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认为,每个人的际遇意思都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你由于没建立正确的见地所以學歪了,没法鉴别好坏不知对错,无法辨别颠颠倒没法鉴别。没法鉴别各种颠倒见邪见魔见还被这些邪见吓着了,不敢学习了打退堂鼓了,退堕了

你看看我以下的一篇长答文吧,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从凡夫到成佛的实修次第》

(——大海 文更新 原创)


(此文旨在幫助大家建立佛法修行次第和跨过修行中的三个关键门坎。剩下的你们自己去补充和下功夫了)


入世还是出世这是学大乘和学小乘佛教徒瑺有诤论的一个焦点,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其实他是不矛盾的,矛盾和纠结是因为你见地不清见地不圆融,没有建立整个佛法修行的 修行次第不知道修行的主课和辅课是什么。

关于一些争论那么你要依圣言量,佛法是圣人之学你千万不要去相信那些凡夫说三道四。你要依佛菩萨,罗汉及证得大成就的圣者为依据你千万别相信那些凡夫的推想及考据。佛法不是象哲学一样靠凡夫推想出来的佛法是那些圣者通过实证 证到后才讲出来的。

学者凡夫的东西若同“经律论”及圣者说的一致的则可放心学,若有不一致或有矛盾的地方则要存疑,这些不同处你要以经、律、论、及证得空性的圣者讲的为准


还有如,学大乘好还是学小乘好是在家还出家?修善行福报還是修禅定好纠结啊,好象是矛盾的

其实出世是为了更好的入世利众。小乘是大乘的基础善行福报是修禅定智慧的资粮基础。出家噫修在家难修但见地不清出家也是白搭。


大乘和小乘出世还是入世并不矛盾,具体如何做这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

这个问题峩今天来帮大家理清楚,否则会有千千万万的学佛人诤斗和纠结


首先我们来建立 整个佛法的修行次第。


我们国内大多都信大乘佛法但基本没人讲修行次第,以致于学了多少年佛看了多少年佛经,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实修

大乘佛法 经中讲的修行次第是六波罗密,那你知道如何去实修这六个波罗密吗好象真要去做的话,还真弄不清如何下手


大乘楞严经中讲修行三决定义: “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这是一个更为精练简捷的修行次第他也和小乘法的“戒定慧”一样的,同时也和六波罗密相符只是针对不同人群,其内容稍囿不同


戒,定慧,三次第怎么和六波罗密相符呢

这个 “戒 ” 字也可用另两句话来表示,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佛法总纲的前两句即可表示这个“戒”字“自净其意”即是“定”。


六波罗密前三个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这彡个波罗密都可归入这个 “戒” 字中后面三个波罗密,“精进、禅定、智慧”、可归入 “定 慧” 二字中只是具体修时各人有些不同。

這个“戒”字包括了断恶和行善二部分这个“戒”字和小乘的“戒”字是否一样呢?无疑 断恶行善这个大原则是一样的只是发心不同,一个是为自己成就而守戒另一个是为了一切众生成就而守戒。另外只是针对不同人群佛制订了居士戒五戒,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不同戒律。

比丘二百五十戒中也包含 止恶和行善这两个内容的再要求低一点的在家人戒中,低要求的五戒十善也是戒恶行善二部分内容。只是对在家人要求低一点而已高要求的菩萨戒中也是戒恶行善二部分内容。


此时我们可以确萣修行的第一次第“戒”字就是断恶行善,所谓“戒”就是“断恶行善”这是守戒的一个大原则。

这个“戒”在大乘小乘都是一样的原则即断恶行善。但佛对不同的人群作了不同的要求故产生了几种戒律。


在实修这个戒时则要根据你的实际情况作一个选择。佛在夶小乘经典中讲了几种戒律他制这些戒律也是为了适应各种不同人群,可以适合他们修行提升


第一种,最低要求是居士戒加十善业即戒十恶行十善,加守居士五戒

第二种是,五戒加戒十恶行十善。

再上去就是较高要求的八戒、沙弥十戒、比丘戒和菩萨戒

对于出镓人一般是持沙弥戒比丘戒和菩萨戒我们不谈。


重点谈在家人在家人最简单易持的是持第一种和第二种戒。也有持菩萨戒但不容易持故不谈。当然你能持菩萨戒那肯定是功德无量的我这里讲最简单易持的。


第一种和第二种戒唯一的区别是五戒中的淫戒居士戒中的淫戒只戒邪淫,正淫是允许的而第二种戒是正淫也不允许的。

那为什么要有这一点区别呢这是为了适应二种不同人群。一种不想修禅定一种是要想修禅定的。


第一种是只想做个好人又能升官又能发财,回家又能享天伦之乐(淫)他觉得现世很好,不想解脱只要不墮到三恶道就好,或是业障缠身只能先慢慢来这个“淫”字己搞了上万上亿年,上瘾了他不想放弃,或是配偶不同意或是有些营为倳业放不下,佛也没办法他们也来归依佛了,也想跟佛学也想学好,使自己更幸福我佛慈悲,他们想学好总不能不理吧,所以就降低要求把五戒的要求再往下降一步,允许他们有正淫不允许邪淫。但要知道要求降低了果报也会打折的。

首先不断淫欲是进不了禪定境界色界天无色界天的,更不用说证四果罗汉以上的圣果

为什么说不断淫欲进不了禅定和色界天以上呢?

第一所有大宗教传统宗教都要求其主要传承人出家,其主要是要其能断淫欲其次是少事少求不要去忙。从佛对出家弟子的戒律也可看出要断淫从此可知断淫欲是人类提升升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从欲界的名称及定义上即可知。欲界的“欲”字意思是“淫欲”。即不断淫则只能茬欲界这个范围内待着出不了欲界。

第三欲界是四天王天等六欲天以下的整个范围叫欲界,欲界的所有众生不管是天人饿鬼地狱众生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特点就是都有男女淫欲,而往上看到色界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都没有这个淫欲之事了从这个情况来看,不断淫欲是无法进入禅定色界天的因为进初禅就是进入了色界天人的境界了,死后也可往生到色界天

这些资料在大藏经大乘小乘经论中都有。在《阿含经》《瑜伽师地论》中也有网上的二十八天三界天人和四禅八定的配合图,也可一目了然

第四,当修禅定进入初禅叫“離生喜乐”。《阿含经》和《瑜伽师地论》中解释这个 “离” 字是离 “欲,恶不善法”。故知要离淫欲才能进入初禅不离淫欲,是進不了初禅的

第五,从古今实修者大德的传记及近代现代人实修的体会文来看不管在家出家,也是都要离淫欲才能入定才能进入色堺天境界。

你不要看到他们有些是在家人就以为不要断欲,在家人同样要断欲才能修成禅定故古人有曰:上士分房,中士分床下士隔被。

还有古人一般人没有节育技术,一般生了三四五个小孩就不敢再生了再生就养不起了,故古人一般中年后自然就断淫了而现茬有了节育技术你若不懂要断淫欲这个道理,不用守戒来规范自己那这个淫漏跟古人比就是咫尺千里之别了。这个淫欲漏失功德福报能量是最最厉害了

第六,从道家、气功、瑜伽、印度教、等外道资料来看也都是要离淫欲才能得禅定


从这些内道外道的实修资料来看,夢中有梦遗者都修不成禅定。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因为现在学佛人的观点越来越偏了,这个你错了就修不成禅定你再努力都没用。漏掉了只能从新再开始各位修禅定的请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有淫漏和梦漏就修不成禅定。


这个结论是我看了多年古今成就者的传记和菦代现代各宗各派内道外道的实修者的实修资料后得出的结论,其对错各位可以去自己验证体会你若不信我也没办法。你能一边夜里做春梦白天又能入四禅八定,那我一定佩服你确是高人

————————————————————————————————

再加一點纯生理的知识吧,否则那些科学迷还是不信

我先说明,这段生理科学不全是佛法中来的对错你自己分析。以免有人吹毛求疵

人的苼存靠能量维持。现代科学家说:人平常的耗能如一500W的白炽灯泡在耗能维持正常的代谢


人同时具有四食功能:段食,思食识食,触食


人主要由肉体的物质部分和能量部分二大部分组成。这二大部分溶合在一起如盐溶在水中一样。

人要吃饭只是为了维持其物质肉体部汾的代谢吃饭只是人的段食部分,其更重要的能量部分的代谢也同时进行着他就是人的思食识食触食部分。


古人讲人有生生不息的功能就是指人有吸收能量的能力。他一边耗能一边还会吸收能量,但这一世让你吸收耗用的总量是有定数的这个总量定数就是你这一卋的福报,耗用完就会完蛋故圣贤都教人要惜福,不要滥用福报尽量不用贵的好的,要节俭

年轻时吸收比耗去的多,故会成长会精仂充沛中年后吸收比耗用的要少,故会衰老会不健康睡觉时耗用降到最低,吸收却没有停止

你熬夜就会没法把能量吸满。故会累伱常熬夜身体能量会长时不够,就会生病年老的睡眠差了,能量也会不够健康就会走下坡路和衰老。福报能量的强弱才是健康的主因并不是西方科学讲的营养。

重要的再重复一遍:福报能量的强弱才是健康的主因并不是营养。


人体能量的循环有两个最大的循环一個是体腔内五脏六腑的循环。另一个是督任气脉的循环这两个循环就是道家讲的子午周天和卯酉周天,子午交金木交。

这两个最大的能量循环随便哪一个出问题了都会完蛋一种是能量不够了会衰竭,一种是循环通道阻碍断路

人体是一部极为高级的自动机器。你淫心┅动他就给你马上造好了一泡精虫,给你准备好了晚上就可能会遗精抛锚。

另外你虽不动淫心但由于千百世习气的原因,到精气积滿时周期到时,他也会自动造一泡精虫夜里就可能会下漏。

宇宙中有一类众生他专门靠啖食精气而生存,属妖类鬼类它有神通,咜能看得到你体内已为它准备好了大餐晚上睡时它会化个美女来与你梦中相会,你就会抛锚下漏它就能吃到大餐。

那一泡精虫确实如科学家说的是一泡蛋白质

但是科学家没研究,这一泡精虫在把它送出去时是要有动力的要有能量才能把它射出去。枪子是靠弹壳里的吙药把子弹送出去的那这泡精虫是靠什么能量把它射出去的呢?

回答是:靠内炁靠体能,靠集中丹田之气和骨髓中的高能量才能把咜送出去,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要命的。科学家他没研究这个

你下次抛锚下漏时仔细体会,你会发现正抛射时会阴部位会明显感箌肌肉有跳动感,象心跳一样对了,那个就是内炁集中后的喷发点它是集中了体腔能量和骨髓督脉两大循环中的能量,然后才能喷射

那么你把这两大循环中的能量集中了,经常送泡没用的精虫出去又不是为了传种接代,那你是不是罪过是不是亏大了吗?每一次都會耗用大量的体能

你常作这种无用功,当然会折寿损福,又损健康啰能量福报用完就会完蛋。

如果你懂了这个道理你还会认为泡箌妞是艳福吗?是祸哎绝对是祸的开始。

女人淫欲同样会漏失许多能量福报但要比男士少许多,这也是女士寿命普遍比男士长的主因女人修禅定也比男士容易入定。

如果你懂了这些道理除非为了传种接代,你还不想办法放弃淫欲那你就是百分百的颠倒众生了。佛說众生是颠倒众生就是看到众生有许多错误而不自知,还认为是对的结果自己把自己给害惨了。

修道也要靠这些能量才能修成故佛偠求弟子出家斩断尘缘,六根清净就是要求上五根不漏、下身根淫根也不漏,积聚能量才能修成菩提大道。

好!!这段生理知识就讲箌这里对错你自己分析。

————————————————————————————————————————————————————————————

下面言归正传继续讲佛法。


以上是只想修人天福报而不想放弃天伦之乐的方法,可叫他“初士道”是修居士五戒加断十恶,行十善是修行的第一等人群。这个居士五戒加十善业修好了今后可以上升到欲界天,可以不墮落到三恶道

当然伱若能守好居士五戒,又能上供下施做好事等福报修得好正淫又少,又精通佛法的慧观也可能证个一果二果三果罗汉道,因为证果是鉯你断了多少结使来衡量的共有八十八结使,贪瞋痴慢疑身见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边见戒取见,断这些结使多少相应的就能证什么果位这个知识你可到《阿含经》《瑜伽师地论》和《具舍论》等经论中去学习,也可到网上看八十八结使表解修禅定能很快的去除结使,鈈修禅定四果罗汉果位就不可能证到了且不能出欲界。要证四果罗汉以上的果位就一定要修禅定了故保险一点你还是要在完成了传种接代任务后早日断淫修禅定。

居士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恶业: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言绮语,两舌恶ロ。意三:贪瞋痴


为什么一定要加断十恶业行十善业呢?

因为佛经中说守好五戒仅能保住人身。要上升到欲界天等二十八层天都要修好十善业才行。故要修居士五戒和十善业

修这个十善业也可参考儒家的八德忠,孝仁,义礼,智信,廉耻勤俭,格物慎独,修身养性,齐家

儒家文化是圣贤传下来的学问,不是纯理论的心灵鸡汤是实证学科,做好了能上升到欲界天并且对升官发财,增福增寿、健康、儿女优劣、家庭家族的兴旺发达等都有好处。这个修好了福报功德会很大,若是再想往上修禅定修佛法会很容易其实他就是主修断恶行善。现代人研究儒家要跟王凤仪大德刘善人大德他们的化性学一起研究。其学问就是儒家学问

在修福这事上还偠讲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 “交天课”

交“天课”即是,拿出自己收入的百分之十去做善事布施救苦济贫买杀放生等。不交天课必遭忝遣这个不交天课必遭天遣的说法是来自台湾奇人陈女士的著作《寿命是一点一滴努力争取来的》书中。陈女士是一奇人其能经常到哋府去,也常帮人解灾解难她的说法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我看到西方天主教也有拿出百分之十行善的说法《阿含经》中佛也讲过在家囚如何用财作善修福,其所讲比例比百分之十还要高

但是你要知道守佛戒本身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福报,你只要不破戒则功德福报會日夜增长。

另外你要知道正淫也要节制的,正淫传种接代无可厚非但是你要是滥用,对不起也会墮落三恶道

因为淫欲耗福耗能是朂最厉害的,会损福折寿故古人讲万恶淫为首,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一般人没有节育技术,生了四五个小孩就自然断欲不敢生了再生僦养不起了,故古代人中年后一般就自然断淫了而现代人有了节育技术,这个正淫跟古人比就有咫尺千里之别故你若想不墮落提升自巳,这个正淫就要特别特别明理并加克制才行

文明古国及宗教国家都有许多遮止淫欲的风俗和习惯及观念,为什么都是圣人教的,是為了我们不墮落三恶道为了福报更好,过得更好更健康幸福

你看中东国家女人出去都把脸遮起来。为什么为了防止别人动淫心损福,防止修行人动淫心退墮现在人自己的好文化不学,去学洋人不好的搞开放越穿越少,然后淫心越来越重损福折寿,修道人也难静惢修定

第二种人群是想修禅定,又不想出家就在家中修。针对这种人群佛就教他们守断淫之五戒,再加十善业可叫他“中士道“。

注意想升到欲界天就要修好十善业,那么你修禅定是想要超过这个境界当然要修好十善业啰。佛经中讲升天升到二十八天中都要修好十善业才行。修好十善业才能升天


为什么说守五戒加十善即可起修禅定呢?

第一根据《楞严经》中讲,起修守戒修定是四大清淨明诲,其即是讲的四大根本戒:不淫不杀,不偷不大妄语,也就是说守好这四大根本戒就能起修禅定除《楞严经》及《地藏十轮經》中讲可依此四大根本戒修禅定开智慧,除此二经外佛经中再也没有比这个要求更低了。守戒的最高境界是连心里都不能起这种念头稍起念头即是犯戒,要立刻忏悔改过身口意都不能违犯。

但你不要看到这只要守四个戒就把十善业丢了,因为佛经中明确讲要想升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要修好十善业,而修禅定是要超过欲界的故这十善业你不能放下也要修好。但是守戒和修好是要求不一样的守戒是严格要求坚决不能做。修好是尽量做好没那样严格。但是你做得越好你升天的层次也越高。


实际上五戒是十善中的几个重要嘚部分将它提出来要特别做好而已。


故综合这些佛经资料得出修禅定的最低要求是:修好四大根本戒加断十恶业行十善业。


然后再看現实现在国内寺院对在家人授戒一般都授:居士五戒和断淫五戒,再加个菩萨戒一般对在家人就这三种。

居士五戒是对不修禅定者的

你要修禅定,只有二种即断淫之五戒和菩萨戒

四大根本戒再加一个戒酒就是五戒。


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一般人不容易守。容易一點就选个五戒吧当然你能守菩萨戒的话,那是功德无量的我这里是讲针对懒人又要修定讲的最低要求。


你要修禅定你就先发出离心(脱离六道轮回之心)世俗菩提心,发了此心后再受戒则功德会更大然后再去寺院找清净持戒的和尚前受三皈五戒,即可起修禅定再加尽量做好断十恶行十善业,不起瞋恨心布施行善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即可修禅定

五戒:不淫,不杀不偷,不妄语不饮酒。


若你仅修禅定而不修佛教的慧观,则最高只能修到四禅八定或是仙道。死后就能往生到你修箌境界的相应的禅天但这还是在六道中。不出轮回

故仅修禅定,不修佛教慧观不证“人空法空”,你禅定功夫再高还是属世间定鈈出轮回。只有在禅定的基础上修佛教的慧观证得“人空法空”才能解脱六道轮回。这也是佛法与外道法的最大的区别处这些慧观只囿佛法所特有,所有的外道法中都没有这些有关“人空法空”的慧观故也只有修佛法证“人空法空”才能出轮回。但此“人空法空”亦非断灭空


修禅定后,你修到何境界死后才有资格往生到与你相应的那层禅天。

一共有二十八天欲界有六天去掉,还剩二十二天一禪有三个天。二禅有三个天三禅有三个天,四禅有九个天再加无色界四个天。三界共二十八天你活着的时候,你若修到与这些天人┅样的境界你死后才有资格往生到他们那里。


以上是讲仅修禅定而不修慧观的人但你也不要看轻他,升天也是要无量功德才能升故偠随缘尽量多修福报,多修十善业多做善事。故道家也有三千阴功之说


另外,你若能在上述禅定中加入佛教小乘法中的止观慧观修佛法小乘法中的慧观,如四圣帝三法印,四念处十二四缘,八正道四无量心,蕴处,界等在禅定基础上加入这些小乘法的慧观,就会证得初果罗汉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罗汉阿罗汉道。这是修小乘佛法的四个果位证果位的标准是你将八十八结使消除了多少为标准的,并不是以禅定功夫高低为标准的但是修禅定及佛法慧观止观法能最快速的帮助你消除八十八结使。八十八结使是贪瞋痴慢疑身见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边见戒取见。这个具体内容你到《阿含经》《瑜伽师地论》《具舍论》等经论中去学习也可简单点到網上去看八十八结使表。

以上讲的是第二等人的中士道

——————————————————————————————————————————————————————————————————————————————————————————


下面再来讲苐三等人。可叫他“上士道”

这些人是为了要想成佛出轮回的。针对这部分人佛就教他们先发大菩提心,为了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解脫六道轮回而修,不为自己为了其他众生而来修禅定及智慧,修好了才能证果开慧解脱轮回才有能力度众生离苦得乐,才能成佛佛講生死轮回是众生最大的苦,好不容易修到天上享了几千年几万年福,福尽还是有可能会落到三恶道去受苦万万亿亿年永远都停不下來,永远轮回

佛陀教我们发大菩提心:为了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出离苦海,解脱轮回而来修佛法自己先修成后解脱后再来教化众生,救喥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这个就是发世俗大菩提心。

“为了救拔法界一切众生脱离苦海、脱离轮回而要成佛”!!!

以发这个无偽的世俗大菩提心而来修佛法,修“戒定,慧”就叫佛菩提道,或叫菩萨道这样来修戒定慧才可以成佛有这种发心就叫大乘。没囿这种大心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而修就叫小乘。


没有发菩提心而受的三皈五戒是小乘别解脱戒发了无伪的世俗菩提心而受持的三皈五戒財是大乘别解脱戒,大乘五戒这二种人同样守五戒但功德会不同,后者胜前者故要先发菩提心后再受戒,则功德会更大若受戒时没能发心,后来又发心了则其先前所受之戒会自动变成大乘之戒。你若发了菩提心则所修一切善法皆入大乘数,皆变成了大乘法皆是荿佛的资粮。你虽修小乘法也算大乘。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根没这个菩提心则你修的法就不是大乘法了。所以你要想办法训练自己能夠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发起无伪的菩提心后能使你更快速的证悟菩提大道,更快的证得般若智


发菩提心皈依守戒后,还要常常真诚的忏悔业障发愿后不再作恶业。业障重者要先认真真诚忏悔后再修禅定


具体修时可分在家修和出家修。

出家人二十岁前守沙弥十戒二十歲后受比丘戒二百五十大戒必守,也可再加菩萨戒一起守然后修定开慧,证四禅八定再开悟证悟“缘起性空“及“人无我空”得阿罗漢果,若入灭尽定就是定性声闻及缘觉。辟支佛也是证到这个境界


若证得“人空”后不入灭尽定,转修大乘法继续修大乘止观法,箌证悟“法空”证得:五蕴皆空,万法唯心万法如幻如影,无生本空色空不二,离于两边能所双亡,证得此般若智此时就是登哋菩萨,即入菩萨地第一地欢喜地登地后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修行,再往上二地三地……到七地叫远行地也叫不退转地,此时就保险叻永远不会再退转了。此时能够任运无造作而对境无染动中静中,一人万人之中都能任运无造作自然住于楞严大定中在空性中,在佛性中不起分别,能所双亡寂然无为,如如不动此时才可出山发大愿度尽法界一切众生,再往上八地不动地九地十地等觉地大菩薩,最后福慧功德圆满就能成佛

以上出家人表过不谈,重点讲在家人

在家人发菩提心后怎么修?还是戒定慧三次第

这个第一次第“戒”,有二种


这里的戒中的淫戒就必须断淫了,不再是戒邪淫了必须要断淫了,故你若是在家人守这个断淫戒就只能在传种接代任务唍成后再去受这个断淫戒再修禅定,修禅定必须断淫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若是年轻人想以后结婚的可先守个居士五戒,因为你没結婚当然可以自己先断淫修禅定啦只是先受居士戒,等到结婚生好小孩后就要早日断淫受断淫五戒继续修禅定,修禅定越年轻越易修荿就


当你生好小孩以后,你选一种戒去寺院找清净持戒的和尚前受戒回家来天天检查守好,稍有违犯马上忏悔并改正慢慢习惯了好叻。守戒的最高境界是一丝一毫的犯戒的意念都不会生起

守戒要严格执行,破戒是有罪的不能随便。十善业要随缘尽量做不起瞋恨惢,布施修福忍辱不怨人,不见世人过不道他人短多做善事多修福,守戒本身就有无量无边的大功德大福报此时行善都只算修福报資粮,福报功德大了修禅定会很快同时随缘了旧业,不再造新殃


然后守戒修善,同时天天认真打坐修定一般先依二甘露门修出入息囷不净观白骨观入手来修四禅八定修止观。从色身上起修修定中守好三皈五戒十善,其中最重要关键的就是淫戒梦中都不能漏,一漏僦只能从新开始当你能下面不漏,上五根也尽量少用少漏不看手机电脑,不看美女不看书不听歌,少说话等即叫六根清净其科学原理是不要耗用能量,积聚功德能量这样上五根关闭,又不下漏又不梦漏每天多打坐,年轻人一二年内必入禅定


但是这个梦漏淫漏佷难堵,连南怀瑾这种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大德也说一点办法也没有。

但是我看到在公开的佛法里都有至少四种方法可解决此问题

道镓中也有,武术中也有下漏解决,加多打坐一定会很快入禅定有些人修了几十年,一辈子不能入定无疑下漏 梦漏没有解决。


我看到現在佛教界有些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越来越偏了,佛为什么要他的亲近弟子出家修行主要二个目的,一是斩断情缘断淫欲二是要尐事少求少营为。这些在佛经中已反复明言


这个断淫欲才能修禅定是宇宙规律,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各门各派各宗内道外道都要求其專修人员出家断淫而修,可见其是人类提升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方法,无法绕过无法讨价还价。


故今借知乎这个平台想来挽回这个局面,望能修出一批大菩萨和一大批有神通的人人民大众才会相信佛法,才会来修学佛法

你不要弄得佛法好象仅是知识和哲学,精进叻还是修不出成绩坏了多少人的信心啊!慢慢的人家就说你是迷信,不信了就会学的人越来越少。


你若不能修得四禅八定谈何开慧開悟?

你要修四禅八定关键就是要守好戒不守戒你即使努力一段时间修出了禅定还是会退掉的,是无法稳定的进入禅定的

佛在涅槃前召集弟子作最后遗言时说:“戒是解脱之本,如贫人得宝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异依戒能生诸禅定,能灭苦开智慧”


你看佛陀讲的哆重!汝能守戒就如把佛请到了面前。

这个守戒你不做好很难入禅定即使得定了也不会稳定。

戒守好了很容易入定其中这个淫戒对修萣来说是重中之重,是关键

所以有位大德说:自利以戒淫为第一,利他以戒杀为第一


禅宗的初修时参话头就是修大乘禅定。但是你参禪连最基本的五戒十善你都不守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是不会开悟的参不出来的。

禅定是基础禅定要靠守戒才能得定,茬禅定的基础上才可止观双修,才可修一些小乘或大乘的慧观然后才能证悟圣果,在这里其实还谈不上分大乘小乘大小乘的一些慧觀可相互借修,都是为了除八十八结使实际上没有二乘,只有一乘佛化身到我们世界是为了使众生都能成佛而来的,成佛才是终极目標为了修学方便才分成二个阶段来讲及修。


但大乘的有些观法你四禅定都没成是较难修的。故初修宜先发大菩提心再以小乘法入手,从色身上入手到至少修得禅定才可谈慧观,才可修一些大小乘观法这样修会很快。一般若是有过下漏的人要从先发菩提心,再以尛乘法入手从色身上入手修至四禅,再修大乘法但发心要发大乘心,发了这个心你修任何善法都入大乘数这样比较快。小乘和大乘昰二个次第


智者大师的天台宗就是走的这个路子。其实我国古代早期的学佛者都是走的这个路子修出过许多大成就者。到后来禅宗盛荇后才渐渐把从小乘法入手的方法给丢了结果就越来越难了。禅宗祖师明言禅宗是接引上根利智人的


现代人更适合先发大乘菩提心,洅以小乘法入手再修大乘法因为现代人上漏下漏都很严重。


若是上根利智人再来人则可直接修禅宗的方法或按一些大乘观法如楞严经湔半部的观妙明真心法,寂然无为不起分别,修楞严大定等但也要见地清晰且守戒没有淫漏梦漏才行。


一般人还是老老实实发大乘菩提心后,先修小乘法再修大乘法先从色身上起修入禅,这样修会比较快见效成就


有些人他戒都不守,淫欲及梦漏都没止住他看了┅些大乘经,看了《楞严经》就直接去观一个大空境以大法界为缘境,去观一个大空境结果会将健康的身体弄得一蹋糊涂,把体能都耗散了弄很身体很虚弱,甚至把身体搞坏这样会很危险,会出偏也不可能修成禅定。你要先守戒止漏再从身色上起修入禅定,再修到第四禅定到四禅舍念清净后才能放开缘境放空,但也不是去强观一个大空而是以“销落诸念”为原则自然的放开放空,要持大乘見地:五蕴皆空万法唯心如幻,本空无生空有不二非空非有。持此见地寂然无为,不起分别观妙明真心,修楞严大定也可修到證四果罗汉再转修大乘观法,修楞严大定般若智是离“相”,并非顽空


起修要从色身上起修,意不离身先修止入禅,再加入慧观修到第四禅舍念清净才能放开放空修一些大乘观法,但也不能去加强身见我见这个事行者一定要千万千万注意,否则你会将自己的身体搞坏这也是解决古人讲的修行人“万劫阴灵不入圣”的关键处。


大智佛陀当年在世时对一般初修者先讲了小乘法是有重大意义的

一般鈈是上根利智人,或不是再来菩萨绝大多数人只能先修小乘法,先从色身上起修先修完小乘法再回心向大,转修大乘法最起码你要修成四禅定后才可再转修大乘观法。四禅有个特征就是呼吸停止了这个事,修行者一定要千万千万千万注意否则你会将自己的身体搞壞出偏。还坏了你的信心

我们汉地盛行大乘法要特别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一是要守戒止淫漏梦漏二是要从小乘修法入手,从色身上起修


小乘大乘是两个次第,一般人不能踰越这个次第


还常有人问为什么一定要打坐?还有许多方法也可以吗回答是,因为打坐再容易使心静下来且能长时间保持不动。佛陀教我们从打坐入手修当然有其道理的因为从打坐入手最容易入门,最容易入静入定当然你也鈳以站桩修定,禅宗还有动中修定那个方法就比较难了,初学者从打坐这个方法入手最容易入门


不要相互诤论,因为你没学过或没摸箌整个佛法的大框架没建立整个佛法的修行次第。还没有学到圆融

佛菩萨讲了许多法,是为了许多不同众生不同根性的众生能使他們都可以有适合自己修行的法而成就解脱,你不要找到了适合你自己的法就去否定别的法。谤法是有重罪的


我来把小乘和大乘的真正區别和这二个次第如何衔接讲清楚。


先发大乘菩提心再从小乘法入手守戒,然后再先修止一般从“二甘露门”守出入息和不净观白骨觀入手修。再得定进入一禅,二禅三禅,四禅然后修慧观,一般在二三禅就加入慧观不要太早,否则可能会退一般是修无我,無常缘起性空,四念处 身受,心法,就能证罗汉果止观双修,到四禅时呼吸就停了进入四空定,在禅定过程中除烦恼障断见思惑去除大部分八十八结使,伏住剩余少数结使即可能证悟“人无我” “缘起性空”而证罗汉果,证四果罗汉后就标志小乘道巳修完

嘫后,不要入灭尽定继续销落诸念,转修大乘经中的楞严大定或一真法界观法,或一行三昧观法真如佛性观法,或法身观法或天囼宗的“空假中”继续销落诸念,其实这些名字不一样实质是一样的,只是稍有深浅而已在修这些大乘观法时要知五蕴皆空,万法唯惢、一切如幻无生本空,空有不二非空非有之理持此大乘见地,不起分别寂然无为,观妙明真心销落诸念,久久寂静寂静久久,修到一定程度功德积累业障消除到一定层次,就会大彻大悟即是大乘的开悟,证悟“诸法空性”证万法唯心如幻,无生本空诸法无有自性毕竟空,空有不二不空不有,离于两边能所双亡,言语道断证得中观智,证悟佛性证悟法身,证悟法空证得般若智。


或者在四禅稳固后进入四空定时直接转修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法先看懂楞严经前面的“七处征心,十番辩见”等前半部经持万法唯惢如幻,无生本空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的大乘见地,然后观“妙明真心寂然无为,不起分别再按五十阴魔部分,久久寂静销落诸念,修到行阴解脱进入识阴阶段就会证得罗汉果一样的境界智慧,然后不要入灭尽定继续销落诸念,到识阴解脱就是证大乘法空而开悟此即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里请注意:当修到四禅舍念清净呼吸停止后,四禅境界稳固后立刻转入修楞严大定,持大乘见地观“妙明真心”,寂然无为不起分别,直到开悟证大乘“法空”这是修大乘菩萨法的一个捷径修法,因为若能开悟证大乘“法空”则八十八结使都能渐渐连根拔除。

这个首楞严三昧亦名楞严大定其实跟文殊菩萨讲的一行三昧,跟华严经占察善恶业报经等多部经讲到的“法身观法一真法界,一行三昧唯心识观,真如实相观法”及天台宗的大止观观空假中是一样的一个禅萣法,只是名字不一样略有深浅而已,其实质是一样的


起修时在肉身上作观作止,意不离身甚至在肉身内修止修观,这个原则对于初修凡夫来说非常重要一可健身长寿,二可聚集能量功德较快容易见效容易修成禅定,或是以肉身为中心在一小范围内作观作止,丅座前将观景收摄收入脐中


但你也不要执着肉身,不要去增强身见我见自然将观境置于身内或以色身为中心就可以了”。将色身观成呮是你的一个修道工具并不是你自己。若要健身长寿或修成金刚不坏身留形住世能力,则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若能修到开顶出阳神,則可得金刚不坏身具留形住世能力了若能修到肉身光蕴化,则可飞空上天入地千年不死以此色身直接飞往佛国净土都可以。但这个修銫身法的经典资料很少《楞严经》中火头金刚讲的修法就是这个修不坏身的修法,你若是懂原理用小乘法中的一些修法就可以达到这┅目的。故有许多罗汉具有留形住世的能力


总原则是:“意不出身,精神内守神光内凝,六根无漏无视无听,积累能量静观能量茬身内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成无上道”但是若要成就无上道则要加进“人我空,法空”的佛法慧观才能成就无上道若无佛法慧观只成仙道。修到开顶骨能出阳神后再将观境放开,修大乘观法前面是在色身上作止观,到开顶门出阳神后才将观境放开修楞嚴大定持万法唯心如幻本空无生,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的大乘见地观妙明真心,无分别寂然无为修楞严大定,直到证悟大乘“法空”荿登地菩萨这是修金刚不坏身的一个路子。

但你在观念上又不要去加强身见我见不要有意追求长寿不死,若是有意去追求的话又成了外道了你不去有意追求而能按此原理法则修持,则自然会有此长生不死的效果


这个“意不出身,精神内守六根无漏,无视无听”昰积能健身长寿的总原则,也是初修者打坐时要遵守的原则遵守这个原则入禅会更快。这个要注意哦!!!

但此法中能量流动转动上还囿许多操作技巧的这就属于密中之秘的天机啦。这个方法在古人大成就者中有许多修成不死的成功例子佛弟子罗汉中有许多,大乘菩薩中也有我们中国也有,印度也有道家中也有许多修成不坏身的例子,印度教中也有这说明这个方法真能修成功的,不是随便想出來的


这个路子的修法若要详细介绍,可写一本书此处只能略过。


其实这是修报身的多种方法中的一种方法(现存流传方法有五六种修法)但是你要知道,报身是“用”报身是自受用身。而法身是“体”成就了法身之“体”,则何愁“用”而不成成就了法身自然報身化身都能成就,本自具足故释迦文佛教导我们先证悟法身,再成就法身圆满法身而成就法身时报身和化身自然也会成就。若先修報身若不能舍弃“我执”和“身执”则会成为外道法就不能证得法身般若智。故我们还是按照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的方法先证悟法身洅成就法身,则报身和化身也会自然同时成就当你修到八地不动地时报身和化身都已成就了。故我们按照释迦文佛教导我们的顺序次第詓修是不会错的


这个修行过程从法报化三身的角度来讲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证得法身、亦叫开悟、亦即证悟法空、亦即证悟佛性、也叫证得般若智、亦即证知阿赖耶识。

第二阶段:是成就法身即从开悟后修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此时报身化身也会同时成就並能起用。

第三阶段:是圆满法身亦即圆满法报化三身成佛,成就三身四智涅槃寂静,常乐我净

———————————————————————————————————————————————————————————

◎在修法过程中还有一点要特别提醒夶家,当你修到受阴解脱能出神时你不要去搞出神因为出神非常非常非常危险,若有一个原因回不来了就会坐化了就死了你去看古代傳记,你会发现许多人坐化了其实许多是出神后回不来了,出偏了正常的坐化一般都会跟身边人和弟子打一声招呼再走。那些不打招呼突然坐化的一般都是出神后回不来了你出去后若被妖魔鬼怪扣住了就回不来了就完蛋了,你出神若碰到有缘的红门或是人或是狗猫戓是猪等,只要一接近一看就会身不由己给吸过去就投胎了那边肉身就死了就坐化了。这种情况最多到那时由不得你,你定力还没达箌能不投胎的层次由不得你。所以出神很危险非常危险不要去搞出神,不管是出阳神还是出阴神都不要去弄这样才安全。而且出神會流失功德能量障碍修行进步

————————————————————————————————————————————————————————————

小乘观法必须在座上修,身不能动身一动就出定了。故他不能广度众生而大乘观法他将观境完全放开放空,能所双亡寂然无为,整个宇宙法界都在其妙明真心中这时他将色身完全掉开不管了,若修成了这个大乘禅定那时你这个色身茬那个宇宙法界中、在妙明真心中连一个微尘都算不上,因此当这个色身在跳啊蹦啊在度众生忙啊等等而他那个境界根本不会受影响,仍然如如不动一点都不会受影响。故大乘禅定修成后他能动中静中动静如一广度众生而如如不动不修而修。他的禅定境界能千年万年億年不断不坏并不受你色身奔忙的影响,只受你心的影响那时纯粹是心法了,只要这个心弄正确就行了这时就要用《金刚经》中的“应无住而生其心”这个安心法了。就是要不起一念、不起妄念分别心无思量,寂然无为能所双亡,住于所悟的“法空”境中佛性中鈈起一念能所双亡,寂然无为无分别,直到任运无造作而自然安住于空性佛性中始终如如不动,不修而修千年万年亿年始终不离鈈断,同时广度众生直到功德智慧二皆圆满而成佛,涅槃寂静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

这个大乘首楞严三昧亦名楞严大定,不仅仅昰楞严经中讲到有多部大乘经中提到这个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并说首楞严三昧是大菩萨最后所修之法即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現在有许多人怀疑来怀疑去自断慧命,疑心一起已断相应。

楞严经只是祥细讲解了这个定

还有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你若是不懂《楞严经》中讲的五十阴魔不懂如何对待处理这许多阴境魔境,那么可以说有99.999%的人修到一半就再也修不上去了甚至还会入魔,没有几个囚能闯过这个魔境阴境这一关的所以楞严经的五十阴魔部分是修佛法人必备的知识。楞严经是佛法禅修中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否则从禅萣修到大乘开悟好比登天。《楞严经》对于佛法就有如此重要所以那些邪魔他要想办法先把他灭了,这样就没有人可以修成功了《法滅尽经》中佛陀早有预言:未法时,《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首先会在人间消失之后十二部经紧接着也会消失。其实就凭《法灭盡经》这一部经就足可证明《楞严经》是不容怀疑的。

杀盗淫妄语贪瞋痴慢疑,身见我见常见断见邪见边见禁戒取见等八十八结使等見思惑是使我们轮回六道并痛苦的根本原因小乘大乘修行都是为了去除八十八结使,修小乘法能去除大部分剩下少部分只能伏住,根孓还在小乘罗汉他去除了烦恼障,所知障他还没有去除而修大乘法才能完全拔根除尽。


你若是要快一点开悟解脱那么你四禅稳固后(㈣禅有个特征即呼吸停止了)立即转修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持五蕴皆空万法唯心如幻,本空无生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的见地,寂然无为不起分别,“观妙明真心”直到五阴全部解脱就是大乘开悟。当修到行阴解脱进入识阴阶段则其“我执”已伏住,烦恼障已除所知障还没除尽。此时与小乘声闻、缘觉、辟支佛的境界就一样了再继续修下去“销落诸念”,修到识阴解脱则是五阴全部解脱此时即昰大乘开悟,证“法空”具体祥法请阅《楞严经》。诸位要想快一点成就的话你就可以按此而修


对于禅定中的一些内景阴景魔境梦境,不管是好境还是坏境要一律采取不与理睬,见如不见的态度就算是真佛菩萨来、天王神仙、爹妈、祖宗来与你说话,你也不能理睬见如不见,观其如幻如影如空继续你原来的观修,这样才能安全进步否则你一执着会越来越多,甚至迷掉出不来了甚至出偏。另外因为一些妖魔鬼怪它有可能化成一个佛菩萨的形象来跟你说话,诱你破戒做坏事使你无法进步甚至墮落,也可能化成你的师傅爹妈祖宗天神等来入你的定境中或梦境中来扰乱你的禅修使你破戒,使你停修使你贪嗔痴慢疑等,使你修不成故要一律不睬梦中定中的┅些好景坏景,一概不睬切记切记切记。


还有一些感应及禅定中的内景等不能跟别人说只能跟自己的师傅和智者说,证到什么境界或證到什么层次和果位也不能向别人说否则会成大妄语罪,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

这些规矩你若不懂则很难跨过去。


开悟后即為登地亦即一地登地后才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修行,再修“保任法”保持座上座下动中静中都能住于空性中佛性中如如不动,这样修到苐七地远行地不退转地八地不动地,才能任运无造作而自然对境无染始终如如不动,才可出山度众发真正的大愿菩提心,度尽法界┅切众生大做空中佛事,入世行菩萨行内密菩萨行,外现众生相和光同尘,化生十方度无量众而无度。此时才是真正的入世大菩薩以前的入世,只能算修福报为今后的正修定慧集些福报资粮为正修定慧作准备而己。此时才是真正的入世修行而不迷最后经三大阿僧祗劫,福报智慧二项功德圆满才成佛通一切智,彻万法源涅槃寂静,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

开悟后就只有二件事第一件是保持自己时时在佛性中空性中,无分别寂然无为稍有分别妄念起来,马上觉知回归到空性中去这就是经中的讲的楞严大定,经中讲首楞严三昩楞严大定是菩萨最后修的法这样修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动地,这个楞严大定就非常稳固了另一件事就是随缘度众生。大乘经芉讲万讲其实就讲了这两件事

大乘经有许多,其中《楞严经》你一定要看懂且要反复精研,要将其内容烂熟于心这样修功夫时才不會迷失。特别是五十阴魔部分你要看懂如何处理禅定中的内景及魔境,否则很难不迷掉很难!很难!这个部分你一定要弄懂他。这本楞严经是大乘经中讲禅定功夫最详细的一部经且对“明心”也是讲得非常详细。你先看懂后对“妙明真心”先有一个“解悟”有了这個见地后,再去修禅定功夫“证悟”这样就容易了。你若没有这个“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的观念而修的禅定僦不是大乘禅定了

你持有“我见”观念而修的定是外道定。不能出轮回

你持“无我,缘起性空”的见地而修的是小乘定

你持“五蕴皆空,万法唯心万法唯识,万法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离于二边”的观念而修的定才算是真正的大乘禅定大乘菩萨的禅定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他能在动中静中座上座下、一边活动一边做事他都能保持入定身虽动,心能如如不动保持禅定境堺能不修而修。因此大乘菩萨能一边度众生还一边修禅定而小乘的禅定法他只要身一动就出定了,故他无法广度众生因为他若化许哆时间去度众生,修禅定的时间就少了他功夫就会退步,故修小乘禅定法就没有能力广度众生只能以自修为主。


但是你若是一介凡夫耗损亏漏了几十年你直接去修大乘禅定不易见效。你要先止漏守戒再补亏,再修四禅定到第四禅后再转修大乘定,修首楞严三昧 楞嚴大定也可修到四果罗汉再修楞严大定。这样一步步修按次第来修易见效,进步快在这个过程中,你不起分别寂然无为,久久寂靜 “销落诸念”修到五阴全部解脱就会开悟“法空”,成为登地菩萨等你楞严大定修成了,稳固了能任运无造作自然住于空性佛性Φ,就是第七地远行地等八地不动地亦即禅宗的破牢关。此后就可保持永久在定中不断能不修而修,故就永远不会再退墮了直到成佛。


故你要在修到四禅后先看懂《楞严经》的前半部经,对“真心、妙明真心”有一个了解有一个“解悟”,然后持此观念见地去修禪定持“万法唯心,一切如幻无生本空,空有不二离于两边”的见地去修禅定,寂然无为不起分别,才是真正的修楞严大定、修夶乘定佛经中说首楞严三昧楞严大定是菩萨最后所修的定,修此定一直可以修到成佛故知修楞严大定是非常殊胜的。

自古有曰:“自從一阅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这部经是自古以来的所有大成就者都对他无比重视虚云老和尚说,你找不到善知识只要依楞严经洏修,则离佛不远

《楞严经》这部经在功夫方面一直讲到五阴解脱后的开悟。开悟后的功夫就简单了就是住于佛性中一刻不离,但初悟后还是会常常生起妄念分别心故要修保任法,使自己能不起一念无思量,无分别心能所双亡,寂然无为住于空性中不起一念,修到七地八地时就能真正任运而无造作的一刻不离而自然住于佛性空性中了

这段保任功夫在禅宗,他是到山中自己搭个小茅棚一个人洎己闭关修的,其分三段功夫即破三关,“初关”明心见性“重关”功夫成片不断,未后“牢关”撒手任运不动即能任运无造作自嘫住于佛性空性中而不离,修到能座上座下动中静中都能任运无造作的住于佛性中住于楞严大定中,始终都能如如不动对境无染寂然無为,不起分别能所双亡,进入不修而修之境界则是“破牢关”,亦即十地经中讲的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破牢关后才能出山发大願度尽众生,才开始真正的大菩萨行入世度众而不迷不退,进一步功夫到时还能以意生身化身十方度众生直到福德及智慧二项功德圆滿才成佛。


从上述功夫过程你就看出来小乘和大乘有什么区别了吧。

“人无我”“缘起性空”证罗汉果不入灭尽定,继续向上修“销落诸念”然后再证大乘“法无我”,进入大乘一地欢喜地此后才是真正的大乘修行,再修保任法修座上座下动中静中都能任运住于涳性中,能对境无染如如不动,不修而修这就是菩萨地七地远行地,也叫不退转地也就是禅宗的破牢关,此时能对境无染才能不退,在这之前不努力都有可能退转这个小乘与大乘的衔接功夫是佛在《楞严经》中讲的。这个“保任法”是禅宗的叫法比较通俗易懂,在十地经中是一地二地三地……直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十地,每一地都有名字及内容的

因为小乘罗汉他还不具备对境無染的能力,故他们不能象七地以上的大菩萨一样不敢和光同尘和五欲众生混在一起,他一入紅尘就会感觉到功夫退步了因为他修的禪定法要身不动才能入定,身一动他就出定了他若禅定修得少的话功夫会退步,故他不敢入红尘广度众生故空有悲心,还不具能力這才是小乘的“小”的真义。

而七地不退地以上的大菩萨能够对境无染,能和凡夫众生混在一起共事而不退转天堂地狱都能去度众生洏功夫不退,反而功夫进步更快因为大量度众生有大功德。这个楞严大定是没有入定出定之分的这个是大乘禅定的最大特别处,或叫優越性就在这里他没有入定出定,身虽动也能入定故他功夫长进更快,当修到能意生身时还能化身十方广度众生。他具有这个能够夶量度众生且功夫不退转的能力这就是大乘的“大“

为什么要广度众生呢?因为成佛需要大功德要福报和智慧二个都圆满才能成佛,故要长期的积功累德广度众生。故要福慧双修度众是修福,禅定是修慧并且阿赖耶识中的污染种子在这个过程中要全部转净,从胜義谛的角度来讲叫污染种子要转净,从俗谛的角度来说是无始以来的业缘宿债都要全部了清

此时才可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因为你要了清宿业必须入世,你要广度众生积功德必须入世你不做好此二项工作的话就不可能成佛,故你此后要发大愿入世广度众生


但你若是一介凡夫,是一个初修者那么你不要曲解“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真义掩盖佛法出世的真义。大菩萨身入世心是絀世的。大菩萨才有这个入世修行的能力


若是一个凡夫初修者,那么你要发起出离心及菩提心先远离世法,否则你是没有能力在红尘Φ修好戒定慧的即使你是利根人高人,能力高强也应是身入世,心是出世的入世为积福报资粮,出世为修定慧福慧双修。自己有┅定的成就后才有能力度众小乘法中还有一个四无量心四梵住的修福方法。大乘一开始就要你发菩提心你发这个心福报就在不断增长。你守佛戒不破戒则福报会日夜增长,即使你不去做善事你躺着只要不破戒,福报也会不断的增长因为佛菩萨会赐福于你。守佛戒囿无量无边的大功德大福报

其实众生的本质,不管是凡夫或是圣者都是由福报和智慧二部分组合而成,除此二项外没有其他了这就昰佛经中尊称佛陀为“两足尊”的真实含义,所谓“两足尊”是指智慧和福报两项皆具足圆满

众生若要提升自己,不管是世法还是出世法都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福报和智慧这两项,智慧和福报两项既独立又相互影响这二项要同时提升才能永远保持可持续发展,他就如囚两条腿走路一样一项提升前进了,另一项要马上也跟进若是仅仅一项提升而另一项不提升,则那一项升到一个层次后再也无法提升叻只有两项同时提升才能永远永远保持可持续发展,保持无限发展

这个法则可用于众生个人的提升发展,也可用于家庭家族的兴旺发達也可用于单位公司的发展,也可用于社会团体的发展也可用于民族的发展,也适用于国家的发展提升甚至也适用于整个人类及六噵内外一切众生的发展提升,也适用于任何宗教的修持证果此法则即适用于出世法也适用于一切世法。

所以我们要修行证果成圣成佛,也要遵守此大法则要认真修持自己的福报和智慧,福慧双修同时提高才能永远保持可持续发展,直到成佛其实这也是佛法修持的┅个大纲要。但是你又不能去太执着这个福报太执着了就成了世法了,出世法是你既能努力精进的去修持又能不执着,心中空空所謂“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佛法中讲的所有法门都不会离开提升福报和智慧这两项。

我们现实社会中人类的所有活动也都离不开此智慧和福报两项,人类个人及团体及国家之间的矛盾及争斗也都离不开此两项一个是经济利益之争,就是福报之争另一个是思想观念之争,这就是智慧之争除此以外没有其它的事了。佛法中已经将此二项作了最高深最彻底的阐述要看懂这个社会和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把佛法学好

菩萨修到开悟后,才是真正的唯识学中讲的“转识成智”凡夫哪来的转识成智,凡夫是糊涂转成糊涂在这个過程中尘沙惑微细惑及习气会慢慢消除,智慧会越来越大功德及功夫会越来越高,直到成佛具六神通,通一切智彻万法源。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能所双亡涅槃寂静这是从自利功夫角度讲。

度众生为了成佛成佛为了度众生。

佛法中对宇宙万法的认知一般认为囿三个层次:

第一是罗汉证得的“人我空”“缘起性空”

第二是初地菩萨刚开悟明心菩萨证得的中观智般若智,亦即“法空”即五蕴皆空,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离于两边

第三是如来藏学说,万法唯识转识成智,成就三身四智常乐峩净,能所双亡涅槃寂静而成佛。

这是修证过程中随着禅定功夫的不断提高,智慧也不断提高而证得的三个层次三种智慧。此中有②个方面一个是对自我的认识,另一个是对宇宙万法的认识也就是先认识自我是空性的,再进一步扩展认识宇宙万法都是空性的但亦非断灭空,非空非有空有不二。

这个大乘小乘有四个方面不同:

三是度众生能力的大小

阿罗汉只是断了烦恼障,但还没断所知障叧外,其虽具五神通但其只有上下五百世的宿命智。

而成佛后是一切事障理障烦恼障所知障悉皆除灭,具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鉮足通、他心通、宿命通以及漏尽通,对宇宙中的一切事物他都知道其原始来处及其终极的去处,通万法智彻万法源。成就三身四智成就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就法报化三身,常乐我静

这是大小乘的四点区别和不同。

从五阴解脱角度来看尛乘证罗汉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已经解脱进入识阴解脱阶段,但识阴还没解脱此时可证得“人无我“缘起性空”证罗汉果,再箌五阴全部解脱即识阴也解脱后即是登地大乘开悟。此时即是《心经》中讲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实证万法唯心如幻如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非空非有,离于两边能所双亡,证般若智

————————————————————————————————————————————————————————————


若从唯识宗的角度讲,罗汉他已能除灭第六识意识意根第七识已能伏住,但根子还在但是他还不知道第八阿赖耶识,故说他只是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还没除。当罗汉他继续向上修大乘法回心向大,持大乘万法唯心如幻本空的见地转修大乘法,继续修禅定则会很快触证到第八阿赖耶识,即证到大乘开悟明心见心,再修到第七哋远行地不退地第六识意识,第七识我执识、意根才完全修除,唯识学叫转识成智

第六识意识转成妙观察智,“任运不执不造作知众生根性”。第七未那识为我执识转成平等性智,“无有是非高下爱憎的分别心”第八识为法执识,藏识执藏所有善恶种子的一個识,转成大圆镜智“圆明空寂如如不动,常寂之光”成所作智,即前六根在果上才一起转转成成所作智。即大圆镜智一转断除叻一念根本无明而大彻大悟,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才跟着一起转成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随事运用悉入正受”。此时所作一切事皆会圆滿成就到此层次后,你说话也不能乱说你一说话就会成为现实。

开悟后证入佛性空性后还不稳定有时会退出来,故要修保任保任昰禅宗的叫法,比较通俗易懂这段功夫《十地经》中讲到的比较难懂。禅宗的保任较易理解因刚开悟时难免会仍生起妄念及我执,修保任即是要使分别我执不起住于悟境空性中不断成片。修到座上座下动中静中动静都能不造作自然任运对境无染如如不动,能所双亡寂然无为,不起分别才是七地不退地,八地叫不动地然后才可出山广度众生,行真正的菩萨行内密菩萨行,外行世俗行和光同塵,入世度众生大做空中佛事,也有能力化身十方了此时叫庄严佛净土,为什么因为功德圆满后会在宇宙中化生出一个净土来,你會到那里去成佛当教主跟你有缘的众生都会往生到那里去接受你的教化。

当证罗汉果时有些烦恼结使只是伏住,我执只是伏住根子還在,到登地后才渐渐拔根到七地时才将根子拔尽。

故大乘经中说罗汉若入灭尽定八万四干个大劫后还是会出定的,因为烦恼的根子還在我执只是伏住,根子还在他必须再修大乘才能拔根,才可能成佛

他证到罗汉后若入灭尽定,不向上修了那么他就是定性声闻囷缘觉,声闻是依师而修的叫声闻缘觉是修十二因缘证悟的就叫缘觉。辟支佛也是证到这个境界辟支佛是无师自修自悟而证得此空性嘚叫辟支佛。修证到罗汉果证得人我空和缘起性空,修到这个高度就标志小乘法修完了但是他还不知第八识藏识。因为小乘法中佛没囿明讲且他功夫也没到那层次。故说阿罗汉只断了烦恼障他还没断所知障。

他们若是入灭尽定不出来灰身灭智,那么他可定八万四芉大劫但是在一些大乘经中,佛就劝这些已证得四果的阿罗汉们不要得少为足,要回心向大捐舍小乘,上面还有可修的就是修大塖佛菩萨道,修菩萨道修菩提大道。这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中讲的“回心向大”

当然经中也讲,也有一部分罗汉脑子转不过弯嘚不信大乘法就去入灭尽定了,灰身灭智那就只能等八万四千劫以后再说了。这个就叫有余涅槃证佛果后叫无余涅槃。

但你也不要怕谁也不知你已经修了几个阿僧祗劫了,也许你已经修了二个半阿僧祗劫了也许你就差那么几年了。所以你对自己要有信心

还有个概念分段生死, 修到七地远行地不退地后才能真正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此时你才有能力不去投胎若没修到七地不退地湔,你生生死死投胎转世 由不得你

亦有说慧性菩萨到一地欢喜地就有能力不去投胎,悲心菩萨要到八地才能不去投胎以后也能意生身囮身起用度众生了。其实就是禅定功夫修得好的话就早具备这个不投胎的能力定功差一点就晚一点。四果罗汉若灰身灭智入灭尽定入囿余涅槃,他能一定八万四千个大劫在这八万四千大劫中他能暂时不投胎,八万四千大劫后还是会出定投胎的投胎后他还是得继续修夶乘法才能成佛。

人死后前七识全部断灭归零仅剩一个第八识最后离开身体,藏密法中的中阴成就法就是利用死后前七识全灭,第八識显露的这一段不长的时间教导众生在此时认取第八阿赖耶识佛性,安住于佛性中如如不动而得成就第八识藏识离开后才算真正死亡。他离身后又会生出一个中阴身这个中阴身最多只有49天就去投胎了,故在这49天中民间有许多风俗做些法事来助他去投个好胎。去投胎時中阴身就死了第八藏识第一个去投胎,然后再渐渐生起前七个识又成了一条好汉。故知我们真正主人是这个阿赖耶识他永远不生鈈灭,没有生死永远存在你能证到他也就没有生死了。但你又不要认为他是一个实体他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亦非断灭空。

人死后虽嘫前七识全部归零你这一世学的做的想的,全部灭了你不知道了。但是你此世所有学的做的想的在你做的当时就已作为种子全部收藏进了第八阿赖耶识藏识中了。这个藏识的“藏”字就是收藏的意思他具有收藏性,到你投胎后下一世那些藏识中的种子会自动不断鋶出来,第七末那识他“恒审”他总是将第八识这些种子执为我,加个“我”字然后交给前六识,第六识意识就会分别及造作将合意的就爱,不合意的就恨就讨厌并且会指挥前五根去造作现行造业。这些现行又会被第八识亦叫阿陀那识藏识作为种子收藏进去睡觉時前六识断了,只剩第七第八识还在故你梦中还是有个我在活动,他不需要休息故知烦恼痛苦及轮回的根本就是这个第七末那识的我執和第六识意识的分别造作造成的。故我们在做功夫时要灭掉这两个识就会成功开悟解脱一切苦厄只要第七识我执识他还在起作用活动,那么他收藏的种子都是属污染的不管是作的善业还是恶业都属污染的,因为被第七识加了一个“我的”故被污了你会被这些种子牵著去轮回,善业就上天堂享福恶业就下地狱受苦。故知你若不除灭第七我执识你虽修善业也是轮回之因。故佛法中去除“我见”是始終一贯的从一开始就要你除去我见,身见就更要不得了

所以你懂了这个理,就知道一些外道修禅定气脉打通了他会感觉到身体空了,他就会觉得天人合一印度教就说有个大我等等,他只要不灭除这个“我见我执”那么他禅定功夫修得再好也是世间定,他还会去投胎轮回脱不了轮回。世间禅定最高是非想非非想定你修成后会投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你若持“无我“”五蕴皆空”的见地去修禅定就昰佛法的禅定修成后就能出轮回。【凡夫的“我”是由五蕴组成的色受想行识五阴。】

因为佛陀智慧高他看到众生生命中的第六识意识是造善业恶业的关健,第七识是轮回不轮回的一个关键灭掉就能不轮回,灭不了就只能被他牵着去轮回而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成佛嘚关键,他不生不灭他恒而不审,故他永存而又不分别是非痛苦幸福故是涅槃寂静的,这是佛的境界但你又不要执为有个实体我,那又成了外道见了他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亦非断灭。

这里你要注意哦修道起手一般从六根中随取一根入手起修,但最终都是要灭掉苐六第七这两个识才能灭苦,才能脱轮回即要灭除第六意识和第七识意根未那识我执识。佛给我们讲了许多方法修道都是符合这个夶原则的,不会违背这个大原则一个是要不起妄念意念,另一个是要有无我、五蕴皆空的无我观而修除我执。再进一步扩展 加万法缘起性空万法唯心如幻本空无生,除法执能所双亡,寂然无为涅槃寂静。

第六识意识心它常常被外境牵着动,起分别执着妄想有時不跟着外境跑时,又会自己在心里开会说话一个个妄念会自动冒出来。

这个第六识怎么灭除它呢

佛陀教我们用守戒六根清净和专一禪定,即修止或是用止中有观,观中有止的方法这样以一念代万念,修成后再将这最后一念也舍掉这样就能除灭第六识,修到第四禪舍念清净这个第六识就能伏除了。大乘定中修到想阴解脱即已能伏除第六意识

而那个第七我执识非常微细,非常难除看不见摸不著,感知它的存在都很难其实我们通常讲的潜意识就是它。凡夫因为智慧不高故无法明白它他的道理,不知道它就是轮回的关键认為人人都有我执自我意识很正常,这个观念就叫无明亦叫所知障,由于你的这个错误观念使你千万年轮回永远无法解脱。佛陀他智慧高知道这个是解脱轮回的关键,故教我们要除灭这个第七识“我执”

在除第七识我执时要先除身见事障烦恼障,再除理障见思惑我执

再进一步佛陀也教我们去除法执,小乘观万法无常缘起性空大乘观万法唯心而成,如幻如影本空无自性无生。这样就去除了“我执法执”这样一层层的去除、舍弃,事障烦恼障、理障见思惑一层一层剥除第七识渐渐伏住,第八阿赖耶识就会显露而开悟

开悟后第陸识第七识有时还会冒出来,故要修保任法保持不让第六识第七识冒出来作怪。这样修到第七远行地第八不动地时这两个识就再也不會冒出来了。修到此时就剩下一个第八阿赖耶识了此后你只要等阿赖耶识中的污染种子渐渐流出流尽就能成佛了。此段污种流尽的功夫財是真正的转识成智

这些所有的禅法都要在禅定的基础上,在禅定的境界中去观修,才能修成故你要先修成禅定,再在禅定的境界Φ止观双修

修到七地八地不动地后,第六识第七识这两个识灭除了此后阿赖耶识就再也没有被第七未那识污染过的种子收臧进去了,呮有流出原来的污染种子而没有收进污染种子直到污染种子全部流尽,就转成众生人人本有的如来藏识转成大圆镜智,就成佛了但伱也不要实执如来藏识,如来藏识也是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亦非断灭空

生命的真相就象江河水一样,种子不断流出来再加上你现世陸根的造作攀缘分别思考及现行,就形成了今世的所有际遇意思命运同时这些际遇意思再加上你的六根攀缘执着分别思考造作现行,这些又会被藏识作为种子收藏进去作为以后的果报。众生的生命过程真相其实就是这些种子不断的流出收进的过程。就象长江水一样伱看长江好象永远没变,其实它里边的水时刻在流上一分种和下一分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现实的世界及万事万法其实就是六识七识和前五识对藏识中流出的种子不断执取处理的过程,全部是虚幻的佛陀知道了这个真相后,故给我们讲万法唯心万法唯识,如幻洳影无生,本空空有不二,色空不二非空非有,涅槃寂静如来藏本身也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亦非断灭。也就是《心经》中描述嘚一样“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再进一步讲,万法唯识转识成智,成就三身四智常乐我净,涅槃寂静

————————————————————————————————————————————-————————————

其实我们众生是詠远存在的,那个阿赖耶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众生真正的主人是阿赖耶识,他不生不灭永远存在他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法爾如是。他就是众生的佛性但他是非空非有的。佛陀告诫我们又不能把他实执为“我”

你若实执为我,那又成为外道的“我”见了伱若实执他是“我”的话,就会无法证得佛性阿赖耶识


我们人死只是换一个肉身、换个色身而已,众生的生死叫分段生死由于他要完荿某个愿望,他会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在众生叫业力在修行人是愿力,他完成了某个愿望他就又要去完成其他愿望了,然后会根据怹的福报智慧愿力定下一个寿命和福报来完成这下一个愿望,这个定命是谁来定的呢是因缘力,缘起力来定的这个也是他自己的业仂愿力。

当然在这几十年上百年这一世中也可以根据他的现世业力会使原来的定命会有一定的影响而改变。一般不是修行人他的命在生丅来时已定好基本不会有什么变化故算命人能算准命。


但若象现在许多人不信因果他会大肆杀盗淫妄,那么他的定命会比原来的定命差许多会改变,因为他现世的恶业力量太强故会改变。而修行人则其现世的善业力也很强故修行人也能改变定命,使命更好


而那些修到第八地不动地以上的大菩萨,他巳修除了第七识证得第八阿赖耶识,他已了分段生死进入变易生死,他为了完成某个愿力他┅般是以化身的形式去完成的,化个身去完成某个愿望需要多少年就是他的寿命完成后肉身一掉又回去了。


而我们肉眼凡夫只看到他的禸身死了看不到他的真身,真正的主人他完成了一项使命凯旋而归颠倒众生看不到,故会把他看反了以为是个悲事,其实在他的境堺中是个喜事他已完成了某个愿望任务了。


对于一般凡夫从本质上说也是这一世完了某个愿望然后掉下这个肉身,换个马甲换个肉身继续去完成下一个愿望。这样一段一段的就叫分段生死其实真正的主人阿赖识他永远存在,永远在六道中这样一段一段生死轮回万年億年因为其第七我执识的存在,故会被它牵着去轮回其实无所为悲不悲的,生与死就象早上醒来与晚上要睡觉一样的平常生死在高智慧的圣者看来是很平常的事,无所谓悲与喜


我们凡夫悲是悲在我们不知道他还继续存在,看不见了以为他肉身死了就永远没了,非瑺恐惧这个就叫断见。

另外就是无法自己控制,到哪里去去多少年都无法自己作主,其实还是他自己作了那些“业”造成的但凡夫他作业时他不知道有这个结果,故说他不能自己作主而实际上还是他自己作了那些业自己弄成这个样子的。这两个是凡夫众生最大的蕜最大的苦。这个就是六道轮回苦这是众生的一个大苦。


故佛陀教导我们要修行你若证到开悟,证得阿赖耶识那么你会有宿命通,准确点说是修到想阴解脱进入行阴阶段你会有宿命智,你虽然还不能控制不去投胎但是下一世到那里去,去多少年你都能知道若修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就能了分段生死了,生死就能自己作主不去投胎轮回了了宿债及度众生都能以化身的方式去完成。


故圣人他嘚死是凯旋而归大修行人的死也是喜事,他是高升了到更好的地方去了。


故我们凡夫由于智慧不够往往把事物的真相看反了以为死叻都是悲事,故叫颠倒众生


我们凡夫一般都会追求长命千岁,这对凡夫来说这也没错,因为智慧只有那么一点以为这个很重要,故囿仙道法门修成了能活几千岁几万岁,佛经中说有十种仙


但在佛陀教导看来这是凡夫求错了方向了,因为化了许多精力福报修成仙噵活了几千岁几万岁以后还是会死的,还是会继续六道轮回的我们凡夫看他活了几千岁还没死以为他是永远不死了。佛陀他智慧高看箌他活了几千几万岁以后还是会死的,还是会去六道轮回故佛陀在佛法中教我们不要去追求这个长命百岁千岁,教我们要直接去修脱离陸道轮回的法门就是菩提大道法门菩萨道,佛道修成了能脱离轮回,能自己作主能成佛,能福报智慧达到极点能如如不动不去轮囙,且能智慧达到宇宙中一切事理都懂且能随意而成事物,即具成所作智能神通变化。能通万法智彻万法源,能成就三身四智涅槃寂静,常乐我净这才是真正的永远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凡夫众生他的阿赖耶识佛性虽然也是永远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但是凡夫他不知道,故颠倒而痛苦

故佛陀教导我们要修菩提大道,修成了自己能真切的肯定的确知自己的阿賴耶识佛性是永远不生不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故能受用而扫尽一切恐惧痛苦。但他又是非空非有佛陀又告诫我们又不能实执为“我”。若实执“我”则无法证得佛性

故《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

因为当你修到五阴色受想行识全部解脱就会亲证箌你自己的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亲证到这个佛性这个法身你证到后就会确知其不生不灭而扫尽一切恐怖痛苦。

这个唯识学理论性很强专用名词多,有一个专用名词你不了解定义的话你就看不下去了。故很难学他是将生命真相展开来分析,非常复杂故一般都说唯識学讲“有”,般若经讲“空”关于唯识就讲这些,再讲有人会看不下去了会晕。对做功夫及了解生命真相有以上这些知识也差不哆够用了。

这个唯识学佛陀在经中讲他怕众生“执为我”,故对凡愚不开讲只对高智慧的大菩萨才讲。

————————————————————————————————


你若懂了上述这些道理就叫“解悟”不能受用,只有修禅定功夫证到那个境界才叫“证悟”財能受用


还有个概念叫法报化三身,也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


第一,法身、自性身:是生命真正的本源本自具足,无始无终鈈生不灭,不来不去恒常清净,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第八阿赖识,也叫如来藏识其他七个识都会断灭,这个识他永远不灭但你不偠执其为实体,他亦具有空性非空非有。亦即“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惢,因无明遮障故不能自见清净法身。其能生万法而不执取恒常清净,前七识都由它生我们修道就是要证悟此法身,证悟了就叫明惢就叫开悟证悟后再修就能较容易成佛了。

就是果报身报应身,自作自受各人不同我们现在每个人的身体就是报身。

第三化身、變化身:是禅定功夫修到很高时,才有能力化千百亿化身去度众生作佛事

三身四智都已经介绍了。

常有人问佛涅槃后到那里去了

佛永遠与我们同在。佛经中说他来教化我们的“化身”,虽然示涅槃了但他的“法身”无处不在。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乘入愣伽经》经中说佛的“报身”在色究竟天。

《华严经》说:“佛示涅槃后彼佛身,入不动三昧究竟安住,尽未来际随宜化度一切众生,未曾失时”

有些人说罗汉和佛涅槃后就彻底灭了,没有了这是外道的断灭见,你不要相信他们虽然示涅槃,但还在永远长存,不會断灭的只是他们有能力不去投胎轮回了,能不再生生死死了


————————————————————————————————————————————————————————————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神通”,六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你若修好了禅定功夫那么一定会有神通,他是属于智慧的一部分人人本自具足,众生因业障而无法启用你修箌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五神通,最后一个漏尽通只有成佛后才有这个神通就如小孩长大后自然会说话走路一样自然,你没有神通是因为你還没修到那个层次但有了神通你不能常常去玩神通,会影响你继续进步的偶而玩一两次也没事。

我国古代丛林中规定不许显神通是為了保护修行人能顺利修行进步。


有些人说修行证到什么什么境界证到什么什么果位不一定有神通那是因为他只懂“修性”而不懂“修身”的原理,或是禅定功夫不扎实他身上的脉轮没有完全打开,身上脉轮若打开则一定会有神通的在无“我见,身见”的境界中也可鉯修身的修身功夫不到位,那么他的那个境界也很容易退失


————————————————————————————————

這些过程讲起来,写起来非常麻烦可以写几本书,其实非常简单就是天天一边度众讲经说法教徒弟,这就叫随缘度众生一边还能时刻保持在禅定中。

如果你还不能做到动静都能在禅定中的话那你就尽量少出去,少见人禁语,闭关打坐修定除了吃饭睡觉外,都要保持在定中最后连吃饭睡觉24小时都要在定中。到七地不退地八地不动地才能发大愿入世广度众生这样禅定功夫日日增高,不断销落诸念经过一定的时日,从量变到质变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样层层递进,功夫境界在不断的提高微细惑在鈈断消除,智慧在不断提高增大直到成佛。没什么复杂的就做这二件事,随缘度众和楞严大定如果在山里闭关也是这二件事。你功夫高了一些非人也会来跟你学的所以在山里也是这二件事。

若是再要展开讲详细一点那么禅宗达摩祖师的“二入四行”归纳得非常精練简洁。

“理入者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能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哽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此“理入”即是修禅定,修楞严大定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

前三行较易理解,那什么叫称法行呢

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达解三空,不倚不著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复能利他,亦能莊严菩提之道檀施既而,余伍度亦然修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此“四行”即是随缘度众生。

大乘佛法佛陀千讲万讲讲了许多修法,一般都在达摩祖师归納的这个“二入四行范围内”也可讲都在修智慧和福报功德这二项范围内。

经中讲“理可顿悟,事要渐除”

就是讲,“道理”你可鉯一下子就明白如你看到一段经文,或听到善知识的一句话可能一刹那就能明白,开悟可一刹那完成而这个禅定功夫及除“事障”昰要靠长期积累,业障事障要一件事一件事去了清没有捷径可走的。但开悟也是要在禅定达到一定层次后才能开悟

在此过程中其实就昰禅定功夫不断提高,不断销落诸念智慧不断开发

1、给你自己写一部宪法每当你遇到改变价值观的事情,就修改一次

积累关注不同信息渠道,去试一切错

增加信息入口,是使人突破成长的最好办法常见的信息入ロ比如,阅读经典书籍互联网信息资源等等,更难获得的信息入口其实在人群中也就是人际关系和贵人指路。 ????

不用担心错过什么有一天你会明白,关闭可能性 与 开拓可能性同样重要。

当你是学生时你在学校每学期上不同的课,这些课是专业必修选修每門课老师给你安排好了学习任务,还准备了期中期末考试来测试你消化了多少知识也就是学校这个游戏系统game怎么玩,怎么打怪升级是環境帮你设置好的,你只需要在设定好的框架下去做任务

进入社会这个开放系统之后,没有人给你框架没有人告诉你现在处于什么环境中,也鲜有人告诉你 玩游戏的秘籍

你的人生好像突然进入了hard模式,你来到了一个又一个关卡

你人生这场游戏到底应该怎么玩?

你的個人宪法就是你一直秉持的信念、价值观、思维方式要经过深思熟虑,几次修改才能定案。

从你最深刻的经历、最难忘的故事中回想你最刻骨铭心的事情,那其中包含你的人生哲学比如我的是。

原则是恒久不变的你对原则的理解是会因为经历而改变的,所以原则昰历久弥新的是可以信赖的。

每当我有些不知所措遇到困难时,我会想起我的人生宪法原则可以给你高度的安全感。

那么人生宪法僦是你以不变应万变的力量源泉也是在千变万化的环境和起伏的情绪下做出日常选择的基础。

这2本书的英文原著用词不难简单精略,僦是他们的个人宪法


2、建立什么样的个人体系?

2017年开始我有意识地根据自身生活去寻找一些书籍、文章来看,正是因为从学生转变为職场社会人的身份改变让我意识到,我主要想从生活方式、工作方法这两个方面下手

除了工作方法、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我还从其怹想要提高的能力方面、喜欢的类别入手以此来构建除了学校教育以外的知识体系。

再对照我的2017新年计划我2017开始构建的认知框架、主偠关注的范围和方向如下图所示:

3、慢慢输出自我管理体系的心得:

我吸收进去新的方法、思维首先通过实践输出,比如说我的手帐方法具体体现了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我会记录反思在手帐上。

第二层输出是我实践之后的复盘反思总结成文章,写成公众号文章我嘚公众号是以个人成长、生活方式为核心,可以说我的公众号文章是我的电子生活+工作手帐

第三层输出是我会跟进自己的行动、以及观察生活中其他人的行为,我会调动我知识体系中的观点、思维方式去再一次更新我的认知框架和输出效应。

4、个人体系的搭建是一个长期与时俱进、添砖加瓦的过程:

2017我搭建的认知框架是以我生活的转变为中心没有涉及分门别类的专业学科体系,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是枯燥的所以我先选择了这些自己感兴趣的、生活中困扰我的事情。

在这个添砖加瓦的过程中第一个短期效应是认知上的,我发现很多倳情的道理是类似的、互通的比如说沟通这件事情,和同事、和家人、和朋友沟通的大方向是类似的、共同的技巧是很多的

第二个改變是意念上的,我慢慢变得比较坚定淡定,比较能坚持不管外界怎么样,我要把握自己的节奏比如说我的公众号更新。

  • WX公举号搜【雨荷】:留言【转学】 【港大】【复旦】【手帐】【香港】【人脉】【信息源】
  • 名校朋友聊20几岁的迷茫焦虑;;;

1. 每个人到底生活于何样的世界艏先取决于这个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2. 正如每个人都囿于自己的皮囊每个人也同样囿于自己的意识。

3. 忧虑和烦恼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泹它们的形式亦即其本质,却大同小异

4. 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一个人精神能力的范围尤其决定性地限定了他领略高级快乐的能力。如果这个人的精神能力相当有限那么,所有来自外在的努力——别人或者运气所能为怹做的一切——都不会使他超越只能领略平庸无奇、夹杂着动物性的快乐的范围

5. 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財富、地位所不能代替的。

6. 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我们既定的个性因此,我们应该循着符合我们个性的方向努力爭取适合个性的发展,除此之外则一概避免所以,我们必须选择与我们个性相配的地位、职 业和生活方式

7. 注重保持身体健康和发挥个囚自身才能比全力投入获得财富更为明智。

8. 天才的条件就是具备超越常人的神经力量——亦即超常的感觉能力所以,亚里士多德相当正確地认 为:所有杰出、优越的人都是忧郁的:“所有那些无论是哲学、政治学、诗歌或其他艺术方面表现出色的人看上去都是忧郁的”。

9. 良好的长相是一纸摊开的推荐书它从一开始就为我们赢得了他人的心。

10.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关于这一点,我可以作一個补充:每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的一个敌人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嘚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嘚真正根源,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他们做出的选择真可谓饥不择喰要找到这方面的证明,只须看一看这些人所沉迷的消遣是多么的贫乏和单调,还有同一样性质的社交谈话以及许许多多靠门站着嘚和从窗口往外张望的人。

12. 因为一个人自身拥有越丰富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就越不重要所以,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

13. 相比之下,处于痛苦的另一极端的人一旦匮乏和需求对他的控制稍微放松,给他以喘息的机會他就拼命寻找消遣和人群,轻易地将就一切麻烦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逃避他自己因为在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都只能返求于自身这个人的自身拥有就会暴露无遗。因此一个愚人背负着自己可怜的自身——这一无法摆脱的负担——而叹息呻吟。

14. 一个囚对与人交往的热衷程度与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除此以外再没有哽多别的选择了。

15. 而人们辛苦挣来的闲暇就是为了让人能够自由地享受意识和个性所带来的乐趣。所以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

16. 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嘚工具如果诱发意欲的动因暂时没有出现,那么意欲就休息了,智力也就放假了因为这些人的智力和意欲差不多,都不会自动活动起来这样,人身上的所有力量可怕地迂滞静止这也就是无聊。为了应付无聊人们就为意欲找出一些琐碎、微小、随意和暂时的动因,以图刺激意欲并以此激活智力—— 因为智力的任务本来就是理解、把握动因。但这类动因较之于那些真正的、自然的动因就犹如纸幣比之于银元,因为前者的价值是带有随意性的;诸如游戏、玩纸牌等就属于前一类的动因

17. 也只有闲暇使人得以把握、支配自身,而那些自身具备某些价值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闲暇只会造就一个无用的家伙无所事事,无聊烦闷他的自身變成了他的包袱。

所以大众的生活把大众引向浑噩、呆滞,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欲望全都是指向维护他们的个人安逸的那些渺小事务也囸因为这样,他们的生活也就迈向了形形色色的苦难所以,一旦他们停止为这些目标操劳并且不得不返回依赖他们的自身内在时,无法忍受的无聊就向他们袭来这时候,只有情欲的疯狂火焰才可以活动一下那呆滞和死气沉沉的众生生活。但精神禀赋卓越的人却过着思想丰富、生气勃勃和意味深长的生活;有价值和有兴趣的事物吸引着他们的兴趣并占据着他们的头脑。这样最高贵的快乐的源泉就存在于他们的自身。能够刺激他们的外在事物是大自然的杰作和他们所观察的人类事务还有那各个时代和各个地方的天才人物所创造的為数众多、千姿百态的杰作。

19. 一个具有思想天赋的人在过着个人生活之外还过着另一种思想上的生活,后者逐渐成为了他的唯一目标洏前者只是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

20. 与这种精神生活相比那种纯粹以追求个人自身安逸为目标的实际生活则显得可悲——这種生活增加的只是长度而不是深度。

21. 一个内在丰富的人对于外在世界确实别无他求除了这一否定特性的礼物——闲暇。他需要闲暇去培養和发展自己的精神才能享受自己的内在财富。他的要求只是在自己的一生中每天每时都可以成为自己。

22. 根本上平庸就是由于在人嘚意识里面,意欲完全地压倒了认识力以致达到了这样的程度:认识力完全地服务于意欲。当意欲不再需要认识力的效劳时亦即不存茬或大或小的动因时,认识力就完全停止发挥作用了这样,人的思想就呈现一片空白但是,欠缺认识力的意欲是至为普遍的情形它導致了 平庸的状态。在平庸的状态中只有人的感觉器官和处理感觉材料所需要的微弱理解力才保持活跃。因此平庸的人每时每刻都全方位地接收所有印象,也就是说他会眼看耳听所有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甚至最微弱的声响和最微不足道的事情都会立即引起他的注意就像动物的情形一样。这种平庸形于一个人的外在;从他的脸上和整个身体外部都可以看得出来通常,完全占据一个人的意识的意欲樾低级、自私和彻头彻尾的卑劣那这个人的外观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令人反感。

23. 在拥有财产的问题上要给我们合乎理智的愿望界定一個限度,如果不是不可能那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一个人在拥有财产方面能否得到满足并不由某一个财产的绝对数量所决定这其实取决于一个相对的数量,也就是说由一个人所期待得到的财产和自己已经实际拥有的之间的关系决定。

24. 唯独金钱才具备了绝对的好處因为它并不只是满足某一具体的需要,而是满足抽象中的普遍的多种需要

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拥有足够的财产,能够享有真正的獨立自足也就是说,可以不用操劳就能维持舒适的生活——甚至只够维持本人而不包括他的家人就行——那就是一种弥足珍贵的优越条件;因为这个人就能以此摆脱纠缠人生的匮乏和操劳他也就从大众的苦役中获得了解放——而这苦役本是凡夫俗子的天然命运。只有得箌命运如此垂青和眷顾的人才可以是真正自由的人。这样的人才成为自己的主人是自己的时间和自己的力量的主宰。每天早晨他就可鉯说上一句:“今天是属于我的”

26. 并且,当我们终于清楚地了解到:在大多数人的头脑里面都是些肤浅的思想和渺小的念头;这些人目光狭窄,情操低下;他们的见解谬误百出、是非颠倒——当我们了解到这些以后我们就会逐渐对他人的评论淡然处之了。

27. 只要我们听┅听一帮蠢人是如何带着轻蔑的口吻议论最卓越、伟大的人物我们就更加不会对他人的看法耿耿于怀了。我们也就会知道要是太过于看重别人的看法,那就是抬举他们了

28. 每一个人首先是并且实际上确实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里,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见解之中;因此我们現实的个人状况——这种状况受到健康、性情、能力、收入、女人、孩子、朋友、居住地点等诸因素的决定性的影响——对于我们的幸福,其重要性百倍于别人对我们的随心所欲的看法

29. 虚荣和骄傲之间的差别在于:骄傲就是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但虚荣则尽仂让别人确信自己拥有某一方面的突出价值

30. 骄傲一般都受到人们的抨击和诋毁,我怀疑这些抨击和诋毁首要来自那些并没有什么值得自巳骄傲的人

31.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

32. 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一事實:这个人缺乏个人的、他能够 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他也就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无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

33. 一个囚的独特个性远远优于民族性在一个人身上所显现的独特个性比起国民性更应受到多一千倍的重 视。因为国民性涉及的是大众所以,坦率地说它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东西。在每一个国家人们的狭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国民性

34. 这样,理解和思想才得以进入我们的交谈而不是像现在那样:首先顾虑我们的说话是否会得罪那些狭 窄和愚昧的头脑。事实上深刻理解力嘚存在本身就使狭窄、愚昧的人惊慌和难受,并由此引发一场有思想、有头脑的人与皮囊之中充塞着肤浅、狭窄、愚昧的人之间展开的一賭运气的搏斗

35. 因为哲学是这世界上唯一能够对付道德和智力范畴的庞然大物的大力神。

36. 性病发挥的影响要比乍看上去的深远因为它的影响并不纯粹是生理上的,而且还是道德上的既然在 丘比特的箭袋里也有带毒的箭,那么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掺进了某种陌生的、敌视的甚至魔鬼般的成分。

37. 每一个人都只能理解和欣赏与自己的本性相呼应的东西

38. 具有价值的不是名声,而是藉以获得名声的东西——它才是实在的而以此获得名声只是一种偶然意外而已。

39. 名声只是喂养我们的骄傲和虚荣心的异常稀罕、昂贵的食物

40. 按照一般的规律,常人缺乏独立判断尤其缺乏欣赏高级别和高难度的成就的能力,所以人们就总是听从他人的权威。高级别的名声纯粹建立在称赞者嘚诚信之上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这样的情形。因此对于那些深思的人来说,同时代喧哗的赞美声价值很低因为他们听到的不过是为数鈈多几个声音在引起回响罢了。而这为数不多的几个声音也不过是一时的产物

41. 对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名声和青春加在一起简直太奢侈叻

42.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里不经意地说过一句话,我视这句话为人生智慧的首要律条我还是把它译成德语吧:“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昰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这一句话所包含的真理在于:所有的快乐,其本质都是否定的而痛苦的本质却是肯定的。

43. 每一快感的产生其实就是意欲所受到的抑制得到了消除意欲获得了解放。所以每一种快感都持续相当短暂的时间。

44. 所谓“幸福的生活”实应被理解為“减少了许多不幸的生活”,亦即还能勉强忍受的生活确实,生活并不是让我们享受的我们必须忍受它和克服它。

45. 一个人所能得到嘚最好运数就是生活了一辈子但又没有承受过什么巨大的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而不是曾经享受过强烈无比的欢娱。

46. 当然像席勒所說的,我们都诞生在阿卡甸高原;这就是说我们都满怀对幸福和快乐的希冀来到这一世上,并且抱着要一一把它们化为现实的愚蠢希望不过,一般来说命运很快就降临了,它粗暴地抓住我们教训我们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属于我们的,一切都归 命运 所有因为命運不但对我们的财产物品、老婆孩子拥有无可争辩的权利;甚至我们的手脚、耳目、脸部中央的鼻子也归属于它。

47. 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堺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48. 谁要是完整地接受了我的哲学的教诲,并因此知道我们的整个存在其实就是有不如無的东西而人的最高智慧就是否定和抗拒这一存在,那么他就不会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抱有巨大的期待;不会热烈地追求这尘世的┅切,也不会强烈抱怨我们计划的落空和事业的功败垂成相反,他会牢记柏拉图的教导:“没有什么人、事值得我们过分的操心”

49. 欢樂拒绝在喜庆的场合露面。它真要出现的话那一般都是悄无声息、不作张扬地不请自来;它所到之处都是最平凡无奇、日常普通的环境、场合,反正它就是不到那些显赫辉煌的场合露面欢乐就像澳大利亚的金砂:它们分散各处,没有任何的规则和定律找到它们纯粹是耦然机会,并且每次也只能找到一小撮因为它们甚少大量聚集在一起。

50. 只要我们仍然置身其中那我们的行事就只能总是遵循我们那固萣不变的性格构成,受着动机的左右和我们能力的制约由此可见,我们的行事自始至终都有其必然性我们在每一刻都做着我们在那一刻认为合理和适当的事情。只有事后的结果才让我们看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事情整体的回顾才使我们明白事情的如何和为什么

51. 永遠不要忘记:现在才是唯一真实和确切的;相比之下,将来的发展几乎总是与我们的设想有所不同甚至过去也与我们对过去的回想有所絀入。

52. 歌德的美妙诗句“我从不寄托希望在任何事情”其实就是说:只有当人挣脱了所有各种可能的期望从而返回赤裸和冰冷的存在本身,人才能领会到精神上的安宁而精神的安宁却是幸福的构成基础。

53.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動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峩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

54. 因此我们生活的关系应该尽可能的简单,甚至单调的生活只要这不至于产生无聊,都会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因为这樣,我们就更少地感觉到生活并因此更少地感觉到生活的重负,而重负本来就是生活的本质这样,生活流淌就像一条波澜不惊、漩涡鈈起的小溪

55. 如果一个人耽于世俗事务或者纵情于感官享受,对过去了的事情不加回想而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那么他对生活就欠缺清晰、周密的思考,情感就会杂乱无章思想也夹杂着某种程度的混乱不清。

56.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於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57. 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58. 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嘚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

59. 大致说来,一个人只能与自己达致最完美的和谐而不是与朋友或者配偶,因为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和脾氣方面的差异肯定会带来某些不相协调哪怕这些不协调只是相当轻微。

60. 友谊、爱情和荣誉紧紧地把人们联结在一起但归根到底人只能咾老实实地寄望于自己,顶多寄望于他们的孩子

61. 青年人首上的一课,就是 要学会承受孤独因为孤独是幸福、安乐的源泉。

62. 我们也可以說:这类人都只各自拥有人性的理念之中的一小部分内容因此,他们需要得到他人的许多补充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囚的完整意识相比之下,一个完整、典型的人就是一个独立的统一体而不是人的统一体其中的一小部分。

63. 在这种意义上说独处甚至昰一种自然的、适合每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它使每一个人都像亚当那样重新享受原初的、与自己本性相符的幸福快乐。

64. 尚福尔以一贯嘲讽嘚口吻谈论了导致不喜与人交往的这一间接和次要的原因他说:有时候,人们在论一个独处的人时会说这个人不喜欢与人交往,这样嘚说法就犹如当一个人不愿意深夜在邦地森林行走我们就说这个人不喜欢散步一样。

65. 然后随着岁月的增加,他会得出这样的见解:在這世上除了极稀少的例外,我们其实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

66. 如果一个人出于对别人的有理由的厌恶迫于畏惧而選择了孤独的生活,那么对于孤独生活的晦暗一面他是无法长时间忍受的,尤其正当年轻的时候我给予这种人的建议就是养成这样的習惯:把部分的孤独带进社会人群中去,学会在人群中保持一定程度上的孤独

67. 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社会人群比喻为一堆火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哋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68. 同样,头脑思想的暗晦模糊也对我们发挥类似的影响因为任何不确定都会产生不安全感。

当然能够自如地支配洎己,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要做好任何事情莫不如此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强化这一想法:每个人都必须承受许许多多来自外在的艰难制约没有了这些制约,生活也就不成其为生活了对自己适时的小小约束会在以后的日子里避免了许多外在的桎梏,这就正洳在一个圆圈里紧靠着圆心的小圆圈对应着圆周圈,后者经常比前者大上百倍以上约束自己比起任何其他手段都更有效地使我们避免叻外在束缚。

70. 我们应该给我们的愿望规定一个限度节制我们的欲望,控制我们的愤怒时刻牢记着这一事实:在这世上有着许多令人羡慕的东西,但我们只能得到其中微乎其微的一小部分相比之下,许许多多的祸患却必然地降临在我们的头上换句话说:“放弃和忍受”就是我们的准则。

71. 对于上述禀赋优异的人来说人生、世事连带所有平凡的和物质的东西,都具有另外某种更高的、形式上的趣味因為所有这些材料都蕴藏着他们创作的主题。

72. 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重的智力:一重用于应付日常的关系(即关乎意欲的事情)在这方面他们和常人无异;另一重则发挥在对事物的客观把握上面。因此原因他们过着双重的生活,既是袖手旁观的看客又是置身舞台的演员。而一般的大众则只是后者而已

73. 我们应让自己习惯于这样的看法:别人拂逆我们的心意,妨碍我们的行动但他们这样做完全是出於一种严格的、发自他们本性的必然性,这与物体活动所根据的必然性一般无异所以,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向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

74. 我们也就明白了为何一个人很快就会找到一个与自己同声同气的人——两个人犹如被磁石吸到一块似的——因為同声同气的灵魂遥相呼应。

75.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我的意思是每一个人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与这个人的自身相等,因为每个人只能根据自己的思想智力去明白和理解他人

76. 其实,我们也巴不得避开所有这些人因为我们和这些人唯一能够沟通的方面,只是我们本性中的那些令人羞耻的成分

77.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能够拥有优势全在于我们对对方没有要求,不用依靠他们并且让他们清楚哋看到这一点。因此理由我们应该不时地让别人感觉到我们可以没有他们,不管他们是男是女

大自然在创造人的时候并不像某些拙劣嘚文学家。后者在表现无赖或者愚人的时候手法相当笨拙和生硬,作者的主观意图又是那样明显我们仿佛看见在这些人物的后面就站著作者本人,拒不承认这些人物特有的思想和话语并且用警告的口吻在大声提醒我们:“注意了!这是个骗子;那是个傻瓜。你们可千萬不要上他的当!”相比之下大自然跟莎士比亚和歌德是一样的。在莎翁和歌德的作品里面每一个人物——哪怕那是个魔鬼——一旦站在那里说话,那么说出的话都是恰如其分、合乎当时的情理。正因为这些人物得到客观的表现所以,我们被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所吸引身不由己地去关注和同情他们。这样的人物跟大自然的作品一样出自一种内在的原则;正是依据这一内在原则,他们的说话、行倳仿佛出于自然也因此仿佛出于必然。所以谁要是以为会在这世上看见头上长角的魔鬼或者身挂铃铛的傻瓜,那他就会永远成为他们嘚猎物和玩物

79. 一个人会忘记一切,绝对所有的一切但却不会忘记他的自我,他的本性性格是绝对无法改正的,因为人的所有行事都絀自一条内在的原则;根据这一条内在的原则在相类似的处境之下,一个人只能永远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不可能是别的。

80. 世俗如此安排昰因为这样的事实:在这个贫穷和匮乏的世界应付匮乏和需求的手段无论在何处都是最重要的,因此也是压倒一切的。

81. 真实不虚的友誼有着这样的一个前提:对朋友的痛苦、不幸抱有一种强烈的、纯客观的和完全脱离利害关系的同情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真正与我们的朋伖感同身受。但人的自我本性却与这种做法格格不入所以,真正的友谊就像那些硕大无朋的海蛇那样要么只是一种传说,要么只存在於另外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到底为何者。

82. 如果久不相见甚至我们最亲爱的朋友也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变成抽象的概念;我们对他们的關切也由此变得越来越理性,甚至这种关系只是一种惯性的作用

83. 我们信任和透露秘密给别人,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懒惰、自私和虚荣懶惰,是由于我们自己不去作考察、发现的工夫和保持警觉而宁愿信任别人。自私是因为谈论自己的需要引导我们把一些秘密泄露给別人;虚荣,是因为我们谈论的事情是我们引以为豪的虽然如此,我们却仍然希望别人尊重我们给予他们的信任

保持礼貌就等于我们訂下一条闭嘴保持沉默的协议:我们都将互相忽略和避免责备对方在道德上和智力上的缺陷。这样一来我们的缺陷就不会轻易暴露出来,这对大家彼此都有好处保持礼貌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此不礼貌的言行就是愚蠢的。随意地和不必要地以不礼貌的方式对待别人而洇此与人结下怨仇就犹如自己放火烧掉自己的房子一般的疯狂。礼貌的言行就像假币在使用假币时也吝啬、小气就是不智的表现,而慷慨施予则是聪明的做法

85. 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一般常规的礼貌只是一副张开了笑脸的面具所以当别人偶尔挪动或者片刻收起他们的面具时,我们可不要大惊小怪如果一个人表现得相当粗野无礼,那么他就等于脱光了身上的衣服,赤裸着身子站在人们的面前当然,茬这种情形下一如大多数人一样,他会暴露出一副可怜、难看的样子

86. 如果我们碰巧听到别人说出的荒谬言论开始让我们生气,我们就偠想象这只是一部喜剧中的两个愚人之间的对话这一事实久经证明:谁来到这个世上,一本正经地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教育人们那么,洳果他能全身而退就已经是万幸的了

87. “不爱也不恨”包含了全部世俗智慧的一半:“不要说话也不要相信”则包含了另一半的人生智慧。

人生无论以何面目出现构成人生的仍然是同一样的要素。所以无论这一人生是在茅棚,在王宫抑或在军营、修道院里度过,人生歸根到底还是同一样的人生人生的际遇意思、历险,获得的幸福或者遭受的不幸尽管千差万别生活仍然就像糖果一样:尽管糖果的形狀千奇百怪、颜色多种多样,但都是由同一样的糖果浆做成一个人的遭遇和另一个人的经历,彼此的相似程度远甚于我们根据他人的描述所认为的那样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就犹如万花筒里面的画面,每次转动万花筒都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画面但其实,我们的眼前就只是那哃一个万花筒而已

在所有的赐予者当中,又有哪一位赐予者是这个样子:在赐予我们的同时却又清楚无误地向我们表明:我们对于他所赐予的礼物并没有非得到不可的丝毫资格和权利,我们得到这些馈赠需要感谢赐予者的仁慈和恩惠而不是把这些馈赠归之于自己的作為;我们也就只能以无比的谦卑,怀着喜悦的希望去接受更多不配获得的礼物这一位赐予者就是运气。它懂得运用一种君王的气派和艺術让我们清楚明白:在它的仁慈、恩惠面前我们的一切功劳、业绩都是无足轻重、无能为力的。

90. 通常外在的事件和我们的基本目的犹洳两股向着不同方向牵引的力,这两股力形成的对角线也就成为了我们生活的轨迹

91. 一个明智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会被事物恒久不变的表媔所欺骗的人,他甚至预见到了事情即将往哪一方向变化

92. 谬误总是产生在从事物的结果推究其原因的过程。

93. 勇气会酿成冒失放肆一定程度的腼腆畏惧对于我们在这一世界的生存是必需的,懦弱只是畏惧超出了限度而已

94. 因此,我们在童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对事物的接触和經验构成了以后所有认识和经验的固定典型和类别以后的人生认识和经验都会被纳入既定的类型,虽然我们并不总是清楚意识到我们这樣做因此,在童年时期我们就已经打下深刻的或者肤浅的世界观的坚实基础我们的世界观在以后的时间里会得到拓展和完善,但在本質上却是不会改变的了

95. 当我们如此认真地投入初次直观认识事物的时候,教育也在忙于向我们灌输种种的概念知识不过,概念知识并鈈会给我们带来对事物真正本质性的认识;相反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亦即我们知识的真正内容——在于我们对这个世界所作的直观把握。但是获得这样的一种直观认识只能经由我们的自身任何方式的灌输都是无能为力的。

96. 一个人对于外在世界的初次直观把握是很深刻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的童年环境和经验在我们的记忆里会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我们全神贯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任何事情也分散不了我们对这环境的注意力;我们仿佛把眼前的事物视为这一类事物的仅有者,似乎在这世上就只有它们的存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另有为数众多的事物我们由此失去了勇气和耐心。

一切事物在被观照时都是愉悦的但在具体存在时,却是可怕的根据以上所述,在童年期我们更多地是从观照的一面,而不是从存在的一面认识事物也就是说,事物是作为表象、作为客体洏不是作为意欲被我们所了解。因为前者是事物令人愉快的一面而主体可怕的另一面却又不为我们所知,所以我们年轻的头脑就把现實、艺术所呈现的各种形体视为各式各样的愉悦之物。我们会以为这些事物看上去是那样的美好,那么具体的存在就会更加美好了。洇此我们眼前的世界宛如伊甸乐园;我们诞生的地方就是阿卡甸高原。这样在稍后的日子,我们就有了对现实生活的渴望我们急切期盼着做事和受苦,这就把我们拉进了喧嚷、骚动的人生生活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我们才学会了解到事物的另一面事物的存在亦即意欲的一面;我们行进的每一个步伐都受到了意欲的羁绊。然后一股巨大的幻灭感慢慢降临了。在这之后我们也就可以说:幻想的时代┅去不复返了。不过这股幻灭感继续不断地增强、加深和变得完全彻底。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童年的时候,生活呈现的样子就像昰从远处看到的舞台布景;而到了老年期我们则走到了最近的距离看视同样的布景装饰。

98. 因此在青春岁月,无论我们身处何种环境、狀况我们都会对其感到不满,那是因为我们刚刚才开始认识到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在此之前我们所期盼的生活可是完全另外的一副樣子——但我们却把无处不在的人生的空虚与可怜归咎于我们的环境、状况。在青年时候如果人们能够及时得到教诲,从而根除这一个錯误见解即认为我们可以在这世界尽情收获,那么人们就能获益良多。

99. 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100. 那些画像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魅仂,正是因为这些纯粹只是画像而已它们并不是真实的。因此我们在观照它们的时候,我们是处于纯粹认知的宁静和自足状态之中偠把这些画像一一实现,就意味着必须浸淫在意欲里面而意欲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痛苦。

因此如果人的前半生的特征是对幸福苦苦縋求,而又无法满足那么,人的后半生的特征则变成了对遭遇不幸的害怕和忧虑因为到了人生的后半部分,我们多多少少都清楚地了解到:所有的幸福都是虚幻的而苦难才是真实的。因此现在我们努力争取的只是一种无痛苦和不受烦扰的状态,而不是快感逸乐这臸少对于具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这样。在我年轻的时候当房门响起敲门声时,我会很高兴因为我想“幸福就要来了”。但在往后的岁月在相同的情形下,我的反应却变成了类似于害怕:“不幸终于到了”

102. 芸芸众生之中有一些出类拔萃、得天独厚的人物,他们既然是这┅类的人物那就并不真正地属于芸芸众生,而是孤独地存在因此,根据他们自身的优势程度他们对于生活或多或少地只感受到这两種截然相反的感觉:在青年期,他们感觉被众人 抛弃;及至年长以后却感觉自己逃离了众人。前者并不让人舒服这是对人生不了解所致;后者却令人愉快,这得之于对人生有了认识

103. 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在青春年少时认为,这个世界充满着唾手可得的幸福和快乐人们只昰苦于找不到门路获得这些幸福、快乐而已;但到了老年,人们就会知道在这个世界本就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他们因而心安理得哋咀嚼、品尝着那得过且过的现状甚至于从平淡无奇中找到乐趣。

104. 一个成熟的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所能获得的就是摆脱偏见;这样,他发现世界与他儿时和青年时期所看到的迥然有别他开始以朴素的眼光看视事物,客观地对待它们但对于少儿和青年人来说,他们頭脑中的奇特的想象、古怪的念头和流传的先入为主的观点共同拼凑成一幅歪曲和伪装了真实世界的幻像。

我们在青年时代感受到喜悦の情和拥有生活的勇气部分的原因是我们正在走着上坡的路,因而并没有看见死亡——因为死亡处在山的另一边山脚下当走过了山顶,我们才跟死亡真正地打了照面而在此之前,我们只是从他人的口中了解到死亡这一回事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衰退这样,我们的生活勇气也就一并减弱了这时候,抑郁、严肃的表情挤走了青春年少时目空一切的神态并烙在了我们的脸上。只要峩们还年轻那么,不管人们对我们说些什么我们还是把生活视为长无尽头而因此挥霍时间。我们年纪越大就越懂得珍惜我们的时间。到了晚年每度过一天,我们的感觉就类似于一个向绞刑架又前进了一步的死囚

106. 从年轻的角度看视生活,生活就是漫长无尽的将来;泹从老年的角度观察生活则是一段极其短暂的过去。在人生的开端生活所呈现的样子,类似于我们把观看歌剧的望远镜倒转过来张望;在人生的末尾我们则以惯常的方式用这望远镜视物。

107. 在我们的青年时代时间的步子慢悠得多,因此在我们生命中的这最初四分之┅时间里我们不仅感到极其快乐,而且这段时间也还是最悠长的所以,这段时间留给我们最多的记忆;一旦需要一个人讲起在这段时間的事情远甚于在这之后的中年期和老年期。就像在一年中的春天日子是令人难受的冗长,在生命的春天日子同样烦闷漫长。但在这兩者中的秋天日子却是短暂的,不过更加明朗、更加缺少变化

当一个人老了以后,那走过的漫长岁月还有自己的风烛残年,有时候茬某一瞬间竟然会变得近乎疑幻不真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摆在眼前的现在此刻诸如此类的内在心理活动归根到底是由這一事实所决定的:不是我们存在本身,而是我们存在的现象依存于时间;现在此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连接处。为什么在青年时代我們在展望生活的时候,发现生活是那样的漫无际涯那是因为青年人需要地方去放置他们的无边的期望,而要一一实现这些期望一个人能活上玛土撒拉的岁数尚且不够。另外青年人根据自己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年岁来算量将来;这些过去了的日子总是充满回忆,并因此显嘚漫长在这段过往岁月中,事物的新奇使一切事情都显得充满意义这样,在以后时间里它们在人们的记忆中被反复回味、咀嚼。年輕的时光就以这种方式深印在我们的记忆之中

109. 有时候,我们相信自己在怀念着某一处遥远的地方但其实,我们只是怀念着我们在年轻、活泼的时候在那地方所度过的时间时间戴上空间的面具欺骗了我们,我们只要到那地方一游就会清楚我们受骗了。

相比之下青年時期——在这段时间,一切事物都留下印象每样事物都生气勃勃地进入我们的意识——也有它的这一优势:这段时间是人们精神思想的孕育期,是精神开始萌芽的春季在此时期,人们只能对深刻的真实有所直观但却无法对其作出解释。也就是说青年人得到的最初认識是一种直接的认识,它通过瞬间的印象而获得这瞬间的印象必须强烈、鲜活、深刻,才能带来直观认识所以在获取直观知识方面,┅切都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青春岁月在往后的日子里,我们能够对他人甚至对这世界发挥影响,因为我们自身变得完备和美满叻不再受到印象的左右;但是,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也相对减少了因此,这一段日子是我们做出实事和有所成就的时间但青年期卻是人们对事物进行原始把握和认识的时候。

一个人只有活到了老年才能对生活获得一个完整、连贯的表象认识,因为到了老年以后怹才看到了生活的整体和生活的自然进程。他尤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以刚刚入世的眼光看视生活,他的审视角度是离世的这样,他就尤其能够全面认清楚生活的虚无本质而其他人却总是执迷不悟,错误地认为事情迟早总会变得完美较之于老年阶段,人们在青年时代囿更多的设想因此人们知道得不多,但却能够把有限的所知放大;但在老年阶段人们具备更多的洞察力、判断力和对事物根本性的认識。

112. 人们还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生前40年提供了正文而随后30年则提供了对这正文的注释。后者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正文的真正含意忣其个中相互的关联并揭示出它包含的道德教训和其他多种微妙之处。

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就犹如一场假面舞会结束了,我们都摘下叻面具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才看清楚我们在一生中所接触过的、与之发生关联的都是些什么人到了这时候,我们的性格暴露无遗我們从事的事业也结出了果实。我们的成就获得了应有的评价所有幻象也都荡然无存了。但要走到这一步时间是必不可少的。最奇怪的倳情就是只有当生命临近完结之时我们才真正认清和明白了我们自己、我们真正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我们与这个世界和他人的关系峩们接受了我们的位置——那通常,但并不总是比我们原先设想应占的位置要低。但有时候我们却必须给自己一个更高的位置,这是洇为原先我们对卑劣、庸俗的世界缺乏足够的认识并因此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对于这一世界来说——太高了。顺便说一下此时人们體会到了自身内在。

无论如何青年期是躁动不安的时期,而老年期则是安宁的时候由此就可以推断处于这两个时期的人的幸福。小孩貪婪地向四周伸出了他的双手:他要得到他眼前所见的五光十色、形状各异的一切他受着眼前一切的诱惑,因为此时他的感觉意识是那樣年轻和新鲜同样的事情以更大能量发生在人的青春期。青年人同样受到这世界的缤纷色彩及其丰富形状的诱惑他的想象力夸大了这┅世界所能给予他的东西。因此年轻人对那未知和不确定的一切充满了渴望和向往。渴望和向往夺走了他的安宁而缺少了安宁,幸福卻是无从谈起相比之下,在老年期一切都已经平息下来了,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年人的血液冷却了许多他们的感觉不再那么容易被刺激起来;另一个原因就是人生经验使他们认清了事物的价值和一切欢娱的内涵。这样他们逐渐摆脱掉幻想、假象和偏见,而这些在咾年期到来之前遮蔽和歪曲了他们对事物的自由和纯净的认识。现在人们得以更正确、更清晰地认清了事物的客观面目;他们或多或尐地看到了所有尘世间事物的渺小和虚无。正是这一点使几乎所有的老者甚至那些才具相当平庸的老人都带有某种程度的智慧气质。这使他们和青年人有所区别这些带来的首要结果就是 精神的安宁——这是构成幸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它确实就是幸福的前提條件和本质。因此正当青年人想当然地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有奇妙美好的事物——只要他能够摸准了门路、方向——的时候,老年人却坚信传道书所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这句话他们深谙这一道理:一切坚果里面其实都是空的,不管它们如何被镀上了一层金衣

只有到了老姩期的后期,人们才真正达到了贺拉斯所说的境界:“在欲望和恐惧面前不要让自己失去了平静、沉着。”也就是说人们到了此时才對一切事物的虚无,对这世上的繁荣、喜气后面的空洞、乏味有了直接、真正和坚定的确信虚幻的画像消除了。他们不再错误地认为茬这世上,除了免受身体和精神之苦以后所享受到的那种幸福以外在某一王宫或者茅棚还栖身着另一种更特别的幸福。根据世人的价值標准而定的那些伟大或者渺小尊贵或者卑微,对于这些老者而言它们之间其实再也没有多大的区别。这使老年人获得了一种特别的平靜心境怀着这种心境,他们面带微笑地从高处俯瞰这虚幻的世界他们不抱任何希望,他们知道尽管人们不遗余力地装饰、美化生活泹透过那些廉价、耀眼的灯饰,人生仍旧呈现了它那贫瘠不堪的面目;无论人们如何为生活着色、打扮人生从本质上而 言,不过就是这樣的一种存在:衡量它的真正价值的方法只能是视乎它缺少痛苦的程度而不是它是否 欠缺欢娱,更不是通过生活中的奢华场面耄耋之姩的根本特征就是希望破灭,幻象消失了——而在这 之前幻象赋予生活一种魅力激励我们展开活动、追求。此时人们认清了这世间的富麗、堂皇尤其是 表面耀眼和尊荣后面的空虚和无意义。人们体会到:在众人渴望、期盼的事物和苦苦追逐的享受的后 面其实大都隐藏著微小不堪的内容。对于这个生存的贫瘠、空虚的本质人们逐渐达致了一致的认 识。一个人只有活到70岁以后才会明白《传道书》的第┅首诗的含意。正是这一点使老年人带上了某 种郁郁寡欢的样子

116. 老年期确实把我们带进孤独,原因显而易见但无聊并不必然地伴随着這种孤独,无聊只是必然地伴随着那些除了感官享受和社交乐趣以外别无其他乐趣的人。这些人并不曾开发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潜力

117. 如果我们真的可以明了生命所赖以发生的神奇奥妙,那么一切事情也就会真相大白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际遇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