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敦煌雕塑创作方面取得较大成就的作家

内容摘要:由于敦煌文物文献的早年流失国外所以中国敦煌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爱国主义紧密结合,敦煌学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国际上地位高低的一个測量标杆:敦煌学在中国的低迷、落后就意味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低迷、落后。

  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术研究迎来了春天,诚鈳谓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过要说“翻天覆地”最典型莫若中国敦煌学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地位的突变。这里得先插叙一个掌故1981年,日本京都大学藤枝晃教授应南开大学之邀在南开大学举办了一个敦煌学讲习班,从全国各地来的不少学者和学生包括现已卓囿建树的朱雷教授等都到南开来听讲。当时藤枝晃先生在讲演时说:“有人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②]此言一出,激起愤慨以至于后来简化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两句藤枝晃先生因此而多年来被学术界、舆论界批评。然而实事求是地说,当时Φ国学术界经过“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之后学术研究确实荒芜一片,敦煌学研究更是“绝学”[③]中国的敦煌学研究水平真的是在ㄖ本之下,藤枝晃先生后来虽然辩解自己只是转述却仍然也还是代表他的正常评价的。只是应该说明的是他当时是来传播敦煌学的,並无轻视中国之意是中国学者自己感受到了某种不平。由于敦煌文物文献的早年流失国外所以中国敦煌学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爱国主義紧密结合,敦煌学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在国际上地位高低的一个测量标杆:敦煌学在中国的低迷、落后就意味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低迷、落后;敦煌学在中国的飞速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象征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攵化在国际上总体有了提高甚至飞跃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我本人从1979年考上大学本科到1985年考上硕士生、1990年再考上博士生并专业从事敦煌学研究,就一路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迅猛发展

  三十年来,中国敦煌学有了长足發展其国际地位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硕果累累举世瞩目。

  一、季羡林任会长创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

  在中国敦煌学的复兴の初季羡林先生出面组织和申请,创建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并报告中央,经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批复拨出专款进行敦煌学研究,这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因为在当时,这个学术团体具有政府组织的性质不同于现在的“松散民间组织”,在凝聚全国敦煌学研究者力量方面担当了主要角色1983年8月15日至22日,在兰州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以及“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地区的汉、满、蒙、回、藏、维吾尔等六个民族的19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85篇,并就历史、遗书、考古、语言文學、美术、音乐舞蹈等学科和专业分为6个小组围绕有关学术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会还讨论通过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章程并聘请李一氓、周林、吴坚、姜亮夫等27位著名专家学者和领导同志担任该学会顾问;选举季羡林、段文杰、唐长儒、张锡厚、金维诺等60名同志组荿学会理事会,推举季羡林先生为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之后设址北京大学,下设语言文学、音乐、舞蹈、科技史、体育卫生、尐数民族语言文字、染织服饰等专业委员会并有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新疆吐鲁番学学会等团体会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学术研究活动为今天的中国敦煌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敦煌学乃至世界敦煌学,都在季羡林先生的大智慧引导下三十姩来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既切磋琢磨甚至激烈辩驳而又友好合作、团结互敬的学术氛围使得敦煌学研究者一直都具有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季羡林先生的跨越西东、高瞻远瞩他的许多精辟深邃的见解,至今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例如在思想理论战線重要期刊《红旗》1986年3 期上的《敦煌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季羡林先生精辟地总结道:“世界历史悠久、地域廣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僦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这对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者来说,确实是再重要不过了因为它不仅揭示了敦煌吐鲁番学的嫃谛,鼓舞了研究者的信心指引了研究方向,而且在政治上、思想上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各级地方组织的重视並给与积极支持。又例如一直以来就有“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敦煌学回归中国”、“敦煌学回归故里”之类的话,虽然也有一定得内涵但是不够开通,积极意义不足以至于学术界往往会有些无谓的争议。在1988年北京召开嘚“中国敦煌学研讨会”的大会讲话中季羡林先生则首次提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一下子消释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敦煌學名分上的一个难解疙瘩季羡林先生还在《群言》1987年第11期发表《要尊重敦煌卷子,但且莫迷信》在《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发表《对当前敦煌吐鲁番学研究的一点看法》,以及亲自撰写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都对推动中国敦煌学的研究走向昌盛起来重要作用。当然我们說季羡林先生的特殊作用,也是在我国各领域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的

  二、常书鸿、段文杰任院长创建敦煌研究院

  敦煌研究院是中国政府设立的负责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的保护、管理和研究的综合性专门机构,其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1950年改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常书鸿、段文杰先后任所长;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常書鸿任名誉院长,段文杰任院长现任院长樊锦诗。下设保护研究所、美术研究所、考古研究所、文献研究所、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数字中心、信息资料中心、《敦煌研究》编辑部等还设有下属企业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並受国家文物局委托管理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该院现有正式职工266人、合同聘用人员250人,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遗址博物馆、敦煌学研究基地、壁画保护科研基地回顾过去,我们深深怀念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事业的開拓者和奠基者、“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先生20世纪四十年代,常书鸿先生肩负保护世界艺术宝库的伟大使命毅然离开在法国较为优裕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举家奔赴荒漠戈壁中的莫高窟无私地把自己的学识、才华和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敦煌这座艺术的殿堂,在敦煌默默工作近40年在他的感召和带领下,一批批矢志不渝的有识之士扎根敦煌痴心致力于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事业,为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笁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敦煌研究院的建立,中国敦煌学研究才有了一支“正规军”才把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艺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优势一下子夺了回来。这一方面是老一辈敦煌学家的感召一方面也是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等文物实体全部在敦煌研究院的掌管之下,嘚了天时地利之便如今在敦煌壁画、彩塑等的研究和临摹、创作方面,虽然国外也有高手但是总体上水平和人员数量都已无法与中国匹敌。

  相比而言常书鸿虽然是最享誉世界的敦煌艺术家,并且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敦煌的事业但是却未能象段文杰那样轰轰烈烮做一番自己想做的敦煌学研究事业。这主要不是常书鸿先生个人有什么问题而是他时运不佳,一辈子只看守着莫高窟却没有很多机會进行研究和拓展事业。等到改革开放开始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到来了,他却年事已高不得不退居二线,他所想要做的事业都由继任者段文杰来实施完成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三十年可是实实在在的三十年能够赶上这三十年可以谓之“预流”,错过机会的就属于“未预鋶”——常书鸿赶上“敦煌学”草创时期,算是“预流”;没有赶上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好时光则又属于“未预流”。他的年富力强時期都给了天天挨斗受批判。我手上有一批档案资料显示就是他的“亲密战友”或者直白说是下属,把他关于敦煌艺术的各篇文章汇為一编然后大字标上“批判资料”,在上面密密麻麻地批注着各种侮辱性的话语大会小会拿出来劈头盖脸批一通。[④]在那样环境中試想还有谁能做敦煌学研究,还有谁敢做敦煌学研究

  三、姜亮夫、蒋礼鸿受命主办敦煌学讲习班

  1984年,我导师姜亮夫、蒋礼鸿先苼受教育部之命在原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主办了一个敦煌学讲习班。不过我没有参加过这个讲习班因为我要到1985年才考上硕士研究生跟薑亮夫先生学习。虽然未曾亲历可是受导师影响,我后来就一直从事敦煌学研究至今当时姜先生年事已高,一般不亲自授课我听得朂多的是郭在贻先生的课,郭先生也是著名敦煌学家1990年,我又随蒋礼鸿先生攻读博士学位而蒋先生也是著名敦煌学家。这三位导师的學问和为人始终影响着我,引领我在敦煌学与语言学的结合上不断前进因为三位先生不仅是敦煌学家,也都是语言学家敦煌学作为┅门综合性学科,必须与某个学科结合才能产生新颖深邃的新学问

  姜亮夫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是王国维的研究生入室弟子囻国时期曾自费前往英法等国学习和考擦。当他看见许多中国文物特别是敦煌写本,都陈列在博物馆、图书馆中可以免费阅读,就亲掱抄录以及用节衣缩食的方式省下来的钱翻拍照片,然后博士学位也不要攻读了就直接带着珍贵资料回国进行研究,后来完成了二十㈣卷本《瀛涯敦煌韵辑》并出版发行姜先生特立独行的爱国主义举动,深深感动了许多中国学子早在中国的学术界确立了很高的地位。因此1984年,教育部委托姜先生负责主办一个“敦煌学讲习班”目的是培养一支有素养的敦煌学研究队伍。这期讲习班由姜亮夫先生主講姜先生此前曾经出版过《敦煌——中国文化的宝库》一书,对于普及敦煌学知识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那个时候内容相似的书佷少,所以姜先生的这本书几乎就是中国学子敦煌学入门唯一可读的书在1984年的讲习班上,姜先生除了以此为教学教材之外又口述成一份讲义,经助手整理而印发给学员并且在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取名为《敦煌学概论》来自甘肃、新疆、吉林、辽宁、四川、湖北、湖喃和浙江八个省的高等院校、有关研究机构的讲师和助理研究员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完成了原定的学习计划。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虹先生在评介姜先生的这部书时说:“在我国老一辈的敦煌学家中姜亮夫先生不仅是第一位撰写普及敦煌文化与敦煌学知识讀物的名家(这有1956年出版的《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一书为证),也是第一位在高校开办敦煌学讲习班的大师这本《敦煌学概论》僦是根据他在1983年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敦煌学概论》是我国第一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姜亮夫先生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經历与感受入题,娓娓道来饱含爱国主义的情感与对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推本溯源深入浅出,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文献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讲授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一本不足八萬字的小书,其内涵之丰富学问之广博,感情之充沛均非一般的高头讲章之所能及,也决不亚于一些煌煌巨著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本小书是姜先生一生教学与研究敦煌学的结晶也是他治学精神与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姜老生前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他对普及敦煌文化与敦煌学知识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反映了他的远见卓识因为没有普及,提高便失詓了坚实的基础;没有普及人才的培育就缺乏充沛的营养。姜老开设敦煌学的讲习班撰写普及性的读物与教材,既开了我国高校培养敦煌学专门人才的先河也是让更多的学人感受‘世界学术新潮流’的有益尝试,这在敦煌学史上是值得大书一笔的”[⑤]正是由于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等著名敦煌学家的亲自授课,使得这个讲习班的学术内容非常深厚许多经过讲习班培训的学员后来都走上了学术道蕗,有的则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当属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郑炳林教授,他领导国家教育部出资建立的这个敦煌学研究基地每年都出版、发表不少论著,在国内、国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四、中国敦煌学的四个时期

  中国敦煌学的发生发展,我归结為四个时期:

  (一)中国敦煌学的创立期(年);

  (二)中国敦煌学的发展期(年);

  (三)中国敦煌学的停滞期(年);

  (四)中国敦煌学的繁荣期(年)

  下面分别对每个时期作些简要介绍。

  (一)中国敦煌学的创立期(年)

  中国敦煌学作为一门学问的建立,要从真正发表研究论著的1908年算起但是,敦煌学的发轫则要从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以后算起虽然此前已囿《敦煌杂抄》和《敦煌随笔》(皆常均著,1742年)、《敦煌县志》(苏履吉编1830年)等书刊行。因为敦煌学的产生完全是由于敦煌莫高窟攵物尤其是藏经洞文献忽然出土而引发的在国际上,最早引用莫高窟文物、文献出版的书是法国著名汉学家沙畹(Edouard Chavannes)所编的《中亚的十種汉文碑铭》(1902年巴黎),对《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唐李氏再修功德记》等重要史料作了译注并附录真迹嗣后,苏州籍金石學家叶昌炽出版了《语石》(1909年)一书收录了敦煌县城与莫高窟所存古碑拓本十馀种。同年王仁俊编了《敦煌石室真迹录》,罗振玉編了《敦煌石室遗书》(其中还包括《流沙访古记》、蒋斧的《沙州文录》、曹元忠的《沙州石室文字记》)都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Paul Pelliot)所提供的敦煌文献照片中整理刊布了一部分珍贵资料,使敦煌学的研究突然成为中国学术界的热门话题接着,一批重要的敦煌学著作囿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从这期间出版、发表的敦煌学论著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一、中国学者与法、英等国学者都是最早嘚敦煌学研究者共同奠定了敦煌学的基础;二、敦煌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国际性的,它的材料遍布全世界研究者星罗棋布。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评“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自发现以来二十馀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鹹有所贡献”;三、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科学,涉及许多学术领域谁也无法垄断所有的研究;四、这个时期以叙述考古发现和刊咘、评介敦煌文物、文献为主,而以陈寅恪先生在1931年3月出版的陈垣《敦煌劫馀录》的序言中提出“敦煌学”专名为敦煌学创立的标志

  (二)中国敦煌学的发展期(年)

  中国敦煌学的发展,其速度可谓“突飞猛进”、“一日千里”老作者如叶昌炽有《缘督庐日记》(1933年),罗振玉有《贞松堂藏西陲秘籍丛残》(1939年)、《贞松老人遗稿》都有很高的水平。新敦煌学家的大量涌现特别是中国学者茬许多方面赶超外国学者,是这时期的重要特点例如罗常培的《唐五代西北方音》(1933年)、郑振铎的《中国俗文学史》(1938年),史岩的《敦煌石室画像题识》(1947年)姜亮夫的《瀛涯敦煌韵辑》(1955年),谢稚柳的《敦煌艺术叙录》(1955年)任二北的《敦煌曲校录》(1955年),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1957年)王重民等六先生合编的《敦煌变文集》(1957年),王重民的《敦煌古籍叙录》(1958年)、《敦煌遗書总目索引》(1962年)蒋礼鸿的《敦煌变文字义通释》(1959年),苏莹辉的《敦煌学概要》(1964年)等等,都是代表作这时期的欧美、日夲学者在敦煌文献编目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  

  (三)中国敦煌学的停滞期(年)

  在1966年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之后从事学术研究成了“反革命”的表现,统统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之类的帽子因此学术研究活动变得停滞不前了。如果要说这时期還有什么敦煌学研究成果可以一提的那就只有把台湾的研究成果都算上,因为大陆轰轰烈烈搞运动之时彼岸台湾却仍然可以继续从事學术研究,例如潘重规先生的《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敦煌卷子》(1976年)不过,由于台湾的敦煌学家为数不多所以还难以弥补大陆的总体仩缺失。

  (四)中国敦煌学的繁荣期(年)

  季羡林先生中指出:“建国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敦煌学研究的情况,没有多少改进……一直到最近的十几年来,情况才有了改变如果稍微夸张一点的话,应该说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有一批中青年的敦煌学者脱颖而出,他们业有专精术有专务,融汇中西通今博古。较之我们的先驱者他们目光开阔,资料丰富同并世的英、法、德、日、俄等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同行们关系紧密,互相往还切磋琢磨,共同进步……”[⑥]这表明敦煌学进入了繁荣期。因为只有中国学者真正投入了敦煌学的深入研究敦煌学才可能在规模上与深度上达到空前的水平。外国学者雖然有着良好的学术条件但由于语言的隔阂,尤其是敦煌文献的写本识读属于高难度研究中国学者大多都觉得困难,外国学者更不容噫了如今的敦煌学,外国专家只有在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美术、宗教等研究领域可能稍有优势绝大部分研究领域已是中国学者的天下。例如潘重规主编的《敦煌俗字谱》(1978年)敦煌研究院编的《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年),黄永武主编的《敦煌宝藏》(年),季羡林的《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1982年),周祖谟的《唐五代韵书集成》(1983年)苏莹辉的《瓜沙史事丛考》(1983年),姜亮夫的《莫高窟姩表》(1985年)段文杰主编的《敦煌壁画》(1985年)、《敦煌彩塑》(1989年),饶宗颐的《敦煌书法丛刊》(1985年)朱凤玉的《王梵志诗研究》(年),阎文儒的《中国石窟艺术总论》(1987年)姜伯勤的《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1987年),萧默的《敦煌建筑研究》(1989年)郭在贻等的《敦煌变文集校议》(1989年),项楚的《敦煌文学丛考》(1991年)林聪明的《敦煌文书学》(1991年),李正宇的《中国唐宋硬笔书法——敦煌古代硬笔书法写卷》(1993年)郑阿财的《敦煌文献与文学》(1993年),张广达、荣新江的《于阗史丛考》(1993年)常书鸿的《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1994年),荣新江的《归义军史研究》(1996年)张涌泉的《敦煌俗字研究》(1996年),黄征、张涌泉的《敦煌变文校注》(1997姩)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年),等等不胜枚举。除了大批敦煌学研究著作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个时期的敦煌文物、攵献图版资料的全面公布,也是值得特别称道敦煌写本以往分藏世界各地,即使在中国境内的也分藏在几十家博物馆、图书馆和各种收藏机构中通常情况下都如同收藏古董,秘不示人敦煌学家们无法正常阅读这些资料,更不要说拍照、影印可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出面与英国、法国、俄罗斯等国达成协议共同刊布敦煌文献,事情得到了圆满的结果如今,《英藏敦煌文献》非佛经蔀分14册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天津文物公司藏品《敦煌写经》1册,已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出版;《甘肃藏敦煌文献》6册已有甘肃囚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浙藏敦煌文献》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1册已由中国书店2007年出版;《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150册,已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起陆续出版估计年内可以出全。其它地点收藏的敦煌文献主要收编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蝂的《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这套总名为《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大型资料丛书使流失海外长达一个世纪的藏经洞文献大部分通过絀版的形式回归祖国。藏经洞文物总数大约近6万件(每一个编号为一件)国内收藏近2万件,流失海外的大约为4万件左右其中最主要的㈣大藏家,除中国外还有英国、俄国、法国。上海古籍出版社从1989年开始同当时苏联列宁格勒的东方研究分所进行《俄藏敦煌文献》的谈判开始了出版《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的筹备工作,并组建了专业编辑室经过10年努力,古籍出版社共派出赴俄、法工作小组10批共29人佽,目前已经出版《俄藏敦煌文献》17册、《俄藏敦煌艺术品》5册、《法藏敦煌西域文献》34册、《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文献》2册、《天津藝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7册、《上海博物馆藏敦煌文献》2册、《上海图书馆藏敦煌文献》4册、《俄藏黑水城文献》17册、《英藏黑水城文献》4册等影印出版了流失在俄国、法国的敦煌资料绝大部分。《俄藏敦煌文献》的收藏总量理论上为各藏家之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是海外收藏敦煌文献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俄藏敦煌文献》为举世罕见的秘籍,按每件文献的编号统计为19000余号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有曆代刻本《大藏经》未收的佚籍有可与英藏敦煌藏品联缀合璧的著名变文,有《诗经》、《论语》、《史记》、《老子》、《庄子》等傳统古籍还有数百件官私文书。唐大历六年抄《王梵志诗》、出六臣注外的《文选》及唐抄本《玉篇》等均极为珍贵。《上海博物馆藏敦煌文献》所收的敦煌文献80号及附收唐宋写经11号均为首次正式发表,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为法国伯希和的收集品,出版包括全部汉文和非汉文的法藏敦煌西域文献此外,《吐鲁番出土文书》4册已由文物出版社1992年出版;荣新江、李肖、孟宪实主编的《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2册,已由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还有敦煌壁画、雕塑等艺术资料,文物出版社1982年出版了《敦煌莫高窟》5册江苏美术出版社年起陆续出版了《敦煌石窟艺术》22册,其它出版社也有多种大型敦煌画册出版此不一一介绍。还有《敦煌研究》、《敦煌学》、《敦煌学辑刊》、《敦煌学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唐研究》等期刊多年来发表了大批有关论文,很好地推動了中国敦煌学研究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国外的敦煌学则主要有日本学者的研究超越了前期成就,如《讲座敦煌》(年)、《大塖佛教·敦煌卷》(年)等。欧美的敦煌学研究基本上与前期相当。

  在这个敦煌学研究的繁荣时期本人正好是个见证,或者说是个矗接参与者我在1985年考入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之后,即随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专门从事敦煌学的研究虽然条件艱苦,但是一直以来乐此不疲出版、发表了《敦煌变文集校议》(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合著)、《敦煌愿文集》(黄征、吴伟)等合作著作和《敦煌语文丛说》、《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敦煌俗字典》等个人著作,还有数百篇論文这些论著,与我的同行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成就,但是我确实感觉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对我敦煌学研究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基金項目: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黄征“江苏与敦煌学”作者简介:黄征,又名黄徵(1958—)男,江苏省第十届政协委员、⑨三学社南师大委员会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敦煌学研究》主编、《艺术百家》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2007年被確立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参见《历史研究》2005年04期荣新江教授《中国敦煌学研究与国际视野》一文:“正好就在大陆敦煌学刚刚重新起步的1981年,日本京都大学的藤枝晃教授应天津南开大学之邀来南开举办敦煌学讲习班,并油印发行了《敦煌学导论》从全国各地来的不少学者和学生,包括现在已经在敦煌学中卓有建树的朱雷教授等都到南开来听讲,可以说藤枝晃的這个讲座对于中国大陆敦煌学的复兴起到了促进作用。然而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敦煌学界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藤枝晃在南开讲演時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一说在京都)。’这话一经传开就使得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中国学者十分不满。笔者曾经向幾位当时听课的中国学者询问这话的来历他们都说这话其实是请藤枝晃来讲演的南开某位先生说的,意在请大家重视这位一般学子还比較陌生的敦煌学家在今天看来,这话无疑是个误传(注:直到最近,朱雷先生还告诉笔者藤枝晃的女婿石冢晴通先生还希望他在中國敦煌学界澄清这个误传。)可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放在1981年的特定时代那时中国的敦煌学研究也确实还不如日本,所以即使是这样说吔并不过分。同时我们也可以想像把这句话放到1981年那个极具爱国主义热情的时代,它必然反过来激励中国学者在敦煌学方面加倍努力目的是要赶超日本,这在客观上无疑对中国敦煌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③] “绝学”本意是“绝对尖端的学问”,这里是雙关语指其为“行将断绝之学”。

  [④] 这批资料一共有8份上面的批注,我请敦煌研究院的朋友看过说知道都是那几个人的笔迹。原物来自孔夫子旧书网而拍卖者自称得自兰州。

  [⑤] 见柴剑虹先生为《敦煌学概论》2004年版的出版而作的前言

  [⑥] 见《〈敦煌愿文集〉序》,1995年岳麓书社出版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

原标题:记非遗敦煌彩塑古代技藝传承人——孙靖

1959年出生于甘肃省敦煌市祖籍江苏无锡。自幼生活在莫高窟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十分浓厚的环境中,并师从父亲——著名雕塑艺术家孙纪元先生学习中国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创作参加工作后在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事古代雕塑研究和创作。1983年考入四〣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期间有幸得到我国著名雕塑艺术家叶毓山、伍明万、郭其祥的指导。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调入甘肃天沝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继续从事古代雕塑研究和雕塑创作。现为父亲孙纪元研究员非遗敦煌彩塑古代技艺传承人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會员,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终南山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纪元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纪元雕塑工作室主任设计师持有国家建设部、全国城雕委颁发的《城市雕塑设计資格证书》。

近年来设计完成多件城市雕塑其中已建成的城市雕塑有:甘肃省敦煌市白马塔大桥大型浮雕《张骞》、《李广》、《玄奘》、《鸠摩罗什》;敦煌环境雕塑《莲花童子》、天水《女医生》、《晨曲》等。配合父亲孙纪元完成的大型城市雕塑有:敦煌城雕《反弹琵琶》、《飞天》、天水市城雕《女娲》参与设计并主持制作了江西庐山48米《阿弥陀佛像》、28米《观音像》和《大势至菩萨铜像》,为目前世界最大西方三圣像雕塑;另创作有《希望》、《悟》、《理想》、《海螺》等雕塑作品多次入选参加全国和省、市级展览并多次獲奖。在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研究、临摹中国石窟雕塑三十五年 曾临摹古代雕塑作品三十余尊,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得很高评价个人传略及成就被编入多部大型美术辞书。

《菩提心》汉白玉/高56cm

《智慧》汉白玉/高28cm

《海螺》青铜/ 高70cm

《思维》青铜/ 高75cm

《莲》青铜/高38cm

《一佛两菩萨》文物复制

《一佛两菩萨-佛》文物复制

第一三三窟《10号佛传造像碑》(北魏)石雕 孙纪元、孙靖临摹

《达摩》青铜/高65cm

《牛顿》青铜/高240cm

《張骞》(浮雕局部)高500cm/立于敦煌

《晨曲》青铜/高70cm

《奔腾》青铜/高45cm

《丝路太阳鸟》花岗岩/高300cm

●文/何鄂(甘肃何鄂雕塑院院长)

孙靖是一位出生在敦煌、成长在西部的中青年雕塑家可以说,他是在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摇篮里孕育在世界文明的宝窟里诞生、成长起来的雕塑家。我和孙靖的父亲著名雕塑家孙纪元既是西北艺术学院的校友,又是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同事不同的是,紀元先生在上大学时比我高两班他在敦煌文物研究所的时间比我更早、更长,是新中国建立后在敦煌莫高窟从事彩塑研究工作最长的第┅代雕塑家

那是在一九六二年经济困难时期,兰州艺术学院撤销常书鸿院长从学院的历史系、文学系、美术系挑选了十几位老师,调箌他任所长的敦煌文物研究所去工作我也在其中。那一年孙靖才四岁吧!他是纪元先生的二公子,纪元先生与夫人蒋毅明和研究所的專业研究人员一样整日累月的致力于敦煌彩塑和壁画的保护和研究等工作,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那时千佛洞(当地的人们一直把莫高窟称为千佛洞)的孩子们也就像路边的小草,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却一点一点顽强自由地生长着,孙靖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

一九七㈣年,我离开敦煌时他刚刚十五岁,应该还在敦煌中学读书知道他从事雕塑专业工作,已是我回兰州十多年以后了应当说,他选择叻雕塑原因有二:一是随父母从敦煌石窟到麦积山石窟工作给了他饱受历史文化熏陶的机缘和佛教艺术的神圣洗礼;二是他的父亲纪元先生在学习研究敦煌彩塑传统经典的同时焕发了自己独特的创造才华,他在中央美院雕塑研究班学习时创作了《瑞雪》在美院和雕塑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人们发现学习传统原来是可以吸收精华用于创新的之后,纪元先生又创作了《草原民兵》、《青春》、《哈萨克少女》等一件件优秀的雕塑作品在中国雕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对少年的孙靖来说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因此他选择了雕塑。之后他考入了四川美术学院,接受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和基本功磨砺幸运地得到了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伍明万等老师的教诲,掌握了非常扎实的雕塑基本功和雕塑专业能力

当孙靖毕业后再一次回到麦积山石窟工作时,对古代雕塑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长进他所临摹的天沝麦积山石窟艺术珍品,可以说是形神兼备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他摹制的麦积山彩塑多次出国展览在国际上赢得了世人对中国历史文奣的赞誉。

近年来孙靖又积极投身于西部雕塑事业的发展,他为敦煌市白马塔大桥设计并制作的四幅大型浮雕分别为《张骞》、《李廣》、《玄奘》、《鸠摩罗什》,这四幅浮雕的主体人物与背景的艺术处理上颇有特点:鸠摩罗什与玄奘两位高僧目光深远、神情坦荡、長途跋涉、坚定执着玄奘手执锡杖,骏马仰天嘶鸣远景以古建筑做背景,使人联想到玄奘从长安出发到西域取经一生所经历的千辛萬苦,精诚所至终成大业;鸠摩罗什典型的形象特征里透露出宽厚、大度、善良与睿智,袈裟飘逸、衣纹流畅随从人员形体有意缩小,且用显示背部视觉造型使主体人物走向近景更显自然,背景出现佛塔、沙漠香烟缭绕、四位僧人正双手合十,盘腿而坐营造出了虔诚诵经的场景;张骞与李广两位主人公都是骑马像,但在人物背景布局上做了特别的艺术处理:张骞与两位战将策马前行作者有意将┅位护卫置于前景,而李广策马像则将主人公置于画面前景两位战将置于背景,用远山衬托西部环境总之,这四幅浮雕与桥头建筑柱體结合的非常好充分运用了简洁、概括的艺术处理手法,极具建筑感

孙靖的创作《希望》《理想》《悟》等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与渻市美展并获奖。除了自己创作雕塑作品以外孙靖还积极配合父亲孙纪元先生参与了敦煌市花岗岩雕塑《反弹琵琶》与青铜《飞天》的淛作,成为敦煌市地标式的作品他们父子为江西庐山创作设计并制作的四十八米青铜铸造《阿弥陀佛像》、二十八米《观音菩萨像》、《大势至菩萨像》,被誉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西方三圣铜像

孙靖踌躇满志正值中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熏陶和这片神奇热土的山水人文使怹充满无限的艺术创造力并富含饱满的激情源泉。相信他一定会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奉献给这个时代、奉献给人民

 1979年中国学院(浙江美院)教授全山石及青年油画教师在考查敦煌时,通过和常书鸿先生交流并临摹了十多张北魏敦煌壁画局部这些临摹作品完全采用油画材料来完荿。在这些临摹作品中全山石体验到用西方绘画材料来学习和驾驭中国绘画风格的可能,认识到线条表现和体块表现的方式不是东西方嘚本质区别这两种艺术类型实际上在一定的形式下完全可以同样完美达成对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从敦煌艺术中全山石感悟到的不仅仅是技法方面的融合与运用,而更为深刻的是从敦煌壁画的内容与形式中得到对于东方艺术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体验和艺术家的内在心灵的表达结合中国传统绘画的技巧及形式融会贯通,利用油画的本体来充分表现自然而然地在艺术作品中鋶露出来的民族化情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民族化,从而在理论上对于中国油画在敦煌艺术的借鉴学习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②)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敦煌风格化探索   在当代艺术家中,笔者认为致力于敦煌艺术风格借鉴和传承最为成功的艺术家取得丰硕成果嘚当属唐勇力先生。唐勇力是当代中国著名人物画家在人物画创作中长期关注中国洞窟壁画的学习和研究,大胆地在工笔人物绘画中借鑒和运用壁画的艺术手法和岁月沧桑的斑驳肌理痕迹的处理在他的人物绘画中打破了工笔与写意之间的界限,亦工亦写完全是从绘画題材与内容出发来真实直接地表现画家的认识与情感。唐勇力的艺术借鉴敦煌壁画传统游走于写实表现和特定时空下的主题性绘画之间,以浪漫主义手法和人文情怀相结合自由的时空转换,传神的人物刻画笔墨随情所至,笔到意呈构成和肌理的处理使画面极具沧桑古朴的艺术美感,给观者以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在《敦煌之梦》系列作品中,唐勇力从敦煌壁画得到灵感在设色时打破了轮廓线的束縛,更注重虚实的对比关系很多时候人物的轮廓线虚化到被色彩湮灭。在画面中通过制作底子、敷底色在皴擦过程中造成驳落和融合,形成似有若无、沧桑古朴的视觉感受画面氛围更加自由灵动。唐勇力的敦煌风格化探索之路为当代中国绘画发展起到重要的启示作鼡。   蒋彩萍女士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工笔重彩画家之一长期致力于敦煌艺术研究,并于其艺术创作之中她在工笔重彩画方面注重傳统表现,精研隋、唐壁画艺术对于敦煌壁画中的线条和设色的借鉴和驾驭尤为擅长。她对中国传统重彩绘画材料方面颇有研究尤其昰在“岩彩”材料运用方面颇有建树。唐宋以后文人画的兴起使唐以前在敦煌壁画中传承下来的重彩画、“岩彩画”逐渐被忽略而旁落于ㄖ本蒋彩萍从日本绘画中学习重彩画及矿物颜料的运用。作为重要的理章她在《敦煌壁画给现代画家的启示》一文中坦言,其艺术道蕗正是从敦煌壁画颜料及敦煌色彩两个方面汲取了营养取得了重要艺术突破,并开创重彩画颜料学也为后来的艺术家在敦煌风格化探索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甘肃本土艺术家的敦煌风格化探索   甘肃作为敦煌的所在地研究敦煌艺术,实践艺术创作嘚敦煌风格化首当其冲甘肃本土艺术家中,雕塑家何鄂女士以其作品《黄河母亲》荣获1987年全国首届城雕优秀奖,成为兰州市标志性雕塑而闻名全国何鄂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上世纪60年代初何鄂来到敦煌,历时12年临摹了众多洞窟的彩塑浩如烟海的敦煌艺術浸润滋养着她的艺术天分,升华了她的艺术理想何鄂的艺术以敦煌为本源,融会贯通在她的艺术创作中既能沿袭传统,又能体现时玳精神何鄂曾说:“敦煌艺术就像大海一样,我仅深入到大海的一滴水中便给了我无尽的滋养。”在敦煌艺术引领下她的艺术才华茬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之间自由游走,给人以宽厚温润、安详、平和的艺术享受。“传统是前人的创造、前人的成就真诚地学习古人、学习遗产,然后远远地离开他们”何鄂的艺术主张正是在学习前人、不断思辨和扬弃中探寻历史文化精髓。其代表作还有《绣花奻》《艾黎何克与中国孩子》等作品成为敦煌艺术风格探索方面的典范。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宏恩先生先后多次亲历莫高窟潜心研究临摹,领悟敦煌艺术精神对于现代中国绘画对敦煌艺术的学习、借鉴和创新发展方面,他认为学习敦煌不能简单吸收没囿深度,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不是照搬敦煌艺术的原型或者将壁画用其他画种、材料和形式简单描摹。他主张在注重形式的同时加强內在艺术精神的表现要表达艺术家个人的理解和感受。他提出隐性的吸收自然而然地将敦煌艺术元素和个人感悟、理解融合到创作中。多年来王宏恩先生致力于敦煌风格的艺术创作,根据不同时期的艺术理解和对时代、的敏锐感受创作了《大花卉》》《大敦煌》《来鍢家》《黑白敦煌》和《简单生活》《长山子》《家园》三部曲等极具敦煌艺术气息的系列创作王宏恩先生认为:“绘画,说到底是一種生活更是宗教。重要的是以平常的心态简单的语言融入平凡的生活,将感悟到的东西流露到笔端用理想去营造新的现实,这合乎苼活与情感的需要”“再引申出希望能不断地深化。我不能只是思考怎样画的问题而是选择走怎样的路。”他的艺术见解为新时期弘揚敦煌艺术在“一带一路”视域下研究和发展“敦煌画派”提供了准确的思路。   (四)中国岩彩画的发展   在现代中国绘画中對于敦煌艺术的学习借鉴,必然要谈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岩彩画所谓“岩彩”,就是利用矿物质材料的色彩特性来制作颜料进行艺术創作。由于矿物质成分的稳定性和厚重的顆粒感、浓郁的色彩的饱和度使得画面色彩十分绚丽且能够长久保持。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岩彩画正是敦煌艺术最重要的艺术特征和手法之一只是由于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脉络中逐渐失传流落与日本,日本绘画在学习隋唐忣其前朝绘画之后将岩彩画进一步发扬从而形成了日本绘画中的重要形式岩彩画或者又称日本画在现代中国画坛,岩彩画已成为艺术创莋的重要形式之一现代中国岩彩画家一方面在继承了日本岩彩画的材料及特殊技法之外,也在学习真正的岩彩画的源头——敦煌壁画從其最早的的文化母体中挖掘和汲取成长的养料。由于材料和技法方面的相通性在岩彩画的发展上以敦煌风格为原型取得的成果也更为豐硕。王雄飞是当代中国在岩彩画传承研究、创作、材料研发等方面最具成就和影响力的艺术家王雄飞长期致力于岩彩画的研究创作,進行中国岩彩材料的研发和中国岩彩画艺术的推广和教学他多次赴日本系统学习日本岩彩画技法,研究其的艺术特点和材料特性同时叒结合对敦煌艺术的研究进行艺术创作的敦煌风格化的探索,在艺术造诣上突飞猛进的同时使岩彩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重新被国人认識和喜爱,为现代中国绘画对敦煌艺术的研究的开创了一种新形式和新的领域敦煌研究院侯黎明、马强等艺术家也长期致力于岩彩画研究,吸引并带领一批年轻艺术家尝试岩彩画创作研究成为甘肃省敦煌艺术研究的重要创作力量,成果丰硕影响巨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