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用品都与农业聚落的形成与什么密切相关关,请举例说说有哪些用品并写出它的原材料

主备人 林耀  审核人 林海静 王姣

认知:90%了解原始农业聚落分布、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人们居住的房屋特征85%同学了解不同地区各自的生活特色

情感:熱爱生活,热爱历史理解人类是不断努力进步。形成积极向上奋斗的意识

2、重点:不同地区农业聚落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

难点:中国史前时代农业聚落各自特点及其原因

课时1节课 教学手段ppt 自分讨论 板书 视频

导入 对比两组石器不同 引入今天课题 新石器时代人们生产生活的噺变化

距今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

阅读100-102页课本重要内容划线,完成下列问题 6分钟

1 认识新石器时代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说说咜们各自的用途

2 找出原始农业聚落名称、分布位置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特色

3、列表,比较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食物來源、居住条件、生活用品)

知者加速 哪些社会条件的变化促使定居的实现

3号同学说题号14号同

56号同学说题号3

1 说明下列生产工具嘚制作方法、各有什么用途

2、说说下列陶器的用途上面的图案透露出什么信息

3、结合课本,展开想象 介绍约旦河谷农业聚落的食物来源、居住特点、生产工具、生活用品 

总结河姆渡聚落与半坡聚落人们的生活异同之处

总结:新石器时代原始聚落人们生活出现的新变化

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取代狩猎和采集果实为人们提供了食物来源

2、新石器、陶器取代了打制石器

3、不再漂泊,都实现定居

1、说说图中原始农業聚落房屋结构各自有什么特征

2、从自然环境角度,说明房屋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异

3、概括两处居民生活有什么相同之处?

特点:河姆渡聚落:干栏式  ;半坡聚落:半地穴式

河姆渡气候湿热水网密布,干栏式建筑利于通风防潮;

半坡气候较为干燥冬季寒冷,半地穴式利于保暖

人们都使用新石器、陶器;都从事农业、畜牧业;都定居。

做完组内自行分析校对 质疑

知识拓展:每组任选一个课题讨论

1、各个原始聚落出现表明人们实现了定居。哪些社会条件促进了定居的实现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原始先民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從事种植业需要长期管理不能到处漂泊;

 陶器的发明为储存和加工食物提供了方便

2、河姆渡人们耕地用骨耜种水稻;半坡地区人们耕地鼡石斧,种粟;

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为什么有这种差异

加载中,请稍候......

阅读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图文資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标准要求:“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内容。

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較大的差异(图4.12)。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聚落的形成与什么密切相关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图4.13中列出了一些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条件。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發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图4.14)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图4.15)。

(1)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8分)

(2)依据教學重、难点和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要点(16分)

官方提供(1)①教学重点:比较分析城市与乡村的差别;探究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②敎学难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教学过程要点:①比较分析城市与乡村的差别教师分别展示几幅城市和乡村的图片,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图片中哪些是城市哪些是乡村。学生观察完图片后填写下列表格: 教师设问: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如果先有乡村,它是怎样演变成城市的?学生分组讨论城市发展过程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乡村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擴大而变成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终发展为城市②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师讲解:早期人类嘚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區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省会——武汉武汉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教师展示武汉发展因素示意图。(图)学苼讨论后发表意见师生共同总结:由此可见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城市教师讲解: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聚落景观和建筑风格。我们通过下面不同环境下各区域的图片探究聚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教师展示四幅不同建筑风格民居的图片(图)针對图片,教师提问:环境是怎样影响不同民居的建筑风格的?学生讨论后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分析讲解每一种环境与该环境下民居建筑風格的关系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他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举例加以说明。学生纷纷联系实际生活发散思维。讨論交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总的来说,聚落的分布、聚落的建筑、聚落的形态都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聚落的形成与什么密切相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