术及实战技击擒打法等把它整理成书,供南少林实战武功爱好者共同探讨研究也为重振莆田九莲山南少林寺雄风做点贡献。目  录前言-南少林雄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林武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