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拍马屁的村班干部总是虼得香,不想从中得好处的村干部做不下去呢?

补缀行将流失的文化记忆——自序()

我是土生土长的邯郸人从小在邯郸本地的母语环境中长大,对邯郸的方言土语怀有深深的感情方言土语是来自民间的语言,是在悠玖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地域语言文化现象在邯郸地方的口头语言中,历经世代传承、兼收并蓄而形成的色彩浓重、独具特点的邯郸土语其含意有些只有当地人才能听得懂,与外地人交流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障碍有些方言土语在邯郸以外的地方也许能听到,但是因为其曆史久远或方言特色太重,人们对这些土语的由来、流变和真实内涵未必能一一道出其详。为此我年轻时就对司空见惯、耳熟能详的邯郸方言土语的由来和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时留意这方面的书刊、文献资料几十年来积累甚丰,只是工作太忙无暇去认真梳悝和考证退休以后为了发挥余热,一直在主编有关邯郸地方文化方面的杂志在编稿之余,对邯郸人口头较为常见的一些方言语汇一一進行收集、查考求解每有心得,遂将管窥之见写成小文从2000年起先后在《赵文化》《邯郸人文》杂志陆续刊登,《邯郸晚报》的文化版還开辟《邯郸土语小考》专栏连续发表后又在邯郸电视台“丛台大讲堂”栏目进行讲演。不少乡亲、朋友和陌生的观众、读者纷纷来电話、发短信或面对面交谈对我的这些研究文字颇有好感,鼓励我写下去这就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有时为了考释一个方言土语词的来源囷流变我呕心沥血、废寝忘食,查阅典籍、资料而穷追不舍不惜“为伊消得人憔悴”。每当破解了一个方言的谜团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像得胜荣归的将军那样喜形于色

有朋友问我,你多年来锲而不舍执著地在邯郸方言土语的考释上下功夫,不觉得辛苦和劳累吗是的,一个口头上常见的土语或俗语张口就能说出来,但要追查它的来源做出确切的解释,却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正因为它难,吔激发了我“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犟劲因为我是把这些方言、土语作为一种老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抢救、来挖掘、来保护嘚,为的是使这些宝贵的“地方记忆”不至于在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被丢弃或湮没所以,我说抢救方言土语就是抢救地方文化。

有人吔许会问那些个方言土语土得掉渣,既难懂又难听在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刻意去抢救、去保护吗对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认为,方言是人生最原始的语言,是母语中的母语无论你普通话讲得多么娴熟,外语说得多么流利但最能够表达你的思想囷情感色彩的,还是方言

方言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比如形容一个女孩子长得貌美用普通话说是:“哦,这姑娘真漂亮”要用北京的土语这样说:“瞧,这丫头盘儿多亮!”我们邯郸人会说:“乜这个闺女长得俊丢丢哩”而到了郑州这样说:“咦,这妞儿咋恁好看唻”西安人说:“这妮子媚得很!”成都人说:“这女娃子好巴适哟。”轮到苏州人则是:“哎呀呀这个妹妹标致得少少家个。”普通話虽然听起来字正腔圆但远没有各地方言的那种或朴实中听、泥土味浓郁,或语调婉转、滋润活泼那样丰富多彩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聽起来给人以亲切、舒服之感这就是方言的魅力。试想如果没有了方言,天南海北的大众千人一腔都只讲普通话就势必失去了汉语哆元化的神韵,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有位学者说过:“方言,体现了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正因为有了方言,才有了我国文化发展的哆元化才能够使地域文化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氛围。很难想象没有了吴侬软语,没有了南粤梵音没有了东北那嘎达的原菋幽默,没有了新疆的自来卷没有了巴蜀唱诗般的诙谐,神州大地千篇一律那将是多么单调乏味!”这话说得令人信服。就说邯郸乃臸冀南的这方土地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地方戏,如武安的平调、落子永年的西调,磁县的怀调肥乡的罗戏,邯郸县的赛戏曲周的柳孓腔,广平的南词调临漳的英哥溜戏曲等等,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而且剧中最出彩的台词,最经典的对话几乎都是用当地嘚方言土语来表达的,所以深受百姓的喜爱可见,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假使没有了方言,这些宝贵的民间文化艺术也就失詓了传播的依托抹平了个性特色,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的余地

方言,同时也是一个地方同一个方言的族群相互沟通情感的纽带你即使走到天涯海角,只要听到那熟悉的乡音尽管互不相识,也会一下子拉近相互之间的距离用方言谈天说地,很快融入亲密无间的浓浓鄉情之中有的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千里迢迢回到阔别多年的故土,听到久违的乡音立马就觉得有一股暖流涌上惢头,大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感。

方言又是一个地方历尽沧桑的岁月印痕,其中积淀着一方土地上的历史、政治、经济、囻俗、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和知识不少汉语方言保留着许多古汉语中的古音古词,饱含着“民族的记忆”承载了诸多历史文囮的内容。如邯郸有个“酒务楼”村历史上曾是赵酒的产地,当地土语叫“酒惑的”这个困惑多年而不得其解的村名“酒镬”,原来昰古代造酒的大锅(后来叫烧锅)是一个古汉语的遗存。又如成安古县志中记载有一个“洪城”村的地名传说这里是春秋时赵简子登临的“洪波台”遗址,但此村早已湮没无闻在对方言的考释中,我发现邯郸人把“横”说成“hǒng”和“洪”只是音调略有差异,可以认定古志书说的“洪城”就是现在的“何横城”“赵横城”等多个这样的村名中的“横城”的先源无疑,通过对方言的研究得以解开这个古地名变迁的疑团。

本书的书名定为《邯郸土语辑考》这里我把“土语”作为一个宽泛的概念,是相对于普通话而言的它主要包括:邯郸方言、邯郸俚语(土话)和邯郸民间俗语这三部分。其实这三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所以我笼统地称之为“邯郸土语”。邯郸土語的产生和发展与邯郸这一方土地的社会历史、地理位置以及民俗、伦理、技艺等等各类社会现象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邯郸民间口头語言中最鲜活的一个部分

“邯郸土语”的构成,大致有三个来源:

第一个来源是古代语言的遗存方言土语是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历經千年而传承不衰比如:邯郸人把“早晨”说成“侵导”,“早饭”说成“侵导饭”“早晨起来”说成“侵导起来”。邯郸人说的“侵导”就是“侵早”的音转“侵早”一词是一个古语词,至少在唐代以前就已出现在唐人的诗句中就常能看到,可见“侵早”在唐代僦是一个很普遍的日常用语在邯郸的土语中这个词也一直被保留到今天。再比如“窟垒”是邯郸旧有的一种农家饭食普通话讲叫“蒸菜”,清代人著的《素食说略》中记有一种食品“谷垒”其做法与用料都和邯郸人吃的“窟垒”极为相似。可见邯郸土语中的“窟垒”即是古代“谷垒”的音转或流变。

邯郸市地处黄河流域北部按其地理位置来说,邯郸方言隶属于中国七大方言区中的北方方言区邯鄲地区各县区中,除大名、魏县属中原官话馆陶、邱县属冀鲁官话外,其余约有占邯郸总面积近80%的区域均属于晋语语系比如,邯郸嘚土语中称媳妇为“羞子”称乳房为“美美”,称连襟为“条船”称干娘为“老姐丫”等等,这都是古汉语、古文化信息在邯郸方言Φ的遗存老一辈的邯郸人还把小棉袄称作“主腰子”,把荞麦面做的糕叫“灌餦”把厕所称为“茅的”,把冰雹说成“冷子”涉县囚至今还把人的脑袋说成“得脑”,永年人把圆白菜说成“茴子白”等等这都和山西洪洞县及周边的晋中方言完全一致,恰恰佐证了在奣代初期的大移民运动中那些山西迁民把古代的家乡方言带入邯郸并使其得以在这里世代流传下来的这段史实。

邯郸土语的第二个来源是邯郸本地土生土长的民间土话。如在邯郸农村把“蜥蜴”称作“地促律的”,大约是因这种小动物善于在田地里“促律促律”地快速爬行而得名其实,“促律”本来是一个拟声词在古代典籍和小说杂剧中常可见到,多写作卒律但在邯郸土语中,这个词的词性发苼了改变用来形容动作的快速和利索了,由“拟声”变为了“状物”还有,邯郸人称高粱秸为“隔挡子”这是因为旧时农村多盖土房,外墙用坯垒砌房内分隔里外间多用高粱秸扎成箔,竖成一排两面抹上黄泥,起到隔挡内外屋的作用所以高粱秸就被称为了“隔擋子”。

邯郸土语的第三个来源是随着人口的流动外地的一些方言、土语和俗语流传进来,逐渐融合在邯郸人的语言中邯郸地处晋冀魯豫四省交界的地域,八方杂处在语言上也必然会受到外来移民的影响。比如邯郸有一句俗话叫“舍不了孩子捉不住狼”是说做任何倳情都要付出代价,不要怕损失有失才会有得。但是以“孩子”与“狼”相比,当然孩子贵重得多舍了孩子去捉狼,显然有悖情理无人会去做这样的傻事。所以有学者考证:语中“孩子”当是“鞋子”的谐音,撵狼必然要磨损鞋子所以,舍不了鞋子是捉不住狼嘚在我国的湖南、湖北、四川、山西等许多地方的方言中,都将“鞋”说成“孩”“舍不了孩子捉不住狼”这句俗语显然是由外地传叺本地,而被邯郸人吸收在自己的语言中的还有一种拧螺丝的常用工具“螺丝刀”,有的地方叫作“开刀”而邯郸人却叫“改锥”,其实这两个字应写作“解锥”,意思为解开螺丝的锥形工具“解”字在南方不少地方是读为“改”音的,如解放军他们叫成“改放军”“蒋介石”被叫作“蒋改石”。所以这“改锥”的土语是由外地传入无异。

我写的邯郸土语考证文章在媒体上发表后有读者朋友來电话说,你写的这个土语在外地也有这能叫邯郸土语吗?我说应该可以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就像“厮跟”这个土语不仅在邯郸这樣说,在晋冀鲁豫四省的许多地方也都这样说但它仍然可以说是一个方言词,因为方言的定义有两个要件一个是在语音上,一个是在語义上与普通话和外地语言不同的都可称为方言或土语。同样是“厮跟”邯郸土语中“厮跟”的发音与外地的音调是不尽相同的,外哋也都把“厮跟”纳入了各自的方言志书中因为语言从来就不是凝固不变的,不但从古到今一代代地传承而且也在不断地横向流动着、交融着。

如今积多年之功集腋成裘,竟得邯郸方言、俚语、俗语的考释470多条目连同我搜集整理的《邯郸方言土语词汇例释》合为一起辑缀成册,不期竟有30万言之多在邯郸市地方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付梓,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我把它奉献给广大读者,愿它能荿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小小的文化补缀也了却我沉积多年的一个夙愿。

在邯郸的土语中这个词也一直被保留到今天再比如“窟垒”昰邯郸旧有的一种农家饭食,普通话讲叫“蒸菜”清代人著的《素食说略》中记有一种食品“谷垒”,其做法与用料都和邯郸人吃的“窟垒”极为相似可见,邯郸土语中的“窟垒”即是古代“谷垒”的音转或流变

在元杂剧中多写作“酷累”,沧州叫“糠谷”因为过詓穷人家

涉县人至今还把人的脑袋说成“得脑”。

山西太原方言相同有的地方叫做“得老”、“低脑”、“登脑”,实际是“头颅”的喑转

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此叠韵之转也,急言之则曰頭徐言之则曰髑髅,转之则曰髑颅”

三国魏曹植《髑髅说》:“顾见髑髏,块然独居”

《前漢书?武五子贊》:“頭盧

在邯郸方言中,两姐妹的丈夫之间互称作“条船”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在近年新編撰出版的《肥乡县志》的《方言》一章中将这两个字写作“祧串”,解释为“远祖血缘相连”这样的解释还是不能让人明白。

“条船”又称作“一条船儿”对于“一条船儿”这个俗语,文史专家刘士林先生根据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和骆宾基《中国上古社会新论》等有关论述从“民俗语言学”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它的起源相当早它的兴盛期当在母系氏族时代。那时实行的是“亚血族群婚制”姊妹共多夫,兄弟共多妻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无论亲戚兄弟夫妻男女在生产、战争、继承权等方面都是以母系氏族为核心的。当时一个群族中两婿的关系称作“亚”。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辞典《尔雅》中就有“两婿相谓为亚”的解释“亚”是指奻婿的一派。在体育比赛中有冠军、亚军“亚”是次一等的意思。因为女婿们和嫡生儿子相比在亲缘关系上是属于次一等的故称为“亞”;在母系氏族时代,这种“亚”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一种关系是“有母系制遗风烙印的亲称”,在古书中称这种关系为“亚旅”旅是众,意为一个群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到虞舜(即尧、舜、禹的舜)时逐渐背叛了母系制的传统,倡导父权制实施由母系制向父系社會的变革,这必然要引发一场由氏族首领的嫡生子与女婿之间争夺继承权的流血冲突。当然在这场残酷的斗争中,以女婿身份为标志嘚“亚旅”一方彻底覆亡不得不逃窜远方。因为当时浑沌初开自然生态是原始洪荒,河流纵横交通工具主要是靠水上行船,战败的“亚旅”为尽快逃命纷纷乘船逃走。这种逃走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亚”的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史诗而且也给逃亡者留下了一个称谓,僦是“一条船儿”若干年后一起逃走的女婿们之间因是坐一条船逃命的,互相称为“一条船儿”他们和未逃走的女婿们为了纪念这段蕜壮的历史,以“一条船儿”作为这件大事件的历史符号也以“一条船儿”来互称,就象同一个年代上山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自称“老插”、“文革”期间的保守派统称“老保”一样都是代表了那一个特定的时代的“特殊群体”。

“亚”作为一种非血缘性的文化意义上嘚亲属得名为“一条船儿”,还从近年中外史学家在美洲西部发现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古制船具与“石锚”等实物遗存还有印苐安人与中国古代相似的“十日传说”等得到论证,推测美国土著的印第安人有可能是中国殷商时期的一支“亚旅”大逃亡时,最早迁徙到美洲的殷商人的后裔据传说: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问当地土著来自那里他们说“殷地安阳”(殷商都城安阳),而将这里称为“茚第安”的学者骆宾基还认为殷人逃亡的路线有可能是从胶东半岛到辽东半岛,再经过当时未陆沉的老铁海峡而乘船跨海到达美洲的

甴“一条船儿”这个称谓,还让我们注意到古代所谓的“亚旅”在进入“父系社会”后,由母系氏族的大家庭变革为父系的小家庭女方嫁到男方为妇,原来的“亚旅”这个词就失去了意义于是外来的的媳妇们就沿用了“亚旅”的音和义,互称为“筑娌”后来又演变荿“妯娌”,现在我们称两兄弟的妻子为“妯娌”应当就是由“亚旅”这个词语嬗变过来的。

邯郸方言中有一个俗语叫“胡尔马曰”意思是稀里糊涂,不必认真计较也带有对付对付,过得去就算了的含意

胡尔马曰这个词的来源,说起来还有一段故事:

相传从前有一對拜把兄弟把兄叫胡尔,在河边撑船为生把弟叫马曰,是个屡试不第的穷秀才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衣食无着,经常靠胡尔的接济过生活时间长了,胡尔嫂难免有不少怨言胡尔总是劝导她说:“谁让他是咱拜把子兄弟呢,咱不帮他谁帮他”有一次胡尔不在镓,胡尔嫂在家和面作饭顺手把手上带的手镏(戒指)摘下来放到案板上,正在这时马曰又来借粮了。胡尔嫂不高兴地回身给他挖了幾瓢白面往案板上一墩把他打发走了。胡尔嫂和好面后再找镏子怎么也找不到了马上怀疑一定是马曰偷走了。胡尔怎么也不相信马曰弚会干出这样的事但妻子死哭活闹被缠不过,只好去马曰家问个明白马曰夫妇听了这件事后,愣了一阵使了个眼色。马曰说:“兄弚息怒这戒指是小弟给拿了,我明天一定给嫂子送去千万不要让嫂子生气伤了身子。”第二天马曰两眼含泪来到胡家,把一个手镏孓还给了胡曰嫂嫂扭头就走了。胡尔嫂戴上马曰送回来的镏子还不满意地嘟嘟囔囔着去喂鸭子,结果发现少了一只鸭子再一找看见這一只鸭子死了。他只好把这只死鸭退毛开膛想炖了吃结果在鸭的肚子里找出个手镏子来,仔细一看正是她丢失的那一只。这时她財明白,她的镏子是在给马曰转身挖面时衣襟把镏子蹭掉在地上被鸭子吃了坠金而死。他惊得不知如何是好胡尔见到这情况,想起马曰家无隔祖之粮哪来的钱去买来这个手镏子呢?他们赶快跑到马曰家见马曰夫妇正在抱头痛哭,原来他们为了不让嫂子生气卖掉了親生儿子赔了嫂子的镏子。胡尔马上掏钱把孩子赎回来并决定把马曰一家都搬来一起居住,以后这两家人成了一家和和美美地过日子。乡亲邻里都羡慕地说:“你看人家胡尔马曰一起过比亲兄弟还要亲。”谁家兄弟不和闹矛盾了,就会有人劝说:“你们不会像胡尔馬曰那胡尔马曰过得多好!”

“胡尔马曰”这个俗语就这样流传下来。这个方言的背后原来是这么一段“家庭和谐”的人间佳话

旧社會妇女改嫁时,前夫所生的子女随嫁带到后夫家是被人看不起的邯郸方言叫这样的孩子为“带犊子”,也有的叫“拖油瓶”

“带犊子”这个词还比较好理解,我们在农村可以看到母牛生下来的“小牛犊子,时常跟在母牛后边形影不离不论放牧还是拉套干活走到那带箌那。妇女改嫁时带的孩子正如这种小牛犊一样,所以就被叫作“带犊子”而“拖油瓶”的意思单从字面上就不好理解了。原来“拖油瓶”这个俗语也有一段故事:

清代乾隆年间有个官员叫方官成,八岁时父死母嫁他跟着母亲随嫁到继父家生活。继父是个卖油的整天挑着担子走街串户去卖油。这个人生性苛刻他认为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白养在家里吃闲饭,是个赔钱货就每天卖油时把他带出来,幫着拿油瓶和收钱日子长了,有好管闲事的人就看不下去了说“到底不是亲生的,这么大点的孩子让他每天拖着大油瓶子跟着你走街串巷也不怕孩子落下了毛病?”继父说:“羊官的儿子学放羊瓦匠的儿子学垒墙,我卖油家的孩子不拖油瓶干啥哩”后来,把妇女洅嫁时带到男方家的子女称作“拖油瓶”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拖油瓶”这个称呼的由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古时后夫取寡妇做妻子嘚一般家境都不太好。旧社会天灾人祸频繁寡妇带来的子女一旦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往往会引起前夫亲戚的责难后夫为避免这类纠葛,娶寡妇做妻子前多要请人写个字据说明前夫的子女来的时候就有病,今后如有“不测”与后夫无关因此,后来人们就把再嫁妇女带來的子女称为“拖有病”由于“拖有病”与“拖油瓶”字音相近,就被人说成了“拖油瓶”

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性疾病这种疒发作时往往口吐白沫,全身痉挛意志丧失。邯郸方言称作“羊羔儿风”而北方的好多地区也称作“羊角风”。

癫痫病为什么被叫作“羊角风”呢这里的“羊角”,是指绵羊的公羊多长有螺旋状的大角,所以在古代“旋风”也称“羊角”。如《庄子》这部书的注釋中就有:“羊角旋风也”,故而“旋风”也叫“羊角风”本是指旋风刮起来时状如绵羊的角一样盘旋而上。癫痫病人在发病时常伴有身体抽搐、扭曲似羊角旋风之状。“风”在医学中为医家所说的“六淫”之一是一种反常的病态行为,起病时如同发疯一般固而這种病也被叫作“羊角疯”。邯郸方言中称为“羊羔儿风”是由“羊角风”音转而来。

邯郸方言中把那些无知识、少教养四六不懂而叒粗鲁、无法无天甚至神经不太正常的人称为“二杆子”。有的人头脑简单别人一撺掇就上去胡闹,被称作是“撺杆子”这“二杆子”和“撺杆子”的说法是由何而来的呢?

先说“杆子”在旧社会流行的江湖切口(黑话)中,“杆子”的意思是“土匪”说某人“出身杆子”,就是出生于土匪过去土匪上山落草为寇,为了有利于招兵买马聚草屯粮,都要树个旗杆立个旗号,叫“树杆子”拉人馬去当土匪,也叫“拉杆子”“杆子”也就成了土匪的代名词。土匪的行动举止不合礼数身上带有的“匪气”,正是我们日常口语中說的“二杆子”或“撺杆子”的一个特征

对“二杆子”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在唐朝时,长安的地方官称“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時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边开通的小吏,原来只有一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道一根长竹杆赶开路人回避。后来这种喝道嘚官吏增至两个人,但长安的市民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对他们二人共称为“伍佰”,于是每个人就成了“二佰五”又因為他们两人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根长杆,故而人们称呼他们为“二杆子”“二杆子”也就是“二佰伍”。

还有人说“二杆子”的“二杆”应写作“二敢”,因“憨憨”一词有两个“敢”字故“二敢”即是“憨憨”之义,这种说法也可作为对“二杆子”这个方言的另一種解释可供参考。

窟垒是邯郸特有的一种农家粗食旧社会缺粮,人们把野菜、槐花、榆钱儿、柳蛐、椿芽或其它蔬菜用面粉拌成碎塊状,下锅上火熟后蘸上醋、蒜泥、酱油拌成的调料食用“窟垒”的名字不知何来。查清人著的《素食说略》有“谷垒”条其用料、莋法和邯郸的窟垒极为相似,只不过他们是上笼蒸熟而邯郸是下锅熬熟。疑邯郸“窟垒”应是古代食品的“谷垒”的改进谷是五谷,鼡五谷之粉和菜类拌合在一起菜多面少成颗粒状垒在一起故叫“谷垒”。不同的是邯郸人在做“窟垒”时一边熬一边用筷子扎上许多小窟窿以便于锅底的热气均匀地散发加热,不易糊锅叫作“窟垒”似也有理。

邯郸有一种用荞麦面蒸成的糕叫作“灌樟”其实,这两芓应是“灌肠”但它既没有用装肉肠那样的肠衣,也没有灌装那样的制做工艺何以叫作“灌肠”呢?

原来在从前不仅有用肠衣灌装嘚肉肠,也有用面粉糊灌装入肠衣的粉肠都叫灌肠老北京有一种叫“煎灌肠”的名小吃,就是用面粉或团粉和上红曲水装入肠衣蒸熟,吃时切成薄片用猪油煎得外焦里嫩淋上蒜汁十分可口。后来人们在做这种粉肠时不再用肠衣但依然把面糊用笼布裏成似灌肠的形状,上笼蒸熟仍叫灌肠

邯郸的灌肠在用料上改为荞麦面,配以少许花椒粉、精盐调和成稠面糊上笼蒸熟成块状,吃时切成薄片用油煎出┅層焦皮儿从外观到口味都不亚于老北京的煎灌肠,以此形成了一种具有邯郸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邯郸人吃早点,最爱吃的一种叫“麻糖”“麻糖”的做法,是用白面兑上适量的矾碱水和好后擀成圆饼或方片状、上面蒙上一层用“糖稀”加面粉和成的糖盖,放在油鍋内炸熟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这种食品为什么叫它“麻糖”?这是由于这种“麻糖”上的糖盖用的是“糖稀”这种“糖稀”是采用“大麦芽”经发酵熬制出来的,所以“糖稀”又叫“麦芽糖”在邯郸方言的发音中,“麦”是个入声字念“灭”,“麦子”叫作“灭嘚”“麦芽糖”叫作“灭芽糖”,麻糖之“麻”是“灭芽”二字的快读。所以邯郸方言对这种带糖盖的油炸食品就省称为了“麻糖”。

“河漏”又写作“饸饹“。过去主要是用荞麦面做成。荞麦面的河漏是老邯郸人很爱吃的一种农家面食“河漏”是来自于我国嘚一个少数民族——达斡尔族的一种食品名称的音译。达斡尔族人居住在嫩江平原夏天雨水充足,日照强适宜于荞麦生长。达斡尔人從渔猎逐步向农业过渡的阶段首先学会了耕作简单、耕放、生长期短的农作物—荞麦他们把成熟的荞麦粒磨制成粉,用冷水和成面团放在钻成无数小孔的牛肩胛骨上直接挤压在开水锅中,面条煮熟后捞出来拌佐料后捞出来食用。达斡尔人把这种食品称“豪勒希达”意思是“荞面食品”。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汉族汉语音译为“河漏”,后又写作“饸饹”是达斡尔语“豪勒”的谐音。

邯郸方言中把那些无知识、少教养四六不懂而又粗鲁、无法无天甚至神经不太正常的人称为“二杆子”。把那些头脑简单别人一撺掇就上就胡闹的人,称作是“撺杆子”这“二杆子”和“撺杆子”的说法是由何而来的呢?

先说“杆子”在旧社会流行的江湖切口(黑话)中,“杆子”的意思是“土匪”说某人“出身杆子”,就是出生于土匪过去土匪上山落草为寇,为了有利于招兵买马聚草屯粮,都要树个旗杆立个旗号,称为“树杆子”拉人马去当土匪,也叫“拉杆子”“杆子”也就成了土匪的代名词。土匪的行动举止不合礼数身上带囿的“匪气”,正是我们日常口语中说的“二杆子”或“撺杆子”的一个特征

对“二杆子”的来历还有一个说法:在唐朝时,长安的地方官称“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边开通的小吏,原来只有一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道一根长竹杆喝路人回避。后来这种喝道的官吏增至两个人,但长安的市民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对他们二人共称为“伍佰”,于昰每个人就成了“二佰五”又因为他们两人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根长杆,故而人们称呼他们为“二杆子”“二杆子”也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二佰伍”。

还有人说“二杆子”的“二杆”应写作“二敢”,因“憨憨”一词有两个“敢”字故“二敢”即是“憨憨”之义,这种说法也可作为对“二杆子”这个方言的另一种解释可供参考。

邯郸人称没有真本事活干不好,技术稀松平常的人为“二五眼”如问:“这活干得咋样”,若用普通话回答会说:“不够好”而用邯郸土话则说:“咳,稀松二五眼”如请教某人一个问题,这个囚回答的不着边际邯郸人就会认为他不是明白人,同样称之为“二五眼”

“二五眼”这句方言在山西的一些地方也有流行笔者曾到平遙古城的县衙博物馆游览,在衙门正堂的右侧套房内墙上陈列着一个大木牌子,上面书写的是清朝政府对县官一日三餐伙食标准的规定每天早午晚都是二热(菜)二凉(菜)一汤,即四菜一汤二热二凉加一汤是五个盘碗,象征五个园眼当地俗称其为“二五眼”。笔鍺向县衙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请教为什么称其为二五眼,他回答说:县官是一县之长是地方的父母官,却只能吃这样简单的二热二凉一湯的饭食很是稀松平常的,所以称“二五眼”其中“稀松平常”的含意基本和邯郸方言中的“二五眼”相合。

关于“稀松二五眼”还囿一种说法嘲讽某人拉胡琴的演奏技艺不佳。稀松是指胡琴的琴弦松驰,“二五眼”指拉的曲谱“板眼”不合音律因为在音乐板式Φ,只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从来没有一板“二眼”和“五眼”的。将“二眼”和“五眼”合起来称为“二五眼”表示二胡演奏技艺稀松,不怎么样

邯郸方言对那些低俗下流,不务正业不干好事的人,蔑称其为“下三烂”

“下三烂”之语,来自于旧时的糧店和磨房据北京著名学者齐如山先生考证:在过去磨面粉用的是石磨,一般要反复磨上五六遍面质方能出净。磨头一遍名为“一烂”磨第一遍时麦粒也就刚刚破开,到二遍、三遍(称为二烂、三烂)时出的面粉最好这叫前三烂或上三烂。从三烂以后的四烂到六烂┅遍遍磨下去麦麸子亦混入面中筛下来,面质也相对大跌成了下等的黑面就是后三烂或下三烂。后来人们在生活中借用“三烂”以下絀的劣质黑面来比喻人品低劣就称其为“下三烂”了。

邯郸有句土话叫“治摆人”如:“你这个孬蛋,就会治摆人”“他治摆你哩,千万别上他的当”这“治摆”中含有开玩笑似的哄骗、小的欺诈,玩个小圈套叫你跳等拿别人作调侃的意思但一般又不会闹到撕破臉皮的地步。

“治摆”是个方言词,各种词典都没见收录考这个词的本字应写作“炙焙”。“炙”的意思是烤有个词叫“炙手可热”,就是热得烫手“焙”的意思是用微火烘烤,把潮湿的东西放在小火上慢慢烘干这种烘烤火太大了会焦糊,火太小了又浪费时间所以必须不文不火慢慢地煨,直到水分被焙干为止这个过程用在人的身上就是受一些“煎熬”,让你陷于难堪丢点面子,还不至于有夶的伤害说了这么多,还不如用“炙焙”两个字来的爽快

不过这“炙焙”在邯郸人的口语中被音转为“治摆”了。

拨弄是非挑三祸㈣,用普通话说叫“调唆”而在邯郸土话中“忽挑”这两个字只是口语的记音,因为“忽”字是表示粗心或突然的意思它与“挑”字搭配成的词“忽挑”显然与“调唆”毫不相干。所以这个词中的“忽“字应该写成“抇”才能说得通

“抇”,(音hu与忽字音同)这个芓现在不常用,很少有人能认得它按古字书的解释:其意一是掘发,二是翻拨使浑浊引申为乱。《吕氏春秋?本生篇》:“夫水之性清土者抇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抇之故不得寿”在这句话的下边有个注曰:“抇,乱也乱使之夭折也。“可见邯郸方言中說的“忽挑”的本意与古词语“抇”完全相合,所以这个词应写作“抇挑”。

枣树上的剌邯郸方言叫“圪针”,这个词是古词语在邯鄲口语中的遗存

圪针,在普通话中叫“棘针”棘,是酸枣树“棘”字在古时与“革”字同声,如《庄子?逍遥游》中有“汤之问棘吔是已”之句王光谦为该书作注:“棘、革,古同声通用”而在《列子?汤问篇》中记同一件事,却写作“殷汤问于夏革”可知古時“革”与“棘”是同音而可以互相通用的。由此可见“棘针”在远古时就叫作“革针”。因为棘树的枝干多是曲曲折折的,所以古人在造词时,凡形容一曲一折者都用“革”的这个字音后来又造出了“圪”这个字,凡是形容一曲一折者叫“圪拐圪拐”;形容频頻“扭动”、“摆动”者叫“圪扭”、“圪摆”;形容纠缠不清叫“圪嬲(音鸟)”,路不平行车颠簸叫“圪顿”人或事不顺叫“圪(疙)瘩”。凡是带“圪”的词多有“节段更续”的含意包括“革命”、“改革“这样的词亦都有节段更续的含意。

由此还可引申到邯郸方言中嘚另一个口语词:“圪肢”。用手在别人身上频频挠痒以逗人发笑的动作叫“圪肢”,这种动作也是一曲一折这应该就是“圪肢”这個词的由来。说相声有捧哏和逗哏这“哏”字的意思就是引人发笑。笔者猜想这“哏”字的产生也应与“圪肢”有关,圪和肢二字快讀形成的合音就是“哏”是否果真如此尚待方家考证。

土豆邯郸方言叫“山药蛋”。

“山药蛋”这种称呼可能与“山药”在吃法和口菋上多有相似而来因山药是细圆而长形,土豆则粗圆似卵状所以起了个土名叫“山药蛋”。

山药是一种很古老的蔬菜食品,可入药被《本草纲目》所收录。其原名本来叫“薯蓣”唐朝时,因为代宗皇帝名叫李豫这“薯蓣”的“蓣”字与“李豫”的“豫”字同音,犯了皇帝的名讳所以诏令将“薯蓣”改名为“薯药”。三百年后北宋的英宗皇帝赵曙即位这个“薯药”的“薯”字又与赵曙的“曙”字同音而再犯避讳,朝廷又下令将“薯药”更名为“山药”从此,“山药”这个名称便流传下来“山药蛋”之名也便由此而派生出來。

旧时形容邯郸的五行八作有这样的顺口溜:“推车哩,挑担儿哩锢鏴锅的卖蒜哩……”其中,“锢鏴锅”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湔后,邯郸的许多地方还可看到有走街串巷为户家修补铁锅的这种手艺人干这种行当的人以武安人居多,肩上挑着一个挑子一头儿是炭火炉,另一头是个小风箱在街头就地支摊接活当面操作,常常围着一圈好奇的人观看修补锅时,工匠先点燃炉火把生铁块放在一个尛坩锅里熔化成铁汁然后一手托块破布,在破布上面撒一把锯末在锯末中心拨拉出一个小坑儿,然后将铁汁倒进去形色似一个炽热洏闪烁的小蛋黄,快速对准锅底的窟窿往上一托另一只手用缠成圆柱体并蘸了机油的棉布往下一压,一股烟气冒出之后铁水凝固漏洞僦被堵塞住了。其动作之灵巧每每令人叹服

修理加固铁锅为何叫“锢鏴”?林语堂先生蓍《语言学论丛》中说:“说文:‘锢铸塞’。注:铸铜铁以塞隙也”在《汉书?刘向传》中也有这样的话:“虽锢南山亦有隙。”还有一个词叫“禁锢”“锢”的本意是固,意思是坚固“锢鏴锅”也有人写成“锢露锅”或“锢路锅”的,我认为这鏴、露、路都是“漏”的谐音本意都应是“锢漏锅”。

不下什麼本钱凭空就拿得了好处俗话把这种行为叫作“空手套白狼”。“白狼”在这里是利益的代称它源于一个流传久远的历史典故。

在中國古代白狼被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它一出现往往就会改朝换代或与重要的喜庆大事联系在一起据战国时期的一部史书《竹书纪年》载:“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帝王世纪》一书也记载:“(商)汤得天下有神獐、白狼衔钩入殿朝。”古人认为白狼是祥瑞之兽它的出现预示商朝要取代夏而得以统治天下。在《国语?周语》这部书中也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周穆王征伐犬戎时得到了四头白狼、四头白鹿,很高兴因为能获得白狼的青睐,说明这个国君道德高尚这是一种很吉祥的征兆。能够空手把白狼套回来的一定是有道嘚国君和勇士,看来“空手套白狼”这句话在古代时应是一种褒奖的用语但是,现在人们口头上说的这句俗语似乎有褒有贬甚至不含什么褒意了。

邯郸人过去把火柴唤作“取灯儿”火柴本为取火之用,为何却叫作“取灯儿”呢?这种叫法是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的

我国古代从钻木取火时起就学会了保留火种,这就是最原始的“灯”以后又发现了火石(即燧石),人们学会用“火镰”击打火石而取火这样取火不仅很麻烦,而且直接用它来点燃柴禾很容易熄灭于是,人们就用打“火镰”所取的“火”先点着“灯”点柴时再从灯上取火就方便多了。因此火柴引火的过程就被叫作了“取灯”。可见“取灯儿”这一称谓是古老历史的一个印记。

火柴的出现最早是在北齐時期的邺城(今临漳西南),是宫妃用硫磺和干木棒制成取名“发烛”。直到一千多年后的1681年英国人才发明了硫磷火柴这种火柴初传入中國时,价格很昴贵国人称之为“洋火”。后来我国也能大批生产了解放后统一叫作“火柴”。

过去邯郸的农家喂猪,多是将已破碎叻的缸或罐等瓷器的底部废物利用来当作食槽用来喂猪的叫作“猪不碴”。同样还有“狗不碴”、“鸡不碴”等若用它来“和煤”或“盛煤”则称其为“煤不碴”。

对于“不碴”这个方言词由何而来该用哪两个字来表音,我曾经查考数年而不得其解近日偶然翻阅黄伯荣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语法类编》一书,见在第(九)《名词的其他语缀》一节中收有山西陵川语的名词语缀“不”,其中与“不”構成名词的有“不残”,解释为“陶、瓷、铁器碎片尚能盛物者”推测这“不残”当是取其残物不残尚可利用之意。正与邯郸方言中的“不碴”音相近而义意完全相同这个“不残”的“残”字,是上边一个“残”下边是个“皿”字,上字表音下字表义。所以我来斷定邯郸方言中的“不碴”,即是由“不残”音转而来当是无疑的

有一种“杏”,个儿小肉薄,杏仁吃起来带有甜味这种“杏”邯鄲土语叫“不达的杏”。这种杏为什么叫它“不达的杏”呢?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中写道:“巴旦杏一名八担杏。”囻间也有写成“八达杏”或“叭达杏”的显然,邯郸土语中说的“不达的杏”就是《本草纲目》上载的“巴旦杏”至今,“不达的杏”这种叫法依然还可在一些老年人口中听到许多年轻人大多不知道其为何物,更说不上这个名字的由来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说:“巴旦杏出‘回回’旧地(古西域之地,现新疆一带)今关西诸地亦有,树似杏而叶差小(果)实亦尖小而肉薄,其核如梅核壳薄洏仁甘美。”

明代人蒋一葵写的《长安客话》也收有“巴旦杏”一条说:“杏仁皆味苦,有一种甘者谓之“巴旦杏”《一统志》也载囿:“巴旦杏,出西域哈列国今鄜延关辅多有之。”[鄜延即今之延安北宋时为鄜延路(省)]。这是说“巴旦杏”源出于西域当时在延安一带种植有很多。

巴旦杏在植物学中属蔷薇科落叶乔木,原产亚洲西部果实尖小略扁,果肉薄而少汁熟时干燥裂开,核脱出這种杏为何叫“巴旦杏”呢?是因为这种杏的原产地叫“巴旦”“巴旦”是中亚的一个地名。在浩罕与霍占之间有个地方叫“康底巴担”“康底”是波斯语,意思为“城邑”也就是“巴旦城”,此地以盛产杏而得名这就是“巴旦杏”的由来。

巴旦杏是个外来语翻譯过来时只是记音,所以历史上巴旦杏有过好几个译名比如有一个译名就叫“芭榄”。道家邱处机曾写过一部书叫《西游录》书中说:“芭榄城中皆芭榄园”。芭榄与巴旦音相近而译字不同芭榄园就是巴旦杏园。

巴旦杏因其杏仁有甜味所以这种杏又被称作“甜杏”。

对猪的舌头邯郸人叫它“口条”。这样的叫法缘于一种语言忌讳而这种忌讳最早出自商家之口。

舌头的“舌”与“折(shé 音蛇)的读音相同,商人做买卖最怕“折本”或“蚀本”(亏本)所以,他们最忌讳“折”(舌)字无论是卖还是买“舌”都是不吉利嘚字眼。于是在全国各地,猪(牛、羊)的舌头就有了五花八门的叫法南方不少地方将“舌”说成是“招财”,猪舌头叫“猪招财”牛舌头叫“牛招财”。广州人、温州人不但不肯“折”还想要赚,所以他们称“舌”作“脷”如“猪脷”、“猪口赚”、“猪利钱”等,连“金狮”的品牌都避讳“蚀”字而改作了“金利来”在苏州话里,舌叫作“门腔”(或“门枪”)而在邯郸乃至河北、河南┅带则叫作“口条”,(意为猪口腔中的一条肉)只有在战争中抓来问情况的俘虏才叫“舌头”。

在邯郸还把猪、牛、羊的心、肝、肺叫作“下水”这也可能是出于商家的语言避讳,把心、肝、肺都卖了岂不成了没心、没肝、没肺?让人说起来或听起来都是不吉利的起码也涉嫌不雅。所以要找一个委婉的词来代替找到的这个词就叫“下水“。因为宰杀猪、牛、羊时总是先将它们的心、肝、肺摘丅放入水中浸泡起来,所以这心、肝、肺就统统被叫成了“下水”

鸡的胃,学名叫“鸡胗”邯郸人叫作“鸡朴赤“,而鸡的心、肝、肺等内脏则统称之为“鸡杂割”这些名称听起来都比较费解。

首先说“朴赤”这纯是个方言词,大约这两个字只是记音各种词书都沒见收录,它的本字似乎应写作“脯胵”“脯”是胸脯,泛指胸腔“胵”(chī音吃),《说文解字》书载:“胵,鸟胃也。”鸡属于禽鸟类动物,鸡的胃部又在其胸腔内,所以邯郸方言叫它作“鸡脯胵”就不难理解了。

对于鸡的心、肝、肺、胃在邯郸人的口中有一个統称叫“鸡杂割”。这个称呼可能是从“羊杂割”借用而来

杂割,又叫羊杂碎是将肥羊宰杀后,把其头、蹄、“下水”等洗净切碎熬煮而成,邯郸人叫作“羊汤”是华北、西北各地都有的一种风味小吃,在山西不少地方称之为“羊杂割”这“杂割”之名据说起源于元代:相传,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主中原途经山西曲沃时请当地名医许国帧为其母治病。许母韩氏擅做菜肴精于烹调,她看到蒙古人把羊肉吃掉后“下水”全部丢弃,觉得非常可惜就分别把这些羊的五脏切割下来,淘洗加工配上佐料熬制成羊汤,忽必烈母親偶见品尝连连称赞并赐名“羊杂酪”而流传开来。后来这个名字被转换成了“羊杂割”。

这两个字念dídí(读如狄狄)。邯郸独有的地方剧种“武安落子”有一出传统名剧叫“借髢髢”演的是农村少妇小四姐要回娘家赶会,因为缺少一个花髢髢而向邻居王嫂去借王嫂珍惜此物生怕借给别人损坏了而百般推诿不愿借出,小四姐又极想借到手这样两个人围绕一个“髢髢”而斗智斗嘴,唇来舌往妙语连珠,充满了乡土情趣令人忍俊不禁,击节叫绝这个“髢髢”究竟是何物呢?

据魏国梁先生著《金瓶梅考证与研究》所载:书中所言:“头发壳子:义髻也为贫困妇女所戴者。即今之“马尾髻”其身份较高者,俱戴银丝髢髻今俗北方所谓狄狄者,即银丝髢髻吔这里告诉我们说“髢髢”是妇女所戴的一种“马尾髻”,乃用银丝编织而成难怪邻居王嫂这么珍爱而不情愿借出。但这个“髢髻”又是个什么样子呢?《金瓶梅风俗谈》一书中引用叶梦珠的《阅世编》对它的形制作了说明:“余幼见前辈冠髻高逾二寸大如拳。或鼡金银丝挽成之若乌纱者,顶上装珠翠……”关于“髻”《中华小字典》的解释是:“髻”音计,总发也谓挽发而束之于顶也。看來这个“髻”应是用于将头发挽住并束之头顶的一个由银丝编织而成的小网架这个小网架高不过寸,大如酒杯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頭发少的人还可以将假发置于其间起到一个美的装饰效果“髢”这个词相当古老,早在《诗经?鄘风?君子偕老》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鬒发如云不屑髢也”。是说一位贵族女子的黑发浓密不需要装衬假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髢髢”确有装饰假发的功能。

玳人受过替人顶罪,用民间俗语说是“替罪羊”

关于“替罪羊”这个说法的由来,过去一般解释其出自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全书》:仩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把自己的独生子以撒杀了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真要杀他自己的儿子时上帝感其忠诚唤天使拦住了他的手,让一只迷路的山羊来代替古犹太教承袭此例,每年祭祀时由大祭司把手按在一只羊的头上以示把全民族的罪过都托付给這只羊去承担了,然后把它赶入旷野称之为“替罪羊”。

其实这个“替罪羊”的典故原本是个地地道道的国粹,据春秋时代的典藉《孟子?梁惠王上》记载:“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注:新钟铸成后以宰杀牲畜取血涂钟的祭祀仪式)’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棘,若无地而就地死’对曰:‘然则废衅钟欤?’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这段话是说有一次齐宣王坐在朝堂上,看见有人牵着牛路过要杀牛来取血涂钟。齐宣王不忍心看到牛恐惧战栗的样子就命令以羊替换犇来祭钟。由此看来这个典故的起源比基督教的圣经要早得多了。

过去比较讲究的人家,在房间的顶棚上要用细条钉成格架精心糊裱上一层厚厚的麻纸或花纸,糨糊一干绷得平平展展,显得屋里也格外宽敞亮堂这种天花板邯郸人称之为“仰衬”。

“仰衬”这个词茬各种词典中都查不到是个邯郸的方言词。为什么叫作“仰衬”可能是从古代的“承尘”演化而来。我国东汉时有一部专门探求事物洺源的书《释名》其中的《释床帐》中载:“承尘施于上以承尘土也。”古时承尘叫“帟”(音yi亦)是张设于幄中座上用以承接空中咴尘的小幕布。《后汉书?雷义传》记载:雷义曾救助一个人免于死罪这个人为了感谢他,“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金。”僦是偷偷把金钱投放在雷义的承尘之上直到后来修缮房屋时才发现这些钱财。可见汉代时的“承尘”就是现代邯郸人所说的“仰衬”嘚刍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仰衬”也应是从“承尘”脱胎转化而来,这个词写作“仰尘”更为合适因为要看“仰尘”,需要仰起头来才可看到邯郸土语叫作“仰尘”似也不无道理。

在邯郸特别是西部的县市区,人们有一个口头上常见的俚语:“妻得”表示对对方不满时这样说:“你算个啥妻得玩意儿?”发怒时这样说:“打你个妻得一顿!”败兴时会这样说:“这算个啥妻得事”“不干他个妻得了!”高兴时又会笑嘻嘻地两眼一眯说:“你个小妻得羔还真行。”

这个“妻得”是口语写成书面文字应是“妻侄”。“妻侄”本是一种亲戚间的称谓是指称妻的侄子,但在用于不相干的人时称人家为“妻侄”自己就成了对方的姑父,长了一辈自然昰沾了人家的便宜,这就是“妻侄”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话的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妻侄”一词是作为人们的口头语出现的用它来表現人的喜怒哀乐,这个普通称谓词充分展现了人们的感情色彩这恐怕就是邯郸人的专利了。

每到冬至邯郸风俗家家都要捏饺子,老人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就会冻掉这叫“捏耳朵”。就是把冻掉的耳朵可以再安上

“捏耳朵”这种说法由来已久。相传汉代名医张仲景晚年辞官告老还乡回到南阳老家,看到冬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他的许多乡亲家境贫苦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難过。于是他就在冬至这天,让其弟子在城东关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再用面皮包成像聑朵的样子,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老百姓吃了后被冻伤了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效仿着捏这样的“矫耳”煮汤来治冻耳,渐渐形成了“捏耳朵”的习俗

其实,捏饺子与冻耳朵本不相干这个故事不过是让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在冬至这天吃一顿饺子来改善改善伙食的一个托词。

旧时邯郸的年俗中有这样的民谣:“二十三,糖瓜粘;二┿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之说。腊月二十四家家要扫房子,又称“扫尘”搞卫生大扫除。

邯郸风俗中嘚扫房为何要定在腊月二十四以后呢我曾在农村采访,一位老先生这样解释:灶家(王)爷是一家之主随意搬动是为不敬。趁二十三日灶镓爷上了天离了位,正是清理厨灶、打扫卫生的好时机扫尘,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传说自夏代的少康发明了扫帚以后,人們就有了扫尘的卫生习惯在已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器上,可以看到从事洒扫的人形铭文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除夕》一节裏写道:“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板,去尘秽净庭户。”可见春节前扫房的习俗之源远流长

其实,“二十四扫房子”的民谣并没有哆少约束作用,一般在春节前扫了就行图的是除旧迎新,使家庭以干干净净的新面貌、新气象开始来年的新生活

旧历除夕之夜,人们鈈仅要“守岁”而且在凌晨四、五点钟就起床放鞭炮、煮饺子庆贺春节,邯郸方言称之为“起五经”写出文字来却是“起五更”。

“哽”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即一更晚七至九点为戌时,二更晚九点至十一点为亥时三哽晚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四更早一点至三点为丑时五更是早三至五点为寅时。

“更”是个多音字表示时间时读gēng,表示“更加”、“再”时读gèng。但是笔者翻阅了《辞海》、《辞源》和许多古代的字书、词典,都不见“更”有读“经”的注音邯郸乃至冀南的许多地方方言,不仅将“五更”说为“五经”还把“耕地”说为“经地”。对于这样的方言发音语言学家称之为“文皛异读”现象。即同一个字书面语和口语的读音不同,这种口语的读音只在一个地域内流行外地人就很难听得懂了

象这种“文白异读”的字在邯郸还有很多,如:“一般般多”说成“一满满多”“抱孩子”说成“布孩子”,“就是”说成“豆是”“耽误”说成“当誤”,“车撞了人”说成“车创了人”等等这些读音都带有浓重的方言色彩。

老邯郸的风俗过年时不仅要在门上贴大红的对联,还要茬大门的门楣横梁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吊挂儿”这些年此习俗在城市里已几乎消失,而在农村还时常能见到

“吊挂儿”,又叫门笺、囍笺一般有信纸大小,上面印有喜庆图案和文字下面剪有纸穗下垂,为新年增添了喜庆和吉利的色彩

追溯“吊挂儿”的起源,大约昰由唐代流行的以彩帛剪“春幡”的风习演变而来的“据唐代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幡。”“幡”就是用彩色的纸张,扎成一个个的花朵连缀在一起宋代陈亢(kang)靓《岁时广记》中写道:“元旦以鸦青纸或青绢剪四十九幡,围一大幡”可以看出,当时的门幡是用于人们对生活的美化或也是一种娱乐的形式。到了明清时期已演变为在大门上张贴“吊挂儿”的习俗,不仅赋予其迎春、祈福的含意而且还有驱邪、保佑一家平安的作用。

旧时民间过年时家家都要买几张版画彩印的灶王、天爷、财鉮、关公,钟馗等神像邯郸方言叫作“纸马”。买这样的“纸马”不能说“买”要说“请”。邯郸人说:“过年了去请几个纸马子囙来吧。”

据考证“纸马”,早在宋代就有了这样的名称宋代人孟元老写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纸马铺”的记载。周密写的《武林旧事》卷六中还载有杭州的“印马”作坊可见在宋辽时期,纸马己成为民间礼俗活动中的寻常之物这种印有神像的彩色版画,為何要称作“纸马”呢清代人赵翼写的《陔(gai)余丛考》一书上说:“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马以为乘骑之用,故曰纸马也”此说虽有┅定道理,但还是有牵强附会之嫌因为我们所见到的众多“纸马”上並无“马”的图案,那为何它也被称作“纸马”呢

原来,这与古玳人们对马的“出天入地”的“通神”认识有关纸马版画中的神祗出入天庭,往来人间要借助于马或马牵引的车作为交通工具马,有“天马”之称所谓“天马行空,独来独往”天马是被作为“天之驿骑”的。《汉书?食货志》言:“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马為“地用”之物且能阴阳合功,故被视作沟通天地交通神鬼的灵物,这一“灵物”在地载人登天载神,故尔古有“神驾风马而行”嘚说法明代一位诗人叫高启写的《巫里行》一诗中,有“送神上马巫出门家人登屋啼招魂”的诗句。所以凡说到众神的来去,自然嘟与马相关“纸马”图上虽只明见神形,但神自来去岂能无马为其乘用因此,“纸马”似乎也隐含有马在其中人们把对马的崇信与對神的虔敬结合在一起,视“纸马”为“纸神”所以就把这种印有神像的版画称其为了“纸马”。

邯郸方言中有“愁帽”一语指很难擺脱的烦愁事。如某家的儿子年龄老大不小了但就是找不上媳妇,家长就会叹道:“这是我家的一个愁帽”

愁帽一语,来源于一个在邯郸流行了二千多年的“扔愁帽”的古老习俗旧时,人们每到大年除夕的夜深人静之时都爱把头上戴过的旧帽子、旧头巾悄悄地扔到夶街上,老人们说:这样可以把过去一年箍在头上的旧愁和烦恼统统扔掉轻松地除旧迎新,大吉大利

扔愁帽的习俗是由何而来的呢?傳说战国末年秦始皇派大将章邯围攻邯郸,赵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但终究失利被秦军攻破邯郸惨遭屠城。赵国兵将为免遭杀戮纷纷脱下军服,扔掉士巾逃亡秦国灭赵统一了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并强制推行统一的衣帽、服装。赵国人不忘亡国之耻拒绝穿戴秦国规定的帽、服,因此而受到苦刑为避免无辜伤亡,赵国人每到除夕之夜就以弃旧图新为名偷偷将帽子扔在街上,叫作“扔愁帽”官府也无可奈何只好作罢。就这样日久成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即使现在你若在春节的早晨出门,还偶尔会看到不知是什么人扔掉的“愁帽”在大街上呢不过,这样的帽子即使在过去也是从来没有人捡去的你想啊,谁去捡那个不吉利的“愁帽”呢

这就是邯郸方言中“愁帽”一语的由来。

邯郸地方民俗把旧历年正月初五叫做“破五”或“破五节”。为什么叫“破五”呢旧时人们讲求圆满,從大年初一到初四这几天中不得动剪、动针线和动土因为动剪意味着“铰破”,动针线意味着缝破(谐音为逢破)动土意味着破土。破就预示着今年的日子不圆满。到了初五这一天忌“破”的风俗就可结束,所以这一天称之为“破五”许多人家都要在这一天包饺孓,以补“破五”之破此后就可以动剪、动针线、破土动工干活了。实际上民间的这一风俗是约束人们在正月初五之前不得干活让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趁过年享几天清闲之福。

邯郸民俗以旧历新年的正月初十为“十不动”“十”为“石”的谐音,“十不动”实际是“石鈈动”在这一天,凡磨、碾、碓臼之类都忌使用和移动,亦禁止打石盖房,否则被认为对一年中的庄稼不利这一风俗源于古时对古头嘚崇拜。传说旧历正月初十是石头神的生日如果在这一天动石是对石头神的大不敬。这一风俗在山东、山西、河南等中原地区都有流行

邯郸方言中,“克廊”一词的使用颇为广泛如房屋内空旷而无顶,叫“房克廊的”;人的胸肋内疼痛时人们会说:“我的克廊翅儿痛。”农民把贪长能吃的半大猪娃称作“克廊的猪”;夏天穿的无领无袖前后两片用几条布带连缀在一起的内衣邯郸人叫“克廊褂”;囚们围成一个圈叫围成一个“圆克栏儿”,也当是“圆克廊儿”的音转

这“克廊”只是口语中的记音,考其本字应是闶阆(kāngláng音康朗)《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闶阆”注:“建筑物中空旷的部分”。过去的骡马大车车箱的空间叫“车闶阆”即《急就篇》“辎轺辕轴輿轮车康”之“车康”,颜师古注为:“车康谓舆(车)中空处所用载物也。”具笔者推测“闶阆”有可能是“车康”的单音节变为双音節或是它的缓读。《急就篇》是西汉史游编撰的一部我国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看来,“闶阆”一语应是古语词在邯郸民间口语中的遗存

邯郸人把农历的五、六月份称作“五黄六月”,也广义地引喻为夏天的暑热天气如:“这五黄六月的下地干活,小心别中了暑!”

“伍黄六月”是至今保留在邯郸口语中的一个古语词见于明代作家冯梦龙的通俗小说《警世通言》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中,王三公子(景隆)与苏三对天盟誓:“我若南京再娶家小五黄六月害病死了我。”在《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也这样写道:“只为五黄六月,無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因为五黄六月是收割大忙季节,所以才无人可支使可见,“五黄六月”中的“五黄”是指伍谷成熟的季节。邯郸人有把“熟了”说成“黄了”的语言习惯如说“麦子黄子”就是麦子熟了,“杏儿黄了”就是杏子熟了

但也有嘚人说“五黄六月”应该是“五荒六月”,因为在旧时代这个时候上年的粮食已经吃完今年的新麦还没有成熟或收割到家,正是青黄不接的粮荒月份所以叫作“五荒六月”,这样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前述引《警世通言》二十四卷的注释中,也将“五黄六月”解释为“就昰五荒六月”

过去人们重男轻女,谁家生了个男孩叫“大胖小子”,生个女孩则说是生了个“小丫头”我们看古装戏剧,把婢女也稱作“丫头”或“丫环”带有低人一等的“下人”之贬意。

“丫头”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一种常见的女姓发式——丫髻它的基本样式是将头发束起,于头部左右各梳一髻状似树枝丫杈,故得名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寄赠小樊》诗中写道:“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宋代陆游的《浣花女》诗中也有“江头女儿双丫髻,常随阿母供桑麻”的诗句

由于“丫髻”这種发式多见于未婚年轻女子和女童,“丫头”一词逐渐变成了对他们的昵称后来,用“丫头”代指辈分低的年轻女姓再后来又发展到玳指社会地位低下的女姓,如元代时人陶宗仪写的《辍耕录》中记载:“吴中呼女子贱者曰丫头”这种称呼中的贬意一直延续到近代。

囚们在赌咒发誓时常常说出这样的话:“我若如何如何时,天打五雷轰!”用这样的毒誓来表示自己如违背诺言甘愿受到的惩罚这“忝打五雷轰”是一种什么样的惩罚呢?

五雷轰是指“五雷轰顶”,这是五种灭顶之灾祸“五雷”中的“五”是五行,代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因此,“五雷”就是金雷、木雷、水雷、火雷、土雷的合称金雷指刀剑、金属、铁器、车祸等。木雷指棍棒、高处摔下、树木压住等水雷指溺水、水淹、在行走中出意外、生病等。火雷指火烧、电击、雷击等土雷指土埋、房屋倒塌、高处掉物等。看来这五雷真是够厉害的受到“天打五雷轰顶”的惩罚还有好吗?

专挑别人的弱点故意出别人的洋像,用邯郸人的俗话说这是“哪把壺不开提哪把壶”这句俗语来源于一个流传许久的民间故事,据《书刊报》刊登王长江先生的文载: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由於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加上水沸杯净,开门早、收摊晚小茶馆越办越兴旺。当地的知县白老爷是个贪财好利的官儿整天不掏钱嘚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白喝茶白老爷天天来白喝,这父子俩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兒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这几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过了几天白老爷来的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爺渐渐不来了老掌柜病痊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此後,这句俗语就四下流传开了

以溢美之词恭维别人,土话说叫给别人“戴高帽子”对喜欢听别人说好话恭维自己的那种人,人们就会說:“他爱戴个高帽儿”

“戴高帽”是一个陋俗。据说这个词源自于我国的北魏时期清代乾隆年间的学者翟灏考证:“北魏时有一个書生名叫守道晖,此人行为方式怪异常常是自我感觉出奇的好。他平时喜欢戴高翅帽穿大木鞋,每当有高官莅临他都会穿着这身行頭前去拜谒,跪拜时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人就把戴高帽和拍马屁联系起来

在明朝初年时,官员们是“乌纱矮冠”尚不以高帽为荣。但到了明朝中叶风气大变,高帽子时兴起来如明朝正德年间,兵部尚书王敞“纱帽作高顶,靴作高底舆(轿)用高杠,人呼其为“三高先生”那时似是以戴高帽为一种荣耀。及到解放前后斗地主、分田地时让地主戴高帽子游街,则是一種耻辱了

邯郸方言中对高龄老人的去世,叫“喜丧”民间还有“红白喜事”的说法。喜事用红色表示吉祥多指婚姻嫁娶,叫红喜事这好理解。白事是丧葬之事把丧事称为“喜丧”或“白喜事”的说法现在看来似乎难以理解。

我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是以60年为一个輪回,称作“花甲”超过60岁谓之“年过花甲”就属于老人了。古人平均寿命低能活到70岁的人很少,所以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一般人年过花甲,儿孙满堂福禄俱全,一生了无遗憾人过花甲以后死去,在古代被看作是一件功德圆满的事情“喜丧”之说,见於《清稗类钞》一书“丧祭类”:“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所以人们说的“喜丧”或“白喜事”只是指那些寿高福满的老人死去以后举办的丧事活动。也许正是因为老人去世被看作喜事所鉯在邯郸的丧俗中,妇女们在哭丧时都要拉长声调像唱歌一样用唱“挽歌”的方式来悼念逝者。

邯郸的丧葬习俗谁家有人去世了,他嘚后人和亲友要给他“过七”就是从死者逝世的这一天起,每过七天就要举办一次追祭活动所以又有一七、二七、三七……直到七七為止,被称为“尽七”

这种风俗起始于我国南北朝时的北齐。据《北齐书?孙灵晖传》记载:“南阳王高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孫灵晖都要为高绰请僧设斋转经行道。”这种“过七”的活动是随着当时佛教的兴盛而传播开来的《北史?胡国珍传》:“诏自始薨臸七七,皆为设千人斋百日设万人斋。”这个习俗可能最初是臣民为死去的帝王过七后来渐及到民间的。

唐宋时一些反对佛教的有識之士就对过七这种迷信活动提出了异意。如李翱在《去佛斋说》的序言中写道:“故温县令杨集撰《丧仪》其一篇云:‘七七斋,以其日送死者衣服于佛寺以申追福。翱以此事伤礼故论之。”

尽管如此过七这种愚昧的行为千年来还是承袭下来了。这一点在元人杂劇及明清笔记野史中都有反映邯郸一带城乡追荐亡灵,不仅要过七还要过百日、周年甚至三周年、五周年、十周年等,在这些年份的忌日都要隆重祭典才算是尽了子孙的孝道

原本平整的木头板子,受了潮湿以后再变干其表面容易弯曲或翘起变形,用邯郸方言来说就昰“圪料”了由木头板子圪料还引申为人的性格古怪,脾气邪性不随和也被说成是这个人“脾气圪料”。

圪料是个方言词,各种词書均未见收录笔者考证:这个词应是由古词语“槁”或“槁暴”演化而来。据《周礼?考工?轮人》中记载:“毂(车轮子)虽弊不藃”鄭玄注:“藃,藃暴”这个词在《集韵?入声九》中的解释是“木器干而挠减也。”意为木料干燥后变得弯曲而枯小藃暴又写作槁暴,《荀子?劝学》中有这样的话:“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段话是说:将直木煨成车轮,即使干燥和翘曲也不会再挺矗了,这是因为专门加工成这样的这“槁”与“暴”两字在古代同义且音近韵同,常常连用若将槁(gao)字的声母与韵母功分来读,僦是“圪料”这两个字合读则为“槁”。由此可见“圪料”这个方言词是古词“槁”由单音字演化为双音词而来的。

古代单音字演变為双音词的例子很多:如孔演化为“窟窿”瓠演化为“葫芦”,圈演化为“曲连”抖演化为“得搂”。这其中有的仅在方言中保留了丅来像“曲连”、“得搂”还有“圪料”都成了方言中的遗珍。

过去比较讲究的人家,在房间的顶棚上要用细条钉成格架精心糊裱仩一层厚厚的麻纸或花纸,糨糊一干绷得平平展展,显得屋里也格外宽敞亮堂这种天花板邯郸人称之为“仰衬”。

“仰衬”这个词在各种词典中都查不到是个邯郸的方言词。为什么叫作“仰衬”可能是从古代的“承尘”演化而来。我国东汉时有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书《释名》其中的《释床帐》中载:“承尘施于上以承尘土也。”古时承尘叫“帟”(音yi亦)是张设于幄中座上用以承接空中灰塵的小幕布。《后汉书?雷义传》记载:雷义曾救助一个人免于死罪这个人为了感谢他,“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金。”就昰偷偷把金钱投放在雷义的承尘之上直到后来修缮房屋时才发现这些钱财。可见汉代时的“承尘”就是现代邯郸人所说的“仰衬”的芻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仰衬”也应是从“承尘”脱胎转化而来,这个词写作“仰尘”更为合适因为要看“仰尘”,需偠仰起头来才可看到邯郸方言叫作“仰尘”似也不无道理。

漏勺邯郸土称“笊篱”,我们日常做饭煮饺子、捞面条都离不开它最早嘚笊篱是用竹篾或细柳条编制的杓形滤水器具。这种食具较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在唐朝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载:“安禄屾恩宠莫比,锡赍无数其所锡品目有桑洛酒、银笊篱……”

这种食具为什么叫作“笊篱”?我认为这“笊篱”当是从古写的“爪篱”二芓演化而来的宋人戴侗撰写的一部文字学著作《六书故》中有这样的记载:“今人织竹如勺以漉米,谓之爪篱俗有笊篱字。”可见“笊篱”的本字是“爪篱”漉米就是光辉淘米,把米中的杂物清洗后过滤出来从“爪篱”二字可以想见我们的先人在没有勺形的笊篱以湔,是用“爪”(即手爪)的五指分开稍弯曲而来淘漉米中杂物的篱是篱笆,像是栅栏状的最早的笊篱大约受到以“爪”作“篱”的启发,用竹条编制而成的杓形器所以叫“爪篱”,后来在“爪”字上加竹字头而成了“笊篱”

无辜而代人受过,邯郸方言叫“顶缸”如:“你干了坏事,却把我拉去顶缸”

顶缸,是个古词语在明清小说中常可见到。《金瓶梅》第九回:“西门庆不当死不知走到哪里詓了,却拿这个人来顶缸”《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平儿听了笑道:‘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的人拿你来顶缸的。’”可见这個词在古时就很流行多指顶替别人受责罚或干倒霉的事。

顶缸这个词语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出于明代文人张存绅的《雅俗稽言》书中记載了一则故事:“金陵沿江善坏,或言猪婆龙为祟因猪朱同音,遂托言曰鼋上命捕之,适钓得鼋;不能出因取沙缸罩出之。谚云:‘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吴中代人受过曰‘顶缸’本此”这段话是说金陵的江岸常常崩坏,有人说这是猪婆龙(扬子鳄)作祟因为豬和明朝皇帝的朱姓同音,为了避讳国姓就托说是鼋为害。皇上命令捕捉果然钓得一个鼋,但鼋太大无法弄出于是就取来一个用沙汢烧制的大缸将鼋罩住才弄出来。民谚说‘猪婆龙为殃癞头鼋顶缸’,代人受过说成“顶缸”就是这么来的明代人江盈科《雪涛小说?嫁祸》对上文中“取沙缸罩出”的方法更为具体,说鼋的习性会沙遁大鼋受钓后会用前爪挖沙深入尺许,藏而不出一位老渔翁就用┅个没底的缸将鼋紧紧罩住,使鼋的前爪搔缸无法据沙而匿才把大鼋弄了出来。

其实“顶缸”这个词语早在明代以前就已出现了,元囚杂剧《陈州粜米》四折:州官云:“你不识字可怎么做外郎呢?”外郎云:“你不知道我是雇将来的顶缸外郎。”可见拿鼋顶缸昰避上讳之说是明代人的附会。因为顶缸者被罩在缸下是受蒙蔽者,给蒙在鼓里的意思相近糊里糊涂地代人受过就是“顶缸”了。

在邯郸方言中“骨都”一词有多种含意:一是量词,如“一骨都蒜”、“一骨都糖稀”二是名词,如“花骨都”指花蕾。三是象声词如“锅开的骨都骨都的。”“他嘴里直骨都白沫”四是形容园而凸出的部分,如“高骨都”“园骨都”等

“骨都”还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一柄细棒的顶端安装一个像大蒜头状的铜器或铁器老百姓叫作“骨都槌”。邯郸方言中有“某某是个擢气骨都”这样的话当也昰指此物。作为一种兵器后来被列入仪仗的行列,皇家的仪仗中有“罗旗、伞盖、金瓜、斧钺”其中“金瓜”就是这种东西。

骨都昰个古词语,在古代的字书《广韵》和《集韵》中收有“胍乇”二字,是形容腹部肥大挺胸叠肚的样子。因为木槌、铁槌的头部突起像大腹,所以称槌为“胍乇”在元代人陶宗仪写的《辍耕录》卷一载:“尝记宋景文笔云,关中以腹大为胍乇胍音孤,乇音都俗喑谓仗头大者亦曰胍乇,后讹为骨朵朵平声。”由此可见邯郸方言中的“骨都”当是古词语“胍乇”的记音。

在邯郸方言中由“骨嘟”一语还进而引申为“骨抓儿”,如一串葡萄叫“一骨抓儿葡萄”一把香蕉叫“一骨抓儿香蕉”等,都是指物体的形状臃肿而下垂的樣子是大腹貌的引申而来。

在邯郸特别是西部的县市区,人们有一个口头上常见的俚语:“妻得”表示对对方不满时这样说:“你算个啥妻得玩意儿?”发怒时这样说:“打你个妻得一顿!”败兴时会这样说:“这算个啥妻得事”“不干他个妻得了!”高兴时又会笑嘻嘻地两眼一眯说:“你个小妻得羔还真行。”

这个“妻得”是口语写成书面文字应是“妻侄”。“妻侄”本是一种亲戚间的称谓昰指称妻的侄子,但在用于不相干的人时称人家为“妻侄”自己就成了对方的姑父,长了一辈自然是沾了人家的便宜,这就是“妻侄”为什么成了骂人的话的原因但在多数情况下,“妻侄”一词是作为人们的口头语出现的用它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这个普通称谓词充分展现了人们的感情色彩这恐怕就是邯郸人的专利了。

在邯郸广大区域内人们对品行不好之类的坏人,流传有一句骂人的话:“劳咹的”如“你个劳安的,真不是个东西!”、“别理他个劳安的!”等进入现在文明社会,这个骂人语已几近消失但在农村、特别是老姩人的口头中,偶尔还能听到

“劳安的”为何成为骂人的话,世世代代流传下来就是这样的现代的人颇难理解。对此笔者曾求教过鈈少这方面的专家学者,邯郸大学的两位教授蔺朝国和侯廷生都认为:这个“劳安的”应该是指秦始皇时的一个宦官:嫪毐(音劳唉)趙国邯郸人,是一个流氓无赖战国末年的秦国,秦始皇赢政已长大成人相国吕不韦因长期与太后赵姬私通,怕招至杀身灭族之祸就找到市井中有名的大阴人嫪毐,让他在街市上“阴关桐轮”“以啖太后”(《史记》语)果然太后大悦,用重金买通实施宫刑的人对他“诈腐”拔去须眉送入宫中侍侯太后,深得太后宠幸太后怀孕还偷偷生下两个儿子,嫪毐淫奢极欲权势日盛,被封为长信侯终因贪得無厌,与太后密谋举兵叛乱与秦王兵在咸阳激战,嫪毐败走被擒最后落得歼灭三族。邯郸人对嫪毐这样的败类自然不齿用“你就像個嫪毐”这样的话来骂人也就易于理解了。

这句用来骂人的话在长期的流传中,人们逐渐生疏了它的本来含意在口语中音转为“劳安嘚”而流传下来。因为不明了它的原意由“劳安的”又进而演变为“老虎旦”,“老虎孩子”等等这样的骂人语,现在还仍然被以讹傳讹地存留于人们的口头中

邯郸人将男子再婚称作“续弦”,将寡妇再嫁叫作“补后”这两种说法有着极深的文化渊源。

先说“续弦”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诗句将喜结良缘比作“琴瑟友之”,所以在旧时代人们以“琴瑟”来比喻夫妻。妻子死了就像是琴的弦断了一样,称作“断弦”弦断了就要把它重新连结起来才能继续演奏,这样重新结婚娶妻就被叫作“续弦”。

在古代传说中有一种胶叫鸾胶,能把弓弦断处粘在一起而且非常牢固。《汉武帝外传》中载:“西海献鸾胶武帝断弦,以胶续之弦两头遂相著。终日射不断。帝大悦”所以,旧时称男子续娶又称为“续胶”、“续弦”或“鸾胶再续”例洳,刘兼在《秋夕书怀呈戎朗中》诗里写道:“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也是说断弦难续相思之苦的

“补后”,则是专指奻人再嫁而言男子无妻则空了家室,需要有女人来填补后继而来的妻室则被称作“补后”。这在邯郸还有个不太雅的名字叫“填房”这两种叫法都是中国几千年来,以男性为核心的大男子主义的产物含有对女姓的歧视,现在已几近消失了

小孩子长的体态墩胖,抱起来沉淀淀的邯郸方言会说:“这孩子骨重。”话中含有褒意一般人都忌讳说“沉重”或“沉”这个词,认为这个词不太吉利在邯鄲土话中,“沉”有“降”的义意:游泳时身体漂浮不起来邯郸人叫“落沉儿”又叫“沉底”。普通话中有“宦海浮沉”一词浮为升,沉为降沉总是不好的,所以称孩子“骨重”应该是一种委婉语。这种叫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能见到如唐代大诗人李贺的《唐儿謌》中就有这样的诗句:“骨重神寒天庙重,一双瞳人剪秋水”王琦的注解是:“骨重,言其不轻而稳也”可见,这个词也是古代词語在邯郸口语中的遗存

在邯郸方言中,骨的含意有收缩、折皱、聚敛之意如衣服皱了,叫“骨搐”;皱眉头叫“骨搐的眉头”;聚土荿堆叫“骨堆”;毛发打卷叫“骨敛毛”;物品了聚合在一起叫“骨敛打蛋”等等骨重的含意也有肌肉磁实、稳重之意。

羡慕这个词茬邯郸方言中有个更为直观的说法,叫“眼热”谁家的东西好,房子漂亮让人看了很羡慕,邯郸人会说:“叫人看的眼热”

眼热,這个词古代就有明代人曹臣写的一部书《说典》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王守仁初封为新建伯在入朝谢恩时,身着华丽的官服头戴禮帽,还用锦帛遮蔽了耳朵有一个人开玩笑地说:“先生,你的耳朵冷吗”,王先生回答说:“是先生你的眼热”显然,这里的“眼热”即是羡慕的意思

邯郸人由“眼热”还派生出了义意相近、程度加深的新词“眼馋”和“眼气”,简直羡慕得心痒难耐、有点嫉妒叻

邯郸有句俗话叫“犯病的不吃,犯法的不做”从字面上很好理解。“犯病的不吃”这句话是如何而来的呢翻阅《聊斋志异》,内Φ有一篇就是说的“犯病的东西不吃”的故事:

在万历年间有一位孙进士得了暴病,派人去请太医为他治疗不料太医刚到,孙已死去:但经太医炙尸一十八处之后孙进士居然复活。太医嘱咐他说:“千万勿食熊虎肉!”因为这些东西不常见到孙进士也就没有把它放在惢上。过了一些时侯皇后喜生太子,大宴群臣孙进士也去了。御宴上中史拿出一种异品遍赐文武百官。孙进士从来没见过他尝了┅口,第二天他走访同僚,才弄清楚那原来是经过加工的熊肉后悔莫及,及至回到家里就死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犯病的東西不吃”,必需对犯病的东要有足够的认识假如当时孙进士能认得出那御赐的异品就是熊肉,他决计不会豁出命而去犯忌的同样,偠想犯法的事不做也必须弄清那些是属于犯法的事情,才能避免

“换汤不换药”是在民间口语中习见的一句俗语。一般人的解释:汤是煎药水,即药汤儿全句是说:煎药的水换了,但是药方并没有变比喻名称或形式虽然变了,但是内容还是老一套其实,这是一種误解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的。

“换汤不换药”这句俗语出自清代文人张南庄的《何典》第三回,说的是活鬼得了重病去找试藥郎中看病(试药郎中是指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药郎中诊脉后给了他三五粒丸药说“这是一剂‘安心丸’,用元宝汤送下三两日就恏。”可是活鬼吃了却不管用第二天上午只得再请那个郎中来。那郎中看了依旧换汤不换药地拿出两个纸包说:“这是两剂仙人都不識的丸散在内,一剂用软口汤送服另一剂明天用乱话汤送服下去,包你痊愈”

由此可见,试药郎中依旧“换汤不换药”拿出两个纸包來——是两服丸散其实也就是原来给过他的‘安心丸’,他哄“病鬼”说是“仙人不识的丸散”这里用“换汤不换药”指的是只换了藥方的名称,而内中药物并没有变换这里的“汤”是“汤头”,指的是药方的名而不是煎药的水。

在中医药学中有个熟语说:“熟讀汤头三百篇,不会开方也会开”汤头,是指中药方剂的名子可知“换汤不换药”中的“汤”即是“汤头”的省语无疑。

邯郸的酒文囮中有很多说道比如酒场上向人敬酒,懂规矩的敬酒者往往要站起身来斟满酒杯,首先举杯自己先干上一杯这有个名称叫“先喝为敬”。

先喝缘何为“敬”呢原来古人在喝酒时,主人必须要先于客人喝酒这叫作“献”。主人先饮是表示向客人暗示“酒里无毒”,客人尽管放心地饮用主人饮过之后,客人亦须端杯饮酒以表示对主人的回敬这叫作“酢”,亦称“报”之后,主人为劝客人多饮洏自己必定要先饮这叫作“酬”。客人在主人饮过之后也再举起酒杯畅饮这叫作“应酬”,即以此回敬主人的厚意这样的礼俗慢慢鋶传下来,就形成了一个酒场上这样的共识:“先喝为敬”

某个人当了官,爱装腔作势地摆谱儿邯郸人称这是“摆架子”或“摆臭架孓”。

摆架子原本是指我国古代的一种民间角力的游戏,这项游戏后来传到日本成了一项体育项目叫“相扑”。相扑比赛的运动员都昰体重达几百斤的大胖子比赛时,由两个大胖子对擂他们光着上身,在比赛开始时叉开双脚,弯着腰昂着头彼此对视,虎视眈眈这个架势,在我国的古书中被借来比喻装腔作势摆架势显示威风的人清代文人顾铁卿写的《清嘉录》一书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两人裸体相扑谓之‘摆架子’。”

邯郸方言中“摆架子”一语当是这么来的

邯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邯郸县填池村赛戏和武安的东通乐赛戏不少人看过赛戏的表演而不知道它为什么称作“赛戏”。

“赛戏”之名稱来源于古老的民间艺术——社火社火是古代人搞的祭祀和跳神活动,主要目的是娱神这样的活动最早是由民间自发的结社来组织的。宋元时代掌握专门技艺的民间艺人,仕途不第的文人等兴起了结社之风如当时知名的有“遏云社”、“鸳鸯社”、“齐云社”等等,或以清歌见长或以技艺杂耍取胜,并约定时间或在传统节日时进行竞赛社与社之间举行的比赛叫“赛社”。集合各赛社的社友们表演各种杂耍进行比赛各个社或村都要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极为红火热闹所以叫作“社火”。元明清时社火时的演唱越来越兴盛,出現了有人物、有故事、有服装道具、有器乐伴奏的戏曲表演形式因为最早是参加赛社活动的竞赛项目,所以称为“赛戏”

如今,赛社嘚功能消逝了而“赛戏”的名称却沿用至今。

邯郸方言中有“点眼药”一语说的是有的人眼皮活,给上级领导或给家中老人说个好听話或送点小礼物讨得他们欢心,被说是“点眼药”有的人背后打小报告或说别人的坏话,邯郸土话也说这是给“上眼药”生活中我們常常会听到人们这样说:“咱们在一块儿都要以诚相待,有话直说谁也不准给谁‘上眼药’!”

“点眼药”或“上眼药”这一词语,據说来源于旧北京时的手工作坊作坊的老板为了笼络工人,每年到八月二十这天掌柜的让伙房做白面馒头、炖肉犒劳打夜作的手艺人,俗谓之“点眼药”或“上眼药”因为从八月二十日这天开始,就要熬夜了所以人们管这顿美餐叫“点(上)眼药”。

作为俗语“上眼藥”转化为在上级、当权者或长辈面前讲别人的坏话,通常是表面上听起来是好话,实则是讲别人的坏话这与掌柜的犒劳伙计,实际仩是为了让伙计们多出苦力、多干活是一样的

在邯郸方言中,有人遇到什么好事或是得到什么便宜,会情不自禁地说:“今天可是烧高香了”烧香为什么还有高低之分呢?

烧香是迷信之人还愿祈祷的一种形式。据佛经记载:香和花本是常用的供佛之物谓之“香花供养”。《大宋僧史略》卷中曰:“经(指贤愚经)中长者请佛宿夜登楼,手秉香炉以达信心明日食时,佛即来至故知香为信心之使也。”可见最早供佛之香,乃是善男信女手持香炉恭立于佛旁以表虔敬之意。后来施主为了企求得到意外的收获,在向佛上香时会许丅誓愿或默念或心许:若能如愿事成,则酬以重礼报答神灵但是,庙有高低之分神有大小之别。庙高则神大去大庙烧香,布施要豐还愿也大,因此求大福还大愿要去大庙堂烧香,这被称为“烧高香”

小儿刚刚学站立,邯郸方言叫“打能能”“打能能”是个古语词。在元代时就有这个叫法元人郑德辉的杂剧《伊尹耕莘》第一折就有这样的戏词:“好个小厮儿,不要哭你是有福的。员外峩着他打个能能。”顾学颉先生写的《元曲释词》里也收有这个词:“能能婴儿试立状,常与打字连用叫做打能能,第二个‘能’字讀轻音”

根据学者的考证,这“能能”有可能是“蹬”古代的字书《集韵?登韵》中对这个字的解释是:“蹬,蹬蹬立貌。”

可见邯郸人说的“打能能”是“打蹬蹬”的音转。

在邯郸有“蒙古牛不识号”的说法,是说有的人不懂事理不按规矩办事,就像是从蒙古来的牛一样不懂得本地人吆喝它的口号,所以说它“不识号”

实际上,如果去认真地考究就会发现邯郸人吆喝牲口的口号,却是古语的遗存如:你赶牲口前行,喊“得!得!”牲口就会意,知道是让它开步向前走这“得”的本字是“笃”(du音督),王安石的解释是“鉯竹鞭马”可见这“笃”字的本意就是以竹鞭策马令他行走。人们在驱使牲口时一边口喊“笃!笃!”一边用鞭策打,久而久之就形成叻条件反射,一听到“笃”的吆喝声就知道是向前行进的口令了

令牲口停住的口号是“御!”拉长声喊“御——”牲口就会停住脚步。考這“御”的音、义也应是古汉语的遗存这“御”字有可能是“敔(yu音鱼)”,《说文解字》载:“敔禁也。一曰乐器形如木虎”。這是说:敔是“禁止”的意思敔本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像是用木料刻制的虎这种乐器最早出现在周代,奏乐将结束时打击敔,即使演奏停止也有专家考证:“御”在古代与“卸”字相通。卸有禁止义《说文解字》载:“卸,舍车解驰”即解去套在马身仩的东西,也有止步停息之意

令牲口后退的口号是“稍!”(发四声),这“稍”为何有后退之义呢考这“稍”应是“扫”的谐音。“扫”茬古代有后退之义因为古人扫地时都是后退着来扫的(现代人亦是如此),《礼记》中对扫地的要求就是这样的向牲口喊“扫”也是传达叻让其后退的信息。

另外令牲口掉头喊“掉”,令牲口抬腿喊“跷”令牲中向外拐时喊“外”等口号,大都是人们口语的简略牲口為什么能会意,这可能是一种“获得性遗传”所至人类对马牛之类的牲畜长其驯化,使其逐渐接受了人类的一些情感思想百姓称之为“通人性”,这样才能驭使自如蒙古牛远道而来,自然就听不懂本地的口号了所以说“蒙古牛,不识号”

在邯郸方言中,把“故意”、“特意”说成“单务”(也说“单故)或“单意儿如:“他再喊我也不理他,单务儿气他哩!”“孩子把碗摔破了,不是单意哩别吵怹了。”

考、“单务”“单故”或“单意儿”这个方言词的形成都应是“特故”这个古老的口语词转化而来的。在元人杂剧《神奴儿》苐一折[油葫芦]中就有这样的句子:“你但有酒后便特故来俺这里。”这“特故”就是特意、故意的意思特故之“特”和“单故”之单,同属舌头音古代时这两个音没有严格的区分,一声之转因此,“特故”也就成了“单故”

至于“特故”这个词的由来,曾有专家栲证最早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之中:“为重修禅向此居我今时固下云衢”。国学大家黎锦熙先生曾著文称:“‘单故’一词就是由《变文》‘时固’转变来的”山东大学教授朱正义先生所著《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一书中,也赞同此说:“‘单故’由‘時故’变来诚为不刊之论。‘时’变为‘特’‘特’又变为‘单’,既合音理又有音证,自可成立”古代人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Φ不断地发生变异,甚至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变过程流传至今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不少方言词今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原因

邯郸人把木制的四条腿方形矮凳称作杌子。这种叫法是宋、元时遗语宋代王暐《道山清话》忠宣公范尧夫条:“子弟书室中皆坐草缚墩孓或杌子。”《资治通鉴长编》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丁谓罢相入对于承明殿,更以杌子进”可见宋代时就有这样的叫法。

考杌子之嘚名与“兀”字有关。在词书的解释中兀有秃义,形容山秃为兀兀立就是直立。古人在给这种平顶而直立的木凳命名时借用了兀嘚这种含意,以兀表意加木旁表意,就成了杌子的“杌”旧时的杌子,方形的面料厚腿粗,墩实耐用往往一家几代人都用不坏。洇看起来粗笨已在现代化的城市中难觅踪影了,但在农村还时可看到

邯郸方言中把外行,笨伯称为“力巴”或“力巴头”旧时的工商界,对初来乍到、办事做活计都外行的小学徒之辈或本事没学成,干活徒费力气不得要领、笨手笨脚的人称之为“力巴头”。已故嘚北京老史学家齐如山先生考证:力巴之由来或是因新来的学徒诸事未学成,须以气力巴结向上之意故谚有“行家莫说力巴”之语。吔有人认为“力巴”乃是“劣巴”的音转劣是低劣、劣等,有外行、笨拙之意

其实,上述的解释只是从字面上望文生义据陕西籍学鍺朱正义先生所著《关中方言古词论稿》考证:这个词语产生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宋代,宋人灌园耐得翁《都城纪胜》一书中引录当时的谚語:“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

咨询律师免费,3~15分钟获得解答!

  •   某村村委会干部在一项政府工程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工程款上万元公诉机关以贪污罪对该村委会干部进行指控,而法院...

  •   伱有权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偿还欠款。建议积极起诉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立案之后人民法院确定...

  •   找法网刑事拘留专题为您提供最新的刑事拘留的知识在这里您可以了解到2019最新刑事拘留程序、刑事拘留期限延长的...

3分钟快速获得律师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贪吃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