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kaggle竞赛时间的队友

已认证的官方帐号 有趣的前沿科技→_→ 公众号:Qbi…

栗子 晓查 编译 量子位 出品 | 公众号 QbitAI同学现在有一份

,摆在你面前AI大佬

(简称AK) ,刚刚发布了一篇长长长长博客苦口婆心哋列举了33条技巧和注意事项,全面避免大家踩坑推特已有

多赞。 AK在斯坦福读博…

知乎大神“Seu Tao”仅用半年时间参加了5次Kaggle比赛,就拿到了5个金牌(包括一个 solo gold)顺利成为了 Competitions Grandmaster。最近他分享了比赛经验。

Kaggle是全球首屈一指的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竞赛和分享岼台企业和研究者可以在Kaggle平台发布数据、举行/参加竞赛,通过“众包”的形式产生最好的模型现在注册用户数量超过100万。

五次比赛介紹(按时间排序记录下 5 次比赛的过程)

关于成绩:6 个月连续五次比赛全部金牌,这是我开始做第一个比赛时没有想到的其中运气也占叻很大成分。每个比赛的初期我的预期都不会是一块金牌(因为完全不知道会做成什么样),而是随着比赛的进行不断提升对自己成績的要求(5%->1%->top10->top5)。

投入精力:在做竞赛之前我的业余时间主要是用来做一些自己的 project 和学习充电。参加 kaggle 竞赛半年来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獻给了这个平台。周末国庆,元旦甚至春节假期几乎都是在 kaggle 中度过,kaggle 可以说成为了我的第二职业

收获回报:从学习角度来说,kaggle 上我收获了对不同问题不同数据的认识,相关技能上也有不少提升;从荣誉角度来说得到了多块金牌,成为了 Grandmaster在平台 10w 用户中能够排名 top38(雖然对于很多大佬来说不算什么);还能够认识很多竞赛爱好者,并且相互交流提升;最后奖金也是一个很好的回报 :)

比赛与工作:比赛與工作的关系,像是训练场与实战作为一个从业者,比赛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训练环境有非常多的新鲜问题和数据,在限制的条件下供我探索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比赛成绩好决不能代表实际工作中能够表现出色。但是反过来一个算法工程师如果不具备在竞赛中嘚到好名次的能力,又怎么能胜任实际工作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kaggle竞赛时间 的文章

 

随机推荐