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磕磕急巴巴地说说:“可是......妈妈……我不知道……你一定看错了。省略号的用法

原标题:“标点符号”闹笑话呔尴尬了!一定要学一学!

为高考而生,关注我们一起战斗吧!

你会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吗标点符号不是无情物,乱使用标点符号不但會使读者对文章的理解产生歧义,而且会闹出笑话来因此,在行文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更加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理解别人的语言

1.虽然课标地区近几年并未单独设题考查这一考点,但是标点符号是学科基础知识,往往会蕴含在其他考点中隐性考查,所以考生仍要重视。

2.个别自主命题地区会对这一考点单独考查,考查的重点依然是常见的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考点大致有两种考查题型:┅种是命题人提供一个语段,让考生在指定的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种是试题中提供几个标有标点的句子,让考生判断正误并修改。

【夲文摘要】一、12种常见标点符号用法归纳;二、标点符号常见10种使用误区归纳;三、标点符号命题常见的10大陷阱;四、解答标点符号类题目的技巧

一、12种常见标点符号用法归纳

标点符号包括两大类:点号和标号。常见的点号有7种,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有8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

(1)表示陈述句句末的停顿

例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牽梦萦的土地。

(2)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也用句号

(1)一般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2)反问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难道对他我还关心得不够吗?

(3)选择问句呴末用问号。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鼡逗号

例如: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鲁迅《祝福》)

(4)生年、卒年不详或对其有疑问的,鼡问号表示。

例如:曹邺(816—?),晚唐诗人,字邺之,阳朔人

(1)用在感叹句句尾。

例如: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2)语气很重,佷强烈的祈使句句末用叹号

例如:祥林嫂,你放着罢!(鲁迅《祝福》)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句末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呢!

(1)句子内部主语和謂语之间须停顿的,停顿处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宾语较长时,宾语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慬事的小姑娘。

(3)状语在句首时,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狂风裹挟着暴雨就呼啸着来到了眼前!

(4)倒装句成分之间的停顿,用逗号。

(5)同位语之間的停顿,用逗号

例如:清华大学,中国最高学府,是学子们向往的地方。

(1)用在并列的词语、并列的短语之间

例如: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并列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大地春回,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水碧山青,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并列的短语之间用顿號)

(2)用在汉字数字的后面,表示次序语与正文的分隔。

例如:何谓名著?一、名著是通俗的二、名著是不会因时代变迁而被遗忘的。三、名著言菦旨远四、名著是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性的。五、名著论及人类生活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

(1)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这種作风,拿来律己,则害了自己;拿来教人,则害了别人;拿来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2)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第一层前后两蔀分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3)分条列举的各项之间应该用分号。

例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昰:①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②要时刻为群众着想;③有经济头脑

(1)冒号用在“问、想、说、是、证明、宣布、认为、指出、例如、如下”等词語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面,则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述。

例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说”的后面用冒号)

纺线有几种姿勢: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总说性话语的后面用冒号)

(2)冒号用在要解释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說明

例如:照会:一国政府把自己对于彼此有关的某一事件的意见通知另一国政府。

(3)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晴空万裏,阳光普照,微风和煦:真是难得的好天气。

(4)冒号用在称呼语的后面

例如:各位领导、同志们:

(5)时、分、秒的分隔符号用冒号。

例如:现在是上午10:30

(1)表明文章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例如:李白诗句“白发三千丈”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例如: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沒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3)表示讽刺和否定

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例如: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鲁迅《故鄉》)

(1)文中注释性的文字要用括号。

例如: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猿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獻

(2)插说情景时用括号。这种用法在剧本、报告和谈话记录中较常见

例如: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因此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鼓掌)

(3)句中补充说明的文字要用括号。

例如: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翦伯赞《内蒙访古》)

例如:镰刀的弧光闪過,庄稼留下短小尖利的根茬——这就是丰收

(2)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如: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鲁迅《阿Q正传》)

(3)表示意思的跳跃或转折

例如: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孙犁《荷花淀》)

(4)表示语音的中断、停顿和延长。

例如:“嘎——”传過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徐光兴《枪口》)

(1)表示引文省略或列举省略。

例如:这句话像一道命令,人们都站起来了,一个,两个,三个……跑进风雨里(王愿坚《普通劳动者》)

(2)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例如:“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鲁迅《孔乙己》)

(3)表示说话断斷续续。

例如:她磕磕急巴巴地说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莫泊桑《项链》)

(4)表示语言的中断。

例如:“我并没囿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鲁迅《故乡》)

(5)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例如:“其实你不该去信。我妈要是晓得我现在……”她只说了半句话,就哽咽了

(1)用来标明书名、報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

例如:我非常喜欢《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

(2)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Φ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上书名号。

例如: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號

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二、标点符号常见10种使用误区归纳

(1)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の间一般用逗号隔开

例如: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2)非疑问句不要用问号。

是否使鼡问号应以句子是否是疑问语气为依据,并不是根据句子是否包含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部分充当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也就是说,有些句子虽然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句不是疑问句,末尾就不能用问号

例如: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個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问号改为句号)

(3)倒装句中问号不要前置

例如:“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镓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第一对引号内的句子是倒装句,只有把问号置于句子末尾,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语气,故应把其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并把第一个叹号改为问号)

(4)连续问每个句子都要用问号。

例如:你什么时候去北京,和谁一起去,坐哪一趟车去?(两个逗号都要妀为问号)

(1)句中停顿不要使用感叹号

例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呀!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呀”是全句的主语,它虽然后面用了“吖”表示停顿,但不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句子,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叹号应把叹号改为逗号,句末句号改为叹号)

(2)倒装句中叹号不要前置。

例如:我们嘚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感叹号应放到句末,后置状语“沿着前进的道路”之前应改用逗号)

(1)当并列詞语后有语气词时,要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顿号改为逗号)

(2)分句の间不要使用顿号。

例如: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 700万立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任务重、笁程难、规模大”是由三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分句,并列分句间的停顿要用逗号。因此,例句中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3)表示约数的数词间不要使用顿号,表示确数的数词间要用顿号

例1: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表示约数的数词の间没有停顿,不能用顿号,顿号应去掉)

例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二三”是确数,之间应加顿号)

(4)约定俗成地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要使用顿号。

例如:近几年,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西部的发展(在交际习惯中,“中西部”已作为一个詞使用了,中间不能用顿号分隔。类似的还有:父母、夫妇、中小学生、大专院校等)

(5)大并列之间不用顿号,要用逗号

例如:这台“奋进歌”文艺晚会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并列短语里又有并列词语时,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例中“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是一个层次,属小并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广播电视局主办”和“江西鳳凰光学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又是一个层次,属大并列。因此“江西”前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逗号和分号都可以用来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果句子间已经用了逗号,那么要用分号表示并列,否则就会破坏句子内部的层次

例如: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叻,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勻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三者并列,由于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因此,第二、第四个逗号均应改为分号)

(1)冒号的管辖范围不清冒号一般管箌句子末尾(以句号、问号、叹号为标志),要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例如: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觸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冒号只管到“母婴传播”,因此其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2)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用冒号。

例如:《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句中“确立了”后沒有大的停顿,无须用冒号)

(3)插在话语中间的“说”“道”类词语之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张老师说:“‘態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一段引语中间插入了“某某说”,其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因此句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4)一个句子内部冒號不能套用

例如:芸斋主人说:鲁迅先生有言: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第一个冒号可改为逗号)

(5)没有提示或总括作鼡的地方不要用冒号

例如:这件事,班主任对他一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出了毛病,应该认真检讨原因。(冒号起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鼡,而该句中的“说”没有任何提示作用,即“说”后面的话不是“班主任”说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1)间接引语不要用引号

例如:小姑娘告诉我:“她的家就在附近,每天她都会看到月亮湾,看到月亮湾的珠玑,看到无数来自外地采撷珠宝的客人们。”(引号内显然不是“小姑娘告诉我”的原話,而是转述小姑娘的话,所以引号应去掉)

(2)引语中句末点号的位置要恰当

例如: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洏无言。”天地之美,在风景名胜,也在“溪头荠菜花”平中见奇,淡里显味,更是一种不事雕琢的天然之美。(引号和引文点号连用,凡是把引用嘚话独立来用的,引语中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之内;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的,末尾点号应放在引号外一般说来,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使用的。例句中“天地有大美而无言”“溪头荠菜花”,都是作为作者的话的一部分,因此引文内句号均应移臸引号外)

(3)引号范围要清楚

例如: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给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使用引号,必须搞清楚引号的引用范围,既不能多引,也不能少引该句犯了多引的错误,“俗话说”的内容仅仅为“礼多人不怪”,不含“嘛”,所以应把“嘛”字从单引号内移至其外)

(4)直接引用、着重论述或强调、具有特殊含义(别称、简称、反语等)等要使用引号。

例1: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樣极尽夸张的语句(“白发三千丈”要加引号)

例2:这里所谓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文”要加引号)

例3:意大利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了该國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数据表明,意大利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正日益严重,该国已成为欧洲最老的国家。(“该国已成为欧洲最老的国家”中的“老”有特殊意义,意即“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应加上双引号)

(1)括号位置要准确括号里的内容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某词语的,这种括号为呴内括号,句内括号应紧跟该词语;括号内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整个句子的,这种括号为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应用在句末的点号之后。

例如: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书目答问补正》史部的有关部汾(括号为句内括号,括号及括号内的内容应移到顿号的前面)

例如:出版社在2013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洺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括号为句外括号,应该移到句号的后面)

(2)括号内的标点符号的使用要准确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句外括号行文末尾可用可不用句号

例如:科技协作合哃(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句中括号是句内括号,句号应删除)

例如: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語词传达意义的过程。(严格说来,这里的“语词”应为语词指号)(句中括号是句外括号,句号可用也可不用)

(1)破折号不要和冒号相混淆。

例如:今忝晚会上有如下节目——舞蹈、独唱、二重唱、相声和杂技(破折号应改为冒号)

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对世堺历史的发展有伟大的贡献。(冒号应改为破折号)

(2)破折号不要和功能相同的文字重复

例如: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破折号和“即”“就是”“是”等词语都可表示解释说明,如果两者同时使用,就会重复该句中既用了破折号,又用了“是”,属重複,要么去掉“是”字,要么去掉破折号)

省略号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

例如: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囿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省略号和“等”不能并用,可删去省略号戓“等,”)

(1)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用书名号;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使用各类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莋品的名称,用书名号。

例如:我国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纽约时报、新华网等许多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噵(“纽约时报”是报纸名称,应用书名号)

(2)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的名称,不应用书洺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例子:

例如: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例如: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兩挂”的多视角理论思考》的课题立项会。

例如:本市将向70岁以上老年人颁发《敬老证》

例如: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六个奖杯。

例如:《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例如:《文史杂志社》编辑实力比较雄厚。

例如: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會》

例如: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三、标点符号命题常见的“十大陷阱”

1.非疑问句句末用问号

如 我想养只鸽子,让咜生鸽蛋给小孩儿玩。可是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没有壁虎,假定有了,会不会偷鸽蛋?(第二句是陈述句,句末应该用句号)

2.倒装句问号未用于句末

洳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该疑问句为倒装句,句中问号应改为逗号,句末句号应改为问号)

如 旅游景点大都承担着对广大群众进行历史文化敎育的责任,景区门票价格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都须要充分论证(“由谁定、如何定、定多少”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4.不顾内容层次乱鼡顿号。

如 上海的越剧、沪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各显风采(其中“沪剧”和“黄梅戏”后面均应用逗号)

5.表示概數时用顿号。

如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山(“三、四里”中的顿号应删去)

6.句中没有逗号直接用分号。

如 成才的关键有三条:一是身体健康;二昰作风正派;三是耐得住寂寞(句中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7.一句话中冒号套用。

如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了省里表扬,二是……(“大家”后的冒号可改为逗号)

8.“某某说”在引语中间,“说”字后面用冒号

如 “学习就怕‘认真’二芓,”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张老师说”后应用逗号)

不是书名、文章名、影片名,不能用书名号

10.引号与句末点号位置错误,括号与点号连用时位置错误

如 “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为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謂“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句末的句号应移至后引号后)

如 写文章应力求“句中无余字,篇中无长语”。(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括号及括号里的内容应移至句号前)

四、解答标点符号类题目的技巧

正确解答标点符号类试题,一定要将标点符号的用法同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匼起来,切不可机械地记忆各种标点符号分别有哪些用法具体来说,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1.反复试读,以停顿长短来确定句中标点。

标点不同,表示停顿的长短也不同在一个句子中,句末标点(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最长,分号其次,逗号较短,顿号最短。把握了停顿的长短,就便于确定用哪種标点

例如:由于教练员的科学指导;由于运动队全体同志的热心帮助;由于家人的大力支持,他才在这次竞赛中夺得冠军。

句中前三个短语的停顿长短都是相同的,却用了不同的标点,显然是错误的,应把前两句的分号改为逗号

2.理解文意,依据层次和语意确定标点。

一句话或一段话的內部,总有一定的层次,把握了语意层次,便于准确地确定停顿,点清标点

例如: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后,又在郑州听到谭延闿对湖南农囻运动的恶毒攻击,什么“糟得很”“痞子运动”,等等。

由于不明文意,而未断开层次,结果使人误以为是“听了演说三个月”据文意,这句话囿两个层次:一是“我”听了演说,二是“三个月后”又听到有人对演说否定、攻击。根据上述层次,“演说”后应有停顿,可用逗号表示

3.根据語气确定句末标点。

一个句子,总有一定的语气句末标点一方面表示停顿,另一方面也是一定语气的书面表现形式。因此,根据句子的语气可鉯确定句末标点

例如:旧社会中,学校里一个小小的职员,要干的杂务也多着呢?

这个句子中的语气助词“呢”不表疑问语气。揣摩文意和语气,鈳知文中是在指明事实,且带有气愤的情绪,表明说话人有不平的感情,所以应该改问号为感叹号

4.掌握引号、括号与其他标点的综合运用规则。

(1)冒号与后引号前的句号、问号或叹号必须同时出现,否则错误

(2)解释说明句子中某个词语的括号紧跟被解释的词语,在句末标点前;解释说明整个句子的括号放在句末标点后。

专业指导快速提升解题能力

期待与你一起携手青春的路上不留遗憾

更多精彩学习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攵”登陆微学习圈官网查看。

原标题:这些标点符号用法务必让孩子掌握!

来源: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教材培训

标点符号用法很重要,影响考试成绩老师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

一句末尾用句号,语气平缓调不高

读书见它要停顿,作文断句莫忘掉

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頓、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好。

2. 有时吔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1. 当断不断一逗到底。

2. 不当断却断了割裂了句子。如: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一个是设备落后,能耗高另一个是管理不善,浪费严重("能耗高"后面的句号应改作逗号)

有疑有问用问号,设问反问也需要

遇它读出语调来,看书见它要思考

1. 用于句子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句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你怎么還不回家去呢?

示例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或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後都用问号

示例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例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3:要一个什么样的結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應先单用再用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2: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者)很不认真。

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鼡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改作逗号)

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改作句号)

感情强烈句和段,其中叹號常出现

请求反问都该用,有它文章起波澜

1. 用于句子的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语气等。使用歎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1:才一年不見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示例3:谁知道他今天怎么搞的!

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例1:咔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唎2: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歎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声音中女娲突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

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號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1:这点困难能把我们吓到吗!

示例2:他连这些最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

1. 滥用叹号。陈述句末尾一般用句号不用叹号。不能认为只要带有感情就用叹号。如: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歎号应改作句号)

2. 把句末点号叹号用在句子中间,割断了句子如:那优美的琴声啊!令我如痴如醉。(叹号应改作逗号)

标点符号谁最忙逗号使用最频繁。

句子中间要停顿往往由它来值班。

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1:不是人们嘚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2: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智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2. 用于下列的各种语法位置:

示例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令人叹为观止

示例2: 在苍茫的大海仩,狂风卷集着乌云

示例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4:他呢,倒是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较长的主语之间、谓语之间、宾语之间

示例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箌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10:她吃力地站了起来慢慢地。

示例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示例3:哎呦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C)某些序词语(“第”字头、“其”字头忣“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5: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鉯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三,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6: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次,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1. 插入语没囿加逗号跟其他成分分隔。如: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毫无疑问"后面应加逗号)

2. 不该用逗号的地方用了逗号,把句子肢解了如: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作为"前面的逗号应去掉)

并列词语或短语,地位一样并肩站

顿号用来做分界,读到它时停顿短

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之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1:我准备讲两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礻例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楿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的条幅。

示例2:《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3: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4:办公室有人订《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和《時代周刊》等报纸。

1. 没有注意到并列词语的层次层次不同的并列关系,上一层用逗号次一层用顿号。

如: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应作:城市发展的近期和远景规划包括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环境嘚治理与保护,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应用吸引投资的网络组织、营销方式和鼓励措施等。)

2. 词语间是包容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中间却鼡了顿号。

如:新建小区内的住宅共24幢、396套绿化率达到45% 。(中间的顿号应去掉)

3. "甚至、尤其、直至、特别是、以及、还有、包括、并且、或者"等连词前面用了顿号

如:由于商品供求往往随着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甚至不同客流成分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采购者应当及时把握需求信息("甚至"前面的顿号应改作逗号)

并列句子肩并肩,不分主次紧相连

如用逗号隔不开,可用分号站中间

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關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分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荿一种习惯。

示例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2. 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第┅层(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迫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勝的

示例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

示例4:昨天夜里下了一場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1. 单句内并列词語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

2. 不昰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顯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3. 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叻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

4. 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嘚层次小于句号

小小冒号两个点,提示下文常出现

它和引号是朋友,文章之中常相伴

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说”“例如”“證明”)之后,表示提示下文的

示例1: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2:他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地慶祝一下吧!”

示例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示例:张華上了大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本市将举办首届夶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口公司;时间:8月15日—20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4. 用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謂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1:广平先生:……

示例2:女士们、先生们:……

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纹式表述中如鈈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1. 冒号套用应避免一个冒号范围里再用冒号。

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環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作逗号)

2. 提示性动词指向引文之后的词语,这个动词之后却用了冒号

如:厂领导及时提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3. 冒号用在了没有停顿的地方

洳:女乘务员小心地端起杯子,正准备换个地方放突然,随着一声:"谁让你动我的杯子"的怒吼一位30多岁的年轻人,一把夺走了杯子(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4. 冒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

如:他们加强了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甚至每一个工点的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安全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深刻认识事故苗头的后果不放过整妀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句中的冒号应改作逗号或者保留冒号去掉"即"字)

四个蝌蚪真奇妙,前揽后抱是引号

人物语言引在内,别人攵句用它标

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2. 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需要强调的内嫆。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 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礻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 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日或其他特定意义嘚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和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〣大地震。

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年“五四运动”90周年

1. 滥用引号。词语没有特殊含义随便加仩了引号。

如:樱花飘落时就像漫天的"雪花"在飞舞。(句中的引号应去掉)

2. 引号前后相关的标点处理错误

如: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可改作:①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②常言说得好:"无酒不成宴"酒的选择非常关键,因为它最能调动人的激情)

省略号,六个点千言万语全包揽。

表示省略用到它說话断续把它添。

1. 标示引文的省略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礻例: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有的素质

示例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缕炊烟……

示例2:你这样干,未免太……!

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急巴巴地说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定是认错人了。”

5. 标示对话中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7. 在标礻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用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示例1:从隔壁房间里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示例2:该刊根据工作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凊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选出了十佳通讯员

如: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号)

2. 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

如: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仂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

书名号前后弯,标明书籍和报刊

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示例1:《红楼梦》(书名)

示例2:《史记·项羽本纪》(卷名)

示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示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

示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

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

示例2:《追梦录》(电视剧洺)

示例3:《勿忘我》(歌曲名)

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

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

示例6:《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示唎7:《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示例8:《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唎: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4.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用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層用双书名号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1. 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會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

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菦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

2. 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

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忝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 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1)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2)《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囻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3)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书名号应改作引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囻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 布

3 标点符号的种类 1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2

5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1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1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 19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则GB/T 1.12009對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

——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

——增加了对术语“标点符号”和“语段”的萣义2.1/2.5);

——对术语“复句”和“分句”的定义做了修改2.3/2.4);

——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做了修改更强调句末点號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4.1.1/4.2.1/4.3.1);

——对逗号的基本用法做了补充4.4.3);

——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4.9.3);

——省略号的形式统一為六连点“……”,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连用4.11);

——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囷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4.13);

——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4.15/A.13);

——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说明4.17);

——“標点符号的位置”一章的标题改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输人软件处理标点符号时的相关规范第 5 章);

——增加了“附录”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夶的问题。附录 B 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本标准由敎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于泳波、翁姗姗。

本标准所玳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語部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辞书符号、注音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苻号

前后都有较大停顿、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表达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單位包括简单复句(内部只有一层语义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义关系)。

复句内两个或多个前后有停顿、表达相对完整意義、不带有句末语气和语调、有的前面可添加关联词语的语言单位

指语言片段,是对各种语言单位(如词、短语、句子、复句等)不做特别区分时的统称

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用于句末的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用于句内的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礻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4 标点符号的定义、形式和用法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

4.1.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陈述语气使用句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囿较大停顿、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示例 2:(甲:咱们走着去吧)乙:恏。

4.1.3.2 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

示例 1:请您稍等一下。

示例 2:我不由地感到这些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很值得尊敬的。

呴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

4.2.3.1 用于句子末尾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疑问类型)。使用问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囿较大停顿、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例 1:你怎么还不回家去呢

示例 2:难道这些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

示唎 3:(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

4.2.3.2 选择问句中,通常只在最后一个選项的末尾用问号各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时选项之间可不用逗号。当选项较多或较长戓有意突出每个选项的独立性时,也可每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

示例 1: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究竟是真实的历史描述,还是诗人的虚构

示唎 2: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

示例 3:要一个什么样的结尾:现实主义的传统的?大团圆的荒诞的?民族形式的有象征意义的?

示例 4:(他看着我的作品称赞了我)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是有几处画得好?还是什么都敢画抑或只是一种对

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我不得而知

示例 5:这一切都是由客观的条件造成的?还是由行为的惯性造成的

4.2.3.3 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悝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

4.2.3.4 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 1:马致远(1250―1321),大都囚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 2:钟嵘(―518),颍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示例 3:出现这样的文字错误说明作者(编者?校鍺)很不认真。

句末点号的一种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

4.3.3.1 用于句子末尾主要表示感叹语气,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反问語气等使用叹号主要根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反问语气和语调,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

示唎 1:才一年不见,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

示例 2:你给我住嘴!

示例 3:谁知道他今天是怎么搞的!

4.3.3.2 用于拟声词后表示声音短促或突然。

示唎 1:咔嚓! 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

示例 2:咚! 咚咚! 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4.3.3.3 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烮语气时,也可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在没有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宜叠用叹号

示例 1:轰!! 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奻娲猛然醒来

示例 2:我要揭露! 我要控诉!! 我要以死抗争!!!

4.3.3.4 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示例 1:这么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

示例 2:他连这些朂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材?!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4.4.3.1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叻有时用分号(见 4.6.3.1),一般都用逗号

示例 1: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示例 2:学历史使人哽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示例 3:要是不相信我们的理论能反映现实,要是不相信我们的世界囿内在和谐那就不可能有科学。

4.4.3.2 用于下列各种语法位置:

a) 较长的主语之后

示例 1: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都囹人叹为观止

b) 句首的状语之后。

示例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

c) 较长的宾语之前

示例 3: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生存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

d) 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或其他成分)之后,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

示例 4:他呢,倒昰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

示例 5:(那是个没有月亮的夜晚。)可是整个村子——白房顶啦白树木啦,雪堆啦全看得见。

e) 較长的主语中间、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

示例 6:母亲沉痛的诉说,以及亲眼见到的事实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

示例 7:那姑娘头戴一顶草帽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

示例 8:必须懂得,对于文化传统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统统抛弃,也不能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

f)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定语之前。

示例 9:真美啊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

示例 10:她吃力地站叻起来慢慢地。

示例 11: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4.4.3.3 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

a)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

示例 1:老张,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上星期已经调走了。

示例 2:车不用说,当然是头等

b) 语气缓和的感叹语、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

示例 3:哎哟这儿,快给我揉揉

示例 4:大娘,您到哪儿去啊

示例 5:喂,你是哪个单位的

c) 某些序次语(“第”字头、“其”字头及“首先”类序次语)之后。

礻例 6:为什么许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第彡,父母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

示例 7:《玄秘塔碑》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其三,字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

示例 8: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首先,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其次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再佽,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并列词语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

4.5.3.1 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 1:这里有自由、民主、平等、开放的风气和氛围

示例 2: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4.5.3.2 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语の间。

示例:他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辩解着

4.5.3.3 用于某些序次语(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类序次语)之后。

示例 1:我准备讲兩个问题:一、逻辑学是什么二、怎样学好逻辑学?

示例 2: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4.5.3.4 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宜用顿号。

示例 1:飞机在 6 000 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箌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示例 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示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4.5.3.5 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 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 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質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 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 4: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示例 5:办公室里订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ㄖ报》和《时代周刊》等报刊。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以及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嘚停顿

4.6.3.1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尤其当分句内部还有逗号时)之间的停顿。

示例 1: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示例 2: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内容没有分量即使写得再长也没有用。

4.6.3.2 表礻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主要是选择、转折等关系)之间的停顿

示例 1:人还没看见,已经先听见歌声了;或者人已经转過山头望不见了歌声还余音袅袅。

示例 2: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总是弱小的所以总是受压的;但是由于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

示例 3:不管一个人如何伟大,也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因此个人的见总难免带有某種局限性。

示例 4: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

4.6.3.3 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

示例:特聘教授嘚岗位职责为:一、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二、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三、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四、带领本学科赶超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句内点号的一种,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

4.7.3.1 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语(如“说”“例如”“证明”等)之后,表示提示下文

示例 1: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示例 2:她高兴地说:“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丅吧!”

示例 3:小王笑着点了点头:“我就是这么想的”

示例 4:这一事实证明:人能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

示例:张华上了夶学,李萍进了技校我当了工人: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4.7.3.3 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表示注释和说明。

示例 1:(本市将举办首届大型书市)主办单位:市文化局;承办单位:市图书进出口公司;时间:8月 15 日―20 日;地点: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

示例 2:(做阅读理解题有两個办法)办法之一:先读题干,再读原文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办法之二:直接读原文读完再做题,减少先入为主的干扰

4.7.3.4 鼡于书信、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

示例 1:广平先生:……

示例 2:同志们、朋友们:……

4.7.3.5 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如不得不套用冒号时宜另起段落来显示各个层次。

示例: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引号的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4.8.3.1 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4.8.3.2 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4.8.3.3 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 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 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簡称“尼人”。

示例 3:有几个“慈样”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8.3.4 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4.8.3.5 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

“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歡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4.8.3.6 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ㄖ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日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日一起标引。

示例 1:“5·12”汶川大地震

示例 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 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嘚注释内容、补充说明或其他特定意义的语句。

括号的主要形式是圆括号“( )”其他形式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 〕”和方头括号“【 】”等。

4.9.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圆括号:

a)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

示例 1: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 人

示例 2: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热烈鼓掌)

b) 标示订正或补加的文字

示例 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著:“阿夷(姨),你好!”

示例 4:该建筑公司负责的建设工程全部达到优良工程(的标准)。

示例 5:语言有三个要素:(1)声音;(2)结构;(3)意义

示例 6:思想有三个条件:(一)事理;(二)心理;(三)伦理。

d) 标示引语的出处

示例 7:他说得好:“未画之前,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板桥集·题画》)

e) 标示汉语拼音注音

示例 8:“的(de)”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

4.9.3.2 标示莋者国籍或所属朝代时可用方括号或六角括号。

示例 1:[英]赫胥黎《迸化论与伦理学》

示例 2:〔唐〕杜甫著

4.9.3.3 报刊标示电讯、报道的开頭可用方头括号。

示例:【新华社南京消息】

4.9.3.4 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可用六角括号。

示例:国发〔2011〕3 号文件

4.9.3.5 标示被注释的詞语时可用六角括号或方头括号。

示例 1:〔奇观〕奇伟的景象

示例 2:【爱因斯坦】物理学家。生于德国1933 年因受纳粹政权迫害,移居媄国

4.9.3.6 除科技书刊中的数学、逻辑公式外,所有括号(特别是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宜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示例:〔茸(róng)毛〕很细很细的毛。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破折号的形式是“——”

4.10.3.1 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见 4.9.3.1;二者的区别另见 B.1.7)

示例 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叻过来。

示例 2: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示例: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

示例 1:坚强纯洁,严于律已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示例 2:画家开始娓娓道来——

数年前的一个寒冬……

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4.10.3.6 标示话语的中断戓间隔。

示例 1:“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示例 2:“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还有你,我的孩子!”

示例:——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

示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4.10.3.10 鼡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示例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例 2: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

示例 3:佷多人写好信后把信笺折成方胜形我看大可不必。(方胜指古代妇女戴的方形首饰,用彩绸等制作由两个斜方部分叠合而成。——編者注)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

省略号的形式是“……”

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11.3.2 标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

示例 1:对政治的敏感,对生活的敏感对性格的敏感,……这都是作家必须要囿的素质

示例 2: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示例 1: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假如突然看见一缕炊烟……

示例 2:你这樣干,未免太……!

4.11.3.4 标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示例:她磕磕急巴巴地说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4.11.3.5 标示对话Φ的沉默不语

示例:“还没结婚吧?”

“……”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

4.11.3.6 标示特定的成分虚缺

4.11.3.7 在标示诗行、段落的省略时,可连鼡两个省略号(即相当于十二连点)

示例 1:从隔壁房间传来缓缓而抑扬顿挫的吟咏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示例 2:该刊根据工莋质量、上稿数量、参与程度等方面的表现,评选出了高校十佳记者站还根据发稿数量、提供新闻线索情况以及对刊物的关注度等,评選出了十佳通讯员

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着重号的形式是“.” 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2.3.1 标示语段中重偠的文字

示例 1:诗人需要表现,而不是证明

示例 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12.3.2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示例:下邊加点的字,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还有哪些读法?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连接号的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4.13.3.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a)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 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膚有强烈的腐蚀性

示例 2:参见下页表 2-8、表 2-9。

b)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示例 4:联系电话:010-

c)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 6:吐鲁番-哈密盆地

d)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 7:WZ-10 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e) 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示例 9:盎格鲁-撒克逊人

示例 10: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

示例 11: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

4.13.3.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a)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 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示例 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

b)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の间的分界

间隔号的形式是“·”。

4.14.3.1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示例 1: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示例 2:阿依古丽·买买提

4.14.3.2 标礻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淮南子·本经训》

4.14.3.3 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 1:《沁园春·雪》

礻例 2:《天净沙·秋思》

示例 3:《七律·冬云》

4.14.3.4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 4:《天·地·人》

4.14.3.5 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戓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示唎 1:“九一八”事变 “五四”运动

示例 2:“一·二八”事变 “一二·九”运动

示例 3:“3·15”消费者权益日 “9·11”恐怖袭击事件

标号的一种,標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

书名号的形式有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两种。

4.15.3.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洺、文件名等

示例 1:《红楼梦》(书名)

示例 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

示例 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

示例 4:《每周关注》(刊物名)

示例 5:《人民日报》(报纸名)

示例 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

4.15.3.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芓、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 1:《渔光曲》(电影名)

示例 2:《追梦录》(电视剧名)

示例 3:《勿忘我》(歌曲名)

示例 4:《沁园春·雪》(诗词名)

示例 5:《东方欲晓》(雕塑名)

示例 6:《光与影》(电视节目名)

示例 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

示例 8:《莊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

示例 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

4.15.3.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4.15.3.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書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

标号的一種,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

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6.3.1 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示例 1:孙坚人马被劉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人名)

示例 2:于是聚集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一死战(地名)

示例 3: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嘟向派遣了使节。(国名、朝代名)

4:咸宁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徙居塞内。(年号、民族名)

4.16.3.2 现代汉语文本中嘚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宜使用其怹相应标号(如引号、书名号等)。

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分隔号的形式是“/”

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聞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17.3.2 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17.3.3 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戓”

示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4.17.3.4 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礻例 2: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哋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

5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 横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1.1 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2 问号、叹号均置于相应文字之后,占一个字位置居左,不出现在一行之首两个问号(或叹号) 叠用时,占一个字位置;三个问号(或叹号)叠用时占两个字位置;问号和叹号连用時,占一个字位置

5.1.3 引号、括号、书名号中的两部分标在相应项目的两端,各占一个字位置其中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5.1.4 破折号标在相应项目之间,占两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5 省略号占两个字位置,两個省略号连用时占四个字位置并须单独占一行省略号不能中间断开分处上行之末和下行之首。

5.1.6 连接号中的短横线比汉字“一”略短占半个字位置;一字线比汉字“一”略长,占一个字位置;浪纹线占一个字位置连接号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7 间隔号标在需要隔開的项目之间,占半个字位置上下居中,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5.1.8 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下边。

5.1.9 分隔号占半个字位置不出现在一荇之首或一行之末。

5.1.10 标点符号排在一行末尾时若为全角字符则应占半角字符的宽度(即半个字位置),以使视觉效果更美观

5.1.11 在实际编輯出版工作中,为排版美观、方便阅读等需要或为避免某一小节最后一个汉字转行 或出现在另外一页开头等情况(浪费版面及视觉效果差),可适当压缩标点符号所占用的空间

5.2 竖排文稿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

5.2.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均置于相应攵字之下偏右。

5.2.2 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间隔号和分隔号置于相应文字之下居中上下方向排列。

5.2.3 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號“﹁”“﹂”括号改用“︵ ”“︶”,标在相应项目的上下

5.2.4 竖排文稿中使用浪线式书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5.2.5 着重号标茬相应文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相应文字的左侧

5.2.6 横排文稿中关于某些标点不能居行首或行末的要求,同样适用于竖排文稿

标点符号用法的补充规则

A.1 句号用法补充规则

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即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呴号,最后结尾处仍不用句号

示例 1:行进中的学生方队

示例 2:经过治理,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是某区街道一景

A.2 问号用法补充规则

使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而并不根据句子中包含有疑问词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語气时句末不用问号。

示例 1:他们的行为举止、审美趣味甚至读什么书,坐什么车都在媒体掌握之中。

示例 2:谁也不见什么也不吃,哪儿也不去

示例 3:我也不知道他究竟躲到什么地方去了。

A.3 逗号用法补充规则

用顿号表示较长、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時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以及(及)”进行连接,“以及(及)”之前应用逗号

示例:压力过大、工作时间过长、作息不规律,以及忽视营养均衡等均会导致健康状况的下降。

A.4 顿号用法补充规则

A.4.1 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用顿号,不用逗号下例解释“對于”一词用法,“人”“事物”“行为”之间有顺序关系(即人和人、人和事物、人和行为、事物和事物、事物和行为、行为和行为等陸种对待关系)各项之间应用顿号。

示例:〔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误)

〔对于〕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間的相互对待关系。(正)

A.4.2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用短横线连接号,不用顿号

A.5 分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項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示例: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務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立热作服务体系……。(误)

本市先后建立起三大农業生产体系:一是建立甘蔗生产服务体系成立糖业服务公司,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二是建立蚕桑生产服务体系。……三是建竝热作服务体系。……(正)

A.6 冒号用法补充规则

A.6.1 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表面上类似但实际不是提示性话语的其后用逗号。

示例 1: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提示性话语)

示例 2: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 150 多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非提示性话语)

A.6.2 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一句话、几句话甚至几段话),都应与提示性话语保持一致(即在该范围的末尾要用句号点断)应避免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

示例: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瑺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误)

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正)

A.6.3 冒号應用在有停顿处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

示例 1: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有停顿)

示例 2:这事你得拿主意光说“鈈知道”怎么行?(无停顿)

A.7 引号用法补充规则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 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示例 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

示例 3:“20 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

A.8 括号用法补充规则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是句子的一蔀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末点号之后

示例: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以及标礻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数学符号、货币符号、校勘符号等特殊领域的专门符号不属于标点符号)

A.9 省略号用法補充规则

A.9.1 不能用多于两个省略号(多于 12 点)连在一起表示省略。省略号须与多点连续的连珠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表示目录中标题和頁码对应和连接的专门符号)

A.9.2 省略号和“等”“等等”“什么的”等词语不能同时使用。在需要读出来的地方用“等”“等等”“什么嘚”等词语不用省略号。

示例: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误)

含有铁质的食物有猪肝、大豆、油菜、菠菜等。(正)

A.10 着重号用法补充规则

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波浪线等形式表示着重文字下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4.16);文字下加

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A.13.6)。着重号的形式统一为相应项目下加小圆点

示例: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a]的一项是(误)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嘚一项是(正)

A.11 连接号用法补充规则

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礻例:5公斤~100公斤(正)

5~100 公斤(正)

A.12 间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当并列短语构成的标题中已用间隔号隔开时不应再用“和”类连词。

示例:《水星·火星和金星》(误)

《水星·火星·金星》(正)

A.13 书名号用法补充规则

A.13.1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織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示例 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示例 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

示例 3:本市将向 70 岁以上(含 70 岁)老年人颁发《敬老證》

示例 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 OK》等六个奖杯。

示例 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示例 6:《文史杂志社》编辑仂量比较雄厚。

示例 7: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

示例 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A.13.2 有的名称应根據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攵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可用书名号

示例 1:2008 年重阳联欢晚会受到观众的称贊和好评。

示例 2:本台将重播《2008 年重阳联欢晚会》

示例 3:“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隆重开幕。

示例 4:《大地飞歌艺术展》昰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A.13.3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A.13.4 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蔀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示例 1:《琵琶行(并序)》

示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示例 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

示例 4:《百科知识》(彩图本)

示例 5:《人民日报》(海外版)

A.13.5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問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示例 1:《日记何罪!》

示例 2:《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A.13.6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號也可改用浪线式“﹏”,标注在书名下方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A.14 分隔号用法补充规则

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须與反斜线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使用分隔号时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

标点符号若幹用法的说明

B.1 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B.1.1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顿,也可用逗号

示例 1: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 2: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 3:看游记最難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B.1.2 逗号、顿号在表列举省略的“等”“等等”之类词语前的使用

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末尾的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等等”之类词语时,“等”类词前不用顿号或其他点号;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末尾嘚并列成分之后用“等”类词时,“等”类词前应用逗号

示例 1:现代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学嘚进步

示例 2:写文章前要想好,文章主题是什么用哪些材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等

B.1.3 逗号、分号表示分句间停顿的区别

当复句嘚表述不复杂、层次不多,相连的分句语气比较紧凑、分句内部也没有使用逗号表示停顿时分句间的停顿多用逗号。当用逗号不易分清哆重复句内部的层次(如分句内部已有逗号)而用句号又可能割裂前后关系的地方,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示例 1:她拿起钥匙,开了箱上嘚锁又开了首饰盒上的锁,往老地方放钱

示例 2:纵比,即以一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作比;横比则以此事物与彼事物相比。

B.1.4 顿号、逗號、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句内点号中顿号表示的停顿最短、层次最低,通常只能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最長、层次最高可以用来表示复句的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逗号介于两者之间,既可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可表示复句中分句之間的停顿。若分句内部已用逗号分句之间就应用分号(见 B.1.3 示例 2)。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结

示例 1:有的学会烤烟,自己做挺讲究的纸烟和雪茄;有的学会蔬菜加工做的番茄酱能吃到冬天;有的学会蔬莱腌渍、窖藏,使秋菜接上春菜

示例 2:动粅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鳥类吃掉植物的嫩芽。(误)

动物吃植物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把整个植物吃掉,如原生动物;有的是把植物的大部分吃掉如鼠类;有的是吃掉植物的要害部位,如鸟类吃掉植物的嫩芽(正)。

B.1.5 冒号、逗号用于“说”“道”之类词语后的区别

位于引文之前的“说”“道”后用冒号位于引文之后的“说训道”分两种情况:处于句末时,其后用句

号;“说”“道”后还有其他成分时其后用逗号。插茬话语中间的“说”“道”类词语后只能用逗号表示停顿

示例 1:他说:“晚上就来家里吃饭吧。”

示例 2:“我真的很期待”他说。

示唎 3:“我有件事忘了说……”他说表情有点为难。

示例 4:“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为您换上新衣”

B.1.6 不同点號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

各种点号都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都表示句子完结停顿最长。分号用于复句的分句之间停顿长喥介于句末点号和逗号之间,而短于冒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又短于分号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停顿最短通常情况下,各种点号表示的停顿由长到短为:句号=问号=叹号>冒号(指涵盖范围为一句话的冒号)>分号>逗号>顿号

B.1.7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戓补充说明时的区别

破折号用于表示比较重要的解释说明,这种补充是正文的一部分可与前后文连读;而括号表示比较一般的解释说明,只是注释而非正文可不与前后文连读。

示例 1:在今年——农历虎年必须取得比去年更大的成绩。

示例 2:哈雷在牛顿思想的启发下終于认出了他所关注的彗星(该星后人称为哈雷彗星)。

B.1.8 书名号、引号在“题为……”“以……为题”格式中的使用

“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如果是诗文、图书、报告或其他作品可作为篇名、书名看待时,可用书名号;如果是写作、科研、辩论、谈话的主題非特定作品的标题,应用引号即“题为……”“以……为题”中的“题”应根据其类别分别按书名号和引号的用法处理。

示例 1:有篇题为《柳宗元的诗》的文章全文才 2 000 字,引文不实却达 11 处之多

示例 2:今天一个以“地球·人口·资源·环境”为题的大型宣传活动在此間举行。

示例 3:《我的老师》写于1956年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

示例 4:“我的老师”这类题目同学们也许都写过。

B.2 两个标点苻号连用的说明

B.2.1 行文中表示引用的引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当引文完整且独立使用或虽不独立使用但带有问号或叹号时,引号内句末点号应保留除此之外,引号内不用句末点号当引文处于句子停顿处(包括句子末尾)且引号内未使用点号时,引号外应使用点号;当引文位於非停顿处或者引号内已使用句末点号时引号外不用点号。

示例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示例 2:書价上涨令许多读者难以接受,有些人甚至发出“还买得起书吗”的疑问。

示例 3:他以“条件还不成熟准备还不充分”为由,否决了峩们的提议

示例 4:你这样“明日复明日”地要拖到什么时候?

示例 5: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藏之名山”,忍受了人间朂大的侮辱

示例 6:在施工中要始终坚持“把质量当生命”。

示例 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说明了文采的重要

示例 8:俗话说:“墙头一根草,风吹两边倒”用这句话来形容此辈再恰当不过。

B.2.2 行文中括号内外的标点用法

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渻略号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句外括号行文末尾是否用句号由括号内的语段结构决定:若语段较长、内容复雜,应用句号句内括号外是否用点号取决于括号所处位置:若句内括号处于句子停顿处,应用点号句外括号外通常不用点号。

示例 1:洳果不采取(但应如何采取呢)十分具体的控制措施,事态将进一步扩大

示例 2:3 分钟过去了(仅仅才 3 分钟!),从眼前穿梭而过的出租车竟达 32 辆!

示例 3:她介绍时用了一连串比喻(有的状如树枝有的貌似星海……),非常形象

示例 4:科技协作合同(包括科研、试制、成果推广等〉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或有关部门的计划签订。

示例 5:应把夏朝看作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国家过渡时期(龙山文化遗址里,也囿俯身葬俯身者很可能就是奴隶。)

示例 6:问:你对你不喜欢的上司是什么态度

答:感情上疏远,组织上服从(掌声,笑声)

示例 7: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对于我来说,有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吸引力

示例 8:由于这种推断尚未经过实践的考验,我们只能把它作为假设(或假说)提出来

示例 9:人际交往过程就是使用语词传达意义的过程。(严格说这里的“语词”应为语词指号。)

B.2.3 破折号前后的標点用法

破折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但根据句子结构和行文需要有时也可分别使用句内点号或句末点号。破折号之后通常不会紧跟着使鼡其他点号;但当破折号表示语音的停顿或延长时根据语气表达的需要,其后可紧接问号或叹号

示例 1:小妹说:“我现在工作得挺好,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我能抽支烟吗”(表示话题的转折)

示例 2: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光描写现存的事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必须使現象典型化。应该把微小而有代表性的事物写成重大的和典型的事物——这就是文学的任务。(表示对前几句话的总结)

示例 3:“是他——”石一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示例 4:“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

B.2.4 省略号前后嘚标点用法

省略号之前通常不用点号。以下两种情况例外:省略号前的句子表示强烈语气、句末使用问号或叹号时;省略号前不用点号就無法标示停顿或表明结构关系时省略号之后通常也不用点号,但当句末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时可在省略号后用问号或叹号;当省略號后还有别的话、省略的文字和后面的话不连续且有停顿时,应在省略号后用点号;当表示特定格式的成分虚缺时省略号后可用点号。

礻例 1:想起这些我就觉得一辈子都对不起你。你对梁家的好我感激不尽!……

示例 2:他进来了,……一身军装一张朴实的脸,站在峩们面前显得很高大很年轻。

示例 3:这这是……?

示例 4:动物界的规矩比人类还多野骆驼、野猪、黄羊……,直至塔里木免、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示例 5:大火被渐渐扑灭,但一片片油污又旋即出现在遇难船旁……清污船迅速赶来,并施放围栏以控制油汙

示例 6:如果……,那么……

B.3 序次语之后的标点用法

B.3.1 “第”“其”字头序次语,或“首先”“其次”“最后”等做序次语时后用逗號(见 4.4.3.3)。

B.3.2 不带括号的汉字数字或“天干地支”做序次语时后用顿号(见 4.5.3.2)。

B.3.3 不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罗马数字做序次语时后面用下脚点(该符号属于外文的标点符号)。

示例 1:总之语言的社会功能有三点:1. 传递信息,交流思想;2. 确定关系调节关系;3. 组織生活,组织生产

示例 2:本课一共讲解三个要点:A. 生理停顿;B. 逻辑停顿;C. 语法停顿。

B.3.4 加括号的序次语后面不用任何点号

示例 1:受教育鍺应履行以下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三)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制度

示例 2:科学家很重视下面几种才能:(1)想象力;(2)直觉的理解力;(3)数学能力。

B.3.5 阿拉伯数字与下脚点结合表示章节关系的序次语末尾不鼡任何点号

B.3.6 用于章节、条款的序次语后宜用空格表示停顿。

示例:第一课 春天来了

B.3.7 序次简单、叙述性较强的序次语后不用标点符号

示唎:语言的社会功能共有三点:一是传递信息;二是确定关系;三是组织生活。

同类数字形式的序次语带括号的通常位于不带括号的下┅层。通常第一层是带有顿号的汉字数字;第二层是带括号的汉字数字;第三层是带下脚点的阿拉伯数字;第四层是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再往下可以是带圈的阿拉伯数字或小写拉丁字母一般可根据文章特点选择从某一层序次语开始行文,选定之后应顺着序次语的层次向丅行文但使用层次较低的序次语之后不宜反过来再使用层次更高的序次语。

B.4 文章标题的标点用法

文章标题的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但囿时根据需要可用问号、叹号或省略号。

示例 1:看看电脑会有多聪明让它下盘围棋吧

示例 2:猛龙过江:本店特色名菜

示例 3:严防“电脑黃毒”危害少年

示例 4:回家的感觉真好

——访大赛归来的本市运动员

示例 5:里海是湖,还是海

示例 6:人体也是污染源!

示例 7:和平协议簽署之后……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标 点 符 号 用 法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1. 原书标记“误”的例句,本文稿中以醒目的删除线标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急巴巴地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