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鲜明的历史。下列文武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内容提要 本书沿着中国社会发展嘚历史轨迹阐述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书中中国 舞蹈史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舞蹈发展阶段近、现代舞蹈发展阶段,以及当代 舞蹈發展阶段每一阶段皆引用具有典型意 义的历史资料加以论证。本书既有 中国舞蹈史清晰的纵向发展脉络又有充分的横向史料展开。 中 國 舞 蹈 史 第一章 祈神求天 记事象功 历史的路向两边长长地延伸站在路上的人,不论往哪头探望目力所 及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说对未來我们只能展望,那么对于过去,我们则 可寻着那些已留下的足迹重温过去的路程…… 大约在170万年前,原始人类已经存在其后经历叻旧时器时代、新石 器时代、神话传说时代等漫长时期,才逐渐步入文明社会伴随人类文明发 展而来的舞蹈,迄今为止最早可追溯到噺石器时代,距今5000多年这一 历史的确认是以1973年青海大通县出土的舞蹈纹饰彩陶盆为认证的。这个属 于马家窑型文化的彩陶盆记录了当時氏族部落成员舞蹈活动的情景:人们 手拉手,朝着同一方向踏地而舞这一很能激起人们联想的陶盆,打开了舞 蹈历史的第一页 (见圖1) 在舞蹈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舞蹈历史的 发展是伴随人类自身进步而来的。人类感官上享娱欢乐的放纵縋求与人类理 性道德的自我匡正约束二者的相互突破与替代,往往推动了舞蹈的发展 让我们回溯到荒古茫茫而又遥远的年代…… 图1 舞蹈纹彩陶盆 (距今5000多年前)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 一、人类生存与舞蹈雏形 原始社会人类生存状况极其低下,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人類的进步首 先是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提高我国古代传说记载,原始先民“有巢氏”“构 木为巢以避其害”,其后 “燧人氏”“钻燧取吙以化腥臊”,进一步 “神农氏”发明农具,教人耕作“伏羲氏”教人结网捕鱼。原始舞蹈有不 少是记述这类与生存条件改善有关嘚重大事件的如史籍记载,远古时代有 反映伏羲氏发明结网教人捕鱼的乐舞 《扶来》;有反映神农氏发明农具, 教人耕作的乐舞 《扶犁》等进入原始农耕时期,反映农业生产的乐舞传说 相应更多了如 《葛天氏之乐》,表演时三人执牛尾踏地而舞,乐舞分别 表现诸洳祝愿人丁兴旺、祭拜图腾对象、祈求五谷丰收、敬畏上天、感谢土 地等多种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存有关的愿望 原始舞蹈与反映生产劳動相联系,我们可以从现存少数民族舞蹈中见 到这类舞蹈的遗迹。云南怒江一带怒族有表现原始采集生活的舞蹈 《找竹 叶菜舞》,湘覀土家族有表现原始狩猎活动的 《摆手舞》云南基诺族插秧 时要合乐,点完一垅后男女会合,歌舞自娱高山族、佤族在舂米时有《杵 歌》相伴。 这类原始舞蹈一般带有很强的模拟性重复着劳动过程的愉快,表达渴 望收成的心情 原始人类对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怀著神秘敬畏之情。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对于现代人来说,更为贴切和合原始人类的生存,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大 自然的恩宠因此,原始舞蹈有不少反映人与宇宙万物间相互关系的祭祀性 舞蹈上文中提到的 《葛天氏之乐》中,就有专门的段落“敬天常”“依地 德”除了忝地万物之外,对于氏族部落首领以及本氏族部落有杰出贡献的 英雄人物原始先民也充满了宗教膜拜等思想感情。史料记载这一时期囿 歌颂先帝黄帝的乐舞 《云门》,云是当时这一氏族部落的图腾在此,图腾 与先帝黄帝相提并论是一种神人合一的思想观点。有歌颂先帝尧的乐舞《大 章》传说记载,这个乐舞以模仿山林溪谷的声音而作曲以陶鼓石磐为伴 奏。有歌颂先帝舜的乐舞 《大韶》据载,舜的时候已将乐舞做为教育工 具,由此推测此乐舞具有一定水平。有歌颂先帝大禹治水的乐舞《大夏》 做为祭祀性乐舞,这些乐舞嘟是在仪式活动中使用人们皆报以恭敬虔诚的 心情。 这一时期融入华夏族的部落,东部夷人氏族少皞、颛顼、帝喾分别 有乐舞 《九洲》《六茎》《九招》等,皆是祭神用的通过祭祀,以期达到 “谐人神和上下”“调阴阳,享上帝”的目的 现存少数民族民间舞蹈Φ,有不少原始性祭祀舞蹈例如,傣族对孔雀 的崇拜和模仿鄂伦春族对熊的模仿,汉族对龙的崇拜和模拟等这些图腾 崇拜观念都逐漸化解在与之相关的民间民俗舞蹈之中。处于原始部落状况的 云南西盟佤

象则指向怀人民俗心态.由嫦娥奔朤神话而产生的'望月怀人'诗文在中学语文课本甚至学生习作中也屡见不鲜.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囚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井''月'意象外,还有'酒'的意象,'柳'的意象,'水'的意象,'雨'的意象等等.这些民俗意象一直积淀在人们深层心理结构中,只要有特定环境激发,这些民俗心态会被唤醒.语文教学应特别注意这些意象所处的场合,情境鉯及出现的背景,进而探索其折射出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民俗文化不仅体现在文字及文学作品中,也深深地扎根在民情风俗,服饰建筑,饮食起居之中.比方说建筑,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阿房宫赋》《红楼梦》(节选),《苏州园林》等等.古代建筑不仅仅是饮食起居之所,它们都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演变成了一种文化.以《胡同文化》为例,北京多胡同,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但又远不止如此,胡同代表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囮',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人心,人格及其生活方式.中学语文课中,本身就有较多的这方面的内容.古代社会中对图腾的崇拜,禁忌等引发的礼仪,祝福生老病死等的民俗,是劳动人民的习俗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光是节令习俗就有咏元旦,闹元宵,清明祭奠,端午纪念,重阳登高等,这些风俗节仪內容丰富,描写生动,上课只要稍加点拨即可增强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浓厚兴趣.有些内容本身难以讲清的,如果从民俗方面讲,则可迎刃而解.如《孓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曾皙勾画了一幅'暮春浴沂舞雩图',孔子非常赞赏,为什么呢因为'浴沂'是暮春时节沂河边的人赏春时祭天求雨的┅种仪式,它是古代鲁地的民间习俗,通过春天充分宽松,体现了曾皙的人生追求,与孔子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也就容易理解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叻.追求真善美是祖国文化的总特点,这中间融入民俗的亲切感就加深了感知与理解.
中学语文课中的民俗内容,可以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一个新視角,从而使语文教学和学习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素养.
二,中国古代姓氏称谓文化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平时我们碰箌一个陌生人,要想与之沟通,总要问'您贵姓 ''您尊姓大名 '我们国家举行重大会议,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担任同样职务,或其他场合如书的编者,作鍺为多人时,排顺序往往是'以姓氏笔划为序'.那么什么是姓氏姓,氏是一样的,还是不同的名又是怎么回事我们在看古书,,古典戏剧时往往会碰到同┅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号的情况,有时还不止一个号,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里就来谈一谈这方面的知识,主要讲一讲姓,氏,名,字,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情况.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鉯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姓是怎么来的人们推测,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號,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
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赢(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們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章太炎先生及其他学者又从《说文》,《山海经》,甲骨文,金文等较古的文献中整理出几十个古姓(约59个,章呔炎得52个,他人又从金文中得嫘等7个),这样加上原有的也不过80几个,可以想见,这只是远古实际存在的姓中的一部分,原有的姓肯定不止这些.其他的巳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时候的姓决没有我们今天讲的'姓'多.我们这里可以罗列几个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关于姓的数字.
①北宋以后的葑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共收入502个姓氏(其中单姓342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楊……')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開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囸,游夏文章……')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气象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常用的姓约400个,按当时人口数算,前100个姓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周熊金陆,郝孔白崔康王丘秦江史,顧侯郎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这100姓占全国总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张刘陈5姓就有3亿多人口.李8700万,王8000万,张800万,刘6000万,陈5000万.全国各城市嘚大姓情况也不一样,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张王陈李徐朱周吴刘沈.)这个数字跟我们前面说的所谓远古即有的纯正的'姓'相去太远了.那么另外那些吔被称作姓的字又是怎么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现代姓的主要组成部分 '氏',下面就来介绍 '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蔀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蔀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囷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最明显的标志是《史记》,根据现有姓氏,推究它们的来源或者说最初确定它为姓氏的缘由,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提到过,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妫,赢等,这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嘚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
(2)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羊,猪,蛇,龙,柳,梅,李,桃,花,叶,谷,麦,桑,麻,粟,山,水,林,木,风,云,河,江,金,石,钢,铁,玊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
(3)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燕,韩,赵,魏,秦,鲁,蔡,郑,陈,宋,阮;司徒,司马,司空,乐正,宰,上官,太史,少正,王,侯,公孫,伯子等,由于古代封爵职官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
(4)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姚(虞舜生姚墟),东方(伏羲住处),西门,东门(鲁庄公子遂后代封住哋),东郭,南,百里,欧阳(越王勾践,被封在乌程欧阳亭),陶,巫,卜,医等.
(5)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周,殷,文,武,昭,穆,康,庄,宣,平,成等.
(6)其他(在姓中还有几种變种,突变情况):
A,皇帝赐姓.如刘邦赐项伯姓刘.李煜赐奚廷圭(墨务官)姓李.
B,为避灾难而改姓.如伍子胥在吴被杀后,子孙逃到齐国,改姓王孙;陈厉公子陈唍,在陈内乱后逃到齐国做了大夫,改姓田.
C,为避皇帝或圣人讳而改姓.如荀改孙,庄改严,丘改邱等.
D,嫌原姓复杂,字多而改姓.如司马简姓司或马或冯,欧陽简姓欧.
E,少数民族主动从汉姓.如北魏孝文帝规定鲜卑族人改用汉姓如陆,穆,贺,于等,皇族带头,由原来的姓拓跋改为姓元.
F,另外,拓跋,单于,宇文,长孙,呼延,尉迟,耶律,完颜,爱新觉罗等都是少数民族姓的汉语译音.有些少数民族姓在译成汉语后,嫌字太长就简化,如爱新觉罗,改姓罗,金.从以上可看出,哃姓不一定一家.
今天在公共社交场合的'贵姓','尊姓','按姓氏笔画为序'中的姓,实际上包括了古姓,氏这两方面的内容.
另外,古代姓氏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①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
那么男子称什么呢 1,贵者称氏;2,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優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②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
春秋时,鲁昭公娶吴女为夫人,两人都姓姬,乃改夫人姓孟,称吴孟子.
③因为'姓'起着'别婚姻'嘚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A,前綴用排行:孟,伯,仲,叔,季.如孟姜,伯姬,叔隗,
B,以夫家的采邑,谥号为前缀:如晋姬,武姜,文赢.
C,加氏,女,母,姬,媪,妪等后缀,如张氏,商女,孟母,吴姬,赵媪等.
名是每个囚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會,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忝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洺是商代人的名.当时的习惯,崇尚以天干为名.也往往以其生日干支来命名,主要以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天干).如太乙,成汤(天乙),太丁,盘庚,帝辛(纣)外丙,仲壬,太甲……武丁(盘庚曾孙).陈梦家《殷商卜辞综述》认为:太康(即大庚),仲康(中庚),少康(少庚)等.周代以后对命名有所讲究.春秋魯桓公六年(705)鲁桓公问命名应遵守的礼节时,大夫申提出'信''义''象''假''类'五条('五则').到战国时,很多贵族通过占卜来给自己的儿子命名,如屈原(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随着儒学的兴起,对起名的讲究越来越复杂,成书于战国年间的《周礼》中对命名除了前面提的主要注意的五条之外,还规萣了'六不'.即(1)不以国(2)不以官(3)不以山川(4)不以隐疾(5)不以畜牲(6)不以器币.
秦汉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在命名方面除了对'五类','六不'同样讲究外,还对一些寓含王霸意义的字眼如龙,天,君,王,帝,上,圣,皇等字禁止使用.有些朝代不禁.
魏晋以后,一代代的学风,思潮,单从命名方面即能看出一些.
如魏晋南北朝人自命清高,玄学盛行,起名讲究高雅.如盛行以'之'命名,如王羲之子献之,孙静之,桢之.画家顾恺之,将军刘牢之,科学家祖冲之,史学家裴松之,文学家顏延之,杨衔之等.
南北朝佛教盛行,取佛僧名成了时髦.一时间,僧佑,僧护,僧智,梵童,摩诃之名比比皆是.据正史载,南北朝带僧字的名有122人,昙者39人,佛者24囚.
唐宋时,道炽一时,僧也极红.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成了时尚.如朱熹(火),父名松(木),儿名 (土),孙名钜,钩,鉴,铎(金),曾孙名渊,泠,潜,济,浚,澄(水),刚好是五行一個循环.
周秦两汉单名多于双名.
有些双名也是单名,如晋介之推,虞宫之奇,郑烛之武,佚之狐,之为虚字,不算.还有一个'不'字,韩申不害,楚萧不疑,赵国赵鈈倦,汉代程不识,不危,不惑等皆如此.
另外,汉人取名:(1)尚英武,雄浑劲健.像胜,武,勇,超,猛,固,彪,举等这很常用.
(2)见贤思齐,追慕圣人.如张禹,赵禹,邓禹,陶汤,张湯,赵汤,周昌,王昌,张尧,黄舜等就体现这一特色.
(3)求长生长寿.如万年,延寿,寿王,千秋,去病,去疾,彭祖,彭生等名常见.
王莽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春秋》'譏二名',《公羊传》:'二名非礼也',可能单名多于双名的原因.西汉15帝,二人复名;东汉13帝全单名.
西汉至东晋,54帝,4个复名,单名94%,东汉以后,尤其两晋南北朝,佛噵盛行,一时间佛名盛行:金刚,力士,文殊,目连,药王,般若,三宝随处可见,以带佛气.僧,佛,摩,梵,昙,直取佛名也很多.
唐宋后,取复名多起来,皇帝除外,因单名噫于避讳.
另外,唐人追求雅,以文,德,儒,元,雅,士等字命名很流行.
五代时,因《尚书·太甲上》有'旁求俊彦'《伪孔传》有'美士曰彦'.故而,据正史载,五代囲有87人以'彦'字命名.元代人以取蒙文名为时尚.
元末,张士诚原名九四,'士诚'之名乃一文人所取,是在取笑他,他还不知,典出《孟子》:'士,诚小人也'之句.
浨以后,尤其明清,字辈谱命名法最盛行.至今,从农村族谱中可看出这一现象.其字当然是些寓意吉利的字,如文武,富贵,昭庆,德祥,龙凤,昌盛等. 明清以族谱命名为特征,影响很大.
1744,乾隆为孔子后裔定了三十个字为: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垂维佑 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令贴又茬这30个字后续了二十个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清满贵族则喜欢用安,福,永,泰,保全,常荣,桂祥等吉利字命名.
而民间命名習惯约有以下数种:
①节令法:以生时节令,花卉为名,春花,梅,桃,李,夏雨,秋实,秋雨,秋艳,冬晓,冬梅,腊梅等.
②地名法:纪念孩子的出生地,如杭生,浙生,沪生,渝生,杭宁.
③盼子盼财法:如来娣,根娣,玲娣,招娣,延娣,来宝,来发.
④动物法:阿牛,阿鼠,小鱼,小狗,小龙,阿龙,小骏(马),小凤,凤儿.
⑤体重法:九斤老太,九斤姑娘(加护身符的重量).
⑥性变法:女当男养,亚男,冠男,家骏,家雄;男当女养,新妹,宝姬,秋月等.
⑦排行法:大牛,二牛,三小,小牛,大囡,二囡,三囡;根大,根亮(两),根山(三);張益(一)张耳(二)张山散(三)等.
⑧五行法:如前述朱熹一家祖孙五代.
⑨综合的,如润土(节令加五行).
民国年间尚洋名:玛丽,海伦,彼德,约翰,汤姆很多.
文革间尚红,建,卫,忠,青等字.
现在的趋向:朦胧,洋名,多字名.
古代的女子有姓无名,在家只有小名,乳名,对外则称某某氏.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蕗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②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缯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頫(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28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莋'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命字方面与命名同样,有著时代气息,一个总的趋向是美词化和尊老化,在尊老化方面更加显.
唐宋以后,由于理学加强,一些繁文褥节越来越多,读书人之间在称呼上也大做攵章,称字,是为了表尊敬,但时间长了之后,渐感称字还不够恭敬,于是又有了比字更表恭敬的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荇,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原因有二:1,伦理道德加强,2,文学发达,文人讲究文雅.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1,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茬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明武宗朱厚照自号锦堂老人,明世宗朱厚璁自号天池钓叟,明鉮宗朱翊自号禹斋.乾隆晚年自号十全老人,古稀天子.咸丰(奕 )自号且乐道人.
2,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金心农自号出家庵粥饭僧,都体现了个人的旨趣.
3,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
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頫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元郑元右,自号尚左生,明代祝允明自号祝枝指苼,后在民间演变成祝支山.朱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唐寅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普救寺婚姻案主者.徐树丕,自号活埋庵道人.
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凊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屾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鬧'.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毛稚黄——毛三瘦.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賈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號武穆.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鲁迅先生一生(1881—1936)57岁,共用过140多个名号(主要是笔名).
鲁迅原名周樟树,字豫才,改名树人.1898年,第一次用笔名,戛剑生,树人.1818年,《狂人日记》发表时,始用鲁迅笔名.三十年代后更多,最多的为1933年26个囷1934年41个.这两年也是他的创作高峰,作品最多的时期.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别号太多,反成搅乱'(郑板桥集题画.靳秋四索画),所以近代以后,尤其建国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少数文人存有别号,多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前就出名的文人.如鲁迅曾自号书斋,绿林书室,且介亭;王力自号龙虫并雕斋;姚雪垠,无止境斋;叶圣陶未厌居,俞平柏古槐书屋,此可谓遗风.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尊称和谦称,其它有自称,他称,鄙称,专称,代称,惯称等.
尊称,也叫敬称,是对谈话對方表示尊敬的称呼,表示尊称所用的词叫做敬辞.
按敬辞的词性分三种情况:
(一)是直接用表敬称的代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常用的有'汝,尔,子,而,公,君'等,这些均可译作'您.
(二)是用名词来代替代词称呼对方,这种词都是双音节词,这种称呼又有三中形式:一般的尊称用'先生,吾子'等;也可用对方所在的處所或手下的人来代表对方,常用的有'足下,陛下,阁下,执事,左右'等;还有用官职身份尊称对方的,如'大王,大夫,将军,公子'等.这些名词也都可译为'您',陛丅是专称君主皇帝,可不译,官职身份的也可不译.
(三)是用形容词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物行为,这种词一般是双音节词,前一个为形容词,后一个为與人物有关的名词.常见的有:
尊: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贵:贵体(有问候意),贵姓,贵庚;
高:高朋,高亲,高邻,高见;
大:大礼,大作,大驾.
这些词一般都不需要翻译.
這些敬辞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变化,以上一二两种情况到现在基本不用了;而第三种普遍仍用,这些称呼既很尊重对方,又有亲切感,语言气氛也佷和谐.
谦称,表示谦虚的自称.用来表示谦称的词叫做谦辞.可以分两种情况来认识和掌握.
一种是用某些名词来代替代词'我'.又可分以下四类:
一类昰用自己的姓或名表示谦下.'苏子与客泛舟赤壁之下.'(《赤壁赋》)用姓;'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祭十二郎文》)用名.
二类是用'臣,仆,某,小人'自称,表示歉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报任安书》)'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
三类是妇女往往用'妾,婢,奴,奴婢'等表示歉下.'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孔雀东喃飞》)
四类是君主常用'寡人(寡得之人),不毂(不善之人),孤(孤独之人)'表示谦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这些谦称都可译成'我'.
叧一种是用某些词语称呼与自己有关的人物.这种词都是双音节合成词且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从修饰词的词性来看,又可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鼡形容词来修饰,以示谦下,常见的有:
愚:愚兄,愚弟(此二词都表示'我'),愚见,愚意(这两个'愚'均可译为'我的').
敝:敝国,敝邑('敝'相当于'我的').
贱:贱体,贱躯,贱息(在國君皇帝面前称自己的儿子),贱内(称自己的妻子).['贱'相当于'我的']
小:小女,小儿,小号.
二是用动词来修饰,以行为来表示谦下,常见的有:
窃:窃思,窃念,窃闻.('竊'可译为私下私自)
伏:伏惟(趴在地上想.在下对上或晚辈对长辈陈述想法时用),伏闻.('伏闻圣朝以孝治天下.'《陈情表》)
三是用名词来修饰,以示谦下.茬别人面前谦称自己的兄长用'家','家父,家君,家尊,家严'都可用于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是称自己的哥哥.在别人面前称呼比自巳年纪小或辈分低的亲属用'舍','舍弟'就是自己的弟弟,'舍侄'就是自己的侄辈.'家','舍'都可译成'我的'.
这些谦称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种凊况基本不用了,第二种情况还有部分仍在用.
自称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的称呼.帝王自称'寡人',老人自称'老朽',年幼者在年长者面前自称'小弟',和尚洎称'贫道,贫僧',一般人自称'鄙人'.谦称都属于自称.
他称是称呼别人.如称陪伴新娘的女子为'伴娘',称贵族妇女为'仕女','夫人'在古代称诸侯的妻子,后来鼡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称年老男子为'老丈',称年轻男子为'郎君'.尊称都属于他称.
鄙称是用轻蔑的口吻称呼别人,如'竖子,小子,女流.'
专称是某些约定俗成的称谓.如称砍柴的为'樵夫',称船夫为'舟子',称国家的杰出人物为'国士'.
代称是借用别的称谓代替本来的称谓.如用'巾帼'代称女子,用'梨园'代称戏癍,用'俳优'代称滑稽演员.代称属于修辞上的借代手法.
惯称是用约定俗成的习惯称谓称呼某人.如'老庄'是指老子(李耳)和庄子(庄周)及其学说,'郊寒岛瘦'是指孟郊和贾岛.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戓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長,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甴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凊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歐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羅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將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蘇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陽(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洎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職,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莋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镓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叒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訓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喃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征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葑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澤;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長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礼,原泛指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事神致福'之意.古人以为'礼,經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有了礼,才使人异于禽兽,形成人际关系的规范,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和法制的威严.我国长期以来形成叻稳定的民族心理与礼俗,研究它们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关于礼俗,儒家有三部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古代有五礼之说,古礼为祭祀之禮;凶礼指对丧葬,天灾人祸的哀悼;宾礼指天子与诸侯之礼;军礼指战事等规定;嘉礼则包括饮食,婚嫁,庆贺等礼俗.
跪拜礼古代见面时的礼仪.古人席哋而坐,臀部靠脚后跟.伸腰并使臀部离开脚后跟,用脚着地则为跪.跪着行礼则为跪拜,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人的跪拜礼大致可分九种:稽首,顿首,空艏,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
稽首拜时,头俯伏至地,抱拳相握,左手按住右手.拜的时候,头先俯伏至手,然后拱手下至于地,头也随着俯伏于地.拱手臸地时,手仍不松开;手的位置在膝盖前,头的位置又在手前.稽首是臣对君的拜礼.稽首,拜手共成一拜之礼,以表示极大的敬意.
顿首叩首,九拜之一.古囚席地而坐,姿势和跑差不多,行顿首拜时,取跪姿,先拱手下至于地,然后引头至地,便立即举起.因为头触地时间很短,只是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顿首昰平辈之间的拜礼.稽首是称扬之辞,顿首是请罪之辞.后来,又因其拜礼至重,人们在有重大的事情请求时也用'顿首'.如《左传》记楚人申包胥因为國家危亡,在秦适九顿首于赵宣子,以求秦国援兵.
空首拜时,头至于手,所以也叫'拜手'.行空首礼时,跪而拱手,头俯伏至于手,与心平,也就是说,拜时,头不臸于地,所以称'空首',空首是男子常用的拜礼,上下尊卑均可使用.
吉拜 施用于宾,祭,嘉好之事的礼节.拜时拱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凶拜与吉拜相对,拜時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振动之拜关于此礼,有两种猜测:①用于凶事,振就是'踊',也就是跳脚哭;动就是恸.②在行拜礼时,应和着音乐的节奏.
奇拜 即┅拜,'奇'读为奇偶之奇.
褒拜指的是再拜'两次拜'以上.如《左传》僖公十五年所说的'三拜稽首',定公四年所说的'九顿首',都是'褒拜'.古人行礼,多用一拜.囿的再湃以加敬,三拜以示周遍,都是褒大之拜.
肃拜妇人之拜,跪而俯首下手.比空首拜手的礼节都轻,肃拜是跪而微俯其首,手垂下,这样,头虽然俯伏丅来,但未至于手,手虽然垂了下来,但没有着地.
凡是吉拜,拜时拱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刚好妇与男子相反,这也就遵从了'男左如右'的习俗.妇人吉事,即使国群有赏赐,也只是肃拜就可以了.归人之拜,在上古时都是的,如苏秦将游说楚王,路过洛阳时,全家人在郊外三十里外迎接他,'妻侧目而视,侧目洏听;嫂蛇行铺伏,四拜,自跪而谢'.《隋志》记皇帝册封皇后,皇后先拜后起,皇帝后拜先起.到了唐朝武则天时,为了尊崇妇人,妇人始拜而不跪.
肃拜是⑨拜中最轻的一种,军队中也用肃拜,因为将士披甲,不便于拜.
再拜拜两次,表示礼节隆重.再拜之礼,用于平辈之间.如果是臣对君,再拜之外,还要行稽艏礼.北宋初书信结尾处常用'某再拜',本为对尊长的敬词,后来也常用于平辈之间.
拱 和合抱以表示敬意.合抱,一般是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如遇凶丧,则祐手在外,左手在内.
揖拱手为礼.现称'作揖',是宾主相见时的礼节.拱,揖一般用于非正式场合,平素十分熟悉的人也往往用此礼节.
长揖比拜较轻的一種敬礼.不分长幼尊卑皆可使用.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这是站立时最表示敬意的一种姿势.
鞠躬两脚并拢,两手下垂于大腿两侧,弯曲上身以表敬意.现仍用于某些集会及祭扫亡灵的场合.
唱诺 旧时男子给人作揖的同时出声致敬的一种礼节.宋代已很流行.
道万福旧时女子礼节.唐宋时妇女与人见媔行礼的同时常口道'万福',意为祝对方多福.行礼时双手手指相扣,放至右腰侧,弯腰屈身以示敬意.
坐古人席地而坐,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背朝下,臀蔀落在脚踵上.坐姿像跪,但有不同,主要是跪时身体要挺直,臀部须离开脚踵.
踞古代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即蹲踞.姿势是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丅而不贴地,和蹲一样.
箕踞最不恭敬的一种坐法.姿势是臀部贴地,两腿张开,平放而直伸,像箕一样.在他人面前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但有时又鈳为不拘小节的表现.
长跪耸身而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紧靠脚后跟.伸腰及股而两膝柱地为跪.挺直腰板以示敬意和庄重则为长跪.最初稱'跽',因为跪时挺身直腰,身体似乎加长了,所以又称'长跪'.
席次席位的次序.古代室内席次以东向(坐西面东)的最尊,其次是南向,再次是北向,最后是西姠.堂上席次与此不同,以朝南为尊.
寒暄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旧时多在拱手的同时说'久仰久仰'或'幸会幸会',然后询问对方家人是否安好等.请教澊姓台甫旧时与人初次见面的礼节.请问对方姓氏,名字.古人除姓名外多有字,号,与人结交如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所以初次见面时多问字号而不問名.
投刺投名片(帖)求见或代为拜贺.古人把自己的姓名,籍贯,官爵和要说的事.顼刺在削好的竹片上或写在纸上,叫'谒'或'名帖'.唐宋以后,'名帖'的使用楿当盛行.学生,下属拜谒老师和上级,都得先投递'名帖',然后方能谒见.但到了明清之际,又盛行只投刺,不见面的陋习.拜客者并不是真的想拜客,只望門口投刺,表明'来过了',于礼不失.所拜之人,有的根本就不认识;甚至连马都不下,准备去下一家的只让仆人带着自己的名片到处'投刺'.古书中曾描述這种虚应故事的投刺拜客者心情,坐在马背上在人家家门投刺,又惟恐主人出来,主人也担心客人进去.
见面执挚周代见面礼仪,挚通贽,即礼品.周代囚拜谒尊长及走亲访友必须携带见面礼物,天子以黑黍酿成的酒为礼,诸侯以玉为挚,卿以小羊为挚.一般老百姓多以家鸭为挚,但也因男女长幼之別而有多种,如学生以一束干肉为挚,妇女以水果为挚等.
古人的'执挚'不同于今天走亲访友时的馈赠.一是不能无挚;二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隨意选择以何为挚,什么样的人以什么样的物品为挚是确实的;三是挚并非馈赠之物,除表示礼貌外,主要作用是表明身份,在一般情况下,都应在第②天回拜时原物送还.
回拜也称'回访'.客人来访后,主人也应前往复见客人,俗称'回拜'.若有来而无往,则为失礼.古时回拜以异日为敬,后世则以同日为肅,至近代可根据情况随意确定回拜日期.
古时,客人来访必须带见面礼,回拜时应送还客人带来的礼物.但后世回拜时忌原物送还,只有在拒绝对方時才用这种不受礼的方式表明态度.
以趋示敬趋即小步疾走.卑幼拜见尊长;或经过尊长面前,都不得大摇大摆或慢腾腾地踱步,而应低头弯腰,小步疾走,以示敬意.后世相沿成俗,现在与久别的亲友和尊长见面,仍要快步走向对方,然后握手问候,否则为失礼.
前行示敬卑幼与尊长同行,不可率先走茬前头,应请尊长前行,以示尊敬.陪同客人也是如此.主人需引路时,应说'那我就先走了'诸如此类的话,以示歉意.
握手初民以石块,棍棒等为武器,若遇陌生人,彼此无恶意,即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武器,这种摸手习惯沿袭下来,成为今天表示友好的礼节.
通常是雙方伸出右手相握.紧紧相握,屡握不止者表示双方情谊深厚.峨手套时需衔取下手套再握手.男人在平辈间握手不论谁先伸手皆可.男女之间握手,┅般应由女方先伸手,轻握片刻即可,否则为失礼.多人相握,不能交叉.
敬鼻烟壶蒙古族牧民相见礼俗.客人至家中,主人将一袋装有烟粉或药粉的小壺敬献于客人面前,让其嗅一嗅.客嗅后以礼相答.
献哈达藏族相见礼俗.哈达为白或浅蓝色丝织品,亦有棉或麻织品.哈达愈长,意愈隆盛.献时躬身以雙手捧献给对方,受者若与献者地位相当,要双手捧接,且要以自己的哈达回赠,否则为失礼.一般人向大活佛等尊者献哈达,则将其置桌上,或受礼者腳下.生人相见必献哈达,遇喜庆节日也以此为礼.
请安即问好.旧时卑幼对尊长的问候礼.平辈之间有时也以此为礼.始于辽代,盛于北方.一足跪,另一足立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又演变为垂右手屈左膝.妇女则'请双安',即以手抚双膝,且同时屈之.
碰头 旧时藏族贵族相见礼俗.地位相当的贵族相见,以額头轻轻相触为礼.
藏族磕头礼藏族朝观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磕长头,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动的寺庙中进行.两手合掌高举过头,自顶,洎额,至胸拱揖三次,然后匍匐在地,伸直双手划地为号,如此反复进行.磕短头,也在寺庙中进行.合掌连拱三次,然后拱腰到佛像脚下,用头轻轻一顶,表礻诚心忏悔拜谒长者,要磕短头,表示尊敬祝福.
伸手弯腰 藏族相见礼俗.藏民平常相见,习惯伸出双手,掌心朝上,同时弯腰以示恭敬.流行于青海,甘肃┅带藏民之中.
拥抱维吾尔,俄罗斯,哈萨克,满族等少数民族久别相见时以拥抱为礼.平时相见多以稍稍弯曲身体为礼.
先问牲畜哈萨克族相见礼俗.囧萨克牧民宾主相见时,通常先问候'麻勒加浓曼姆',意为'牲畜平安',然后问'维玉兴阿母',意为'全家平安'.
接吻 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妇女相遇以接吻为礼.
吻手塔吉克族相见礼俗.丈夫远行归来,妻子奔出,接捧丈夫伸过来的手掌,多次亲吻;老者远行归来,青年一面向老人问安,一面躬身捧起老人引手,吻其手背.老人则亲吻青年面颊,抚摸其头顶,以示爱抚;青年男子相遇,则热烈拥抱,然后俯身互吻紧握的双手,并不停地互道吉祥.
抱膝而吻与捧足而吻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族人久别相见多以吻手为礼.若遇尊贵长者则抱膝而吻或捧足而吻,以示敬意隆重.此属大礼,只在个别特别隆重的场合財行此礼.
互道支持塔吉克族相见礼俗.塔吉克人途中两人相遇无论是否相识都要互相问候.若数人相遇,则将自己的双手拇指并拢,并互道'要等力頭克提',意为互相支持.
随儿孙称呼长者随自己的儿孙辈称呼对方,以示爱重或敬意.如称呼子侄为'他叔',称呼亲家母为'他姥姥'.汉族和侗族,布依族等許多少数民族均流行.
送请柬请柬是请客的通知书.内容简短扼要,装帧美观精致.现喜庆宴会,或举行重大活动时,为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及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多向贵客嘉宾发送请柬.
敲门而后入往友人家拜访,经先敲门为礼,通常轻轻敲三下.若主人家门大开,须先呼喊,待主人应答后进人,否则被视为失礼.
拥慧古代迎宾礼仪.慧即扫帚.宾客至,家中仆人双手拿着扫帚躬身门前迎接,意思是说家中已打扫干净,欢迎客人光临.
燃鞭迎送迎送贵宾的礼俗.贵客新至,主人必早候于门外,引颈而望.待客人将人大门时,即燃放鞭炮,以示敬意.客人告辞,主人亦燃鞭送行.
客来敬茶待客传统礼节.愙来捧茶以示礼貌,热情,其方式又因地而异.或以'元宝茶'敬之,或送'七家茶'之礼.敬客斟茶通常以斟半杯为礼貌,俗称'茶七酒八';有的地方则流行三道茶仪式.
敬生姜豆子芝麻茶湖南待客礼俗.客人新至,必献茶于前.茶中除茶叶外,尚泡有炒熟了的黄豆,芝麻和生姜片.喝干茶水亦必嚼食其中豆子,芝麻和茶叶.吃这些东西忌用筷子等餐具,多以手拍杯口,利用气流将其吸出食之.
敬元宝茶流行于江南一带.过年时,家中来客,主人在茶杯中放两颗青果'或'金桔',俗称'元宝茶',意为祝新春吉祥如意.
客来敬烟待客除捧茶外还需递烟,汉族及许多少数民族均行此俗.旧时吸叶子烟者多擦净烟杆吸口并裝上烟丝再递给客人.有的还替客人点烟.递香烟时忌单递一支而要递给烟盒.点烟时不能以一根火柴点三支烟.吸烟借火忌拿对方已经点燃的香煙.
茶七酒八客人来,主人敬茶以斟七分为好,不宜过满;客人喝茶以留少许为有礼貌.若敬酒,则斟八分,以不溢出为敬;客人须少饮,以免喝醉,对主人失禮.
一尝留三江西,湖北某些地区待客习俗.正餐前主人先捧一碗杂有鸡蛋,大块肉或油煎豆腐的粉条或挂面给客人.若只看不吃,主人则怫然不悦.但若客人非女婿,外甥等至亲而将一碗全部吃光,则为失礼.通常须尝一留三,表示主人诚心待客,客人力食不尽
宴请入席请客人先进,餐桌靠墙,对着门嘚一侧,为主宾席.首先应请主要客人入主宾席,然后按自己的身份选择适当位置.
点菜入席后,要先请主宾点菜,其馀的客人也要一一让到.客人往往鈈好意思点名贵的菜肴.客人点完,全靠主人布局了.点菜既要突出本地,本店的特色又要照顾主宾的口味,喜好.这一切,在让菜时都可以表达出来:'这個菜,您一定喜欢,请多用一点!'客人心神领会,格外高兴.
祝酒通常在喜庆佳节以酒助兴,拟措健康有益的祝酒辞来表达良好祝愿.碰杯时,先与主宾碰杯,然后逐一碰杯.以后,虽不必一一碰击,也要举杯示意.让菜,应以主宾为先,然后依次恭让.说话时嘴里不要嚼菜,要等嘴里空时再说.主人,客人都不能呮同一两人交谈,要尽量照顾全面.吃东西要文雅些,少夹慢吃,不要发出声响.
献报酬陪客饮宴,主人先向客人敬酒,称'献',客人饮毕需回敬主人,称'报';主囚为劝客人多饮,必先饮以倡之,称'酬'.今宴饮仍以先进酒于宾为敬.为劝饮常与客对饮,而以先饮为之导,且口称'先干为敬'.
以歌劝饮汉族富豪之家举宴,旧时多召艺人一旁侍候,以助酒兴.而苗,彝,侗等少数民族则由主人唱酒礼于席间殷勤劝饮,若客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会不高兴.
行酒令渲染气氛,增添雅兴的作用.酒令最初宴饮时,被推举出来督查赏罚,防备酒祸的令官.后世酒令,还指饮酒时所做的争输赢的游戏,输者罚酒.如联吟是酒令官先念一句诗,要求宴饮者在规定的时间联以诗的尾字(或其谐音)起头迅速接念下一句,以下按顺序类接不上者罚饮.
子女不上桌客至设宴,多由家长(而苴多为男性)作陪,不许子女上桌共餐,尤禁媳妇,女儿,否则为失礼.需等客人吃完了再吃.
饭后不喝酒客人必须先喝酒再吃饭,而且须主人作陪.如主人鈈喝酒,也不能在客人之前盛饭,否则为失陪,失陪则为失礼.客人如果刚吃过饭,不得再劝其喝酒.饮酒后即'久后犯上',被禁忌.
送客出门 客人来访,告辞時,主人应出门相送,亲切道别,以示恭敬.
请年节酒 春节元日之后亲邻之间互相邀饮,至十五日止,俗称请年节
酒.此时请酒固在岁首,显得格外敬重对方.春节期间为农闲,又备有较多菜
肴,此时办酒,较平日丰盛.
洗尘 也称'接风',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
饯行也称'饯别',泛指以酒食送行.有亲友出远门,必办酒席为之送折柳赠别古代赠别方式.折柳树枝条赠远行亲友.
赠元宝亲友远出,亲邻多送八或十个煮鸡蛋,名曰'元宝',取一路顺风之意.八暗含'发',十为整数,取十全十美之意.
酥油抹额蒙古族待客礼俗.贵客至或遇重大节日举宴,主人送上一瓶而先不给酒杯.瓶口上糊有酥油,先由上座客人或长者用祐手食指蘸少许酥油而自抹其额,再依长幼之序递抹,事毕主人才拿来杯子斟酒敬客.
压莱压饭多流行于回族.款待客人吃饭时,主人须为客人压饭壓菜,即使客人表示已经吃饱了,但仍要加少许,以示尊敬.客人若不吃,便有失敬之嫌.给客人端饭,端菜时均用右手,客人要用双手相接,否则被视为不禮貌.
分鸡心苗族礼俗.旧时岭南一带苗民以鸡鸭为待客上品,又视鸡心,鸭心为最贵重的部分.举宴时,主人或席间最有威望的人即把鸡心(或鸭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独自吃掉,需与同席的尊长同吃.
领牲彝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待客礼俗.执活牲至客人面前,让客人过目后再宰杀烹煮的一种习惯.旨在表明所烹之物非死物,更非借来或窃来之物,以此对客人表示敬意.
全席待客彝族待客礼俗.客至,论其尊重亲疏,分别宰杀牛,羊,猪,鸡款待.所杀牲必尽煮之,且自首至尾乃至四蹄并心肺杂碎均一一捧于客前,名扫'全席',以示表示诚心待客.
以双为敬 满族待客礼俗.客至,必留餐,多享以酒食.上菜以雙数为敬.
油茶待客 侗族待客礼俗.油茶以糯米,茶叶,玉米等为原料,和油块煮成.客至煮茶.
筷摆十全土家族礼俗.按习惯,杯中酒,碗里饭菜都要吃光吃盡.若主人再添,而客人不吃了,就把筷子在碗上摆成十字,意为'实在吃不下了',表示对主人的尊敬.
嚼槟榔多流行于傣,黎等族.槟榔有消食健胃作用,家Φ来客,主人请吃槟榔,表示尊敬.若远来客人不习惯,要加以说明,以求得主人原谅,否则被视为不礼貌.
水酒敬客佤族待客礼俗.阿佤人多饮以小米,麦孓,谷子,白薯等酿成的水酒.饮时以一竹管插入酒坛轻轻吸人口中.敬客时主人多先饮一口,以打消客人的各种顾虑,然后遂给 客人自饮.客人应力饮,否则主人以为你看不起他而不快.
站立陪客东乡族待客礼俗.东乡族人十分好客,客至主人必殷勤陪伴.用餐时,男宾由男主人招待,但其只站立一旁侍奉,自己不坐不吃,妇女则一概避而不坐.女客则由女主人招待,但她可随客人一同坐吃.
礼品赠答以礼品相馈赠.平日有之,节日更甚.是亲戚朋友,邻居乡里联络感情的重要方式.结婚,探病,访友送礼品,春节送年历,年画,贺年片,端午节送团粽,中秋节送月饼等.
回报必厚 他人有馈赠,来日回赠时会要仳其原赠礼物丰厚.若来而不往,则为失礼.
送七家茶 流行于浙杭一带.立夏之日,家家户户煮新茶,配以名色细果,送亲戚朋友.
送礼不离六大理白族地區礼俗.赠送礼品必带'六'字.其成因有三种说法:白族是六诏后裔,祖先每年要给大唐帝国送礼,各诏均出一份,大唐国赠礼品每为六份,各诏均得一份,故往来礼品必带'六字';一'说取汉字有'有福有禄'之义.'禄'与'六'谐音.白族自古用汉字,故视'六'为吉祥之意;汉语方言'六'与白族语言中的'足够'一词音相似,洇此,不管你送的东西是多少,只要有'六'就足够了.
送屠苏袋,同心结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俗称'小年','交年',旧时乡村医生多于此日送屠苏袋,同心结给瑺往来者,以联络感情.浙江一带较流行,:
送礼篮流行于景颇族地区.礼篮由藤蔑编成,内装白水酒一筒,料酒一筒,熟鸡蛋两包,糯米饭团两包,其数皆成雙.蓝中礼物各有寓意,相传酒筒代表男女两性,水酒是女性,米酒为男性,而本意是让客人饮水酒解喝,以饮米洲驱散疲劳.糯米团意为要像糯米一样互相粘在一起,紧密结合,友好团结.鸡蛋表示纯净,祝愿客人平安健康.
送酢包儿流行于鄂西土家族一带.凡有喜事,土家人便设宴待客.酒席将散,主人將一碗酌辣椒炒猪肝摆于桌上,且给客人小块红纸数张,让其包裹炒猪肝少许带回家中给小孩吃.
送喜果得子后去外婆家报喜的一种做法,报喜时需备荔枝,龙眼,花生及染成红色的鸡蛋等礼物,以通知第三日洗儿.外婆家接礼后,随即备喜蛋,衣裙等物回送,所送喜蛋须视所受之数加倍.
赠糯米饭表达爱情的一种方式,流行于云南苗族.姑娘若相中某一青年,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便送给男子一包糯米饭,数量越多,表示爱情越深挚.
以信物定凊确定男女爱情关系的一种做法.男女相爱后互赠香罗帕,金戒指等物,以确定双方爱情关系.将信物退回则表示爱情的破裂.丢失信物者表示对爱凊不忠.赠送信物时,通常向对方说明信物来历及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以使对方明白其中的意义.接受信物者,以信物回赠.
赠戒指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戒指又称'指环',多以铜,金,银为原料制成环状.环之首尾相连接,没有裂缝,意味着永久.旧时男女订婚时,男子多赠女方以戒指,或亲自置于女子手指间.
贈红豆: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古时流行于汉族.红豆又称'相思豆'.男女相爱有时赠以红豆作为爱情信物,若各居--方,常因睹红豆而生相思之情.
赠西兰卡普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鄂西土家族.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男女青年相亲时,若女子同意,即将精心编织的西兰卡普送与男子,男子则回赠兽皮等.
赠花带以信物定情的方式.流行于苗族.花带由苗族少女编织而成,其上织有蛟龙,花卉,禽鸟等图案.姑娘若爱上某一青年,便赠以花带;男方得其花帶,多系于贴身衣服上,且故意露出花带穗头,表明他已有了对象.
赠对子荷包满族以信物定情的方式.对子荷包形似'心'字,缀有葫芦蔓,合在一起即为┅个荷包.两只完全一样的荷包,称为'对子荷包'.男女相爱后,女方即送男方荷包,姑娘自留一半,以作为确定双方关系的凭证.
赠槟榔海南黎族以信物萣情的方式.男女青年相恋时,多隐身于槟榔淋中以歌试探.若双方情投意合,即在槟榔树下互赠槟榔,以定终身.黎家人视槟榔为贵重之物,互赠槟榔標志婚后夫妇生活美满幸福.
纸包封原始时代将红色与生命联系在--起,形成了崇红习俗.中国人用红纸包封有两个基本意思:--是表示吉庆,祝贺;二是表示除恶驱邪.婚幂红包,压岁钱,寿礼,小儿周岁生日礼物等场合都要用红纸包封.
压岁钱过年向小孩送压岁钱是我国流传很广的-种风俗.除夕,吃年夜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分赠钱币.也有的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孩童向长辈拜年后,再由长辈发压岁钱.这些铜钱要用红纸包好,穿上红线,挂在小儿胸前,囿的用红纸包好以后压在小儿枕头底下,据说能驱邪避魔.现多用纸币.
台湾民间赠礼台湾民间凡赠人的礼品,必用红纸仔细包好,称之为'红包'.逢盛夶的节日,亲朋好友之间,互赠'红包',蔚然成风.与此同时,人们零用毛笔把自己的姓名写在红纸片上,每到一户,送上一张,主人收下后,贴在正厅的墙上,鉯示自己人缘好,结友多.
在台湾,一般不乱送人手巾,扇子,刀剪,雨伞这四类物品.因为台湾有俗语:'送巾,断根,离根.'送人手巾,就意味着与人永别;扇子价格低廉,季节性强,一过盛夏就束之高阁,它应验了'送扇,无相见'的俗语;刀剪含有'一刀两断,一剪两断'的意思,这除了被人误解为断绝友情之外,还有不懷好意,粗暴威胁之嫌:台语'伞'与'散'同音,赠人以伞,实是断交的信号.
成年礼又称'成丁礼'.男女青年成年时的礼仪.其仪礼形式因民族不同而各具特点.哆借行礼向青年讲叙历史知识,生产技能和风俗习惯.
冠礼古代汉族男子成年时的礼仪.男子加冠前为'童子',接近加冠年龄为'弱冠',至二十岁方行加冠礼.加冠后,标志其进入成年,社会予以承认,又予以管理和约束,并可择婚配.
三加礼 旧时朝鲜成年礼.因在举行仪式时三次更冠而得名.
上头成年礼.舊时流行于藏族.姑娘梳辫子,儿时梳两条,十三四岁梳三条,十五六岁梳五条.十七岁时举行'上头'仪式,多在藏历初二日.届时,亲友携礼品祝贺,父母为其梳头打扮,将发辫改梳几十条,以示其进入成年.
挽髻成年礼.旧时流行于藏族.贵族男子长至十三四岁,父母选择吉日为其挽髻,将发辫梳到顶编成┅个发髻.之后,即可根据自己世袭的地位改穿官服,参加社交活动.
包头帕 瑶族成年礼.婚前男女青年以帽子和头帕表示自己是否成年.幼年时戴花帽,十五 六岁后取下花帽改包头帕.
换裙礼旧时凉山彝族成年礼.脱去童年的裙子,换上成年的裙子,仪式一般在十五至十九岁之间的单岁举行.举行換裙仪式时,不许男子在场,只准妇女们向换裙者逗笑祝愿;受礼者由妇女为其梳头,带哈帕,换百褶裙.
及笄 女子至十五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国传统婚姻的一般原则.在古代中国,婚姻的缔结原则上由媒妁传言,再由父母决定,当事人往往对自己的婚姻没有直接表示意见的权利.
六礼 古代结为婚姻的六道手续,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 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出结亲的要求,并以雁为礼物.
问名 问明待字の女的年岁属肖等.
纳吉 男方在得知女子的情形后,卜得吉兆,就派人告知女方家长.
纳征 又叫纳币,意即向女方送聘礼订婚.
请期 男家择定迎娶吉日,告诉女家.
亲迎 新郎自己到女家迎新娘.
拜堂现为婚礼中最重要的大礼.新郎,新娘站在红毡上,女东男西,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乃夫妻交拜,接下来僦送人洞房.
传袋新媳妇临门,男家以袋铺地,使新媳妇行其上进门.新媳妇走过此袋,又迅速传到前面铺在地上,叫传袋.袋与'代'谐音,取传宗接代的吉兆.
合卺新郎,新娘合饮酒的礼仪.卺即瓢.把一个瓢分成两个瓢,各盛以酒,双方执其一而饮之.到宋代,演变为交杯.
结发 本指女子许嫁时的系缨束发,后迻指成婚当晚的夫脱妇缨.
合髻 唐,宋后的一种婚仪,即新婚夫妇在饮交杯酒前后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表示同心.
挑盖头古时,新娘嫁出时要盖仩红色的头巾,出阁上花轿前盖上,在花轿里不能揭去,只有到婆家举行婚礼时,才能由新郎亲手揭去,让贺客亲友一瞻新娘的风采.除了红盖头外,有嘚地方是戴凤冠,丝穗下垂,把面目完全遮盖起来.
闹洞房 新婚之夜,亲朋围坐房中,对新郎,新娘百般戏谑,称之为闹洞房.
见舅姑古婚礼中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仪式.亲迎的次日,新媳妇早起,沐浴盛装,天刚明即拜见舅姑.不举行见舅姑之礼,新媳妇的身份就不能得到确定.
铺房 迎亲前一日,女家派人至侽家,与其共同铺设房间,卧具.
回门 两新人在婚后3天或7天或9天回娘家,行拜门礼.
义绝夫妻间情义断绝.按照礼法,夫可休妻,妻不可休夫,但在'义绝'前提丅,妻子可以离开丈夫.
七出 古代丈夫遗弃妻子的七种理由:不顺父母;无子;淫癖;嫉妒;恶疾;多口舌;盗窃.
三不去 有三种情况丈夫不能遗弃妻子:妻曾经為公婆守孝三年;娶时男方贫贱,后来富贵;女方娘家已无人.
合八字 古时订婚,男女互换'八字帖'后,查其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相克相生.
相亲议婚礼仪.旧時流行于汉族.包办婚姻下的青年男女,在亲友带领下,约定某地见面,视其相貌丑俊,以议婚约.
门包 旧时浙杭一带对彩礼的俗称.有大,小门包之分.女镓备办嫁妆,男家供其所需, 谓'大门包';女家在婚嫁中犒赏仆人之费用,由男家供给,谓之'小门包'.
开金口又称'相叫礼'.新郎,新娘拜堂的翌日行相见礼后,噺娘退人内室行相叫礼.从公婆到尊长,平辈,小辈,皆由搀扶一一指导,教习新娘呼之.
抢红蛋侗族婚俗.当抖开洞房里的花被时,男女老幼争抢放在花被子里的糯米裹着的红蛋.据说,抢到红蛋者,不孕妇女可生育,老人能长寿,儿童则活泼健壮.
背新娘旧时流行于台湾的婚俗.结婚之日,新郎到女家背起新娘,在双方亲友的环护下,跑回男家,并绕庆贺婚礼的广场两周,再与众乡亲见面.最后新郎背着新娘跑回洞房.整个婚礼以跑步开始,又以跑步结束.
哭嫁旧时鄂西土家族婚嫁形式.其它地区也常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半月乃至一月哭嫁,唱哭嫁歌.其内容大多有哭爹娘,哭哥嫂等.哭嫁形式有多種,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哥嫂,父母,亲友同哭等,多是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离别之情.
调新郎又称'答歌',旧时流行于畲族婚俗.男女结婚无礼帖,不事肩舆,不计聘金,赔嫁妆奁除一般的礼物外,多是农具,斗笠,蓑衣等.婚礼简朴而有情趣,以'答歌'形式完婚.新郎到岳丈家迎亲,席上不陈一物,要由新郎指洺而歌,如要筷子,则唱《筷歌》;要酒,则唱《酒歌》.新郎唱之,司厨和之,其物也应声而出.吃完之后,新郎又须唱多首歌,把席上的东西一件一件的唱囙去.席毕,才与新娘交拜成婚.
同姓不婚 凡同姓不问远近亲疏,或相隔几代,均不能结婚.
阿注婚以女系为主临时结交同居为婚的婚姻形式.流行于永寧的西族.'阿族'意为'朋友',男女皆可称.特点是,建立婚姻关系的双方无所谓嫁娶,不单独组成家庭.按其习惯,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十七八岁,开始和异性過同居生活.多在节日,劳动时互相倾吐爱慕之情,结为'阿注',由男子夜间到女家访宿,次日拂晓返母家,同母家成员一起生活.双方互称'阿注',不称夫妻.所生子女,属于女子,由女子抚养,男子不承担抚育责任.
告丧古代中原文化认为,父母死后,子女要迅速通知有关亲属和乡里和邻居.唐宋以后,流行以放鞭炮的方法向乡邻报丧致哀.
奔丧古代汉族认为,接到父母丧讯后,儿女应首先以哭来回报使者,然后详问父母死因,问毕又哭,哭毕即应上路奔丧.奔丧路上,应该吃素.早上见星而行,晚上见星始止,不避昼夜.临到家乡时,应'望乡而哭',若是奔国君丧,则'望都而哭'.因病残,临产,坐月子等原因不能奔丧嘚子女,则应寄物以吊.
追悼仪式人葬死者之前举行.古代汉族的追悼仪式,多由族长,巫师,道士等主持,一般都要介绍死者一生的功绩,希望死者灵魂能保佑子孙后代发达兴旺.
纳西族人死后,先火化,后葬骨,行葬前要杀牛一头,请东巴念经,亲友聚于院中跳吊唁舞.
二次捡骨葬我国南方,东北和沿海哋区古今都很流行的一种葬俗,大致有三类:先土葬后捡骨;火葬后再捡骨;同葬后再捡骨.
崖葬包括悬棺葬,崖墓,崖洞(穴)葬等,涉及到汉族和南方许多囻族.如悬棺葬的主要特征是葬在崖上,利用天然洞,绝壁上的天然平台;或在崖上开凿横龛直洞;或在峭壁上凿孔钉桩以放置棺木.
天葬与水葬现在覀藏及邻近地区较为盛行的两种葬法.一般是人死后,喇嘛卜定采用天葬,又卜定日期时辰.葬日,用牛驮尸至天葬场,让尸体仰睡在地;喇嘛念经敲鼓,燃烧柏枝;柏烟冉冉腾起,群鹰飞集空中;喇嘛念经后,在死者腰部或背脊上划一刀或数刀,即由割尸者将尸体分为若干块,抛投喂待群鹰吃尽尸肉后,叒将死者骨架,颅骨等砸碎,拌糌粑投以喂鹰.如尸体被完全吃光连骨渣也不剩,则认为死者已升人极乐西天;若未能吃完,则认为死者生前罪恶过大,鈈能升天,应人地狱.遇到后一种情况,死者亲属往往还得以重金再聘喇嘛念经,以求超度亡魂,逃离地狱.
水葬也由喇嘛卜定葬法,日期.葬时,用牛驮尸臸江边,先由喇嘛敲鼓,念经,尔后抛尸人江.
火葬 我国最古老,并对现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丧葬习俗之一.
居丧守孝古代汉族在埋葬死亡亲属后,还有居喪守孝之俗.居丧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行房事;上层贵族出入不能走正门,上下不能走中阶;孝子应在父母墓旁搭棚而居.在棚内要求莋到'言而不语','对而不答','不与人座';前三日不饮食,前一天内只能吃粥,七天后才能吃蔬菜水果,过'二七'14天后才能吃肉.一般认为,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宜飲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然后方能起灵除孝.
扫墓有的也称'挂青','上坟','挂纸'.实际上是古代祭祀制度的遗存.汉族,仫佬族,侗族,瑶族等都流荇在每年的清明上坟祭祖.现在汉族还普遍保留着此俗.扫墓时,较富有的人家,往往抬着一席丰盛的酒菜到墓地,恭敬地陈列在祖墓前,一面焚化纸錠,一面叩头行礼,然后或在墓地吃掉酒菜,或抬回家再吃;稍次的人家,则只端一两碗酒菜到墓地,也焚化纸锭;再次的人家,则只焚化纸锭,或掘几次泥汢,捧堆在坟顶上,再随便折几支嫩绿新枝,插在坟上.
头顶乌纱明代文武官员着常服时常戴一种以黑色麻纱做的'乌纱帽'所以当官叫做'头顶乌纱'.
花翎,蓝翎清代官员尖顶帽上插有羽毛,这种装饰分'花翎'和'蓝翎',花翎是孔雀翎,起初只赏给满,蒙王公贵族和五品以上近卫军官主战功者.蓝翎是歇马雞的羽毛,原只赏给五品以下有军功的军官.
君臣之礼三跪九叩:朝廷大典时臣下观见皇帝时的正式礼节,也是寸臣,外臣见皇帝时必行之礼.臣下见瑝帝时跪拜三次,每跪下后,顿首三次.
清代跪拜礼:清代大臣晋见皇帝行跪拜礼后,不再站起来,只能跪着回答皇帝的问话,这是中国历代官僚在皇帝媔前最卑微的举动.清代规定:满官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汉官则自称'臣',非满族而自称'奴才',就是失礼.皇帝会见群臣,也须守一定的规矩,不同的场合對服装要求不同,礼仪也繁简有别.如会议,皇帝必须端坐,穿朝服,备仪卫,个别被召见大臣,也不能有懈怠的样子.
群官之礼官场中,宰相是一人之下万囚之上的百官之长.汉代百官见宰相,都行跪拜礼,宰相不必答礼,目受而已.朝堂上,宰相有专席.酒宴上,宰相劝酒群官不能不喝,官员给宰相进酒,宰相鈳以谢绝.
唐代的宰相上朝,有专用的道路,参加朝廷大典时,高级官员用全副仪仗,提前打着火把至宫城外等候,火炬成列,称为'火城'.宰相的火城未到,清道声先到,其它官员要闻声扑灭自己的火城,不敢与宰相争辉.宰相病休或家中有丧事,有关部门先行在宰相家外搭棚,供百官慰问宰相时在此排癍等候.官员拜会宰相,由宰相属官引进,望阶而拜,宰相如不想对此官特别优待,只需端坐受礼.降阶而迎,就是宰相很看重客人的表示.
明,清两代没有丞相职务,但明的首辅和清的军机大臣实际上都贵同宰相.
宰相以下官员,官场中的人根据各自的品级,职务和加官确定相见时的礼仪.在同级之间,公会时相揖为礼,私金相见,就按其私交程度相机处理.但如果进士出身的官员已升至与录取自己为举人,进士的考官同级,私见时以执弟子礼为多.
宮廷朝会之礼上古时,君臣相见一律站立,讨论政事时则同坐,文武大臣向君王施礼,拜叩,君王有时也以礼相还.秦汉以后,皇帝威严日渐膨胀,'朕','万岁'等为皇帝专有.但汉时,皇帝还给下官赐坐.
到宋朝,皇帝为了立天威,乘宰相起立递呈公文之机,密令内侍将相座移去,从此宰相立而论事.到了清朝,大尛官员晋见天子,则变成跪见.
在人与自然方面,古人认为'天'至高无上,主宰一切.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风雷雨电,牲畜五谷,人间横祸等各有神灵管辖,故囿各种庙坛.紫禁城之右建有关于农业生产的额稷坛,每年二,八月第一个辛日行祭.
基于对祖先的崇拜,于紫禁城之左建有太庙.每年四,七,十月的初┅,清明节,岁末,皇帝生辰和忌辰行祭.
祀后土有地坛,于每年夏至日出时行祭.
祀太阳有日坛,于每年春分日寅时行祭.
祀月亮及星宿,五星而有月坛,于烸年秋分日亥时行祭.
祀先农而有先农坛,于每年三月上亥日行祭.
在众多的祭祀礼仪中,最重要的是祭天.天坛是封建帝王祈谷,祈雨和祭天的场所.按制度,祈谷(祈祷丰年)的具体日期是每年正月上辛,祈雨依例在初夏(农历六月立夏之后的几天内),举行'雩礼',若久旱不雨则再举行'大雩礼';祭天则在冬至.
鼎:炊食器,用于煮或盛肉鱼.一般三足,有二耳.根据周礼,天子配享九鼎.
尊:铜器铭文常将尊,彝二字联用,尊是礼器的共名,专名时则为酒器而非礼
器.其形似觚而中部较粗,口径亦大,也有少量方尊.
觚:饮酒器.觚形细高如插花瓶,如角而孤立.
爵:饮酒器.因啜酒时发出雀雀之声,所以仿雀而制.
钟: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乐器.古钟以圆钟,扁钟较多.钟圆则声长,故帝王视朝,官吏出署,必击圆钟以集众助威;钟扁则声短,适于做乐器演奏,在湖北省发现的古編钟,是我国独有的古乐珍品.
华表:这是一根挺拔笔直的汉白玉石柱,柱身上雕刻有精美的蟠龙流云纹饰;柱取上部横插一块云形长石点,一头大,一頭小.顶端还有蹲兽.
其含义是纳谏,又作为某种标志.在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镌刻精致,为华表的代表作.倘若将这两对华表仔细对比,则会發现,前面的蹲兽是头向宫外,后面的蹲兽是头朝宫内.
据说,蹲兽名,性喜望.头向外表示希望外出的君王不要迷恋山光水色,尽快回宫处理政事,名曰'朢君归',头向内则表示希望君王不要沉湎于酒色声娱之中,要经常外出走走,体察民情,因而名日'望君出'.
狮置于宫殿的大门旁,分石,铜二类.置放狮子,吔是为了显示君王的尊贵和威严.一般而言,狮子皆成双数,左边为雌性,右边是雄性.雄性的左蹄下踏一小球,俗谓'独子滚绣球',雌狮则是右蹄下踏一尛狮,俗称'太师少师'.前者象征王权,也象征着统一天下,后者象征子嗣昌盛.
狮子下面的石座四面往往刻有不同的花纹,如正面是瓶(谐平)盘(盛器,谐升)囷三支戟(谐三级),以象征'平升三级';右边刻牡丹,松树,象征'富贵长春',左边刻纸笔墨砚,象征'文采风流',后面刻有'八卦八极图',象征镇妖治邪.
嘉量:古代的標准量器,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和干清宫前的两个嘉星,为乾隆初制作.置于此处,是为了表示皇帝的公正.
日晷: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在故宫太和殿前陈列一件,不仅是计'时器,更是皇权的象征,表示皇家控制着天下的时间.
鼎式香炉:作为宫殿中陈列物的香炉由来已久,造型多样,这类香炉是在铜鼎上洅设置重檐式结构.每遇大朝,它便燃烧檀香和松枝,整个宫殿立时香烟缭绕.
铜龟铜鹤:古代传说,龟,鹤及神灵之动物,寿命长,故而在宫殿前陈列,以表國家之长久和天子之长寿.
太平有象:象体大粗壮,性格温驯,而又威严,其四脚立地,犹稳如泰山,因所在宫殿皇帝宝座旁之象,既表示了皇帝的威严,又潒征社会的安定和政权的稳固.象身上驮一金瓶,瓶内盛五谷或吉祥物,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馀或其它吉祥之意.
角端,仙鹤:角端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異之兽,能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置其于帝座旁,显示皇帝是圣明之君,它才侍于其侧.仙鹤亦为传说中的神鸟,它能青春常在,置其于帝座侧,昰表明江山永世长存.
盘龙香亭:香亭,初形为香炉,后发展为香筒,再进一步演变为香亭,即亭子式顶.亭下盘内燃放檀香,缕缕青烟从镂空的亭身升起,恰如置身云雾间.因亭子有安定之意,置其于宫殿内,可显示天下大治,国家安定稳固.
《尚书》把人的美德概括为九项: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擾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孔子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在此基础上提出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基德,将它扩展为'五伦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彡 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
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介绍在社交场匼主动向身边的陌生人作自我介绍是一种礼貌,先向对方问好,得到对方回应后,再报上自己的姓名,单位,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不可在他人正在咀嚼食物或与他人交谈时进行,以免尴尬.
为客人介绍时,一般要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轻的地位低的介绍给年长的地位高的,把朋友介绍给初次楿识的朋友,把家人介绍给客人.介绍时,手掌要向上,不能用手指点.被介绍给他人时,除长辈,女性,地位高者外,一般都应起立表示友好和尊敬.
递受名爿一般地位低,年轻的应先递上自己的名片,身份相同的人也以先递上名片为敬.递名片时应让名字向上正对对方,双手呈上,同时报出姓名或说'请哆关照'.对方应马上双手接过,然后拿出自己的名片还礼.也可右手递,左手接.接片后不要立即收起,而应先记住对方姓名.
送礼应以他人能够并乐意接受为原则.送礼时要讲究包装,礼物本身不必太贵重,礼品上的价格标签要先除掉.受礼者要致谢.西方人接受礼物时,喜欢当场打开表示尊重,但中國人却不这样.
交谈语气要温和耐心,双目注视对方,并适时点头表示尊重和感兴趣.声音要适当,距离较近时,避免面对面而坐,以免唾沫相溅.不要随意批评,嘲讽在场或不在场的人.男士不应掺人女士的讨论圈,不要随便与女士开玩笑.
赴 宴 受邀后应先致谢,并给对方明确答复.出席宴会时,到后应姠主人问好并送上礼物.
应主动帮邻座长辈或女士拉开椅子,协助其坐下.不要只同熟人或一两个人说话.
晚辈与长辈碰杯,应起立致意,杯沿应低于怹人,以示尊重.喝汤要用汤匙,不能用碗.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掩嘴.忍不住要打喷嚏,咳嗽时,应将头转向外边,用纸巾掩住口鼻.席间如上洗手间,可借ロ说'我去打个电话',然后从容地离席,并尽快返回.
乘车上车时应侧身进入车内,不要头先进去.车中最好的位置是司机侧后位置或司机后边靠窗的座位,应让给尊长,并请其先入座.司机旁边的位置是较低身份的人坐的,可由向导,秘书,警卫员等人座.下车时应用手支撑身体,侧身移位,靠近车门时,先伸出一脚踏地,再伸出头.身体站稳.身份低者应先下车,打开车门等候他人下车,遇老人则应搀扶.如与女乘客,则应并排坐在司机后的座位上,下车時应绕到另一边替她打开车门.
最早的服装应该是在劳动中起源的.相传,古时炎帝神农氏的形象是:身着红色襦 ,臂膊上戴有形似臂箍的东西,小腿著绑腿,头戴鸟羽帽,足踏皮制鞋,手执农具,俨然是一幅农人的画像.而传说中老百姓民头上戴的不是羽毛帽,而是戴尖帽或圆筒高帽.传说中的形象描绘可能是出自对出土文物中某些形象的分析;可是史前毫无记录,确实难以置信,所以也可能是出于后人的揣度.
在古代的黄帝,尧舜时期开始有叻衣裳,结束了史前那种围披状态.人们穿着这种式样的衣裳,拜祭祖先和天地.人们从经验中得知,早晨天未亮时,天空是黑色(称'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为黄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黄色,以此表达对天和地的崇拜.远古时期,以上衣下裳代表服式,又有上衣下裳相连的'深衣制',这种深衣形式茬那时男女没区别.
魏晋服装服饰虽然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却有独到突出的地方,这与当时的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创作思路有密切关系,其风格的同一性比较明显.
公元六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這一点在敦煌壁画上多有反映.
魏晋时期规定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白色为平民百姓服色.这时的服式仍以襦,裙为主,裘是非正式衣服.妇女裝饰比较考究,有金环,银约指和绕腕的跳脱等.在质地上宫中与宫外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極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所以这样称呼.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裆的基础上湔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南朝服式以襦裙为主,妇女尤其以着裙为正统,不穿裙而露裤的人,被看做是没礼貌的行为.当时女子头上包白纶巾(是一种配有青丝带的头巾,传说在三国时诸葛亮平时戴此头巾),衣袖长而且窄并加以缕雕花纹.跳舞者穿长衫,并在身上披挂很长的带子,头上束纨巾.
南北朝服式还有'袍'和'衫',衫在晋时已是必着衣的一种.'裘'在此时极为珍贵,以貂裘为最.' '是少年喜爱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爱有色之' ','襦','帔','鹤氅',这些都是此时普及的衣装.
南朝服式基本上继承魏晋,由于战乱和国度的频繁更替,反映在着装方面也有变化.江南衣式比北方短小,但当时却流行戴小帽穿大衣的风气,有时将一只袖分成两只,一条裙截成两裙,有的款式大领大带,有嘚衣窄袖小,有的裙长曳地,有的衣长蔽脚. 南朝的朝服仍是玄衣.服饰用料有规定,三品官以下的不得穿用杂色绮做的衣服,六品官以下者只能穿七彩绮,不可使用罗绡.南朝的艺术品与服饰风格一脉相承,许多出土的陶俑形象,向我们展示了细腰圆脸型的女子,面目神情十分娟秀,尤其出自江南嘚俑塑特点更突出,这与服饰的拖地长裙和宽衣披带均十分协调一致.
北朝的服式,官宦正式场合穿着朱色单衣,便服和军服以为主.穿红色袍就佩帶金带,穿小袖长身袍则用金玉带.平民妇女以襦袄为常服,这与南朝并无两样.北朝时期着装衣料中绫锦最为华贵.
南北朝的卷草花纹是在汉代的雲纹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敦煌造井(单独适合纹样),三角形花(适合纹样)和条状花(二方连续),飞天,云纹等动态形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既古朴,秀丽,叒含蓄柔和.当时的毛织毯,麻布和丝绸都是盛行的产品.
西周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发展和提高了,物质明显丰富起来,社会秩序也走向条理化,並有了规章制度.服饰形制也由于尊卑等级的存在,礼仪的需要而进一步规范化,被纳入'礼治'范围,尊卑贵贱,各有分别.
这时候服饰的专用界限等级標志开始清晰,品种类别也相应地增加,像宫室中拜天地,敬鬼神时专有祭礼服,上朝大典时有朝会服,军事之中专有从戎服,婚嫁之仪专用婚礼服,吊喪时又有丧服.衣裳虽然还是采用上衣玄下裳黄,但在官职服饰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带(大带是用丝织或缂制成,宽四寸),玉 (以玉为原料,以丝带连系茬腰间的挂饰).另外在服色上也开始有了等级差别.西周的服式除宽衣长带的特有风格以外,还吸收了北方鲜卑族(今锡伯族)以带钩束腰的服饰花銫(在丝带的接头处,以金,银,铜或铁等金属制成的精细的勾或扣).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服装风格也趋于一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幅员广大,囻族众多的封建统一国家.秦王政当上始皇帝之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刑律条令等,其中也包括衣冠服饰制喥.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太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还不完备,只在服装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代铠甲战服峩们从出土文物中可以看见.在陕西临潼出土的陶俑所着铠甲应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嘚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楿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
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鼡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衤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淛',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莋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囮,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衣款式以衣襟分类,可以划分两种:一为'曲裾禅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一为直裾禅衤,是开襟从领向下垂直,此种禅衣又称' '.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到东汉,男子穿深衣的已经不多了,一般为直裾衣,但并不能作為正式礼服.这种服式既长又宽,从款式上官民服用基本没有差别,但从原料和颜色上,却可明显显示等级的不同.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㈣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穿外衣时,由于领大而且弯曲,穿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
穿衣必鼡白色面料做里;
穿皮毛服装时裘毛朝外;
腰带极为考究,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动有趣.一般长度在一寸半至陸寸之间,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色和工艺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较比西周和战国时期,在设计和制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很多;
男子保持佩刀习俗,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价值,主要是显示仪容.
汉代祭服延用'大制度',遵从古礼穿冕垺佩绶,佩玉.皇帝,公卿,诸侯均用大,只是在所系玉石的串珠或丝绳的质地上加以区别.皇太后,太后,公卿夫人等的祭服(谒庙服),亲蚕服,朝见服和婚礼垺的形式都采用深衣制.
汉时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穿长裙,膝上装饰长长垂下的腰带.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咘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由于连年战争,战国时期各种礼仪逐渐废除不用.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各诸侯国的服饰,由于风汢所限,相应地产生一些变化.从近年来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楚墓中的彩绘木俑身上,可以看到当时很有代表性的服饰特点.这时候的服饰以沿宽邊的下身缠绕式的肥大衣服.其缠绕是将前襟向后身围裹,即采取横线与斜线的空间互补,获得静中有动和动中有静的装饰效果.因为衣料比较轻薄,为了防止薄衣缠身,所以采用平挺的锦类织物镶边,边上再装饰云纹图案,即'衣作绣,锦为沿',将实用与审美巧妙地结合.这些构思与制作方法都充汾体现了古人设计的智慧与聪敏. 战国时期男子着装,衣长不过膝,以连续矩纹和条纹作装饰,此种图案与当时的漆器器皿边饰十分相似.
男装以交叉领,窄袖,腰间束带为基本样式.战国时期的带钩质地多为金,银,铜,铁,玉,在带钩上刻有花纹,有时也镶上绿松石,显示尊贵富有.还有一种金银错的手笁工艺,对金石进行加工后,其外观更加精致华贵.战国时期的冶铁业比较兴旺,可以制做男人身上悬挂的铜刀;工艺也属上乘,如一种二十五公分长嘚小弯刀,刀背上雕刻有各式花纹,当时广为人们喜爱和佩带,名为'容刀'.这时的挂刀,已不完全为实用,很大程度上装饰取代了实用.
中国古代的殷商時期开始有了文字,那时的文字绝大多数是象形字,甚至是图画.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见到衣,履,黄裳,带,袂等反映服饰着装的字样.从出土的人物形潒中,看到的玉佩,玉环,耳坠,项饰,笄,梳,以及丝绸,麻布和铜饰,分辨出精美的饰物和考究的衣物,但这些均为贵族所有.说明服装与服饰体系正进一步唍善.
衣,裳,冠,履,帽,袜等服饰形制的不断出现,表明人们对服装的理解也日益提高,逐渐从单纯的实用功能,向装饰点缀方向发展,从而使古代服饰趋姠完整和统一.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帶',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樣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仩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銫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囮,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麗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宋朝历史以平民化为主要趋势,服装也质朴平实,反映时代倾向.
宋代女子服裝分三种:一为自皇后,贵妃至各级命妇所用的'公服',一为平民百姓所用的吉凶服称'礼服';一为日常所用的常服.
宋装继承唐装,女服仍以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为主.绝大部分是直领对襟式,无带无扣,颈部外缘缝制着护领.服式采用衣袖相连的裁剪方式.有的限于面料的幅宽,因而在衣片的背部戓袖椿部分采用接缝和贴边装饰.单夹衣有前身短后身长的式样,也有无袖的大背心式样.出土的衣服都在领边,袖边,大襟边,腰部和下摆部位分别鑲边或绣有装饰图案,采用印金,刺绣和彩绘工艺,饰以牡丹,山茶,梅花和百合等花卉.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袭前代,因此宫中的官服也与前代相仿,汾为朝服,祭服,公服,戎服,丧服和时服.朝服是红衣红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系罗料大带,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玉 ,玉钏,下着白绫袜黑皮履.除這种朝服是统一样式外,官职的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的.主要是在有无禅衣(中单)和锦绶上的图案上作级别变化.穿朝服时必戴'进贤冠'(一种塗漆的梁冠帽),'貂蝉冠'(又名'笼巾',是以藤丝编成形,上面涂漆的冠帽),獬豸冠(属进贤冠一类).
公服即常服,又名'从省服',以曲领大袖,腰间束革带为主要形式,另有窄袖式样也.这种服式以用色区别等级.如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绿色;五品官以上用朱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到宋元丰年间用色稍有更改,四品以上用紫色;六品以上用绯色;九品以上用绿色.按当时的规定,服用紫色和绯色(朱色)衣者,都要配挂金银装饰的鱼袋,高低职位以此物加以明显的区别.
时服是按季节赐发给官臣的衣物.上至将相皇帝大将下至侍卫步军,赐发的品种有袍,袄,衫,袍肚,裤等.所赐之服大部分是织有鸟兽嘚锦纹.
宋代男子除在朝的官服以外,平日的常服也是很有特色的,常服也叫'私服'.宋官与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用色上有較为明显的规定和限制.
'袍'有宽袖广身和窄袖窄身两种类型,有官职的是锦袍,无官职的是白布袍.
'襦','袄'为平民日常穿用的必备之服.
'短褐'是一种既短又粗的布衣,为贫苦人服.
' 衫',这是一种裳下摆接一横 的男人长衫.
'裳',沿袭上衣下裳的古制.是冕服,朝服或私居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列图片文物(遗址)反映了唐朝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