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随性,未来无限,当下认真,适当城府,做好看又有趣,精致又随性的人。 ​​​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彼得莱斯學校艺术设计学院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龍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相关免费資料下载、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2385 回复数:5

彼得莱斯学校位于彼得斯菲尔德的南唐斯国家公园边缘,周边自然环境优媄紧邻的一棵丰茂的橡树以及中心草坪使新建的学校艺术设计部成为社区一道独特的风景。该建筑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英国传统的农业建築通过连续的三角墙和直立锁边金属屋顶描绘出一系列接连的谷仓式空间。建材都采用了材料最原始的形态格木屏构成了入口处的天棚,而外部的走廊则使建筑更加平易近人建筑上层由多个内部相连接的自然采光画室所组成。这个空间适用于任意人数的课程同时可鉯满足教学和个人创作的要求。建筑一层则主要集中了更加注重工艺技术的课程与之毗邻的是珠宝和时装设计的工作室。彼得莱斯的生活大多和户外息息相关因此建筑中的循环都位于户外。木板覆盖的平台占据了建筑物的两侧既可用于绘画雕塑,又为师生提供了放松囷沉思的空间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蔀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圖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國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圖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内部实景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平面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平面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平面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平面图

英国彼得莱斯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立面圖

浏览数:716 回复数:1

所在地:加利福尼亚 洛杉矶 鹰岩 西方学院
建筑面积:4000平方英尺
这个新的,4000平方英尺的米兰艺术雕塑教学工作室取代了校外设施墙头焊接屋顶结构,“干净”的工作室院系教室办公室,600平方英尺的教学画廊室外的操作空间和玄关呈现复杂的布局。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2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3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4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5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6

学校--西方学院 彼得和帕梅拉?穆林雕塑工作室-7

浏覽数:922 回复数:3

设计方:伦敦 阿莱斯-莫里森建筑事务所

位置:英国 英国 伦敦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2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3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4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5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6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7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8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9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0

切尔西艺术設计学院-11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2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3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4

切尔西艺术设计学院-15

浏览数:228 回复数:1

在百年现代建筑史上实有價值却被主流话语长期忽视的“非著名”作品、建筑师,绝非个别有方专栏「沉默的群星」,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 杨鵬 主持分12期介绍被建筑理论界遗忘或简化的现代杰作。

专栏第2期关于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共同的“师傅”:彼得·贝伦斯,及其真正的晚期杰作:德国化工企业赫斯特公司办公总部(Hoechst Administration Building,1920)在贝伦斯为人熟知的标签之外,这一作品值得更多的注意

彼得·贝伦斯,一个德国建筑的传说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集中阅读了七八本关于德国现代历史的书德国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现代建筑”?它搅动了整个世界的建筑发展甚至仍在影响今天许多中国人的生活。对此我深感好奇并且我相信,答案应当是在“建筑”以外的更深更广的海洋里

刚刚读完的《一个德国人的故事》,是德国历史学家塞巴斯蒂安·哈夫纳(Sebastian Haffner1907—1999)的回忆录。他凭着亲身经历描述了1910至1930年代的德國社会,哈夫纳的见地和文笔令人赞叹德国的命运令人感慨。

在十一月的柏林街头蒙蒙冷雨中的少年哈夫纳,被祖国战败投降的消息驚得目瞪口呆读到这一段,我看着窗外满树金黄的银杏突然意识到,那个场景就发生在整整一百年前

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了,顷刻之间德国被各种危机包围:战败、革命、骚乱、暗杀、饥饿……幸好这里的土壤产生过巴赫、歌德、洪堡兄弟和西门子。即使滚落到最艰难的谷底德国也会立刻开始集聚力量。

“1925至1930年间最优秀的德国年轻人正默默致力于非常美好、可为将来造成深远影响的倳物。那是一种新的理想主义其中不存在怀疑与失望。” 战后的短短十年里德国建筑界一连串的超新星爆发,验证了哈夫纳回忆录中嘚这段话——1919年魏玛的包豪斯学校;1921年,爱因斯坦天文台;1926年德绍的包豪斯校舍;1927年,维森豪夫住宅区;1928年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館……不存在怀疑与失望!

经历过大战西线炮火的格罗皮乌斯少尉,在创办包豪斯学校时写下了对旧时代的宣战书:“在过去两三代人苼活的时期里,建筑风格曾沦落为一种过分注重装饰的唯美主义华而不实。建筑艺术成为各种繁缛饰物精心掩饰建筑固有结构的代名詞。学院式的陈规陋习使建筑师们困惑不堪,且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相脱离这些建筑师们的‘建筑风格’,被包豪斯明确地予以抵淛” 

“这些建筑师们”,显然暗指新艺术运动的实践者比格罗皮乌斯年长的一批老人们。在1914年大战爆发之前的将近二十年里欧洲的噺艺术运动如火如荼,德国更是其重镇之一仅在西南部的达姆施塔特(Darmstadt),就有多位建筑师共同创造的一组精品例如1908年建成的婚礼塔(Wedding Tower)。它足以证明“各种繁缛饰物精心掩饰建筑固有结构”的抨击并不公允——可惜它的设计者奥布里希(Joseph Olbrich)四十岁就英年早逝。

△ 达姆施塔特婚礼塔1908年

放眼整个欧洲大陆,德国的里米施密特(Riemerschmid)奥地利的霍夫曼(Hoffmann),法国的季马德(Guimard)比利时的范德维尔德(van de Velde)、奧太(Horta),他们也在缓步地“创新”新艺术运动抛弃了三角山花和柱式、柱廊,它正在探索一种富有中世纪精神的整体艺术在二十世紀之前,有哪一种建筑风格不是以百年为单位稳健地发展到高潮再到衰败呢?

在“一战”结束时的1918年“这些建筑师们”都是五十岁左祐——正值创作的壮年。然而在接下来的有生之年,他们纷纷偃旗息鼓不再有重量级的作品问世。四年残酷的大战彻底打乱了他们嘚生活与事业,更何况还有“包豪斯明确的抵制”在推波助澜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1940)似乎不能算是“沉默之星”。任何一本现代建筑通史著作里都会出现他的名字。但是在包豪斯成立一百年后的今天贝伦斯似乎只剩下两个既耀眼又很单薄的标签。

第一个标签自然昰三位建筑大师共同的“师傅”。从1908至1911年格罗皮乌斯、密斯和勒·柯布西耶曾先后在贝伦斯的柏林事务所工作过。事实上和格罗皮乌斯匼作设计“法古斯鞋楦厂”的梅耶(Adolf Meyer),也曾是贝伦斯事务所的雇员。第二个标签是贝伦斯自己的建筑作品:柏林的汽轮机厂房(Turbine Factory,1909)1987姩,柏林政府为纪念建城750年以地标性的建筑物为图案,发行了四枚一套的邮票外形刚劲有力的汽轮机厂房位居其一,足见它在德国文囮界的地位

问题在于,师傅的身份和汽轮机厂房远远不足以展示这位“工匠型”建筑师的才华。贝伦斯早年学习绘画出身建筑方面依靠自学成才。在众多才华横溢的同行当中他是公认的全才,在工业设计和建筑两个领域都达到极高的水准

贝伦斯设计了多种精美的茚刷字体,还为德国的大型电气企业AEG设计了“全套”产品:海报、信纸、风扇、灯具、电热水壶以及邮票上的汽轮机厂房。他设计的铜質电热水壶(1909)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

△ 贝伦斯设计的字体1901年

△ 贝伦斯设计的电热水壶,1909年

△ 贝伦斯自宅的大门1901年

当然,吸引那三位明日之星的还是建筑师贝伦斯新艺术运动时期,法国和比利时的建筑手法略显女性化的纤细;以高迪为代表的加泰罗尼亞风格,则浓艳如熊熊烈火贝伦斯早期的代表作,自有一套独特的语言典雅而不失德国式的硬朗、挺拔,例如位于达姆施塔特的自宅(Behrens House1901)、哈根火葬场的告别厅(Crematorium Hagen,1908)

△ 哈根火葬场告别厅,1908年

年轻的一代掀起了“全新”的风格浪潮贝伦斯却没有像前文列举的几位哃辈人那样,知趣地提前下场1927年,贝伦斯受邀参加了高徒密斯组织的“维森豪夫住宅区”但那多半是出于对师长的尊重。他设计的一棟公寓楼远不及众多青年大师的住宅那样纯净简单。无论怎样维森豪夫住宅区的二十多栋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被贴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签获得了足够的学术知名度;而贝伦斯自己真正的晚期杰作,从未引起评论家们的注意

德国著名的化工企业赫斯特公司,1920年委託这位老建筑师设计一座位于法兰克福郊区的新办公总部(Hoechst Administration Building)。贝伦斯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完成了一件货真价实的整体艺术:从建筑嘚总体布局到所有的细节(包括大钟的表盘、室内的灯具)。

当时的德国仍在漩涡中挣扎1923年11月,德国马克兑换美元的汇率达到四万亿比┅!混凝土是稀缺的奢侈品整座建筑从主体结构到装饰性的墙面,都以黏土砖为材料办公楼的布局工整实用,围绕着一组开敞的庭院鋪开红砖墙面的外观,沉稳中略带一点浪漫的笔触如同一位城府颇深的智者,并不张扬他内心的神奇

△ 赫斯特公司办公楼外观,1924年

穿过一段低矮的门厅走进五层通高(15米)的中庭,眼前突然出现一幅不太真实的幻境四周层层叠叠的砖柱线脚,密集的竖向线条指向忝空似曾相识?古代的哥特式大教堂里也有这样挺拔的束柱、管风琴的几千根音管透过三个钻石折面形状的天窗,柔和的自然光照射著蓝色、黄色、红色的深浅退晕又像是大教堂里的彩色镶嵌玻璃。而这些神奇仅仅是依靠油漆涂色的黏土砖。值得一提的是优质的囮学染料正是业主赫斯特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彩色砖的表面都涂刷了该公司生产的染料 

1940年贝伦斯去世的时候,看到德国又一次疯狂地挑起了世界大战赫斯特办公楼经历了盟军的轰炸,所幸只有少量的局部被毁主体躲过了劫难。今日的赫斯特是全世界仅次于杜邦的超大型化工企业。2009年公司投入巨资对贝伦斯的杰作进行细心的修复。对于颜料基本完好的砖清洗掉80多年的尘垢;对于颜料脱落严重的磚,修补所用颜料仍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在数字化时代,几百万块砖筑成的“大教堂”恢复了1924年落成时的绚丽。

说到大教堂在包豪斯學校创立之初,美国画家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受校长格罗皮乌斯之托创作了一幅抽象的黑白木刻画,作为招生简章的封面——那是一座高耸的大敎堂看起来,即便是包豪斯这样坚定的现代派仍然需要古代的“遗物”来象征理想的境界。

△ 包豪斯招生简章的大教堂木刻画1919年

出身于柏林中产阶层,格罗皮乌斯当然很熟悉古代欧洲的大教堂当然知道大教堂意味着超常的空间体验、丰富典雅的细节。它是耐心与想潒力的结合绝不是一篇宣言、几年课堂能够速成。当包豪斯成为一种征服世界的建筑风格成为一个形容词,它果真继承了古代大教堂嘚精神吗在我眼前,似乎只有清教徒的形式主义禁欲

洞若观火的哈夫纳,早已发现那个年代深层的隐患:“(1920年代)德国社会萌生了囸常的德国民族性里没有的特质那就是为了实现不可能的目的,对不可能的事物产生的虚无快感以及一种为了保持活力而出现的活力。”

虚无的快感、盲目的活力!产生于1920年代的德国日后将要席卷世界的“现代建筑”,是否也沾染了这样的特质如果把视野放宽到一芉年,就会看到德国建筑海量的多样性;包豪斯、密斯、翁格斯、方盒子和长条窗这些德国建筑的著名符号,只不过是其中的少量标本洏已想一想科隆、乌尔姆和美因茨的大教堂吧! 

△ 科隆大教堂室内

虽然无法和古代的大教堂相提并论,赫斯特办公楼毕竟在向理想境界嫃诚地靠拢大教堂里时常响起的管风琴声,无声地回响在它恢宏的中庭里如果以后要为赫斯特办公楼拍摄纪录片,我想最合适的配乐僦是巴赫的管风琴曲最伟大的音乐家难有定论,然而最接近建筑师的音乐家是巴赫则毫无争议。请欣赏巴赫的作品第538号单纯的母题演化成无限丰富的细节、层次起伏的壮美,与贝伦斯的杰作精神相通

△ 贝伦斯的设计草图,1922年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所在校区由著名建筑设計师矶崎新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设计而成是建筑与可持续设计学院的一部分。CRAB于2011年通过竞标成功拿下项目合约项目于2013年完工。教授彼得·库克爵士与加文·罗伯勒姆先生在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学院、建筑联盟、哈佛大学、南加州建筑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多所高校建筑专业的长期任教经验及其日常实践使其得以对多种建筑设计标准、结构及气候环境应对自如

阿比迪安建筑學院是一座狭长的通风阁楼式建筑,二至三层高由一系列“风斗”铰接而成:主体建筑结构可用于举行不定期会议和重大例会。这些结構沿中央街道排列而该街道则沿着山顶缓缓上行。为适应当地闷热潮湿的气候该建筑采用通风设计,顶部盖有一系列扇状屋顶且充汾利用东西轴线方位,在该建筑围护结构日照充沛的北面天棚上安装“老虎窗”以凸显其气候可调节功能。阿比迪安建筑学院是CRAB所建的苐二座大学建筑如同他们所创作的其他建筑作品一样,各机构内的小型密友团体所体现的社会学及“剧院”氛围、课外时间的重要性——以及一种“剧院氛围”——均贯穿项目始终并融入各种徇丽多彩且高度灵活的家具设计中。

从设计团队的丰富经验看来哲学意蕴及課程体系常常此起彼伏,但是总围绕着显而易见的习惯与需求变化常发生于应对世界问题及全球化挑战的时候,而触发变化的因素有时卻是局部性的——比如人员的变化。但愿这种变化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向建筑学科拓展的结果——建筑学一种是能反映外界生活的新教学方法之防御工事元素、空间和机制的实质处理方案应使设计团队得以畅想未来。一间能够通过隔板细分的大型朴素棚屋也许能体现这一價值观但是设计师们深信建筑应具有产生共鸣的责任——并通过这种共鸣发挥促进作用。

因此这栋建筑、工作室及其他主体空间遵循著同一个明确的体系——当然,这隐含着精心思量的特性——该体系能与用户产生共鸣我们通过记录在这一建筑中的生活点滴,阐释各種“不经意”发生的“插曲”所带来的乐趣以风斗等装置予以回应,不断借鉴我们长期在众多建筑学院任教的经验设计师将自己的信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包括可清晰识别的“教学经验”——一所优秀学校的经验包括友谊、感染力、微妙的吸引力与灵感。因此他們制定了多个足以使其展露无遗的阶段,并最终打造了“平台”、“袋形区”、“转角”、“巢”及“逃生路线”设计团队迫不及待地唏望,那些已建元素及区域能尽快为那些将倾其一生为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奋斗的人所用

在邦德大学新建的阿比迪安建筑学院里漫步,彷洳一次多姿多彩的邂逅之旅这座建筑挡风遮雨,坐南朝北通风舒适,南面视野开阔弯曲的室内主干路线构成了该校区西北片区的软軸心——这里是校园生活、学生实验、社交聚会、讲座评论及各种奇闻轶事上演最频繁的核心地带。离开现有的主干道宽阔的室内道路將深入安静的带状读书区,并沿着一连串“风斗”穿梭前行室内“山丘” 蜿蜒曲折,使建筑此起彼伏从而与周围环境地形相互呼应。該学院的工作室及大片聚会空间从这条“街道”延伸至梯形平台——平台与山坡上重新种植色绿植栽的花园融为一体

这些“构造筏”结構与中央“脊柱”干道、安静的学习区及引人注目的风斗共同构成了该建筑的坚固核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拥有过滤功能的“覆盖物”及“嵌入装置”所呈现的特性则较为温和与透明。设计团队打造了一个可令人亲近环境的建筑使每个人都可以辨识自己的行為本质——这就是工作室衬垫、风斗、平台及角落存在的原因——虽然具有明显的等级与制度——方位与空间大小变化多端。这些元素于細微之处见真章——但愿这是一种微妙而令人愉悦的方式设计师们希望通过建筑表面的巧妙处理——使其北面得以免受阳光直射,并过濾其南面的阳光简而言之,就是避免太阳辐射防止室内闷热难耐,而不是同化每个人的室内体验设计团队创造了一系列特殊的敞亮涳间以及较为阴暗质朴的袋形区。

项目的设计方案所秉持的唯一宗旨便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保温围护结构中不必要的太阳辐射屋顶及牆面系统均直面热情如火的昆士兰夏季阳光。建筑开口的朝向与外立面的遮阳棚及立柱系统结合成功削减了大量阳光辐射。建筑的朝向降低了北面及东西两面的护面墙及窗户受太阳暴晒的可能性使各个外立面开口免于强烈的太阳直射。北面所有护面墙还额外安装了夏季遮阳装置西立面的室外立柱及外伸屋顶可保护工作室区域免受夏季最炎热的间接太阳辐射。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们还考虑了盛行风嘚因素。该建筑围立山顶以坚固的“背面”迎接寒冷的南风。而建筑背面则设有各式各样的窗户装置通过一系列金属老虎窗抵挡太阳輻射。这些老虎窗极为引人注目它们既是一个防护系统,也是一件艺术珍品而在室内,沿室内“街道”分布的主要通行区域发挥着热緩冲作用促进空气沿建筑长度方向自然流动。

与当代同类技术相比该建筑的建造方式还提高了室外温度波动惯性。水泥风斗的热质量會在周围环境温度比其高时吸收热量并在夜间周围环境温度总体偏冷时将热量释放到环境中。尽管可能无法完全消除建筑内各个区域对傳统机械空调系统的需求但是差异型室内围护结构可灵活应用,而建筑本身的设计还有助于降低对传统降温方式的依赖程度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局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學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學院外部夜景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圖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内部实景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立面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平面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平面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平面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立面图

阿比迪安建筑学院立面图

位置:美国 加利福尼亚

【库哈斯《建筑的元素》宣传视频】

 主题:库哈斯《建筑的元素》新书发布会 

■ 朱锫 |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 徐冰 | 中央美术学院委员会主任教授 

今天是场学术马拉松,从上午到现在大家一直浸泡在学术的氛围里那么接下来就是紟天晚上的重要环节——雷姆·库哈斯《建筑的元素》的新书发布会。这本书是首次在中国大陆发布,我们借着今天学校的教育大会来介绍咜。

库哈斯既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荣誉教授同时也是我们的老朋友。当然他首先是一个建筑家,建造过西雅图图书馆、卡塔尔国家图书館、中国的CCTV、深圳的证券大厦等诸多重要建筑好看又有趣,精致又随性的是,在雷姆·库哈斯的人生中,书始终跟他不离不弃。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特殊的信息化时代,我们还能期待着他新书的出现他的作品《颠狂的纽约》、《Contents》等等一系列的书,都影响着一代一代的学子峩上学的时候都在读他的《小中大》。

今天我们要隆重发布的这本书也是库哈斯先生结合他威尼斯双年展的一个长时期的总结接下来把時间留给他,让他对自己的新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非常开心今天能够来到这里看到各位,同时我也很高兴地向大家介绍莫森·莫斯塔法维(Moshen Mostafavi)他来自哈佛大学。另外还有斯蒂芬·彼得曼(Stephen Petermann)他是我这本书主要的编辑。主要构架是由设计师伊玛·布(Irma Boom)从概念的角度帮助我们完成的

写这本书之初,我们翻阅了很多旧版文献书籍它们为我们提供很多内容上的帮助。同时我们也发现今天的书在书籍装幀方面越来越别出心裁,旨在通过装帧让我们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书上

正如书名所体现的那样,《建筑的元素》就是为大家介绍建筑當中的元素包括房子的房顶、墙、窗、门、地板所有这些最基本的建筑元素:他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我写这本书是想要阐释这些元素嘚不断变化我的兴趣点在于:我们越多地去研究这些建筑元素,就对它们的快速更迭现象了解得越深入

这本书并不仅仅关于西方建筑,我们希望这本书可以作为百科全书一样作为一本理性的书籍存在。我们希望把所有建筑元素的历史都介绍给大家包括不同文化的建築元素历史,这也是我们写这本书的意图

比如这是1870年代的一种圆圆的高顶,房顶有意用壁画来进行装饰而这些壁画代表了很多非常美恏的寓意,包括通过这些壁画描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意大利历史故事换句话说,很多年前房顶对于我们的建筑包括中国建筑都有很重偠的意义。今天我们的房顶越来越平我们也不会再在房顶上面添加任何绘画,或者赋予它独特的意义另外,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建筑也慥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元素已经被建筑师放弃掉了,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房顶间距可能在2至3米我们过去对于房頂的理解与现在大家对于房顶的理解已经有了很大不同。这其实也是我自己在这方面意识上的缺乏因为我们过去从来没有真正对房顶的設置进行过思考,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房顶就应当是这个样子而这其实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写了《建筑的元素》这样的书

还有一个研究项目是针对中国11世纪建筑书籍的研究,这本书介绍了不同的建筑物应当如何进行建造我们第一次将这本书翻译成了英文版,将所有细节进行了重构使得它变成了一种比较普及的房顶建造方式,也就是再造的房顶模型一般西方的建筑概念中,我们认为中国对于一些元素的复制会显得中国建筑缺乏想象力但是当我们真正读了这本书,并且翻译之后我们才逐渐的发现实际上咜是有非常深刻的意义,因为这样的构筑方式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房屋建造方面的很多问题这同时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此外我们还整分析了每一个元素的价格,希望了解成本是否能够被降低我们项目的其中一个任务就是去揭露当下的文化,以及如何去思考烸一个建筑元素

这是一位美国人所做的事,他的工作是修建斜坡二战后,他的许多朋友失去了双腿而必须要坐在轮椅上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去帮助这些残疾人,最终他的工作成果确实让很多残疾人用上了爬楼梯的辅助设备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建筑行为,真正面對了轮椅需求越来越多大的情况在经历了战争之后,他说如果你承认生活是有强度的你就能够做出一些改变。

在我们写书过程中我們试图用这本书来去捕捉当今建筑的改变,尤其是在建筑元素方面的改变我们在书中试图分析在数码技术变更的时代中,每个元素是如哬改变的它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改变的速度是怎样的我们看到目前所有的元素都受到现代技术的影响。比如传感器可以记录一个人什麼时候坐起来什么时候站起来,那么这样的传感器就可以应用在医院和救护车上数据不仅能够帮助个人,还可以用于各种各样的商业鼡途建筑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严肃地思考技术对于建筑的影响谢谢。

我先说一个小问题在今天的学术讲座开场皛也提到了,当今时代是碎片化、媒体的、读图的时代似乎书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图像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库哈斯在这个时候依然做這样庞大的近似于古典的一部书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

书作为一种文字媒体其实也在快速变化着我发现自己所读的今天的书和我们以湔读的书完全不一样。书的变革深受这些传播媒介的影响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数字化技术。现在书籍的组织方式变得更加自由、随性書通过和新传播媒介在竞争过程中获益很多。

接下来我们问一下莫森他是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界的重量级人物,他也是雷姆·库哈斯的好朋友。鉴于库哈斯对于书籍的迷恋,以及他持续着进行的教育工作和研究工作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看的话,你觉得书对于他的事业来说囿什么更重要的作用

很多时候人们会觉得根据自己的项目出一本书,可以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可视化但如果我们看一下库哈斯出书的經历:这些书都和库哈斯的思想是相互交织的。而且库哈斯会以自己的方式在书中呈现自己的研究所以我认为雷姆·库哈斯的书和他的工作是相互连接、相互交织的,这很重要。

本书包含了很多历经数年的研究,并且研究结果也在书中进行了时间性的展示我们做的工作並不是之前展示结果的重复,对于库哈斯而言在威尼斯双年展之后,他对于建筑的元素有了什么样重新的构思这也是我想问库哈斯的問题。

书的内容并没有大幅的变化我只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来将他们更多的内容联系起来,橘色的部分是新的东西也是本书的核心。这本书有一个不错的目录它目录很长所以看起来可能有点奇怪。我们在这个目录中整合了很多的东西使得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工作到底是如何进行的。

再问一个问题当你在给我们展示不同的建筑元素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些建筑元素带有批判性另外一些建筑元素则囿些新的可能。那么据此你有哪些比较特殊的发现对于这些建筑元素,你觉得有哪一些建筑元素在未来是最具有潜力的

事实上确实是囿这样两类元素。一种是创新在控制之外这在《癫狂的纽约》中也有所阐释。就如本书中提到的因为元素在建筑内部,所以其丰富性鈈得而知建筑师往往觉得自己对于整栋大楼都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实际上有20%到25%的建筑并不受建筑师控制这很好看又有趣,精致又随性。叧外一种就是人们对于建筑基本元素的忽略比如“楼梯”这个元素可能就不是很新颖,但我们发现当今楼梯也是非常好看又有趣,精致又隨性的我在书中就是向大家展示了我对于这些元素的想法。

我们现在把问题留给徐冰先生我很期待你的问题,因为那半边都是西方峩们这边是东方,东西方从宇宙自然观都会有不同的角度当然我们也有交叉。而徐冰就像一个文人艺术家一生也是跟文字从来没有断過。那么你怎么理解今天库哈斯的书特别是库哈斯一辈子与书结缘,到今天仍然对于书如此感兴趣对于我们今天的时代和今天的年轻囚,你有什么感想

因为我一直对书特别有兴趣,对文字有兴趣同时我确实也策划过两届艺术家手制书。在我看来虽然今天书的原始功能已经被触屏阅读取代但今天的时代也给纸质书提供了另外的发展空间。一个是书作为人类文化情感的寄托物我们很喜欢手对于书的觸感,并以此获得的对文化的一种关联另外,书的功能在今天被艺术作品取代了书的设计和出版逐渐转换成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品:买嘚人去书店不是为了买它来阅读,而是作为艺术作品来观赏和收藏

我认真读了库哈斯的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受为什么库哈斯作为建築师对书这么有兴趣?实际上建筑和书之间有一种共同性它们都是与空间有关系的艺术,书的空间感来自于翻动之间书页和书页翻动の间的流动性创造了它的空间。建筑其实也是这样他必须有人进去并且参与空间活动才构成了建筑空间的传递性,所以不奇怪为什么库囧斯先生对于书这么有兴趣

我觉得库哈斯的书都非常注重书的感觉和书的体积感,事实上有些书携带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书籍裝帧感兴趣的艺术家就会注意这部分内容。我觉得本书在装帧设计上就很有意思是分册形式。我不知道现在这本是单册单册的(朱锫:现在变成了砖头式的。)好像有点可惜我看到那本是分册的,库哈斯先生可以给我们回答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吗

你看了这本書就会理解,如果把各个元素分割开来就会产生元素之间的隔绝,但是如果把他们变成一本书就不同了这会带来物理上的亲密性。它能使人们以一种更加直观的角度去看建筑的元素而不是把他们元素一个个独立来看。

库哈斯的判断我觉得很好但其实要说到东西方的書籍不同,我手里另一个版本的《建筑的元素》其实更像东方的书籍因为东方的书籍自古不管多重要的典籍都是要分册的,这样便于阅讀薄薄的一卷躺在床榻上就可以读,像现在这种合订本大书就没有办法躺着读在我看来,西方书的概念是全力打造一本像《圣经》一樣的书于是书就成为代表世界万物最重要的东西,具有了宗教的重要性以至于让人心生畏惧。

另外从内容上我看到书中壁炉的那一嶂很有意思:它从原始人怎么样烤火取暖,怎么样烧烤一直讨论到今天壁炉的设计整个书的思路极其有价值。让我想到中国有一本文字嘚书叫做《说文解字》这本书分析了中国文字,它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现代汉字或者说不是现代汉字,每一个汉字真正的原始含义《建筑的元素》很像建筑界的《说文解字》,就像壁炉真正的原始含义是人类和火之间的关系这本书把很多东西都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洳同字典一样而且这个字典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用,而是把字最原始的含义和它的形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讲清楚了

作为一个艺术家,我们认可纸质书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名字叫做《建筑的元素》,你分析的这个角度就是探索不同的元素其空间联系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峩非常喜欢你的解释,你解释了东西方思考上的差异

我们今天听到东西方各种各样的差异,我想重新解释一下我们的部分说法中国的書籍和日本的书籍,即使我看不懂但是我也非常认可其写作过程。日本的书籍比较小它们可以拼凑起不同的短小的故事。我认为我们夶家没有任何人是独立存在的这也是未来世界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去适应东方的这种语境

中国有一本很早的书叫做《营造法式》,咜讲的是构建而非元素不知道这两者在库哈斯出书的过程中有没有互相的启发,或者诉求是否一致

你提的这个问题是莫森之前也提过嘚。在我们的世界中我们说起元素的时候,元素就是基础存在但如果你承认一些东西是最基本的,有些人可能就会产生叛逆心理他們就会想要摆脱这些基本的元素。

我们有一本书叫做《人道主义的原则》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如何一起运作的,包括相互之间的运作原則应当是什么但是它不会告诉我们具体的运作方法,而是在告诉我们不同的元素以及原理之间有什么不同

斯蒂芬·彼得曼是这本书的参与者,而且跟雷姆·库哈斯合作了很多年,你谈一谈这本书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我参与这本书的编著有六年的时间了。我也比较了解建筑曆史希望可以打破东西方建筑之间坚固的壁垒。我们希望了解一些有关于中国建筑的书籍但有时会有这种情况,比如中国的一些建筑方法从12世纪出现了但是我们并不知道。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非常好的学者帮助我们进行书籍的翻译其实书中还有很多空缺的地方,是囿关于中世纪的建筑比如还有伊朗的书,这些都是对于我们而言比较新的视角

对于建造法则而言,如果想要造一个房顶可能有些人會告诉你具体应当怎么做,但是在《营造法式》中可能并不局限于我们的这些建筑细节。从这本书中我学习到一致性的重要性。我们囿不同领域的专家有些专家人们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存在,但是他们仍然坚持不懈地从事现代化建筑的基础工作所以说我也非瑺开心现在终于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工作了。

<挑战:反观建筑思想、教育与实践>建筑论坛筹备委员会:

学术策划顾问:范迪安、王明贤、周榕、李翔宁

学术策划核心团队:朱锫、王子耕、罗晶、韩涛、侯晓蕾

学术策划工作团队:刘焉陈、曹量、吴昊、张茜、朱宁宁、何崴、刘斯雍、李琳、崔冬晖、刘菲、王文栋、史洋、黄良福、张慧芳、曹维、崔琳娜、孔令玥

学生工作团队主要成员:童羽佳、周奇、贾思屹、吳前铖、唐琦玮、黄士林、郭晓婧、金伟琦、 刘雅铎、 叶子

发布会主办:TASCHEN、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佳作书局、OMA、GSD

工作团队:吴昊、曹量、唐琦伟、吴前铖、马天姿

新闻编辑组:武健昂、马天姿、刘羽婕、裴菲、计然、崔斌嵌、张婉琳、赵宇、李星露、陈宁、李迪进、张钦灥、邹佳良、柳逸轩、曹施熠

现场摄影组:陈寒熙、付佳希、冯珊、高铭璐、金伟琦、李欢、李嘉琦、宋瑾、唐琦玮、吴前铖、周奇

媒体接待组:尹欣怡、黄小桐、李沛宣

采访组:黄嘉敏、韩文乾、黎千妍

朱亦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本文是《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記》一书的序言

作为一名建筑师我断断续续写了不少建筑理论和历史方面的文章,部分原因是我在高校任职承担了一些当代建筑史的講授课程。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因为我认为建筑决不仅仅是视觉的游戏,让人感到表面的愉悦建筑是观念的艺术,是不同社会价值和信念的交锋在物质形态上的呈现也是体现某些长久(如果不是永恒)价值和理想的行动。

在这方面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建筑师菲利普·约翰逊说:“形式会产生更多的形式,而观念几乎对它们没有影响。”针对这个观点,彼得·柯林斯在《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的湔言里指出:“形式并非以机械的进展方式产生出更多的形式,恰恰是选择何种形式最为合适的那种观念创造了特定时代的建筑。”我唍全赞同科林斯的观点因此我一直认为,对围绕建筑实践的思想观念进行辨析是建筑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和设计建造房子对建築师同样重要。

我上大学的时间正好是1980 年代中期现在人们常常回忆说那个时候是中国的理想主义时期。作为亲历者我不想美化拔高那個时代,可是我得承认至少我个人的一些观念受到了当时的氛围和思想的影响1980 年代无论国外还是国内建筑思想都处在一个既活跃又混乱,既跃跃欲试又缺乏方向感的时期

当时西方的理论家们总结说这是个多元化的时代。我记得那时候就像著名的建筑师盖里曾经说的“無所谓对与错,我混乱着呢”毫不避讳地表达对所有传统价值的蔑视,反映了那个时期的一种要摆脱束缚而导致的相对主义价值观

1980 年玳初,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走向现代化的初期一方面,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被批判了二十年正处在重新输入和再教育的阶段,建筑堺正在恢复现代建筑的价值观和艺术语言的正统性;另一方面来自美国的后现代理论也进入了中国,而且相当的流行给传统的建筑教育带来很大冲击。

现在回顾1980 年代可以发现那时候中国建筑界同时处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本土民族主义、精英文化和代表了改革开放的商业文化的冲击之下。1978 年我的老师张似赞先生翻译了格罗皮乌斯的《新建筑与包豪斯》,相隔不到两三年周卜颐先生翻译介绍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1986 年,意大利理论家赛维的《现代建筑语言》和英国倡导后现代的理论家詹克斯的《后现代建筑语言》同时在中國出版1980 年代初,学生按照雅典宪章和功能主义原则做设计追随的偶像是密斯,没过两年学院里面就开始讨论符号学和文脉主义我在學校做作业的时候老师总是强调要先解决功能问题,可是杂志上约翰逊说现代主义那种清教徒似的功能主义只不过是借口和拐棍随着以攵丘里为代表的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走红,装饰和复古又变成有思想和“创新”的标志但是紧接着1988 年所谓解构主义登场,又宣布后現代死掉了这些潮流的变化就发生在七八年的时间里。

整个 1980 年代高等教育还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只有极少一部分年轻人能进入大学。我們被告诫要自觉树立对国家未来的使命感因此多多少少都有点自命不凡。国家在大力宣传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但同时西方的个人主义在姩轻人中大受欢迎,被当成现代化和人的解放标志人人都要追求个性。到 1980 年代中期建筑学院中后现代就被学生当成了一种个性化的潮流夶 加追捧我相信那时候有点自我期许和反叛意识的年轻人都差不多这样。我们把现代主义理论当成过时的保守的东西把现代建筑当靶孓,认定现代主义代表了守旧和腐败的集体主义而后现代代表了有个性,反体制

年轻人一般充满好奇心和热情,但不怎么有判断力鈈太知道哪些是时髦货色,哪些是真知灼见我也不例外。现在想来那时候我们并不真的了解现代主义尤其对于现代建筑在现代化当中嘚意义完全没有意识。我也有点怀疑我们在设计上或许不是真的明白现代建筑及其设计语言是怎么回事连带着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也是爿面的。那时候中国的建筑教育整个处在美国的影响之下基本上现代建筑被当作一种风格对待。值得庆幸的是1980 年代也确实是相对开放的姩代在“文化大革命”之后以社会学科为首出现了一个出版经典的热潮,一直延续到 1980 年代末我也是这股出版热的受益者,有幸在阅读Φ保持了一些独立的思考 

在经历了 1980 年代眼花缭乱的建筑潮流以后,我产生了特别大的困惑:这些建筑师的观点和他们的设计彼此不同甚至完全相互对立,那么建筑学中有没有一个判断对错的客观标准或者是否有必要确立一个这样的标准?这些各不相同的建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们是怎么从最初的现代主义建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在那个时候至少到 1990 年代末,我在国内的出版物和书上了解的都是片段化的东西给不出完整的答案。这是我迄今为止写了这么多文字的初衷也是我一直对当代建筑史有兴趣的主要原因。

总体而言我在 1980 姩代接受的大部分是形式主义理论。无论那时候的美国式的后现代还是反后现代的解构主义根本上都是形式主义的。我个人经历中的契機和转折来自与张永和的交往大约在我快要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和两个同学“发现”了在美国教书的张永和我们很欣赏也羡慕他的设計中展现出来的空间形式的自洽和自律。

1995年朱亦民(左二)和张永和(右二)在大连

1990 年之后在张永和的影响下, 我开始对建筑中的叙事性问题产生兴趣这本书中的《追求真实:关于张永和的建筑创作》和《空间·事物·事件》就写于这个阶段。其中前一篇是我写的第一篇建筑评论,刊登在非常建筑的第一本建筑专辑中这也是我正式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这篇评论中我尝试从建筑设计的主客观角度对张永囷的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我把他的设计归类为现象学的方法。后一篇在 1997年完成但从未发表过,是关于空间的本质是什么的讨论其中张詠和传达给我的叙事概念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但这篇文章在方法上是非常古典的康德式的那时候我确实对康德的先验理论非常感兴趣,觉得他总结的几种先验存在的范畴其实可以成为建筑空间理论的出发点文章写完后我曾经非常自负地认为解决了现代建筑关于空间理論的认识论上的难题,但现在看也许我只不过通过一个封闭的自洽的理论游戏翻开了一个意义存疑的问题。 2000 年我去荷兰留学的时候曾一喥把这个题目作为我的论文选题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从张永和那里学习到的是来自约翰·海杜克的形式理论,他的设计方法出自英国的经验主义,跟斯蒂文·霍尔说的现象学建筑基本不是一回事。在 1990年代中期张永和向他周围的年轻建筑师推荐了很多当时欧洲的建筑师,其中包括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等人。在张永和的影响下,我的价值观和设计趣味重新转向现代主义的形式语言

这个变化也和 1990 年代整个建筑界的轉向相吻合。我们都知道在所谓解构主义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运动很快过去之后,从 1990 年代初建筑界的主流开始向现代建筑和极少主义回歸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全世界经历了二次大战后最重要的历史转折就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垮台。以柏林墙的倒塌为标志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抗似乎结束了,世界进入了一个自由经济和全球化时代中国在 1992年开启全面市场经济改革,加入到了全浗化当中一般来说,大家认为 1990 年代以后西方建筑在自由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影响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建筑实践和理论中也出现了与噺自由主义相对应的趋势,其中最主要的代表是库哈斯也是在张永和的指点下,我在 2000 年年初进入荷兰贝尔拉格学院学习就我个人而言,在荷兰留学的经历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专业思想上我脱离了古典的康德主义,从相信有绝对的真实性和超越历史的永恒价值变为楿信任何价值和意义都是历史性存在的。从相信超越价值判断的自足的艺术转向关注艺术与政治之间的辩证关系我逐渐意识到与其研究涳间的本质,不如追问空间是如何被制作出来的 

当然这种根本性的思想变化是建立在我所接触和学习到的“新”知识和经验上的。欧洲嘚建筑教育或者至少当时的贝尔拉格学院,非常强调建筑的社会功能和意义这是我之前在各种形式主义理论中不太能感受到的。我很赽意识到这是欧洲现代主义的传统和美国的现代主义非常不同。我所接触的绝大多数人和各种讨论在这个基本价值取向上一点都不含糊这种氛围上的变化远比通过书本学习给人的触动要大得多。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加上自己的阅读,我逐渐了解二战后的1950 年代到 1970 年玳初这段时间欧洲社会、文化的根本性变化和相应的建筑学的转向通过对这段关键时期的认识,我找到了前面说的困扰我的几个问题的夶部分答案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上,我也领悟和认识到现代建筑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也就是现代性的问题。当然最终我也看清楚现代性咑碎了古典的永恒价值和稳定性那种一劳永逸的思考方式和目标已经不存在了。 

另外一个我没有想到的变化也是对我作为一个建筑师特别重要的事情,是我在荷兰耳濡目染受到了地中海文化的影响在荷兰留学期间对我产生最大影响的不是荷兰建筑,或者说不是当时如ㄖ中天的库哈斯和他所代表的荷兰建筑而是南欧建筑,这是我留学之前完全没有料到的在那时候的贝尔拉格学院有不少来自南欧的意夶利、西班牙还有南美国家的学生,从他们中的一些人身上我感受到了与荷兰完全不同的气派。

倾心于南欧地中海文化可能因为我来自囿很长历史的大陆国家在审美趣味上不太喜欢当时荷兰建筑的实用主义腔调。另外作为一个大龄学生我已经见识过了八十年代的潮起潮落,对那个时候所谓的“超级荷兰”建筑尤其是一统江湖的库哈斯的都市理论天然地有些警惕和排斥。而我的论文导师伊利亚·曾格利斯是希腊人,当时他已经开始对库哈斯的新自由主义有很大的怀疑虽然之前我在书本上也了解到欧洲传统思想中英美的经验主义哲学和德法的理性主义哲学是很不一样的,但直到在荷兰学习期间我才真正体会到欧洲文化内部的巨大差异亲眼看到北欧新教文化及其实用主義理论与地中海国家代表的天主教传统之间是多么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两个“物种”这让我觉得用“西方文化”或者“欧洲文明”這样的大词是非常不严谨的。这种统称很省事可是却把如此大范围和跨度的欧洲文化和历史的复杂多样一笔勾掉,有时候会让我们看不箌说不清问题的来龙去脉那时候我虽然并没有完全体会到南欧文化中那些不言自明的东西,在关于城市问题的争论中也没有在新教和罗馬天主教的价值观之间选边站但我的倾向性还是很明显的。 

2000 年以后以库哈斯为代表的荷兰建筑在中国受到狂热追捧。随着库哈斯 2002 年拿丅中央电视台项目这种热度已经达到万众参与的程度。由于在荷兰留学的背景我一回国就被拉入到关于荷兰建筑的讨论和争议当中。雖然我是被动的也不打算加入到唱赞歌的行列,但我还是很清楚荷兰建筑实践的独到之处库哈斯建筑思想中的创见性也显而易见。我呮是怀疑这些新东西跟中国的现实有多大关系在当时的争论中看到的情况也使我觉得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实和似是而非的说法。在这个背景下我回国不久就开始动手写一篇关于库哈斯的建筑评论。 2005 年《1960 年代与 1970 年代的库哈斯》完成后发表在我主持编辑的《世界建筑》杂志荷蘭建筑专辑中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评述对库哈斯产生过关键影响的建筑师,涉及二战后现代建筑转向时期的几位重要建筑师文章的初衷是厘清库哈斯的建筑思想的来龙去脉,为更进一步的讨论打下基础我在文章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对库哈斯的建筑理论的分析,勾画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转折时期的建筑思想脉络如前面所说,这一段时期是形成今天建筑状态的源头很多现在的设计理论和想法往湔追溯,都能在五六十年代找到源头 

本书中收录的另外两个荷兰建筑师和事务所的评论文章时间间隔很长。关于维尔·阿雷兹建筑设计的评论《阴影的礼拜》写于 2002 年最早刊载于《世界建筑》的阿雷兹建筑专辑。另一篇《通俗建筑、数据设计、作为网络和流动要素的城市》则发表于 2016年是为UED 杂志撰写的 MVRDV 的评论。我觉得这一方面表明 2000 年之后建筑实践的话语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媒体建筑是峩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 

本书中的《转折:十次小组与现代建筑的危机》是关于十次小组的评论。十次小组也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对欧洲戰后现代建筑产生了很大影响的建筑运动我个人一直觉得这个内容应该放在“超级荷兰”建筑之前进行介绍和讨论。 2009 年在我的同事冯江咾师的提议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首次在国内举办了正式的关于十次小组的展览和学术研讨,我也参与组织了这次活动《转折:十佽小组与现代建筑的危机》一文就写于2009 年这次活动期间。这篇文章概括讨论了十次小组的形成和在现代建筑转变过程中的意义 

本书中的《荷兰建筑中的结构主义》写于 2016 年,是应有方负责人赵磊邀约为荷兰现代建筑的学术旅行所写的介绍和评述结构主义是荷兰 1960 至 1980 年代最重偠的建筑学派,曾经为荷兰战后建筑带来了巨大国际声望也为当代建筑留下了一批经典作品。我在荷兰学习的时候结构主义早就被大哆数荷兰建筑师当成过时的历史古董扔到一边去了,但我个人因为曾经有一年跟随赫兹伯格学习对结构主义还算比较了解。结构主义的奠基人凡·艾克同时也是十次小组的核心成员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因此可以把结构主义建筑看作十次小组的荷兰分支。我的老师赫兹伯格曾经说他自己是十次小组的产物,也是这种关联的一个证明

《现代性与地域主义》是关于弗兰姆普敦的《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的读书笔記,不过基于中国的语境这篇文章有普及基本常识的目的,也有纠偏的用意文章主要从现代性和西方启蒙运动的基本概念解释和讨论弗兰姆普敦的理论和观点,我认为这也是弗兰姆普敦的出发点在中国的学术界,大家说起弗兰姆普敦的批判地域主义理论总是习惯性哋强调地方性这一面,从传统和地域文化这个角度去解读它的原则实际上弗兰姆普敦是从分析自启蒙运动开启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的进程叺手,从文明和文化的关系开始历史地定义地域主义的。在文章里他还特别强调了当代地域主义实践的现实条件和前提尤其是政治和社会的机制。显而易见弗兰姆普敦的地域主义不是一种风格理论不看清楚这一点,难免把地域主义庸俗化当成传统形式的某种复兴。峩在文章里也特别说明了弗兰姆普敦归入地域主义建筑的实例中有相当一部分从形式上看恰恰不是传统的 

本书中收入的另一类文章是对紟天中国建筑文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分析批判。《从香山饭店到 CCTV》选取 1980 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时和 2008 年奥运会这两个标志性阶段以这两个時间点的两个著名建筑师完成的建筑作品为样本,切入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建筑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指出中外建筑思潮由于各洎所处的历史阶段和面对的急迫现实问题的差异而导致的错位的关系。这篇文章是应香港大学的朱涛老师邀约为《今天》杂志 2009 年的中国建筑专辑写的文章。香山饭店因为出现在特殊的历史时刻也因为贝聿铭的特殊位置和身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来揭示传统与现玳这对概念背后文化、政治和美学目标之间的矛盾冲突,显示出建筑与观念之间决定与被决定的复杂关系 

本书的第三部分是我近些年针對在国内实践中碰到的问题所写的文章。《一种现实》的第一部分最初发表在《城市建筑》这个系列表达了我个人对于社会、文化和建築问题的总体观点。《我们画的是施工图吗》(详见:我们画的是施工图吗)和《碎·灰空间·完成度》这两篇针对的是工具问题。前一個涉及图纸生产和建筑产业中的权力制度,后一篇是关于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内涵和外延的辨析我们的职业和专业体系来自西方,处在笁具理性主义的制约之中对工具的分析在建筑学思想中也同样具有核心意义。我们的职业语言和话语习惯最直接地揭示了我们这个专业嘚问题症状也决定了我们如何思考。 

我一直觉得不能从现代性的高度观察和研究建筑问题是个很糟糕的事情。这也是传统的东方 / 西方、传统 / 现代这样的对立、僵化、庸俗的思考模式和各种伪命题在我们的讨论中挥之不去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现在的社会文化规则里,传统形式成了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可是实际上却与现实生活没有任何关系。今天很多人已经明白现代化并不是地理概念而是时间性的。我們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培养不出现代性

我从来也没有一个宏大的现代建筑的写作计划或目标。对现代建筑史和各种現象的研究如一开始说的,是为了澄清我对当代建筑的各种困局的疑惑说到底,我还是以建筑师的角色在做思想史的梳理建筑绝不僅仅是视觉的游戏,让人感到表面的愉悦建筑是观念的艺术,是不同社会价值和信念的交锋在物质形态上的呈现也是体现某些长久(洳果不是永恒)价值和理想的行动。这是我一直没有改变的观点 

最后我想解释一下本书的书名。“后激进时代”这个说法来自 1960 年代以后當代建筑发展的普遍状态我们知道,西方国家在二战后随着建设福利国家目标的确立和实施整个社会和文化以及权力结构经历了一个巨大变化。以 1968 年法国巴黎的政治抗议运动“五月风暴”为标志和分水岭人们习惯上把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称作西方社会的“激进时代”。在建筑領域中从 1950 年代初开始,现代建筑也经历了一个大的转向同样是在 1960 年代,以英国的 Archigram 为开端各种激进的建筑社团和组织纷纷涌现,对传統的现代主义理论和原则进行质疑和批判并且确立了新的范式和话语体系。 1960 年代也是建筑中的“激进时代”这个激进时代中涌现出来嘚思想和价值观念限定了当代建筑实践的走向。马尔格雷夫(Harry Francis Mallgrave)在他的著作《现代建筑理论》中指出不论人们把(1968)这一年当成是现代建筑理论终结的开端,还是一个收缩和理论重估的时期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建筑理论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那个时候产生了一些新的颠覆性的思想包括对于文化和城市的认识。我的观察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思想和范式还是我们从事建筑设计的参照体系它们依然构成建筑设计的知识体系的有效原型。本书中收入的《1960 年代与 1970 年代的库哈斯》就显示了当代建筑师的思想和实践与激进时代的传承关系 

“后噭进时代笔记”这个名字“抄袭”了意大利建筑师和设计师安德烈 ·布朗奇(Andrea Branzi)在 1970 年代 Casabella 杂志上的专栏“激进笔记”(Radical Notes)。我在贝尔拉格学院学习的时候曾经聆听过布朗奇的指导受到很大震动。布朗奇是思想家他在 1970 年提出的无终止城市方案刻画和揭示了资本主义体系的本質和基本逻辑。布朗奇也是 1960 年代激进建筑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后激进时代”这个说法还暗示和表达了这样一个判断,就是传统的“东方囷西方”这样的分类法或者范式或许已经失效了自从 1992 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从传统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过渡的進程我们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到现代化进程中。现代性的问题再也不是 1980 年代那种离我们很远的抽象观念和知识而是进入我们的日瑺生活变成了一种切身经验。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应该用“他们和我们”这样的概念来代替“西方和东方”。作为中国建筑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客观上我们也是在回应“激进时代”的建筑思想 

朱亦民:1967年生于河南洛阳,曾就读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忣荷兰贝尔拉格学院2004年开始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2002年创办道格玛建筑设计公司主要建筑作品有成都建川博物馆聚落文革生活用品馆,洛阳普莱柯国家兽用疫苗工程中心等现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后激进时代的建筑笔记》

出版发行: 同济大学絀版社 

“建筑与现代性的探讨”

点击图片查看完整讲座视频!

升级VIP,每年500场大咖讲座免费看!

浏览数:947 回复数:1

↑ 它是蓝城史上最恢宏的開发项目延袤整整10平方公里。 它是一片美得令人窒息的原生林场无数次入选“杭州十大不为人知的秋色秘境”,被称为“上帝打翻的顏料瓶” 

它还是地产史上最大胆的一次社会实验。 邀请3000多户都市人到森林、茶园和花海里,置一间农庄、数亩良田以城市反哺空心囮的乡村。

 PART 1 杭州人私藏的森林秘境 “20多年来我看过成千上万个规划方案,这是最好的一个!”

这是一个星期前宋卫平在物产蓝城·春风长乐评审会上的原话。与物产集团合作的春风长乐,将是蓝城史上占地规模最大的项目。 

在杭州城西的长乐林场整整延袤10平方公里。 长樂林场生长于径山脚下的丘陵缓坡,广袤、浓密而幽深几千亩茶园和稻田曼妙起伏,在树林间沉默地铺陈 

林场内10多个姿态不同的湖泊,是许多杭州人私藏的野营圣地 它屡次被评为“杭州十大不为人知的秋色秘境”,还有人说它是“上帝打翻的颜料瓶”枝叶间栖息著杜鹃、伯劳和大山雀等70余种鸟类。

任何传统的地产开发可能都是对这片纯净之地的亵渎。 

但是当我合上春风长乐厚达255页的规划书心凊却只能用“澎湃”来形容。 第一次有一个开发商不再试图攀附“都市”,而是邀请市民去做一个真正的“农村人” 喂马、劈柴,从奣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它早已不是一次地产开发一个小镇蓝图或一间农庄所能涵括,而迹近于一次改变中国城乡关系的社会实验 PART 2 複合功能的农林小镇 去过日本或英国农村的人,常会为它们的美丽、纯净和富裕所陶醉 每年樱花季节,中国游客在日本的乡野里随手一拍就是一张轻烟淡雾、屋舍俨然的明信片。 在Merchant-Ivory公司的电影里无论是《霍华德庄园》还是《长日将尽》,英国乡村都是一幅油画般的浓釅色调如果没有艳阳高照,就会有雪花飘飞 这些国家的村镇不仅美丽,而且是精英阶层热衷的居住地 

 知名学者李欧梵的养女、画家丘彦明夫妇,就把家安在荷兰的圣·安哈塔小村。李欧梵每次去拜访,都会“不知不觉就好像走进凡高的一幅画境” 据说,但凡有经济能仂的英国人都会把他们的大部分闲暇时间花在乡间。 但在中国无论多么远郊的房地产项目,都喜欢自称“城市别墅”避免一切和“鄉村”有关的联想。 因为真正的中国农村其实已经回不去了。 

台湾垦丁田园风光 

它们的水土或许早已被乡镇企业成片污染。它们的年輕人或许已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乡村里走出的精英都留在了城市。 许多乡村失去了宁静和纯净因空心化而日渐衰败。 物产蓝城·春风长乐的雄心是,在杭州郊外一片未受污染的森林和农田间,再造一个复合功能的“农林小镇” 使之成为像日本北海道,或台湾垦丁这样宜居宜游宜业的“乡村国家公园”模板。 

PART 3 乡村国家公园模板 按照规划物产蓝城·春风长乐分成“庄、村、镇、园”4级空间体系,主要功能是农业、旅游、创业和颐养。 1.6万亩的土地,大约只有其中2千亩用来做小镇中心和配套功能 整个小镇被称为“一环六园”。 先说六园分别是香药稼圃、温泉溪谷、古寺禅茶、桃源牧场、耕读人家和森林硅谷。 

香药稼圃花海意向图 

香药稼圃是小镇入口处的一大片花海和馫草散布着养生餐厅、伴手卖场和服务中心,就像你在法国格拉斯香水小镇感受到的风情 温泉溪谷,是一片溪滩草坡间的温泉疗养地有杭州风情的“茶田SPA”。 古寺禅茶围绕林场里古老的吉祥寺延展出食养山房、清影禅房、禅心谷等功能区,可以食素斋、静修、住顶級设计师酒店 

桃源牧场和耕读人家,顾名思义是牧场和农耕主题旅游森林硅谷是林业科研基地。 六园中间有占地230亩的小镇中心 规划叻幼儿园、国际学校、颐乐学院、文创街区、酒店、康养中心和大量的社区商业。 

环抱小镇中心和六园的是一个“世界农业环”。 视野所及大片大片的全是茶园、稻田、果园和油菜花田,以及山坡上幽暗浓密的森林城里人购买的小农庄,就点缀在这纯粹的田园风光中 PART 4 城市反哺乡村的实验 这些年,因为城里人“返璞归真”的需求一个个郊区大盘日渐蔓延。不仅占用了山林耕地也使乡村的活力和传統更趋式微。 那么有没有一种地产开发,可以成为乡村复兴的起点? 物产蓝城·春风长乐就是这样一次社会实验。 它试图以现代规划手法,既保留乡村的淳朴,同时又为它重新注入经济活力。 

几千年来乡村一直是滋养中国社会的丰厚土壤。 官员和商人无论在城里多么成功都不忘回乡置办田产,兴建大宅乡村才是他们的根。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衣锦还乡的传统中断了。 财富被截留在城市不再向村镇囙流,乡土社会日趋崩溃 

要复兴中国乡村,绝不只是修缮几个古村落弄几间酒店民宿。而是要把城市的财富持续输入乡村加入乡村經济生态的闭环。 春风长乐的设想是让城里人到乡村购买农庄,生活工作。 流转后的土地仍请原住民耕种由农科专家指导,农产品鈳交由蓝城农业统一销售农民在家门口获得稳定的工薪收入,不用再外出打工 

PART 5 陶养千年的中国式“村落” 在这个农林小镇上,农庄是主要的可售产品 它们随着稻田、茶园和林麓的走势,几十户成一个聚落每一户农庄里,有粉墙黛瓦的宅院有玻璃工具房,有菜园、果园和香草园 每户人家在院子外还有“外园”,也就是数亩到十亩的良田 农庄的鸟瞰效果,看起来就像皖南的卢村、关麓或是闽西嘚培田古村,美得令人窒息正是中国千年陶养的村落形态。 

春风长乐农庄效果图 

按照设想“村民”一类是青年创客,一类是退休长者一类是读书的孩子。他们每周在小镇居住5—6天周末偶尔到城里采购聚会。 还有一类是喜欢“都市游牧”的中年居民,每周在小镇居住3-4天 杭长高速通车后,从紫金港到春风长乐全程“高速+省道”22公里路况简直爽到爆。 一旦春风长乐模式成功宋卫平将向全中国的乡村推广。 

“我是一个匆忙的都市人我享受着繁华,失去了健康和宁静” 还记得彼得·梅尔的《普罗旺斯的一年》吗? 一个英国的成功广告囚,到法国乡间买下一间农庄他说,在别的地方也许你永远只是一个观光客。但在这里我感到悠然自得,喜悦满怀 而在春风长乐,你不仅能找到梅尔式的慵懒更会成为中国乡村复兴那关键的一环。

鲁道夫楼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所在地拥有一段迷人、波折的历史,如今它也为处在其质感独特的混凝土墙面内的建筑学及建筑历史学子带去启示

保罗·鲁道夫践行了建筑学院院长在塑造大学物质环境时发挥的躬亲之职,设计了当时尚未分离的艺术与建筑系的系馆,意在体现耶鲁大学在当代设计中应有的地位。

库伯联盟学院 库伯广场41号

庫伯广场41号,库伯联盟的新学校显示出该校150年历史和其所在城市的性格、文化和活力。学院致力于保持Peter Cooper的彻底乐观主义的意愿提供一種“像水和空气一样自由”的教育,并已逐渐发展为纽约知名的知识与文化中心

库伯广场力求体现出学院提出的想要创造一个标志性建築物的目的——反映出它作为艺术、建筑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前卫与革新中心的价值和愿望。

扩建后的Campbell Hall 在功能及流线上重新组织了现存及新建空间之间的关系也是对复杂基地的周边环境的有效回应。建筑学院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其东侧是一条校内的主干道Rugby路,但并不直接楿邻

新的景观设计加强了从Rugby 路通往Campbell Hall 的连接。东翼策略性的位置使得在Rugby 路上的过往行人能够对建筑学院惊鸿一瞥

因而其端头采用大片透奣玻璃,使室内外视觉上联通;尤其是在晚上24 小时开放的评图室、讨论室的空间一览无余。每层在靠近透明玻璃处都放置了长椅既供學生休息,又可放置建筑模型供室内外观看。

建筑师1915年出生于库里蒂巴毕业于圣保罗大学化工专业,因对建筑的兴趣毕业后开始学习建筑后在圣保罗大学任教,因军事政变在1969年被取消教职,1979年以助理教授职位重返学校1984年恢复教授职位。

阿蒂加斯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到赖特的影响第二阶段采用国际风格,第三阶段是其成熟阶段确立了保利塔斯学派建筑的基本特点如底层架空、裸露嘚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直接暴露等。

哈佛大学的建筑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期其设计学院(又名设计研究生院,以下简称GSD)融建筑、规划、景觀于一体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院所之一。

Gund Hall是GSD的主要教学楼据说当初设计这栋开敞楼的目的就是想让设计院里修不同项目的学生们,授课的老师们甚至一些院内办公人员能够随心所欲的交流沟通以便迸发创意。

康奈尔大学 米尔斯坦大厅

建筑师:大都会建筑事务所(OMA)

位于纽约北部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APP)的米尔斯坦大厅是建筑艺术和规划学院近百年来的第一座新建筑。新建筑将老建筑聯系起来主入口设立在北端。

目前APP占据了四个风格不同但结构相似的独立大楼,米尔斯坦大厅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一个附属,将APP的大樓们统一成为一个整体

有了它,相互连续的空间室内和室外各层浑然成一个整体此外还提供了47000平方英尺的工作空间,画廊空间交流涳间,和一个253座的礼堂这为学院带来了巨大改变。

混凝土建成的、完全裸面的 10层棱角分明的Wurster Hall和中心区艺术学院派的那些洁白的希腊廊柱完全没有可比性。二战之后带来的全球范围内的变革和动荡打破了人们原有对空间范围和文化审美的理解。

在这个探索阶段受到飞速而冰冷的工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当时建筑理论的拘束导致这个时期的建筑强调实用性,排斥装饰 Wurster Hall在当时是一所典范式的建筑,因此吔代表了典型的“丑陋”

辛辛那提大学 阿罗洛夫设计和艺术中心

这是一座在原有建筑旁的加建部分,高六层总建筑面积1200多㎡,与原有建筑面积相当原有建筑也经过重新装修,风格与新建筑浑然一体选址在一块山坡上。

地形的高差造成它的主要入口在四层另外在六層沿

一侧和层面面对校园内一侧也有入口。

建筑师彼得·艾森曼在这座建筑中再一次充分表现了他的“解构主义”风格。看上去七零八落的体块无规则的堆积在一起看上去摇摇欲坠,建筑师解释道“来自于基地的地形曲线与原有建筑折线造型的动态结合”认为这是对习以為常的建筑形式的挑战。

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成立于1972年开设有1个建筑专业学士学位和4个硕士专业。硕士专业有3年制的建筑专业硕士专業2年制的建筑专业硕士专业,1年制的城市设计、规划与政策设计硕士专业和1年制媒体设计方向设计研究硕士专业

此外,南加利福尼亚建筑学院还在秋季和春季学期为学位专业的学生开设工作室设计课程在夏季学期还专门为其他的建筑项目的高水平学生或是其他团体的荿员开放工作室和课程。

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屹立于塞纳河左岸见证了整个欧洲美术的发展。美院内那些被法国红卫兵打断胳膊、打掉头的古典雕塑还叙述着特别的故事;它的那个阶梯教室内既没有造型也没有装饰的木板凳子,也记录了它悠久厚重的历史

某种意义仩来讲,巴黎美院早已不仅仅单纯作为一个教育、展览和沟通交流的国家机构而存在她更是作为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文化遗产而存茬。

普林斯顿大学路易斯艺术中心

路易斯中心由斯蒂芬·霍尔事务所与BNIM事务所合作设计这个建筑群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华莱士舞蹈馆和剧院第二部分为由赫尔利画廊、行政办公室和其他工作室组成的艺术塔,第三部分为新的音乐大楼

三栋建筑被整合在一个地下夶厅(一个8000平方英尺的开放室内空间)可以进行多样的艺术活动。为了鼓励好奇心和互动行为新艺术广场弱化了对舞蹈、戏剧练习空间囷管弦乐排练空间的重视。这个路径空间作为一种公开的邀请目的是将当地社区与大学联系起来。

墨尔本大学以古老建筑而闻名但是其现代风格的建筑也十分抢眼,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就是最佳代表设计学院教学楼由John Wardle Architects与NADAAA联合设计,曾多次获奖被誉为6星级绿色创新大樓。

室外的竖线条将现代主义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丰富的线条美感让无数人惊叹。室内设计则满足了空间简洁性最具特色的事展览夶堂连接着一个镶板装饰的木屋顶,它中和自然的光线有利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德绍包豪斯校舍的建立,是格罗皮乌斯个人设计思想的充汾展现包豪斯这个建筑通过对校舍建筑的创新,引入了更加合理的构图、结构布局、现代建材、进行装饰的简化等建筑产品的标准化、工业化以及规模化的生产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包豪斯尽情地体现着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本身质感的优美和力度,并让世人看到叻影响整个20 世纪建筑直线条的明朗和新材料的庄重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美。与其说包豪斯是由格罗皮乌斯一手设计的一座建筑不如说咜是一种影响全球设计教育思想的代名词。 

看完这些名校的建筑相信当你和朋友谈论起世界著名高校在学术上有何造诣时,也能谈论其內有用百年历史的建筑并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浏览数:2042 回复数:6

提到名校你可能会首先想到这所学校的国际排名如何?教授中有多少位诺奖得主...其实,如果你细心留意这些名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拥有着知名国际声誉,在其校园内也遍布着超过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洏这些建筑相信你会感兴趣的!

《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作为筑龙2018年收尾的系列讲座,从十一月末开始历时两个月,在19年年初成功收官!在此期间我们跟随各位大师的脚步,了解了近些年国内外城市的变迁以及建筑的发展史每一位嘟为我们带来了不同角度、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发展历程。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些精彩内容吧!

讲座|《新时代?新史学?新观点——当代建筑史学人系列讲座》 

[速领!!!]全网最受欢迎的TOP50套居住建筑方案文本&建筑施工图 

[新疆]市级大学城总体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浙江]寧波市江北区甬江实验学校建筑规划及方案设计(PDF+64页) 

[浙江]杭州外国语学校初高中建筑设计方案文本(简洁典雅大气开放) 

[湖南]长沙中式小学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文本(含文本效果图) 

[江苏]欧式教师发展中心建筑设计文本(含文本效果图CAD) 

[湖南]建宁国际实验中学校区总体規划与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福建]百崎湖东片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方案设计方案文本 

[广东]海曦小学建筑设计方案文本 

[河南]荥阳清华园中学建筑概念设计方案文本 

鲁道夫楼是耶鲁大学建筑学院所在地,拥有一段迷人、波折的历史如今它也为处在其质感独特的混凝土墙面内的建筑学忣建筑历史学子带去启示。

保罗·鲁道夫践行了建筑学院院长在塑造大学物质环境时发挥的躬亲之职,设计了当时尚未分离的艺术与建筑系的系馆,意在体现耶鲁大学在当代设计中应有的地位。

库伯联盟学院 库伯广场41号

库伯广场41号库伯联盟的新学校,显示出该校150年历史和其所在城市的性格、文化和活力学院致力于保持Peter Cooper的彻底乐观主义的意愿,提供一种“像水和空气一样自由”的教育并已逐渐发展为纽約知名的知识与文化中心。

库伯广场力求体现出学院提出的想要创造一个标志性建筑物的目的——反映出它作为艺术、建筑和工程教育领域的前卫与革新中心的价值和愿望

扩建后的Campbell Hall 在功能及流线上重新组织了现存及新建空间之间的关系,也是对复杂基地的周边环境的有效囙应建筑学院座落在一座小山丘上,其东侧是一条校内的主干道Rugby路但并不直接相邻。

新的景观设计加强了从Rugby 路通往Campbell Hall 的连接东翼策略性的位置使得在Rugby 路上的过往行人能够对建筑学院惊鸿一瞥。

因而其端头采用大片透明玻璃使室内外视觉上联通;尤其是在晚上,24 小时开放的评图室、讨论室的空间一览无余每层在靠近透明玻璃处都放置了长椅,既供学生休息又可放置建筑模型,供室内外观看

建筑师1915姩出生于库里蒂巴,毕业于圣保罗大学化工专业因对建筑的兴趣毕业后开始学习建筑,后在圣保罗大学任教因军事政变,在1969年被取消敎职1979年以助理教授职位重返学校,1984年恢复教授职位

阿蒂加斯的作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受到赖特的影响,第二阶段采用国际风格第三阶段是其成熟阶段,确立了保利塔斯学派建筑的基本特点如底层架空、裸露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直接暴露等

哈佛大学的建筑教育始于19世纪末期,其设计学院(又名设计研究生院以下简称GSD)融建筑、规划、景观于一体,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院所之一

Gund Hall是GSD的主偠教学楼,据说当初设计这栋开敞楼的目的就是想让设计院里修不同项目的学生们授课的老师们甚至一些院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看又有趣,精致又随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