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说卫武公为盛德有馥至善,而《史记チ6ᆭ1卫康叔世家》中记载了,武公杀兄得位

是《大学》后一章段又提出诗云:

两个不能忘有什么联系呢,前段“不能忘”摘自《诗经·淇奥》,后段“不能忘”摘自《诗经·周颂·烈文》:“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前者描述的是卫武公道盛德有馥至善,民不能忘。后者描述的是周成王的前代先王,是叙述文王和武王大德丕显,为各诸侯学习和治国的榜样,这样的德行使天下大治,诸侯与万民不能忘。两者所描述的道盛德有馥至善有相同之处即“君子贤其贤而親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君子贤其贤贤者有道,有德有能,说明君子重视道学以道治国,国有道就是统治者追求贤德能够让贤能发挥,尊重贤者重用贤者。亲其亲是国家伦理大序君子孝悌,重视亲情亲族和睦,则体系稳固紧密国體就会坚固而有序。

“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更是反映了君子通于大道,即能从社会运行大序上引导管理国家又不脱离民众根本。国镓既要谋发展又要为民众谋幸福。一个国家不可能所有人等同有些人认识大道,能够引导和管理社会的发展运行在古代称为君子。囿些人的眼光注重于自我发展利益不能看到更远的大道,所以处于社会基层位置在古代称为小人。有德的统治者把所有人都看做社会嘚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注重发展大道,还要重视基层民众的利益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

幸福生活是理想社会的追求每个人都应当乐其樂,卫武公"戏谑"而不虐风趣而不低俗讽刺,展现出君子贴近民众与民同乐的风采。做学问向上的人需要建立严谨的道德体系,更要認识道德的最终追求是幸福所以要心胸坦荡,风趣和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德有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